财政审计对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审计对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审计对象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1

关键词:绩效审计;财政专项资金;政府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内容和环节

政府审计在当前已经成为社会研究的特点和重点之一,引起社会大众的注意。财政专项资金是政府为了支持某一个行业或者其他而拨付的资金,在资金拨付过程中政府对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成为关键,这充分反映了政府的绩效审计的水平。

财政专项资金在进行绩效审计之前有几个重要的环节,包括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下拨、分配、使用和流通以及后续监管等环节。首先,在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环节来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财政资金的设立环节存在立项不合理,存在虚假立项和不合理的财政资金立项,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重复申报问题也很严重;其次在财政资金的下拨环节中政府对财政资金下拨的去向监管机制不合理,在下拨的单位中资金的流向和结果不公开不透明,导致在资金下拨环节中存在着贪污现象;同理在财政资金的分配流通环节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比如说资金分配的效率较低,时间冗长,流程复杂等,资金的流通不畅还有就是资金下拨不到位等等。在资金的使用环节,使用的资金针对性不强,使用的方向不明确,存在诸多违规使用资金的案例,此外资金在使用的期间会存在浪费,资金的使用效果也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最后在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环节中,政府审计机构对其监督力度小,监管的内容少,监管的样本缺失,有的甚至隐瞒不上报等等,项目设立存在着混乱、重复等问题,同时,资金在使用时候没有合理的统一的程序约束,只是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监管。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特点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就是指政府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是否经济可行是否具有高效率,经济性是最基本的特点,主要是对拨付资金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定在最小的成本内得到最大的效果;效率性是最关键的特点,主要是对资金使用环节中的高效性进行考察,效率越高,环节流通越快;效果性就是指政府对资金的使用结果进行绩效审计。因此绩效目标的制定要有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问题

(一)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内容单一

财政专项资金审计内容很单一,仅仅包括几个方面,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财政专项资金首先是对各个环节的内容进行审计,主要是侧重于分配和使用环节,其次专项资金是对合理性和真实性进行考察,没有对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和合规性进行监督,我国当前并没有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强有力度的监督和治理。

(二)审计机关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到位

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需要各个地方的审计机构加以配合辅助,然而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审计机构对其重视不够,监督机制不完善,没有围绕具体的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监督审计也没有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逐一的评价和反馈,专项资金在使用环节效率低,环节冗长,传递较慢,而在效果性方面又仅仅追求快而忽视好,因此审计机构缺乏配合。

(三)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模式不合理

政府审计对财政专项资金的链条加长,审计模式仍停留在过去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模式,当前的新型模式是以社会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导向来进行审计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政府的职能不仅仅是看着资金而是要找出资金流动和配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四)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不明显

政府绩效本身就是近年来新研究的课题,政府绩效的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每个地方开展绩效审计的项目仅仅为几项,样本基数太小审计的比例偏小,这样会导致对问题的研究不全面;而另外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明显,我国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不公开,使得有些财政数据无处查询,这样政府审计的意义就很小,审计结果和结论不便于利用导致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不明确。

四、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综上财政资金的目标、特点和问题来看,文章对其提出几点建议,主要如下:

(一)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全面审计

在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分配环环节应该加大重视,从上级到下级政府构建一条合理科学的审计关系链条,及时汇报和沟通,推进绩效审计的深入发展;其次审计项目的面窄,应该加宽对项目更多内容的审计而不仅仅局限于此,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推进绩效审计。

(二)加强政府各级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提高监管力度

政府各级审计部门之间应该进行强有力的配合,及时的汇报和沟通所监管的专项资金;首先对专项资金设立具体的绩效目标,其次对在实施过程中制定完善的评价标准和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衡量,最后对报告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合理的评价。此外,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完善监督机制,制定合理的措施提高监督管理力度,进行相互之间反馈并将反馈结果沟通互换,层层监督,使得横向和纵向的监督机制完善。

(三)扩大社会的影响力

财政专项结果除了对政府内部公布外,还应该对社会进行公开,并且要进行定期汇报和汇总;此外可以借助相关社会媒介进行公开审计内容,以便于更多的社会公众能够熟知;进行特殊的宣传等等加深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四)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强有力的结合

政府审计是一个方面,既然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影响力大,我们就需要加强社会审计,辅助政府审计的进行,政府审计对特殊的行业和地方很难进行全面和合理的审计,因此就很有必要与社会审计进行结合,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保证在审计过程中完全独立存在,这样就可以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的审计。

参考文献: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2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卒中重症监护;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23-01

作为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使患者预后获得有效改善,本次研究特就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卒中重症监护对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45例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急性脑卒中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MRI或者 CT检查确诊,罹患精神病和神经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其中,对照组女性占8例,男性占12例,年龄范围居于42至8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71.4±6.7)岁,病程持续时间为1至13天,4例脑出血患者,16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女性占10例,男性占15例,年龄范围居于44至87周岁,年龄平均值为(70.6±6.3)岁,病程持续时间为1至13天,6例脑出血患者,19例脑梗死患者,两组患者病情、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对自身病情以及治疗方面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容易出现恐惧、绝望、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对其治疗积极性和护理配合度造成影响,不利于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认知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同时使患者明确治疗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不良行为对治疗和康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

1.2.2生命体征监测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监视其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电以及血压和呼吸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临床医生以便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2.3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对患者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一旦生理参数出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控制和纠正,同时采取有效的神经系统以及内科并发症预防措施,降低褥疮、关节僵硬以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循环功能获得有效维持,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2]。

1.2.4早期康复护理 待患者入院后即可指导其进行床上康复护理,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等,促进有效咳痰,协助患者行躯干、头、四肢被动运动,定时帮助患者更换,避免患者发生坠床等不良事件[3]。

1.3观察指标 于治疗和护理期间,分别应用卒中量表(NIHSS)和昏迷量表(GC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意识障碍程度进行评分,前者测评频率为1次/周,后者为1次/日,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后NIHSS、GC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前NIHSS、GC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护理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卒中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发病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较高,当前发病机制以及病因尚未得到临床证实,据推断原因在于脑卒中患者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脑细胞出现萎缩、软化和变性等改变,从而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至4周内恢复进展较快,采用卒中重症监护能够提高诊疗效率,可为临床医生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此外,还能够为脑室引流、减压手术以及急性期溶栓治疗进行监护,从而推动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卒中重症监护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早期康复等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整体全面的全程护理,能够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修改和纠正[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死亡率为2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死亡率为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治疗护理前后NIHSS、GC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卢菊清,沈群芳,夏荷秀,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72-1373.

[2]解静.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改善脑卒中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94-95.

[3]章睿.脑卒中抑郁状态患者抗抑郁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71.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3

1.1审计方法未固化,自动化审计程度不高从各地财政审计信息化应用实践看,在审计中仍主要依赖于审计人员的自主筛选分析,未能建立起地方审计机关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库,自动化审计的程度仍然不高,即使有的地方审计机关在联网审计系统中建立起部分方法模型,但也仅限于个别审计事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

1.2财政联网审计条件下审计风险增大一是财政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成为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客观上增加了审计的风险。二是财政联网审计要求适时获取电子数据的方式,也必然带来一定的审计风险,如数据安全的风险,计算机病毒侵袭、不合理操作以及硬件损坏等问题带来的显性或隐性的审计风险。

2构建地方审计机关财政审计信息化模式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审计机关财政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要建立起以地方财政审计数据中心为基础,覆盖全部财政资金和跟踪财政资金运行流程,以审计管理系统为管理决策平台,以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联网审计系统为高效实施系统,辅之以效益评价指标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集中统一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实现对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进行适时、远程检查监督的目标。

2.1建立地方审计机关的财政审计数据中心建立数据中心是地方审计机关财政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利用数据中心平台,对采集转换的各类电子数据进行集市管理,能够为财政审计业务管理和实施提供全面的应用支撑基础。当前,一是要实现财政审计数据采集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地方审计机关要主动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沟通,促进地方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对联网审计条件下被审计对象电子数据提供的具体内容、频率和形式等进行规范,着力解决“取数据难”、“联网难”等困难。二是要完善和推广审计数据接口标准、专业审计数据规划和审计数据库建设规范,统一各类电子数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电子数据的存储和利用。三是要逐步扩大联网审计的覆盖面和电子数据的涵盖范围,除财政部门业务数据外,要逐步将专项资金,如社保资金、公积金、建设资金等,以及各预算单位电子数据等纳网审计和集中管理的范围。

2.2建设集中统一的审计决策管理系统依托财政审计数据中心,进一步建设完善以审计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决策管理系统。一是充分利用与各级党委、政府、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优势,有效开展审计决策。二是建设审计机关的数字化审计指挥系统,实现统一组织、上下联动、业务协同、项目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审计项目组织管理的集约化水平。三是加强和完善审计实施过程控制。通过审计管理系统对审计实施系统适时上传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加强审计过程控制和指导。

2.3完善现场和联网审计实施系统功能一是建立对财政资金运行流程的过程跟踪。设计从“预算—指标—支付—总预算会计核算-预算单位”的一体化正向穿透查询功能,从源头把握预算资金的支出方向,并通过与各预算单位的联网审计,掌握资金的最终支出情况,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流程的跟踪。二是完善审计实施系统的技术功能。加强多维分析、数据挖掘、模拟仿真、智能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在审计实施系统中的应用。三是在审计方法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审计模型。立足地方审计机关的工作实践,加强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建立满足地方审计机关财政审计业务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库。在此基础上,按照审计事项应该具有的性质或数量关系,建立审计分析的公式和模型,实现自动核查问题、筛选线索的目的。四是完善实时监测与预警功能。按照财政数据的逻辑关系,设定相应模型指标的预警“阀值”、数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值域”范围等,根据预设条件抓取结果,并将疑点以一定格式提供给审计人员,实现对被审计对象和有关经济事项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2.4构建效益评价指标系统效益审计是财政审计和财政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在财政审计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地方审计机关要在实施系统的基础上,探索建设效益评价指标系统,建立对财政、税收征收管理、社会保险征收管理、部门预算执行等方面效益审计的评价方法和模型,对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建立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可操作性的计算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2.5建立数据安全管理系统为了避免适时了解数据信息带来的保密风险以及因网络连接带来的技术安全风险等,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财政审计信息化相关管理制度,包括跟踪作业制度、日常监控报告制度、审计人员权限管理制度等,同时开发相应电子监控系统,对审计人员的操作进行全程监控,防范审计风险。

3结语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4

关键词:财政监督;财政审计;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审计和财政监督,决定了我国财政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取向。随着财政监督体系的逐步确立和基本完善,使我国的财政审计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

一、对财政监督的理解

对财政监督的理解存在着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经济运行全过程阐述财政监督的含义,以孙家琪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概念辞典》提出的财政监督的定义为代表,认为财政监督指的是通过财政收支管理活动对有关经济活动和各项事业进行的检查和督促。另一种观点是从广义的角度对财政监督的含义进行归纳,以顾超滨主编《财政监督概论》提出的财政监督的定义为代表,认为财政监督是指政府的财政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的专门职能机构对国家财政管理对象的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调查处理与建议反映活动。还有一种观点是从财政业务的角度来阐述财政监督的含义,以李武好、韩精诚、刘红艺著的《公共财政框架中的财政监督》提出的财政监督的定义为代表,认为财政监督是专门监督机构尤其是财政部门及其专门监督机构为了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而依法对财政性资金运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检查,处理与意见反馈的一种过程,是实现财政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对财政审计的理解

财政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及财政部门组织执行财政预算的活动所进行的审计监督。财政审计,又称财政收支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公共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所实施的审计监督。根据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审计机关的组织体系,财政收支审计包括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根据《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中央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对财政部门具体组织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海关系统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征管情况、金库办理预算资金收纳和拨付情况、国务院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收支以及下级政府预算执行和决算等七个方面进行审计监督。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审计逐步实现了三个重要转变:一是由收支审计并重转向以支出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二是由主要审计中央本级支出转向中央本级与补助地方支出审计并重;三是财政审计范围已由传统的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税收和海关征管审计,扩展到预算执行审计、部门决算审计、转移支付审计、税收和海关收入审计、政府采购审计、财政绩效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等。逐步形成了“大财政审计”的概念。大财政审计是财政审计的扩展,也是财政审计的补充。

三、财政监督中对财政审计的监督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中国对原有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了一整套重大改革。会计准则的重要作用不仅得到实践工作者的支持,而且也得到了政府财政部门的认可。与此同时,中国又全面地推进了新税制改革,税收的刚性通过立法途径得到了保证。新税制规定,当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与国家财经规章制度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时。税收征管机关在征税时,应以国家财经规章制度的规定为准。这一规定对于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规范政府与企业的行为。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分配秩序有积极的作用。自实施财会制度和税制改革以来,理论界围绕税收原则的刚性内涵与会计准则的公允内涵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和逻辑来看。税收原则体系同会计准则体系是一致的,二者都应体现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运行的客观要求。但从某一特定的时期看,税收原则体系与会计原则体系又是有区别的。首先,税收原则由于阶级性要求可能会做出某种强制规定,

但会计准则体系的阶级性要求相对而言并不十分鲜明,审计的准则无疑应是以各项公认的会计准则为基础的,其实我国早已有注册会计师与注册审计师合一之实。其次。财政监督有独立存在的实体一财政资金言,财政实体还应包括国有资本部分;而审计则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财政管理的目的应是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而审计则只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审计的阶级性并不突出,国家统治的代表――各级政府需要审计,对于微观经济单位――公司、企业来说。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公司的内部审计功能。也是它们管理的重要职能。再者,财政监督包括人事监督和财经监督两方面内容,而审计监督只有财经监督之责,并无人事监督之权。从法律角度看,一级或上级审计机关实施监督所依据的法律准绳也只能是由立法部门或财政部门所制定的各项财经法规。我国现行的一级审计机关对同级财政的审计也只能在预算法等法规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当然在这里也可能会有新的情况出现。从长期来看,税收刚性原则不会脱离会计准则而孤立发展,税收在它的立法时,会不断地吸收会计准则演进过程中出现的新东西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简言之,税收刚性既是立法的要求,也会体现会计准则演进中的精华。由于审计监督与财政监督在我们今后的财政活动中将会出现更多的交叉,而且审计监督也有由政府内部监督模式往人大的独立审计模式过渡的趋势。探索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各自的内容、监督范围、监督手段、监督效率等也将会显得日益重要。

四、完善财政审计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都要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这个目标努力推进。从内容上讲,公共财政体系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公共财政预算体系、公共财政政策体系、公共财政责权配置规则体系、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和公共财政监督体系八个方面。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在2008年财税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础上,2009年将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由此可见,将对我国财政审计产生了深刻影响,财政审计面临着“五新”:一是面临着新的财税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二是面临着要确定新的审计客体和审计对象;三是面临着要运用新的审计手段,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已经刻不容缓;四是面临着要确立新的审计的目标,更注重绩效审计;五是面临着要适应新的审计环境,要实行阳光审计。由此可见,在公共财政制度重构过程中,要解决制度缺陷,堵塞各方面的漏洞,不仅需要财政内部的检查监督,更重要的还要借助于财政审计的作用。通过财政审计和财政监督,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促进各项公共财政管理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魏长生,查勇.浅谈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9,(5).

[2]徐佳.论转型经济时期公共财政监督体制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08,(12).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5

关键词:财政财务审计;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应用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也在进行着相应的改进,展现出从单一到多样性的态度。如今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囊括了财务审计与财政审计两个部分。财务审计说的是监督单位中的财务工作,以防止工作人员运用职务的便利做出违反法律与纪律的事情。财政审计主要是对单位中的制度设立来说的,通过对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来审查业务的财务运转状况。

1. 财政财务审计内容及程序

1.1 财政审计工作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财政审计与财务审计。而按照工作内容又可以将财政审计工作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财政预算审计、财政决算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财政预算审计的目的是为单位之后的发展战略的制定奠定基础,对单位当前的财政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单位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开展后续的工作,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关审计部门应按照会计计算方式与准则来审理与督促单位的财政收支情况。财政决算审计为审计部门根据相关会计准则来监督单位的收支决断情况,防止财务报表与相关财务信息发生造假情况。财政收支审计是财政审计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工作是监督与审查单位财政收支情况以及和外部单位中开展的经济活动。

1.2 审计程序

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主要包括四部分程序,分别为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以及审计终结。(1)制定计划。审计部门应按照社会经济与单位的现实状况,预先安排好和审计工作有关的任务与工作重点,订立合理的审计计划。(2)审计准备。依照审计项目与流程组建审计小组,并应在审计前 3天传达审计通知书。若存在特别情况,应在有关部门认可后,可以拿着审计通知书来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与会计信息。(3)审计实施。审计人员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进行审理与检查,并检查与翻阅和审计事项相关的资料文献,对现金、实际物品以等进行审查,获取证明资料,然后根据有关规定来撰写审计记录,编写审计工作底稿。(4)审计终结。审计部门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工作之后,应当将此次审计工作所形成的报告提交给上级组织。在将审计报告提交给上级组织之前,需要提前获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可。上级组织对提交上来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最终形成自身的审计报告。若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违反法律的财政收支行为,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有关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2]。

2. 财政财务审计的重要性

2.1 避免财务工作中出现职务犯罪问题

通过长时期的研究与经验的累积,我们国家财务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技术与人员都得到了提升,先进技术使得财务操作系统更为优化,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对于财政财务审计工作来说,其在法律与运用方法具有非常大的突破,有助于避免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因为职务犯罪最终的表现方式大部分是利用职务之便利来谋取私人利益,在犯罪的时候会对公共以及个人的利益产生损害。因而,在平常的工作中使用财政审计,不单单需要培养从业人员的防止犯罪意识,同时还需要在实际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禁止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2.2 促进事业单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财政财务审计为构建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因此,单位在实际进行审计的时候就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确保审查无误后才能够继续工作。对此,在实际进行财政审计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防止出现职务犯罪问题,还有助于单位发现自身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也就是由于财政财务审计的出现,事业单位在实际管理的时候才可以及时找到自身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为管理人员建造更好的管理平台[3]。

2.3 有效的审查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转情况

当今情况下,非常多的事业单位还存在财务与会计部门设置合理性不足的问题,这不但会使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差异较大,还会致使单位中出现财务监督管理效果不显著的问题。若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出现问题,就极易导致单位中资源利用与效益获取受影响,从而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而,在实际进行财政财务审计的时候,单位不单单需要接受审查,掌握单位中实际的财务运行状况,还要做好预警工作,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协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达到预先设定的发展目标。

3. 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的应用

3.1 明确全口径的审计范围

在党的十会议召开以后,财务财政审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审计工作发展的主要观念就是进行全口径审计,也就是审计工作应涵盖全部的业务和内容,其中既包括横向内容也包含纵向内容。通常而言,横向审计为审计领域不仅包含普通财政资金,还应包含建设项目、贷款项目等的审查。纵向审计就是对一级、二级、三级或者其余取得补助的单位进行审计。

3.2 在则政财务审计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即使我们国家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财务审计中使用信息化技术还是具有一些缺陷。举例来说,如今在对电子数据进行处置的时候,我们国家在数据查找、搜集以及转换等部分尚且处在初级阶段。然而,不能不承认的是,未来信息化财务审计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进程中,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操作平台的利用来对数据进行处置,把搜集来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内并进行归类,有助于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筛选与判定。通过使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还能够大大提升数据利用率,从而更好地保障审计结果的可信度,为资金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帮助[4]。

3.3 绩效审计法的应用

3.3 .1 绩效审计的准备工作

绩效审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开展对审计单位所在市场环境的调查与研究。例如,国家政策的颁布对审计工作是不是存在导向功能,还需要确保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融合公共财政的运营环境,以明确财政审计被环境影响的程度。(2)监督主要指标,譬如把财政现实投入与规划投入的比例、现实产出和规划产出的比例等指标来确定与计量,最后判断单位的财政绩效值,把可靠的结果上报给上级部门。(3)开展对审计工作的评价。也就是断定审计结果和单位之前的规划是否存在偏差的情况,是不是和上级部门有偏颇,是不是具有财政工作无效或资源挥霍的状况等,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都应当将结果公之于众。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存在的缺陷进行纠正。

审计工作可以包括很多步骤,其中,审计计划时期即工作人员依照工作经验订立合适的审计工作时间表,安排具体的审计工作;审计准备阶段为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时候应当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审计通知书等材料,在对材料进行准备的时候应当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譬如波及单位中的控制体制、财政目的和绩效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应当符合实际。

3.3 .2 绩效审计的开展阶段

在实际进行审计的时候应当对可能会用到的数据进行搜集与分析,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结论。通常在对审计数据进行搜集的时候,不但应使用各种合理的方式来搜集尽量多的数据,譬如审计人员利用观察方式来从被观察对象身上来获取实际证据。还可以尽量丰富证据的类型,如不但包括照片还可以为视频材料等。具有较强客观性的数据通常能够利用观察来获取,然而,针对部门制度、审批程序和账务报表以及合同等较为繁杂且对业务能力具有较高要求的证据,应当利用审阅法获得。此外,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时候还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与问询的方法来取得证据,比如审查主管员以及第三方工作人员等需要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调查,并把调查内容记录下来以当作后续的证据。采用调查问询方式获得的证据大部分是比较能让人信服的,特别是在问询对象越多的时候,最后的结果的可靠性就越强。其余,在进行调查的时候,还能够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开展,通过设立特定的选型,最后取得较为准确的结果[1]。

在对审计证据进行处置的时候,为确保信息确定与比对的便利性,审计人员经常会对实际物品、文件和问询材料进行完善,如利用比较分析法、抽样统计法以及净现值法等来处理材料,让它能够在审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果。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不但能够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对证据的分级管理,为数据的检查与追踪提供了便利。

3.3 .3 出具绩效审计报告

在审计人员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之后,能够采用分析办法来分析与表露。通过绩效表露不单单能够通过数字的方式展现出来,还能够用来评议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按照审计结果提供审计报告,对于其中具有的缺陷进行完善与改进。

4. 结束语

财政财务审计是事业单位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开展有效的财务审查,不但能够避免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还可以改进每个部门财务管理的方法。因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增强财务审查工作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崔洪玲.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探析 [J].会计师 ,2019(02):57-58.

[2]刘冠亚.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制度研究[D].北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

财政审计对象范文6

一、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够明确

较多的地方财政审计部门对于财政预算所开展的审计工作的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很多的财政审计机关缺乏科学的审计理念。在实际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没有对财政管理进行规范,无法利用审计监督的方式,推动财政体制的改革。在实际实施预算执行审计时,主要审计本级的财政部门,而对下属的部门采取重点延伸审计的方法,不够全面系统,缺乏广泛性,难以与公共财政体系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2、难以跟新形势的要求相适应

地方财政在开展相应的审计预算时,使用的依旧是陈旧的审计框架,较为传统,而为了能够确保国民经济发展的又快又好,务必要审计人员始终保持艰苦细致的工作态度,紧跟新经济形势的脚步。尽管有些基层的审计机关能够对地方财政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但其上交的相关审计的报告的可操作性较差,难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审计的角度。

3、审计质量较差,工作人员审计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审计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同样的会计信息系统也会随之变化,变得更为复杂,这样一来财务报表出现错误的概率也变得较高,与此同时,审计工作的范围也就要不断扩大,跟传统审计工作相比,已超出很多,导致审计工作不确定性变高。被审计的对象变得越复杂,审计范围就需要不断扩大,审计的内容也就变得更为广泛,大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以及风险。

4、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现阶段,由于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问题,导致许多区级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侧重点还在于审查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上,却未研究财政效益审计,特别是对于财政资金的实际运用状况进行查找时,眼光过于狭隘,导致难以从机制、体制上对财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有价值的意见,从而影响了地方预算执行审计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

二、构建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监督体系的对策

1、明确指导思想

地方财政在预算执行审计时,要积极落实服务政府以及人民大众的思想,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妥善的处理以及协调,各审计机关要积极履行其所有拥有的审计责任,将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视为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树立大局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对传统的审计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推动预算执行审计往效益审计的方向发展。

2、适应形势需要,围绕预算改革

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要始终围绕预算进行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四点着手:(1)有效开展审前调查以及现场审计;(2)将传统审计技术跟现代审计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3)积极与财政审计以及其他相关专业进行配合;(4)将同级审的方针跟与上审下的方针相结合。而在调整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时,相关的设计机关着重关注以下几点审计的内容:(1)本级预算实际收支状况;(2)重点安排的支出资金以及资金的实际到位情况;(3)安排超出本级预算的收入的资金实际使用情况;(4)是否建立了相应的部门预算执行制度;(5)向下级所转移的财政情况;(6)本级人大执行批准预算决议的实际情况。审计好上述重点内容后,审计那些影响着预算执行的重点资金或者审计那些受预算执行影响较大的部门分别采用专题审计的方式以及延伸审计的方式,以便快速找出问题的根本,以及存在的隐患,从而能够从体制、机制以及制度上进行及时的改进,以便为政府在做出宏观决策时提供更加可靠的凭证。

3、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为了有效提高审计的质量,对审计风险进行防范,则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分析财政支出后,对支出结构进行不断优化。安排国家预算的资金,以及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支出管理的好坏,现阶段由于财政支出预算不够细致,对于频繁的对预算执行中所涉及的科目进行调整这一问题还没有一个根本的解决措施。(2)做好政府以及人大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审计工作,对地区经济进行整体的把握,并就区域经济的发展机制以及财政体制,分析地方财政所存在的问题。(3)对预算编制审计进行有效的延伸,并积极探索编制的科学合理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探索效益审计以及跟踪审计。(4)加强政策执行审计,强调执行政策的严肃性以及有效性。

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养

由于地方财政在开展相应的审计工程时主要是依法进行审计,而审计工程开展的武器就在于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处理,并适当的采用一些法律法规,排除审计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阻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审计工作人员写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建设信息化的设计机关,积极采用更为现代化的技术对审计方法进行改进,对审计人员进行财务专业以及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培养更多复合型的人才,从而使得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所提升,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也会因此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