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现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语言现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语言现象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1

关键词:网络语言 变异 原因

网络为交流提供了一个新的、宽松的、交互性很强的平台,在交流过程中,网民们使用并创造了许多不同于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这种生动有趣、富于表现力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也丰富了交流方式。

网络语言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变体。网络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存在变异,本文将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分析网络语言的变异现象,对这种语言变体进行考察,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语音的变异

语音的变异主要体现为与标准音读音不同的语音形式。网络语言大量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所需字,这就导致某些字词的读音与标准音不同而发生语音变异。

1.声韵调的变异

①声母:伦家、桑心、妹纸、小公举等

②韵母:童鞋、偶等

③声调:麻麻、美眉、油饼等

④声韵:肿么、口耐、银等

在上述例子中,语音的变异主要通过声韵调的变异表现出来,声母、韵母、声调发生变化后用同音汉字来记录变异后的语音。

如“伦家”指的是“人家”,“人”的声母“r”变为“l”;“桑心”即“伤心”,“伤”的声母“sh”变为“s”;“妹纸”指“妹子”,“子”的声母“z”变为“zh”;“小公举”指“小公主”,“主”的声母“zh”变为“j”。

“童鞋”指“同学”,“学”的韵母“ve”变为“ie”;“偶”指“我”,韵母“uo”变为“ou”。

“妈妈”变为“麻麻”,声调由“阴平+轻声”变为“阳平+阳平”;“美眉”(妹妹)、“油饼”(有病)的声调也发生了变化;

“肿么”是“怎么”的变异,除了声调外,“怎”的拼音“zen”整体变为“zhong”。“口耐”(可爱)、“银”(人)的语音也发生整体的变异。

2.叠音现象

语音变异中还有一种语音的重叠现象。如“东东、饭饭、漂漂、一般般、一下下”。这种重叠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构词重叠,如“猩猩”,网络语言的这种重叠现象不构成新词,它们都有各自的原型,有的是词语原型的重叠,如“笨笨”是“笨”的重叠,有的是原型中前一个或者后一个组成部分的重叠,如“东东”(东西)、“一下下”(一下)。现代汉语中有的重叠会带来附加意义,如“高高(的)、干干净净”等形容词重叠后表示程度高,我们观察到的网络词汇的重叠也会带上一些附加意义。如“坏坏”、“袜袜”、“好羞羞”等,重叠后带来亲切、俏皮和可爱的效果。

3.连读变异

现代汉语当中的连读音变指的是因语流连读而发生的自然音变。如上声连读变调,老虎(lao214hu214)变为(lao35hu214),如连读变音,干吗(gan51ma35)因为受后一音节声母的同化,实际发音往往变为“gam51ma35”。我们观察到的网络语言中的Z音变异利用了连读音变这一语音现象。如:

①表酱紫=不要这样子

bu yao zhe yang zi“不”的声母“b”+“要”的韵母“iao”biao , 给“样”增加辅音声母“j”biao jiang zi

②吃藕=丑:chi ou“吃”的声母“ch”+ouchou

③次奥=操:ci ao“次”的声母“c”+aocao

当相连音节处于较快语流中时,为了省力,会减省发音过程,一些音的特征会弱化甚至脱落。上述的语音变异通过前后音节的连拼实现,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我宣你”(我喜欢你)、“造”(知道)等表达。

4.音译词语音变异:狗带,因吹思婷、亦可赛艇

“狗带”是英语“go die”的音译,“因吹思婷”是“interesting”的音译、“亦可赛艇”是“exciting”的音译。

5.故意误读:红果果(裸)、别野(别墅)、且丧(沮丧)

二.词汇的变异

(一)构词成分

现代汉语词语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但是在网络语言中,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材料。

1.数字:88(拜拜)、555(呜呜呜)、448(试试吧)、7878(去吧去吧)等

这些流行的网络词汇都是由数字构成,当看到“88”这个数字词时,我们联系到[ba ba]这个音,然后联想到“拜拜”这个词;看到“555”,即联系[wu wu wu]的语音,再联想到“呜呜呜”的哭声。构词材料的变化与汉语中的谐音现象有关。

2.字母:GG(哥哥)、JJ(姐姐)、DD(弟弟)、BT(变态)、BS(鄙视)等用词语拼音的首字母组合起来表示该词语。

3.汉字与字母组合:郁闷ing、期待ing、N多等

“ing”在英语中表示现在进行时,与汉字组合表示一种状态的发生和持续。“郁闷ing”指的是正处于郁闷这种状态;“N多”中,N表示数量大。

汉语中缺少形态的变化,表示某动作进行或状态的持续一般用“正、正在、着、呢”等表示,这种混用直接、形象地表达,也能给人带来新奇感。

4.数字与字母的组合:B4、4U

“B4”是英语“before、for you”的谐音,“4U”是“for you”的谐音,类似的还有3Q(thank you)、me2(me too)。

(二)词义变异

语言的省力原则在词汇中体现得很明显,如旧词新义,用原有词形承载新的意义。在网络语言中,“旧瓶装新酒”的现象也很多,新的意义中浓缩了人们对某种现象、事件的观点、看法。

1.XX狗:单身狗、加班狗、考研狗、美剧狗等等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带有贬义色彩,如“哈巴狗、走狗、看门狗、狗腿子、鸡飞狗跳、狼心狗肺”等,而在网络语言中色彩发生变化,大多不含贬义,用于自嘲,描述狼狈、劳累、卑微等状态,如“单身狗”,“加班狗、考研狗”表示所出的状态及正在做的事情,“美剧狗、IT狗”表示自己喜欢某一事物、从事的工作。

2.沙发:英语“sofa”的音译,是一种坐具。在网络语言中,指的是在帖子下首先留言的人。

3.宅:本指表示房屋,网络语言中表示长时间待在家里不出门的行为。

三.语法的变异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是指在网络语言中出现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的现象,如词类转换,即一个词从某种词转入另一种词类。

1.百花奖上的袁立把我雷死了!/这个剧有点雷。

2.小心我扁你!

3.有事儿Q我。

例1中的“雷”指一种自然现象,是名词,在这里用为动词、形容词,有被吓到的意思;“扁”为形容词,这里用为动词,表示“打”的意思;“Q”指聊天工具“QQ”,这里用为动词,指通过QQ联系。类似还有“很垃圾、太菜了”等等。网络语言中语法规则的变异已经扩大到封闭性较强的虚词。如:

4.确保家具质量妥妥哒。

5.你们都棒棒哒!

“哒”字典释义为“同‘嗒’,拟声词,形容机关枪、马蹄的声音。”没有标注为语气词。但是在上述例子中用为语气词,类似“的”。

四.分析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反之,社会的变化也记录在语言中。语言变异是语言发展的需要,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网络语言的变异比较活跃、形式比较多样,从网络语言的变异中,我们能窥探语言的变化和当下社会的状况。

(一)省力原则

在交际中人们倾向于选择最省力、最有效的方式进行表达。在互联网交际中,人们的交流更加追求简单、快捷,因一原则在语言创新和发展、传播上明显地体现出来。如语音的减省,“知道”变为“造”;构词材料的变化,如“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B4”(before)等。在靠键盘输入进行交流的网络语言中,这样简洁、快捷的表达方式能较好适应网络交流的快速、简便、直观的特点。

(二)寻求族群认同

网络语言的使用人群多为年轻人,他们喜欢新鲜、新奇的表达,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网络交流中,他们倾向于使用新颖的表达方式,在使用和传播网络语言的过程中也反映了在这个族群中寻求身份认同的心理。

(三)不同文化的影响

语言的使用受到一定文化的制约,网络语言也不例外。一些词汇的变异与避讳文化有关,如“丑”在网络中主要用于外貌的评价,如“丑的人已经睡了,帅的还在游戏。”这种负面的评价难以让人接受,于是用“吃藕”委婉表示;“操”是詈词,网络语言中用“次奥”表示。

从网络语言的变异中还能窥探到当下的一种亚文化,如“萌”文化的盛行。网络语言中出现“儿语”,也被称为“萌化语言”,如“好羞羞、一会会、裤裤”等,萌化词语的流行与萌文化、宅文化有关,这种文化的流行催生了新的语言表达方式。

(四)语言的自我调整

社会生活变化迅速,语言表达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有一些现象或事物如果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会花费较长时间,基于语言省力原则,我们会选择省力的方式,如“-ing”表示某件事情正在进行或者状态在持续;此外,随着社会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事物,人们的心态、观念也发生变化,原有的表达方式不足以满足细微风度的表达需求,因此语言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参考文献

[1]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6月.

[2]白冰.从汉语流行语中的“ing”看语码转换的一种新现象[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3]惠天罡.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构词、语义、语用特点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4年第4期.

[4]英君.浅谈语音变异的影响因素[J].阴山学刊.2011年10月第5期.

[5]江海燕.“咯”“哒”正流行[J].语文建设.2016年第1期.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2

关键词: 网络语言、语码转换、认知理据

基金项目: 2015年湖南省益阳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新闻报道语码转换研究” 项目编号:2015YS16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及电视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兴交际媒体,这种新的交际方式因其快捷、方便、自由、经济而广受人们欢迎。而网络语言是当今信息时代人们互相交流沟通的语言新形式,其简洁幽默、形象生动的特点从诞生时起就备受人们关注,并催生出一门新兴学科---“网络语言学”。网络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网络将过去人们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互联网、利用数字化电子媒体转变成为非直面的人际交流,极大地增加了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可能性,因此相较于报纸、电视等媒体语言,语码转换现象在网络语言中更为常见。研究网络语言中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分析网络语言中人们使用语码转换现象的内在动机,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的类型多样性及生成的深层动机。

一、网络语言学

网络语言学是一门网络语言学是一门介于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是二十一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周海中(2000)对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属性及定位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引起了国际语言学界的关注。克里斯特尔(2011)分析了网络语言的演化现象、实际案例及网络语言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网络语言学是网络技术和语言科学的有机融合,研究者们的前期研究偏重于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语码转换研究

语码是指一种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语码转换是指说话人在同一交际片段中交替使用芍只蛄街忠陨系挠镅曰蛴镅员涮宓挠镅韵窒蟆W远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码转换这一概念进行了许多研究。社会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和社会的问题,研究对象包括语言变异、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问题、不同社会、社团语言使用的差异。心理语言学家主要从言语的产生和理解的心理过程角度研究语码转换,以帮助理解人们在做出语码转换行为时的大脑活动状态[1]。

三、网络语言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网络语言的语码转换有与一般文体语码转换的特性,也有其独特的特点,简约性、视觉性和游戏性。网络语言是用语交际的键盘语言,快捷、简便、字母化是网络语言语码转换现象的重要基础。网络语言中英语码转换的类型可分为在以中文为主的语言中使用个别英语、用英语字母或数字来实现语码转换。

3.1 英汉语码转换

通常情况下,中英语码转换是以汉语为主体语言,使用少数的英语语码来实现语码转换,如:“我好happy”,“有事call我”。

3.2 英语字母语码转换

以英文的首字母或英文单词中某两三个重要字母构成的一些缩略语,不仅经常出现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中,也常常出现在网络语言中,如:“btw:by the way”,“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3.3 数字语码转换

数字语码转换主要表现为数字通常是英文单词的谐音,如:B2B (Business to business),F2F (face to face)。

四、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它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与人的认知能力密切相连。语言作为人类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它也是社会社会规则、文化、经验等因素下的产物,属于认知体系。

言语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会在现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内在心境,对信息进行感知、编码和变换,采用适当的策略完成交际任务[4]。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言语者并不是简单地表达语言或符号的意义,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衡量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定位合适的交际方式和表达形式,而言语交际的接受则者需要根据语言环境和自己的心理判断去理解言语者的真实意思,因此言语交际中的语码转换必定带有明确的心理动机。言语交际者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码转换,以达到亲近或疏远对方的目的,以语言靠拢为内在动机的语码转换有利于语言趋同,反之,以语言背离为心理依据的语码转换就会产生语言趋异。在网络语言中,交际者使用语言认同度高的英语表达可以达到使交际气氛更融洽和拉近与交际对象关系的目的[4]。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而不同种族文化人们之间的交流又推动网络语言向更加的丰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还需人们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研究以网络语言中经常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为切入点,分析网络语言中人们使用语码转换的内在动机,有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归纳网络语言的类型多样性及生成的深层动机。

参考文献:

[1] 魏在江. 电子语篇中的语码现象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2007(6).

[2] Auer, J.C.P. 1984. On the Meaning of 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C]. In J.C. Auer and A. Diluzio(eds.), Interpretative Sociolinguistics:Migrants --Children --Migrant Children, P 87-108.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3

关键词:网络,给力热,语言现象,学理分析

 

“给力热”是2010年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给力”一词,在网络上,人气狂飙,成网民的新口头禅;在现实生活中,传播神速,是人们的流行时尚语。一股张口必定说“给力”、街谈巷议是“给力”、 铺天盖地用“给力”的热潮充斥着网络上下。人们不解:为什么“给力”能如此火爆?为什么一些非汉语言专业者会如此热衷于“给力”的溯本求源等问题的探讨?为此,本文拟运用相关原理和法则,分析“给力热”的三四现象,期于找到解释“给力热”语言现象的理据和解除人们疑惑的答案。

一、热称“给力”为网络语言的学理分析

“热称”,即“很受欢迎、很盛行的称呼”。一些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评说谈论“给力”时,热称“给力”为网络用语、网络词语或网络语言,从语义学角度看,这是不准确的。

一是误把网络流行的正常词当作了网络词。“给力”,是一个通过网络而为大众熟知的正常词语,即从符号到读音、从构词到含义都符合一般情况、规律或习惯的词语;网络之于它,只是一个传播媒介而已。网络词语,则是网民为提高网上聊天效率或某种特定需要网络,约定俗成的符号有特殊性和含义有特定性的词和词组。如,数字词语(7456=气死我了)、变异词语(斑竹=版主)、字母词语(英缩:BF=boy fiend 即男朋友;拼缩BT=biàntài 变态)、谐音词语(大虾=大侠。指资深网虫)、音译词语(伊妹儿E=-mail)、符号词语((^O^)=开心)、飞白词语(即故意运用白字示错法:偶=我)、新造词语(菌男霉女=丑男丑女)等。按照社会语言学术语来讲,它是一种社会方言。因此,热称“给力”为网络语言(词语、用语),错在将正常词语划规为网络语言的范畴。

二是误把带有相同语素的词当作了同义词。虽然,网络语言、网络词语及网络用语,都带有“网络”这个相同语素,但它们的中心词都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网络语言,从内涵讲,是指网民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虚拟聊天室里交流的工具;从外延讲,依据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书中提出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结构系统”的观点,它是一种语言符号结构系统,包含有语音、语汇和语法等要素;其中,网络语汇包含了网络词语和网络用语;又因网络用语是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防火墙、鼠标等,外延最小,所以被网络词语所包含。因此,用有外延差异的“网络语言”和“网络用语”修饰“给力”,错在大词小用和小词大用。

二、热用“给力”流行现象的学理分析

热用,在文中是“火热地、火爆地使用”之意。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在《理论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了“语言游戏愉悦功能”之说。他认为,“语言及记录语言的文字,还具有游戏的功能。灯谜、笑话、相声等都是以语言文字为素材的。猜谜语、说笑话、听相声,都能给人带来,愉悦心情。”这为我们从“给力”本体出发来研究热用现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原本为正常词语,外加“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现实生活”的特殊经历,这是“给力”被热用的重要原因。因为是正常词语,其词义人人皆懂,词法人人习惯,故为顺畅沟通提供了保证;以为有红遍网络的经历网络,故给力”带有鲜明的丰富性、自由性、娱乐性等网络文化的特质,为发挥“给力”的游戏愉悦功能奠定了基础。如:“这课讲得真给力!”(即真棒。形容词;补语);“努力为自己的梦想给力!”(即加油,注入力量。动词;谓语);“给力的表演,令人振奋!”(即精彩。形容词;定语);“给力登上了《人民日报》。”(即词语。名词;主语)。

上述例句表明,“给力”的词义有丰富性,可根据语境解释为相应的词义;“给力”的词性有灵活性,可根据需要兼有名、动、形等不同词性;“给力”的用法有自由性,可根据要求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各种成分;“给力”的过程有愉悦性,即凡用“给力”,都很像演三句半,只说出了三长句,“半句”未说出来; 很像猜谜语,只说出了谜面和谜目,谜底没有揭晓;很像说歇后语,只说出了前半截,“歇”去后半让人猜想;这给接受者提供了开动脑筋、选择词语、替换词语的参与空间。当词义符合语境时,发出开心与会意的笑声,是双方对互动、交流、沟通感到满意与愉悦的体现。心理学研究证明,人有趋乐的天性,故形成了热用“给力”的快乐而时尚的语言行为。

三、热探“给力”词源现象的学理分析

热探,即“热衷于……探讨”之意。美国社会学者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学说,为我们分析大众“热探词源”的心理提供了充分的理据。

西方学者明确指出,“使用与满足”学说,是“试图对不同类型的人是怎样利用不同媒介上的材料,还有他们从那些利用中得到了什么满足来进行调查的。”我国学者认为,该理论是“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

由于大众亲眼看到:芙蓉姐姐“使用”网络,满足了个人展示的欲望;李宇春“使用”湖南卫视,成就了个人的明星梦想;蒙牛集团“使用”湖南卫视,提升了品牌和知名度,冲击到了市场的制高点等事实,因此,“利用”是为了“满足”的观念深入人心。当“给力热”已达到登峰造极的“满足”状况,还不见“使用者”时,人们就有些不习惯了网络,强烈好奇心驱使着“热探词源”潮流的形成。

四、热望“给力”转正现象的学理分析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登上《江苏给力“文化强省” 》的标题,顿时在互联网上疯传。有网民评价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有网民看到了网络语言被承认、被转为正常词语、被收入国内普通话用词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希望。用理论语言学的视角看热望“给力”转正现象能发现更深层次原因。

第一,语言的心理调节功能,是《人民日报》标题产生轰动效应的关键词”,网民自然多了一分亲切感和认同感。第三,误以为“给力”属于网络语言的范畴,是热望转正的根本原因。

总之,虽然,目前专家学者无暇顾及“给力热”的研究,普通大众的探讨略显初浅,探讨的结果还有待商榷;但是,它表明出的社会活力和大众对网络语言的关注与热情是值得肯定的,而且,“给力”一词,到底源自方言土语,还是史官制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屠友祥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人民出版,2002.

[2]李宇明.理论语言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一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出版社,2005.(第五版)

[4]化长河.网络语言对现实生活的不良影响[J].消费导刊,2010(5)

[5]侯利强.对“使用与满足”学说中“使用”理论的补充[J]学术前沿,2006(8)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4

    是草根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适应了草根阶层的表达需求;某些表达形式有新意和特色,体现出鲜活新奇、方便时尚、生动幽默、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网络流行语的这些特点与大量隐喻与转喻的运用密不可分。

    隐喻思维模式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运用说明:

    1. “人生就像是一个”

    易中天因为在一期《百家讲坛》中瞪大眼睛感叹了一句“悲剧啊”,结果就被网友截了图并上传到了网上,随即成为无数网友争相引用的签名档。其实,这句流行语的句式模板来自张爱玲笔下的———“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杯具”一词诞生后,网上出现了“杯具党”,网友们又创造了“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在网友看来,“杯具”这个词比“悲剧”能表现内心的无奈,同时又多了一分自嘲的乐观态度英语专业,比之前单纯的悲观也多了一分希望。细观其构词过程,除了谐音的构词法外,我们不难看出把源域的喻体特征———茶几(这一用于摆放茶具、餐具、洗具等生活日用品的的家具)映射到目标域的本体———人生(包括顺境、逆境等不同经历),这就形成了概念性的隐喻,也就是对抽象范畴“人生”形成概念化的语言描述,其过程反映出网民对茶几、人生这不同认知范畴内在结构或关系上具有相似性特质的心理认知的趋同,即两者都具有“储物箱”的功能,茶几储存着洗具、杯具、餐具等日用品,人生储存着顺境、逆境等不同经历。

    2 “被到了”

    雷:指对方说话让自己出乎意料,就说被雷到了,源自2008年08月26日的一则新闻“男子发誓欠钱被雷劈 话音刚落被雷电击伤”, 从此以后,“被雷到了”成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很”冷”的代名词。 “雷”原本是指自然现象,电闪雷鸣、霹雷等给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恐慌与惊吓感觉, 在网络语言中,uo;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通常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看了自己不喜欢的内容,就会感觉不舒服。 喻体“雷” 与 本体 “网络上的帖子、新闻、图片等信息载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就是两者都给人以惊恐和震惊的反应。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了解被生动形象地用于描述网民对网络某些信息的态度与反应,这就形成了概念性的隐喻,更有意思的是,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如果你有幸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可以不用戴避雷针纵横各个雷文了。

    3. 曾以为我是那崖畔的,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人海一粒渣。

    喻体:一枝花 本体: 我

    相似性的描述:花与心中自认为的“我”(帅哥、美女)都具有吸引人的外表形象,为人所艳羡与爱慕,都是“美”的体现。

    4.神马都是,偶还是“追逐淡定”吧

    喻体: 浮云 本体 :生活中的一切

    相似性的描述:浮云的飘忽不定,变化莫测、随风而逝的的特点是生活中常见的,是可以观测到的具体事物。用这一自然中人们认知的物体描述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概念也具有世事多变、功名利禄、皆尽成空的特点。

    类似的概念喻还有:

    :用动物狼独来独往、行踪不定、善于狩猎的习性描述那些经常独自出没于论坛,虽然爱美色,但不死缠硬磨MM的网民。

    :用史前庞大的怪兽的难看外表描述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

    :发帖子的人。 :整天工作赚钱供养购房按揭贷款的人

    :居住在狭小空间的人 :发无聊的帖子 :跟贴 :批评某帖

    :无任何内容的灌水。

    隐喻所表达的是两者之间的内部结构、内在关系、认知模式下的逻辑关系的一致性,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把事物的特征从一个领域(源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目标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抽象范畴的形象、生动的描述。

    转喻思维模式在网络流行语中的运用说明:

    转喻反映的是本身与 其所采用的修饰词之间的相近或邻居关系。转喻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1 嫁人就嫁,做人要做! 春节贺岁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片中那只点子很多却总是不能成功吃到羊的倒霉

    “灰太狼”,但是它爱老婆胜过爱自己,它每次抓到羊完全可以自己先吃掉,可它一次都没有,总是辛苦地把小羊们送到老婆大人面前。同时,它坚持做家务、洗衣服、收拾房间,什么活都不用老婆插手。而“懒羊羊”很聪明,干活和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灰太狼对老婆疼爱有加的好丈夫形象,懒羊羊为人所称赞艳羡的聪明品质得到了凸显,由此形成了概念性的转喻,灰太狼指称对老婆关爱备至的模范丈夫,懒羊羊指代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能从容应对、过着悠闲舒适生活的聪明人。

    2 “女”“男”

    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只要送饭上门管饱就成,这是“宅女”的口号,这些年轻美女家门一关自娱自乐。"宅女"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孩子,在父母疼爱的目光下成长,步入社会难以一下子展示自我,于是在网络虚拟世界寻找舞台。随后“宅男”的概念随之也被引入。宅子只是宅男宅女生活的一个空间载体,只是他们足不出户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最凸显、最易被人感知和记忆的部分,用这个部分的特质指代整体宅女宅男的闭门在家、沉溺于网络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概念化转喻的形成,其过程显露出人们以“宅”来理解“女”“男”的思维认知方式,至此转喻的修辞法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人们感知客观世界的认知工具

    3 恨爹不成

    这一年的流行语里,必不可少的一定有那句“我爸是李刚”。10月16日,河北大学新校区里两女学生被撞一死一伤,肇事者李启铭非常淡定地耍狠:“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 李刚本是公安局的一名副局长,在此流行语中副局长的特利得以凸显,李刚演变成了指称专权、特权的政府官员,由此用具体某部分(李刚)来泛指整体的另一部分(整个国家权利决策机构的政府官员)的概念性转喻便形成了。

    类似的概念性转喻还有:

    你攒够,我也攒够,我们就可以去民政局结婚了。

    用部分(四块五)指称整体(婚姻登记的法定条件—身份证、户口本、工本费等)

    不要爱上妹,妹会让你不要挂念妹,妹是用外部特征(憔悴、两行泪)指称整个事物(压力大、疲惫的生活、不幸的遭遇)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挨打的。

    用部分(奥特曼、小怪兽)指称整体(名人、甘于奉献的普通人)

    概念性的隐喻与转喻不仅是文学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概念化的语言用法体系中同时也是一种强有力的认知工具;两者都是概念性的,用于对抽象范畴的概念化的形成;概念性的隐喻与转喻还且具有自动化、无意的、不费力的特点,在生活语言交际中被人们固定下来,习惯地运用;两者都是语言资源的拓展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 ]. 外语电化教育 ,2003 ,(6) .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5

关键词: 统计学习;风险评估;支持向量机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110102-01

0 引言

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重要性和人们对其依赖也日益增强。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人工智能的评估方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其评估结果较为客观和准确,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为网络安全评估拓展新的空间。支持向量机[1]就是其中一种,其学习能力强,解决了在神经网络方法中无法避免的局部极值问题,具有较好的泛化推广能力。

1 风险评估及支持向量机

1.1 网络风险评估。准确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成为保障各种网络服务安全急需解决的问题。网络安全风险评估[2]是指依据国家有关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对网络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风险计算是对通过对风险分析计算风险值的过程。风险分析中要涉及资产、威胁、脆弱性等基本要素,每个要素有各自的属性。

在完成了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以及对已有安全措施确认后,将采用适当的方法与工具确定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考虑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其所作用的资产的重要性及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判断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对组织的影响,即安全风险。风险计算原理利用范式(1)给出:

风险值=R(A,T,V)=R(L(T,V),F(Ia,Va))(1)

其中,R表示安全风险计算函数;A表示资产;T表示威胁;V表示脆弱性;Ia表示安全事件所作用的资产重要程度;Va表示脆弱性严重程度;L表示威胁利用资产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F表示安全事件发生后产生的损失。

1.2 支持向量机理论。SVM是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根据Vapnik提出的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来提高学习机泛化能力的方法。SVM对小样本、非线性和高维特征具有很好的性能[4]。具有理论完备、适应性强、全局优化、训练时间短、泛化性能好等优点[6]。

假定训练数据 可以被超平面

无错误地分开,且距离超平面最近的向量与超平面间的距离最大,则称这个超平面为最优超平面。而SVM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某种事先选择的非线性映射将输入向量x映射到一个高维特征空间Z,在这个空间中构造最优分类超平面。SVM就是解决如何求解得到最优分类超平面及如何解决高维空间常遇到的维数灾难问题。而通过核函数方法向高维空间映射时并不增加计算复杂度,又可以有效克服维数灾难问题。

SVM中不同的核函数将形成不同的算法,对于在具体问题中核函数的选定和构造也是SVM中的研究内容之一。

2 支持向量机的评估方法

支持向量机可以较好的解决小样本、非线性模式识别、过拟合、高维数等问题,具有学习能力强,全局最优以及很好的泛化能力和结果简单等优点,应用于风险评估具有其可行性及优势[3,5]。

2.1 算法可行性。将SVM运用到风险评估中,对目标网络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具有其可行性。支持向量机是专门针对有限样本情况的,目标是得到现有信息下的最优解。其次,支持向量机能将分类问题最终转化成一个二次寻优问题。最后,风险评估对问题解决方法的泛化能力及简单性要求较高。支持向量机能将实际问题通过非线性变换转到高维特征空间,在高维特征空间中构造线性判别函数使得原始空间具有了非线性判别函数的功能。在保证模型推广性的同时也消除了维数灾难的问题。

2.2 基于SVM的评估模型。随着SVM的广泛应用及对其深入研究,结合具体需求将SVM与其他算法相结合进行优化,出现一些新型的SVM方法。在对SVM参数优化方法也有相关深入的算法研究。本论文结合SVM实际应用模型与网络风险评估要求及流程,提出基于SVM的评估模型。评估模型主要分四部分:评估观测期、风险分析期、基于SVM的评估期、防护措施调整期。该模型采用周期循环的理念,可以得到目标网络实时的安全状况,更好的保证网络安全可靠。

基于SVM的评估期对评估指标进行归一处理,作为SVM的输入。对数据初始化后通过对训练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最终获得SVM的训练模型。然后运用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测试集中样本的分类结果即评估结果。

3 结束语

网络安全评估成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优化的关键手段之一。支持向量机能较好地解决传统评估方法不能解决的非线性、高维和局部极小等实际问题,克服了神经网络的过拟合、局部最优的缺陷,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该领域仍需完善和改进SVM算法,结合其他学科提高SVM训练速度、降低算法复杂度和运算量等。

参考文献:

[1]邓乃扬、田英杰,支持向量机理论、算法与拓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黄光球、朱擎等,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动态安全态势评估模型[J].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3):27-29.

[3]党德鹏、孟真,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46-49.

[4]殷志伟,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分类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5]王伟,AHP和SVM组合的网络安全评估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3):182-185.

[6]故亚祥、丁世飞,支持向量机研究进展[J].计算机科学,2011,38(3):14-17.

网络语言现象范文6

摘 要:社交网络时代得益于社交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多种网络平台也被多样化的运用在各行各业中,在移动互联中,眼球经济的发展愈演愈烈不断创新和变革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本文通过微信平台的微笑传递现象,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从眼球经济,社交红利模式以及新媒体中信息的承载和社交网络关系链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交网络发展的原因和动态机制,并分析总结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社交网络;眼球经济;社交红利;新媒体信息承载

引言

如今的社交网络已经把现实生活搬到了线上并集聚起来,正如在微信平台上发展火速的“微笑传递”微信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建立关系,获取信息或者成为很多企业传播品牌,产品的平台。“微笑传递”现象反映出很多管理学及经济学的原理,如我们熟知的美国曼狄诺定律,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及圈子效应等。现如今移动互联的发展,我们可选择的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的传播,对用户产生了关键的引导性作用,正如我们所说谁能吸引用户的眼睛,吸引用户的关注,谁就能赢得市场。在这种眼球经济的状况下,社交网络中红利模式已经开启,这种社交红利是以海量的流量和用户发展速度,更加低廉的获取成本,更优先的夺取用户的眼球等等在一张庞大的社交网络中赢得。

一、“微笑传递”的管理经济学理论基础

“微笑传递”在微信平台上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传遍全国各地,并且引起了很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其主要原因是社交网络新的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模式,美国作家F・H・曼狄诺认为微笑可以换取黄金,提出了著名的曼狄诺定律,主张人们应该微笑,微笑拥有巨大的魔力,更重要的是要真心的微笑。一些公司希望管理者们能够“微笑管理”,他们相信管理层的微笑,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

二、社交网络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眼球经济模式使社交网络发展的更加快速

眼球经济,是实现注意力这种有限的主观资源与信息这种相对无限的客观资源的最佳配置的过程。在网络时代,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注意力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也可以使网络商获得巨大利益,注意力已成为一种可以交易的商品。在网络时代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而没有利润的企业最终要失败。“眼球经济”的涵义如果能扩展的话,就不再只是互联网因网民浏览网页而产生效益的过程,还可以表现在人们对一个企业的关注上。

(二)社交红利模式

红利在过去的概念中,多是指资本市场投资或者生产中获得的额外收益。在社交网络中,这些额外收益变得更加醒目和诱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协助一款创业应用快速火爆,获得百万计的新增用户或者全民皆知的名气,我们现在看任何一款应用,利用好的社交网络进行自我传播,自我扩散都已经是基础能力。

透过微笑传递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媒介所拥有的权利似乎在以更快的速度流向普通用户,同样也引起了商业模式的变革,人们更容易接受这样一种营销,似乎更容易影响他人和被人影响了。我们仅仅在平台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分享和评论背后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很多的创业型平台与大型平台合作,不再是过去资源互换等传统的模式,通过观察并充分利用、优化每条细微的信息,以及每个细微的分享、评论,不仅发现他们在构建一个庞大的洪流,而且把社交红利也带到了他们的面前,并清楚的看到社交网络自身的未来发展与运营规律,让他们的能力为自己所用。

(三)新媒体的信息承载

从最早的新媒体出现,微博似乎改变了一切,到现在我们对微信关注,社交网络正一点一滴影响着我们生活、工作、乃至创业过程。其实信息本身是简单的,单薄到一条消息承载一个企业的一个诉求,不管是获得流量还是转化购买。随着互动的继续,这单条信息的承载力又会悄然增加,完成初期不能完成的职能.另外信息也在不断自我进化,通过让自己变得不断丰富,让用户和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简单,这些变化,反过来也影响着正在利用社交网络的那些应用。

当大家在微信上账号初步建立用户完成添加好友的动作时,尤其是关注了企业订阅号之后,那么这种信任并没有随之建立,存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信息的大量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当我们收到第一条微笑传递的微信时,可能会存在不安全感,但还没过几分钟你的朋友圈纷纷给你发送请求,那么人的存在需求感知会强烈要求加入到这一行列,但是当你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时,如果别人再给你发链接,我们通常会感受到不耐烦,这便是我们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新媒体中信息承载会受到用户感知的限制,那么企业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其他渠道让用户重新感受这一信息。

(四)社交网络的关系链发展

社交网络的崛起开始为互联网增添了以人为本的色彩,网上的信息、交易、娱乐增添了某种基于人群、信任和关系链传播的色彩。正是这么一个微小的变化,几乎改变了线上线下的人们的而生活方式,并创造出一系列创新的创业机会。

对于社交网络来说,有两个渴求:一是能让用户找到更多的好友,好友数量越多,能够带来的价值与效果也越多,也就越容易留住用户;另一个是降低用户寻找、添加好友的难度,微信朋友圈之所以能用最快速度吸引大量用户的目光最重要的就是用户无须再寻找添加其他好友,直接继承了微信好友本身。这条关系链对于企业是一样的,简单的收听、关注背后是一个企业与创业团队奠定其在社交网络中地位的起点。信息本身具有生命力和流动性所以社交网络中的关系链的发展也是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社交网络将如何演进和发展、如何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归于社交网络的四个点――眼球、信息、关系链和互动出发。对于在社交网络中,眼球经济做出贡献的广告、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这些盈利的商家,都一直在不断变革,对社交网络进行更深的试探和渗透,他们的力量同样是强大的,这种变革会在以后继续出现。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从三个方面阐述:

(1)社交网络时代如微信这样的推送型平台会进行更加贴合用户需求的修改,不再推送低价值、无意义的东西,要筛选出最合适和精彩的信息进行编辑然后推送,完全由用户选择,那么这种信息相对于其他的社交平台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对信息推送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设置,比如微信未来推出设置关键词的推出等,可能都是这个大融合趋势下的中间形态之一。

(2)有价值的信息和推荐机制。在社交网络中用户本身并不清楚哪些会是对自己有价值、值得信赖的,在一定程度上,个人品牌的迅速兴起可能会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但在工具的使用上还有更大的改进空间,如今建立这个节点的成本依旧很高,那么这就需要非常便利而又强大的分析管理工具来更好的解决问题,社交网络的发展一定是沿着简洁便利的方向前进。

(3)社交网络是基于一个信任机制的网络,人们关注的任何平台账号都代表了对其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的信任期待,但人们还是会犯错误和被误导,当这些低质无效,骚扰的信息涌来时,人们就会失去信任,甚至可能突然离开这个网络,社交网络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任平台,坚决打击抵制低级无意义的信息产品。

四、结束语

社交网络是一个点到面的发展,它所带动的不仅仅商业模式的变革,更是移动互联网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交红利模式的开启促进了社交网络的正常健康发展,各种新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也为社交网络提供新的选择平台。透过“微笑传递”这一社交网络中的现象告诉我们社交网络的发展将会沿着更加科学更加快速的脚步前进。社交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产生大数据,进行信息化分析处理的平台,对用户进行细分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更加完善引导各媒介的发展过程,反过来也会促进社交网络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三多.管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1

[2] 王克敏.管理理论与思想的世纪回眸[J].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