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1
关键词:英语教师;肢体语言;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催化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来表述之外,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有时它甚至可以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下面是我就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方面的一些收获和体会:
一、肢体语言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的肢体语言也可以说是一个演员的演技。演得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那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了想象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学陕西旅游版四年级下册Unit3的New Words时就运用了大量的肢体语言。这一单元的八个单词read,write,sleep,eat,cook,stand,sit,listen都是动词。在教学时我直接边做各种动作边问学生:“What am I doing?”或者指着正在写单词的学生问:“What is he/she doing?”在教学stand和sit这一对对应词时,我站在讲台中间说:“I’m standing,but you are sitting.” 这样一说学生就会心领神会,无需再多做解释。又比如我在教学Unit4的New Words时也同样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这一单元的七个短语像play football,climb the mountain等都是动词短语,教学时我和孩子们一起边做动作边说Chant,整个课堂气氛瞬时活跃到了极点。
二、体态语能弱化语言的理解难点,帮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获得英语语言经验
在课堂上,教师应都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英语来进行教学。但是又由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词汇量不够大,而且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与交流空间,所以教师用一连串的英语来解释一个单词或词组时,学生不但听不懂,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jump”一词时,如果用“move quickly off the ground”去解释,学生难以分清它与“run”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教师用“肢体语言”做一个“跳”的动作,就能起到语言交际的效果。教师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可以帮学生理解词汇,记忆单词,也可以帮学生理解短文、诗歌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学生刚接触英语时,要让学生明白简单的课堂用语如:Sit down, Stand up,Close your books,Open your books等,如果用汉语解释当然非常快,但不可行。用另一种英文解释又很难懂,如果直接以教师的动作来说明,学生马上就会心领神会,不需多余的言语。如教授“May I come in?”时,我走到门口敲了几下门,然后一边用手指向教室里面,一边说:“May I come in?”大部分学生能猜到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进来吗?”又如,在教授句型“I go to bed at eight o’clock.”的时候, 刚开始他们不明白“go to bed”是什么意思,然后画个月亮,写上in the evening /at night之后,学生们就会猜:哦,老师在晚上8点干什么呢,吃饭、洗脸、刷牙还是睡觉呢?针对这一反应,我就揉揉眼睛,打个哈欠表现出很累的样子,然后做出脱衣服、鞋子等动作,并用双手合并,把头侧靠。如此一下,效果甚好。学生马上就心知肚明了。接着我问他们:“When do you go to bed?”的时候,一切就顺利多了。此时的肢体语言为教师避免在英语课堂上过多运用母语进行讲解起了很好的作用,使一些教学上的难点迎刃而解,并使学生印象深刻。
三、体态语能发挥特殊的情感魅力,增强语言的亲和力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2
【关键词】体态语;微笑;手势;眼神;距离
Let the body language to enhance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 with high efficiency catalyst
Li Mi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body 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from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actice, using body language, gestures, eye the smile, distance, pull in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teaching, mo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Key words】body language; smile; gesture; eye; distance
美国心理学家方伯特的“体态效应”研究表明:人获得信息 7% 来自文字,38% 来自语言,55% 来自体态语。由此可见,语言及体态语的积极作用尤为重要。“体态语言”是无声的,但它表达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条信息、表达一份情感,只要巧妙运用好,就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体态语,提高教学效果呢?
1 微笑——拉近师生的距离
微笑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是全世界最神秘的催化剂。一些教育家曾提出:“用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我区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上第一节英语课之前,学生们的心里都很兴奋,并对此充满了期待、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学习这样一门新的课程。与此同时,心里或许也会有点担心:“英语难吗?英语老师凶吗?……”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让他们克服开口说英语的紧张心理,我那天以整洁朴素的衣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脸上洋溢着微笑,一声亲切的话语“Hello, I’m Miss Li …”拉开了这节课的序幕,也带进了这节课其中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们看到我满脸笑容,亲切感油然而生,见我落落大方的样子,个个也跃跃欲试,大胆地用“Hello, I’m …”介绍自己,并很快就琅琅上口了。接着我边做手势边微笑着说:“What’s your name? Nice to meet you …”同时一一与学生握手,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学生说对了,我极为高兴,笑若桃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许;学生说错了,我也以微笑鼓励,使学生不感到灰心丧气,进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这一门外语是较困难、枯燥、难以理解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2 手势——传递微妙的信息
手势,被称为课堂的“第二语言”。它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手势教学,教师做,学生模仿,尤其是维妙维肖的动作,学生感受时印象深刻,最易模仿。 如在教授动物名称的时候,我让学生和我一起边做动作边说我给编的顺口溜:“小鸟bird叫喳喳(作小鸟飞翔状),小猫cat喵喵喵(五指张开在嘴边交叉),小狗dog汪汪汪(两手在耳边弯曲作小狗耳朵状),小猴monkey真淘气 (五指并拢放在额前,钩起单脚向远处眺望),大象elephant鼻子粗又长(在鼻子前甩甩手,好象长了个大鼻子)…”实践下来,我发现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大脑及身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边模仿边学习边创造,学得轻松,记得牢,表演得也惟妙惟肖。
手势还具有暗示性的作用,如在课堂上,双手手心稍向上提意味着Stand up;双手手心稍稍向下Sit down!; 掌心朝教师本人并向学生招手Come here!;一只手掌心向上指着学生的位置Go back to your seat! 向上翘起拇指表示对学生的赞同agreement。又如:需要安静时,将一食指放在双唇前并说“嘘”;需要学生听录音时,手指耳朵并点点录音机;需要学生两人一组操练时(固定搭配),可伸出两手指作旋转状:,还通过拍手、摸头和拍肩等动作来表达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即使听力差的学生也能“看”得懂。
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使它充分发挥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作用。
3 眼神——打开心灵的窗户
有位名人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的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表达“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最微妙的感情,它能折射出人们心灵深处内在的东西。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察言观色,审视、洞悉学生的眼神,就可以及时捕捉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和进度,我国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走进教室,总是先不开口讲话,而是用镇定的目光环视教室一周,这目光是一种特殊的“安定剂”。这样可安定学生的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讲课时,教师用目光扫视全班每一个学生,这表明全班都在他的关注之下;环视,可以使每位学生感到我在对他讲课的同时也提醒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集中注意;对一些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搞小动作的学生,教师可用注视来对其进行批评,使其从教师的眼神中得到信息而停止不良行为;虚视,即目光似看非看,可调整注视带来的紧张呆板,缓和课堂气氛,使环视带来的飘忽不定得到控制协调。
教师还要用不同的眼神来评价、要求学生。用肯定的目光告诉学生答对了问题,用期待的目光激励学生提出的问题,用赞许的目光告诉学生解决了难题,用宽容的目光告慰学生虽回答错了,但没关系,用激励的目光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教师的目光“照亮”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他时刻在关注着自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温暖的慰藉,如沐春风,如润雨露。
4 距离——产生唯美的效应
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师生之间的人际距离较近也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堂气氛; 优化化学实验;训练密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51-01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手段得以提高,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着变革和新的教学体系得以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化学学科带来了新鲜的气息,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沉闷氛围,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我们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新气象。但是,如何在化学课中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创设学习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教学能将声音、形体、色彩等融为一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活化教学内容,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例如:在阐述水的重要性时,可以通过展示网上的天文观测资料、水电站以及其他的相关资料,说明水在宇宙中的广泛分布和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展示水土资源流失、水污染严重的资料,说明保护水资源的必要性,大量直观的信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通过展示大型水利工程,说明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引到本节重点问题--水的重要性,进入学习情境。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突破教学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降低教学难度。利用图形、动画等各种软件制作的课件可将抽象的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生动地模拟和再现微观结构、物质状态和反应过程。电教媒体的直观性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避免了学生由于对知识难以理解而产生的厌学情绪。例如: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结构,运用课件模拟石墨和金刚石的内部结构,将二者进行对比,让学生对其物理性质的天壤之别有个清楚的认识,学生自然会感觉到学化学的轻松和愉快。让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那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上应符合一定的教学设计原理,确定好教学目标,分析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此确定内容的呈现方式,呈现次序,呈现容量,真正做到整而细的把握,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使多媒体真正有效地用于教学。
3 模拟演示实验,优化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要突出化学的个性,肯定要辅助化学实验,众所周知,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有些实验即使操作得当也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当然,在中学化学中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我们都没有做,最多教师做演示实验,鉴于种种情况,教师贩演示实验现象有时也会不清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会下降,而些时只要一个flas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这样几全其美的好方法,为何不用呢?多媒体在教学中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时,也还可以减少污染。并且,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多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讲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可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多个实践证明这是我们化学引入多媒体的最直接最普遍的原因。如在讲解物质的燃烧条件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多个地区的火灾现场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从这些活生生的事例中获得信息和启迪,培养防火的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一堂课只有45分钟,有的实验时间长,不易马上见到实验效果,如电解水的实验,铁生锈的实验,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需很长时间,不可取,如果改用多媒体演示其实验过程,几分钟即可,既节省时间,又加快了课堂节奏,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实验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巩固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化学实验是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
4 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4
1.1 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 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 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 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 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 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 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 经验总结法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5
一、激趣:优化课堂教学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中点燃创新的火花
教学过程是认知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交替的过程。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教学,是指学生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创新的想法。为此,才能发表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才能。”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他们创造的幼芽才能得以萌发,心中智慧的火花才能得以点燃。在教学时,我运用多种手段努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内心的需要,创设多维度、多层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创造想象,使学生的自我肯定、自我表现和好奇心交融在一起,成为一种强烈的创造动机、创造欲望。
如:教学“跳远”时,在学生复习立定跳远的基础上,我创设情境,告诉学生前方有一条比较宽的沟,但我们只能从这里通过,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从而引出课题――跳远。学生在这种直观而又变化的情境中领悟到由立定跳远到跳远的变化,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体验冲动。通过尝试,每一位学生纷纷达到层次不一的“胜景点”,极大地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
二、巧引: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搭设创新的支点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具备足够的信念储存时,教师就应运用这些相关信息,借助于想象与联想、发散与收敛、直觉与灵感等基本思维方式,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搭好创新的支撑点,使创新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1.鼓励质疑,萌发创新。质疑是一种求知欲,包含着智慧的火花,也是一种探索的精神,孕育着创造。“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贵有疑,有疑才求变通,有变通才有创造”。学生能够质疑,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学习创新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大胆猜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使学生在疑中生奇、奇中生趣,不被表象迷惑,不被常规束缚,从而萌发创新的愿望。如:我在教学“前滚翻”时,就有学生提出疑问:“能不能向侧翻滚。”经过尝试,他的想法是可行的。当一个人向远处翻滚时,最佳的方法是侧面的肩膀先着地,这就比较安全。这样,我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创新做好了准备。
2.大胆尝试,激发创新。“有尝试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尝试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尝试、创新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在进行游戏活动――通过“小隧道”时,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先动手尝试把十床手提小垫子垒成“小隧道”,每个人通过时不能使小隧道倒塌,然后让每个小组都进行汇报表演。这不仅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而且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跳高教学中,对于用什么跳法才能跳得高,有50%左右的学生进行过尝试,有“俯卧式”、“跨越式”,有的学生甚至尝试“背越式”,有的还创造出新的跳法。
3.主动探究,引发创新。创新,意味着不走老路。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应让他自己去发现。”苏格拉底特别注重“思想应该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而教师仅仅只是一个助产婆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科学家”的身份,沿着“再发现”的道路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部联系,把好“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关,敢于实践、勇于实践,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后滚翻”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前滚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尝试后滚翻。学生争先恐后,有的在原地打转,有的偏离“航道”,但也有的虽然没按照动作要领却也滚动自如,接着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说说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我适时、适当地加以指导,再让学生去实践,结果98%的学生能高质量地完成,这就是尝试、实践、主动探究的结果。
三、开拓:优化课堂教学可以体会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新的趣点
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多媒体教学 交互特性 优化设计
1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1.1易操作原则
在设计、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一是操作步骤不要太繁琐,课件的使用不需要太多的预备知识,最好都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存在,使学生既可以在网上直接浏览,也可以下载使用。二是操作界面不要太复杂,操作按钮要清晰易见,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不能让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如何操作上。
1.2形象化原则
在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时,应想办法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灵活运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加大对学生的刺激,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
1.3模块化原则
从总的方面讲,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统筹计划,整体考虑。但在具体制作时,则要分步、分块实施,也就是把每个教学科目分解成数个模块进行设计、制作,然后再连成一个整体。对课件进行模块化设计,在维护时可以直接对某一需要改动的模块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有效降低课件不断更新所带来的麻烦。
1.4小型化原则
由于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教学信息、答疑解惑,网络的带宽和传输速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实施。在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一定的情况下,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大小对教学将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制作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一方面要减小课件体积,对课件的容量加以规定,使每一个课件都不超过规定的大小;另一方面,对较大的课件可以分割成若干小的模块,分别制作并建立链接,以此减小课件的体积。
1.5网络化原则
各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能仅仅局限于独立使用和完成某一单一的任务,而是要连成一个整体,形成四通八达的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首先,各教学科目之间要进行链接,使学生能够在多学科之间自由转换,提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在每一学科内各知识点与资料库之间建立链接,使学生在学到某一知识点时能够找到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
2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
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就是要应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信息,并在系统中有机结合,形成优化的教学系统结构。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分析学生特征,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件设计。
分析学生特征就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来确定学生关于当前概念的原有认识结构和原有认识能力,并将它们描述出来,作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以便使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更有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设计只有注重对学习者的研究才能有的放矢,课件的设计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因而课件的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对学习者的一般特性进行分析,掌握学习者在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整体特征。从各方面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其次,应当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组织教学内容,过于困难的内容都不易被学习者所理解和接受。只有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进行。 转贴于
2.2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精心设计脚本。
在设计脚本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学内容,教学特征和社会需要,在教学内容确定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许多知识点,把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不同的层次。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必须分析课件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把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找出各个知识点,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方式。不同的联系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教学结构,不同的教学结构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其次,编写文字脚本。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教学策略,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形成有序的课件框架。再次,编写制作脚本。制作脚本是在吃透文字脚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制中,应针对教学需要,根据多媒体的表现特点,综合编排图片、影像、声音等素材。制作脚本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制作脚本编写完成后,整个课件的形状基本上就出来了。因此,对制作脚本的编写必须认真细致,考虑全面。
2.3合理选择与设计媒体信息,进行开发。
在具体开发中,第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软件。选择何种工具软件,将直接影响到制作课件的质量,因此应根据课件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加以正确选择。常用的软件有多媒体编辑软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等。第二,要精选设计素材。一个课件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各种素材的质量和丰富程度,这就要求掌握大量课件设计素材。第三,要抓好制作合成。制作合成是将脚本变成课件、使教学思想付诸行动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根据脚本的要求和意图设计教学过程,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编辑起来,制作成符合教学目的、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的CAI课件。
2.4注重形成性练习的设计,形成双向交流系统。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考核,从了解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起到强化,矫正的作用。形成性练习可以设计成问题提问的形式。可以有三种方式,即提问方式,应答方式和反馈方式。提问方式用于是非题,选择题或填空题;应答方式要求一题一答, 适当给予提示,使得有较多的功机会,对应答结果判断应与评分结合;反馈方式对学生的应答给予反馈评价,根据不用的情况分别做出“指出错误”,“要求重答”,“给出答案”,和“辅导提示”,等不同形式的反馈。
反馈使教育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育者了解到信息的传递结果,并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对自身的教学做出针对性的改进,以不断增进教育传播效果。教育者应重视并善用反馈,有效地控制教育传播活动,使之朝着最优化的方向运行。
网络型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虽然其广泛的使用也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如需要高速传输的校园网络为物质保障,学生需要熟练的上网技术和文字录入能力,其普及还有待时日,但是网络型多媒体课件是网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组成,其既可以实现传统课件的功能,又具有网络优势,因此是未来课件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与调整,才能使教育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使教学的动态过程最佳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