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1
一、多样化教学活动展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性是其主要的特点,也是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我们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导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基本上得不到体现,严重不利于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时,为了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讲授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讲故事”环节,组织学生以不同的口吻进行讲述,如,可以用的口吻、第三者的口吻等,鼓励学生开口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对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学科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内在的价值,以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展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些“小兴安岭”的动画片,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分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确保语文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教师的教学艺术语言的灵巧运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启蒙教育特点,教师的教学语言尤其具有示范、引导和影响小学生语言发展与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语言艺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魅力及教学修养、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学语言的具体运用上体现出来。因此,抓住语文学科的特性,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质量,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其它学科教学语言相比,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
一、规范性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的老师把“师范”念成“思范”,“教室”念成“教史”;把“故意”说成“得为”,把“肥皂”说成“胰子”;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我听过”说成“我有听过”,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语调自然、适度。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片文章题目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种名称,而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查阅理解,却望文生义解释为“种花生”,构成知识性错误。再如,“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究竟是“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对的,还是“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语意模糊,令人费解。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语文教学口语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的简约与精练上。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有一则寓言说:狐狸讥笑狮子一胎只生一子。狮子笑着回答:“然而是狮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简明扼要,是否句句击在学生心坎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要点,突出精华,精要处不惜泼墨如水,次要处也能惜墨如金,做到“立片言可以明百意”,“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真正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驾繁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应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所习惯的、所熟悉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相对较多的发展,这时,教师口语则要求严谨、深刻—些。
四、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是一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画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3
要选择,首先要有标准。根据语文教育界的研究成果,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我们以为起码应有以下四条标准:(1)合目的性,(2)经济性,(3)可接受性,(4)民族性。
有了这些标准,仍不能确保选择到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面对繁丰复杂的语文学术资料,还要善于分析,善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选择。
一、语文知识领域之间的选择
语文知识领域之间的选择,即在知识所属类别之间的选择,这是横向的选择。习惯上把这些领域分为语、修、逻、文,或字词句篇。从现代语文学角度观察,语文知识有以下领域(类别)及其子项目: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
文章知识,包括立意、选材、剪裁、章法(结构)、技法(表达技巧)和常用文体的特点等。
文学知识,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特点、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等。
阅读知识,包括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笔记、提要、利用工具书等。
逻辑知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等。
根据经济性和可接受性两条标准,我们首先舍弃逻辑领域的知识。尽管逻辑是思维科学,对听说读写有很大的益处,但是语言和文章知识完全可以取代它。用词准确即概念明确,句义符合事理即判断正确;语言连贯周密和紧扣中心即符合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逻辑知识又难教难学,所以在目前中学语文知识体系中不应有它的位置。
根据合目的性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加大语言、文章和阅读知识的份量,让文学知识占有较少的份额。因为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指适应公民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重在实用。二十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趋势是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而把提高素养放在较后的位置上。另外,文学知识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项目,文章知识已将它们包括在内,除去这些共同因素,余下的只有提高素养和利用闲暇时间的作用。因此,文学知识要教,但要简单,量要小。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学,语言知识在中学语文知识中应占较多的份额。但这个领域中的子项目对培养语文能力的作用不尽相同。根据合目的性和民族性的标准,文字知识应是重点,尤其是字形和笔顺知识,对于写好字和利用工具书大有帮助,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理解汉文字的特点。修辞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中学生学语文以训练为主线,理解与评价别人的言语作品,自己的说和写,都要以言语规则(修辞原则)为指导,因此修辞知识在语言知识中应该占最多的份额。修辞知识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分野。由于中学语文侧重实用能力,所以又应侧重用词、用句的知识,而应把常用文体和日常交际很少用到的修辞格式的知识放在次要的位置。当然,根据民族性的标准及有用的标准,一些重要的特别是有民族特点的修辞格,如比喻、对比、对偶、仿词、拆词等还要介绍得详尽些。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类知识的子项目不多,过去和现在的课本所选的项目也大体适宜,只是“词汇意义”部分似嫌单薄,应补上“适用范围”义、语体色彩义,这样才于使用词语有大的裨益。
值得讨论的是语法。在中学语文科教不教语法,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历来有争议。语法是造句的规则,按理说十分重要。但是正常儿童在十岁左右已经感性地、不自觉地掌握了这种规则。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会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还会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就是说具备了母语的语感。但是要这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又十分艰难。这个事实说明本族语者懂语法认识,不懂的是语言学家描述的语法;也说明学习后一种语法对提高听读说写能力帮助不大。不过中学生还得学习书面语,它跟口语有细微差别,而他们原先懂的是口语语法;(2)还要学修辞,语法是修辞手段之一;(3)还要学外语,将两种语法比照着学,效果会更好,靠感性的语法知识是无法比较的;(4)掌握一点母语语法知识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素养。所以学一点基本的、浅层次的语法知识还是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材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语用知识是关于如何解释话语意义的知识。由于阅读和修辞知识也有类似的功能,只要在这两个领域里增加相应的内容,完全可以替代它,所以不宜引入语用知识。
文章知识在中学语文知识体系中和语言知识有同等重要地位,应占较高的份额。这里的文章指常用文体和实用文,也包括文学中的散文、杂文。中学语文主要培养这些体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这个领域的子项目中,以往和现在的教材注重文章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技法。这是不够的,应增加立意、选材、剪裁和各类文体语言运用方面的知识。如此,对读与写才有适切的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占用课时最多的是阅读教学。上述各领域的知识都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帮助,但为了发挥阅读对其他语文能力的辐射作用,还应向中学生介绍阅读自身的知识。其中主要项目有:朗读的重音、节拍、语调,默读的视幅、视距、思考的内容和方式,精读的解释词语句的语境义的规则、评价作者和课文的标准,精读和略读中概括段意和篇意的方法、提要和笔记的要点与方法,速读的方法等等。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知识要从四个领域的学术资料选择,它们所占的位置及在知识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多寡应是:
语言知识、文章知识、阅读知识>文学知识。
各领域的子项目的位置及其知识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多寡应是:
语言知识:文字、词汇、修辞(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法、语音。
文章知识:立意、选材、剪裁、章法、文体>技法。
阅读知识:默读>朗读,精读>略读、速读、笔记、提要。
二、知识体系结构内部的选择
这是深入某一知识领域内部、按知识的复杂程度进行的纵向选择。
最早提出知识体系结构这一说法的是美国人加涅。他认为,知识体系象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底层是事实性知识,即具体事物,具体现象;中间层是概念知识,分为两级,即抽象程度低的具体概念和抽象程度高的定义概念;上层是规则知识,也分两级,即初级规则和高级规则。并认为这也是人们知识学习的次序。①近年又有人提出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与加涅学说大同小异。
加涅的学说对选择语文知识很有价值,使我们在知识领域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又从领域内部和知识复杂程度角度进行选择,从而使中学语文知识体系成为优良体系,更好地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服务。依据上文提到的四条标准,我们认为,中学语文知识应以现象知识和规则知识为重点,大多数概念知识只需要掌握到具体概念程度,极少数要达到定义概念程度。
(一)现象知识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接触并记诵足够的典型的语文现象,语言的、文章的和文学的。因为:
首先,任何学习都自接触现象开始,语文学习自不例外。特殊地说,语文学习接触的现象比别的学科要多得多,并且要熟读、记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积累足够的字词句,以为听说读写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第二手的说写材料和间接的百科知识。
其次,沉浸于语文现象之中,习见习闻,耳濡目染,加上典范现象吸引学生模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会形成一些语文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接触语文现象,不但是读,也包括听说写。再次,为学习概念和规则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丰富的典型的现象,会顺利地认识现象里蕴含的理论,语言的,文章的和文学的理论。
因此,应该把掌握现象知识放在较高的地位上,掌握了现象等于掌握了语文知识的一半儿,不仅仅是开了个好头。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记诵、多作,应该继承这个好传统。
(二)概念知识
掌握了足够的各个领域的语文现象,将它们分类,含有共同基本属性的集合便是概念。概念被称为知识的细胞,是知识体系结构的中坚部分,中学语文科也是如此,各个领域也有相当数量的概念。但语文科的概念是否也像其他学科那样,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定义概念的程度呢?我们认为多数语文概念只要达到“具体概念”程度,即半表象半抽象的程度即可。
对概念的认识,当然越深刻、精细越好。问题在于中学生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很难认识到这种程度。例如“名词”,许多语法学家反对从意义上而主张从语法功能上揭示其内涵,说它是“能受数量词修饰”“不受副词修饰”、“能用在介词后边”、“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的词。但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初一学生很难接受这个定义。所以人教社编九年制义务教材坚持从词的意义揭示名词的内涵,说它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这还是一百多年前《马氏文通》的认识,在今天语言学家看来是不完全、不适当的。但却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他们易于接受,并且凭借这样的认识,形成名词的概念,能够辨识汉语中大部分名词,分析它在句子里充当的语法成分,这也就足够了。语文科里的其他概念也作如是观。尽管是科学概念,却不象语文学家那样描述它,能让中学生认识某些基本属性,或某些特殊属性,形成“具体概念”,甚至象日常生活中认识牛、菠菜、计算机那样,形成日常概念那样的概念,也未尝不可。只要学生掌握了足够的某类语文现象,经教师指点,很容易形成相应的概念。这也是我们重视现象知识的原因。
但是,那些常用的或对后继学习迁移作用大的概念,如形声字、词序、比喻、对偶、映衬、总分总结构和并列、偏正等语法概念,则要教得深一些,细一些。
(三)规则知识的选择
规则、亦称法则、准则、原则、原理、规律等,有的被表述为“要求”和“注意事项”。加涅说的初级规则指的是小规律,如比喻对喻体的要求;高级规律则指的是大规律,如修辞原则。
从功能上说,规则“一般是关于如何做才正确的知识。”教育学家和有真正灼见的语文学家都非常重视这个居于“金字塔”顶端的知识的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培养智力技能的学科,“本质上,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观念可以用作认识作为原先所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这一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熙说:“学习语法,把一些基本术语弄清楚是必要的,但懂得这些术语的含义并不等于就懂得语法……语法是造句规律,学习语法主要是为了掌握这些规律。”两个不同领域的大学者,不约而同,都认为普通人学知识,重在掌握规则知识。可是在我们的语文知识教学中,却重概念,重术语,轻规则,轻规律。各种练习包括课堂讲授,常常是引导学生辨识现象属于哪种概念范畴。这也许是目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症结。
规则知识在语文知识各个领域都有。语音中的拼写规则、“一七八不”变调规律、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文字中的笔顺规则、构造规则、笔画和部件的配合关系、用字规范化原则、语法中的词语组合要求,具体词语运用的特殊要求、常见语法错误的规律,修辞中选择与锤炼词语的要求、句式选择的要求、各种修辞格运用的原则、语体对语言的要求、修辞总原则,文章中的立意要求、选材的标准、安排结构的原则、文体对材料和表达方式的要求、修改文章的原则,阅读中确定朗读重音等规则、默读的要求、释义的原则、欣赏评价的原则、笔记的要点、速读的方法,等等。
我们认为,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现象、粗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加大原则知识的教学力度,不但在阅读中教,而且在听说写中教,不但要理解,而且重运用,那么语文教学将为之改观,教学质量会明显提高。
在迁移理论有一个著名观点,即对规则的理解是训练迁移的最重要手段。语文教育界过去有个公式:知识+训练=能力;更有用的公式是:规则+训练=能力。学生理解了汉字笔顺规则、笔画和部件的配合关系,会把字写得工整匀称;懂得常见语法错误规律,说写会减少错;按修辞原则使用语言会说写出确切、连贯、得体、简洁的话语,按释义规则去解释课文的词句段篇的意义,会更准确周严。总之,掌握一类规则,经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所以加强规则知识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加强规则知识的教学,又充分体现了语文科人文性的一面。人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批判精神、价值观;在方法上引导对学生揣摩、体验、讨论、领悟、欣赏与评价。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揣摩和领悟的是“道”,即语文表达方面的道理及人生哲理,实际上就是语文规则和社会规则。欣赏评价要有尺度。在课堂上虽然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各执己见,但最后还要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采用社会公认的尺度,而这个尺度还是语文规则和社会规则。这样,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接受规则的过程也是培养批判能力、批判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对立的统一,二者的结合点便是规则知识的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吸取“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长处,又避开各自的缺陷,摆脱了近几年忽彼忽此的困扰。
注释:
①转引自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第21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②诸大建《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新华文摘.1993.5。
③熙《语法讲义》第37页.商务印书馆.198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第3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④羽正义主编《学习心理学》第152页.吉林出版社.1989。
⑤⑥布鲁纳《教育过程》第12-1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梦想;社会担当;职业自觉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面清明纯净的镜子,是一粒掉落在土地上的麦子,是一支在旷野里飞行的箭,是一棵等待春天发芽的树――每一个少年都是一个世界。”①一个有特色的学校,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受益终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教师有特色,才有光彩;有特色,才有魅力;有特色,才有价值。
一、以梦为马,做一个教育事业的追梦人
教育是富有理想的事业,从事教育的人一定要有理想。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如果没有这样的追求,语文学科也就不能称其为基础学科。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王栋生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
话:“我多次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读书,不认真对待写作,不重视语文学习,言辞激烈。他们所反映的,也许是事实。只是教师能不能对自己的教育观作些反思呢?有些教师,讲课时经常关照学生
‘这个一定要记住,会考到的’,有的则苦着脸告诉学生‘这次我们班‘统测’掉到年级第八名了’,和学生谈话,动辄拿高考中考吓唬学生……这样的‘教学境界’,能让学生爱上你任教的学科么?有位学生回忆,他的语文教师公开对学生说‘我来教书不过是为混口饭吃’,致使每节语文课他都无法忘掉老师曾经的猥琐庸俗。――这类教师的‘反思’,能有什么价值呢?教师没有职业理想,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所谓‘专业成长’也许只能是自欺欺人。”②
梦想来自社会担当。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激烈的变化,理想缺失,道德滑坡。我们在感慨生活的同时,总要反省一下,我们为这个社会到底做了什么?我们自己是否有理想?我们的信念是否坚定?作为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我们的道德良知是不是只是停留在一时的闪念之中?我还记得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的这样一段话:“一日我在回教室的途中听到两位老师在大谈‘社会重建’问题,他们脸上笼着严肃之色,手挥着文件夹,像要排除一切不屑与干扰似的。他们虽不是诗人,却能‘以奴仆命风月,与花鸟共忧乐’,能于庸见洪流中守住自己的风月花鸟,不会愚蠢地用一两个简单的网络用语去附和。他们的创见或真诚的见解可能只是涓涓细流,却可以充盈生活,不致让人在一汪死水里越游越空虚。”
梦想来自职业自觉。北大钱理群教授曾说,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打好精神的底子”。从理论上来说,教育的要旨在于立人。第一个系统探讨教育立人的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来达到“立人”以至“立国”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把传道放在首位?通过我们的教学,学生到底能得到什么?能得到多少?开学第一课,我送给学生宋代张载的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希望可以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颗“以国家为己任”的种子。在当下似乎一切都要讲“实惠”的教育体制下,考取大学,考取名牌大学,高职、高薪、高物质水平的生活成了学生的追求,可是我总固执地相信: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
二、博览群书,做一个灵魂的狩猎者
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考试“专家”容易,而要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杂家”实在困难,但语文教学恰恰需要的是“杂家”。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要做个真正的读书人。罗曼・罗兰说:“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的要求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任何人都要过一种精神生活,都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那就必须读书。北宋诗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的人面目可憎、俗不可耐,那么,长时间不读书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不仅不能教好学生,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落伍而妨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学会跟大师对话,学生才能对话;教师要有成为大师的胸襟,学生才有成为大师的气魄。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曾经有学生在随笔中诉苦,说很想读我推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但是铺天盖地的作业、家长的阻挠让他根本没时间读那样的大部头小说,于是他质疑读这样的书到底对考试有没有用。后来我送给他这样一段话:不读文学作品。具体地说,不读诗,不读小说,不看戏剧,会有什么样的危害?也许不一定影响语文高考,但是在未来的生活中,由于缺乏想象力,我们或许将成为没有创造力的一代,多读读小说,会让我们发现自己活在人世间,活在自然中,活在历史当中;在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自己可以想象的、创造的世界,我们的思维可以纵横驰骋,而不是困在一个到处都插着路标的小小天地中。当今社会上许多平庸的、缺乏创造力的人,不管他身居何等位置,他所谓的激情只能是嘶喊,他的工作只能是一种简单的复制,即使他靠听话、流汗、运气得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他的生活绝对不会有诗意。如何让学生在功利的应试制度下,读一点好书,“诗意地生活在文学的世界里”,一直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一次学生演讲林徽因的故事,看到学生对这个话题的热情,我顺势介绍了林徽因的作品,并和学生一起欣赏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当要求给课本中一幅反战的图片加标题时,有学生拟出《在同一片蓝天下》,我对这个题目给予了肯定,并引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因为看见了安静、肃穆、庄严、无尽高远的天空时,受伤的安德烈改变了他一生的想法。他的心灵和那个高高的、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浮云之间所发生的一切相比,他觉得拿破仑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从此安德烈开始思考生命,远离战争。借由学生拟出的标题,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德国作家谢林说:“当我的心不再颤抖了,我就拒绝拿起笔来创作。”走向讲台前,每位教师是否都该问一问:我的心还在颤抖吗?而没有了对梦想的坚守、对求知的渴望,心又怎么会颤抖呢?
尤其喜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做一个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将最美好的东西留在一个个清洁的灵魂之中。
注释:①林清玄.白雪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08:7.
②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06:65.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36-0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创造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阵地,没有创造性的学科教学,创造教育研究就失去了依托,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也就失去了源泉。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代替的重要作。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具有深广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人文性的关怀。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材料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并着重强调的。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指语文能力的学习要通过实践的途径来完成, 同时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实践行为。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开放而富有多样化的,根据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语文课堂内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语文课程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及语文课堂内的其他实践活动;二是语文课外的实践活动。
3、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语文课程的生活化,是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同外语、数学等学科不同,语文是母语教育,在学生走进学校之前就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母语包围着,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走近我们生活的世界,欣赏生活中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对策的构建
1、改变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念语文教学,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教师的眼中,只是简单的教教写字,认认生字,甚至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汉语本来就是自己的母语,每个人都会讲,没有什么可以学的。错误的观念会导致错误的教学方式和错误的学习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不在仅仅局限于课本,只关注古人的千年遗训,语文教学开始和生活、社会、科技相联系,开始从单纯的书本教学向以书本为主,辅以丰富的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是语文重要的人本资源,同样,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风光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更是呈现了历代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内涵的丰富,加强了语文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承,更是对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2,2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力仅仅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它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能忽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语文课程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将学生同社会生活连接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生活化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篇篇文章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指得是热爱祖国语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有较强的语感和思维能力,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Vl语交际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训练似乎更多地和理科教学相关,语文学习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乍一看,似乎和思维能力训练关联不大。
思维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语文学习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如,怎么样把学到的语文知识或情感、思想等归类后,再用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对学生分析一综合、归纳一演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育的特点范文6
一、语言首先是一种文化,然后才能是一门科学
“文以载道”是语言教学的不变规律。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它涉及了目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制度、文学、艺术、音乐及生活方式的学习,同时它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学习。通过它,不仅能学会语言本省,而且能开阔人生视野,拓展心智空间,丰富社会阅历,增长见识才干,从而陶冶我们的人文精神,提升人生的境界。再者,重视人文精神对外语教学环节的渗透,不仅符合教育宗旨,也能大大提高教学成果。
一项调查表明,对比其他人文类学科专业,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思维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方面表现较差;与应用类文科专业相比,则更是显得缺乏足够的调研能力,宏观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所谓的外语专业人员“思辨缺乏症”大体源于学校强调外语的工具性而忽视外语的人文性。实际上,外语学习的结果绝不仅仅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可以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
外语学习,我们要学的不只是那种约定俗成的符号,而是通过它逐步熟悉民族文化的全部内涵。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文化特殊性,洞察该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这在外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各个层面,文化决定语言。有什么样的文化,必然有什么样的语言。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提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决定了我们生活性质”。
文化指一群人通过个人或群体世代努力所获得的一切的沉积物,包括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义等级制度、宗教、时间概念、角色、时间关系、宇宙观、制造物等。文化通过语言和思想模式并以活动和行为模式展现出来,把语言和文化分开是不可能的。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中、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而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
从基本意义上讲,语言是一个大的人类群体使用和理解的一套符号和连接这些符号的规则系统。词语和表示符号的声音因文化而异,制约符号的声音使用的规则也因文化而异。语言是了解一种文化如何理解现实的向导,词汇的意义由文化决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学得的,所有文化和亚文化有规范词汇用法和意义的特有的经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各国使用语言规则以及交际行为方式也不尽相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内容已成为必然趋势。
从教学目的角度讲,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懂得多学语言国家的文化,或者仅仅记忆一些文化事实和深层文化特点如价值取向、美丑观念,是不可能令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前已被普遍接受为外语教学目标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是在1971年由Dell Hymes首次提出,指的是运用一定语法规则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并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对谁使用这样句子的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在缺少目标语文化知识的情况下进行。交际能力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通过外语学习而获得的创新思维,这是在该民族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新事物相互作用下而激发出来的一种求新的力量。
缺乏文化意识会导致交际失败。学习一种语言并不是单单掌握这种语言的一系列语法规则,积累大量词汇,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是单单教一种语言,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这种语言,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坏取决于他运用语言的能力,即交际能力。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必须适时恰当地导入文化教学,脱离文化知识的语言学习将是毫无意义的。
三、外国语语境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而且有利于对外语的理解和学习
外语教学是通过教学活动传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外语所反映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别是了解外语所反映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外语为自己、为社会服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人格得到提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地赋予其人文教育特色,进而提升、整合进教学体系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来,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文化导入也要兼顾适度原则,因为没有语言能力就不能具有坚实基础的交流能力,所以我们不能为文化而教文化,本末倒置。教师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从语言现象发现文化,再通过掌握文化去指导外语学习与实践,寓文化于语言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文化差异敏感度、容忍度,同时让学生领略国外文化的精髓,学会在“大众文化”交流中进行文化转换,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