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 中小学 诚信教育 困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Predicament and Methods of Honesty

Education abou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U Gaoqi

(Pingliang Normal School, Pingliang, Gansu 744000)

Abstract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in reality,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mess up, facing many presses for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To get out of difficult situation,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real good faith first se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of thoughts, for school honesty construction; Honesty education work earnestly study and exam integrity education work, carry out life education and honesty credibility education experience.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onesty education; predicament, methods

我国正处在对内深化改革、对外进一步开放、社会整体转型的历史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来自学生学习和升学的压力、急功近利的学校应试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等各种因素 的影响,使在校中小学生诚信问题日益凸显,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人际交往、参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专业育人机构的学校,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问题,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其诚信品质,为他们的学习、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现实中,学生诚信教育陷入困境,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小学诚信教育的困境

(1)视诚信教育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分数为目的。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诚信教育再重要,还是远不及提高学生的分数重要,从而将以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功利化,往往要求诚信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分数服务。由于受这种不良思想和功利意识的支配,一些中小学虽然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其出发点仅仅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社会转型期,受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校中小学生的诚信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会做就抄袭别人作业;有些学生迷恋网络游戏,不想到校,就谎称家里有急事请假;有些学生不想上课,就模仿班主任的签名给自己“批假条”……对此,许多学校严抓学生诚信教育,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为端正,学习效率有所提高,学习成绩呈上升趋势。但是,学生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仅仅在于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方面。诚信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2)忽视学生诚信教育,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虽然全社会都呼吁和重视学生诚信教育,但在许多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往往要求诚信教育为提高学生升学率让路。一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实效,即便收到一定成效,也很难获得社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学校也不容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由于受这种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并没有把教育工作的长期效应和学生的品德进步放在首位,而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以提高升学率为己任,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让学生提高分数、考上名校、为学校争名获利之上。为了追求较高升学率,有些学校在中考和高考中,对本校学生的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放纵学生作弊,实际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3)以牺牲诚信教育为代价,“收获”上级的好评。目前,许多中小学不能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为学生服务和向上级负责的关系,往往以牺牲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为代价,收获上级对学校的良好评价,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其实,学校教育对上级负责,就是要求学校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正确的教育,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国家教育发展服务。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评估,往往在上课时间宣布停课搞卫生;学生要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和有关部门的问卷调查,学校事先进行整顿,并对学生“培训”。这种只追求学校眼前利益、不顾学生品德进步的“善意”举动,对学生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如果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经常这样“榜样”示范,如此“以身作则”,不知要将学生引向何处,也很难想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有良好的诚信素养。

2 中小学诚信教育的方法探讨

(1)真正树立学校德育诚信为先的思想,搞好学校诚信建设。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是学校德育的神圣使命。学校作为专门教育人、培养人的机构,必须把诚信教育摆在学校德育的首位,真正树立学校德育诚信为先的思想,切实做好“诚信育人”工作。德育是以德育德的活动。学校要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前提是学校本身是个讲诚信的机构,学校的教师是讲诚信的队伍。因此,要使诚信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决不弄虚作假;要求教师做诚信的榜样,在学生面前不说失信的话,不做失信的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2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数据;观点;实践

符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借助于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据对比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赋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数据对比有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这些例题和习题的德育功能,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处理,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能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需要编题对比。即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消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数据,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或由教师提供数据,指导学生自编自解,在编题解题中渗透德育。如要进行国情教育,就可以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两个条件: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②江苏省全省的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编题计算江苏省全省的面积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的几分之几;还可以结合教“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我国用占世界7/10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两个分数哪个大?”这样即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

二、观点熏陶法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教材的辨证主义思想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树立对立统一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和实践观点等唯物辨证法基本观点的种子及早撒播在小学生的心灵里,对其形成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数学教学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基本有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讲解数学的方法用唯物辩证法阐述数学知识,揭示其间的种种辨证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打上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印记。二是通过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具体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的渗透,实效性强,学生从中受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更为深刻。

三、实践锤炼法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4

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通过改变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写字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知识,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关键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够将汉字写好,没有过教师这一关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以后的语文道路上越走差的越多,从而严重的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也就是教给学生写字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循序渐进的进行,让学生踏踏实实的掌握写字的正确方法,牢固的掌握每一个字的写法,在作业布置上可以上多后少,在写字的最初阶段可以通过练习的数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之后就可以少量的留有写字作业来进行复习和巩固。在学生学习写字的过程中,教师交给学生的内容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技巧和方式,最后的字写的是否合格,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巩固,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十分必要和关键。

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向以前那样简单地给学生留很多遍数的练习作业,而是将作业形式进行了一些改变和创新,进而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增强了学生练习写作的兴趣,确保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积极和主动,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目标。经我改变和创新后的作业包含三种形式:学完每一课的生词后,就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形式完成课后的字帖,然后在课堂中展示,相互比较相互学习,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规范的书写形式;还有就是给学生布置拼音作业,让学生把文章中含有生字的词语拼音写在本子上,然后要求学生之间互相交换本子,按照对方书写的拼音填上汉字;最后一种作业形式和第二种类似,就是把拼音换成汉字,互换后填上拼音。本人认为,改革后的作业形式比较灵活和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书写的规范性,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生字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摆脱单纯写很多遍汉字带来的枯燥和乏味感,从而以更加积极、轻松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汉字的学习和练习中。

二、明确学生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非常单一和枯燥,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地讲解,学生坐在那里凭着自己的记忆进行理解和消化。这种刻板的学习形式,不但让教师感觉到累,却得不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反感,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和兴趣。而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的别的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并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传统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把课堂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下进行主动的探索,主动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应用。

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会首先制定好不同类型文章的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和专业课文,把学习的舞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思考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找出来;其次,该读的读,该写的写,把这些新的字词掌握牢固。然后,我用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狮子才能够成为狮子王呢?”来激发学生精读课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读透课文的基础上主动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中比较有深意的句子,从而顺利地总结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指导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写好之后再读出来和同学进行交流。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在交流上也比较胆怯,但是会随着这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多的进行,学生就会锻炼的越来越胆大,语言组织能力也会越来越好。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但把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观念,还会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表达及书写的能力。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学生便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并且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优化语文知识的积累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点点滴滴地汇聚成学生知识的海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知识要由浅到深、由少到多地进行传授和积淀,这种积累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就显得特别重要和关键。所谓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就是让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将那些优美的句子和内容摘抄下来,经常性地翻阅和记忆,最后成为自己的语言和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储备的“粮食”就会多起来,在学生生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初中学生 教学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26

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 因此,教师一定要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为学生以后更加有效的进行英语学科学习奠定基础。就目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而言,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人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有助于开展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文中与大家分享:

一、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深入透彻

不管学生进行哪一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都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只有有效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掌握难度更大的知识点,有效的解决学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引起重视。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只有深入、透彻的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的讲解,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基础知识,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

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初中阶段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经验还不丰富,对英语学习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详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有些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这样的心理: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习的英语知识点难度较小,因此,只要简单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即可。一旦教师出现这种教学心理,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只有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学习,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理论知识讲解与学生的练习有效结合起来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既要求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同时又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应用,这样才达到了有效进行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目的。尤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高度重视。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引起重视,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为学生留出进行练习的时间,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将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活动有效结合起来。本人首先就知识点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在学生理解了知识点的含义的基础上,为学生留出对知识点进行练习的时间,这样既对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同时对学生应用知识点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是有效开展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本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通过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高度重视,并切实的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初中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容易发生转移。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有趣的因素运用于课堂教学,那么,就能够很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的注意力一旦集中于课堂教学,自然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也不长,因此教师采用何种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注重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势必能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感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十分必要,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四、有效采用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既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合作学习法的特点与英语这门语言学习的特点十分吻合,因此是有效开展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当然,较之于其他方法,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多,只有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组织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分组原则进行,在有效分组的基础上,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合作学习内容。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先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时引入合作学习法,由于英语是一门语言,很多内容的练习仅仅依靠学生个人是难以完成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有效的展开对话等,对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点及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五、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思考

中小学德育的方法范文6

一、播放音乐,呈现新知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教师可以将音乐与教学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又可以陶冶性情,舒缓疲劳。其中律动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持很好的秩序,而且教师也可以将英语单词加入到律动音乐中,比如,在学习“one”“two” 这两个单词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律动音乐,师生一起围成一个圈,一边走,一边念“跟在小朋友后边走,one two one;跟在小朋友后面走,one two one ……”律动音乐为轻音乐,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英语单词或者句子,适时地加入到律动音乐中,这样会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

二、开展游戏,呈现新知

“玩”是孩子的天性,陈鹤琴先生将儿童的心理归纳为七个方面:好游戏、好模仿、好奇、喜欢成功、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和喜欢被称赞等,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七个方面的特性,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来进行英语教学,其中笔者认为合作性游戏和竞争性游戏是比较好的游戏形式。

例如,在教授学生各种动物的英语说法时,可以采取竞争性游戏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动物卡片和配套的英语单词,将一个班所有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图片和英文配对比赛。

也可以通过“你来比划,我来猜”这个经典的游戏来认识英语单词,一个人进行肢体描述,一个人说出相对应的英语单词。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英语对游戏小组进行评价,通过竞争式的游戏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在游戏中轻松掌握英语知识。

三、问题导入,呈现新知

一堂课中“问题”是最常用的导入剂,它往往是贯穿一堂课的线索,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总是会结合教材,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刨根问底地寻求大答案,思绪也会跟着老师。

例如,在教学中关于体重的句型:“How much do you weigh?”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一猜自己的体重是多少。

How much is my weight?

Fifty kilogram.

Fifty―five kilogram.

Yes or No?

这时很自然地转入到“How much do you weigh?”句型。

四、运用多媒体,呈现新知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由于有的英语教师英语发音并不是很标准,这时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学生可以听到标准的英语发音,同时多媒体给我们呈现的是动态的图片,较之教师单调的平面教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为课堂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在有效的学习时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讲授各种动物的英语读法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图片,计算机技术掌握好的老师可以在图片上配上动物的声音,如当呈现狮子的图片时,可以配上狮子自我介绍的声音“Hello,my name is lion.Nice to meet you.”这样的动态效果,可以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跟小狮子真实交谈一样,从这个动态图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lion”这个单词,而且学会了打招呼的句子。

五、多次渗透,呈现新知

小学生是善于模仿的,越是细节的东西,学生更是容易模仿到,比如,曾经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的家长最近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不经意的甩头发,后来接孩子放学时,发现自己孩子所在班的老师,由于刘海太长,总是在讲课时时不时地甩开挡在眼睛前面的头发,从这个细节来看,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