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心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08-01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概念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黑猩猩的实验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关于“心理理论”的概念,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是指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983年,winner &pemer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有关心理理论的问题,首创了著名的“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
Astington等人认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如信念、需要、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环境,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数量及家庭语言方式。
兄弟姐妹的数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Perner Ruffman &Leekman(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是影响儿童谬误信念理解的一个重要变量,儿童拥有兄弟姐妹的数量与其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相关。但结果与儿童拥有哥哥姐姐数量多还是弟弟妹妹数量多并没有显著的相关。enkins 和 Astington的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多的儿童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儿童在谬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
家庭语言方式对心理理论的影响。Jenkins 和Ast- ington(1996)认为,兄弟姐妹能够促进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因为兄弟姐妹能够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儿童能够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有潜在影响。Slaughter等人对4~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比被拒绝儿童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Badenes等人研究还表明,心理理论能力与同伴接纳之间的相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两者呈现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解释
1、理论论
理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H.Wellmam、J.Flavell、A.Copnicko等人,他们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理论的知识,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是通过经验不断建构的过程,心理知识逐渐形成一个像理论一样的知识体系,但这种知识体系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理论,而是一个日常的框架性的或基本的理论。
2、模拟论
模拟论的代表人物是Gordon,该理论认为认为儿童通过模仿(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置)获得对心理状态及其与行为间因果联系的认识模拟论也强调经验的塑造作用。
3、模块论
模块论试图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天赋因素提供说明,其主要代表人物是Alan Leslie和Simon Baron-Cohen,他们认为儿童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即“心理理论”随儿童的内在成熟而显现,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触发作用。
四、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趋势
1、心理理论研究的毕生取向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人的生命全程。Kuhn明确主张把心理理论研究和认识发生理解的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毕生的任务。心理理论的毕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尚需大量实证研究去探讨学龄期或成人个体心理理论能力的发生发展机制。
2、关于心理理论的使用研究
个体获得了心理理论并不一定会使用心理理论去推测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不同的个体心理理论的使用方式也不同。影响个体对心理理论的使用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尚且没有明确的答案。因此有关心理理论的使用问题将成为另一个研究热点。
3、发展的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前的研究很少涉及心理理论的神经生理基础,这发面的研究对心理理论发展的机制,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Premack. D., &Woodruf,f G. (1978). Does chimpanzeehave a theory of mind [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 515-526.
[2] Astington. J.W..&Pelletire. J.. The language ofmind:lts role in Teaming and teaching. In D. learning, teach-ing and schooling.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96,593-619.
[3] Bjorklund,D.F. (1995 ).Children′s Thinking[M].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008-01
一 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研究就越多。但目前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比较肤浅。有的作者称这群特殊的孩子叫“留守孩子”、“留守少年”等各种称谓。但笔者认为“留守儿童”更加准确恰当。在年龄上也有很多争议,有人将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为“农村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而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的群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为准。经过对各种文献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要父母单方,祖父母或委托人监护,抚养的年龄未满18周岁者。
二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儿童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心理变化发展最快。也是人格、态度、心理健康等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长期的缺位和隔代抚养的局限性使留守儿童的认知、情感、道德、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教育,从而造成心理发展上的缺陷。
1.留守儿童存在孤独感、自卑感。由于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对外界敏感,缺乏安全感,易陷入自我责备中,表现为孤独感、敏感自卑等。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最多的情绪体验,自卑是留守儿童群体的代表情绪感受。大多数学者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并指出留守儿童和父母沟通较少,让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依恋感,变得孤单、自卑。
2.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影响一生的重要环节。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接触,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自卑懦弱等人格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
3.留守儿童在交际上存在问题。留守儿童的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同伴交往能力。他们有一种孤僻的心理,即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等。多数学者调查显示父母均在家的非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方面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留守儿童又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孩子。留守儿童的交往问题显著地受父母在外打工时间和回家间隔时间长短的影响,时间越长影响越重。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女生比男生在交往交流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三 留守儿童的特征
1.放任型。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较富裕这些孩子的零花钱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乱花钱的毛病。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一团也是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
2.外强中干型。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呵护和教育,渴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依赖。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当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马上就会有情绪低落、急躁易怒,仇恨父母等情绪。这类孩子的学多不够稳定,受情绪影响很大。
3.天天向上型。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不算错的收入,为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节俭,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四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摆脱留守现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有序流动,将子女带到身边打工所在地的学校就读,摆脱留守的现状。
2.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更应承担起这个重要责任。在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理论实践能力,进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和调解能力。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并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留守儿童,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
3.激发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唤起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增加沟通次数,见面时间等方式提高沟通效果,增进感情交流,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上发挥主要作用。在教育孩子问题上,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教孩子明辨是非。其次要赏识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还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也要以身示范。
五 小结
父母和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也才是儿童心理良性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前进,但背后确有很多问题的产生。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经变得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国家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及关心。
留守儿童被留守或产生很多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这都需要国家去关注去解决。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现状研究[J].人口研究,2005,4(1) : 29-36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 4) : 466-467
[4]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12-01
一、国外研究情况
斯里兰卡与2009年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相对正常儿童,其总体表现却是和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也是很优秀的。只是情感方面,相对会弱势些。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所受到的关心比较小,因此造成幼小的心灵孤独不安,失落恐瞑的心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会对他们表现的很漠然,让其心理残留巨大的伤害,情绪不高傲,自卑的心理突发性状况会经常发生。
据菲律宾的研究调查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程度总会亚于非留守儿童。在研究结果中还特别提出,父亲的外出和母亲外出相对比的情况下,母亲外出对儿童会造成极端消极的情绪,也会产生悲观主义情绪。
据查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年对于社会方面的适应能力会相对落后点,父母经常性的缺席会给他们心里造成被抛弃的感觉。而且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的行为,列入暴力行为,泛滥使用药物的作用等等。联合儿童基金会将近10年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后得出,摩尔多瓦国的青少年犯罪的留守儿童占据重要的比例,其犯罪案例随着留守儿童的增长而增长。而留守儿童犯罪比例却是总比例的60%。
二、国内研究情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心理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自今,辛自强博士一直观察研究青少年心理的变化模式。字观察研究发现,过去的20年里,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其下降的主要表现在,消极的心理因素增加,抑郁症状和心理焦虑呈增长的趋势。而近10年来,青少年心理焦虑问题又增长了8%,敌对和抑郁方面也相应的增加了。其实据分析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反而有下滑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好的社会现象。
对于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问题的看待,其留守儿童的原因占据着只要作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亲情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家庭村子感太弱,在认识事情价值上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偏理性。留守儿童在心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为了更多的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乔良对于四川某处农村的83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差研究。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着焦虑过敏,冲动恐惧等倾向。其情节非常严重,而这个调查结果比以往对四川的调查的次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李宝峰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研究,字对271名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留守儿童中有30%以上的儿童有明显的心理不良的问题。健康的问题的检出率也是相当高的。留守儿童在与人交流和敌对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性。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东宇在福建调查284名中学的留守儿童时,运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研究现实,留守儿童的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问题主要包含比较敏感,情绪较正常儿童不稳定和抑郁等等不良的症状,其情节较为严重。
据华中师范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留守而通过都缺乏有力的支持,有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的关爱,也相应的缺少这个年龄所应有的活泼性和天真的个性。他们自身都是较为成熟的,性格上却也显得较为的孤僻,并且对亲情的有极度的渴望。
叶敬忠主持的西部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其实对于父母的外出有着很矛盾的态度,但是在父母后却表现出极大的渴望父母的关爱,也渴望能有个完整的家庭。同时他们也对自己的父母亲表现出强烈的思念的感情,以及开始为自己的父母担忧。从而形成了自己比较孤独和自卑的心理,缺乏严重的安全感也有消极的情绪产生。
林宏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福建省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并发现,如果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生活,与父母之间也缺乏心灵的交流,生活上大多会呈现出自闭的症状。大约55.5%的留守儿童有性格方面的缺陷,集中表现为:敏感、孤独、不安、冷漠和自我封闭等。有的一些留守儿童会随着父母分离的时间的长期而出现较为暴躁的情绪极度自卑的心理,少数儿童也会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不听家长的话比较我行我素,在学校的时候回违反校规校纪,打架等严重的行为。
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的比较,结果仍存在争议。现有的调查研究都为横断面研究,缺乏设计更为严谨的其他类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4
我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流动人口总量已从不足200万人增加到2.21亿。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注意到了,我国流动人口在结构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流动人口家庭化是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主要指某些家庭中由单个成员流动或变成夫妻双方流动或变为整个家庭流动,学龄儿童跟随着身为流动人口的父母流动,成为流动儿童。1988年,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指出流动儿童是指6-14岁(或7-15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流动儿童课题组,2006)。现在通常指的则是随外出打工父母离开家乡到城市生活的孩子。马润生(2008)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农村,年龄在6-14周岁,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随父母迁入城市并正在城市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在城务工农民工子女[1]。不同的学者在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对流动儿童有不同的界定,尽管如此,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
2.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现状
2.1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的许多方面带来了多方面不利影响,具体可分为社会适应、歧视知觉、身份认同、消极与积极情绪这几个方面。
2.1.1社会适应:胡韬(2007)从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社会活力这八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总体上低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但是在生活独立因子上高于城市本地少年儿童;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存在年级差异,总体上呈现随年级升高社会适应水平提高的发展趋势;流动少年儿童中的非独生子女的生活独立水平高于独生子女[2]。胡韬(2012)在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中得到了一致的结论[3]。孙晓莉(2006)选取了南京市两所学校三年级和五年级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4]。另外,曾守锤(2010)调查了4所招收流动儿童的公办学校一至九年级的学生,结果表明流动儿童比本地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但也有研究证明,流动儿童并未出现适应不良现象[5]。郭良春等(2005)对北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个案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很快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吃苦耐劳并体谅父母的家庭责任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他们同时也指出,流动儿童对于城市只是局部适应[6]。范兴华等(2009)采用自尊、生活满意度、孤独感、抑郁、社交焦虑和问题行为问卷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流动对儿童社会适应无明显不利影响[7]。再有,王中会等(2014)研究探讨了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关系发现,积极心理品质高的儿童对学校适应状况较好[8]。
2.1.2歧视知觉:流动儿童从农村来到城市,环境改变加上户籍等不同于城市儿童,使得他们在城市感受到歧视。戴斌荣(2011)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比较强烈,有近1/4的流动儿童认为城里人歧视他们。流动儿童感受到的歧视是来自多方面的,包括学校同学、教师、城市居民以及制度。其中,来自同伴的歧视感受最强烈[9]。方晓义等(2008)的调查也发现,半数以上的流动儿童报告自己受到过歧视[10],曾守锤(2009)的调查也发现,有22.8%的流动儿童认为上海人本地人(尤为上海同学)对外地同学有歧视,他们体验到了城市人对自己的歧视[11]。蔺秀云等(2009)的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在性别的差异上不显著,但在学校类型和流动性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对社会歧视的感知高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所在城市、住房及学校经常变化等流动性高的学生歧视知觉比流动性低的学生明显[12]。江琦等(2011)对流动儿童班级人际关系与歧视知觉关系的研究也发现,同伴关系与歧视知觉呈负相关,同伴关系、主观支持可以负向预测歧视知觉,但在歧视知觉的性别差异上,男生感受到的歧视要高于女生[13]。
2.1.3身份认同:流动儿童大多在6-17岁年龄段,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这一发展任务就在这个时期完成。戴斌荣(2011)认为当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不和善、随时可能受到歧视的环境当中,就容易产生身份认同危机[9]。迪丽娜尔(2011)对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综述中提出小学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是城市人,而城市儿童却认为他们是农村人,这些孩子往往感受到自己的边缘性,缺乏对城市及社会生活的认同[14]。唐咏(2008)的研究发现,在二元城乡户籍制度下,人一出生便被赋予了“农民”与“市民”身份上的差异。制度不完善很可能是导致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危机的根本原因[15]。
2.1.4消极与积极情绪:流动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心理压力过大,焦虑、孤独、抑郁等不良情绪问题突出,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广州市的一项调查发现,22.9%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在学校中几乎处处不如别人;56.8%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16]。欧阳岚(2008)研究还发现,流动儿童在进行某县活动时会轻言放弃,有些则不敢再集体面前表现自己[17]。周皓(2012)的研究发现,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显著高于公立学校儿童。此外,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在流动性上也存在差异,流动性高的儿童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倾向也显著高于流动性低的儿童[18]。但徐晓(2008)、曾守锤(2008)、李玉英(2005)的一些研究也证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自豪感得分高于自卑感,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流动儿童的心理品质也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19-22]。申继亮等(2008)研究还发现,由于流动带来了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上的发展[23]。
2.2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大量文献研究显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四个方面。
在适应方面,研究者探讨单个或多个因素对流动儿童对适应各方面的影响。胡韬(2013)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并对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结构模型[24]。有些研究则探究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影响,如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或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干预,也有学者以典型的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不良个案为例,分析其在学校适应不良的表现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操作性强的心理教育和干预措施,逐步解决其适应不良问题。在前人研究综述的基础上,近两年的研究新增加了6岁以下流动儿童的研究,孙倩倩(2011)针对沈阳市3-6岁的流动儿童进行了一项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状况调查,发现流动儿童与沈阳当地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发展(表现在生活自立、运动、作业、交往、社会化)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在性别和自我管理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异[25]。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讨单个或多个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刘正荣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流动儿童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所就读学校的类型、父母职业及收入的状况等,主观因素包括对流动儿童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学校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情况等。邹泓等(2008)发现,教育资源的享有情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26]。申继亮、刘霞等(2007)考察了家庭环境特点和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发现庭经济资本越高,流动儿童的整体自尊水平越高;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家庭外社会资本高的流动儿童,其成就自尊也越高;家庭外社会资本较高的流动儿童,其社会自尊较高[27]。紧接着曾守锤(2009)、赵笑梅(2010)等人的研究也发现了,师生关系、学业成绩、父子新人、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歧视知觉、社会比较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自尊水平[11][28]。另外,秦建(2012)在流动儿童家校处境、社会认同对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对班级气氛、自尊、学校适应均感受良好,但相比城市儿童,流动儿童仍处于劣势[29]。但徐凤娇(2010)对长沙市流动儿童的调查发现长沙市流动儿童的自尊状况发展良好,与城市儿童相比较,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良好[30]。有研究还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刘霞、申继亮(2010)探讨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的影响及态度研究中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老师支持和同学支持对于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1]。范兴华、陈锋菊(2012)考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队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发现积极应对对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增强作用,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对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抑郁关系有共同调节作用[32]。有些研究探讨单个因素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卿再花(2009)考察初中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流动初中生在学习适应不良、退缩、神经质及问题行为总分四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非流动初中生[33]。曾守锤(2008)研究发现社会关系、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能有效预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20]。王瑞敏等(2008)的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有影响作用[34]。张秀琴等(2013)在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中也证明了前人的研究,但同时也发现了儿童的幸福感与人格、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因素有显著相关[35]。近几年,也有不少学者关注了流动儿童不良情绪、疏离感等的心理干预,如叶玮琳(2008)研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36]和雷鹏等(2011)关于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现状、成因及干预对策的研究[37]。
3.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经历了从表象分析,到调查研究,再到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探讨,最后到干预措施的试验,这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至今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流动儿童;研究现状;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08-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流动人口不断壮大,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多。2007年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简称流动儿童)约有2000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流动儿童越来越受到政府、学者、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我国处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国情、世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例如,国家为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正在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异地高考制度已经实现或正在推进,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这些变化对流动儿童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影响,面对这些新变化,本文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在新环境下,指导和完善对流动儿童的相关工作。
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越来越来越多,发表文章达到5264篇。其中,心理学研究者发表文章达204篇,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了以下主题:一是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二是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进行研究。
一、研究现状分析
针对近十年来关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 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
国内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相对较差。韩煊、吴汉荣(2010)发现流动女童的学习焦虑、恐怖倾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女童,流动男童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总焦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住男童[1]。周维维(2011)发现部分学前流动儿童面临着情感缺失,自信心相对不足,交往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2]。邱达明、曹东云等(2008)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以及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与流动儿童学校的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的得分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女童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3]。在心理特征研究方面,不同学者的分析因子各异,卢清、陈里霞(2008)将其分为整体健康水平、价值观、社会化、性格与行为特征、学习特点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4]。在心理适应方面,曾守锤(2010)发现流动儿童在Bronfenbrenner所指的四个生态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中均处于不利处境,这种困境可能是导致其心理适应问题的重要原因[5]。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流动对流动儿童并没有带来心理适应问题,反而会使他们拥有一些积极的品质。俗话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陈美芬(2005)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和“自律性”上的得分与城市儿童的得分基本一致,说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具有较成熟的社会价值观,学习认真、做事坚持、尽职尽责,自觉规范言行[6]。在幸福感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长沙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7]。
2.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
在流动儿童心理的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和干预措施方面,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在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方面,胡芳芳、桑青松(2011)发现:年龄、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功能类型是影响3~5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年龄较大,非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较高、中间型家庭的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也较高[8]。在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因素方面,徐凤娇、邓瑞姣(2011)发现家庭功能是影响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最主要因素[7]。在心理弹性方面,曾守锤(2011)研究发现,自尊水平高、积极的应对方式等个体因素和社会支持水平高等环境因素是保护流动儿童免受压力影响,使其不至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保护因素[9]。
在未来取向方面,胡心怡、刘霞、申继亮(2010)发现在受教育和职业领域均存在三类具有典型未来取向结构的流动儿童,即清晰型、模糊型和矛盾型。其中,教育清晰型/职业清晰型的流动儿童学业卷入水平最高[10]。在自我认同方面,王薇、罗静、高文斌(2011)发现不安全亲子依恋关系和流动儿童感受到的不安全感对其自我认同有较大的影响[11]。在自尊方面,李小青、邹泓(2008)发现流动儿童的学业行为、师生关系也会影响其自尊的发展[12]。
在弹性干预方面,胡进(2002)对一所简易学校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个体与群体干预。个体干预采用心理周记的形式;群体干预则采用讨论、故事、表演、操作等体验方式,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叶玮琳(2008)对一所流动儿童学校五年级某班儿童的不良情绪进行了团体干预,结果发现:团体训练对于改善男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含焦虑、敌对、孤独、自卑和抑郁)有一定效果,但对女流动儿童却未产生显著影响[14]。在干预措施方面,曾守锤(2011)认为要避免给流动儿童贴标签,同时要借助学校的力量开展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如为流动儿童提供多维度的社会支持体系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并开办家长学校,加强家校联系[5]。
二、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是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研究涉及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揭示以及各种影响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作用的机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紧跟国家政策,视野不断拓宽。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
1.研究缺乏前瞻性且研究视野不宽
研究相对滞后。很多研究都是针对着当前的紧迫问题,研究的都是当下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忽视了流动儿童的未来。同时,研究对象大部分为小学儿童,涉及学前儿童、初中、高中、进入社会或大学的研究很少。许多研究大多针对在当前的制度下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没有预计政策改变后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缺乏中外对比研究。研究者的视野大多局限在国内,其实,一些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曾经或现在存在类似于我国流动儿童的问题,如果能学习和研究他国的教育与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有效推动我国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张青(2007)指出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对策即可为我国解决农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借鉴。美国联邦政府长期实施一种被称作“流动学生教育计划”的项目,该计划的运作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有具体规范,为有效解决美国流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等方面问题积累了经验[15]。
关于流动儿童积极心理的研究不够。大多研究者仍然沿用传统的问题模式,将焦点集中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上。但事实上,很多流动儿童很可能适应良好甚至表现出色,生活的困难不是他们的“绊脚石”而是“垫脚石”,塑造着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坚强、独立、耐挫等。同时,流动儿童的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也与政府政策、学校、家庭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所以,研究者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问题,更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注重挖掘和宣扬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给予流动儿童应有的公平与肯定。
2.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仍需提高
多种因素影响着流动儿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首先是取样的偏差,包括:(1)年龄偏差,年龄是影响流动儿童心理的重要因素,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而其他阶段的流动儿童群体研究甚少;(2)地域偏差,大多流动儿童被试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中选取,而中小城市或城镇被试较少。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局限,包括:(1)研究方法的简化,多采用横向研究,而较少纵向研究,无法动态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变化,对他们的成长进行有效的预测与调控;(2)测量方法不够系统,不同研究者考察流动儿童心理的测量工具不同,有的研究者采用访谈法,有的则采用问卷调查法,这样相关研究间就不能很好地衔接[16]。再次是研究者的限制,流动儿童心理的研究主要由心理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完成,知名学者参与不够,相关经费资助不够,以致不能进行大规模、高质量、深入的研究。
3.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目前,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还是区域性的、特定性的,各个部门和机构出于各自的目的和任务进行某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全国统一的部署和衔接,相关研究重复较多,深入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实质性的解决策略和帮扶策略的提出较少,研究的应用性与实效性有待加强;缺乏对政策层面的研究,当前的心理研究主要还是关注个体自身,较少涉及到制度层面的研究,或者这些制度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缺乏学者对政策改革的呼吁。
三、研究展望
首先,整合资源,加强引导。国家相关部门为全国的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提供项目资助,把当前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重要问题、前瞻性的问题作为项目,由学者自行申报,同时加强各地研究项目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研究结果的系统性,加强纵向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预测性。
其次,拓展研究对象,完善研究方法。可以把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拓宽到成年后和学前两个阶段。同时,以后的相关研究要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研究工具可信有效,加强问卷、量表的考证,准确运用统计工具。
最后,拓宽研究视野,树立客观的研究态度。 第一,要防止研究者的刻板印象和认知偏见,客观中立的看待流动儿童的心理状态。第二,要充分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力量,发掘其流动经历中积极的价值[17]。第三,要加强政策层面的研究,呼吁国家完善政策,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享同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 1(31).
[2]周维维.学前流动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浙江湖州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9(22).
[3]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上[J].中国健康教育,2008,1(24).
[4]卢清,陈里霞.流动儿童心理特征研究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8,8.
[5]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 ,6.
[7]徐凤娇,邓瑞姣.长沙市流动儿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5(32).
[8]胡芳芳,桑青松.3-5 岁流动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9]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积极发展:研究、干预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1(29).
[10]胡心怡,刘霞,申继亮.流动儿童未来取向的结构分析及对学业卷入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6(33):1506-1508.
[11]王薇, 罗静,高文斌.影响城市流动儿童自我认同的因素探析[J].心理科学, 2011,2(34):447-450.
[12] 李小青,邹泓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 4(31) : 909-913.
[13]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14]叶玮琳.农民工子女小学生不良情绪特点及其干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8.
[15]张青.美国乡村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其经验借鉴[J].外国教育研究,2007 ,4(202).
[16]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33):910-912.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6;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12-01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的偶然经历等,这些因素有时候互相起作用。在这些因素中,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十分特殊,因为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是从多个方面实现的,且复杂多变。因此,本文以家庭主要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家庭教养方式
部分家长看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对孩子平时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一手包办,不关心孩子习惯的养成,忽视孩子的情感,不培养孩子独立的性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大人,抗挫折能力差。孩子在身体上是健康了,而心理上反而缺失了健康。为了使儿童心理健康,让他们快乐地成长,教师应该在教养上面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第一,家长要重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每一个挫折对儿童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家长要和他们一起,勇敢地去面对,并帮助他们学会直面挫折、克服苦难,切记单方面去解决问题。第二,家长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和他们一起学习、游戏,尽量多给他们创设一些活动的机会。家长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积极引导孩子把对一些事物的兴趣发展成为爱好,鼓励他们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究。第三,家长要多阅读一些儿童方面的专业书籍。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一些儿童书刊,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二、家长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习惯,但是,一旦他们发现孩子染上了坏习惯、坏毛病时,他们就会暴怒,谩骂孩子甚至责打孩子。其实家长的这些随意的行为,不经意之间就会被孩子模仿。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正面的榜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家长在家里要葆有一份愉快的心情,并对孩子一直保持一份愉悦的态度。家长在家里的一切行为,孩子都会看着眼里、记在心里,并试着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因此,家长的言行、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极大,家长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互亲互爱,以礼相待,尊重对方,处理家庭事务有礼有节,建立和谐、平等的家庭生活氛围。这样,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下,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幸福感,他们的心理就会健全、健康。
三、祖辈与保姆代养
目前,我国代养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城镇中工作的父母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他们就请自己的父辈或者保姆帮忙照顾孩子。另一种是离开农村去外地打工或者经商的父母,他们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或者亲戚。总的来说,一方面老人或者保姆可能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关注的不够。另一方面,父母、保姆、亲戚担心儿童在身体上受到伤害,很多时候会限制他们进行适当的活动,甚至吓唬或训斥他们说某种行为很危险。久而久之,儿童就不敢尝试新事物了,也变得胆小起来。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或降低由于代养问题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负面影响呢?第一,为人父母,要尽职尽责,把抚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担当下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第二,由于情况特殊,实在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教育的父母,要找有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人来代养孩子,这样才能保证他们有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当然,做父母的也应该经常和代养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每时每刻都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有了问题要两方面配合进行解决。
四、家长较高的期望值
当孩子还处于幼儿期的时候,一些家长急切希望幼儿园老师能尽快地给孩子教授拼音和数学、英语,从而让他们抓紧时间学习小学要学的知识内容。有些家长从幼儿阶段就让孩子参与各种比赛,从而使孩子从小就背负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家长的这种心态和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成了阻碍。因此,作为父母,应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家长要给孩子打气加油,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并时时关心、爱护孩子,从而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五、结束语
总之,家庭是儿童成长、成才的摇篮。作为父母,有责任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充满爱意、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呵护孩子的心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