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1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魏雅冬(1978-),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42-0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由于这些高校大都处于中心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所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服务面向都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学校办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调,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极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形式之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同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因此,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的配套课程,与理论课密不可分,是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必修实验课。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1.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使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以讲述式教学为主,实验内容基本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之间几乎都是独立的。教师依照教材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加之部分学生课前不做预习,课上缺乏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2.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现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体系改革又增设了许多新课程,但实验教学未能跟得上,学生只能在实验课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几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不过关,实验习惯差,设计思维和分析能力不强,或者不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结果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的现象。

由于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忙于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生产实践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样也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本过程

1.改革实验预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做好一个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事先没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实验效果也不会很好,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主要以预习报告为主,再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学生一个实验预习情况的评价。笔者在课上发现学生虽然写了预习报告,但是对于本次实验,从目的、原理到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理解得不透彻。基于这个问题,改革从最基本的板书做起,实验课之前只把本次课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标题写上,然后以提问或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便检查学生对本次实验的预习情况,根据回答问题情况给出一个预习评价,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改革实验准备

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量大,有时为了准备一次实验,往往要花费几倍于实验课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以往的实验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老师来完成的。看起来是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一次实验课所需实验用品都分别让学生来准备,包括玻璃器皿的洗涤、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等。这样不但能减轻实验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更让他们能够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效果。

3.转变学生的实验态度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都认为实验课最后都能通过。在本次教学改革的上学期有一个学生就没得到学分,因为实验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来到课堂就有实验成绩。基于这个问题,课上笔者重点强调课上的实验态度问题,来到课堂就一定要动手操作。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是学生以前没有或很少接触到的,特别是无菌操作技术,因为这个基本操作贯穿于整门实验课的始终。所以在实验课上反复强调实验课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学改革的学期期末所有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而且成绩可嘉。

4.改革实验报告评价重点,侧重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情况的汇总和记录。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总是有少数几个同学的报告有雷同的现象,主要是思考题雷同现象严重。尤其是“微生物数目的测定”这次实验,对于这种现象实验报告一律不给分数。为了提高学生的报告质量,报告的重点放在结果分析和思考题上,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去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理想的结果要加以分析。思考题的回答要各抒己见,不得雷同。而且最终报告的成绩平均分要在20分以上才能取得学分,这样做能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真正从实验中得到了收获和提高。

5.改革考核成绩评定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笔者改革了期末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在以往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评定都在于每次的实验课,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卫生,然后取平均值,这样总会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基于这个问题,实验课成绩评定增加了期末考核这一环节,分值占15%~20%,考核的内容包括笔试和操作。笔试是统一的题目,操作是涉及很多操作内容,以题签的形式让学生随便抽取,内容基本涵盖了整门课程的基本操作。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过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6.改革课程内容

以往的微生物实验多数都是以验证性实验类型为主,这样的内容不适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笔者在这学期的实验课内容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比如让学生从土壤中分离大肠杆菌、根瘤菌及酵母菌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改革评价

1.课后评价

每一次实验课结束后都会找学生代表询问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实验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升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2.学期评价

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前后,针对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进行了调查。教改前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平均为80%,教改后满意率提高到94%,学生满意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反映实验课上老师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了,所以他们对实验课也更加重视了,主动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以上是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作出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既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有重要意义,也适应了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今后还将继续探索、调整、改进以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塑造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童,陈德春,曲占庆.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66-68.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

启发式教学中结合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帮助,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作用。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教师积极研究这一教学方法,有效运用,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1.自主学习原则

传统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到充分发挥。

2.独立思考原则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将所用知识讲透,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举一反三原则

生物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高中生物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理论上的生物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指引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会举一反三,提升创新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高中生物理科性较强。若是教师运用相对沉闷的语言进行讲解,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和爱好等,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准备一些寓言故事或是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以此作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生物知识。

再例如在讲解“生物有氧呼吸”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将有氧呼吸比喻成人类的呼吸,使学生对生物有氧呼吸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并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神经元单位”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神经元沟通连接传导兴奋的方式很难理解。其实,课本中明确写有突触间隙之间的神经递质是传导兴奋的介质。但是学生仅依靠书本上的内容,依然无法对其运作过程进行充分理解。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神经元传导过程为内容的动画视频,使抽象的知识更为具体,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3.运用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意识

在启发式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实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事进行启发。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为学生提供显微镜、植物玻片等所需设备,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样本观察,并判断自己观察的样本名称,对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实验能够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的探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所学知识印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提升学习效率。

再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两盆天竺葵放在教室,分别浇灌清水和浓盐水,让学生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践观察中更好的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利用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建立平等自由师生关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应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回答,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应给予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课堂中还未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使学生感受到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减少约束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三、结论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深入研究,采用合理的应用方法,利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学实验、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并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使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提升学生生物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1):68-69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3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生物;多元化

在教育改革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因此,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式,为此,教师要主动去适应这种新的改革变化,摒弃传统中单一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挖掘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可能性,同时注重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媒体与课堂衔接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教育模式,树立多种视角的学习评价模式,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学习评估模式,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多元化视角和独立思考的全能型人才。

一、兴趣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却忽视了自身知识素养的养成,其书本知识的内容也不适应现代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造成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随着兴趣教学的提出,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兴趣教学,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呼吸”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书本上的彩色插图出发,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例,老师可以问:“为什么刚吃了一口的苹果放一会就会变色,而且苹果还会缩水?”“为什么萝卜放上几天就会变成空心的了?”这些问题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去引领学生走向兴趣教学,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科学的发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打破课堂间沉闷的教学气氛,利于活跃课堂间的气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为什么班上学生既有单眼皮又有双眼皮之分?是不是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下来的就是双眼皮?”通过围绕这些富于生机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起学生的乐趣。

二、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可以充分挖掘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中注重实验性探究活动,在实验性探究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本质,从实验中养成一种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小组之间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共享来进行话题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学生观看生物类的实验,在观摩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触及生物学知识的本质,更好地理解生物实验目的,比如,在淀粉酶对于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只有通过实验的探索和验证达到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试剂对于蔗糖的反应,实验现象可以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验结果的变化可以很好地验证学生是否理解实验的含义,对于生物知识的领悟是否到位。实验性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理解

现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着独有的优势,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声音、图像等方面拥有与板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教学方法仅仅只是停留在板书教学,那么对于学生接受知识也不是很理想的,同样的,对于教师而言,板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呆板的,而且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是无法用板书写出来的,

仅仅靠教师口中的讲述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多媒体教学才能让书本中一些难以讲述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的画面、声音、影像传达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明了直观地介绍动植物一年四季的生理变化和生活上特有的习性,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老师讲解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培养学生洞察生活的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要注重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零距离走进生物学的世界,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宏,徐斌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2]段雪莲.以评价促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8(03).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4

一、 以课堂演示课件为主,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

信息技术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发展快,综合性强,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只是单纯的课件演示,由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花而不实。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利用现代教育设施进行教学的今天,一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运用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就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就能促进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尽管有些生物课件内容丰富,能刺激多种感观,设计的也比较真实,但由于过多注重形式,追求课件华丽,缺乏师生间的交互性,学生就象看了场电影,使学生在课堂中听起来欣然,课下想起来茫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对问题的探究,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真正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如果要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的整合,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时,在教师引导下利用仿真果蝇模拟实验软件,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探究、掌握基因连锁和互换规律,这样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牢固,理解的透彻,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在已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还能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二、 学生玩电脑游戏使教学不能顺利进行

有些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在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他们一进入多媒体教室,启动微机后就开始玩电脑游戏。没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把光盘或 U 盘中的游戏安装到计算机上,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玩网上游戏,除了玩游戏还进入 QQ 和 UC 中聊天。由天受玩游戏同学的影响,教师把较多的时间用在了强调课堂纪律上,用在教学的时间就少了,那些不玩游戏的同学也不能专心学习。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包括“调皮”、“后进”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善意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发展,在探究活动中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不但要看学生成绩,而且还要看学生的进步,激励那些“调皮”、“后进”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好好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都得到发展。

三、夸大信息技术的效果 , 完全用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教学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5

关键词: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生物医药研究方法;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39-02

广东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大省,生物医药产业已被国家和广东省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之一[1]。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生物医药领域基础及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服务和管理工作,因此他们应认识生物医药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以适应生物医药相关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所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非都要像科学家或发明家那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惊人的发现或伟大的发明,只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老师,不死记硬背,敢于标新立异,大胆思维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发展地掌握所学知识,即是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不懈、多渠道、多方面地努力和探索,选取以学生为主体、适应行业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行业实际对接的教学方法,建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因此,在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的同时,广东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又为生物科学专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侧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专业限选课程《生物医药研究方法》。从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开始授课,至今已完成了四个年级的教学工作,经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在教学主管部门对于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获得一致好评。下面就已经开展的课程教学探索进行具体介绍。

一、充分l挥教师科研优势,构建优秀教师团队

由于方法学的内容比较枯燥,加上课程没有实验课,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课程选择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由三位左右的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分别讲授不同内容。参与授课的教师全部主持过省级以上课题,主讲教师需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合教师个人科研经验,以生动具体的实例从选题、实验设计、观察、总结四个阶段为学生全面介绍生物医药领域研究的流程、关键问题和注意事项。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具体为学生介绍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从道德、能力和安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作为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即严肃的治学态度、严密的科学手段和严格的工作作风,为大四的本科毕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集中介绍组织学、电生理学、药理毒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等生物医药研究中的常用技术,并具体介绍其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和最新技术手段。同时利用6个学时的授课时间为学生集中介绍各级基金项目的分类和具体申请方法,课题标书的构成和书写要点,以及申请课题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和直观的印象。课程内容设计和教材使用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同时,通过课程教学,也让学生对于教师的科研方向有一定的了解,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直接参与教师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完成从基础、专业知识积累到专业实践训练的过渡。

二、结合课程特点,确立以互动式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2]。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这门课程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课程授课教师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授课教师们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生物医药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教师注重强调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采取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师完成理论内容讲授后,由学生自由分组,通过查阅文献结合个人兴趣自选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相关课题,根据选题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了解该课题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拟订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撰写科研标书。在学生标书设计中强调课题的创新性和应用性,特别鼓励学生挑战传统科研思维,进行大胆新颖的课题设计。课后,授课教师根据分工,分别和不同小组选出的学生负责人通过网络、电话及面谈等方式进行沟通,对学生的选题和标书撰写进行具体指导,包括题目的文字表述是否准确,研究内容与前人的研究成果相比的相同性和创新性,拟采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通过标书撰写的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为其今后从事生物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标书撰写完成后,学生还要根据课题标书内容制作相应ppt,随后在课堂上由每组学生用ppt进行汇报。除课程授课教师外,邀请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作为评审,根据学生的标书和ppt汇报提出问题,由学生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协作精神。这种互动式教学方法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要更好地完成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创新性教学的能力。因此,生物医药研究方法的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完成教学一线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请教,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授课形式更趋合理,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授课准备和与学生的交流,教师的知识储备也相应增加,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想法,有利于激发教师的科研思路,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

三、建立以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是考核。改变传统标准化笔试试卷形式的单一考核方式,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考试模式,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观念[3]。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各占50分。其中平时成绩中课题标书撰写占30分,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标书立论依据、研究方案和标书写作中的分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和协作能力。ppt汇报占20分,由几位评审教师根据各组学生ppt的内容、制作与板书运用、Z言表达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几位老师分数的平均值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增加了考核的公正性。期末考试以学生解决研究中具体问题的能力为考核重点,从实验分组、每组所需实验对象数量计算、统计分析等几个方面设计应用题来考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减少基本理论和概念的考试比重。

综上所述,生物医药的授课团队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研发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具备查阅文献、完成创新性科学实验设计和撰写课题标书的能力。但学生在提出问题及深层次的科研问题讨论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因此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应进一步设计和完善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方式,以构建适应市场需要的生物医药特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曹蓓,胡炜,李海燕.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创新机制 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3,(9):48-52.

[2]于浩淼.互动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动作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1):141-143.

[3]史楠,刘柏霞.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115-117.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of "Biomedical Research Methodology" Based on Applied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WANG Hui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pharmaceutics,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范文6

在我国,还没有出现与初中生物教学完全适应的科学方法体系,就必然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借鉴的依据,周而复始,教师就会很少或基本放弃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来说,授课过程中举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学显微镜的如何使用时,教师先要举例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史,然后再用不同的显微镜观察放大的红细胞的形态,借此来引出结构与其放大的原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充分体现科学方法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

一、科学方法教育对初中生物的作用分析

在生物教育研究中,科学方法教育自始至终都是着重研究的课题,不管是从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角度还是当前的课程改革的时间来讲,做好生物科学方法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以最好的学习方式,主动接受最新的授课知识。例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因素、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实验不是只有大科学家才能做,学生也可以做,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整个生物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于学生来说,在观察生物现象、形成生物认识、认识生物规律以及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结构以及有关知识内容和科学方法基础的准备程度等都与科学方法教育有着极大的联系。

对于教师来说,科学的方法教育表现为教师教学设计时,能够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了解,针对每个单元列出详细的科学方法目标,并且能在最好的时机将科学方法教育带到初中生物的教学之中。比如在学习植物的绿叶光照下可以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先找出可以进行此实验的素材,如天竺葵,而其他植物如白薯叶也可以进行这个实验,而如果教师考虑使用菠菜叶的就不可以,原因是菠菜叶不可以积累淀粉,所以不能使用。所有的授课,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才可以。

二、科学方法教育在生物教学实践的研究

苏教版教材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用科学方法教育把学生带到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是苏教版教材的教学根本任务。对此,在生物授课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优点,发展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在课程中充分体现,根据学生的思想与认知程度,在课堂中设计问答、思考与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我国已将教学目标从过去的一维发展到三维。苏教版教材将科学方法教育带到了教学实践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此,将科学方法教育带到生物的教学实践中,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未来的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例如,对于“种子的萌发条件”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条件及其内部变化。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进行探究实验,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现象。根据科学方法教育的理论,教师在设计思想的时候可以采取实验与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并且能够在课前实验,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内部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讨论观察的结果,引导学生的思考,并得出结论。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所学种子萌发这一课的方法、过程、结论,使科学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完全实践起来。

对于初中生物的教学来说,将科学方法教育运用到其教学的实践中的要点就是将两者做到有效的结合。根据初中生物授课内容的特点与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案的主要目标是科学方法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发展主线。在实践中沿着主线走,在授课中,跟着科学方法教育走,是科学方法教育真正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