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污染事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1

关键词: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突发性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环境破坏。据环保部通报的数据显示,2015全国共发生各类突发环境事件330起,其中重大事件3起,较大事件5起,一般事件322起,突发事件总体较2014年减少了141起,下降幅度较大。但在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中,环保部直接参与处置的82起。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总体数量虽然下降幅度较大,但与普通环境污染不同的是,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突发性,各种污染物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向事故发生周边扩散,这种事故发生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及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帮助人们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后环境受污染程度。为此,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污染损害评估工作程序规定》、《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等,使我国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效率极大地得到了提升,为相关部门开展环境应急监测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制度保障。

2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及应急监测

2.1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因此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在短时间里造成事故发生周围的大气、水体、土壤等介质发生污染,降低周边环境质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及公共安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突发性事件。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又被分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核与辐射污染事件。2015年发生的3起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造成了4人死亡,81人入院治疗,影响事故发生地周边居民饮用水安全。

2.2环境应急监测应急监测是指环境应急情形下,为了进一步查明和发现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环境受污染范围所采取的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等,主要监测突发事件发生后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受污染范围等。环境应急监测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和相关机构在短时间里掌握突发事件发生后周边环境受影响情况。

2.3应急监测响应原则。市级环境监测站作为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专业性环境监测机构,在突发性环境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把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众健康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在行动上要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坚决落实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全局的原则,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故时,能够在极短地时间里迅速、有效地作出应急响应。完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日常应急演练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应急突发环境应对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储备,切实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原则做好环境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监测工作。

3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对策

3.1做好应急监测准备工作

3.1.1建立风险源数据库

掌握好辖区内重点化工企业、危化品运输单位、水源地周边企业等环境突发事件容易发生点,做好备案和风险评估工作,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及时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定期做好方案的修缮,建立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分布图,其中,应急预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是后期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后及时启动应急监测的重要依据,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应急监测预案编制依据、应急监测组织机构组成、应急监测机构应承担的职责内容、应急监测各项准备和事故预警、应急预案启动程序、适用范围、具体要求、应急预案终止及信息报告的、追责和以及必备保障措施等等。

3.1.2配备好应急监测装备

环境应急监测需要各种技术和设备保障,因此,要做好日常的应急装备配备,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后能够在第一时间里发挥设备的应用功能。设备包括采样仪器、监测设备、安全防护器材、交通运输工具等。例如,监测试纸、快速在线监测仪器、防毒呼吸器、报警指示标志、防护安全带、对讲机、应急监测车等。

3.1.3掌握应急监测技术主要是针对突发环境事故发生后及时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例如,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状况,做好点位的设置和数量的确定,结合事故的不同特点和类型,以及事故周边的气象条件、人口分布和影响区域等,确定相应的监测点位,尤其是居民点和农田、饮用水源地等要重点关注,做好环境敏感区的监测工作。此外,环境监测频次也是要根据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污染状况来确定。例如,在事故发生之初要适当加大监测频次,待掌握现场污染变化规律和特征时,再适当的减少相应的监测频次。

3.2做好现场应急监测实施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监测小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制定详细监测方案,并做好取样、送样、分析、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写等。首先是及时成立应急小组。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是一项系统性、复杂的工作,在接到污染事件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里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事故调查、应急监测等小组,并向上级机关做好报告,通知周边区域或下游受污染或可能受污染地区,并在最短时间里赶到事故发生现场。其次是做好现场调查和危险处置。应急监测人员赶到现场后要立即对现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快速判断污染物的种类、范围、影响区域,划定隔离区域,及时发出环境预警。做好现场采样、送样、分析等。现场人员要严格按照应急监测规范和应急方案的要求进行,做好样品防护和保存,贴好标签记录。样品在运输环节要防止因保存不当造成样品性质发生变化影响监测结果。此外,还要做好数据处理和报告环节工作。按规范填写原始记录,以及有效数字的修改,原始记录要按照三级审核后方可上报。

3.3做好事故消除后的跟踪

监测事故应急状态消除后,要进一步做好跟踪监测完善,例如,根据现有应急监测所获取到的数据准确的预测和判断污染物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并及时上报此次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动态风险评价,做好环境污染状态后续的跟踪监测,并将整起事故发生后以及整个应急监测过程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归档和分类。在环境应急监测终止后,后续跟踪监测主要是对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生态环境影响作出客观评价,并突出相应的环境恢复建议,对因事故可能造成的环境中长期性影响要做好后续的持续跟踪监测和评估。此外,还要加强日常的应急监测技术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应急监测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尤其是要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实战模拟演练,提升监测机构应急响应能力。政府环境保护相关部门要加大环境应急监测的资金支持力度,拨付专项应急经费,加大环境监测机构的人员编制,为环境应急监测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加强环境监测部门与相关部门日常联系,如消防、气象、公安、医疗、宣传等部门,通过加强部门之间联系,一旦发生突发性环境事件后能够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环境监测整体合力,提高环境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共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参考文献

[1]刘德生.环境监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2

关键词: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件;预防;应急处置;对策

化学工业在中国发展迅猛,化工产品不仅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一些化工企业急功近利,在项目建设上违反法律规定,出现先建设后环评、不环评就建设等现象,有的即使经过了环评,但对环境风险的评估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有的在项目建设和运营中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不强,且疏于安全管理,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污染事故,科学的对策与措施必不可少。

1项目环评中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对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提出了具体要求。2004年12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导则》明确指出:为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畴。在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要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3]。通过环境风险评价,可以预测不确定因素事件发生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严重程度及波及范围。从生产设施、辅助设施和物质(包括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火灾和爆炸、泄漏等次生/伴生的危险物质,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主要环境风险源的扩散途径(如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保护目标的识别,发现事故隐患,找出项目存在哪些风险,哪些是重大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1]。同时,通过源项分析和后果预测,确定事故产生的后果和发生几率,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一旦事故发生,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手段,使污染降到最小,危害降到最低。

2项目施工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

设施项目建设实行“三同时”是防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关口之一,项目建设中首先在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国家《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的具体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以及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等按一般规定,污染源控制到废气治理,废水贮运,污水处理场(站)设计,事故应急措施,固体废物贮运与处理等污染要素精心设计。切实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落实污染治理和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标准[4]。环境监察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日常施工监管。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建设项目,施工中建设单位要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实施环境现场施工监管,重点监管项目施工中的污染防治,以及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情况,并将监理报告作为“三同时”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7]。环保部门开展项目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所提出的执行标准和具体要求,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落实情况重点进行现场检查和核查,如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不予验收并限期整改;对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厂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达不到环保、安全、消防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生产。

3加强环境突发污染事件保障体系建设

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首先,化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环境风险源特征等因素,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明确本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建设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设立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控和指挥机构[5]。环保部门在督促、指导企业编制应急预案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并着重考虑设立环保现场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专家组,明确职责,为企业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环保部门所属监测机构在掌握各化工企业主要污染因子的基础上,做好特征污染因子的监测应对准备,有针对性地配备相应的现场应急交通设施、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防护设施,培训相关人员,开展常态化演练,强化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手段,及时准确提供监测数据。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明确分工,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污染事件时,在人力、财力、物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治安维护、通信、技术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4严格企业内部管理并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很多都是因为安全事故而引发。由于化工行业原料或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且有毒有害等特点,如果安全出问题,容易导致爆炸、燃烧、泄漏等安全生产事故,从而引发污染事件[6]。因此,化工企业首先要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安全生产技能。其次,化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把安全生产作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保障,制定安全发展规划,配套保障措施,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问责制,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检查,杜绝违规操作,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行为者,安监部门要严厉追责。第三,由于化工企业生产工艺复杂,因设备因素引发的污染事故也不在少数,因此要加强对主要设备检修,监控检查,制定合理检修周期,定期对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监控,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实施危险源控制管理,建立巡查制度,保证设备安全可靠运行[2]。第四,要加大安全投入和科技创新,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改变旧的工艺和模式,降低设备及操作带来的不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做到万无一失。

5加大执法和宣传力度的同时强化环境现场监管

新《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顿等多项强制执行权。因此环保部门要敢于执法,严于执法,要铁面无私,决不能不作为,乱作为。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要做到“一厂一档”,建立健全各化工企业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摸清各化工企业可能存在的污染隐患,有针对性地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实行远程监控管理。要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监管,尤其要按照环保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规定,重点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开展巡查,要查看各项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应急防范设施是否存在隐患。对于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偷排暗排污染物的企业,要严管重罚,决不手软。坚持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执法相结合的原则。既服务企业发展,又服务广大群众,同时要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尤其是增强企业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广大企业员工把保护环境,维护环境安全能够转变为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减轻环境突发污染事件的发生。

6结语

当前,中国化工企业发展迅猛,污染事故频发,只有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政府部门和企业切实履行各自责任,一定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作者:游大龙 阮强 胡涛 马哲河 罗李 单位: 1. 湖北省咸宁市环境监测站 2. 湖北省嘉鱼县环境监测站 3. 湖北省公信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田野,赵文喜.环境风险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2]孔繁琦.当前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新疆化工,2013(2):7-8.

[3](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S].2004.

[4]环发(2012)7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Z].2012.

[5]宋美华,张辉,韩璞.对环境应急预案编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化工,2012,41(4):356.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3

关键词:环境监测;突发事故;环境污染

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是不断发生,目前我国非常重视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危机管理,并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健全的各种预警与应急措施,以此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在我国针对突发环境事件主要由国务院统一指挥,环保部门综合协调,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环保部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是环保部门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环境应急监测的重要使命,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1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2突发污染事故与环境监测

2.1突发污染事故

突发性污染事故是指在瞬时或短期内排放出大量的剧毒或恶性污染环境的物质,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恶性环境污染事故。它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具有发生突然、来势凶猛、扩散迅速、污染物不明及恶性影响广泛而长远等特点。

2.2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对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范围,以及生态破坏程度、范围等进行的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掌握污染的范围和程度。环境应急监测包括重大污染事故监测、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等事件的监测,以及在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所采取的监测等,可分为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3以防为主,防打结合

欲减少或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降到最低限度,需要大力开展群众性防范和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可由环保专家或组织消防、化工、卫生防疫等有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职工讲课,并进行疏散和简易防护器具佩带使用训练,还可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片、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单位必须完善并落实安全环保和法人全面负责、各级领导逐级负责、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的工作制度。领导严格按规程、规范管理,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患于未然。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依法追究有关责任者和领导的责任。

4建立健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组织机构

为了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组织机构。一旦发生事故,必须快速启动相应的应急监测和处置系统,迅速进应急状态,通过应急监测及时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为妥善处理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4.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机构

各级环保局应设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及应急处理办公室。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是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来组织、布置和实施本辖区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应有技术负责人、质控负责人、负责现场采样监测的科室主任及后勤保障人员参加。各级环保局或环境监测站可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置专家组,成立专家库,作为应急事故处置参谋部。

4.2建立一张应急监测网络

由于突发污染事故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单靠一支应急监测队伍是很难执行监测任务和完成对污染程度判断的。必须与上级部门或其他单位加强联系、互补优势,建立全方位的监测网络。从而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节约资金和精力。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联系和沟通:与本地区其他单位联动,在污染事故发生时需要与本地区其他部门通力合作。当事故发生时,环境监测也需要在本地区应急指挥中心领导下与公安、消防等部门共同开展工作,保证监测高效、有序进行。另外,要与上级环境监测部门和周边地区监测部门沟通,环境突发事故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在发生较严重的污染事故时就必须借助于上级或周边地区环境监测部门的力量。

5技术装备

5.1人员培训和演习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环境监测人员根据现场状况,通过技术手段用最短的时间确定污染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以及扩散模式、可能污染范围等,为上级部门快速、准确地处理污染事故,将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围提供科学依据。这对监测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事故现场的判断和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但由于应急监测工作的特殊性,技术人员无法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积累太多经验。因此平时应该采用专家讲座、阅读材料、参加培训班、互相讨论、练习设备操作等形式对全体队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使他们均能掌握水环境及大气环境中多种常见污染物(如氰化物、苯胺、硝基苯等)的监测分析方法,熟悉分析监测仪器的操作和试剂使用。保证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队伍可以高效完成监测任务。此外,应急监测队伍应定期组织事故演习。各地监测站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演习,一般每年进行1次一般事故演习,5年进行1次重大事故演习,特大环境事故演习由省一级环境监测部门统一安排。通过对真实事故的模拟,让应急监测队员都能对污染事故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锻炼队伍快速反应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监测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力、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和与其他单位联动的能力,还可以通过演结经验和不足,为以后工作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4

比如,在频发的环境事件中,我们总能看到那条“污染之辙”,因为“重蹈者”众,而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而这次,则是广西龙江镉污染事故。龙江镉污染,是2012年第一起震惊全国的重金属污染事件,在长达半个多月里,污染成因竟一直迷雾一团。

从事发之初,被认为存在“晚报”现象;到污染调查遭推诿,监管存在失责;再到9名官员被处分,两企业违法排污遭处罚;河池市市长道歉,以及广西纪委监察厅“继续深入调查,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惩处”的表态,龙江镉污染的善后处理,局面越来越明朗。

事实上,“追查责任企业-严查责任官员-公开道歉做出承诺-另择新址”这样的处置套路,我们早已不陌生了。但是,污染事件却并未因每每看似雷厉风行的事后处置而绝迹。仅仅去年,哈药污染、康菲石油污染、云南铬污染……各种环境污染事件,何曾止息?就算严重的镉污染,广西龙江也不算首例。2005年底,同是珠江支流的北江,亦曾出现惊动全国的镉污染事故。

如果翻一下其污染“病例”,和这次龙江的几乎如出一辙:涉事企业未经审批建生产线,“非法生产导致周边镉污染”,周围树林大片枯死,部分村民相继染病。而龙江污染罪魁之一、嫌疑最大的鸿泉立德粉厂=也是一家小企业改头换面私自生产,却无有效监管,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5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法;探究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more and more serious, especially sudden accident, to the society and people's life with huge losses. Emergency pollution accident to have all kinds of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ime of occurrence with uncertainty, the nature of the pollutants also has high uncertainty, damage bigger also.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on emergency pollution accidents related of emergency monitoring method is discusse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 and human society security provided protection.

Keywords: emergency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methods; explore

中图分类号: X5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各种环境污染的突发事故连续出现,尤其是油路运输过程中的泄露等,不仅容易造成水体的污染,也容易引起爆炸,对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较高的时间不确定性,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因此,应该加强对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监测准备,能否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能通过各项准确的监测数据,来及时反映环境的污染状况,以便相关部门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做好事前防范措施,它在应急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通过各项准确的监测数据,来及时反映环境的污染状况,以便相关部门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和做好事前防范措施。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相关部门的领导没有充分重视应急监测机制的重要性,管理随意,不利于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给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对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监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应急措施所具有的强制性等特性,最后提出了应急监测的途径和方法,并指出了在应急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为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参考。

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现状

对于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相关部门对应急工作的不重视,使得应急效果差,不能有效抑制事故的蔓延,给人们的生活和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应急处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有:第一,很多地方还没有设立处理应急事故的统一机构,往往是在事故发生的时候才成立临时的机构来对事故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才设立临时机构,耗资高,技术水平低,设备不齐全,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存在着较大的滞后性。因此,临时机构不能取代统一的机构;第二,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不协调,在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时候反而加重了事故的严重性;第三,在环境事故应急措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中,没有涉及到环保局的监管权,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不利于提高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第四,目前应急处理和管理的体制没有健全,很多体制都无法缓解事故,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最后,应急处理的结果没有及时告知公民,相关部门只注重自身的权利,而忽略了对公民知情权的保护。

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应急措施的特点

突发事故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快速反应、正确处理, 将会对周围居民产生很大危害。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 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坏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特别是易爆的化学品, 比如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 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 致使容器破裂, 发生爆炸。一般突发性的污染事件都与某些危险化学品有关, 一旦发生大量泄漏,就会产生严重的危害性。所以环境监测者必须做好防护措施, 同时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遇到事情沉着应对, 认真分析。

应急措施是国家在应对一些突发性的污染事故时,所采取的一种公共的应急管理方法,由于应急处理是为了保护人们的安全,因此,在采取的时候其手段应该是强制性的。

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措施

第一,建立或者完善国内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构。只有建立统一的环境应急中心, 培养一支专业队伍, 同时建全应急值守、预警和响应工作值班制度, 定期核实应急人员、车辆、设备的情况, 遇到突发事件时才能提供有力保障。

环境污染事件范文6

关键词:城市建设;环境;污染;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is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environment to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d new pressure.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ensure people's normal work order and order.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文明的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各大城市在基础设施、居民住宅的新建、改造工程使得现代城市日新月异。但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却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新的问题, 城市区域内建筑施工对城市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给环境增加了新的压力。建筑施工近几年在城市产生的各种污染已经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兼容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

1.关于城市施工环境的特点

1.1 拆、改、移问题是影响施工工序.安排和工期控制的关键因素在市区搞工程建设, 在通常情况下, 拆、改、移工作必须先行, 为开工扫清障碍。

1.2 交通导流问题决定施工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城市施工经常会遇到交通导流的问题, 而且, 交通导流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市民出行能否安全顺畅, 处理不好, 还会影响企业声誉和社会信誉。

1.3“民扰”和“扰民”问题是城市施工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所谓“民扰”就是施工区域附近居民干扰正常施工秩序。

1.4文明施工是城市施工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市容市貌代表着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程度, 身处市区施工, 文明施工的程度和成品保护的意识应该是和这座城市的景观和文化融为一体的。文明施工还时时体现企业管理的内涵, 展现出企业文化的底蕴。

2.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现象

2.1噪音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使用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切割机、挖土机等设备时, 发出尖锐刺耳的机械噪音和振动, 严重影响周围环境中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有的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为赶工期, 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施工, 危害更大。统计表明, 目前城市建筑施工噪音扰民投诉占群众环保投诉的60%以上, 成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2 空气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拆除旧建筑、推土、填土等大规模作业时, 施工现场扬起大量灰尘,形成“点污染”和“线污染”;车辆运输建筑材料、残渣余泥时沿路撒落以及车轮粘带, 经车辆来回辗压形成“面污染”。建筑施工污染源点多面广, 管理难度大, 对城市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不仅使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各种呼吸器官疾病频发, 而且降低了城市大气的能见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3水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泥浆、污水。大多数施工单位环境意识淡薄, 为追求经济效益, 未采取任何污水净化处理措施, 造成施工现场泥浆、污水横流。含有大量泥沙、杂物、建材粉末等污染物的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直接经城市下水道进入周围水体, 不仅直接污染了城市水环境, 而且还极易造成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系统淤积, 影响城市排水防涝。此外, 一些高层楼宇、地下隧道等工程建设需深挖地基, 影响了城市地下水的水位, 严重的还会造成地面下沉和周围建筑结构破坏。

2.4 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是比较传统的污染, 主要包括来自于土地平整过程中产生的弃土、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多余土、石、砂、砖和水泥等建筑垃圾, 扫尾阶段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3.建筑施工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合理城市规划, 对老城区而言, 应停止过度的开发方式, 实行适度开发, 避免建筑施工噪声和扬尘扰民等现象的发生。对于新城区开发, 要实行合理的土地使用和区域划分, 实行一次规划, 分片施工。

3.1提高环保意识

施工单位的领导应组织广大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和有关法规,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规。应组织其施工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 学习国家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 增强环保意识, 同时大力宣传噪声和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 使施工单位对应尽的责任、义务及超标排污费征收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3.2 健全有关法规制度, 增强法制观念

建筑施工企业应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 法规的规定控制和处理施工现场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但是, 这些法律对于某一地区的某一具体污染事件, 缺乏可操作性这就需要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规,以规范施工行为, 界定污染限度, 并出台相应的奖惩条例。主管部门对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 对在施工中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居民反映强烈的单位和工地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 不达要求不得继续施工, 对恣意污染环境和违规施工、造成重大污染事故且后果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3.3 为防止污染应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3.3.1防止废水污染。首先应控制施工废水,施工期废水种类较单一,废水主要污染物为泥沙悬浮颗粒和矿物油。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经沉淀处理,底层泥浆作为建筑垃圾清运;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弃物共同处置。其次是控制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理,严禁以渗坑、渗井等方式排放。

3.3.2防止空气污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文明施工,避免扬尘污染,对施工区域实行封闭,并采取有效防尘措施。现场主出入口外应设有洗车台位,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能上路行驶;对装运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派专人负责清扫及冲洗,保证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袋装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应存放库内。

3.3.3 防止噪声污染。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现场管理力度,建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督查制度,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施工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地区的环境噪声标准。距路肩50m以内的噪声敏感点,设置临时声屏障(如木板或铁板声屏障)。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3.4 防止固体废弃物污染。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应采取分类集中堆放,并尽可能回收利用。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虽然量小但危害大,要用专门容器收集,及时清运至当地市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否则会影响市容及周边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4 结束语

总之, 城市建筑施工中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是可以并且能够得到解决的, 只要加强教育, 严格管理, 文明施工, 顾全大局,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困扰,使城市建设与周围环境和人文因素相协调, 保持社区和城市的生态平衡,只有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 才能实现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美丽,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安全、整洁、卫生、舒适、美丽。

参考文献

[1]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 2005 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J]. 深圳环保信息.20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