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1
桥梓镇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紧紧围绕“振兴乡村战略 建设生态、宜居、和谐桥梓”为目标,始终以“三精一美”、“五三一”工程为重要抓手,按照市区两级具体指导和监督下,全力以赴抓落实,现已取得初步成效。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垃圾分类的总体情况 镇下辖24个行政村和1个铁路社区, 面积面积112.62平方公里,1.05万户,2.3万人。垃圾分类收集小屋6座,智能回收设备8台,垃圾地箱115个,保洁员及垃圾分类300多人,垃圾运输三轮车辆100余台。
严格落实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先后赴浙江等地学习考察,结合我镇实际,形成“以户为主,户村结合”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模式。2015年,在口头、北宅、后桥梓三个行政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试点村垃圾数量减少80%左右。2017下半年镇域辖区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村(居)民知晓率和参与率都基本达到100%。
(一)高度重视,层层落实。镇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经过深入调研,确定分类减量模式,制定《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方案》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推进指导意见》,按照“一年试点启动,三年全面推开”的目标,开展了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工作。同时,建立镇12名二级班子成员及所有科室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包保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管理,互相监督。一是建立“镇村每周巡查”的督查体系,出台了《镇垃圾分类考核办法》,并纳入绩效考核。二是各乡镇设立专门机构,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划分管理责任区,对街路巷道、广场公园等落实监管责任人。包村的乡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三是制定村两委成员、保洁员、包保人员等责任制度,明确任务职责,形成长效管理制度。
(三)加大投入,健全保洁队伍。一是由镇政府为每个试点村垫付1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垃圾桶,印制垃圾分类减量宣传单,并拨付3万元的垃圾治理经费。二是要求各村(社区)按照100户配备一名垃圾分类员的标准,落实保洁员负责村内街路巷道、公园广场的日常保洁,重点要对农户门口垃圾桶内的垃圾进行分类清运,对应该由各村进行处理的垃圾,及时外运处理,对应该由农户进行分类处理的垃圾,提醒并交由农户进行处理。各村原有的垃圾房、垃圾转运站由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类,不可回收的垃圾及时运送到填埋场(点)处理。
(四)广泛宣传,发挥主动性。一是通过在电视台、报开设专栏、在乡村张贴悬挂宣传标语、设立温馨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向农户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农村群众积极参与。二是镇驻村及村干部深入农户,手把手示范分类,面对面宣传引导,达到家喻户晓,人人会分类的良好氛围。村干部、党员率先在自家开展垃圾分类,发挥带头引领作用。三是选择典型示范村,组织现场拉练,介绍经验作法,促进和推动垃圾分类的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个别村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虽制定了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奖励制度。但有的村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下制定了方案,并没有严格抓好落实,有的工作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不够具体。
(二)宣传发动工作还不够。村民对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认识还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要在短期内纠正村民的不良行为习惯有一定难度,还需加强宣传,加以正确引导,提高村民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是部分乡镇和行政村垃圾处理设施比较简陋,还需加大投入。二是由于要求垃圾收集、填埋等场所要远离人群,运输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还需加大治理力度。
四、下步工作安排 围绕明年的工作目标,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统筹协调持续推进。镇政府作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讲评、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保证工作扎实推进。镇政府环境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分工,走村入户,加强指导、宣传、督促和检查。各村(社区)要抓好各项责任制度的执行,按制度实施奖惩,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二)加大保障经费投入。镇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统一管理各村垃圾治理经费支出,保证专款专用。
(三)继续抓好“五三一”工程落实。实施农村“五三一”工程,即:“五是村边、路边、河边、地边和山边;三是三条精品胡同;一个绿地微公园”,从而打造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四)督促检查严格考核。镇政府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乡镇和村进行检查,总结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各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包保干部的实绩考核力度。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2
1农业旅游的涵义
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旅游应运而生。农业旅游又称农业观光旅游,它是指以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活动为依托,以生态学、系统科学和环境学等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各种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活动、农民风俗活动和现代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兴综合型产业。[2]它的目标消费群体以长期生活在城市的都市人群为主,通过农业旅游者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农村民俗活动,参观农业生态风景观光,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这既满足了都市人求新、求异的精神需求,也迎合了旅游者体验乡村文化,亲近乡村生活的消费需求。
2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营理念落后单一农业旅游的经营主体为农民,他们往往对农业旅游经营理念认识不足,对自身的定位也缺乏深入分析,在农业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方面缺乏充分的认识,甚至只考虑眼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经营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引导培育培训与统一的规范指导管理,许多农业旅游景区推出的产品只注重表面,而忽视了其文化内涵,产品的表现形式较为单一,在纵深方向发掘的较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都停留在较低的层次,造成了旅游产品缺少广泛的认同和吸引力。
2.2旅游配套设施落后农业旅游景点大都位于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开发水平较低的郊区或农村,娱乐设施简单且配套不足,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农业旅游活动形式单调,消费者游而不乐。[3]景区基础设施在数量和档次上都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住宿、餐饮设施及卫生条件差,必要的相关设备缺乏。如在皖南的一些村落,有些农户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农家旅馆、饭庄等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除此之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在安徽省很多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虽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但交通条件十分困难,旅游者由于交通条件落后而不得不放弃前往旅游,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旅游活动的开展。
2.3服务人员质、量欠佳从整体上看,安徽省农业旅游产品多为农家乐项目,其涉农旅游项目管理不够规范,服务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旅游地人力资源储备较少,不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薄弱,尤其是专业的管理人才较缺乏。如表1所示,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四个旅游地区相比,安徽无论是星级饭店、还是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都偏低,仅比江西省略高,但江西省从业人员的总量可高出安徽省近一倍。对于安徽省来说,不仅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服务人员尤其是农业旅游服务人员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总体欠佳,缺乏专业的能力,导致游客的重游率低,甚至出现游客投诉现象。这极大损害了安徽省旅游形象,阻碍了安徽省农业旅游的发展。
2.4宣传力度不够方法单一安徽省近年来虽然比较重视旅游宣传工作,但是现有宣传无论是“量”还是“质”多不到位。首先,政府与旅游企业在旅游宣传促销上因分工、协调不够,导致配合不佳,未能形成整体态势。促销方式科技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仍以传统的图片、讲解为主。旅游企业自身宣传促销的主体意识性不强,宣传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活、生动,宣传语言缺乏鼓动性,未能突出其激发大众来安徽旅游的理念和兴趣点。其次对宣传对象的细分也做得不够明确,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目前安徽接待的国内农村旅游的游客中,省内城镇居民占多数,周边省份与边远省份的游客需求增长量还有待增加。[4]
2.5特色模糊收入偏低安徽省农业旅游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业旅游创收能力还偏低。目前安徽省的农业旅游多以单纯的“农家乐”为主题,这种方式在许多年前就是已经广泛开展的旅游项目,但现在仍被效仿,而且内容雷同、内涵单薄、产品更新缓慢,已逐渐削弱农业旅游对游客的吸引力。图1表示的是2009年长三角旅游圈五省市主要旅游经济指标。[5]很明显,安徽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和人次只有周边地区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农业旅游产品是安徽现有的旅游产品中的拳头产品之一,责任不容推卸。
2.6环境受损影响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的驱动,农民和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随着游客的增多,垃圾、噪声、污水等一系列污染也日益增加;自驾游的增多使农村堵车问题开始涌现,汽车尾气污染严重;观光农业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破坏了部分植被,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另外,有些地方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发展,对天然旅游资源任意开发和使用,更使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影响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需要旅游企业的自身规范开发,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督,需用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综合治理。
3推进安徽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
3.1转变观念,科学引导对于农业和旅游大省的安徽来说,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为此,政府部门应倡导和扶持农业旅游。具体做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向农业旅游经营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加大他们对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的认识,转变原先落后的经营观念。
(2)为确保农业旅游的科学发展,尽快完善农业旅游政策法规,向农业旅游经营者提供优惠政策,实现旅游和农业的和谐统一发展;构建城市和乡村交流平台,为都市游客农业旅游提供信息和便捷,实现互惠利益。
(3)与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接轨,统一制定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依照农业性、生态性、娱乐性相结合的开发原则,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力度,强化市场营销。
(4)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帮助当地农民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旅游投资大、见效慢、回收期长,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多方支持,争取扶持资金,实现以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投资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旅游项目投资机制。
3.2合理规划,健全配套设施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带给游客美的享受,更要体现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和原生态气息。农业旅游的目标顾客是城市游客,他们对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设施的设计上,既要讲求“不失本色”,又要做到舒适、卫生,追求科技化设施与农业特色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避免破坏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景点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应注意依托自然环境的地方特色性,保护生态环境。既要突出“生态、休闲、参观、体验”的主题,又能结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耕文化,彰显农业原生态的震撼力。[6]
3.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作为服务行业,游客的满意度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而目前从事农业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农民,文化素质有限,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差。所以旅游部门要形成一套对服务质量监督的有效监管体系,通过培训来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人员队伍,为游客提供高素质、专业的贴心服务。[7]从安徽省的具体情况来看,可以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引进管理人才,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也应重视培养、使用当地剩余农村劳动力,培养当地管理人才与从业人员,这样有利于留住人才,提高当地农民素质,增加其为家乡服务的自豪感,获得当地农民对旅游区的认同与支持。
3.4改进方式加大宣传,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在分秒必争、只争朝夕的今天,正确的营销手段和必要的宣传推介手段对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当更多人倾慕安徽的好山好水,才会吸引旅游者选择到安徽农业旅游。首先,加大对农业旅游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广纳客源,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推广,比如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平台;同时,可以大量举办农事节庆活动,根据当地农产品和特有的农业资源为载体。这些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更有利于拓展和挖掘农业旅游市场。[8]其次,对农业旅游客户群进行市场细分。目前,国内能够外出旅游的群体多为城市中高收入阶层。所以,为了使宣传更加具有针对性,要迎合这些群体有的放矢的营销。再次,创新宣传推介方式。宣传除了以传统的推介方式外,更要注重网络营销方式的使用。建立农业旅游的门户网站,网站除了宣传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外,还可以介绍旅游风景点的餐饮、住宿、旅游线路,甚至进行网上订票、订餐和订房。最后,安徽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在游客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依托这一优势,把该地区农业旅游的市场营销纳入到历史文化旅游营销的整体框架内。
3.5突出特色,培育亮点安徽省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荟萃,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9]围绕安徽省的山水作为文章,发挥自然农业旅游的优势,设计出体现农业特点、当地特色、旅游对象个性化的旅游纪念品,同时将当地特色产品精心的再加工,形成富有特色的土特产品。当然农业旅游还要能满足不同游客的参与性和特殊体验的需求,设计出大量农业特色体验项目,连点成线,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三者联动起来。根据安徽现有优势,以农家乐为平台,创设的特色项目如表2所示。在农业旅游的发展上,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不断开发无可替代的互动性强的新产品、新项目,打造品牌,培育亮点,促进安徽省农业旅游做大、做强。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3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4月印发了《关于成立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普定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的综合协调、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2017年,我县以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为平台,以农业增效和农业增收为核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2018年底,实现“三变”改革工作所有村(居)全覆盖。2020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工作,完成集体经济成员认定12.17万余户(45.31万余人),完成162个涉农村(居)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颁发股权证12.17万余本,登记赋码和股权证颁证率均达100%。重点打造128个省级示范村,占行政村总数73%,贫困村16个,纳入“三变”试点村13个,覆盖率81%。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网络,县、乡两级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设服务站。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土地流转,办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出具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登记权利证明书(他项权证)等相关工作。县金融办设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价格评估工作办公室,成员由农业农村局、发改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经营权价值进行评估测算,出具评估报告。全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逐渐建立起一套集合同鉴证、确权颁证、价值评估、抵押贷款为一体的工作流程,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二)科学合理选择试点。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及抵押贷款工作,是对“三权”分离新型农地制度和“允许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两项内容的尝试,必须审慎稳妥、试点先行,取得经验后,再由点扩面实施。因此,普定县在全面分析全县涉农企业的经营现状、市场前景等情况后,最终选择思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目的是为改革积累经验、探出路子。第一笔贷款发出后,我县及时召开工作推进分析会,逐渐在全县范围推广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
(三)完善风险防控机制。设立准入门槛,申请办理土地流转经营权证的经营主体需集中流转连片土地50亩以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具备持续生产能力;申请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还需一次性支付土地租金1年以上。建立贷款资金监管机制,由金融机构对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人监管和核实、密切关注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县财政和贷款农户按一定比例逐年提取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分担各种因素造成的抵押贷款资金本息实际损失,最大限度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制定出台了《普定县规范推进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方案》,以财保公司为承保单位,将韭黄、茶叶、商业林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新险种范围,试点探索“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投保人交纳+财政补贴+农村土地经营权(含流转经营权)抵押融资”等特色农业保险模式,进一步健全农业风险转移分散和保障机制。
(四)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通过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不断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四种土地流转模式。实物折算地租式:如定南街道、马官镇的土地流转以当年农作物的价格折算为租,水田以每年570斤谷子的当年市场价,旱地以每年500斤玉米当年的市场价折算。农户土地入股式:如秀水村整村流转承包耕地,以土地入股为基础,探索出“秀水五股”(即:人头股、土地股、效益股、孝亲股、发展股)的综合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土地变股金”的结构性转变,完成全村土地入股村公司9380亩,涉及全村农户892户,土地股按1000元/亩/年(周边土地流转300-700元/亩/年)进行分红,每年平均发放930万元土地股金,实现了从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的“三无”贫困村到生态秀水、美丽乡村的嬗变。企业保底回收式:如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的部分农户向种植企业提供土地建设大棚,由农户自行栽种花卉,企业提供花苗和技术并按照保底价将花卉回收销售。土地“同进同出”式:如化处镇针对政府引进的大户,由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先向农户流转土地后,再以“同进同出”的价格转让给大户。
(五)着力解决资金短缺。以县农村信用联社为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和矿产资源开发权“四权”抵押贷款工作,制定完善了《普定县“四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普定县“四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抵押登记办法》等措施。目前,已向普定县亮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普定县韭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78家规模农业经营主体颁发了《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县农商行、农行、邮政储蓄等银行累计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77笔共计2.09亿元。
(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鼓励农民以承包主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资源入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目前,全县共引进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9家、家庭农场160家、专业大户168个。
(七)创新“村企合一”模式。采取“一村一企、村企合一”的模式,在全县175个村(居、社区)各投入100万元作为产业发展基金“资金池”成立产业发展公司,并整合相关资金和项目,打捆注入到公司“资金池”中,统一安排到村(居、社区)公司领办、创办或参股的合作社具体实施。对村集体的资源和资产,开展清产核资,结合“三权”促“三变”改革,做好多权同确颁证,包装进入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融资,不断做大做强“资金池”蛋糕,助推发展步伐。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农业设施装备仍然较落后,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加上洪涝灾害和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的毁坏,造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制约了我具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春寒、冰雹、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二)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农村科技人才缺乏,示范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同时,农民素质普遍较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比较少,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统筹力度不够,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农村道路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共服务比较薄弱,农村户籍、就业、医疗、保险及社会公益性事业等方面与城市相应水平仍有差距。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适应“三变”改革试点需要,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为运作准则,建立完善相关财政、金融、土地、股权交易、人力资本、保险等多方面全方位配套政策。出台鼓励社会各块力量参与“三变”改革政策,对企业或社会爱心人士作为获取有关信贷、政策优惠待遇的加分条件,对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基层锻炼必备、党政干部提拔任用优先要件。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4
1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送教下乡”的主要做法
1.1以产业定专业,搞好学生管理为了有的放矢地设置好专业,学校对各教学点开展了深入调研,发放基本情况调查表和班级问卷调查表,按照以产业定专业,分区域选专业的原则,确定各教学点专业。针对农民学生年龄结构不一、素质高低不一的情况,学校对班主任和教学点负责人进行岗前培训,与教学点负责人签订了责任状,严把学生日常管理关,做到“三严格”,即严格考勤、严格纪律、严格督查,确保教学时数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师资力量是办学质量的保证,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学校采取教师自愿报名、校内赛讲、综合考评的方法,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100名校内专职教师和从科研单位、技术部门、生产第一线聘请的80名本地化、专业化、技能化专家,组成了“送教下乡”教师队伍。为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结合山西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学校组织相关专业骨干教师,专门编写了《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花卉栽培》、《植物保护》、《园林规划设计》、《食用菌》、《农村法律》等涉及5个专业的35套“送教下乡”系列校本教材或讲义,免费向农民学生发放,实现了教材的本土化、特色化。为了保证整个“送教下乡”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教学管理处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教学管理办法、教学安排、教学计划、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根据送教下乡的季节性和实践性两大特点,尽量在农闲时集中学员上理论课,农忙时把课堂设在温室大棚和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学,进行技术指导,做到了“农闲教不闲,农忙教更忙”。
1.3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资料管理“送教下乡”工作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其教学、管理、运作各个环节的可变因素较大,为了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了4大板块,28个分项的教学、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下发各部门遵照实行。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在“送教下乡”过程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收集到的资料都弥足珍贵,为此学校领导组专门在下设办公室,设置了档案柜,将送教下乡各级各类资料分类归档保存。教材、学生手册等学习资料都有专人保管、发放,并有严格的资料保存、发放、登记流程。
1.4多方筹集资金,做好后勤保障“送教下乡”教学点都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分布面广,学校为了保障该工作的高效、机动运作,投资15万元配置了10余套活动投影仪及配套设施,另投资8万多元为40多名送教下乡教师以每台补贴2000元的标准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在自愿的基础上,征集教师私家车作为送教下乡专用车,并为这些专用车实行按公里数燃油补贴。
1.5做好评估督察,树立典型引路如何保证“送教下乡”教学的高质量,送教下乡领导组专门制定了送教下乡督导工作制度,同时责成送教下乡督导检查处对整个送教下乡过程中的授课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督导评估,填写详细的督导工作检查表,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组。根据不同教学点的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学校确立了一些教学点作为典型教学点进行重点打造,利用这些教学点的成功案例来扩大送教下乡工作的影响力。如,晋祠镇东庄营村教学点的大棚蔬菜种植成果非常显著,该教学点是太原市著名的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省、市领导都多次到该教学点进行调研指导;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教学点是古交市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冬春茬黄瓜、秋延后西红市、紫球葱头是该村的品牌产品。该村成立的德胜全蔬菜开发合作社拥有560m3的冷藏库,年加工、贮存蔬菜40×104kg,是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成拉旺同志毕业于太原生态工程学校,是该村的教学点负责人;清徐县中辽西村教学点是传统的葡萄主产业区,该村大学生村官张新苗是该教学点的负责人,他创立的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改良、引进新品种,替换原有的退化、老化葡萄品种,再加上学校定期选派优秀专业教师赴田间地头进行跟踪指导,使该教学点效益显著提高。把这些教学点确立为典型,对整个“送教下乡”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能够让更多的农民学员参与到这一重大的惠民工程中来,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2太原生态工程学校“送教下乡”的主要成效
2.1提高了生产技术,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近几年来的“送教下乡”的学习,农民学生掌握了农业科学生产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如,平遥县罗鸣后村教学点是老梨区,梨园面积较大,栽培技术水平、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和土窑洞贮藏水平较低,尤其是梨果中的公梨(果实品质较低)占到30%以上,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商品性、价格和收入。学校教师实地调研后,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研究,找到了公梨产生的原因是树体生长势太旺,解决办法是控旺趋中,即采用控肥水、喷布PBO和夏季修剪的办法使旺树趋于中庸,使梨农们豁然开朗,解决了梨果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22拓展了产业思路,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古交市邢家社龙子村教学点有菜地32.3hm2,日光节能温室2000间,蔬菜生产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但存在品种老化、营销观念落后的问题。学校在该村设立“送教下乡”教学点后,老师们通过调研,积极帮助村里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蔬菜品质,提升营销理念,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葱头、西红柿、西芹获得了无公害认证,年产高品质、优品牌蔬菜125×104kg,保护地每0.067hm2产值达到了2.4万元,村民仅蔬菜一项人均收入达到9800元,较之前提高20%。
2.3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学校开展“送教下乡”,不仅送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下乡,还送政策法规和精神文明下乡。按照全省统一的教学计划,该校在每个乡村班都开设了农村政策法规、公关礼仪、个人道德修养等德育课程和应用计算机等基础文化课程,大部分参加学习的农民如今都能熟练读写教材和资料,懂得运用所学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解决纠纷,农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构建。在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枣园头村教学点了解到,正在大力推进的山西省新农保政策在该村却无人问津,“年轻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的观念仍然占据主流,错误地认为参加农保是瞎扔钱。教学点老师给大家仔细讲解了新农保政策,举例计算了个人缴费与将来养老金领取的关系,使大家认识到新农保政策是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现在交钱入保,老来可领养老金,减轻了子女的负担。在课后不久,该村就掀起了参加新农保的热潮,2010年该村村民参保率达到了100%,一些老年人已经领上了养老金。如今,村里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子女负担轻了,家里闹架的少了,妯娌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明显改善了。
2.4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增强了教师专业素质在“送教下乡”工作中,教师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找到了服务的方向和施展的舞台,由最初的“不愿下乡”变为“抢着下乡”,由“厌农”变为“恋农”,由理论型变为实用型,不仅赢得了农民的尊重,而且体现了教师的人生价值,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同时也锻炼了一支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教师队伍。
2.5盘活了教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全面发展这些年,农业学校涉农专业的招生数量日益减少,而且其中的大部分毕业生还参加了“对口升学”,真正回到农村想从事农业生产的几乎没有。农村职业教育陷入了这样尴尬的境地:面向不想务农的初中生招生,生源越来越少;务农的农民想上学,但各种条件已不允许。“送教下乡”打破固有招生限制,把招生对象定在了坚持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把正规的农业职业教育送到农民家门口,让他们在不离家门、不离土地、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系统学习中职课程。如,晋祠镇东庄营村近几年蔬菜发展很快,2013年全村120多名菜农参加了“送教下乡”的学习,见到了实效,第二批“送教下乡”招生计划中,学校本来不考虑再从该村招生,但村民要求强烈,村委主任邓万杰几次找到学校要求学校在该村增加生源。
3农业职业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思考
“送教下乡”工作从2009年启动以来,有效地缓解了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培养能力、服务能力之间的突出矛盾,充分发挥了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增强了农民创业致富的勇气,稳定了一大批农民来发展现代农业。
3.1专业教学应该与当地政府产业政策相对接在教学点的遴选中,优先考虑当地产业特点明显的乡村作为设点对象。专业教学只有与当地的产业政策相契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送教下乡”的功效,实际效果也更为明显,在真正解决了当地政府和农民所需的同时,无形之中也成为送教下乡工作的实例宣传,对后续工作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2政府部门的支持是“送教下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送教下乡”工作实施以来,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山西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学校各个教学点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肯定了太原生态学校“送教下乡”工作,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坚定了该校把“送教下乡”工作做实做好的决心和信心。教育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组、职成教司的领导和专家都专程到学校进行“送教下乡”工作调研,充分肯定了这种教学模式,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送教下乡”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的一朵奇葩,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3农民受益是“送教下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清徐县柳杜乡成子村是传统的大棚蔬菜和红香梨种植区,多年来一直受绿叶菜“金边问题”和红香梨春季管理技术问题的困扰,规模始终不能扩大。成为“送教下乡”教学点后,通过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彻底解决了困扰农民兄弟多年的种植难题,农民学员的学习劲头被广泛调动起来。晋源区要子庄村民过去以采煤为主要职业,国家限制私挖乱采后转型从事了种植业。由于缺乏相关的种植经验,信息也相对闭塞,导致转型后村民的腰包始终鼓不起来。“送教下乡”在该村开展以来,由于其紧邻学校,送教老师只要有时间就去进行技术指导,该教学点学员的种植技能显著提高,随之带来的是村民丰收的喜悦。在“送教下乡”成果展示会和技能大赛中,该教学点学员都积极要求参加比拼,并做起了“送教下乡”义务宣传员。该教学点现已成为太原市首批休闲农业观光点。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5
[关键词]古镇;旅游开发;商业化;适度商业化;过度商业化;古镇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2―0052-06
[收稿日期]2006-05-10;[修订日期]2006-11-02
[作者简介]李倩(1981-),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资源管理;吴小根(1964-),男,江苏苏州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旅游规划与资源管理、海岸海洋科学等;汤澍(198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
1 问题的提出
古镇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是在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聚居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处发展,古镇作为一个新型的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其中尤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及蕴含丰富民俗风情的云南丽江(大研古镇)走在开发的前列。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开发,作为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旅游的开发为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然而在其促进古镇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争论较多的是古镇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商业化现象,多数学者认为旅游的开发使古镇陷入了“过度商业化”的局面,或出现“商业化氛围过浓”的问题。如熊侠仙(2002)指出江南古镇的旅游开发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倾向”,林锦屏(2005)认为丽江大研古镇受“商业化”冲击严重。然而,关于“商业化”及“过度商业化”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诸多学者往往在文献中相互套用。且对“商业化”现象本身的好恶,也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旅游地的商业化将导致地方特色文化资本的流失;相反,也有学者认为通过销售地方土特产品和艺术品,旅游地的文化商业化不但可以为当地人提供生机,还能复兴地方的传统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商业化”是否等同于“过度商业化”?它是否真的会导致古镇文化资源的丧失?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尝试对“商业化”、“过度商业化”进行区分,并通过探讨旅游“商业化”与古镇发展的关系进而说明商业化是古镇旅游发展中的必然现象,而“适度的商业化”将有助于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古镇旅游发展现状
古镇是地方经济、文化、生活、习俗的有机整体,不仅有古建民居、历史街区及民间工艺等有形的旅游资源,更有包括空间环境、民族艺术及节事活动等的无形旅游资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与现代文明隔离所保留的传统环境迎合了现代游客求异的心理。
我国的古镇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陈逸飞先生一幅《故乡的回忆》使得苏州周庄享誉海内外,不仅成功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品牌,更使周庄成为中国古镇旅游发展的开拓者。继周庄之后,苏州同里古镇于1986年开展旅游事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周庄的示范效应下,江浙一带的古镇相继走上“旅游兴镇”之路。浙江乌镇于1999年开始旅游的开发工作,由于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又较好地保护了历史,故被喻为“最具文化气息的水乡古镇”。与此同时,西部的丽江大研古镇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逐渐为游客所关注,1997年“申遗”的成功更使其名声大噪,并迅速跻身古镇旅游开发的前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古镇旅游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周庄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4000人,周末平均每天7000―8000人,2002年,周庄接待游客263万人。乌镇于2001年起正式对游客开放,同年接待游客数达78.9万人次。丽江2002年接待游客约320万人。2001年,江南六镇(苏州周庄、同里、角直及浙江乌镇、南浔、西塘)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水乡古镇的品牌效应日趋成熟。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于2003年和2005年,相继公布了两批共44个历史文化名镇。在这股古镇旅游热潮的带动下,我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古镇旅游,四川、重庆、安徽、江西等都在打造各自的品牌,目前较为出名的有江西婺源古镇、湖南凤凰古镇等。
我国古镇旅游现有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1)政府主导模式。以丽江大研古镇为典型代表,由镇政府投资建设古镇基础设施,并通过行政审批权在宏观层面上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管理。(2)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以浙江乌镇为典型代表,由镇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或以资产作价入股的形式,组建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并通过向银行借贷来开发古镇旅游项目。(3)企业主导模式。以湖南凤凰古镇为代表,由开发商取得古镇内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权,镇政府则退居宏观角度经由法律条例对开发商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古镇旅游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游客多集中在周庄、乌镇、丽江等知名度较大的古镇,大量游客的涌入影响了古镇原有的宁静气息,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热潮又使这些古镇陷入了“圈地运动”。除上述知名古镇以外,多数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新兴的古镇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镇内的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客,旅游经营者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而某些古镇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古镇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遍在性较强,由于开发深度不够,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易出现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因而回游率不高。
3 古镇旅游的商业化现象
3.1商业化及相关概念辨析
3.1.1商业化
在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对其中的文化遗产地所产生影响的研究中,商业化问题受到较多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对于商业化的态度也往往褒贬不一。事实上,旅游和商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而商业,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以营利为目的,以商品交换为特征的经济活动。可见,旅游业的发展必 然少不了商业部门的参与,两者紧密联系且相互渗透。
布迪厄(Borudieu,1997)将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资本概括为3种类型: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相互转化。因而,在古镇这类具有丰富社会文化资源,而经济资本尚缺的文化遗产地,往往会通过地方文化的资本化运营来为地区发展筹集资金。故旅游开发作为实现地方社会一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的方式被广泛采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商业活动。正如格林伍德(Greenwood,1989)所指,当当地人为了获得报酬而表演传统仪式时,商业化就开始了。
3.1.2 适度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现象本身虽然是中性的,但随着旅游的发展,商业化进程的快慢不一又会对旅游地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为旅游地的适度商业化或过度商业化,这里的“度”是针对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在旅游发展中不同的组合形式而言。
在古镇等文化遗产地,其自身所具备的特殊社会一文化资源成为一种资本,即社会~文化资本,旅游地通过商业化开发实现了社会一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在理想状态下(图1),其所获得的经济收益在用于消费及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后,剩余的相当一部分资金将反馈于文化资本,用于古镇的修复和保护,并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而实现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复兴,从而形成经济一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这一过程即为古镇旅游的适度商业化发展。
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图1是一种在理想状态下的文化资本商业化运营模式。事实上,在古镇旅游的商业化进程中,地方文化资源是被当作商品进行生产和消费的,有商品交换则必然存在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市场法则具有的盲目性使得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往往难以控制,若经济的发展以文化的流失为代价,当造成文化不可逆转的破坏时,即商业化的发展超过“度”的限制时,旅游开发便成为一种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单向度转化过程。从而陷入多数学者所言的“过度商业化”的局面,这是旅游商业化的极端表现。表现为地方传统文化逐渐被异类文化,特别是现代商业文化侵蚀;本地居民的大举外迁,古镇原有淡雅的生活气息逐渐消失;旅游商品同质性现象严重,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被能成批生产的退化而简单的工艺品所取代。目前,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中,周庄、丽江大研镇等多数古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商业化”倾向。
那么,“过度商业化”是否真的会成为古镇旅游商业化的末路,而适度商业化仅存在于理想状态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商业化的根本目标是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与一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文化的发展也需要以经济的发展为支撑,故古镇旅游的商业化必须以保护并繁荣地方文化为前提。而“过度商业化”导致地方文化资本的淡化甚至遗失,旅游业的发展脱离了地方文化的依托,必然无法长远。可见这种为获取短期经济利益而置文化于不顾的做法,是违背了商业化发展的原则的。其次,古镇的旅游开发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既然“过度商业化”是由市场的盲目性而引发的,那么通过引入外部约束作用,特别是政府的预见性措施.则完全有可能避免市场机制的缺陷,使商业化进入适度的发展过程,故“过度商业化”并不是商业化不可避免的结果。
3.2 古镇发展与旅游商业化的关系
古镇的发展是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然而商业化,包括旅游的开发导致的商业化所带来的人员流动和异地文化的入侵,引发了古镇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系列变迁,那么古镇旅游是否真的会削弱古镇文化的真实性,进而影响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呢?笔者将通过探讨商业化与古镇文化真实性及商业化与古镇保护的协调。
3.2.1 古镇文化的真实性与商业化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化的真实性”要求文化以其本来面目呈现出来,而旅游的开发使得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地方文化都可以通过符号(包括服饰、纪念品、舞台表演等)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文化的商业化运营是否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成为诸多学者争论的焦点。
事实上,真实性是针对游客的体验而言的,不同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的游客对真实性会有不同的评判;真实性也是针对时间而言的,古老的未必就是真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实性也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文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若以保护为由将其局限在封闭落后的状态下,不但违背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对真实性内涵的曲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完全没有必要笼统地将商业化视作地方文化的消亡。相反,若是以文化发展为目的的商业化运营,不但可以挽救一些濒临失传的文化技艺,同时通过与外界先进文化的交流,还可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例如,若没有旅游对传统文化及时的关注和积极的挖掘,丽江的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了,而许多古镇的传统民居也会随着现代化的冲击而被当作旧物拆除了。
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真实性是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根据《威尼斯》(The Venice Charter,1964)及《奈良真实性宣言》(Nara Document onAuthenticity,1994),真实性是鉴别文化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对真实性的了解是所有关于文化遗址科学研究的基础;“所有文化和社会都扎根于构成文化遗产的有形的或无形的特定形式及表现方式之中,这点应该得到尊重。”“保护一座文物,意味着也要保护文物所存在的环境”。真实性原则要求古镇的保护应体现其原貌,不仅建筑实体在设计、材料上需真实无误,同时还应保证古镇整体环境的完整性,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对于有人居住的古镇还应考虑到城镇生活功能的真实性。
因此,古镇的保护不但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居民的共同参与以维护其风貌环境。而适度的旅游开发,不但可以提供古建维修所需的经费,通过居民参与旅游经营,还可以使居民认识到文物古迹及传统民俗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自觉保护古镇的资源和风貌。因而,以保护为前提的旅游利用有助于维护古镇建筑及环境的真实性。
3.2.2 古镇保护与商业化
古镇是居民生产生活的依存,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遗址或遗产单体,古镇除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的生活价值,古镇的灵魂不在风土,而在居民这一“活的文化”上。因而对民居的保护若只维持在静态的方式,甚至将居民迁出古镇的做法,则是有违古镇发展规律的。
合理的利用应以不破坏古镇资源为前提。在当前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许多乡镇拆旧建新,开办乡镇企业的做法,虽然为乡镇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古建的永久消失,古镇社会文化效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对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化运营或许正是对古镇保护的最合理的方法。适度的旅游开发,不但可以提供文物维修的资金,还可增加居民的 就业机会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若引导得当,旅游开发还可改善居民资源利用观,使他们摒弃传统的资源耗用方式。一味地否定商业化也是否定旅游开发,这是对古镇保护的肤浅认识。
综上所述,商业化是旅游开发中的必然现象,适度的商业化可以为古镇的修复与发展提供资金,并通过解决居民就业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传统文化经商业化运营得以从封闭的状态解脱出来,通过与外界文化的交流而实现自我更新,故适度的商业化有助于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商业化是对古镇发展规律认识偏差所致,从本质上是不符合商业化发展的内涵的。
4 商业化适度发展的合理途径
商业化发展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古镇旅游的健康与否,故如何在旅游发展中控制商业化的“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至少应包含以下措施: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
(1)解决旅游规划的非专业化问题。旅游的开发要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编制单位需要专业化,可由高等院校的旅游专业或专业的旅游规划机构来承担,并通过权威专家的严格评审以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高质量。旅游发展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需受到政府的重视,古镇旅游的开发活动应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发展,以确保旅游规划的权威性。
(2)旅游规划需要做认真细致的资源调查。古镇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文化性,这就要求古镇旅游发展规划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细致深入的旅游资源调查就尤为关键。旅游资源调查需要对古镇的历史演变、建筑风格、节事活动及风俗民情进行深入的考察,突出特色旅游资源,善于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立足本地特征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4.2 政府的积极干预
(1)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正如上文所述,在缺乏外力的作用下,市场法则的盲目性容易使古镇旅游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局面,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调控作用就变得不可或缺了。特别是政府的前瞻性措施将成为限制旅游商业化发展的有利手段。政府的干预作用是从宏观层面进行引导和管理,在借鉴其他地区旅游开发的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管理和保护条例来规范旅游经营市场,通过限制商业活动的范围来控制商业因素的投入规模和发展速度,从而促进旅游业经济和社会的有序发展。
(2)处理好古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关系。古镇管理是政府行为,属于公益事业;而旅游经营则是商业性的,以营利为目的。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两者的协作关系。古镇保护者应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收入尽可能地用于古镇保护,可通过建立古镇保护基金来提供长远的资金保障。
4.3 镇外建新区,镇内限制商业范围
目前,许多古镇在旅游开发中都出现过度商业化倾向,多数游客批评周庄喧嚣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原有风貌。丽江大研古镇在旅游大规模开发前,商业街区主要集中于四方街,而自1997年“申遗”成功后短短几年,古镇的商铺已遍及各主要街区,仅旅游纪念品商店就达800多家,严重影响了古镇的原有视廊及居民正常生活。因此需要对古镇的旅游商铺经营的范围进行限制,将商业活动控制在旅游核心区内,主要生产、销售地方特色产品。对于商业型古镇,商铺应尽量集中在传统商业街,并以沿街老字号为主,起到复兴古镇商业原生态的作用。由于传统街区普遍具有完整的传统风貌,因此居民或经营者均不得私自对民居进行翻修拆建,已新建的商铺必须逐步拆除。
由于停车场、现代型饭店等现代旅游设施与古镇传统风貌不协调,可在古镇外另建新区进行设置,以作为古镇旅游的延伸和疏导。新区的建设应与古镇周边环境相协调,并保持一定距离,区内建筑需控制在一定高度之内。此外,由于古镇民居存在居住条件上的缺陷,而居民若擅自翻修不当,又会破坏古镇整体风貌环境,故可将部分居民外迁至新区,以满足他们对新住房的需求。镇外建新区,镇内限制商业范围的措施,有利于在促进旅游商业化适度发展的同时,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4.4 探寻商业化与文化发展的平衡点
目前游客对于商业化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商业范围大、商家诚信低、旅游商品单调无特色等,普遍认为商业气息淡化了古镇原有的传统风貌。而正如前文所述,商业化本身并不会削弱文化内涵,事实上,一定的商业活动总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商业有商业文化,它贯穿于商业活动的全过程。商业化的适度发展需要高品位的商业文化,这就要求旅游投资商和经营者立足于本土特色,在商业活动中融入古镇特有的文化氛围。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1)振兴“老字号”:“老字号”是古镇商业发展兴衰成败的见证,它不仅是生存时间较长的企业,更是一种历史遗存,其自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对“老字号”进行旅游利用,可将其作为生产和销售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定点商铺,转变原有经营方式,恢复古镇的商业活力。
(2)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古镇旅游开发必须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通过对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掌握市场的动态,在此基础上对名镇文化传统进行深度挖掘,大力开发体现地方风土人情的旅游商品,如乌镇的姑嫂饼、蓝印花布、三白酒;同里镇的芡实、莲藕、酒酿饼;周庄的脍鲈羹及工艺品竹编、“庄炉”等具有盛名的土特产品。
4.5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
乡村振兴主要做法及经验范文6
同志们:
这次全县“三年绿化六十万、打造治荒第一县”造林绿化竞赛活动(以下简称“竞赛活动”)动员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了搞好这次竞赛活动,县委常委会先后两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相关事宜,并制定出台了开展竞赛活动的《决定》和《实施方案》。希望各地各部门按照《决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搞好竞赛活动,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竞赛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我县正处在全力实施“三县”建设、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开展竞赛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竞赛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抢抓战略发展机遇的重要载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植树造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具有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持湿地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为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国务院已批准了《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白城作为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城市,是连接图们江区域与蒙古国陆路交通线的必经之地,在“长吉图”发展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使白城尽快融入“长吉图”发展规划,作为全市幅员面积最大的县份,我们责无旁贷,必须全力加快生态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竞赛活动,就是为了尽快改善吉林西部的生态环境,积极抢抓战略发展机遇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二)开展竞赛活动,是落实“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迫切需要。县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结合县情实际,我们提出了围绕“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全面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发展思路。三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绿色生态旅游县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仍是全省唯一的荒漠化县份和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县份。全县土地荒漠化、沙化面积高达497.5万亩,占全县总幅员面积的39%以上。全县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4.9%,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土地荒漠化、沙化的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危及我省粮食主产区生产和中东部城市天气质量,对全省的生态安全也将构成威胁。另外,从近年来我县的降水量和地下水位来看,也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全县降水量仅为364.7毫米,与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215.5毫米。降水量的逐年锐减加之生产生活用水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地下水位的急速下降。,全县地下平均水位是5—6米,与20年前的1990年相比整整下降了近3米。特别是县城区,地下水甚至形成了“漏斗”状。按这个趋势发展,不要说生态环境不会得以改善,就是子孙后代的生存都将成为问题。同时,我县的旅游产业也是紧紧围绕生态展开的,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开展竞赛活动,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三)开展竞赛活动,是改变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的必然要求。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是一个区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品位和招商形象。总体上看,我县的城乡绿化水平还不高。主要是,城市绿化总量小、档次低,尤其是农村绿化欠帐较多、差距较大。当前,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达不到绿化标准,在所有自然屯中,也只有6个达到省级绿化标准,达标率仅为0.8%,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更加优美、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随着三一风电产业园、华仪风机制造、500千伏变电站、230万千瓦风电场开发等一批大项目的全面开工建设,域外投资者将纷至沓来,陆续到安家落户,投资发展。如果我们不尽快把生态环境搞好,将直接影响域外投资者对我县招商环境的整体评价,进而影响全县的项目招商工作。因此,开展竞赛活动,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市魅力、吸引力、竞争力,增强群众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的必然要求。
总之,全县上下一定要充分认清开展竞赛活动的重大意义,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把竞赛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长远战略任务,作为落实“根本在生态”功能定位,建设“全国绿色生态旅游县”的重要内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扎实的工作,坚决打好打胜这场造林绿化攻坚战。
二、明确任务,把握重点,扎实开展好竞赛活动
开展竞赛活动,是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定。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根据《决定》和《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五项原则”、实施“六大工程”、解决好“六个问题”。
坚持“五项原则”:一是坚持全民参与,大办林业,大搞绿化的原则。造林绿化是全民的义务、全社会的责任。要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全县上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不讲条件,不计代价,自觉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要超前谋划,精心 设计,科学编制三年总体规划和年度详细计划。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适宜植树的植树,适宜造绿的造绿,适宜改造提高的改造提高。三是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开展活动要讲求方法,从最容易见成效的地方入手,在最难的地方突破。力争一年要有大变化,鼓舞斗志;两年要巩固提高,稳步推进;三年要集中攻坚,扩大成果。四是坚持质量并重,多措并举的原则。造林绿化既要注重数量,种树见树,造绿见绿,更要注重质量,提升品位,提升档次;既要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更要以直观的经济利益和就业功能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合力发展生态产业。五是坚持建管结合,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造林绿化难,保护成果更难。要坚持“三分建、七分管”,依靠科技育林,依靠法律管护,推动造林绿化工作逐步走上科技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使县城区改头换面,让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来源:文秘站 ),营造出更加适宜人居、适宜投资的良好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市。要在改造提高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城市绿地由单一品种向乔、灌、草、花相结合转变,由普通品种向珍稀品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由园林向园艺转变。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9.8%以上,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达到8.4平方米以上;在县城内建成2个主题城市公园和宽度在50米以上的环城绿化带,让城市融入绿色园林之中;要使县城内每个住宅小区和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实现绿化覆盖,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生机盎然的美好环境之中。二是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树立乡村绿色环保的崭新形象,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园的源动力。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大搞造林绿化。到20__年末,全县所有村屯绿化覆盖率都要达到30%以上;镇(乡、场)村两侧街路绿化都要实现全覆盖;每个镇(乡、场)、村(屯)都要建成宽度为8—20米的护镇(乡、场)林和护村(屯)林。三是实施绿色通道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在我县境内打造出纵横交错、连绵起伏的绿色风景带,使各景区景点有机串联,形成旅游新亮点,给游人过客留下生态城市的美好印象,进而提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标准,栽大苗,栽壮苗,栽景观林,倾尽全力搞好绿色通道建设。到20__年末,全县要绿化公路、乡路271.3公里、河流24公里,建成每侧宽度最低为5米的绿化带,条件适宜的地方要达到50—100米,基本保证各路段无地、无空白点。四是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起到为农田防风固沙、保障农业生产的作用。切实加大组织实施力度,重点搞好缺网断带地段的农防林建设,真正做到成林成网、成方成块。到20__年末,全县要完成农田林网标准化1504.5亩,使全县基本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五是实施荒山荒地绿化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栽植速生经济林,在完成治沙、治碱以及湿地保护任务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双重效益。要强化政策引导,大面积治理荒山荒地,大力度恢复草苇湿地,全面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效益。全县24.2万亩的荒山荒地造林任务,要在末前完成;3.18万亩的低质低产林改造任务,要在20__年末前完成。六是实施湿地恢复工程。要通过抓好这项工程,使全县湿地到20__年末扩大到33万亩,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互动共赢的良好局面。
解决好“六个问题”:一是解决好用地问题。造林绿化用地和工业项目用地都是“一号用地”,必须保证专地专用,禁止挤占挪用。凡是已经规划的林地必须用于造林,已经改变用途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强制退出。凡是治理荒漠化需要列入造林规划的,要优先保证,优先调剂。对确需占用耕地的,要用机动地或整理新开垦土地进行调整或补偿。各乡镇(场)要严格按照规划设计落实地块,搞好林地清查确权工作,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千方百计保证造林绿化需要。对造林用地有顾虑的农民,要做好思想工作,引导他们认识到“林茂才能粮丰”的道理,消除农民的抵触情绪。各地各部门都必须明确坚决的态度,采取过硬的措施,解决好造林绿化用地。二是解决好资金问题。造林绿化投资是公益投资,必须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机制,上争下促,外引内联,聚集各方资金,合力改善生态环境。县发改局要牵头搞好谋划和运作,加强与市发改委的沟通配合,积极向省和国家申报“吉林西部荒漠化治理”项目,打捆向上争取资金。林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每年都要争取到项目资金,争取的额度原则上要逐年提高。各地各部门也要加大投入,不能单纯等靠上级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国土整理等政策性资金都要重点向造林绿化倾斜。要拓宽融资渠道,落实补助资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集聚社会闲散资金,鼓励社会各界投资造林绿化事业。三是解决好水源问题。要坚持引水、蓄水、提水相结合,全力为造林用水、湿地补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保证。要全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积极推进文牛格尺河洪水资源化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促进过境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加快恢复现有泡沼蓄水功能,能蓄则蓄,蓄满为止。加快配套水源井建设,特别是没有自然水源的地方,必须打足水源井,确保新林、幼林能够及时浇灌“保命水”。四是解决好政策落实问题。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切实做到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要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只要政策允许,有经营能力,不分境内境外,不论个人集体,不管身份形式,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都可以单独或合作投资造林绿化。要落实国家和省重点生态项目扶持政策,资金可采取报帐制的方法直接补到户、补到人。要坚持“统一规划,树随地走,谁造谁有,适当补偿”的原则,任何地方、部门和个人在落实政策上,绝不允许打折扣、设障碍、拖时间,违者要严肃查处。五是解决好质量问题。造林绿化质量是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自始至终严把质量关,坚决防止“年年种树不见树”这种劳民伤财的现象发生。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进苗、栽植、抚育等环节的跟踪监管,采取苗木政府采购、分片挂钩包保等办法,最大程度地减少质量问题,力争把每项工程都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要抓好乡土优质树种的繁育推广,提高林木适应性和生长质量。要注重引进适生珍贵树种,提升城乡绿化景观品位。积极研发推广造林绿化先进实用技术,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六是解决好管护问题。造林绿化管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管得紧、看得住、保成活。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建立长效机制,落实日常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管护措施,保护好、发展好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尤其是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要实行重点管护、全天候巡查。要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征乱占林地、绿地、湿地等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制定乡规民约,营造爱林护绿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责任,狠 抓落实,为开展竞赛活动提供坚强保证
生态建设是一项德政工程。各地各部门务必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为可持续发展负责的高度,认真对待并切实搞好竞赛活动。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这次竞赛活动涉及面广、战线长、时间跨度大,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县里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我和洪贤、王琦、桂侠同志任组长,亲自抓这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抓紧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同时,竞赛活动要与新农村建设和百镇工程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结合起来,与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合理安排,协调推进。
二是层层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基层单位,精确到具体地块。要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明确责任人,明确任务目标,明确标准时限。县领导包片、乡镇(场)领导包村、机关干部包点,一包到底,直到任务全面完成。要实行部门帮扶责任制,重点任务重点帮,难度大的地方由实力强的部门帮扶,促进活动均衡开展。要实行连带责任追究制,各帮扶部门与所帮扶的对象负有连带责任,帮扶对象完不成任务的,同样要追究帮扶部门的责任。林业部门要搞好综合协调、技术服务和督查调度,及时通报各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促进竞赛活动顺利开展。
三是抓好典型示范。在竞赛活动中,各地各部门要注意发现和总结推广各方面的典型经验。林业部门要办好简报,组织召开现场会观摩,积极向上推荐我县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和鹤鸣报社等新闻媒体也要重点宣传竞赛活动的先进典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活动深入开展。
四是实行奖惩机制。在三年的竞赛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实行考核评比,根据各地各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严格兑现奖惩。林业部门要抓紧拿出考核评比细则。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与林业部门组成督查组,在每年造林绿化时节,深入各地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各地各部门不得以无地植树、无处造林为借口,不申报、不实施造林绿化项目。对于在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县直部门、乡镇(场)班子成员,三年内不提拔重用,主要领导就地免职;不合格的中省直单位,建议上级机关调换主要领导。三年活动结束后,县委、县政府还要隆重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活动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不仅进行物质奖励,还要记大功,授予竞赛活动功臣,申报省、国家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