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1

关键词: 初中 音乐教学 激发兴趣

音乐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替代品,可以说,音乐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我们所无法预估的。具体来说,初中音乐教学主要包括歌唱、欣赏、音乐知识及创编与探索四个部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并使其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初中生成为具备音乐情趣的人。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提升教师个人素养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音乐课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气质的主载体,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在音乐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音乐课的主体,音乐教学要发挥的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作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提升个人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起到示范作用,在音乐教学中落实言传身教的教学任务。由于音乐课对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较强,例如音乐赏析和音乐创编等,学生刚刚接触这些内容,需要教师的引导,如果教师无法理解音乐的内涵,缺乏专业的音乐知识,那么对学生而言,音乐课的学习将变得无比乏味。首先,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才能写出一份优秀的教案。其次,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在歌曲演唱环节中,除了教师范唱、欣赏录音等手段,有时教师还需要借助钢琴为学生伴奏,帮助学生校对音准,避免“跑掉”等情况的发生,如果教师的弹奏能力不过关,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情况,而且无法对学生的演奏情况做出适时指导。另外,有些曲目要求配合舞蹈,教师如果将这类多领域融合的课程变成单一的演唱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会降低。很多学生都存在“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课”的现象,教师要提升个人素养,成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将音乐教学渗透于自身的一言一行中,促使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化为对音乐的喜爱,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巧妙进行课堂导入

音乐是反映人们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也是一种美,能够给人带来听觉的享受,让人“赏心悦目”。可以说,音乐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科。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下,音乐这一学科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活力,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巧妙地进行课堂导入,借助导入部分,为接下来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教师要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给学生以全新的体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本新鲜感,保持对音乐的热爱。我们以《西部畅想》这一歌曲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借助与《西部畅想》有关的古诗句进行导入,例如学生耳熟能详的《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可以朗诵这首诗并提问学生:“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自然风光?”借助诗歌概括西部的灿烂与优美之处,实现多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先通过诗词领略西部壮阔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壁画艺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风土人情,导入后再播放歌曲,这样可以营造一种音乐氛围,使学生准确抓住歌曲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引导学生在疑问中产生学习兴趣。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音乐教学要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教师要学会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为音乐课增添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具有便捷灵活、生动形象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加直观地感知音乐内容,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满堂灌”的方式比,这种方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电教手段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学技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丝路驼铃》这一乐曲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卧虎藏龙》的片段,因为《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采用了这首乐曲中的两段。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可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乐曲学习的状态。除了观看电影,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与古丝绸之路相关的图片,如丝绸之路上的骆驼队、漫长的跋涉旅途、人们庆祝时跳的舞蹈等,配合播放《丝路驼铃》这首乐曲,使学生能够视听结合,感受乐曲中所描绘的丝路驼商行进的情景,这种方式更具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将这首乐曲古朴清淡的韵味传递出来,帮助学生在听音乐时感受和理解音乐。此外,这首乐曲是一首轮响悬殊、起伏大的大阮独奏曲,由新疆手鼓和碰铃伴奏,教师还可以针对乐曲中用到的乐器展开介绍,帮助学生拓展音乐知识,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四、结语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们现实生活情感的表达,音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可以为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学生在音乐中实现自我发展。教师要大胆创新,使音乐课重新焕发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成为学生释放自我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杨扬.关于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4).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2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不仅需要教学方式的变革,还需要改变课堂参与方式,提高其参与度,用团结合作的精神来互相激励彼此更好地学习。通过合作努力互利共赢,让初中音乐课堂充满欢声笑语。

关键词 初中音乐课堂;合作与学习;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14-01

初中是一个美好的学习阶段,是告别六年小学生涯迎来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学生对各门学科满怀期待的同时对音乐课更加充满向往,因为音乐是具有神奇力量的美妙旋律,能缓解疲劳给人以振奋。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怎样让学生既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又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来参与到课堂中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音乐知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使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一、当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互助的问题

1.“穿新鞋,走老路”,没有实现真正的教学变革。大部分中学课堂已经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但配合度不高,总是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讲教案而学生开小差或漫不经心听讲的现象。教师提问时,无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沉默几分钟后,教师就会迫于无奈地讲解答案或在黑板上抄答案,让学生照做,或者对着乐谱进行教学。其实,这样的形式无异于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根本没有体现出合作共享的学习过程。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互动不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参与到互动合作的过程中时,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合作状态需要一定时间,往往学生讨论问题正激烈时上课时间不够,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会强制中断讨论。例如,在一次教口风琴的课堂上,提出“口风琴的由来是什么?它的演奏方式有哪几种”时,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这个问题,但正当大家提出各自的见解时,教师却因为赶时间就自己解决了而并非学生解答,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学生讨论合作的积极性,在以后的课堂中也不会积极思考,学生认为最后教师会给出正确答案,这样的心理会阻碍合作学习方式的展开。

3.教学工具落后,缺乏吸引力。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即使采用合作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致也不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因为音乐需要伴奏和声音,当美妙的音乐从多媒体里播放出来时,无疑会使学生在单调的学习环境中焕然一新,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二、解决对策

1.实现合作互助学习的真正变革。如何让新型的互动式合作共享教学真正地被运用到课堂中来呢?以学习乐器和唱歌为例:首先分小组进行乐谱辨识,使学生辨认长音、短音、高低音,接着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较量,让各组派代表进行歌唱比赛,这样的小比赛既不伤大雅,也不会影响教学进程,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对歌唱环节进行评论,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再接着就是乐器的使用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享受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的发音进行修正;最后,让各组成员自行练习,此时教师可以走下讲台,对学生随机指导,实现真正的合作学习目标。

2.给予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耐心地指导学生,学生积极讨论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互动,尽量不要因为时间问题而随意中断讨论,避免打击其学习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客观地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做到合作互助出结果,让学生更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

3.更新教学工具,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利用多媒体,通过声像结合的传播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享受多媒体播放的动听音乐时,还可学习歌曲的旋律、思考歌词的含义,做到勤思考、学会体味词语搭配的妙处,也有利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理解歌词,把握歌曲的基本主调,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整首歌的情感主题。最后,教师积极开导,引导学生该往哪个方向思考,还要时不时地教导学生转换角度思考旋律的搭配,引导学生试着改变歌曲的旋律,尝试创新和突破。

三、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中的作用

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就是让同桌或前后桌一起参与音乐课堂的学习,以小组的形式对教师讲的音乐知识进行讨论,然后共同商讨答题对策,个人就是代表整个团队的荣誉,使学生更在乎每个人的想法,在如此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最容易被激发出来的,这样也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教学任务,效率更高。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以前的学习只是单纯地认识乐谱和乐器,提高修养,但现在的教学方式是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下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学习课堂内外的知识。

2.开放性的合作教学能激发创新意识。合作性的教育方式更加具有开放性,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是分小组的方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到团结的作用,意识到集体的奇思妙想不仅能快速完成任务,或许还能有所创新。所以,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也为学习其他课程做了比较好的铺垫。

3.团结班级,体现个人价值。小组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论是音乐理论知识,还是歌唱方法练习或窍门的掌握,都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训练,这样个人的才能在每个小组中能够更好地展示出来。在小组中,个人才能被尊重,其能力也能被无限放大,这样就能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在思想交流中传播音乐知识。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互相推荐优秀歌曲,发表对歌曲的不同见解,提高音乐欣赏水平,交到更多的好朋友,整个班级也更加团结。

当教育面临教学方式的改革时,要努力迎接挑战而不是打着创新的幌子“穿新鞋走老路”。在初中音乐课堂上采用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这种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改善学习环境的好方法是值得采纳的,要继续探索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合作交流的方式。音乐是世界上共通的语言,上好音乐课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无国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殷璐.浅议初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5-26.

[2]杜建萍.谈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艺术教育,2013,(4):69-70.

[3]谢建平.对初中音乐开放性教学的分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159-160.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3

关键词:教学目标;音乐教学;有效性

一、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一堂高质量的音乐课首先要求教师掌握教材内容,因此课前教师必须对教材有透彻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准确的拟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因此,无论是唱歌课,还是欣赏课,都不要忽视“听”的环节。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性”要结合教学设计,并在教学中加以强调和体现,这样才能保证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设计教学中的“提问”,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设计和上课的每个环节都应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中“提问”的环节也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运用“提问”这一环节时,教师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必须准确、精炼,切合教学目标。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关于提问的设计方面,我有以下一些感受:课堂中尽量避免无效的提问,所有的提问应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为目的,所用语言要规范、简洁、明了;提问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过于深奥的专业术语;若遇到卡壳的情况,要及时启发,不要一个答不上来再来一个,结果是同样的效果,浪费了时间;遇到学生无法作答的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或者运用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解答;提问的设计要严谨,不得有原则性的错误,以免误导学生;问题的答案或概念性的陈述要求是:相对准确的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答案。

三、教师通过自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投入课堂

教师的亲和力来源于一个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领悟和对学生的关爱。教师的感染力来源于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以及教师个人扎实的基本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启发,学生唱得还真有点味道,突然让人感觉到这节课很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逐步把学生带入了音乐的殿堂,音乐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了。教师的感染力逐步形成了影响力、个人魅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在器乐方面(包括除了钢琴的其它乐器)比较突出的可以把器乐的演奏融入课堂教学,例如学习江苏民歌,可以把笛子、二胡等乐器运用于教学,记得有一位教师在上《江南好》这个单元时,导课用了竹笛的演奏,由于他演奏技巧非常娴熟,学生很快就被吸引了。总之,教师只要有心、用心,练好基本功,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投入到音乐课堂,你的课堂教学就会与众不同,效果突出。

四、策划独特新颖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从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围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欣赏、表现、创造四个方面进行。初中音乐课包括唱歌课和欣赏课两大类型。简单谈一谈欣赏课:首先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特点策划欣赏教学设计中的活动方案,课件制作要切合课题,若要使得整个课堂的气氛欢快活跃,教师在课堂上应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教态亲切自然,容易跟学生亲近、互动;独特新颖的课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教案设计应整体化、系统化,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现状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能尽力在课堂上完成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中运用动静交替的原则:课堂中有唱、有律动、有旋律的创编,尽量让学生去展示,以多种方式去全方位地感受音乐、表达音乐,并在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技能和体会音乐的乐趣。这不但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知识,增强了自信心,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五、课堂中运用小乐器,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平时的教学实践得知:小乐器进课堂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合唱教学的开展。小乐器(竖笛)进课堂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巩固了学生的音高概念,辅助了合唱教学。教学中音高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除了教师具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学生密切的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在合唱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唱好两个声部,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音高概念,否则无法完成合唱任务。一首二声部的作品在一节课中完成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若尝试让学生用中音竖笛吹奏二声部,并尝试与一声部的配合,让学生对合唱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印象,这样对二声部的旋律掌握就比较容易些。因为竖笛的吹奏不会产生音准问题,只要通过练习掌握吹奏技巧就可以了。因此,当学生逐步对二声部产生了印象和概念后,再和一声部配合就比较容易、轻松了。例如七年级上册《念故乡》和八年级下册《划船曲》两节课,都是合唱的教学,第一课时都是用竖笛吹奏二声部,与一声部配合,第二课时再让学生演唱二声部,这样学生对二声部就有了一定的印象,接受两个声部也不会太困难了,竖笛的吹奏使学生在音准、节奏方面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因此,“竖笛进课堂”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全身心地投入合唱,有利于合唱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的开展。以上是我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有效性教学的一些探索和感悟。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技能、培养音乐修养和提升艺术素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也直接影响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还将不断作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4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初中音乐;倾听意识

一、培养学生倾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音乐课作为听觉学科,倾听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欣赏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以听赏为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富有启发性,是为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而欣赏则要有“倾听”来做为前提,“倾听”是一种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学会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去“听”音乐,是学生审美艺术欣赏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和习惯。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倾听音乐习惯,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心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同样,课堂中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音乐课堂学生倾听意识的途径

1、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倾听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新课标教学的主要理念之一,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达到应有教学效果,才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音乐世界的奥妙。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现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教材、教学内容,要灵活变通,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出使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以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倾听意识。例如:欣赏音乐大师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这一作品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一遍,听后让学生说下从哪里听过?如:电视,电影还是亲友的婚礼上?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听后感。其次,和学生一起探讨作品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可用媒体展示乐器的图片),探讨此作品的由来。此外,我们还可以一边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模仿一下一对新人入场的场面,师生一起感受婚礼中欢乐、幸福和感人的气氛。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学,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讲,必然会引发他们对于爱情、婚姻的好奇和讨论,促使他们用心聆听,只要老师引导的好,此教学设计既可以满足青少年对于情感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表现欲,又可以借机对其进行青春期教育,让他们通过圣洁的音乐领悟和认识到爱情的庄严、神圣和美好,净化和陶冶他们年轻的心灵,激发他们对高品质音乐的倾听意识。

2、多版本,多风格对比性倾听

俗话说“百变不殆”,现行教材对中学生这群年轻生命力而言难免乏味一些,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音乐中的音色、节奏、风格,有比较地听辩,这样可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让学生更爱倾听音乐,最后达成一种良性循环。如:在给学生介绍《当兵的人》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了解这一体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如:《一二三四》、《想家的时候》、《说句心里话》、《男子汉去飞行》、《什么也不说》等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倾听和探讨它们在演唱风格、节奏、旋律、速度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异点。也让学生从中感知兵营这一音乐体裁在表达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共鸣性,让学生接受正直的熏陶和教育。老师要勤动脑,多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逐步培养好学生的聆听意识和鉴赏能力。

3、积极性评价,鼓励学生倾听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受到老师的表扬是对其学习表示认可的最好的奖励,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音乐教学中,老师适当地积极性评价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和培养学生“倾听”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和动作,对学生加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满足学生的成功心理,改善学生的学习心境。有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表情、一句标榜话语等,但凡是积极性的表示对于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学生会更加认真的倾听和学习,更加确定努力的方向,长此以往,既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更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4、用音乐促进师生互动,培养倾听习惯

人与人之间沟通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肢体语言、书写语言、触摸语言以及聆听等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言语直接和学生沟通交流外,还可以采取用音乐的方式来对学生示意或是互动。如:在老师弹奏,学生演唱时,老师可以不再用说“预备起”而是和学生约定用钢琴弹奏‘123’来作为预备令,学生听后直接开始合唱。同样的我也们也可以用有力度的大三度和弦,作为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的结束令,示意学生可以结束讨论了。再者,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自己备选几段类似的曲目,演奏给学生听,让学生认真听,随后一起探讨听后的感受和异同。用音乐作为师生沟通的主要工具,不但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也能潜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学生只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才能在学习音乐中体会到更多的意外和美感,师生之间才能有一个良性沟通,也能让他们更加喜欢音乐这一学科。让我们将学生听觉唤醒吧,协助他们走上音乐这一奇妙旅途,也让学生们在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与成功多一次邀约。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中国人民教育部委办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音乐 审美教育

那么,如何突出审美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操作:

-、加强音乐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因此,为使音乐欣赏课更有效果,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一首歌(乐)曲的不同音响资料),挂图、幻灯片,录像片、图片等等,可增加信息量,增强欣赏课的艺术感染力。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4、注意电教媒体的应用。实践证明,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在作品欣赏中的应用,可拓宽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益。例如:VCD中的歌曲欣赏和录像带音乐欣赏中的背景画面,给音乐的意境提出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更容易了解音乐,在图片幻灯放映的特定氛围中,老师动听的引导讲述、清晰明静的画面、将会引起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应,激发起学习兴趣近而参与产生共鸣。兴之所至,趣味盅然。

二、挖掘美育素材

在音乐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对蕴含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加以概括和提炼,并加以刻意地强调,增加审美教育的效果。如:对音乐的速度,让学生参与律动去感受苦乐,对于节奏,可让学生玩弄打击乐,去进行感受和领悟。既可扩大学生的审美领域,又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增加对美的认识和分辨,加深对美的理解。

三、重视美感的训练

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我们既要使学生具有美的意识、美的观念,又必须具备表现美的方法和技术,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训练,又要注重表现美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我们应明确学校艺术教育是非艺术专业的人才教育。可适当降低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以便面对全体学生,让大家都能够接受,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美。一个学生想要有音乐修养,脑子里必须装有大量的音乐旋律。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课的每一环节,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必须贯穿对美感的训练。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认知能力。让学生充分理解感受课业练习中多种美的类别和特征,引导他们将各自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贯穿到练习之中进行应用,获得艺术表现的愉悦和。

四、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增强美育的效益,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请一些在器乐、声乐、表演上有特长的学生上讲台来演唱、演奏、表演节目。进而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来表演√目,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学生各自带一些自己家里的CD、LD、VCD等自认为好听的音响资料,在上课前几分钟甚至后几分钟,播放给大家听。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其他音乐的评价能力。同时,在音乐教室开辟音乐教学园地、张贴著名音乐家的挂像,等等。久而久之,形成一个积极的良性循环,对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审美教育最终落实关键在教师

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结构、艺术修养、专业视野等等,这些都是贯彻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乐业,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钻研教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程序,努力营造美的氛围,设计美的过程,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到授课的每个环节都有美育的渗透和参与。再次,必须培养自身好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的美育素质。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尽可能自己制作音乐电脑教学课件。正确引导学生体验美的情意,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音乐课的美感,激发学生表现美的愿望,大胆表现美好事物,从而出色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初中音乐课程教案范文6

【关键词】中专音乐教育;有效教学

一、精选教学内容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第一手参考资料,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同样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精选一些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精选一些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够和时展的步伐同步。教师可以把教材上的编排内容作为自己的参考资料,在实际教学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扩充, 比如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或者是练习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选择的,通过精心选择,学生们掌握的知识也能够用到实处。

例如,在组织学生探究“中国民族调式”的相关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的枯燥,课本上基本都是理论知识,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在课前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民族乐曲以及民族调式的器材:比如黄钟、太簇、大吕、姑洗、夹钟以及蕤宾等,让学生们去欣赏,逐渐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补充与说明,这样也会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势必也会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奠定基础。

二、多让学生接触一些音乐作品

中专阶段的学生身心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一些新鲜的事物同样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很强。一般情况下,音乐课基本上都是一周一次,很难满足学生对音乐探究的需求的。因此,在课余时间里,学生一定要多接触一些好的音乐作品,通过这些好的音乐作品的熏陶来逐渐地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要选择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作品。比如,在教学时,组织学生们一起欣赏《二泉映月》的曲目,在课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选择一些同类的作品进行欣赏,或者也可以欣赏一些此曲作者的其它作品等,然后再从中分析他的作品之间的异同。这种针对性很强的选曲,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的盲目选择,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又能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比较的差,他们一般自主学习的音乐知识和声乐曲子都比较的肤浅。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调动出来,自觉性教育,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多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例如:学生被教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是一种参与,学生的积极举手发言同样也是一种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音乐课教学时,也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出来,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都能够潇洒自如地歌唱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曲目,然后,教师再结合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得音乐课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逐渐地激发学生喜欢上音乐的心态。

四、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音乐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素质决定了音乐教学的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很有必要的。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需要有正确的审美取向以及创新的精神;要及时地吸收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及时跟上时展的步伐,将自身的创造力和智慧都发挥到极致。此外,还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通过自身的良好修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的领域当中去探究、摸索。

五、构建和谐课堂,有效达成课堂常规

教学时,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让他们都能够形成良好的心理效应,逐渐地爱上音乐课。比如,教师可以巧用音乐提示,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出来,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音乐课。教师也可以运用教学幽默,及时的告知学生们那些不良的行为,确保音乐课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幽默的作用很大,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这种幽默穿插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多鼓励,让他们真正的爱上音乐课,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音乐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对音乐探究的不断深入,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愿望也会逐渐的加强,学生们的音乐范围也会在逐渐的拓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选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美育教学理念的渗透,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此外,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加强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还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学习的内容,恰当地选择一些课外音乐进行欣赏,进而为促进高效率的音乐课堂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莹.浅谈美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开红.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施途径[J].科技资讯.2009(7):164

[3]李建军.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

[4]管鸣.高校音乐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大众文艺(理论).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