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自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教师的自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教师的自述

乡村教师的自述范文1

下列几件物品,真实再现了沦陷前后广州民众的生活状况。

一位普通民众的自述

广州沦陷前,随着党、军、政官员出逃广州,出现难民潮,一部分民众逃往港澳投奔亲朋好友避难;一部分民众随政府机构、文化单位迁往韶关等后方,而更多的民众则是拖儿带女徒步避难乡下,或入白鹤洞等地的难民收容所。

一位普通民众写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自述(图一),真实记录了广州沦陷前后的社会生活状况。自述共15页,每页横19、纵29.5厘米,毛笔书写。现将与广州沦陷前后社会生活状况有关的内容抄录如下:

一九二五年,我在一个带有封建色彩的家庭出生了,以剥削形式为经济主要来源的培养下我被长大了。在家庭中,我是父亲的第三个儿子。整个家庭内,除了父母亲外,是有着以九个兄弟姐妹组成的。

当我在一九三三年(八岁)的时候,已经被送进市立第二十三小学校念书了,因为进入学校比较早一点,所以在八岁时已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这样每天还是当当美的没有懂得什么便渡过了初等教育的阶段,直至一九三六年(十一岁)便是一个小学毕业生。在这时间,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学校。在市一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的侵略战争。在这个时候,广州的学校开始停课内迁,我的家迁往河南区的沥蛳纾ㄒ蛭自己的乡村是没有房屋居住,这个地方是我的姊丈亲戚),而我则随着外祖父到香港去了。

由于个性顽皮,主观比较强,居住在外祖父家中,经常与其他小孩打架,于是被亲戚们厌恶了,在一九四年夏天又回到敌伪统治下的广州市。回广州后,又在第一小学念书(因当时无中学开设)。还没有念完,又考进了市立第一中(即现今的市十一中校址)。刚念了一年,又转到了伪省立广东大学附中初中贰年级,至一九四二年(十七岁)毕叶。在这个阶段内,曾经在校受着童子军的训练。在学科方面,除了一般课程之外,还增加了一科日语。在这个时候,亦没有什么其他的组织。

在初中毕叶后,毫不间断的升上(日校)高中部,直至一九四五年(廿岁)高中毕叶。在这一段时间,曾于一九四三年被选为广东青年代表,参加伪国府的还都纪念(当时被选原因是由于军训课中的野战训练成绩较好为原则),一九四四年被选为学生会自治会主席,一九四五年高三期间曾领导鼓励同学拒上日语课(因当时日语教师宣传日本帝国主义思想,遭到同学反对后欲加压制而发生的).一九四四年春参加伪中央青年干部学校广州分校集训(当时全市中学高中学生绝大部分停课,参加是硬性规定的。)为着学习与生活问题,我在一九四五年便考进了广州大学法学院夜班,准备日间便准备找寻工作。

在考进广大不久,由我的表兄沈柏生之同学林梓铭介绍,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广州市修路委员会充临时办事员(林梓铭为总务组长),做那缮校工作。这样每天都是刻板式的在缮校室内抄写公文,除此无其他。

无独有偶,另一名广州市民刘成基在《广州沦陷时的白鹤洞难民收容所》一文里回忆:

作者当时仅系十余龄之童子,随父母渡珠江南逃至白鹤洞学校区,见培英、真光、协和(均系教会中学)三校门前,难民群聚,时铁门仅开一线,逐一审查,只准妇女及16岁以下之男童进入。当时我父是个工人,囊无余资,且前路茫茫,因命母亲携我及弟妹随众人人培英,他自己则往附近乡村暂避。于是我遂开始难民收容所中的两年生活(《广州文史资料》第十九辑,1980年6月,第247页)。

1940年,汉奸集团上演了所谓“国府还都”丑剧,沦陷区民众有受其蒙骗者,难民所中也有人陆续返回广州。上述两位市民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返回广州的。

两张日文收费单

日本侵略者侵占广州后,一方面大肆掠夺当地资料,运走有用机械设备,另一方面控制当地经济,掌控水厂等关系民生的重要产业,同时还让日本公司大量涌进广州,榨取广州人民的钱物。这里展示的两张日文收费单,充分反映了日本侵略者渗透广州经济的事实。

第一张单据为“接管手数料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62,是由广州市自来水厂于日本昭和17年(即1942年)2月21日开给广州市西禅区光复业路门牌29号1楼朱励强的单据(图二)。

另一张单据为“保证金领收证”,横14.2、纵10.7厘米,编号550,是同一家水石同一天开给朱励强的保证金领取单据(图三)。

乡村教师的自述范文2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由于条件所限,一般只局限于课本。课堂之外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很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不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因此,近两年的教学中,我抛开过去对综合性学习视而不见的思想,积极投入,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做了大胆的尝试。

1.认识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身处农村的初中学生,见识少,阅读面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另外,受传统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的影响,许多老师宁可让学生呆在教室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敢放开胆子组织学生到户外实践。以我校为例,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没老师真正组织开展过,一般教师无视它的存在,部分老师关注了,也是把它上成阅读课写作课,给学生的实践舞台太有限。

2.唤醒师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仅仅靠课堂时间还远远不够,每个教师都明白,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天地就有多宽广,因为生活处处有语文!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很多语文老师并没有把视野引向课外,让学生到课外去,汲取营养,丰富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举行的教研组会议上,我连续几次提出了开展此活动的建议,得到了部分老师的响应。

2.2扩大学生阅读量,播放优秀音视频的文学作品,组织朗诵、写作、辩论比赛,使学生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

2.3陪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知识,体会情感,这种做法,激励了更多的师生参与。

3.采用多种方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3.1阅读名著,品味文化。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七年级开学时,我就有意识的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诸如《童年》《名人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并让他们做摘记,写读后感,利用阅读课定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与文学大师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营养。

3.2关注社会,感悟生活。一是利用多媒体条件,为学生选择一些新闻节目、评论节目、科技动态集体播放,使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二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了解现实,了解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3.3亲近自然,升华性情。农村的孩子,与大自然有着很多亲密接触的机会,他们到过绿油油的农田、茂密的树林、怪石嶙峋的山峰、繁花似锦的果树园;他们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打过滚,在美丽的花丛中逮过蝴蝶;在高高的大树上掏过鸟窝;摸虾、捉鸟、扑蚂蚱;收豆、抱瓜、摘野果……总之,他们各自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有着不一般的生活世界。这些令城市孩子羡慕的资源他们却有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所以对乡村学生要引导帮助,让他们用诗、用文、用画去描绘大自然的清纯,陶冶自己的情操,活跃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想象,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3.4重视训练,培养能力。课堂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课外锻练实践、创新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外扩展是语文教学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课内课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让学生做好准备,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两分钟,学生上台就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演讲,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闹天宫》《桃源三结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这就是我》《我班的调皮鬼》《水的自述》《美丽的校园》等美文就是在这个时段欣赏的。学习了《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自己课外通过网络搜索有关素材创作课本剧,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角色"海选",最终他们自编自演、惟妙惟肖的课本剧表演获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训练把课外阅读积累起来,通过课前有计划的活动如激兴演讲,读书体会,小品表演等,训练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5加强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生活的空间有越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就越大。自然风光、人物古迹、风俗民情、民俗文化,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成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丰富资源。我们学校后边有青山,鲜花盛开之际,漫山遍野,前边有清澈的流水,发出动听的乐声,有清明、端午、重阳等文化,有集贸市场,有郁郁葱葱的庄稼地,有关爱老人的敬老院……这些都是我们拥有的独特优势,是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源泉。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乡村教师的自述范文3

诗行里迷人的青春风情

“我曾是那流云一朵/孤独地漂泊在天空/是谁在轻轻呼唤/用那甜蜜忧伤的眼睛”

“我把这些玫瑰放在心中/风雨无阻与爱同行/亲爱的你啊你可知道/为了寻你我日夜兼程”

“自从领受你甜美的一望/我就增添了美丽的忧伤/虽然你的身影已飘忽远去/心中的女神却走进了梦乡”

以上选取的小诗,是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刚刚出版的日照晨风的诗集《心声集》中的三首。这本图文并茂的短诗集,让你在信手翻阅间,在情不自禁的吟诵中,回望青春之爱,重新咀嚼爱情之美。这部诗集是诗人继诗集《莲花》之后出版的第二部诗集。诗评家许家强这样评价日照晨风的诗:他的作品又轻灵又漂亮,并且呈现出很强的规整性,就像旧体诗中的绝句,让人产生极大的阅读愉悦,同时又能从诗体上完整呈现出严谨的规范,他的作品,极可能成为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记忆。

著名诗人、诗评家洪烛在看了《心声集》后这样写道:日照晨风的一系列爱情短诗,与仓央嘉措的情歌不无神似之处,都是心灵天空的陨石,经历过脱胎换骨般的燃烧,即使被时光冷却,也似乎依然炙手可热。正因为呈碎片状,才无比真实,省略了人工打磨的程序,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古拙之美,而且棱角分明,直抵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样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是诗人的心头肉,是病蚌一样忍住疼痛孕育出来的,以血泪把硌得人心痛的沙粒包裹成珍珠。

尘世里就这样诗意地栖息

在《心声集》的序言里,日照晨风的启蒙恩师岳在田老师曾这样深情地回忆:25年前,我在五莲山脚下的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常常在那些静谧的夜晚,一杯淡茶,一盏青灯,手捧一本好书,找寻一种神奇的天地,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和幸福。通常在这个时候,便会有一个清瘦的高个少年敲开我的房门,与其说是来请我修改诗文,还不如说是给我送来一份纯朴的感动。为“他,就是今天日照文学界一缕清新的日照晨风。严格说起来,我其实并不是日照晨风的任课教师,但是他对文学的痴迷和对诗歌的狂热,一直深深打动着我。因为我明了徜徉于文字之间的那份幸福,便格外呵护这株稚嫩的文学绿芽。我给他的,不是多么奇妙的写作技巧,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说教,也不是多么广阔的甚至是谋生存的文学之路,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支持,一种“我懂你”的赞赏。

那时候,我同样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书籍是我最大的财富。我曾借给日照晨风的《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绿风》、《诗神》等文学读物和诗歌报刊,其实也是自己的寻常之物,但却是这个纤弱少年的精神盛宴了。平时,看到一些名诗佳作,便迫不及待地想让他去品读,去享受这种字里行间的愉悦。那些优美的段落,我们也曾一起反复推敲,一同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说实话,那时候日照晨风的习作是稚嫩的,但是总有那么几篇会令我怦然心动,而我并不提倡他急于发表,坚持让他不要为了发表而成为文字的奴役,更不要为了图有虚名去做些文字游戏,重要的是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虽年幼,但日照晨风还是有思想的,对于功利的诱惑沉静而淡然,他一路背纤而行,踏歌来去,对诗歌的依恋和痴爱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你不能拒绝我的歌唱/我已把她和爱揉碎了/在迎面而来的风中/她是叫你心醉的花香”

“祖母的手和声音/让我们崇拜古琴/以古老的乡村节奏/让我们学会感恩”

“一条小河穿越古老的村庄/至今难忘那些细碎的波光/一座小桥横跨在心头/那是我亲切而又温柔的故乡”

就这样地低吟浅唱,就这样地空灵淡远,就这样地含蓄深情,就这样地自自然然、不着痕迹,就这样地朴素而清新。喧嚣的尘世间,这样的诗歌,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干渴的心田,就像一阵清凉爽洁的风,吹走了焦躁压抑的空气,就像一瓶淡淡的美酒,慰藉着孤独纠结的灵魂。日照晨风的诗歌就这样不仅让自己诗意地栖息,也让每一个吟诵他诗歌的人,在幽雅清香的氛围里,悄然梳理和熨帖心灵。

圣土上的真诚歌唱

在“关于我的短诗《心声集》”里,诗人日照晨风这样自述:生活的美好无处不在,爱情的馨香朱颜未改。在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中,我始终踏着如歌的行板,为人、做事、写文章,于平凡中体味一份真实,从诗歌中找寻一种快慰,在文字中获得一份陶醉。诗歌就像一面激情的旗帜,始终在我的生活里猎猎飘扬。它引导我前行,激励我奋发,平复我创伤……始终感觉它是润泽人生的甘霖,是慰藉心灵的清风,不管多苦多累,不论多伤多悲,只要爱在心头,诗在身边,便如渴饮清泉。

从一个青涩少年开始,日照晨风就在诗歌这片圣土上,痴心地耕播着,辛勤地浇灌着,为他崇拜的缪斯女神,献上忠贞不渝的信仰,正如他在《心声集》中写到的“是谁用那凄楚的眼神/彻底征服孤傲的诗人/让他甘愿舍弃了一切/只求这世上的一颗爱心”。又如“虽然没有很多的财富/但是我却十分知足/因为心中珍藏着爱情/幸福时光总令人羡慕”。其实,真正彻底征服孤傲诗人,让他甘愿舍弃了一切又心满意足去追求的,是对缪斯女神的无怨无悔的爱!

“我们在期待着一场花开/对心中的爱神无限崇拜/那幸福绵绵的美好时光/将在激情的心跳中到来”

“今夜天上有许多美丽的星辰/月色潺潺流淌着迷人的风韵/可是我不会贪婪地伸出手去/我只守护属于我的那颗爱心”

“甘美的人生犹如琼浆/生活处处散发着芬芳/悲苦忧愁只是些乌云/它们怎能遮得住阳光”

乡村教师的自述范文4

古乐之韵

在丽江这个文明古邦,城乡很多的民众都擅长诗词、书法绘画;此外,融在纳西大众生活中的就是音乐,在古城和丽江农村最为普及盛行的就是如今已闻名全球的“纳西古乐”。

所谓“纳西古乐”,是多元文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它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皇经音乐组成。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很多音乐史家对“白沙细乐”这套组曲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除历史悠久之外,其珍贵之处还在于它是丝竹合奏,分章节(尚存八首歌、舞、乐结合而成的套曲),其旋律与“和声”的独特是全国所仅见的。它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学研究领域里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并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它极具悲剧感染力。我多次听过60年代时录制的多种“白沙细乐”曲目,听过大研古乐队和长水古乐队演奏的一些“白沙细乐”曲目,深深感到这套纳西古曲有一种如寒山孤笛,雪原夜雨般的情调,展现了一种如白雪清风,冷月秋露般的美学意境。那与纳西族历史上“白沙古战场”、 “龙女树”、“黑水白水送魂”等悠悠古事联系在一起的乐章,都使人闻之而心灵震颤。我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得知,过去听“白沙细乐”而恸哭悲泣的纳西人是相当多的,就是因为这一套组曲有如此巨大的悲剧魅力。因此它又作为“安魂曲”来抚慰受生老病死之苦折磨的红尘中人。

另一说谓“白沙细乐”为“元人遗音”,相传是“一代天骄”忽必烈赠送与纳西王麦良的乐队在丽江流传下来的。有些蒙古族音乐家千里迢迢来玉龙雪域寻觅这个今日在蒙古已成绝响的祖先之音;而有的学者则认为“白沙细乐”是纳西本土音乐;力主“白沙细乐”为纳西人传统音乐的宣科先生认为演奏这些组曲的有些乐器和定弦法与古波斯相同。这多种音乐源流及内涵说就已使这一套民族古乐组曲别具非凡的学术和艺术魅力。

“丽江洞经音乐”自明清以来就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它是道教“经腔”。系从四川梓潼县传来的“大洞仙经”。“丽江洞经音乐”是区别于我国各地道乐体系的艺术珍品。其所以珍贵,是因该乐还保留了一部分在中原早已失传了的辞、曲音乐。如盛唐的《浪淘沙》、《紫微八卦舞(曲)》,元代的“北曲”等。纳西人在长期的洞经音乐演奏过程中将一些本土的民间音乐风格和演奏方法融进其中,使之有了“纳西之韵”。

洞经音乐传到丽江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曾为有功名的士绅阶层所垄断,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参加“洞经会”。但由于纳西人酷爱音乐的天性,最终冲决了这些陈腐的社会观念和规章条律。无数遍及乡村城镇的古乐队自发地产生,使原本为上流士绅所垄断的洞经音乐这一“阳春白雪”走进民间,融入大众。最盛时。每个较大的村落就有一个古乐队。现在,风靡海内外,已应邀赴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挪威、瑞士等国演出的“大研古乐队”是一个由有教师、学生、工匠、农夫、职员、屠户等组成的民间乐队,成员大多数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被誉为集“稀世三宝”,即集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器和高寿的老人于一身的民间音乐团体。他们用心与灵魂奏出的雪域清音,天赖之声。倾倒红尘世人无数。

我曾多次与国内外友人在那古色古香的纳西四合院中聆听“大研古乐队”的演奏,那些纳西老者长髯飘逸,面如古铜,脸上的皱纹中刻满了岁月的风霜雨雪,他们奏起那超凡脱俗的古乐,面容宁静,神态安详,深邃而幽远的眼神,仿佛在引导你进入另一个清音缭绕的精神世界。在那一阵阵仿佛如天上飘来的典雅音乐中,一派祥和空明而宁静致远的气氛,在这古老的纳西四合院中冉冉升起,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聆听者都沉浸在一种飘然世外的意境中。我多次见到听者微闭双眼,脸上任清泪长流的动人场面。

我感到,纳西古乐的这种魅力,除了曲目本身的历史价值外,更主要的是它那种由古老纯净的音乐、雪域古城静谧安详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平和朴实但又宛如有仙风道骨超然之态的老人,与老乐手相映生辉,生气勃发的青年乐手,以及古乐团团长,乐坛怪杰宣科先生幽默睿智妙趣横生的解说共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和情境,使人进入一时顿忘俗世之劳碌和烦忧的一种艺术境界。

在丽江的山野乡村,还有很多不求闻达,在劳作之余自自在在陶然于乐舞中的纳西农夫们。各个村子自发组织的古乐队常常在闲暇时组织演奏活动,他们届时各自凑一点食品,或以花树掩映的农家庭院,或以林木森森的古庙,或以天宽地阔的林间泉溪为演奏地点。演奏之日,村子里喜气洋洋,似过节一般。老幼妇孺皆趋而观之,各村寨都有不少乐迷,如笔者认识黄山乡白华村一老者,每逢该村古乐队演奏之日,便紧随前往,并主动为乐队张罗烹煮杂事,长年乐此不疲。他自述每听古乐,便觉心旷神怡,周身舒泰。这种奇妙的感受能持续数日。

很多山民手头拮据,没钱购买诸多乐器,于是便采山上竹木自制乐器,如“长江第一湾”畔竹园村古乐队的乐器便多是自制的,虽形质较为粗糙。但所奏之音自有一种山林之清气。这些庄稼汉布衣芒鞋、挽袖敞衣地怡然奏乐作歌,其他老幼妇孺则一边在院内打粮,编竹笠,一边和而歌之。这山民的音乐生活痴迷了多少来自繁华闹市的中外游客。我以为其中魅力主要是来自乐舞者那种与天地自然相融一体的情调意趣和豁达通脱的人生精神。

山野清唱

纳西山民好歌舞,他们以歌和舞相伴,走他们的人生之路,乐舞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心灵的一种依托,有了乐舞,才有了边地生活中那一片明净灿然而热烈的色彩。这些陶然于乐舞中的雪域子民,怀一缕音乐之灵,坦然于生活的和风润雨或风刀霜剑。山野中那得天地之真趣无拘无束的乐舞,陶冶出他们的人生性情,使纳西山民的生活充满了一种隽永的诗情,即使面对人生的苦难悲伤,也歌之咏之;过去纳西情侣的殉情始终以弦歌相伴,以歌调约会,以乐曲倾诉衷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慨然面向雪山大江,长歌曼舞,含笑赴死,从中可见纳西人深入神髓的一种诗化人生的精神。

纳西人好音乐早就闻名遐迩。早在汉 代,纳西人聚居的越Q郡就是个歌舞之乡,《后汉书・西南夷传》中记载当地民众“俗多游荡,而喜讴歌”。东汉永平年间,纳西先民白狼部落就向朝廷献“乐歌三章”。即名声昭彰而流行于世的《白狼王歌》;唐代樊绰的《蛮书》中记载纳西人“……土多牛羊,俗好饮酒歌舞”;元人王沂曾作《麽挲诏》诗咏纳西之舞:“泸南地多障,麽挲风俗美。……土俗类楚优,衣服纷错绮。彷徊百态出,供我一笑喜。亦有善刀舞,丛锋粲鲸齿……”清初余庆远所撰的《维西见闻录》中也说纳西人一有闲暇就歌唱。纳西人这性喜乐舞之俗代代相沿至今,除了很多村寨和街道有的古乐队,还有各种村社歌舞组织,如大东乡有“热美蹉”艺术团;黄山乡茨满村、大研镇祥云村等有跳唱“哦仁仁”、“阿孟达”、“阿丽丽”等歌舞队,“热美蹉”、“勒巴”、“嘎蹉”、“呀哈里”、“麒麟舞”等村社乐舞组织。

纳西地区很多山里人的夜晚缺少城市人那种引颈痴看电视电影或于彩灯明灭,众器喧嚣中轻歌曼舞之趣,但却多了在明月清风中醉歌狂舞之乐。农闲之夜,村人常聚集一起,烧起熊熊篝火,跳起粗犷热烈的“哦仁仁”等民族传统歌舞,一人引唱,众人相和。唱得山鸣谷应,唱得月晃星摇。有些名气大的民间歌舞队应邀从这个村跳到那个寨,有些好胜的歌手亦走村串寨对歌赛歌,所到之处,必是一个狂热的不眠之夜。

如果一个歌手出了名,逢年过节或在婚丧嫁娶之际,就常常会被远近的村子请去唱歌对歌,或常常被一些慕名者巧找名目请去进行歌舞活动。名歌手每到一处,必然有一些亦身怀乐舞绝活,不太服气的远近歌手来与名歌手对唱。这种对歌全要临机应变,根据对方所唱即兴作词,既要与传统古调的“捌椎”浔相吻合,又要有创意新意,不落俗套。如不熟悉传统文化,没有纯熟的语言天才,很难成为名满四乡的歌坛高手。著名的美籍奥地利纳西学家洛克博士曾说:“纳西青年男女用口弦即兴创作演奏的爱情诗歌证实了他们的智慧和敏捷的才思,从中反映出他们是自然界敏锐的观察者,他们歌中的比喻都取材于大自然。”从才艺上讲,这种集诗人与歌手于一身的民间艺人与时下凭一条好嗓子,拿着别人谱写好的歌曲嘤然一曲便暴得名利的歌手们可不是一回事。在赛歌对歌中,如果一个年轻的歌手能唱赢名歌手,他(她)的名字将很快不胫而走。又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物。纳西族民间过去有名目众多的庙会,现在还有很多的“兰花会”、“会”、“茶花会”、“梨花会”、“清泉会”等,一到会期,身着盛装的男女老少从四方来赴会,四乡歌手也跃跃欲试地来一展歌喉。人们在清清的泉畔或叶绽花开的林园旁载歌载舞,尽兴方休。正当妙龄的少男少女则利用这种机会寻找意中人结情缘。过去,结情缘的钥匙和媒介便是歌调与口弦、树叶等,如没有歌舞弹唱的薄技在身,相中了意中人也很难得到对方青睐。我常常在田野调查中听乡村的老歌手们和老人们肆意地嘲笑当代影视剧中的情侣和当今纳西后生们谈恋爱时张口“我爱你!”或满嘴索然无味的大白话对话调情的方式,回忆起他们那充满奇情异趣,歌情诗意的恋爱生涯,感受到“纳西古王国”当年那种诗情浓如酒的民俗生活。逢年过节,四乡民众云集丽江古城。在我的青少年时代,逢年过节,可以看到有那么多的老幼妇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往情深,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人流将城内大河小溪衬得溢光流彩,四方街等处月下醉歌狂舞“打跳”、“芦笙舞”、“阿仁仁(哦热热)”(哦热热)、“阿丽丽”等传统歌舞的人如火如炽,似醉似痴;在城中古老的石桥上艳装丽服相对而坐,以弹口弦、对唱“骨泣”调等方式谈情说爱的纳西青年男女又别呈一番山情野趣;新大街上这儿一圈,那里一围,尽是如痴如醉地听“骨泣”对歌的人。前几年,这种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日渐稀少,最近几年则有所恢复,各地自发组织的民间歌舞活动在逐渐增多,虽尚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熟悉古谱古调又能创作出传唱一时之佳作的民歌手尚寥如晨星。但这乡野艺术之音的春日复苏仍使人感到由衷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