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学科研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1
关键词:教师 科研队伍 建设
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流看,不论是育人环境的改善和德育工作的加强,还是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其关键都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无论是在教育观念、教师内容的变革中,还是在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改革中,教师都是中心环节。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使广大教师成为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科研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说,教师参加科研、建立学校群众性的科研队伍,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学校教育改革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参与的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
一、认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更好地从事教育工作。中小学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首先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参与教育科研使中小学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一旦中小学教师亲自参加到科研活动中来,就能亲身体验到科学研究所揭示的教育客观规律,进而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教育质量。
(二)当好教改骨干与先锋,为深化教育改革服务。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与基础。具有教育改革性质的科学研究,既能使参与的中小学教师把对教改实验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又能使他们将一定的理论知识带回到教改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从而使他们不仅能够掌握教育改革的主动权,而且也在教育改革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进而提高教改的质量。
(三)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实现教师自身的多方面价值。中小学教师通过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筛选经验、科学论证等科研活动,能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程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这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就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本身的角色模式也由“教书型”转向“专家型”与“学者型”。于是,教师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开拓性,而且教师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自觉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使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抱有浓厚兴趣和参与愿望。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教育改革日益得到全国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得到教育的实践者——教师的重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过程,使他们从对教育科研感到陌生到觉得并非高不可攀;从初步尝试,到积极投入;从摸索前行,到较系统、科学和规范地研究;从“星星之火”到群众性的科研活动在学校普遍开展。正如林崇德教授说的那样:“这正是以来教育改革的一大成功:中小学教师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五)中小学教师有较为深厚的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教育科学专业理论知识,但他们拥有较为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及实践经验,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和实践,他们会很快掌握中小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成为中小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六)在行动中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客体是学生和教育教学过程,研究的课题就是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中小学教师参与科研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上升为研究的课题,又把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科研知识,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
一项课题的研究,仅有优秀的选题、周密的设计方案、科学的研究过程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一支素质较高、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科研队伍来从事研究,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是得不出研究成果的。因此,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提。
(一)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建立一支群众性的科研骨干队伍,是各级领导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领导工作的职责。中小学教师是在繁重的教育教学之余挤时间从事科研活动的。由于研究能力较低和科研专业知识的匮乏,他们迫切需要培训、进修或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迫切感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他们通过教育科研解决了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教育科研,又使自己成为了教学骨干力量,这些对于自身的职称评定、晋级提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使教师在多方面尝到了甜头。因此,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一方面,学校领导要积极给广大教师提供力所能及的培训、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和保护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学校教育改革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把这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只有领导重视,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出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才会具有群众基础,教师科研队伍也才能逐渐形成并建立起来。
(二)做好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培训工作。学校群众性教师科研队伍的建设,领导重视是基础,抓好培训工作是关键。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本科生 科研能力
在小教本科生实践技能体系中,科研能力的培养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范院校的莘莘学子们在面临专业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仅仅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是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需求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倡导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进而引进“研究型教师”的理念。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显得越发重要。而我们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从现在就应该抓起。
一、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研究型的教师是时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展前提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仅仅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不断地探讨育人规律,进行实践教学反思,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改进,逐渐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为他们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中小学老师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成效,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前线人员,若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则会形成一支庞大的教育科研队伍,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在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我们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打好基础,为自己的科研之路添砖加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教师的需求,使自己避免处于劣势的地位。
3.具备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需要一种精神追求。而科研之路可以提供给教师们无穷的乐趣,让他们接触到不同层面的知识,将他们从单调的、枯燥的教学生涯中拯救出来,从而收获教育过程中的幸福感。”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习惯”。的确,当你真正投入其中,你根本不会察觉出自己的能力的改变,只觉得那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事情,而此时,你已经具备优秀的品质,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你融为一体。在《课程研究与编制导论》一书中,斯腾豪斯提出,教师专业拓展的关键在于专业自主能力的提高。只有重视教师的主体性,他们才能体会到参与科研的愉悦,实现自主发展。
二、现阶段师范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1.调查分析
在此之前,我们从江苏省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中,选取了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学院、南京晓庄学院、江苏教育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这八所院校进行实践能力的现状调查,针对科研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两个问题,即“你在学校期间是否进行过课题”和“在做课题过程中是否配备指导老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如下分析图表:
(以上数据通过SPSS统计软件得出)
(表 2)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过两次以上做课题经历的只占7%,有过一次做课题经历的学生占总人次的17%,一次经历都没有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76%。由此看来,大部分师范生对于做课题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实战经验。而参与学生课题研究是养成科研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他们的科研能力也就可想可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学校对师范生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大,缺少平台,使学生的选择余地缩小;其二是学生自身对科研能力的提升的重要性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忽视了它的必要性。[1]
(表 3)
此表中显示:在做课题过程中,约73%的学生表示学校配备指导老师,但仍有将近27%的学生反映学校不配备指导老师,而是自己独立完成。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访谈,我们得知,即使配备老师给予指导,帮助也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教师教研压力大、与学生交流时间少,更缺乏其它相互沟通的渠道,从而导致指导教师对课题进程无从把握,师范生获得的指导不足。另一方面,校方对教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没有任何实质性激励措施,导致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不足。
2.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2]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了教师的主体性,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从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实践平台,让他们将已有的理论知识更多地付诸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自我探究和反思,而这恰好是提升科研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三、提高小学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
叶澜教授在描述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时强调,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而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则必须对教育研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因此,寻找到提高小教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至关重要,通过种种渠道或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科研意识,营造学术氛围。正所谓意识是行动的前提,要想提高科研能力,首先要唤醒学生的科研意识,要使他们充分意识到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决策应用于实践。
2.学校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加强学生科研意识,营造出一种学术氛围,让学生对科研领域真正感兴趣,这比强制他们去喜欢要有用得多。
3.以教育实习为契机,提高研究能力。[4]学校举行的教育实习活动时间尽可能长一点,学生带着思考走进课堂,带着课题进行研究,此时的他们处于教育实践的第一线,更有机会接触到最动态的、最新鲜的、最有说服力的现实信息,而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样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作为观察者与思考者,将产生的问题形成课题并进行研究,不仅扩大了实习的成果,而且逐步提高了研究能力。
4.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积极开展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创新能力。
5.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将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思考,多回答问题,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为提升科研能力打下基础。
6.在班级里开设科研小组,将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织到一起,进行课题研究,从而带动其他学生进行科研的热情。
7.学校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即使拥有良好的教育研究环境,若缺乏必要的奖励机制,也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进行科研的积极性。科学的研究精神固然重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完成科研活动后的自我满足和他人认同也是保持个人持续研究的动力之一。[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作为成就动机之一当然必不可少。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即学校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的情况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不仅可以让老师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导,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四、结语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培养小学教育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所要培养的是具有教学能力、基本科研能力的,即“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因此,在未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浩,王青,战赫.本科师范生科研活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
[2]左光霞.论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职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
[3]尹芳.强化科研意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J].成都大学学报,2007.
[4]郭新安.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研究[J].师德师资,2009.
[5]唐虢,杨晓艳.试论高师院校对师范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3
【关键词】非现役文职教员 教学能力 部队代职
一、引言
自2005 年 6 月《中国人民文职人员条例》颁布以来,教学、科研、工程和图书等部分专业岗位逐渐开始由非现役文职人员担任。非现役文职人员在军校的发展情况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批教员到任到现在已有十年,在这十年里面,非现役文职教员对军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军校教员中非现役文职教员已逐渐成为新生力量和中坚力量,为军队院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非现役文职教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学,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教育经历,承担专业课和任职课程时,教学能力和匮乏的军事文化背景将直接影响授课效果和培养目标。因此,应高度重视非现役文职教员的任职课程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任职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分析
从事任职课程教学的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从事任职课程的文职教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并且要对装备熟悉。然而非现役文职教员是从地方大学毕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也没有受到长期的军事文化熏陶,更没有学习过系统的军事理论,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实际装备不了解。这就造成了一些尴尬情况,例如经过专业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对实际装备的了解甚至比非现役文职教员深。目前,装备发展升级速度快,教材、课本更新较慢,由于性要求,相关技术的论文较少,这样主要以教材为信息来源的非现役文职教员很难掌握最新装备和专业知识,只能纸上谈兵,学员普遍反映有关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的课程由非现役文职教员讲授没有说服力,缺少联系实际的案例教学。这些情况极大影响了非现役文职教员的教学效果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三、非现役文职教员培训模式研究
目前,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方式单一,军校毕业生留校教员与非现役文职教员培训采取相同模式,没有考虑各自军事专业背景的不同;基础课(例如,数学、物理等)和专业课、任职课程(例如,舰艇动力等)的授课教员也采用同样的岗前和在职培训方式,没有考虑到各个岗位之间的差异与需求。应深入研究如何建立起科学的非现役文职教员的培训模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从事任职课程授课的文职教员的岗前和在职培训工作,既能充分发挥非现役文职教员的积极主动性,又能加大发掘其潜能的力度,实现非现役文职教员自身综合教学素质的极大提高。军队院校有其特殊性,非现役文职教员的岗前与在职培训工作要体现出军校自身特色,针对其已具备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但缺乏军事专业知识,不懂“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的特点,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贴近实际岗位需求的培训方式来弥补这一缺陷,提高其任职课程教学能力。岗前培训是引导非现役新教员进入职业角色的桥梁和纽带,能够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从知识的获取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播者,在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胜任军校的教学工作。首先,可以通过基础的教育学、基本教学技能培训和集中的军事训练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使非现役文职人员能够迅速融入军校环境。而在职培训主要则需以专业知识和部队装备为主。在非现役文职教员开始工作的前几年,特别是从事任职培训的教员,在承担任职课程前应接受多样化并尽量贴近一线装备的在职培训,由大学负责或由学院统筹安排,频率固定,例如三个月或半年,培训频率可以适当提高。可以采用部队导师制、院校导师制、装备参观与演练、参与课题研究等方式,尽快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对装备的了解程度和授课能力。
四、非现役文职教员部队代职制度研究
近些年来上级机关提出“办部队满意院校、育打赢需要人才、出作战顶用成果”的要求,各军事院校十分重视教员下部队代职工作,甚至有些院校强调每个教员必须要到部队代职,并将代职与职称评定挂钩。军校把到部队代职作为提高教员专业能力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有效措施,大多数现役教员都会被安排到基层部队去进行代职锻炼。然而,非现役文职教员和现役干部一样从事军事、装备任职培训,一样需要了解当代新型武器装备的原理结构,更应该充分熟悉我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现状和训练情况。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结合军队武器装备和部队思想情况开展任职课程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非现役文职制度刚刚发展几年,文职教员部队代职制度还是空白,但考虑到实际需求,应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如何有选择地、有计划地安排有需要的、从事任职培训课程授课任务的非现役文职教员到基层部队代职锻炼,增强他们对装备的认知和了解,以全面提高其任职课程教学能力。可采用专业“订单式”代职方式,定时间、定岗位、定任务的代职模式,要求非现役文职教员在规定时间、特定的专业岗位,完成指定装备的学习任务。
五、结束语
军队院校教员非现役化是军队改革的趋势,如何在当前改革形势下,保证教学质量和军队人才目标是关键。通过以上对非现役文职教员培训模式和非现役文职教员部队代职制度的研究,可对提高非现役文职教员的任职课程教学能力提供有效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哲,熊伟明,轧铸.军队文职人员岗位分析[J].医院管理杂志,2011(11):1089-1090.
[2]徐婷,涂群章,刘斌.军校非现役文职教员专业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的探索研究[J].科教导刊,2012(7):156-157.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4
【关键词】课例教学 课例研究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02-02
当前,关于课堂教学的说法很多,有“有效教学” 、“优质教学” 、“高效课堂”、“理想课堂”等等,其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化。课例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它集中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行为导向”或“工学结合”等主流思想。课例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行动研究,它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让教师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因此,它备受专家学者推崇,也深受一线教师认同。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是广大专业课教师在教研实践中,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根据专业教学的需要形成的一种成果表达方式,反映的是教学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主要涉及到学习项目中各种工作任务的完成。它通常是以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为研究对象,提出对工作任务的解决方案和个人反思,以便对工作任务本身进行改进、优化和提高。通过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研究,把农业专业技能教学和课例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一、意义
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实际+教学反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课例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听课,讲课。它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有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有聚焦于发现问题的“观课”,有对教学过程进行剖析,找到成功或不足之处的反思。课例研究使教材解读从模糊趋向清晰,使课堂活动从粗糙趋向精致,使课堂细节从繁琐趋向简约。努力探索专业课有效教学的方法,并将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教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这对提高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效能,培养农业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实践
课例教学研究能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效能,在培养应用性人才中发挥着一定作用,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些粗浅的做法,供同仁商榷。
1.用心把握整合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因素,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是积累系统科学知识的工具。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要全程参加课例研究,就必须研究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目的、编排特点、知识体系、学习重点、难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隐含的思想方法、教材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专业项目课程课例教学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行动导向”或“工学结合”教学思想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摒弃了学科体系的束缚,注重实际行动,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而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所有活动的文本设计,是上课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国著名的教学设计研究专家马杰(R.Mager) 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最后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才能使教学设计更有效。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它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课例研究”的长远目标在于形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思维习惯以及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能力等,所以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尤为重要。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课堂纪律、自我约束能力等都较差,课堂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经常出现,如吃东西、照镜子、梳头、看杂志、说话等,睡觉、不干扰别人听课就算不错的。这些情况要了解、掌握。
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教师根据“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注意效能”的原则,探索“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理当离不开逻辑化的教学设计,只有严密的逻辑化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才不至于变成为一句空泛的口号。以具体项目、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任务完成”为核心的专业项目课程课例的教学设计能够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职业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3.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将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才是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不管在过去还是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都是教师一直关注的焦点。不过从我国传统的对课堂教学研究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或是教师自己发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这种研究途径使教师个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效率也不高。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程度较高的实践活动,课例研究为研究课堂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课例研究是教师群体开展的一种集备课、上课、观课、议课为一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例教学研究中教师更加关注问题,特别是技能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更加关注细节,特别是技能教学中的细节。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强调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避免诸如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变“讲堂”为“学堂”。使传统的讲授法推陈出新,演绎出讲解法、讲述法、引导法、点拨法等。所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做到“三主”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三自”(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三有”(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议论、有所创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新技能、吸收新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懂得怎么做人等,而不是为了赶教学进度。
总之,精心规划、设计、组织课例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又使他们懂得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训练了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工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4.仔细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一部分,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效果的批判的反思与讨论,回答“这堂课上得如何?”。从师生交往方式、学生观及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模式的选取、教学活动的安排、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深思,说说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重点要说明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进程有何差异,要真实描述自己的授课体验与感受。吸取专业研究者或同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对课例进行再加工和实施,改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于建明.高职课例教学研究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 .
[2]孙国英.开展体验课例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辅导员,2014(12).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作者简介:史丽君(1977-),女,河北秦皇岛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讲师。(上海 201109)张俊敏(1978-),女,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海港区教师进修学校,讲师。(河北 秦皇岛 06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zqz09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9-01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专业教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主要有两类人员构成:一类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退专教师,一类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这些年轻的教师作为教师主力军活跃在教育第一线,他们勤奋上进,工作热情很高,但教学成效还需更大的提高。随着青年教师人数的增加,有效提高青年教师思想业务素质,尽早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这一课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青年教师的特点及角色转换中存在的问题[1]
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多数是毕业于正规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在长期的求学生涯中接受了和专业相关的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训练,对知识系统的整体框架熟悉,但因为缺乏相关行业工作经历,知识体系过于理论化,与专业实践背景对接能力不足,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知识点的讲解力求面面俱到,造成学生接受吃力,教师感到课时紧张的不利局面。事倍功半的后果与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教学矛盾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举例来讲,对很多高职生来说,高等数学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因为它不能给自己的专业学习带来即时效应,不能给自己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和好处;对很多教育的行政领导来说,高等数学只是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陪衬,它的好与坏不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率以及学校的声誉和招生情况。[2]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年轻的高数教师往往也会感到茫然,看不到高等数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和正确地位。
此外,因为刚刚从高等院校毕业,大多数年轻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缺乏基本认识,对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的精神领会不深,更谈不上对高职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有效提高青年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
1.加强岗前培训
为了使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很多高职院校专门对新教师开展了岗前培训。通过学习,青年教师能够提前了解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成绩差异性比较大的学情特点;[3]了解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因与本科类院校无缘,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做事缺乏自信的心理特征;了解许多高职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对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责任感,自律意识差的行为特点;了解到他们作为90后大学生,[4]自我意识增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意识形态特点等。有了对学情的了解和认知,青年教师在关于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的学习中才会有深刻的理解和共鸣,才能树立以学生为本位,尊重主体性、承认差异性、关注发展性、鼓励创造性的学生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就能够本着理解、友善、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耐心引导,避免在言谈举止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能够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教师要不失时机给予赏识,逐步打消学生的自卑感,鼓励他们学习。只有对高职教育理念真正理解,青年教师才会树立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终身教育理念;才能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需要展开教学工作。
2.以老带新培养方式的推行及优势[5]
实践证明,一种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式,就是通过“以老带新,一帮一结对”方式给予青年教师全方位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公共基础课教师角色,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起来,就是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和一位业务过硬的老教师结成对子,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不断探讨,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达到迅速掌握教学技能、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种培养方式很容易受到青年教师的青睐,原因在于“一帮一结对”方式确实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第一,老教师们大都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6]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曾指出:“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之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就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为人师表,就是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直观的教科书”。青年教师不仅要重视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道德面貌和世界观等方面的提高、发展,并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老教师们大都敬岗爱生,热爱高职教育事业。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基础课功底不高,学习兴趣不浓,但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投入极大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论对待什么样水平,什么样性格的学生,老教师大都极具爱心和耐心,悉心指导,鼓励进步,一视同仁。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老教师通过行动对学生表现出的亲近、理解和期望向学生传递了爱的信号。教师给予学生的爱,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得一种肯定体验,而且会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前提。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脉搏,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就要正视学生的实际学情,对学生充满信心,只要找到让学生学的方法,学生一定会有进步。
第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水平和学习习惯差异很大这一学情,几乎每一位基础课老教师都在采用“分层次教学法”。[7]即在同一班级教学中,教师根据两套不同的教学目标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课堂讲解提问分层次、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层次。这种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法,虽然增加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压力,但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差生防差,优生更优,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因此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第四,老教师们能够带动青年教师一起进行科研活动,所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科研能力的提升无疑会极大地促动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一帮一结对”方式使得青年教师有机会在老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能力迅速提高。
3.基础课教师也应该是“双师型”[8]
通常,“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即具有所教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岗位经历、资格或能力)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基础课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双师型”教师的意识,即对其所授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相对应的行业动态要有所掌握,并能将所教基础课中和行业相关的应用性技能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青年基础课教师明确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把基础课的教学和专业课相结合,真正贯彻“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的原则,在保证学科自身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将教授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专业背景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方法的应用能力。这样,既能切实地做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机制保障
“以老带新,一帮一结对”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要坚持下去,不仅需要各教研室组织,更需要院系的关注与扶持。一方面,学院要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始终坚持扶持和鼓励为主的原则,鼓励青年教师加强主观学习的能动性,让青年教师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工作,从备、教、改、辅、考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全方位提高自己,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另外一方面,院里应当定期追踪调查,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进程。这也必将会给青年教师带来很大的学习动力。
当然,学院可以组织优秀课程教学评选活动。借此平台,青年教师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特长,交流切磋,相互提高;有条件的学院也可以把青年教师送到国外去进修培训或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在职称评定上,对教学科研成果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破格晋级职称,工资待遇上拉大差距。这都有利于广大青年教师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清平,刘璎婷.浅谈高职院校新教师角色的转换[J].医学教育,2011,(15).
[2]李迎春.从数学的特点来谈高职高等数学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师版),2011,(3).
[3]崔铁根.对高职学生的学情调查及教育策略初探[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2).
[4]杜国青.90后高职学生学习状况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
[5]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以老带新教师培养工作计划[EB/OL].foreign.ysu.省略/Germ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0,2005-10-30.
[6]曹常青.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EB/OL].省略/gjyjs/news_center_zs.asp?ID=79,2011-06-10.
教学科研能力范文6
【关键词】本科生;研究能力;科研项目;培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是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除了通过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试以外,必须培养和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在毕业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现阶段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课堂仍是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思维惰性,不愿意提出问题,甚至提不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依赖于课堂笔记,简单地停留在上课听讲记笔记上。几年前,高校曾经流行着一句顺口溜: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思维僵化,缺乏批判性思维,认为凡是老师讲的、课本学的都是亘古真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一贯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应付考试。如何改革和完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
(2)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的课程训练。如今本科生课程设置中没有特定的关于研究方法的课程,所以学生缺少关于方法论的学习。当面对研究问题,设计简单的问卷调查、收集研究数据都感到吃力,更不用说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另外,学生的思维简单地停留在掌握课本上所学的知识上,缺少自身研究思路的拓展,更缺少能将课本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当然,研究思维、研究方法的训练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上几次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本科生普遍缺乏研究氛围。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往往多而杂,为了修完规定的学分,学生的时间基本被过多的课程学习占据,大量时间花费在应试上。为了增加自己找工作的砝码,很多学生还将大量时间花费在参加各种资格考试、获得各种证书上面。相当部分的高年级学生还把时间投入到研究生考试的准备过程中。因此,学生在大学阶段缺少研究环境,用来思考和训练自己研究能力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创设本科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氛围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4)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能力是本科生必须系统训练和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是积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现在的本科教育中,学生很少能得到系统训练,本科生在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的情况下,面对研究性问题,就会缺乏寻找信息的动力,不易找到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更无法对将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了。具体表现为:学生对图书馆和互联网络利用不够,甚至不会用图书馆的信息检索,无法从中获得研究所需的信息,无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查询、分析、筛选等处理,这对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而言是提高研究能力的一大障碍。
(5)学生普遍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研究潜质,但由于我国特定的升学机制限制了学生潜质的发挥。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学习上多处于依赖状态,缺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学生学习过程基本上是在应付各种考试,背诵现有的各种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
二、对提升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几点探讨
(1)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生一般到开始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才真正接触学术研究,相对国外大学的学生而言是比较晚的。本文认为,我国高校可以在大学低年级分阶段设置论文课程,按照学分制,划分为学分比较低的“基础论文”课程和学分较高的“学术论文”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方向和能力自由选择。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增加关于研究方法的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应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增加其参与学术研究的机会。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通过专题教学,一方面加强学生的专业引导,认识专业前沿问题;另一方面,在专题教学过程中,由于增加了更多的讨论机会,能够让学生逐步提高其信息感知能力,通过阅读提炼信息资料,大胆思考,激发发散思维,从而进行提问训练。学会思考和提问是具备研究素质的重要能力。可以通过在专业课程中展开研讨式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提高学生个性发展与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2)评价机制方面
为了提高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合理地评价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完善的评价机制必不可少。
对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评价主要侧重于对其科研能力的评价。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控制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这些能力比较完整地描述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评价指标。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进行评价和分析,掌握学生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比较薄弱的能力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对大多数本科生而言,由于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研究的经验比较缺乏,指导教师需要更多的引导市场调查,以及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研究论文,指导教师都要即时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
(3)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高等学校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本科生科研项目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些教师却对此缺乏参与的热情,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空余时间比较少,难以在指导的过程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的各种考核更多地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是科研成果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指导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果教师能够转变观念,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足够重视,相信会对学校学术氛围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热情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参与热情,转变学生“科研和我没关系”的固有观念。学生在开展本科生科研项目研究时,需要学生之间在研究的过程总交流和讨论不够深入,不要使科研项目的训练流于形式。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者们应充分认识到目前培养模式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束缚和限制,因此,应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热情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提高其研究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工作能力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