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经济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基本建设经济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基本建设经济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1

[关键词]地级市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实证分析

一、研究绪论

江西省属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能够利用的经济资源有限。基本建设支出作为公共事业,需要政府的财政力量加以引导和支持。当前理论界中,多是对各国之间或者是对某一国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方面进行研究,对地方基本建设支出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则比较少见。就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只有张钢、段澈(2006)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地方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认为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本文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在论证同为中西部地市级的上饶市和赣州市在这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否与他们的结论没有出入,或者完全相悖。接下来便以在江西省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赣州市和上饶市的财政在基本建设支出作为实证依据来分析江西省地级市级涉及基本建设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另外,所涉及的两市经济增长水平都是以GDP来反映,而所拟模型是用基本建设支出作为自变量,以GDP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来说明。

二、以赣州市和上饶市两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1.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E―Views分析结果:使用EViews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EViews分析可知,赣州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总额的拟合优度比较好,能够很好的解释赣州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之间的关系。1998~-,2008年,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着正相关。根据上面所得出的模型,可以说明伴随着基本建设支出的增加对赣州市经济的增长有着极其正面的推动效应,也即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在修正模型中,两者之间却呈现出负相关,从这里可以看出基本建设支出总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存在不稳定性。

2.赣州市基本建设支出与上饶市的比较分析。EViews分析结果:使用EViews分析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EViews分析可知,上饶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总额的拟合优度非常差,就结果来看基本上不能解释上饶市经济增长与基本建设支出之间的关系。出现这样的结果不乏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统计的准确性,在这一点上很难就结论本身来探明;二是某年度与常年正常比例的非正常出入,在上饶市的基本建设支出的时间序列中可以明显的看到1999年的数据为11.9亿元,其他年份中这一数据最高也不过5.8亿元,而且,其他年份中最高数据还是出现在2008年。就模型本身而言,常数项很具有解释意义,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却并不明显,这说明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在江西省,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市级中是否具有普遍性值得商榷,不同的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不同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也是值得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要认真对待的。

三、结论

江西省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结论来看,其相关模型并不是特别稳定,财政在进行基本建设支出时应该谨慎。合理配置基建支出,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改进做法可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调整基本建设支出结构。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是指在生产领域的投资,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中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在非生产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投资。从江西省域内的投资现状来看,应该有效地调整基本建设支出的结构,加大对国民经济及基础作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减少对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的投入。国外经验表明: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大都由市场来解决,政府干预较少,对中西部的建议也应该是要求财政应该更多地投入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二是控制好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基本建设投资对全国,尤其是江西省增强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江西省在工业建设、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从2008年开始伴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大波动,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成为了我国政府的新的执政措施,这就意味着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的一系列投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江西省地级市财政应该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当前形势下,扩大投资应该还是“不二”选择,这也许跟我们实证分析的结论存在冲突,但毕竟我们前面采用的数据主要是前十年的,只具备参考意义,不能作为当前基本建设支出与投资的引导性信息。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2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3-0041-04

一、引言

建设好农村金融生态,对于改善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如何将这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好,还须依赖于选择合理的建设平台、介入方式和工作机制来实现。德州市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山东辖内卓有成效。其基本经验是:以广泛开展农户信用评定为突破口,利用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村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农户的广泛参与热情,探索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路径。

二、理论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逻辑

从经济学角度看,金融生态应该是金融交易双方相互遵守信用交易规则而形成的基本市场次序;换言之,金融生态环境是由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及行为结果交互作用的集合。所以,信用是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反映得最为突出。

而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被充分证实。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贷款难”和“难贷款”应该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最真实写照。“贷款难”是从需求者的角度暴露了金融机构的不作为,“难贷款”则又从供给者的视角流露出金融机构的难作为,这其实是一个硬币的真实两面。形成这一被动局面的基本成因在于“三农”的弱质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农村各市场主体可用来与金融机构交易的,只是土地上产生的少量剩余及其历年生活节余,说明农村的基础信用是残缺的和不完整的,难以有足值的经济标的物与银行信用进行等级别的信用交换,因而缺乏对银行信贷足够的吸附能力,使金融资源不断从农村耗散,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也因此在短缺均衡下日趋脆弱。

当然,仅拥有足够数量的经济标的物(资本或资产)并不是构成信用交易的唯一条件,因为传统意义上的信用,除履约能力和实施履约行为之外,具有履约意愿仍是构成信用的必备要件。具体到农村,“三农”的天然弱质性并不能妨碍和削弱广大农户诚实守信的信用传统。农户作为我国最小的经济单元,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30多年良好的信贷记录已经充分证实了农户是最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这在土地不能成为完全生产要素的产权制度下,信用成为农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生活可以倚赖的无形生产要素。鉴于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发掘和利用最微观的农户信用资源为突破口,才能收到切实成效。

然而,一家一户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又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农户信用资源是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等特点,是一种消费了仍不知其质量好坏的“凭证商品”,这也是造成农户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的基本症结所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弱小、分散和不透明的农村信用资源做符合银行信贷制度要求的大规模采集整理、加工利用,这需要借助信用评定来实现。但是,信用评级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在评级初期只能由政府权威部门来提供才具有“公信力”,私人部门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这一基本特性,就赋予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应该承担主导性的义务和责任。事实上,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生态的倡导者,作为社会信用的管理机关,已经在信用评级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开发设计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评级技术,积累了一定的信用评级和市场管理经验,这都为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户信用评定提供了制度上、技术上的准备,在此基础上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性条件。

三、齐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操作实践

齐河县是德州市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84%。近年来,齐河县建成了百万亩林地及20万亩无公害蔬菜、百万头肉牛、百万头生猪等特色生产基地,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特色基地的培植和发展,使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快速成长,仅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就发展到57家,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36个。与此同时,个体工商户达到4.2万户,私营企业3020家,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374亿元,实现税金5.2亿元。2008年,GDP和财政收入等6项经济指标居德州市第一。齐河县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与当地致力于4年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初期成果

2005年,按照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统一部署,齐河县开始着手当地金融生态建设工作。这一年,经过多方努力,齐河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表态,今后一定要坚决禁止和杜绝企业改制中任何形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并承诺成立专门组织,对企业失信行为实施联合制裁,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工商、法院、公安、房管、国土资源等部门给予最大政策优惠和方便。但鉴于当时全国范围的金融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启动和尝试阶段,有关金融生态建设的标准、依据、路径和方法等极为缺乏,致使齐河县金融生态建设初期的工作仅仅停留在企业层面上,并没有渗透和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放在制止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矫正已经扭曲的银企关系上,并没有确立让更多群体受益的正面导向上。

(二)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向农村转移

2008年,作为在金融生态建设一直打头阵的齐河县人民银行意识到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一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司法等多个部门,单靠人民银行单打独斗不会有好的效果,必须把最有号召力的政府部门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靠行政力量来推动。二是农村金融交易的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和包括个体、民营经济在内的广大农户,优化金融生态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双方的交易效率,因此,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这些倍受“贷款难”困扰的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身上,使其受益,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才能拥有群体基础,才能切实收到成效。三是导致目前农村弱势信贷群体“贷款难”的基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个体户、民营经济和农户可供交易的资产、抵押、担保又十分匮乏。因此,对这些弱势信贷群体的信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该成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而最有效的信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就是信用评定。

基于上述考虑,齐河县人民银行经过反复酝酿,在上级行指导下,最终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案。所谓“政府主导”是指由地方政府来主导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县、乡(镇)、村三级调动起来,充分利用其组织力、推动力和号召力,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优化金融生态。所谓“央行参谋”是指由人民银行负责制定金融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利用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对相关信贷群体进行信用评定。所谓“部门联动”是指政府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尤其是把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农村金融生力军的优势发挥出来,由其具体执行农村信用的评定等事宜。所谓“社会参与”是指利用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优化金融生态的正向激励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该建设方案经报齐河县委、县政府后,得到一致赞同。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工作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经济管理部门、公检法司、金融机构以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碰头会,具体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出台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建立健全了金融机构与政府对话、部门乡镇考评、定期联席会议等运行机制,明确规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和部门年度业绩考核。至此,一个由政府主打、人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信用乡(镇)、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三信”评定的金融生态建设方案最终敲定,并于2008年3月开始全面实施。

(三)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几年,齐河县优化金融生态的每一次重大行动前,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前头。为把 “三信评定”方案落到实处,齐河县于2008 年4月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月”活动,深入农村、集市、学校等地广泛宣传诚实守信、信用担保、信用评价及与金融生态相关的知识,在当地王牌电视节目《田园金风》中开辟专栏,聘请专家讲授金融征信知识,通过墙体标语、宣传车、专题讲座、宣传咨询台等方式增强宣传效果,出动宣传人员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达8000人次。

在广泛宣传之后,“三信”评定进入实质评定阶段,乡(镇)政府动员各村各户积极参加由农村信用社具体实施的信用评定。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了信用评价机构,本着“自愿申请,严格审核,逐级申报,动态管理”的原则,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的评价创建工作。到 2008年7月,历经4个月的第一阶段的“三信”评定基本结束,共有15个乡(镇)、1014个村和86575户农户参与了评定。但由于该阶段属于尝试阶段,评级工作量大、人为因素较多,缺乏科学标准和专业手段,且评级结果有一定随意性。2008年8月,德州市人民银行和齐河县人民银行利用本身信用管理上的技术、平台、权威优势,率先在全省研发了农户“数字信用”评价体系,开发了“农户信用状况指标评价体系”和“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根据农户的借贷情况、个人品德、致富能力等信息进行信用评分,并自动生成客观公正的信用报告,使信用评价由“人评变机评”,实现了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为确保评级结果的实际采用率,推动评级结果切实转化为信贷决策,人民银行协调有关部门还开展了以下四方面的配套工作:一是农村信用社全面修订了其“信贷管理系统”,实现了信贷决策与“三信”评定结果的有效对接。二是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目前,共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621笔,金额6982万元。三是在全省第一个试办了信用贷款业务,积极推广小额信用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对讲信用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在乡镇信用社办完所有手续,目前已为250户农户办理了小额信贷业务,授信额度126万元。四是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组织信用互保,共发展大联保体25个,成员454户,授信额度1864万元,发放贷款555万元。

(四)齐河县金融生态环境的基本成效

目前,齐河县已评定86575户“信用户”、607个“信用村”和7个“信用乡镇”,并为其建立了电子化、网络化的信用档案;“三信”评定的覆盖面分别达到了63%、60%和47%。县政府还对评出的信用乡镇、村、户进行动态管理,优秀者表彰晋级,对信用户敲锣打鼓地进行“挂牌”仪式,对违约者进行处罚,取消其信用贷款资格。受信用评定的正向激励,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守信、守约、守纪”先进典型,全县农村的市场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普遍提高。2008年底,齐河县召开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表彰大会,对19个“模范信用村”、100户“模范信用户”和3家“创建先进单位”进行了公开表彰。

与此同时,齐河县整体金融生态环境也逐渐优化。2008年,全县金融案件执结率由2005年的69%提高到86%。当地政府全力帮助金融机构依法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仅2008年7月,县政府为农村信用社处置抵债资产7000多万元。全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2005年的46.3%下降到2008年的8.1%。四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企业逃废债务行为,没有发生一起金融内部责任案件。2005-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分别增加了5亿元、5.5亿元和6.5亿元,贷款增幅始终位于德州市前列。2008年该县新增贷款9.72亿元,增幅达23.5%,比全市水平高11个百分点;农业贷款增加1.94亿元,占新增贷款的23%,比全市水平高2个百分点,外部资金流入70亿元,同比增长25%。到2008年底,农户《贷款证》达到59124户,发放农户贷款8.97亿元,回收率高达99%。

同样,“三信”评定成了信用评定对象致富的“护身符”,成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指南针”,成了农民增收的“催化剂”。2008年,齐河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新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0个,新增限额以上“农”字号龙头企业12家,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同比增长17%。

四、几点启示

齐河县是山东省境内最早把“三信”评定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县域,也是把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等综合力量灵活运用于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实践的县域,进而为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08年把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决策依据,因而成为人民济南分行辖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先进典型。齐河县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可概括如下几点:

(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从信用培育入手

“贷款难”和“难贷款”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的真实写照。在土地不能流转、不能成为生产要素的制度框架下,信用既是农村最有价值(最值钱)的生产要素,也是与农村正规金融部门相衔接的主要工具,所以,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应该从培育和发掘基础信用开始。齐河县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有好的成效,也正是抓住了农村基础信用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牛鼻子”,从农村弱势信贷群体和农村金融机构双方都急需的环节做起,从根本上缓解了交易双方的最大障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信用评定是关键

由于弱小的、分散的和不透明的农户信用资源具有难采集、难量化、难整合的特点,这就需要有公信力的政府部门对其进行评定,并出具权威性的证明。齐河县较好利用了人民银行作为信用管理机关在信用评定上的技术、经验、权威等比较优势,发挥了人民银行在信贷引导方面的政策、制度优势,顺利将信用评级结果转化为行之有效的信贷决策,进而调动了信用评定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由于金融生态具有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功能,好的金融生态对地方经济发展、对金融机构放贷都具有正向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所以,齐河县看到了这一点,将地方政府的号召力、人民银行的公信力、农信用社的执行力和其他社会各界层力量聚合到了优化金融生态这一点,确定了“政府主导、央行参谋、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优化金融生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6,(1).

[2]张光森.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基于需求的视角[J].济南金融,2007,(1).

[3]彭捷.农村信用环境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J].西南金融,2006,(8).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3

[关键词]基本建设单位;集中核算;国库集中收付

[中图分类号]F8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59-02

作者简介:彭静(1983-),女,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的联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财政部门成立核算中心,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通过会计委托记账,对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是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制改革形式。国库集中收付制是指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上,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办法。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与财政集中收付制度是两项不同的改革,它们之间有许多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两者改革的主体都是财政部门,两项改革的目的基本一致,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其次,二者都要取消单位账户,建立单一账户体系,并且其改革环节体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第三,都不改变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二)二者之间的区别

1核算主体不同 。

国库集中收付制的核算主体是以财政资金为核心的财政部门,表现为以政府会计为主体。主体没变,没有代替单位会计。会计集中核算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尽管单位没有会计,其核算由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资金的“三权”没有改变,主体依然是单位,只是财政部门记账。

2账户设置不同 。

国库集中收付是通过设立零余额账户实现财政资金从国库直接拨付到收款人或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账户,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不经过中间环节,不在任何账户上停留;会计集中核算是通过在财政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设立过渡性账户的方式,财政资金先拨付到过渡性账户上,待预算单位用款时,再从过渡性账户上拨付到收款人或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账户,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中间环节。

3财政资金停留的位置不同 。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情况下,预算单位未用款时,财政资金始终停留在国库单一账户,增强了财政调度资金的能力;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情况下,预算单位未用款时,财政资金停留在会计核算中心的过渡性账户上,在一定程度上肢解了财政资金。

4财政监督的范围和侧重点不同 。

会计集中核算制仅对财政资金支出的规范性进行集中核算、反映和监督,监督的侧重点实际上是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事后监督;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则是对整个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和控制,监督的侧重点是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

5机构设置不同 。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通过建立会计核算中心来统一组织核算和监督;而国库集中收付制则是通过在财政部门设立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即国库收付中心来担负财政国库资金收付和监督的重要职责。

二、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融合的现状

(一)核算中心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

部分单位领导认为设立核算中心只是专职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单位拥有资金使用权、财务自,自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甚至有些单位领导采取各种干预手段,影响着会计核算的独立性和正常运作。核算中心只是在为单位记账,只对原始票据的合法有效性负责,至于相应交易的合规合法性则无法保证。

(二)监督主体职能弱化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作为“局外人”,对一些单位的经济活动不甚明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相分离,既不参与单位的经济活动,又不全程履行监督职能。只是将单据结算、资金划转、记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核算,而对单位的货币资金、各种实物资产却由于其局限性无法纳入其中管理,势必造成账目与实物管理相脱节。核算中心只流于报账形式,对不符合规定票据无处罚权,只能按相关政策予以拒付,使核算中心处理账务困难,容易留下账务漏洞,无法真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支出标准制定相对滞后,执行中问题较为突出

各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不同,会计科目名称、代码的使用不统一,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相关性、可靠性和会计报表汇总与分析。现行的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只规定了建设单位管理费列支的范围,但对建设单位管理费、业务招待费提取的具体标准不明确,使集中核算实际操作难度大,财务人员难以把握列支的幅度。并且费用缺乏相关支出标准和依据,致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尺度难以把握,成为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健康发展的难点。

(四)国有资产管理困难

由于基本建设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复杂,基本建设过程具有长期性、流动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国有基建单位财务的特殊性。实行集中核算后,核算中心根据支出票据登记单位固定资产,而资产仍由各单位保管、使用,资产的增减完全由单位报账员结账,核算中心未参与管理很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资产流失。

(五)资金运作出现问题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由于单位账务的集中管理和银行账户的统一开设,财政资金分散支付的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必然形成国库资金的大量库外沉淀和闲置浪费,也容易形成财政资金的截留和挪用。从各核算单位财务情况汇总中得到的信息表明,预算单位沉淀了大量的财政性资金,同时财政总预算会计却遇到了国库资金不足,难以调度的困难。

三、国有基本建设单位促进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融合的基本措施

(一)强化预算管理

细化预算编制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前提和基础,部门预算是基础,政府采购、工资统发是国库集中收付的两种形式。当前要在加快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体系科学化基础上,全面推进部门预算。一是正确合理设置会计科目是组织国有基建单位集中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分类、分档制定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统一、可行的经费开支标准,实行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相分离。建议不同类型建设工程项目依其性质、投资额、管理方式确定建设单位管理费、业务接待费的提取标准、使用范围,每年由基建主管部门(基建处)按建设工程项目以预算形式下达,使核算中心对基建成本控制有章可循;二是细化预算编制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建设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建议纳入中心核算的工程成本核算对象要统一口径,会计核算中心设置一级会计科目、科目编号要严格与财政部颁布的《基本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相一致,以保持会计核算口径的一致,为汇总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可靠的依据,全面实行政府采购预算和基本建设项目预算;三是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改革人大预算批复时间,增强预算编制可操作性。

(二)促进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支付的统一

国库集中支付是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存放在国库,减少了库外资金的无效运转,通过会计集中核算,两者相结合,解决了国库、专业银行的频繁资金划转、结算和对账问题,还将大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对单位收支情况的全面了解。

(三)建立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部门只负责编制预算和追加,不管执行,集中精力早编、细编预算;国库集中收付中心作为预算执行部门要按照预算计划负责具体执行,两者各司其职。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统一性,把会计的监督职能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四)完善相关法规和管理办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现行规章制度难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财政部门应加快完善有关基建财务制度,如《基建单位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办事程序》《基建单位日常经费开支标准管理办法》《基建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项制度,使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能按照制度执行。规范有关基建单位特殊的会计凭证:《拆迁户补偿明细单》《征地明细单》《工程价款结算单》等。这是目前国有基建单位会计集中核算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现行预算、金库、会计、核算等一系列法规制度。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4

一个国家范围内某一特定空间区域要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区,必须具备若干基本条件。下面仅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

一是内部同质性和外部差异性,即该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地之间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能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相同,而与外部并存的其他区域相比,这些因素和条件又有着显著的差异。

由此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以河南为中心,涵盖鄂北、皖北、苏北、鲁西南、冀南、晋南等周边区域的中原地区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区位、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水平等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基本上是同质的,而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可比较区域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被称为“中原经济区”是站得住脚的。

二是这一区域范围内不同空间点面临着大体上同样的问题,而与外部其他区域相比,这些问题又是极不相同的。以河南为中心、涵盖周边的这一区域内的各部分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在农业区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问题,或者说面临着如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富裕的问题。以此标准来衡量,将这一区域叫做“中原经济区”也是成立的。

三是这一区域范围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人口总量、经济总量上都要足够大,以至于这一区域共性问题的解决足以影响国家全局。中原经济区面积29万平方公里,将近抵一个半河南省;人口1.7亿,占全国人口的1/8;经济总量也不是小数。这一区域内相关问题的解决足以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以此标准衡量,“中原经济区”也是成立的。

二、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助于解决哪些事关全局的问题

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可通过实施统一的农业发展政策,促进该区域农业现代化,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可通过实施统一的产业政策,促进该区域产业发展并大规模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新的制造业中心,形成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接力棒,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以资本和产业流动转移来代替劳动力“候鸟式”移动,减轻运输压力,节能降耗。

第三,可通过实施统一的城镇化政策,加快这一区域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提升居民的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可通过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扩大内需,为整个经济注入活力,也为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作贡献。

第五,可探索传统农业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即探索如何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也就是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三、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若干疑点的认识

人们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疑问主要涉及两点:一是能否被中央认可从而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能否在区域内实施统一的政策和战略。这具体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为前提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三化”协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核心、抓手乃至目标,既是中央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这一区域发展中遇到的最核心、最棘手也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容易被中央政府认可。

第二,中原经济区虽然以河南为中心,但也涉及多个省级行政单位,客观上存在着统一政策和战略由谁或由哪个省级政府来负责实施的问题,这一矛盾可通过各省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组织实施,而又在省际之间平行协调的方式来化解。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5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建设 基本经验 启示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既是企业的软实力,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企业文化重在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程度和水平的高低,既与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又与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程度。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已成为我国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战略任务。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与我国企业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渊源 

 

历史地看,企业文化的概念虽然最早起源于美国,但将其付诸实践者却是日本人。正是日本的企业文化不仅直接推动了日本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使日本经济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取得了震惊世界的奇迹。那么,日本企业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深刻理解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综观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或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工业化开始时期(1868-1895年)。1868的明治维新既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其作为日本近代化和日本社会的全面改革的重要标志,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同时,强调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从而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实用主义的现代化模式,无疑为日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是工业化发展时期(1896-1937年)。这一时期,既是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和家族主义国家理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的时期,也是日本企业文化开始形成的时期。第三阶段是高度工业化时期(1945-19783年)。这一时期是日本企业文化开始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和依赖;其二是东方灵性与西方理性的结合;其三是突出忠、勤和公先于私等生活规范,强调和合共济的集体主义价值;其四是为企业献身的行为规范和为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全面合作的政企关系;其五是对未知技术的自力开发。第四个阶段是经济低速发展时期(1973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日本企业文化,是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企业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时期。 

2.日本企业文化的历史渊源 

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既是日本企业文化创新发展、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增强其文化适应性和开放性的过程。从日本企业文化的文化渊源上来看主要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和产物。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明治维新之前主要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中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对日本文化包括企业文化都有很深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后主要受到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而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也就是日本社会中的儒家思想文化与西方的近代文化不断融合、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日本企业文化,既带有日本传统文化,特别是家族文化的特色,同时又具有适应性和开放性的品质。可以说,这既是日本企业文化不同于中国企业文化的地方,同时也是日本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引领日本企业发展的深层原因。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精神特质 

基本建设经济范文6

[关键词] 精益思想;精益建设;施工成本;成本控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17

[中图分类号] F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31- 01

在精益建设理论之下,如何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控制,以下从精益思想理论的核心出发, 介绍精益建设的有关基本理论,分析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以及管理中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有效控制施工企业成本的对策。

1 精益建设理论

精益建设也被称为精益建筑、精益施工等,在建筑中包括线路、管道以及设备安装、土木工程建筑、装修装饰3个方面内容。精益思想,其基本原则包括正确确定价值、价值流流动、识别价值流、需求拉动生产以及尽善尽美,也正是这些原则,使得精益建设在现代企业施工成本控制中具备适用性,通过不同专业的分工配合,实现用户的需要。

2 精益建设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在建筑企业施工中,对于施工成本控制不仅是项目管理中的重点,而且施工成本控制也是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将精益建设思想应用到施工成本管理中,可以消除浪费,在企业施工成本管理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果[1]。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其生产依然存在着重复与循环性,因此对于其供应链以及价值链思想,在精益生产理论中都可以通用;还有就是在建筑施工中,对于施工中的装配化、工业化发展趋势,也可对装配化生产的工序进行合并和分解[2]。再有就是由于建筑产品的特点,更利于实现精细生产,因此在施工成本管理方面,也更容易利用精益建设思想,完成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工作。

3 当前施工成本控制的局限性

对于当前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实现对施工成本控制的优化。①就是对于当前施工成本控制中,并没有从价值流角度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并且其施工成本控制方面,还在依据组织机构职能、权限以及目标任务划分责任,这样就导致责任控制系统显得不利于管理,纵横交错的责任交织,导致管理困难度加强[3]。②在当前的施工成本控制中,忽视流动活动是基于业主的需求价值而创造的,而是将所有活动都认为成增值转换活动,不仅限制成本控制效果,还降低施工成本控制效率。③就是对于当前企业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管理者会认为整个项目成本为最小化的,能够通过转换活动实现成本最小化,然而这样的成本管理方式只能实现对于局部的优化,而不能实现对整体成本的优化。④就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其目标就是把成本控制在企业的预算内,且所有成本管理活动都在围绕此目标进行,不仅不利于施工成本管理的提高,还不能实现对施工成本尽善尽美的管理。⑤在施工成本管理之中,只针对施工生产成本控制,忽视对项目供应链的成本控制,只是对施工最后进行成本控制,忽视对施工项目材料以及库存、成产等多个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不能有效控制施工项目成本。

4 施工成本控制中应用精益建设理论的对策

对于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是降低企业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的关键,由于精益建设理论与施工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应用精益建设理论对企业施工成本进行控制,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还可以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具体执行对策如下:

(1)精益建设在施工成本控制中,不仅考虑产品生产以及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而且还会改进成本管理手段,将成本管理与建筑生产相结合降低成本。精益建设理论在成本计划、控制、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等角度,都对施工成本控制起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精益建设中的成本管理,应该从施工规划与设计、生产以及整个价值流中进行,从而构建支持精益建设的成本管理体系,在施工流程、施工要点处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理解精益建设的思想,提出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将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与精益建造的思想融合,促进施工成本管理的提升。

(2)对建设施工项目管理进行总结归纳,在借鉴现有成本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得出有效的精益成本管理方法,并可以根据建筑施工产品的单件性,在设计的前期系统化分析用户需求, 使客户需求更加具备全面化与专业化,并且可以在项目施工设计的初期阶段,就明确客户需求,让施工设计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用户的需求。

(3)在施工成本控制中,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重新审视建筑生产过程中建筑产品的根本特性, 改进建筑生产流程,提升建筑产品的确定性,根据建筑组织特点, 按照精益思想, 实施基于精益原则的建议,最终提高建筑生产成本控制水平。

(4)在精益建设理论之下,对于施工成本控制中改进学习以及信息反馈资料,提升团队的作流空间,使其避免条件限制,改进施工工作流程,改进信息流通率, 使得生产流程透明度化,按照精益思想, 实施基于精益原则的建议,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信息的透明度,促进建筑业成本控制中应用精益建设的进度。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行业生产中,为降低建筑企业的生产以及施工成本,可以采取精益建设理论,优化企业的成产管理方法,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结合建筑施工中的生产理论与精益建设思想原则,对其进行施工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施工成本控制技术的提升,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如兵,鲍文胜. 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提高项目承包效益[J]. 建筑经济,2012,7(1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