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文1

关键词:物理直觉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当问题提出后,有的学生很快就推测出这个问题的结论,有的同学则很快就预感到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也有的学生解答物理习题时,长时间不得其解,忽然灵机一动,推测出解题的方向,或是直接预测出问题的答案。这些现象的出现,并非是这些学生凭空想象,而是他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这种思维活动就是物理直觉思维。

所谓物理直觉思维,就是以物理概念和物理表象结合而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知识组块为思维材料而进行的思维,是指人脑不借助于逻辑推理而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表象和经验知觉,以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事物的物理实质,并迅速做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直觉思维具有启发思路、确定方向、寻找途径、整体把握的作用。物理学家和优秀的学生解题时,总是要先明确已知什么,需求什么,然后,审清整个物理过程,在人脑中形成该问题动态的、整体的图景。再调动大脑中的全部已有的相关知识信息,直觉地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从这可以看出,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对有些物理问题就很难确定解题的方向和途径,更谈不上解出结果。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直觉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直觉思维能力呢?

物理直觉思维能力作为物理思维能力的一种,它的培养也与其它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样,只有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剖析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

心理学上的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但整体比部分之和的意义更大。因而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1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单元、章节以及全书的整体知识框架,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由于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他们一般来讲都是较难以独立地把握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教师一定要花适当的时间来引导学生建立各部分的知识框架。在新课的开始,采用简单扼要的语言来阐明各章节的承接关系;每章的复习课都向学生展示系统的知识框架;经常指导学生复习课本目录和分析教材等等。

1.2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将新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在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巩固物理各部分知识的联系,进而优化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

1.3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以物理学科知识为核心,形成宽广的知识面,以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独创性。

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合理的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全方位把握物理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多样化、立体化,进而提高直觉思维能力。

2习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物理问题的整体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审题,进而加强学生的立体思维。

2.1在习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跳跃思维的能力。

在关键的步骤上,留给学生一定量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全部知识,引导他们运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发掘问题的本质关系,从而达到启发他们理清总体思路、确定求解途径的目的,同样也培养了他们进行大步骤、大跨度的思维。

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在A、B两接线柱上接一个标有“6V2W”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如果在A、B间换一个标“6V3W”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

A.小于3W;B.大于3W;C.等于3W;D.不能确定。

分析:本题由于隐含的条件较多,所以很多学生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比较“6V2W”、“6V3W”两灯泡的电阻,再根据串联电路电压按电阻的正比分配的原则可分析得出:换灯泡后,A、B间的电压发生了变化。如果有同学对“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结论(当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实际功率大于额定电功率;当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功率;当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实际功率小于额定电功率)掌握比较牢固,他就可以很快预测到本题的答案。这种方式可以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2在习题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培养学生严密思维的能力。

所谓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是指从物质对象在运动中的外部特征和相互联系入手,弄清楚物理现象,自己能深有实感地体验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有关过程的景象。学生头脑中物理景象的再现能力是学好物理知识的一种特殊本领。

例:如图所示,在粗细均匀的盛水容器中,将一个均匀的圆柱体A放入水中静止时,圆柱体A有五分之一的长度露出水面,这时在容器内的B处水的压强增大了58.8帕。

求:(1)圆柱体A的密度。

(2)如果将圆柱体A全部压入水中和全部拿出相比较,B处的压强增大了多少?

分析:第一问求圆柱体A的密度属于简单浮力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求解;难点在第二步,实际上要求解第二步,就要建立正确的物理图景了,只有知道B点压强增大的原因是由于圆柱体A的放入,从而引起容器内液面升高所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考虑圆柱体A的体积与容器中液面变化的关系,进而引入容器底面积S和圆柱体A的体积V作为中间过度量,使问题得以求解。

2.3在习题教学中,经常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者巧妙变更物理条件,从而改变物理问题类型;或者将问题推广成一个普遍的规律等等,以培养学生多样化的立体思维。

2.4引导学生将所做的习题分类,概括出一般规律和特殊方法,从而系统物理知识,以便牢固记忆。

在中学物理习题中,每章都有一定量的典型习题。教师除了课堂上直接选取一些典型习题讲解之外,课后也经常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型,总结经验。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争辩和大胆猜测的习惯,提供学生培养直觉思维能力的广阔空间。

3.1适当组织讨论课,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思维的敏捷、灵活和迅速,他们的创造性的直觉思维能力是难以提高的。对学生进行当场、定时、公开、竞争式的各类讨论、争辩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快速决策的可行措施,也是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3.2适当组织错解评讲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物理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适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典型错解,准确分析产生错解的原因、把握错解逻辑困难,从而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3.3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猜测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合情推理,属于综合程度较高的、带有一定直觉性的高级认识过程,它与逻辑推理相辅相成,有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策略。物理的直觉思维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直觉思维的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大胆猜测,如果是对的,我们应该加以肯定,如果是错的,也应引导,启发,认真与他一起探讨错误的原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物理直觉思维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教师长期地、不间断地、多方面地组织训练,才会培养成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罗维治.中学物理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钟忻和.初中物理类型题解法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文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制定一份工作总结吧。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里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校长培训学习工作总结范文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校长培训学习工作总结范文1

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对工作中的困惑、对教育未来的美好憧憬,我参加了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九期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在培训中,通过“理念、管理技能、视野”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我从众多的权威、同行那里汲取了中国教育当前最先进、科学、实效的思想与信息,使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得到了拓宽,深刻领悟了“思想与思想的交流过程”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过程”就是“一个心门开启另一个心门的过程”的深刻含义,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幸福与洗礼,在洗礼中体验着收获与快乐。我的成绩与收获颇多,简单总结如下:

1、学习期间,我们结识了一些有修养、学识造诣很深的学者和老师:杨铁钢书记、程春英所长、付红霞老师、单松涛老师、肖杰老师,李淑文、徐凤霞等知名校长,班长、学委、生活委员等我们的好同学……在感叹他们学术造诣高的同时,自己收获着思想与理念,学习中逐渐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望,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发人深省。他们具有的执着不屈的办学精神、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态度,足以让我们受用终生。

2、学习期间,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名校的办学底蕴和文化氛围: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东胡二小、湖滨学校的课堂教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每次学习参观都是不虚此行。通过参观机关一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我进一步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是凸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基本途径,并不是“做”花瓶,而是提升内涵。它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安排全面考虑,需要从细处入手,通过细节求实效。通过听湖滨学校和东胡二小的4节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学校办学底蕴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正如教师的课程改革理念一样,需要长久不间断的培训打磨才能入心入脑,教师的基本功更是需要周而复始的锤炼才能坚实。

3、学习期间,让我们感受了异地培训参观学习的异样效果和无穷魅力。08年11月我们21位培训学员在班主任付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课程改革的前沿山东济南青岛孔子故里曲阜。10天的学习,我学得开心愉快!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潘校长所做的《实施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泰安师范附属小学周校长所做的《走内涵发展之路,办优质特色学校》,曲阜实验小学马校长的《文化发展学校,特色铸就品牌》以及青岛洮南路小学薛校长的《扬科研风帆,创学校特色》等专题报告,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治校理念,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展示了学校的亮点和特色。给我们每个学习者很大的体会,引发了我们结合本校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进一步体会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至理名言总结的精妙之处。异地的先进经验和办学思想拓宽了我们的视野,通过沟通交流,南北方思维火花的碰撞,定能绽放出耀眼的焰火。

培训班即将结束了,但我们有太多的不舍,我们多想再在一起交流学习、我们多想再在一起沟通了解,这种集中授课和外出考察学习的方式,是联系实际研讨、参观、考察借鉴,实践总结提高的模式,是十分符合校长们的特点和需求的方式。本次培训内容的设计和选定注重突出专题性、针对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使校长们真正学习到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信息、最有价值的教育改革和管理经验,真可谓取到了“真经”。

通过培训参观学习,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教学校长的责任,一定要努力工作,在本校教师队伍建设下功夫,做到以下几点:

1、“量体裁衣”促进教师教师主动发展。将根据教师不同特点、需要,帮助他们制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通过帮助使学校每位教师们找准位置,发挥好个人才能,享受到育人快乐,体验事业成功。

2、指导、服务到位,帮助教师快速发展。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问题,因此我将协助校长为教师寻找专家,适时地给予教师理论、实践等多方面的指导,对于教师中好的经验、方法及时要鼓励总结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帮助分析解决,还要给教师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喜悦。

3、加强团队建设,深化教师发展。创造努力工作的氛围,敬业的氛围。使教师在互相帮助中进步、在互相激励中前行。

4、强化教师培训,推动教师跨越发展。要想教师跨越发展,你、必须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观,进一步转化教师的观念。而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需要要有一个逐步认识和接纳的过程。任何一项工作或事业的成功,无一不是重在落实,贵在坚持,因此我将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升素质促进转变。

培训即将结束了,但我所学所思所感将延续到工作中去,并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化作源源不竭的动力,“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达到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借它指引”。我们期盼着,未来的优质教育行列里,有你,有我,我们一起携手同行。

校长培训学习工作总结范文2

为期一年的化工专业培训已顺利结束一年来在安监总局的精心安排下、在化工大学专家教授的悉心辅导下,自己能够克服年龄偏大、家庭现实问题多等不利因素,自觉遵守学习班的各项规定,潜心学习、广泛交流、深入研究,圆满完成了化学类、化工类、设备与控制类、管理类等四个大类,20多门课程、1600多个学时的学习任务,三次深入工厂进行实习。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自己的化工专业基础知识得到了强化、视野得到了拓宽、利用专业知识分析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为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现将主要情况交流如下:

一、学习基本情况

一是系统地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安全化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对无机物、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反应类型、合成及制备,对它们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从而能够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结构来分析物质的危险性;掌握了物质的化学稳定性,一是看物质是否容易分解,二是看与它接触环境中的物质是否发生反应。从宏观热力学的稳定性来看就是看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就存在不安全因素;而动力学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反应的速率,如果一个反应速度过快,就存在不稳定因素。这些知识为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矗。

二是系统学习了化工单元操作(流体流动、传热、传质)、无机工艺、有机工艺、化学反应工程、聚合物反应工艺等化工类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掌握了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传热、传质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和性能,能够简单地利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和分析工程实际问题;了解了“三酸”、“两碱”、合成氨和甲醇等典型无机化学品的生产过程,对原料制备、反应过程及产品、典型设备、工艺控制条件和主要危险部位都有了全面了解;掌握了乙烯、丙烯、苯乙烯等典型的有机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及其过程的危险性分析,对乙二醇、聚乙烯、聚丙烯等聚合物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习了化工过程中主要反应器类型、基本原理、主要结构,能够结合相应的工艺过程,对反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初步分析。

三是完成化工机械基储流体机械与过程装备、压力容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设备失效分析等设备与控制类课程。通过学习对化工设备的材料选择,设备的受力分析、刚度、强度要求、设备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规律、应力疲劳与应变疲劳、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现代抗疲劳设计方法等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风险的定义、识别,风险的后果和严重程度,风险分析的主要方法,能够较简洁的从全流程角度分析系统存在的隐患。

四是参加了三次化工企业实习。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到燕山石化炼油厂,湖北宜化合成氨厂、氯碱厂、电石厂,巴陵石化顺丁橡胶厂、己内酰胺厂,兖矿集团国宏化工、国泰化工和鲁南化肥厂,日照港、青岛海晶集团,烟台万华集团等企业进行了生产实习,了解了国内典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主要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做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并对化工生产企业的安全监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五是听取了十多场专题讲座。学习期间,总局危化司、中石化研究院、化工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就危险化学品监管、《指导意见》、安全生产许可、易制毒化学品监管、石化企业安全设计、厂址选择、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制药企业安全生产等内容进行了专题讲座,使自己对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监管形势、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安全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二、主要收获

(一)潜心学习理论、注重实践锻炼、化工专业知识得到强化。一年来,自己系统地学习化学、化工、设备和管理等相关内容,并能利用进厂实习的机会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更好的指导工作,通过这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反复,每一次的反复都会得到深化和强化,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化工专业基矗。

(二)广泛开展交流、深入进行思考、安全监管经验得到积累。这次培训的34名人员来自22个盛直辖市,既有总局、省直机关的,也有地、市机关的,既有机关处室的,也有一线的执法人员。自己在抓好课堂学习的同时,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与兄弟单位的同志广泛开展执法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能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理性思考,积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三)全面收集资料、注重归纳分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一年的脱产学习,对自己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学校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有老师、有专家、有网络、有图书馆,还有全国各地的安全系统的同行,自己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全面收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书籍、资料,认真加以归纳分类,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几点体会

(一)政府安全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一年的学习和到典型企业的实习经历,使自己感到,只有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作为政府安监部门就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法规和制度建设着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题责任。

校长培训学习工作总结范文3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校长角色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同。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推动全县教育教学稳步持续健康发展,,我校3名校长付校长进行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由于认识明确,组织严密,措施得力,追求效益,至目前已较好的完成了培训工作。返校后,我们将这些先进理念和做法进行交流了学习,促进了对我校管理工作。

现将具体培训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主要表现

培训期间,严格按照有关要求,遵守纪律,按时出勤,认真听讲,坚持记有效率的笔记。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等书籍,认真记录了读书笔记。结合学习所得,积极撰写了研讨论文——,并在培训班结业式上与全体学员进行了交流。参与考察了三所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初中学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另外,我还积极向培训班的投稿。两篇文稿获得采用:一则简讯对参训校长严格要求等作法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撰写了一文,与大家分享学习感悟,指出参与培训要学思并重、学而时习,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培训所得

实话实说,我们对此次培训期望值很高,也告诫自己要珍惜机会,潜心学习。经过20天的努力,我觉得自己在多方面都有收获,尤其是对校长角色的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综合起来,我觉得有这么四点:

1. 校长应该是个多面手。一看到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我就产生了这种强烈的感受。从传统教育理论到新课改的最新理念,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到国际局势,从国内教育现状到国际教育的基本情况,从基本的政治理论到具体的教育原理……校长应该了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了解,便茫然;不了解,便盲目。不求样样精通,但绝不能一窍不通。

2. 校长应该是个细心人。学校工作包罗万象,校长要尽量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善于从微小的现象看问题、找原因;善于从细小的工作入手聚民力、聚人心……

3. 校长应该是个学习者。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不断地学习,校长岗位亦是如此。多看看,多想想,一些灵感不期而遇,工作局面就此打开。没有学习,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个人发展如此,学校发展也如此。

初中物理知识总结大全范文3

关键词:教学;教材练习;作业设计;生活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5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21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作业是学生探究、讨论、体验的过程;作业是化学课程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师生之间进行心灵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优化作业设计,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一、 理性分析教材练习

1.教材练习的情况统计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潜心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但作为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练习与实践却很少研究。现以苏教版教材《化学1》[1]第二专题“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为例,对教材中练习与实践作统计说明。本专题设有两个单元练习和一个专题练习,现从题量、题型、学习要求及所用时间几方面做统计分析。

2.学习要求中等级的划分是依据《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其中认知性要求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

B: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

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说明

从上述统计看,本专题共有25道练习题,习题仍然以常规题型为主,其中选择题9道,填空题2道,简答题8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2道,综合题2道。从对学习要求看主要以A、B级的基础题为主,共有17道,占68%。完成本专题所有练习所需时间约70min~85min。

2.教材练习使用现状的理性分析

当下,有部分老师反映“新教材很难教,课本上没有讲的,练习中偏偏会出现,我们只好看习题来讲课”,“跟初中和小学比,高中课程内容多、难度大,既要开展各种活动,又要应对高考,不能不做大量的题,不能不赶进度,我们很困惑”,“由于要减负,课本讲的太少、太肤浅,课本一减再减,可是考试题的难度一点都没有降低,学生不得不找来大堆的参考书去做大量的‘超纲题’”。由于上述原因,教材练习不为人们所重视,作业的效率大打折扣,即使使用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根本没有作为“作业”去认真完成。是什么原因使教材练习“失宠”,受到如此的冷遇呢?

对新课程认识上的缺失。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但依然有不少老师仍旧是“穿新鞋走老路”,传统观念和做法的惯性使其不能自觉坚持按照新课程要求进行教学,不能深刻理解教材,没有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学生观和知识观,教师的课程意识缺乏。

教学评价措施不配套。由于目前与新课程改革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评价理念尚未被社会理解和接受。社会、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仍然是高考升学率,因此高考成绩成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最重要的指标。教师出于“安全保险”考虑,坚持“以不变应万变”。目标上追求大而全,操作上凡能补的知识都给补上、凡能做的习题都操练一遍。

经济利益的驱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不到600家出版社就有500家在出版教辅图书。如“试题大全”、“高分宝典”、“复习指南”、“练习手册”、“全真题库”、“学海导航”、“名师导学”等教辅用书和练习充斥市场,令人眼花缭乱。教辅书热卖,其根源是利益驱动所致。众所周知,低成本、高回报是教辅图书的显著特点。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这个庞大的学生群体中,有着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教辅用书一直被出版机构看作是一个巨大的“蛋糕”,一块诱人的“肥肉”。这其中,还有一些地方教学管理部门利用手中的权力,推销其编制的教辅用书。

上述种种因素都使得教材中练习题受到挤压和冲击。当然,教材练习本身也存在某些不足。比如题型单一,仍然是以选择、填空、简答、实验、计算为主,缺乏吸引学生的新题型,练习的综合性、情境性、开放性、实践性、真实性、趣味性和新颖性不足;题量偏少,按苏教版《高中化学教学参考用书》课时教学建议,本专题学时为9课时(实际上各学校都要超出),据作业量统计结果看,平均每课时作业量约7.8min~9.4min,显然作业量不足。另外,作业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上的困难,每一次练习只有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才能完成,作业过于集中,按高一每周3课时安排,有时一两周才能做一次作业,这不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中的练习虽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去完善和补充,但它对教学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教材中的练习是课程专家依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和打造而成的,针对特定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练习,从一道道练习题单独地看,是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一种提示,贯穿起来看,则是课程思想的反映。再从教材习题内容看,练习呈现出基础性、系统性、渐进性、主体性等特点。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潜在功能,发挥教材习题的导向作用。

二、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编写时要注意开发新的题型,增加思考题、实践题和开放题的比例;编制的习题应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实际,调查、咨询或进行实验,最终解决化学问题;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编制化学练习时,要扩大视野,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博采众长,优化作业设计。

1.编制生活化练习 提高理解能力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结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机械地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2]将练习与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将知识点融入实际生产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处处用化学,增强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望,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学习了卤素及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后,可编制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加碘盐的练习。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人体每天摄入量在0.1mg~0.2mg的碘,才能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如果患有碘缺乏症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疾病。我国目前普遍使用加碘盐就是为了防止这种疾病的发生。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加碘盐中的碘是碘单质还是碘元素?

(2)为什么加碘盐中用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若用碘化钾会有什么后果?

(3)若要检测加碘盐中的碘酸钾存在,你能否利用KI淀粉试纸和家庭厨房中的某些调味品(如白醋等)来完成检测?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4)为了防止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mg~50mg的碘酸钾。为检验某食盐是否为合格的加碘盐,有同学取食盐样品428g,使其充分溶解,酸化后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mol·L-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盐是否合格。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这种直接来自于生活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去理解卤素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编制阶梯性练习 培养思维能力

化学作业的编制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规律,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在内容设置上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在思维方式上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元到多元,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了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后,编制如下阶梯性练习。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B.1molO2的质量是32g

C.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D.1molCl2中所含氯原子数为NA

2.1mol C 中约含有 个C;0.5 molH+中约含有

个H+;3.01×1024个H2O的物质的量为 ;9.03×1023个CO2的物质的量为 ,其中C为

个、 mol。

3.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某学生想利用下图表示自己对水的组成的进一步认识。请协助完成这幅水的组成关系图,并说明图的含义。

上述阶梯性题组中,第1题是对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概念的了解,知道其概念和含义,是本节内容的基本学习要求。题2是要求能够总结物质的量和微粒数目的换算方法,能够理解并运用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及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N = n·NA。题3是借助水这种具体物质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应用,体会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自主建构起对水组成的新认识。

3.编制差异性练习 促进整体发展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教师要努力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吃饱”、“吃好”,做一名合格的“营养师”。

如,在学习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后编制如下组合练习:

A.为什么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2 mol·L-1氨水溶液强?写出两者的电离方程式。

B.用稀硫酸滴定0.1 mol·L-1氢氧化钡溶液,为什么导电能力先变弱,后又逐渐变强?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C.用稀醋酸滴定0.2 mol·L-1氨水溶液,为什么导电能力变强?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并说明哪些因素导致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哪些因素导致导电能力减弱。

D.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判断x、y哪个是盐酸、哪个是醋酸,请说出其中的两个理由。(已知在稀溶液中离子浓度与导电率近似成正比)

上述题组是围绕强弱电解质核心知识要点设计的,但是对知识的要求及理解能力却在逐渐提高,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以及不同发展需求,选择其中的2~3题完成。

4.编制实践性练习 培养动手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化学探究的主要方法是亲自动手实践,去完成相关的实验或其他探究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亲身感悟和体验,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观、形象的直接经验,使实践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如在学习了“原电池原理”后,可布置如下实践性作业:

自制简易电池

材料准备:铜质电子游戏币4枚(或铜板、铜钱4枚)、铝质易拉罐、导线、布块、白醋、发光二极管、剪刀、砂纸。

制作过程:用铜质游戏币为正极,裁剪比游戏币稍大的易拉罐铝材为负极,再裁剪与铝材大小相当的布块,用白醋湿润后夹于两电极之间作为电解质溶液,构成一个简易原电池。直接叠加若干只简易原电池串联成电池组,增强电压便能使二极管发光。

(1)写出上述电池的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池反应方程式。

(2)电解质溶液是否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或水果汁等代替?

(3)能否利用西红柿或土豆及其他材料制作水果电池?

5.编制开放性练习 培养创新精神

作业的开放性是指问题背景、提供信息、练习内容、思维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不是唯一的,是开放式的,呈现出多样性。[3]让学生在多种信息、多种解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锻炼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

比如,在学习了铁及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后可编制如下开放性练习。

为了探究某种铁的氧化物组成,有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量样品中,加热使其充分溶解,取溶液少许,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血红色。由此得出该氧化物为Fe2O3的结论。

(1)该结论是否可靠?说明理由。

(2)请继续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可选用的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钥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 H2SO4、3% H2O2、6 mol·L-1 HNO3、0.01 mol·L-1 KMnO4、NaOH稀溶液、0.01 mol·L-1 KI、20% KSCN 、蒸馏水。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假设2: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本题是围绕Fe2+的还原性、Fe3+的检验等基本性质展开的实验探究练习。通过对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可能物质成分的预测以及各种实验结论正误的判断,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