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创新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课题创新点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1

农业院校 研究生 科研能力

研究生们是即将肩负起“科教兴国”战略历史使命的生力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研究生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为主要任务。在二十一世纪逐渐变更和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环境体系中,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模式也必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创新型、能动型、主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中最有价值,并且最能率先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类群体。但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弊端,这些弊端阻碍了我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对这些弊端的去除,提高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水平。

一、农业院校现阶段研究生培养的弊端

现阶段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体制是将培养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入学后的硕士生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科研训练阶段,学生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由导师指定一个题目,学生对该题目进行研究并提交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获取硕士学位。经过现实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有很大弊端。

1.目前的农业院校硕士研究生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很少提问题,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明显不足。另外,当前高校的职称晋升制度强调老师的研究成果和文章发表的刊物级别,因此老师的主要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写论文、做研究和申请科研资助上,而在硕士生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教师给硕士研究生授课不认真,不考试,授几次课后就让学生写个报告草草完事的情况已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难以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计划中设置的大部分课程是对本科生课程的进一步深化,包括英语、数学等公共课和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本科阶段相比,很多内容都已学过,这些课程占去了硕士生课程学习阶段的绝大部分课时,使学生接触本学科领域前沿的机会减少。

2.本世纪以来,随着硕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使大多数高校的教育资源处于十分紧张状态,为缓解这个矛盾,不得不让一些科研能力不强的人担任指导硕士生工作,这样的教师给学生的课题难以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选题水平不高,课题严重脱离实际,影响了硕士生的培养质量。另外,很多老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又要指导多名硕士生、博士生课题的研究,工作繁忙。只好给学生确立一个重复性研究的课题。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很少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学生缺少在研究过程中开展可行性研究分析、立项论证、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等方面的全过程科学训练,使学生的研究工作处于低水平重复状态,科研能力难以提高。另外,有些导师在为研究生们确定课题的时候多为其选择基础研究课题,不注重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基础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十分了解,这就造成研究生选好题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导师不再过问。其结果会导致研究生以达到自己顺利毕业为首要目标,倾向于走捷径,取有用的数据,甚至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这对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害的。

二、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应具备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唯书、不唯上的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充满好奇心、有不断探索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他应有自信心、有想象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既有较强的发散思维的能力,又有较强的聚合思维的能力;他不仅应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而且应具有应用型的技能,能够把创新成果应用于实践。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有:一是研究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强,很多人考研并不是出于兴趣和爱好,而是出于就业的考虑;二是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手能力。杨振宁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时说:中国教育有两个优势,两个不足。两个优势:一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一个是应试能力强,在国际大赛中成绩都很优秀,获得不少荣誉。两个不足是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薄弱,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而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则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坚持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并举,树立多元人才观,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提倡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鼓励在学科的交叉点和结合点上发现新的生长点,同时将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培养研究生科学实践和科学创新的能力

科研实践能力是科研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科研的成败。部分研究生理论学习成绩很好,但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有些研究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只会机械被动地做实验,不善于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不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强调跟踪国际前沿,农业院校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培养十分缺乏。导师在为研究生们确定课题的时候多为其选择基础研究课题,不注重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有些导师对基础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并不一定十分了解,这就造成研究生选好题后,自己想办法解决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导师不再过问。其结果会导致研究生以达到自己顺利毕业为首要目标,倾向于走捷径,取有用的数据,甚至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这对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导师应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课题,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在实际锻炼中磨练和拓展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导师可将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介绍给学生,尽早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并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使学生的研究工作与导师所主持的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成为科研项目的组成部分,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从事科研工作的一般程序,使学位论文内容更加明确充实,同时可保证所选学位论文题目在本学科的研究领域之内,保证导师对学生研究工作的指导。在导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师可以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成熟的思想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来源于科研实践和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工作,要求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及正确分析各种矛盾的科学思维和善于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必须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在课程学习阶段,应侧重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拓宽知识面,充实创新所必须的知识基础。有必要举办科研与创新方法讲座,使研究生掌握科研和创新的特点,还可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介绍其创新经历和科研体会等方式,再现中外著名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或发明的背景、思维起点、灵感的诱发点等,使研究生直接感受其创新过程,领悟其成功经验和创新内核。在科研论文阶段,当遇到新的科研问题时导师可以组织研究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分析新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从研究生管理的角度看,还应结合院校的实际,建立有效的激励创新的机制,通过严格的竞争和淘汰机制调动研究生的创新主动性。

3.优化课程教学,提高科研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学一般分为三类,即学位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和部分选修课。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宽广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得研究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必修专业课程,不仅提供学生丰富广阔的专业知识,而且直接引导学生通向应用领域,紧跟科学发展前沿,拓宽学术视野,激活创造性思维,提高对科学变化的“嗅觉”,随时捕捉对科研、创新的有用信息。而选修课程有的是针对专业方向特点和学生掌握知识具体情况,进行“拾遗补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科研、创新做好必要准备;先进的课程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运用先进的课程教学手段和启发式、研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研究生教学过程不仅是导师引导研究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过程,而且是导师传授如何求知、如何创造真知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样的课程教学氛围中,有着较高学术水平和独特思维方式的教师与具有一定见解、思维活跃的学生之间产生多种思维风格和学术观点的交叉、融会,迸发智慧火花,形成有益于研究生个人研究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得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得以不断提高。

三、结语

以上是本人对完善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增加研究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创新机会以及优化课程教学等方面提出的一点浅显的看法和建议,通过以上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农业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振平,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469).

[2]李敏.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2).

[3]毛新军,徐锡山.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1).

[4]何沐蓉,凌朝辉,提高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2007,(6).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2

教科研工作 名校 跨跃式发展

“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理念;强化教育科研,发展创造思维,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以实践为根 以创新为魂 以科研精神助名校跨跃式发展”一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题。作为主管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校长,我一直坚持做到“五个加强、五个确保”,使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成为我校跨跃式发展的助推器。

一、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在主抓教科研工作以来,一直主张制度先行。因为建立健全而又完善的教科研工作制度,是搞好教科研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教师良好科研习惯不可缺少的一环。

二、加强教科研工作的理论学习,确保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我一直主张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科研理论,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组强教师学习相关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程理论知识,围绕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些具体课题,如邀请专家来校作教科研知识讲座并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教科研教师队伍。

三、加强机遇的创造,确保教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我的直接领导下,在学校教科研中心的组织下,以“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为契机,组织全体教师积极申报,现在我校共有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10项;市级:6项。各课题组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掀起了课题研究新高潮。对内使之成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对外使之成为提升学校档次,扩大学校知名度的名片。

各个课题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果卓著。如学校承担的国家重点规划课题《2049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子课题《信息时代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建设》,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着。2009年,我校侯天宝老师主持的吉林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课题《优质学校的理论与实践》荣获一等奖。在创新大赛方面,近几年来,共获得国际奖牌7块,分别为1金、2银、4铜;获得国家级奖牌中金牌33块;省级一等奖共81人次……学校也因在创新大赛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了“全国创新十佳学校”称号。

四、加强申报课题全过程跟踪管理,确保研究课题的真实有效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提出了“四个落实”,一是落实课题负责制,督促课题组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落实督导制度,教科研中心领导和相关人员随时检查,做到制度落实,定期检查课题组及成员研究计划的落实情况、课题研究情况、学习培训,课题组研讨、资料积累等情况,使研究落到实处。三是落实教科研人员的培训工作,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收到良好效果,并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交流活动,并开展研讨课活动。四是落实每周的教研组活动,进行课题组内交流,汇报研究情况,交流研究体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课题研究向深入发展,做到活动落实。

五、加强教科研成果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相结合,确保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主张边教学边科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科研解决问题,努力促本校的教科研工作走上新台阶,把握课改的脉搏,探索课改的新路子,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为此,我也提出要做到“五个加强、五个确保”。

1.加强集体备课,确保突出重点。一是在基础的巩固、知识的构建、难点的突破、能力的提升、学案的设计、课堂的优化、重点问题的选取、题目的编选、学法指导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二是备课组长做好分工和检查,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按阶段、分课时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好主备人,按照要求先周备课,形成详案,集体研讨、个人修订后分头执教。三是确定集体备课时间,备课形式要多样化,坚持“课前一聚”“课后会诊”的制度,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研究,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五统一”即学目标,材重点、难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考核,教师的备课必须以集体备课为依据。

2.加强听课、评课,确保每节课有反馈、有反思。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题,以新理念指导教学,并在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加强互动与研讨。本学期每个教研组安排一次集体听课评课,一次集体说课,各备课组都要进行轮听课评课,通过“示范课”“研究课”“评优课”等一系列听课活动,使课堂教学的理论在课堂上通过实践而得到贯彻,学人之长,补已之短,教研组利用每一节公开课,组织全组教师评课,讨论课堂教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处理讲和练的关系。

3.加强教改和课改,确保有思想、有思路。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围绕学校提出的“科研性备课”的思想,制定小主题来研究。对大多数教师来说,从身边问题出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变课题”来研究。问题来自课堂上,来自学生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观察,更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多提几个“为什么”“如果是”“怎么办”。不能发现问题,何来反思?没有反思,又何来改进?“发现——分析——解决——总结——实施”,再回到课堂中去。注意研究的共性问题,集思广益,精心策划,克服形式化。教师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经验,不断成长。

4.加强网上教研,确保搜罗信息、拓宽教师的视野。全体教师学会登陆各教育网站、各级骨干教师网页、备课资源库等。开放电子备课室、阅览室、图书室,积极为中青年教师自学、研究教材提供条件。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3

关键词:研究生数学课程;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法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26-03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有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可归纳为构建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转化的能力[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不仅为各学科研究生提升数学基础、培养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工科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影响明显,具体表现在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处理上后劲不足、理论深度不够。随着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数学已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数学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和实践。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教学现状

相对于本科教育是使学生在相关领域内初步建立起基本知识体系和具有一些基本的能力,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掌握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任务,因此,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数学为基础,数学课程对于工科研究生打牢学科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科专业的需要,又要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目前各院校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大都在一年级进行,一般两学期都安排有数学课程,但有的培养单位的数学课程只在第一学期开设,数学教育在时间上投入明显不够,存在着数学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各学科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在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上,多数院校按通识课程、应用数学基础课程、近代数学课程等模块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有的课程开设的层次偏低,不利于研究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好数学思维方法,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不是为提高专业研究能力拓展数学基础选课,而是选择容易得到学分的课程,知识结构构建不完整,学习中没有感受到数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3.教学资源较紧张,数学课程多数是采取大班授课,多数课堂仍沿用本科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及功能大多仍只停留于教材知识传授[3],讲授内容过细,重演绎推导、轻科研和创新中最珍贵的数学理性思维训练,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明显不足,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度较大,或与本科课程的部分内容有重复,没有很好地整合,教材或讲授内容过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5.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展研究工作的数学基础薄弱。另外,虽然课程学习时间是一年,但学生两学期选课门数或学分数量差别较大,不太均衡,并且有些专业第二学期没有设置数学课程。

二、数学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工作,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两个阶段。后阶段主要以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等体现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性表现为既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知识素养,又能以学科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而课程学习阶段是学生打好研究基础,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段,数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教育不仅为后继课程提供工具,并为研究打下数学基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数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尤其是抽象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反映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做出科学预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设计模型,从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创新过程。今天的技术科学如信息、航天、材料、环境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其中信息科学与数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如信息安全、网络搜索、图像处理等。因此在工科研究生教育中,开设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工科研究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5]。

三、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创新能力培养

工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所开展的科学研究,需要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教学要有区别,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数学课程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优化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加强与培养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兼顾研究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背景,不同的数学基础。对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要兼顾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特点。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我校相关学科,如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研究基础,设置的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主要有“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图论及其应用”、“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或“数值分析”、“应用泛函分析”等学位课,多数课程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都可选修,根据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工科研究生至少应选修一门课程。我们通过梳理和分类组合所设置的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研究生创新教育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优化了数学课程结构,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象较复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大班教学模式,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抓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是根本,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6]。数学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例子、数学分支的产生和发展,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教学,要把讲授重点放在实际问题背景与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联系上,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领悟到数学理论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对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不论是定义、定理、公式等基本理论,还是运算、求解方法技巧等基本计算,可以讲授式和启发式为主,并以问题为驱动,体现研究式的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多讲、细讲、讲透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结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用切身体会启迪学生思维,再现数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是多数专业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矩阵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工具。我们在教学中突出矩阵相关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矩阵QR分解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矩阵规范型在系统解耦分析中的应用、矩阵微分在最优化理论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授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时,通过与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矩阵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激发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论及其求解思想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图论及其应用作为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很多工科高校中得到了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本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图论的一些知识,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模式开展教学。“求同”是指要摸清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共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应有一个基本的公共要求;“存异”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力争在教学中保留同学们对图论这门课程知识需求的不同。实施这样的教学,既要在课堂教学中透彻讲解基本概念,增加课程的科普性和应用性,又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课程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例如讲到最优二叉树时,我们引出通信的编码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善。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出版的研究生教材《图论及其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算法思想,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图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课程注重对学生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及独立设计算法的能力的培养,重视现代数值分析理论基础的教学,体现学科的前沿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按照教材传授知识,教学中要结合工程中实际问题背景介绍数值分析的算法思想,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理论和新方法,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设计求解算法。改变教学中偏重于数值分析理论推导,忽视算法程序设计和上机实现的教学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检查,将应用背景问题与数值计算问题相结合教学,通过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来突出对算法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算法的优缺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与课程评价结合,改进考核方式,我们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平时开放练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考核方式。平时开放练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延拓,需要学生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和文献才能完成;另一部分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上机实现。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课程教学中要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的一些专业在本科阶段已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多数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数学建模相关课程,但是实际上工科研究生中受过数学建模教育的学生并不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不足。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的一座桥梁,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是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我们提出增开数学建模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培养和渗透,而且要创造条件进行“课赛结合”,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通过指导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等奖二项,二、三等奖十余项,获得市级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十余项,不断提高了创新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注意教师梯队建设,选派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实行研究生课程试讲制的前提下,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培养年轻教师,有5名新进的博士青年教师成为研究生数学课程主讲教师,其中有的已讲授课程3轮以上。他们将宽广的知识面、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扩展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眼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推动了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结语

在研究生培养已具规模的今天,对于工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阶段,要加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重视起数学课程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应根据工科研究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将信息、知识和经验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努力提高数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5.

[2]李建平,黄建华,谢正.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23-27.

[3]任北上,李碧荣.课程教学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5,32(3):115-119.

[4]向荣艳,谭远顺.工科院校研究生数学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2):10-12.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4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第二课堂

作者简介:邓力(1965-),女,重庆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和平(1957-),男,河南南阳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4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立项编号:113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11-02

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国际化发展方向的需要,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应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而且更应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开拓、发展、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还应具有进行学科交叉、渗透、从中发现学科生长点和发展新学科的能力。[1]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之重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其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实现民族富强、国家富裕的保证。[2]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品格培养的必要性

在教学课时总体压缩的情况下,学生是否把课余时间用于研究性、探索性和创新性学习,还缺少更好的引导方法和合适的内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多数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其表现为:重灌输轻培养,重应试轻素质,重趋同轻个性,重服从轻创造。[3]此外,中国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创新意识薄弱,习惯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从众心理较大,随大流,缺乏冒险与开拓精神。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说:“美国学生的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有创新及冒险精神,往往能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美国的开创性教育。创新还是创业的源动力,是创业的基础,没有创新教育的铺垫,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就很难养成。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据教育部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末的90%以上跌落到2009年的74%。[4]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直接原因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偏差。而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群,具有知识、信息、观念等方面的优势,是最适合自主创业的群体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缓解目前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4]因此,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创新教育迫在眉睫。

以“利用电工学课程面对多专业的特点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作为研究课题成功申报了为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组在已有的成功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发明创造实例的基础上深化整合已有的教学改革成果,利用“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相关平台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大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采用跨学院、跨学科、校企联合的交叉组合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向导,探索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课题组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有效利用“电工学”课程面对多专业学生和课程组教师自身多领域研究方向的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通过优化组合教与学,使数量较多而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电工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每个知识点是如何应用在相关专业上的,还能借助教师自身的研究背景及时地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与电气工程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重点项目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这样不仅能将创新教育渗透到“电工学”这种大类课堂教学中去,还能提高本科生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科研培训、创新实验和科技大赛的积极性,同时还为理性选择科研培训项目、毕业设计方向甚至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探究行为不仅要通过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体验,还需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促进大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参与国家、地方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相关科研培训、创新实验和科技大赛等活动促进大学生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参与创新和发明创造,真正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三、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保障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5

一、以实践的理念引领选题

科学选题是做实校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教师职业的实践性特征、专业成长的自主性特点和校本研修的实践表明:只有研究来自于实践、生成于发展需求的课题,才能有效挖掘教师的研究潜能、激发其探究和创新精神、促进其专业成长。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了“从实践中生成、服务于实践”的校本课题选题指导原则,通过“强化反思制度、搭建教研平台和提供资源支持”等措施来引领教师选题,既为选题找到了有效路径,又为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一是强化反思制度,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据“以实践为基础、从小处着眼、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发现原则,建立了教学反思制度,确定了问题发现的路径。要求教师将个体初备、集体研备和二次精备的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疑问记录下来,作为教研课题或话题进行研究和探索;引领教师从教学准备、课堂组织、学生学习过程等具体环节着手,在备课反思中、课堂实践感悟中、学生学习状态观察中、作业批阅的体验中,产生灵感并提出问题。

二是搭建以同学科教师为活动主体的教研承载平台,为课题研究积累资源。相同学科教师使用的教材相同、面对的学生的学习基础与状态相近;虽然他们在教法上各有特色,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但相似环境下的教学体验总会产生一些共鸣,这些共性问题正是校本课题研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我们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感悟作为教研活动交流和研讨的话题,并通过有组织的交流和探讨,汇聚群体智慧,提炼并形成有价值的问题。

三是建立校本课题征集和梳理制度,为教师选题提供指导。通过组织教科研骨干力量,对实践中产生的重点、热点或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列为学校教研课题,编制校本课题研究指南;指导教师依据专业发展情况,以及实践和研修需求科学选题;并通过专家引领,提供培训与学习机会,提供经费等方式,为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环境与资源保障。

二、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

科学指导课题研究过程是做实课题的基础保障。以科学的态度指导研究,就是要组织和指导教师依据“重实践、重过程、重创新、重实效”的校本课题研究原则,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方案,创造性地实施研究,力求实现突破、创新和生成等多维发展目标。

制定科学的课题研究方案,是引导研究与探索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高效运行的保证。我们把指导教师做实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推动“创新”的切入点,引导研究者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定位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预设成果,科学设计课题研究的措施、方法和步骤,形成既充分体现引领和驱动功能,又突出创新与生成作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研究方案;通过方案的研制过程的引领,使研究者明白:“实践”是课题研究的基础,“过程”是课题研究的载体,“创新”是课题研究的动力,“实效”是达成策略生成、措施生成、方法生成的期盼。

创造性地实施研究过程,需要研究者以“坚持不懈、不畏困难、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实践和探究。课题研究既不是做文章,也不是课时设计,更不是常规的话题交流,而是一个融理论研修、实践和探索为一体的递进性专业认知的深化过程,更是实践能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它需要不断地规划、预设,需要在理论引领下经历反复的实践验证,并在不断反思、提炼、改进过程中循序渐进地优化策略和方法。其过程既是一个策略实践与方法验证的漫长且艰苦的探索过程,又是一个内化理念、追求创新与实现突破的奋斗过程,在这个不断探索与奋斗的历程中,必然会有诸多障碍、困难及挫折。因此,我们坚持以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指导研究,站在研究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设想他们可能的困惑和疑虑以及需求;在他们可能遇到困难时及时提供服务和帮助;在他们疲倦时及时给予激励和指导,努力激发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体验解决困惑、破解疑难问题的乐趣中,培养奋斗精神,进而生成克难攻关、超越自我的能力与智慧。

三、以发展的思维激励创新

如果说课题研究过程是引领教师实践理念、探索措施和专业研修的发展过程;那么科学归纳与总结成果、深化成果的推介与应用,则是理念转化为常规、成果转化为行动的新起点。只有以发展的思维总结成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和推广成果,成果才能成为创新的生长点,研究才能成为发展的推动力,才能使基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课题研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通过三项措施,引领教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师发展、服务于质量提升。一是引领教师通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深化认知的成果梳理和分析过程,提炼并形成可供推广的成果报告,使成果梳理过程成为教师专业认知的深化和发展过程。二是通过组织开展融成果汇报、评价、推介为一体的同课异构、说课、评课等展示活动,举办成果点评、教育论坛,邀请专家与教师对话等交流活动,引领教师从活动体验与反观对比中吸纳精华、开启潜能、创新思路。三是通过不断完善“注重过程、突出实践、强化应用”的教研引领和激励机制;用制度规引教师钻研业务,加强研修,提升能力;用激励措施引领教师立足于岗位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实践中探索、实践中发展。

科研课题创新点范文6

关键词:创新创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126-05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的战略举措,高校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1]。为响应教育部关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我校自晋升为本科院校以来,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如今,学校已经拥有多项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創新创业训练项目。尽管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量和质的巨大的进展和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缺乏科研能力的培养,大学对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也缺乏必要的关注和支持,导致在选题上,项目大多来源于生活和社会热点或其他专业学科,与基础医学相关性较弱[2]。因此,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应该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割裂独立,而是应该将创新创业融入现有课程和评价体系中,让教学过程服务于学生创新创业。

作为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基石的基础医学实验技术是医药领域科研和企业研发所需的基本技能[3]。一方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一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4]。教学通常以知识体系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展开,常以理论验证性实验为主。即使是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也常以数个验证性实验组合构成。学生常按照实验指导上的实验步骤,照葫芦画瓢,在没有明确的目的指引下盲目地进行[5]。缺乏实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的挑战和乐趣。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学习动力欠缺,实验教学流于形式[6]。事实上,医学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实现基础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即必须有明确的科研课题或市场需求作为问题导向,驱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并开展综合性研究。因此,推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必要融入创新创业的元素。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却普遍面临着所学知识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研发与科研需要的现状,成为当前实验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一大痛点[7]。这种产学研脱节的局限性,使教学无法达到服务社会的教学目标[8]。因此,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需要克服各种困难,走出书本的象牙塔,切实地与本单位的科研需求和本地市场的具体需求联系在一起[9],使其成为产学研间的桥梁,为学生后续的升学和就业所从事的创新工作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起点。

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较为薄弱等问题,我们尝试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职能从服务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变为服务科研和企业研发,以发挥其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探索,着力解决与创新创业融合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跟谁学、学什么、怎么学、怎么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模式。

一、促进产学研融合,突破创新创业师资瓶颈

创新创业教育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跟谁学?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但作为高校教师,他们不仅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无法拿出额外的时间进行创新创业教学。同时,受学科限制,教师往往专注于自身的研究领域,对于市场需求和创新创业的整体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创新创业实践开展面临师资不足的情况。如何在现有的人力条件下,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成为改革的新任务。

为解决师资问题,减轻教师负担,我们推进科研人员、实验员、附属医院、疾控中心和检验检疫等兄弟院校和单位,以及企业研发团队和教师一起参与师资团队组建,共同进行实验平台模块的搭建(图1)。由此,把枯燥的理论和实验学习,放入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让课程学以致用。为进行师资储备,基础部构建开放共赢的实验教学平台,大力开展开放性课题、与附属医院、兄弟院校、卫生机构和企业共建课程,利用本校的现有资源联合厂家提供最前沿的技术培训。目前已与附属第二医院、厦门市疾控中心、健康力(莆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生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角(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爱默基因(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由企业对平台创新创业团队培训同时协助团队模拟公司运营。企业通过校企开展横向课题和开放性课题,在平台中培养学生进行研发。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有效沟通,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将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将优秀的学生送出去。对于学生而言,学生可根据学习兴趣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理论和实验技能,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拓宽行业视野,为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奠定更高的起点[10]。借助学校教学平台,教师和企业课题得以顺利开展,推进学校科研和企业研发的进度和科研成果转化,也使教学与时俱进,促进产学研的联合。在多方受益的局面下,使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

二、改革课程设置,满足创新创业实际需求

(一)纵向整合课程内容,满足创新创业课题多样化需求

基础医学实验的课程框架是围绕理论课展开,具有从微观到宏观的严格横向学科分类(图2),并分属于各个年段来完成。而以问题为导向的医学创新性科学问题的解答,常需要借助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实验来解决。因此,创新创业实践不可避免地受到现有教学框架、课时和学科壁垒的限制。

为满足创新创业的个性化需求,我们进一步丰富实验课程的内容。同时,按照实验方法进一步细化拆分教学模块,并将各个学科的实验纵向整合为一门线上课程(图3.C)。学生可以跨学科跨年段选择自己项目相关的实验内容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在导师的指引下開展以课题为导向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打破学科壁垒,促成学科交叉。

(二)设立前导课程,服务于创新创业选题

一直以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围绕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大纲展开,其具体能解决哪些科研和市场的实际问题并未带入教学体系中。学生无法从中获得创新创业的灵感。同时,学生对行业及市场的不了解,使治学阶段产生迷茫心理,逐渐缺乏学习兴趣和驱动力,不能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11]。如何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选题,成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要求。

为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学生创新创业选题的导向作用(图3.A),我们设置了引导课程;开展了专家进课堂,学生听讲座,与企业家面对面等活动;通过建立公众号和QQ群,不断推送各种基础生物医学科研进展,介绍学校各实验室研究成果和项目方向等,给学生提供各种了解科研进展和当地企业研发进展的窗口。同时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设计医学文献检索,卫生统计学,市场策划等前导课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入手,了解企业以及最新的实验技术,发现感兴趣的实验项目,形成对所学知识的需求认知。例如,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将病毒的防控,诊断试剂盒的开发等实际需求和教师的课题引入课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提升了医学生的学习使命感责任感,实现职业素质教育和课堂思政的教学环节,实践学以致用的基本教育原则。

(三)层次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益拓展和提高,但并非教育的主体。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仍是要培养大量的医疗专业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要培养部分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创业型领军人才。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正确建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即与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有机结合,又能实现高层次、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成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新挑战。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课程设置采取阶段选修的方式开展(图3)。第一阶段,遴选创新创业前导课程过关的学生进行选修,匹配导师辅助撰写标书或策划书,进行项目申报。第二阶段,为项目的准备阶段,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带着科研和市场的实际问题进入课程选修。学生有目的选修与自己承担课题相关的实验方法、仪器设备使用以及实验室管理规范等模块。学习主要以线上选修课的模式进行,作为现有实验课的深化和补充。第三阶段,为项目的实施阶段。课程对给予获资助和获奖项目的参与者进行全程辅导。学生带着老师的课题和企业需求在实训平台完成常规共性实验技能的轮转培训、企业技术支持开展的相关培训等线下技术指导、以及学院大型仪器的安全知识和使用方法学习。

(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解决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

实施过程中也发现该阶段具有更加多样和灵活的需求特点,无法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予以满足。从内容上,各项目有不同的需求点。从时间上,学生存在随时随地的“授”后服务的需求。因此教学形式需要多样化,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除了由导师和选修模块负责教师线下培训和实践指导,还需要以信息化技术为载体借助超星平台、QQ及微信群等进行线上学习和讨论等,对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线上实时讨论答疑,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实验教学[12]。

三、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创新创业实践的实施

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还受经费和场地等限制。从经费上,创新性研究的成本较高,无法支撑全体学生来实际动手参与。从场地上,实验常涉及大型仪器和精密型仪器,无法实现大班集体授课[13]。如何在现有的教学框架和资源平台上,开展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实践,成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新课题。

为解决经费、场地和大型仪器设备向学生开放管理困难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大力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下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难度技术,大仪器的应用,首先采用线上教学和考核。待有确定的项目需求时,对个别获得准入资格的人员进行实操训练和考核,获取预约资格。通过创新创业课题申请,与教师科研和企业研发等课题的结合等方式,解决学生在实际过程中的经费问题。在仪器设备管理上,通过打造统一的信息平台,为使用者提供免费的仪器设备共享信息和配套的预约服务,优化仪器资源配置,保证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及初步成果

创新创业与理论学习不同,永远没有标准答案,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不能用取得的成果进行简单粗暴的评价,而忽略培训的过程。如何落实教育部的双创管理办法,建立可量化的课程评价指标,成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新问题[14]。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既与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接轨,又具有创新创业的导向性,并使其成为教师完成工作量和学生完成选修学分的一个选择。

为此,我们建立了公司化实验教学系列考核指标及管理制度(图4),以突显创新创业的特性。对教学的各个阶段细分考核指标,对不满足课程要求的学生和老师予以淘汰;采用模拟市场收益、研发合同完成情况和客户满意度等多维度的评分规则,对课程参与者进行考核,给予学分和相应奖励。第一阶段,为前导阶段。以完成引导性课程相应课时获得一定学分。第二阶段,为立项阶段。学生组建团队,初步确定项目选题,项目对接导师指导,以课题设计及实施方案的撰写获得项目级别和资助情况作为考核指标,并对未过关项目予以淘汰,合格者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第三阶段,为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选题需求,进行相应模块的线上学习,以完成学习的模块课时获得一定学时学分。根据学生选修人数和课时数,对教师线上课程质量进行工作量核算。第四阶段,项目验收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项目管理的结题考核。考核以指导教师评价和项目完成情况为双重指标。由此,通过分级评价和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制造学习的动力和压力。

2018年我校创新创业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15项,校级课题64项,其中参与基础医学实验孵化相关省级项目13项,校级项目4项,参与人数55人。同时,在基础医学平台开展的开放性课题24项,参与人数64人。课程的开展和平台的建设使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从参与课程的学生成绩分析和反馈可以看到(图5),其中43%的学生止步于引导课程的学习(图5A)。其主要原因包括课程难度大,学业压力大没用足够的时间,对创新创业不感兴趣,未找到相关的合适题目。18%的学生积极参赛参项但未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图5B)。其主要原因包括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不够,自身对选题的理解不深入,以及对项目书撰写的方法掌握等问题。13%的学生参与项目实施(图5C),并完成了項目相关的线上选修,但并未获得成果。其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某些项目需要学生投入的时间过多,项目周期长,无法在学期间完成等实际问题。26%的学生完成了终期考核,发表论文,获得比赛奖项,顺利结题结项(图5D)。课程改革让学生对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目标更加明晰,显著提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通过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对于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后期需进一步对选题的难度进行把关,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通过跨年段梯队式组队,以老带新等方式,接力式完成课题。同时,应进一步细化阶段性评价,科学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