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博士教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1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2]韩炼.面向全球化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现代传播,2004(2).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2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育;电视广播
社会的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播音主持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播音主持已由最初的播音员、主持人演变为主导节目的主播角色,播音主持行业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应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具备较强的现场采访、编辑、主持能力,还要懂得节目的策划、编辑、制作等。所以说,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人已经超越原有意义上的角色定位,演变为一个集策划、制作、主持、播音等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只有全程参与了节目的制作过程,才能将自己的独特个性元素渗透于节目中,打造出一个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电视节目,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走向成功的电视人。基于当前播音主持应具有的各项综合技能,笔者认为,只有从专业基础教育入手,才能培养出具有综合技能的应用型播音主持人才。
1完善学校基础建设,创造优良的专业教育大环境
基于目前各大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大力扩招、低质办学的现状,相关监督管理职能部门应发挥自身审验权力,严格审查办学资质,科学、完善评估学校办学质量,对违规办学、资质不足的院校坚决取缔,以强有力的执行来使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有一定的秩序,形成良好的办学风气,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当然,院校也应重视自身建设,从基础专业教育抓起,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和校风建设,举办国内外专业教育交流活动,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专业人才来校任教、讲学,以拓宽校内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学思维,提升教学格局,有效汲取行业先进教学理念,打造现代、高效的专业教育模式。
2改革专业教育,拓展专业发展渠道
目前,国内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存在教学形式单一、深造困难(相关专业硕、博点资源有限)的现状。对此,应大力推动行业改革,为播音主持教育创造合理的培养途径,找准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市场需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力,使学生的就业选择面更宽,自主选择性更强。例如,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不局限于本专业就业范围,还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这也是对播音主持专业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师资不足的状况得到改善。具体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计划,强化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素质训练,严格要求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发音标准、播音技巧、主持功力、配音技能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播音知识体系,并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另外,在专业教学中,不要局限于专业知识,应有勇气打破专业的束缚,注重电视采访、节目制作、节目编辑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训的操作中,了解电视节目的采、编、播过程,对电视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有深刻的了解,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播音主持功力,提高对电视节目的掌控能力,为观众呈现优秀的电视节目。
3开发多元课程,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他们都是具有独特的、鲜明特性的个体。每个学生的风格迥异,个性十足,这就要求教学应具多元性、层次性,以满足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针对性地开拓课程,研发教学内容,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另外,还要结合专业本身的特色需求,使主持节目特色鲜明,突出节目主题。需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将专业学科与跨界学科有效整合,实现学科间的互通互融,拓展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培养节目创作、策划与主持能力。还应结合学校提供的多种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互助学习,增加学生的见识,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知识学习,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提升主持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4结语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环境条件不断更新,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必须从满足社会需要出发,深度挖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坚定专业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计划,为新时期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注入活力,提升专业教育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扬.播音语言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3
一、微时代图像传播方式的改变
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的不断递进,改变着人的阅读和受教育的方式,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图像阅读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的阅读方式。微时代的图像传播被称为是扁平化、瞬时性、迷你的、流动的传播。微时代图像传播不同于书报、现场展示为特征的印刷传媒时代,而是凭借数字媒体技术,展现海量的图像信息、广泛的覆盖面、便利的应用方式、平等的互动性等特征,图像传播成为信息源的主要载体。人们还在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图像传播以不可抑制的速度快速的发展,“微时代”只能说是媒体发展的当前现状,从数字电视、数字光盘、网络博客、微信等图像传播的方式改变,既是建立在小巧便捷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人类对文化消费的强烈需求。以前我们要欣赏图像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现在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通过图像的接收和发送技术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时空的跨越,人们可以即时感受最新的图像信息,图像的传播和接收不受时空限制。微时代图像传播方式的改变既带来了无限的前景,但同样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是对图像真实性与价值的质疑,由于图像的源头来自不同领域的图片扫描与转发,图像修改与失真使图像丧失了原本的精神气质及蕴含的社会价值,图像可能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公共现象挪喻的佐料。瓦尔特•本雅明曾说:“在人群中的人身上,沉静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躁动,因此一旦他脱离了他所属的环境,游手好闲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东西——沉静,必然会是他身上所消失”。图像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使艺术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在悄然改变,这也许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问题。
二、微时代美术教育生态的嬗变
微时代由于图像传播中信息量大、大众化、交互性、参与性等各种特征,对高校学生产生广泛的影响,促使了高校美术教育生态的改变。从各种文献资料反映,高校美术教育一直以博物馆、美术馆、学校课堂教育等形式存在,但微时代的到来,人们恍然发现,微传播对美术教育方式的改变已悄然发生。处在微时代中,图像的传播带给我们以往无可比拟的知识容量、知识结构、文化视野等,但我们疑问的是艺术直观的感受力是否因此减弱?的确微时代图像传播使“人人成为艺术家”成了现实中的乌托邦,艺术作品与大众文化联姻为无路可走的当代艺术创造了另一途径,同时也给沉闷的高校美术教育重新注入了活力。当我们每天在不断刷屏,在微信中感受微展览、微拍卖等各种信息时,我们该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环境。以往海量的信息需要,通过课堂讲授、练习等传统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获得,而现在,则可能在几秒钟就可以阅读到。英国著名评论家诺伯特•林顿描述:“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自身更深层本性的联系也许已经丧失,永不可复。”图像信息的海量增长和图像信息污染并存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并在,古典与媚俗、当代与前卫泥沙俱下,这些构成了微时代高校美术教育生态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必将带来社会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在现实中,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惯性影响,对于新出现的事物形态未能及时研究与跟进,造成了教育明显落后于现状的特点。并且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直接塞给学生,他们根本来不及消化,也导致了“什么都懂,又什么也不明白”的效果。因此,微时代的这些特征要求我们及时改变高校的美术教育模式。目前,由于微时代图像传播是当前存在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缺少详实的文献资料,国内外对此的研究明显落后于社会现状的发展,对于新媒体时代文化生态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形态的描述,对于如何应对微时代图像传播对高校美术教育生态嬗变的研究,缺少基本的理论支撑。研究图像传播方式的改变与信息污染并存,研究主流意识形态在美术教育中的积极因素,研究多元文化是美术教育生态中核心的价值观等,这对“后微时代”的文化艺术教育的走向与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也可谓是当代高校美术教育研究的前沿方向。综上所述,随着消费文化和传播媒介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图像传播方式改变的同时,既为高校美术教育带来了活力,又促进了美术教育受众面的扩展,但由于我们美术教育客观原因,在微时代造成很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美学困境,对于纷繁复杂的视觉图像不知如何进行审美分辨及价值批判,审美的困惑性及焦虑感困扰着高校学生,这既对图像传播产生了抑制和消极性,也对高校美术教育利用网络平台更新教育形态带来了不利。我们应客观分析当前图像传播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及时跟进美术教育的方式,对新出现的教育生态有一个明确的应对方法。
作者:牟九意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4
一、促进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贤士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藏着无限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这样学习就能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并且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特意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传播,并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高中课本中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红楼梦》,并进行认真的学习。
二、促进对名人英雄的了解
名人英雄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众多名人英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形成我国了传统文化。名人英雄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最终有了我国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名人英雄还是近代的名人英雄,他们的出现都是不可磨灭的,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古代孟子、孔子等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论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文化。他们提出了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并被人民奉为经典。后来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新,但是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后人。另外,儒家总结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会有所体现。如《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文章中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怀是值得当代学生所学习的。在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爱国英雄,如岳飞和屈原。他们都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到惋惜。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高中生能够对这些名人英雄的事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这样才不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被磨灭,而是能够使之得到传承。
三、促进对文化典故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对促进文化典故的传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外,也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知识。通过举办古诗词书写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记忆。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典故成语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这样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成语典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典故文化。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基础的素材,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成语,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文化典故也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对文化典故的了解可以促使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高文化知识。因而,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纠正现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的目的。
四、促进对传统节日了解
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国众多传统节日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和端午节是至今我们也一直在过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有其特有的意义。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重阳节是爱护老人的日子、中秋节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春节是百家齐乐庆祝新年的日子。这些节日都有着相关的历史文化意义。如端午节是屈原投江逝世的日子,这位爱国主义诗人得到了众多人们的钦佩,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咬屈原的身体,向江里投入了很多的粽子,之后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吃粽子来表达对他的哀思。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相对应的文化故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会涉及到相关的文化故事。关于重阳节,有诗人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句子。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能够通过对诗篇和人物的学习来对我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详细的了解。通过这种形式高中生对传统节日就会有一些别样的情感,在过节日的时候会多一分珍视。所怀的态度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这会让他们对传统节日更加的重视,并将传统节日的含义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对传统节日加以重视。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博弈论 大学英语 教学互动 文化导入
根据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民办高校英语教学要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色,以面向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跟上全球化的步伐为目标。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在我们重视各式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以达到使用目的的同时,不能忽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否则会导致学生既无法像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那样学习掌握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又无法充分吸收语言的文化内容,不能真正地认识英美文化的本质,最终难以达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从博弈论的思维和策略分析方式研究目前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1.浅谈博弈论
博弈论是由美国数学家摩根斯顿和范纽曼在二十世纪初创立的,约翰?纳什等人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博弈论是专门研究众多理性个体间的相互冲突、相互合作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有着非常强大的诠释理论的能力,而且有着跨学科的生命力。博弈论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渗透和扩张,语言博弈论就是该理论在语言文字领域的发展所产生的。哲学家、逻辑学家辛提卡在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了“语言博弈”,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博弈论。“语言博弈”的提出引发了众多学者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来探索英语教学以及课程设置上的一些问题。
2.博弈论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学会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扩充。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如果善用博弈游戏规则,依靠理性的思维和双赢的策略在均衡中求发展,就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捷径。博弈是一种日常现象,适用于生活学习中的各个领域,也可用于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博弈的主要参与人,文化导入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博弈过程。
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缺失
3.1跨文化教学内容上的欠缺
许多学生通过之前的英语学习能够背出或者说出简单的英语交际用语,却不能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使用,这实际上是因为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或者没有语境意识。很多情况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只能生搬硬套,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沟通。目前的大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日常交流的普及性文化知识所知甚少,知识面比较窄,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是如此。
3.2文化教学内容缺失原因浅析
有些教育者认为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以实用为准则,课堂上就应只教授专业英语中的专业词汇,专业文章,而且认为这些跟文化、文学等毫无关系,因此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应舍去文化类不必要的知识。通常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自己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识记专业词汇,翻译专业篇章,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只涉及专业、行业知识,而不会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文化差异,造成了学生文化意识的淡薄。
4.文化导入在策略上的优势
博弈是以游戏的方式在规则中探求利益。英语学习需激发好奇心, 如能在教学过程以博弈游戏的紧张感和幽默性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化内容的导入,教师和学生的所得收益将颇丰。
4.1文化导入活动中所存在的师生之间合作博弈
博弈论又译为对策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教师和学生作为博弈主体,在文化导入过程中形成双向互动博弈。民办高校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积极通过教材和各种渠道充分挖掘文化信息,充分备课,同时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充分理解教学改革的本意,注重内涵,力求摆脱应试教育,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博弈中的另一主体学生作为理性参与人,在接收到积极文化内容的同时理性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变被动为主动地参与教学和讨论。教学过程随着文化导入渐入合作型良性博弈状态。
4.2文化导入方式
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博弈主体而非被动学习者,通过分析学生的信息特征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通过扩大信息量,学生有意识地吸取和拓展相关信息。比如丰富教学的中英文化对比内容,使其熟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异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追溯词语起源,让学生把词汇具体形象化,同时也理解其实英语单词不是单调的死记硬背。告诉学生单词也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和。
博弈论的“游戏”性就是在假设条件和规范中主动思考获取所得,如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和角色扮演。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语言文化的交际氛围。教师可以简单地把英语的自我介绍作为引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进入一个英语交流环境,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没有尴尬感也会很积极地投入,打破沉默,在自然的对话交流中学习,教师可在旁倾听,稍作提示或修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了解和体验跨文化差异,接触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这就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5.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用积极的方式导入文化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博弈论中可透析教学智慧和策略。为了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类似博弈游戏这种较有趣的方式自然进入反复练习和操作的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在语言学习和掌握过程中不断完善提高。而这种把博弈论和文化导入同时引进到英语教学中的方法再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而且起效。
参考文献
[1] Nida,Eugen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2] 楼荷英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3] 束定芳 我看外语教学改革[J].国外外语教学,2001
[4] 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博士教育论文范文6
中国语文独立设科教育110周年之际,由上海师范大学李杏保教授领衔主编的《国文国语教育论典》(以下简称《论典》)隆重面世。是年,恰巧又恭逢上海师范大学6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长期与李教授共事的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有幸见证如此盛事,不免往事历历,心潮澎湃。
李杏保先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有18年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从教伊始,他就常常光顾旧书店,搜罗夏D尊、叶圣陶、朱自清、罗常培、胡怀琛、朱光潜等语文教育前辈的著作。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于1962年就已搜集到时人并不熟知的王森然的著作《中学国文教学概要》(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始知其为刘志丹、谢子长的老师,同志则为中国王森然学术研究会的第一任会长),并倾心研读这部论著,萌生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诚意。
1978年,他支教返沪,调入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在撰写《试论陶行知教育思想》论文时,无意中接触到大量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论文。不久,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搜集到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上千种教科书。于是,酝酿既久而一气挥就了《编纂〈中国新语文教育大系〉构想》。1984年,他与陈必祥等好友撰著了《语文教育发展史》;1986年,易名《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传统教育名家张志公乐为之题签),在云南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实际上,这些已经吹响了我国语文教育史研究的集结号,同时,也擘画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
在随后的15年,杏保先生等在语文教育史的教育和研究方面筚路蓝缕地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荦荦大者,有著作《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曾获1992年第六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优胜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1999年被中国新闻出版署、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委员会授予第一届全国教育优秀图书奖二等奖)、《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等。杏保先生在壮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当时的语文学科教育界,都可列为翘楚。今年,他年届古稀晋五,依然壮心不已,应语文出版社之诚邀,“新编”了《国文国语教育论典》,实在令人称道。
《论典》的另外两位主编方有林、徐林祥先生在语文教育史研究方面亦用力甚劬。方有林在上海师大虽然师从于我,但是在专业深造方面向李教授请益尤多。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已正式出版,并获得学术界好评。徐林祥教授,是语文教育史研究专家顾黄初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持筹建并于2004年3月开通了中国语文教育网(http://)。他的《历史追问:语文教育发展篇》,堪为语文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佳作。
30多年前,上海师范学院(分院)建立的“民国教育资料库”,在孕育《20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方面功不可没。近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十分注重近代教育资料的搜集和开发,校图书馆在合并了原上海师院分院(现为上海师大奉贤校区)后,进一步建成了具有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中小学教材资源库”“民国教育期刊电子资源库”等,为语文教育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更为扎实的史料支撑。这些,将为《论典》的再度开发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
语文出版社为语文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复兴中华国文国语教育梦,是中华语文教育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梦”“中华文化复兴梦”的必要条件。《论典》这部典范文献,将久远地迸射中华近现代语文教育的灿烂光辉。
为了更好地发挥《论典》的典范作用,倡议围绕《论典》的出版,语文出版社还可以联合相关出版社、语文类学术期刊,引导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论典》研读活动,团结和吸引有志于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同道,不断拓展和深化语文教育史的学科研究,不断涌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结集出版,或在相关杂志上刊载,或在网络上发表……假以时日,语文教育史研究的史料将更为丰富,研究力量将不断涌现和集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将不断注入凝重的文化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