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1
目前,我国高校在读的大学生基本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简称“90后”),他们出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已显成效和信息飞速发展的全球一体化时代,生活环境优越,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因此,“90后”的思想、理念与他们的父辈和祖辈有很大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因此,“90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德育教育途径有待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工作整体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其实,我国社会各界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责任艰巨、意义十分重大,德育工作急需进一步地改善和继续加强。德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教育,重在育人;德智体美劳,德育优先。但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和成效却不容乐观,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作者究其原因探讨了解决相应问题的相应策略。
1 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分离――采取“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教师”的策略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可试问真正有几个教师同时做到了“教书”和“育人”呢?很多大学教师都只是做到了“教书”,而忽略了育人,甚至有些教师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忘记了育人的作用。关于德育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给了很高的重视,比如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洛克就曾经说过醒世之言“德行重于学问”,我们国家也十分重视德育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将德育置为五育之首,但是真正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德育并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地位,往往是智育位于首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将德育和智育分开的问题,高校德育教育以“两课”为主要途径,德育只是“两课教师”和辅导员的事,大量的专业课教师只管教学和科研,即只管智育,把智育等同于教学,从而将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分离,没有真正尽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重智育、轻德育”风气的影响下,误导学生滋长了轻视德育课程的情绪,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实效性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其实,德育教育除了直接的理论课灌输方式外,还应重视间接的渗透教育方式,实现直接灌输的显性教育和间接渗透的隐性教育的整合。为了解决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相分离的问题应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渗透式的德育教育,渗透式德育教育是伴随着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应在讲授思想政治课以外的其它专业课程中也进行德育渗透,专业课教师应注重“渗透”为主的间接德育教育方式。实践证明,专业课中渗透式德育教育方式非常灵活,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教育的实效也要高于灌输式教育,所以应加以重视和应用。为了解决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的分离问题,应做到:德育课程中直接的灌输式教育要常抓不懈,专业课中渗透式德育教育也要大力提倡和有效实施。做到“课课都有德育,人人都是德育教师”。
2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德育教育示范作用的缺失――采取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管齐下的策略
目前,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由学校来承担,其实,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德育教育也很重要,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效果将更加明显。在当今急剧变迁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可是精神世界却变得不很充实,因此,社会和家庭都应该更加关心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3 “现实课堂”德育教育与“虚拟媒体”德育教育欠缺相互整合――采取“现实课堂”与“虚拟媒体”优势互补、互相整合的策略
“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所谓新媒体,是指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①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其价值取向、行为标准、思维方法、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多元化态势。新媒体技术为“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既带来了挑战,又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契机。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研究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内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9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②
通常大学生在课堂上对于教师的提问很少积极主动发言,表现比较含蓄,而教师似乎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通常是自问自答,课堂较少提问。然而对于德育教育来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如果现实课堂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张口发言的话,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形式让大家就某一问题热烈讨论,畅所欲言,袒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而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以互联网、手机、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应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战略,疏导结合,形成合力,注重监管方法和力度,网上网下共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多渠道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价值影响的相互协调,形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信息回路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③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2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82-01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
(四)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①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一)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二)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三)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②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③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注释:
①张正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高等教育, 2007.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总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动、协作之下完成的。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所在,它对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全面的影响和制约,尤其是对学生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通观我国各阶段的学校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阶段比较好地解决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作、配合问题,但是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面临着一些现实的困境,梳理、认清这些现实的困境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全面的,笔者尝试从家庭、高校、学生个体三个层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家庭层面存在的问题
1、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误区
在中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家长愿意与高校进行全面、及时的沟通,就孩子的成长与学校进行有效的合作,但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家长与学校沟通的热情便大打折扣,原因何在?问题就出在他们的教育观念上。在目前国内浓厚的应试教育氛围之下,中小学与家长的教育目标是明确而一致的――考入大学,这一目标为二者提供了合作的动力,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中小学和家长是双赢的。伴随着学生进入大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责任也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因此,在孩子的继续教育上便丧失了与高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动机、热情。这一家庭教育理念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有其生存的土壤,但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这一家庭教育观念显然与时代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激烈的竞争、爆炸式增长的知识共同宣告了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接受大学教育便可以一劳永逸地享受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父母对大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的精力有限
大学生的父母都是人到中年,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身体压力。生活上,身为中年人的大学生父母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的经济压力全部压在他们肩上,近年来伴随着物价尤其是城市住房价格的节节攀升,这种生活压力是与日俱增;工作上,大学生父母基本上进入个人事业的稳定期,在单位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工作压力大自不待言;身体上,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况渐不如前,无疑又会带来另一重压力。重压之下的大学生父母疲于应付、身心俱疲,自然也没有多少精力来关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了。
3、父母对大学生实施家庭教育面临着空间障碍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与家庭的空间距离很近,这种距离的有限性使得父母与学校沟通非常便利,沟通成本非常低廉。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大多数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到异地求学,家庭与高校的空间距离大大增加, 使得双方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但是沟通的成本却大幅增加。虽然现在通讯已经非常发达,但是这种空间障碍带来的影响还是客观存在的。
二、高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1、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品质。唯有真正的重视德育才会看到家庭教育的巨大价值。而在我国高校的运行中,德育工作的地位却是日渐下降。众所周知,高校的基本职能有三,一是教学,二是科研,三是服务社会。三者之中,虽然教学在理论上排名第一,但是在现实的高校运转中,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高校及教职员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研和服务社会之中,高校教师的市场逐利冲动与行为愈演愈烈。就是在这投入有限的教学活动中,也只是更多的停留在“教书”层面,上课结束即立马闪人,“育人”层面涉及的非常之少。在高校的这一现实运行背景下,很少有教师愿意来花费时间与精力与大学生的家庭进行沟通与交流了。
2、投入的人力资源有限
高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有赖于充分的人力投入与保障。在高校内部,辅导员与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但是这一力量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是人员配备上缺编现象严重,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高校每120名大学生需要配备一名辅导员,这一标准本身就与国外高校的相关标准差距甚大,但就是这样一个较低的人员配备标准,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未能达标,很多高校是按照300:1甚至更低的标准在配备辅导员。二是有限的辅导员被琐事缠身,对与学生家庭的互动有心无力。辅导员的本来职责是专职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因为这一工作弹性空间巨大,在现实的运作中,辅导员成为校内各职能部门在院系的办事员、跑腿员,院系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最后都会分解落实到辅导员身上,辅导员需要以有限的精力面对无限的任务,身处校园底层的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种日常琐事,自然也没有精力来与学生家庭联系和互动了。
3、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和互动不能依赖于教师、辅导员的良心和自觉行为,必须以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支撑。但是目前在我国各高校的内部制度设计中,普遍缺乏这一激励与约束机制。与学生家庭联系或者不联系,均不会影响到对教职工个人的工作考核,因此,有必要在这一块做出相应的规定。
三、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对家庭教育的反感与排斥。在中小学阶段,因为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学生的活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暂时逃离了长久约束自己的家庭空间,获得了较大的自由,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变得强烈,加上大学崇尚“自我管理”观念,也让他们更加愿意独立解决问题。因此,除了从家庭获得经济来源外,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男学生尤其如此。学生对家庭教育的盲目排斥,影响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效果。据调查,68%的大学生遇到困难时首先联系的人是父母,但又有55%的学生反对父母继续进行家庭教育,他们认为自己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比自己低,不愿意继续接受父母的教育。学生盲目排斥家庭教育的态度,导致部分家庭难以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为此,家长应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更加尊重子女的权利,给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同时也要适当抛出自己的观点来引导孩子,获取他们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张剑峰等.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与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8,(6).
[2]桑冬平.大学生家庭教育作用弱化成因分析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3]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6.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4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而与此同时,大学生退学现象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年年增加,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专学生的退学问题更加严重。大多数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将视线指向了学校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而这其中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如何去分析大学生退学的原因,如何去探讨相应的措施将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扩招;退学现象;退学原因;应对退学措施
[案例背景]
我院硅材料技术专业2012级新生刘某,男,19岁,来自彭山县,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一般。他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县城姑姑家里上学、生活,只有周末和假期才回家。长期生活在亲戚家里,使他形成了沉默、内向、自我的性格,与父母的沟通也非常少。来到大学,不能很快的适应新同学、新环境和新生活,最终,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学校的老师、同学都为他惋惜。
[案例简介]
2012年10月20日晚,我接到硅材料技术专业12-1班刘某同学的电话,他说:“邓老师,我想退学,请问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接到这个电话,我还是比较惊讶,因为他是10月才补录来的同学,来到这个学校才只有十来天,所以我立刻叫他到办公室来交流了解情况。当他来到办公室我就问他:“考上大学多不容易,为什么突然想退学,发生了什么事?能跟老师说一下吗?”,他说“学校的饭菜不好吃”,我说:“学校的大锅菜可能是没有家里的好吃,但是食堂菜的样式还是比较多的,你可以选择,慢慢习惯了就好了,如果实在是不喜欢,我们学校也是开放的你也可以出去吃呀”,说到这他就开始沉默了,我又问到:你现在年龄还这么小,退学回去有什么打算呢?是回去复读还是去打工?”,他说:“不知道”,看到他这样的表现我就想先和他父母交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就给他说“这样吧,现在领导也下班了,你先回寝室休息,明天我问问需要哪些手续再联系你。”他说“好”就回寝室了。待他离开后,我立刻给他父亲打了电话告之其情况,他父亲说“孩子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姑姑家读书生活,只有周末和放假才回家,和他们的交流比较少,因此性格内向也比较自我,经常是突然想做什么就要做什么”,在交流中父亲也表示不同意他退学,因此,我叫父亲给孩子打电话交流和沟通下,劝他尽量不要退学,毕竟一旦退学了就再没有机会了,同时也马上给班长和寝室长打电话了解他近来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并让他们去和他沟通从侧面尽量劝劝他。10月21日中午,我又找到刘某问他与父母沟通的情况,他说他还是要退学,我又劝说了很久,并告诉他即使真要退学也必须要父母亲自到校办理,因此叫他再考虑下。10月22下午,刘某的妈妈和姑姑来到学校,我们在办公室又劝说了他很久,他在这几次谈话中都表现得非常沉默,只是说他要退学。接着我带他去见了我们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张主任,告之他情况,张主任也劝说了他很久,最终,在家长、老师、同学劝说无效后,他办理了退学手续。家长、老师及同学无不为他惋惜。
[案例分析处理]
案例分析
1、刘某是一名90后孩子,他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姑姑家上学、生活,只有周末和假期才会回家,长期生活在亲戚家里让他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内心比较压抑,性格比较古怪。
2、刘某平常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较少,交流较少,缺少爱,使他养成了孤僻、内向、自我及沉默寡言的性格。
案例处理
1、接到刘某想退学的消息,及时找刘某沟通了解情况,并及时劝说。
2、及时联系刘某家长与家长沟通,详细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共同制定劝说方案。
3、及时与班长和寝室长联系,了解刘某近来在生活、学习上的情况,并让同学从侧面去开导他。
4、出现问题及时做到学校——家长——学生合力解决问题的方式。
5、在为刘某办理完退学手续待他回到家里,我还及时和他父母通过电话沟通,了解其回去后思想动态,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工作思考和建议]
思考
1、目前大学生退学现象日趋上升,他(她)们退学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因没有考入理想学校或专业而退学;来到大学发现大学生活并不像他们理想中的那样而退学;因家庭贫困而退学;因没有修够学校规定的学分而退学;因心理健康而退学;因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而退学等等。
2、大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过大,造成心理的落差较大,这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最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与企业找不到员工之间的矛盾,让一些学生在上学时就对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产生焦虑。
3、退学,可能会给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可能让学生与家长之间由此产生矛盾,给家庭带来伤痛;对学校来说也是不小的损失。
措施
1、加强对新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教育
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并结合班上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通过德育课、讲座、一对一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尽快树立新的目标,让新生对学校和专业树立信心,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
2、加强学风建设
辅导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应加强学风建设及加大学风监督力度,需经常深入寝室、教室、自习室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校的学生会及文化社团的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学生会和社团,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
3、加强对家庭困难学生的重视程度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辅导员一是应该在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助学金上给予帮助;二是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三是在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知识,经常与学生进行贴心交流,发现问题的苗头时积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尽量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5、辅导员应多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共同教育。辅导员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学校与家长密切配合,双管齐下,共同分析问题可能更透彻,更准确,解决问题更能找到切入点,事半功倍。
6、辅导员应多依靠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好班级
班干部是辅导员的左膀右臂,他们与普通同学联系更紧密,对同学们的情况更了解,因此辅导员要多依靠班干部共同管理好班级。另外,辅导员还应该多加强班干部的培养,让班干部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7、对于已经退学的学生要及时做好退学后的工作
当学生办理好退学手续后,辅导员首先要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尽力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端正他们的思想认识,鼓励其重新在人生的道路上站立起来。接着要将学生的退学单复印一份留作存底,并将档案归还于学生。最后,在学生离校后,辅导员还要定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家长及学生沟通,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家长一起作好退学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8、总而言之,缓解大学生退学现象,作为辅导员的我们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把其消极影响减到最低点,同时也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作者单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工程系)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5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功利性。
现在多数高校在考虑德育问题时重政治而轻道德。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被涂上功利主义的色彩,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学生的身心规律,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这种学校德育的功利化直接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使人们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从而阻碍了思想道德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社会的角色和利益关系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价值观念也随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冲突,以及它们对大学生影响的客观存在性,如果让学生仍处在“我说你听”单纯说教的被动地位,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性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3.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德育带来的挑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也为我们德育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程。正是由于这种经济体制的改变,使一些学生的思想仍停留在过去,落后于时代的步伐。他们或迫于升学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缺乏艰苦奋斗和拼搏进取的意识;或对社会现实缺乏正确的认识……所有这一切都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发展和心理健康,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疏导,引导他们做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
4.角色、环境的转变增加了学生心理的壁垒。
虽然大学生完成了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的时间跨度,但他们的心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跨越而跟进。随着他们学龄一同变化的还有他们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所处的不再是以前老师管教式的环境,与之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他们更多地感到空虚、迷茫和无所是从。此外,他们自身角色的转变也会引起心理波动。随着环境的改变,学校学生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1]这种心理的落差可能就使他们走向自闭,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缺陷。
二、对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探究
1.实施道德规范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相分隔的方法。
我们应该承认,道德与政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政治是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并时刻反映着人们经济利益的变化。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道德就从属于政治,我们应当在相对明确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功能区域的前提下,分别实施道德规范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以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
2.教育方法采用参与和引导选择的双重性。
事实表明,只有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哲学指出:人在本质上是主体的、能动的,因此主体性是人的本质。从这一理论观点衍射,科学的德育方法,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只有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从他们身上突破,充分了解学生的渴求,才能真正地发挥德育的思想引导作用。因此,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就是好的教育方法。德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规律,加强德育的目标化、系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研究。
3.抓住经济全球化这个机遇,对大学生进行观念重塑。
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2]虽然经济全球化给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这种冲击和影响的背后也带来了一个重塑大学生各种观念和人生价值的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者应抓住机遇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及法制观念。[3]教育他们从时代的高度找准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确立敢为天下先的竞争意识,把握具有时效、时事性的信息资源,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德育与心理相挂钩,以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精神空虚的泥潭,另外,增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让他们从根本上了解心理问题的危害性,并促使他们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彻底走出心理缺陷、人格失衡的困境。
在知识经济极度扩张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的思想教育方法,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才能使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正林.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特点及其引导[J].高等教育,2007.
大学生德育问题范文6
大学生 诚信档案 问题 对策
一、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研究现状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道德准则,更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对诚信问题的研究是学术界常青的话题,但对大学生诚信问题的讨论,却是近年来才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社会出现道德缺失,诚信危机,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2011年4月,国务院总理说:“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诚信缺失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当中也体现得相当突出。当前,大学生的信用缺失和信用危机问题日益凸显。最常见的有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剽窃科研成果;恶意拖欠学费和国家贷款;为评助、评优、入党、求职而制造虚假材料;随意毁约、骗取助学金;利用网络欺诈,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和社会的评价。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不少学者研究的热点。
这些研究文章中,更多的关注于如何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也有不少学者指出,除了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外,还要有相应的机制对大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其中,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议题被一再提及。专家认为,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能够起到约束作用的机制,也是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必要举措。通过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可以记录、约束、激励和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和诚信观念。同时,在校学生诚信档案可以向相关单位、社会机构展示,有利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选拔。此外,高校建立在校学生诚信档案最终也可以成为社会诚信档案的重要部分。
综合各方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都对大学生诚信挡案建设进行了积极而有价值的探索。而建立统一而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然而,近年来,各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实践探索中,却存在一些难以推进的难题。
二、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面临的问题
从2002年开始,各高校在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上,都做了不小的努力和尝试。2002年5月,上海近50所高校与上海资信公司签署联名书,逐步为在校大学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从2004年起,河南、湖北、山东、浙江、陕西等地的高校竞相效仿,掀起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的热潮。各高校基本采取由学生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合作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是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信贷和诚信情况作一个记载,把学生在校期间的经济活动和其他履行合同、兑现承诺等活动过程中的信用行为状况、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的程度记录在案。在此基础上,形成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并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评奖评优的一个依据。毕业时,用人单位和相关社会部门也可以查询,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出具诚信档案证明。虽然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纵观这几年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现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其中仍存在的诸多问题。
1.采集内容与个人隐私权的界定
哪些信息应纳入诚信档案,各高校不尽相同。一般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经济情况、学习状况、获奖情况、社会诚信、班级测评、辅导员评价、还款承诺书等。但对这一界定又存在争议。如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家庭经济情况、在校期间的消费表现等,这些作为学生的个人隐私如何得到保护呢?而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哪些纯属个人隐私,哪些又是必须公开的呢?
此外,学生诚信档案与学生的普通档案的区别在哪里?诚信档案应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诚实守信等方面,而诸如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业成绩、经济状况等应是否应排除在外?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应当记入信用档案的呢?这些问题是目前很多高校在建档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
2.诚信档案管理的职责划分问题
大学生的诚信档案如果建立,应当由哪个部门主要负责?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特殊体制,大部分学校的诚信档案由学生管理部门,包括班辅在内的人员负责收集、存放和日常维护。而高校虽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但因为人员、经费和具体操作的难度,基本上是宏观指导。
但档案管理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兼顾公平和隐私,要求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的专门化工作。相关的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能否胜任也是一个问题。此外,这项工作的繁琐和重要性势必加大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量。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如何划分、如何协调是关键。否则可能造成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
3.内容收集的难题
大学生诚信档案内容丰富,其涵盖了学生家庭、日常生活、学习、经济、择业等多方面的信息。其内容收集主要通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家庭所在地相关部门、银行、保卫处、宿管、用人单位等机构进行收集,来源十分广泛。其中,来源于校内的资料较易收集,但来源于校外的资料就很难收集齐全且难以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
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经费问题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难题。要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就必须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的高校学生管理人员来说,精力和经费的双重困难使高校诚信档案的建设举步维艰。
4.如何实现公平、客观和信息的安全
个人诚信记录事关其道德的评价和个人尊严,必须要求客观、公平,否则可能适得其反。要实现公平,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首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是否准确、真实反映了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其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信息收集如何保证准确性?此外,如何保证诚信档案管理过程的公平性也是一个难题。
与此同时,在诚信信息的安全保护方面,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法律对社会征信进行监管,诚信档案的管理活动存在很大主观性,甚至有可能由于权力或利益的驱使而有失诚信档案的公平与安全。在这种没有法律依据的环境下,无论是征信对象的学生本人还是利用诚信产品的用人单位,都对信息的安全与真实存性有疑问,它会直接影响诚信产品的公信力。可能也是有鉴于此,很多学校都很慎重地未将诚信档案纳入学生个人档案中,而仅仅作为学生在校诚信教育的一部分,更多的对学生起一种督促和约束的作用,客观上又限制了诚信档案作用的发挥。
三、对策
鉴于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中的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充分认识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专门队伍。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设,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社会的进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性,也是高校诚信教育的重要依托点。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对我国整个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建设及社会诚信意识的增强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支由校档案部门牵头,学工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诚信档案建设队伍。档案部门负责对诚信档案的内容设计和相关制度的确定,并加强对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相关的法规教育;学工部和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重点在内容的采集、核实和管理上。部门间相互协调,才能建立起全面、客观、可信的大学生诚信档案。
2.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设计上,要注重记录性,尽量少一些评价性的内容。建立诚信档案的关键在于诚信内容的设计上,即档案内容应当全面体现大学生真实的诚信道德状况。重点在学生客观上做了什么,而不是老师、同学认为他怎样。当然,班级和老师的评价也可以体现其诚信状况,但笔者认为其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笔者认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个人基本信息;(2)家庭基本信息;(3)诚信记录:学习诚信(考试违纪情况、是否存在严重剽窃、抄袭他人行为等);经济诚信(学费交纳、还贷情况、是否弄虚作假,骗取困难生补助等);生活诚信(宿舍内违章用电、破坏网络安全、制作、传播有害信息等);择业诚信(推荐材料弄虚作假、伪造和使用各种假的证书和证明等);社会实践诚信(主要记载学生参加的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相关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情况等);(4)诚信评价。记录班级或小组对其的个人评价。
在内容的设计上,要尽量维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比如,具体的家庭经济状况、个人的消费情况都不要及过多涉及;评价性内容不宜过多。
3.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动态、开放式管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诚信诚信教育,约束其行为的有效方式。为此,加强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动态、开放式管理非常重要。
诚信档案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诚信信息的一种动态反映,是对学生不同阶段各个方面诚信行为的综合呈现。对学生而言,有监督、约束作用;对高校的教育者而言,可以通过学生的档案及时掌握其现状,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而对大学生诚信档案进行开放式管理,学生本人可以通过查询及时了解自己的现状,且对记载的内容有质疑权,申诉权,辅导员应向学生履行告知义务。这样开放式的管理,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时刻提醒的作用;同时良好的诚信档案又使他们拥有一笔终生受益的无形财富,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和维护自己的良好的诚信记录。
4.国家应建立尽快完善诚信档案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目前关于个人信用档案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征信法规。在这种无法可依的情况下,高校开展诚信档案建设角色尴尬。国家应建立和完善诚信档案的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的角度明确监管范围,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征信标准、归档范围、职责部门、管理规范等作出规定;对失信违约行为作出明确惩罚条款。同时,要确保大学生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5.加快建立全国通用的、权威的、标准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目前,各高校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上基本都是互有沟通,单独建立,各自的侧重点和收集的内容不同。而涉及校外的信息,由于收集的手段和渠道原因,也各不相同。而校外不同的诚信服务机构、不同的银行所要求征信的信息也很难共享。不同的诚信档案管理各自为政,所产生的信息壁垒已制约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
笔者认为,应当在国家层面上尽快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数据库。可以借鉴现有的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数据库的模式,建立一个统一的、权威的、标准化的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库建立的关键在于确立统一的档案采集内容和标准,同时可以和包括银行在内的其他机构共享信息。用人单位也可以借助这个权威的平台挑选学生。对学生而言,统一的标准,专业的管理也更加公平和公开。
参考文献:
[1]李敏玲.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法律问题[J].兰台世界,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