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课程的特征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1

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在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用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多重交互,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按需学习,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教学结构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及其具体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设计特定的教学内容、教W媒体和交流方式;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包括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二、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在乐趣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不再视学习为负担。而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堂,怎样才能体现让学生乐学爱学呢?绝不是简单的一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从这个角度分析,判断有效的信息化课堂教学,需要考察以下三点:

1.课堂是否有广泛的参与度。

包括参与学生的人数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这个层面上,需要关注大多数学生有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相互协作,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探究。参与度决不是表面热闹,全班学生形式上、表面上的参与,也是看似小组讨论,实则个别优秀学生包办成果汇报的表演。

2.学生有无积极的情感投入。

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中,学生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传授,被动的观看同伴的学习,而是要发自内心的原意参与学习活动,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进步。

3.学生有无成就感的获得。

只有及时获得成就感,才能使之转化为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一个没有尝过成功滋味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容易放弃努力从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三、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下,教材已经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教学内容。网络环境更是带来了全球资源的共享,带来了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知识的联网,因此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在这个新事物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整合课堂如果仍然只能让学生学到教材上的知识,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没有体现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四、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认知范围比较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大信息量。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便是――课堂无边无际的扩展,整个课堂的组织大而散,学生局限于一些材料的堆砌而无深层次的认知思考。例如,一堂历史课,讲商鞅变法,然后让学生“去网上搜索你想知道的变法还有哪些”,于是学生就漫无边际的在搜索引擎里进行搜索,最后也得出了丰富的资料,每个小组做成汇报PPT。PPT上的内容呢,其实就是各个网页文字内容的拷贝,学生纯粹是在照着念PPT上的文字,但并没有将文字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现象,源于我们往往将“信息”和“知识”这两个概念盲目等同,认为“信息即知识”。其实信息与知识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信息只有内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并对人的思考与行动产生影响后,才能称之为知识。

五、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过程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应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应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整合”向“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再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整合”逐渐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整合都应具有成效。在以各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整合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高效地解决学科课程中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涉及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即阅读、计算、写作、看图、识图、实验以及上机操作等。在知识与综合能力为中心的整合中,以问题驱动为主,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协作交流工具,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也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机会,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2

我国早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是以职业工作情境为前提开设的,主要是职业技能、职业经验的传授,这种传授方式存在知识面的随机性、狭窄性和经验的互不连贯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为了建立我国完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进行尝试和探讨,不断将相关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组织和编排,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特征

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中所涉及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整合,其重点是传授操作技能,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关注运用的条件、方法、手段及效果的评价等,而不是过分强调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课程的重点在于生产、服务等职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态度的养成。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基本上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在内容上既有别于高教课程的理论性,又不同于普教课程的基础性。

另外,职教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它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做出最快的反应,把社会需求当作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特别是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层出不穷,新的科学理论从产生到应用与生产实践的周期越来越短,每3~5年就有约50%的职业技能需要更新,原有的工作岗位的职能、技能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越来越细化。所以,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适时地更新课程。

二 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特征

从社会活动的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可以将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种。其中职业教育主要担负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这类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工作,他们是一批掌握成熟的技术和服务规范的人才.通过他们的努力能够使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转换成为物质形态的物品或者对社会创造直接价值,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工程施工员、农艺师、车间主任、工段长、护士长、会计、统计、导游、以及企事业机关的中高级职员等等。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能适应学生毕业后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需要。这要求其课程结构体系不是按学科要求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与生产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本专业的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明确性:不仅人才培养的层次明确,而且工作方向明确,其专业或工种的设置与职业的对应性较强,有的甚至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十分明显,这种定向性可以是针对一个工作岗位,也可以是针对一群工作性质类似或相近的工作岗位。近年来,随着工作环境变化的加速,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增强,课程体系中对增强职业适应能力的课程逐渐引起重视,尽管如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仍是不可忽视的。

三 职业教育课程实践环节的特征

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短暂的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是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十分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性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量,大大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环节中,缩短了对知识的验证期,缩短了与就业单位的磨合期。如:现代职业教育实践性课程中就包含了实验验证、实训模拟、代岗实习、代岗作业、创作设计等内容,这些实践内容有绝大部分是在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里完成的,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学生就有机会去了解或熟悉以后工作的性质,有时间去总结经验和调整下一步学习的重点,为明确毕业后的工作方向提早做出相应的计划。当然,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但并不排斥必要的理论性课程的教学,在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也讲求理论性,这种理论性课程结构强调宽基础(与专业相关的姊妹学科),以利干学生后续的发展。保证主干学科,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覆盖面,加强高新技术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职业教育教育的另一个特色。

四、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不但要适应职业世界和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迅速变化,而且要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因而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要求具有灵活性。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CBE(能力本位课程模块)、MES(技能培训模块)教育方式,这种模块化的特点是将对培养目标有重要作用的各学科,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按内在的逻辑整合成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打破学科课程过分知识化、系统化的倾向,以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为重心。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培养方向,将相关单元组合成不同目标的课程体系。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还能够较为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模块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可以使学生根据就业需要和个人兴趣随时转换方向,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另外,灵活性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有极大的弹性和应变性,以提高其适应性,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的趋势正是这种灵活性特点的反映。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3

一、学生是数学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引导、合作者,数学课堂上应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二、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七年级上学期,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把校运动会上两学生争夺1500米长跑比赛冠亚军情节,让两个同学演示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全过程。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行程问题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很好效果,当学到“百分数”一节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外卖早点与商店小吃点价格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96%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学生论文的内容广泛,也比较深刻,是老师远远没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物价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卫生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百分数的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亲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三、展示与合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

首先,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 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关注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 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 “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数学。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沉沉,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个人的差异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每个人都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丰富多彩

幻灯、多媒体制作使数学知识得以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同时代替了教师用粉笔去表现数学,避免了语言的贫乏所带来的尴尬。例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等等,用多媒体研究问题能够发挥它们特有的优势,如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可以通过动态演示,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还有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相互运动以及每种位置关系下圆心距d与两圆半径R、r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CAI的演示,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简洁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对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六、教师“无为”学生“有为”的教学方式

教师“无为”学生“有为”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学习完成三个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变系统的接受知识为解决生活中的某一问题广泛索求相关知识,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只能是一个宏观上的引路者、旁观者、指导者。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教师“无为”学生“有为”呢?

1. 知识的系统性淡化,让学生有更宽广的时空在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吸取需要的知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2.灵活的利用教材,依据学生实际,给过于臃肿的数学基础知识减肥,避免老师因为赶进度而又恢复“教师主体、学生仆从”的传统教学模式。

3. “活化” 教学目标,使教学贴近生活,善于在教学过程中,视学生的学习状况动态地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4. 教师要具备宽容的风度,不简单的否定学生主动探索的结果,经常地积极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比如,对学生探索的结果应及时表扬、鼓励。对做得好的表扬:“你真行” “你真棒”;对做得不好的或错的也要鼓励 “你还需努力”,千万不要说“你真笨”之类的打击学生的话,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4

摘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无论对于语文课程的教育还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占据了内在核心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想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工作,就一定要从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开始学习。本文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出发,对于存在于当今学术界的一些概念上的问题进行了尝试,并且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的特征进行研究,分e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具体可行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论;性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65-02

一、引言

语文课程的学习一直都是中国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门说话的艺术,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历史、人文知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门意义重大的教学活动。但是在具体的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因为有很多教学工作者对于语文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是认识不足的现象,导致了他们在教学中会陷入困境。因此,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和特点是极为重要的。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在学术界,现在有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特征,目前并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可,是一种理论学科?还是一种应用学科?还是一种较为综合性的学科?既有应用性,又有理论性。这一直都是很多专家一直在探讨的问题。陈玉秋先生在他主编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在他的观点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使用语文这门学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这样的观点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第一个方面,语文是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实践活动,每个人在实际的生活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都是要依靠语文知识来解决的。针对这个观点,西北师范大学靳健教授所指出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中文专业同课程和教学论专业之间不断互相补充而促成的一种新的专业,是一种较为独立的现代性学科。是以语文教育的事实和过程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专业发展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升语文教学的理论价值,建构和完善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程标准,建构和完善适合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建构和完善能够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课程领导制度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这是目前在学术界本大多数人肯定的一种观点,对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做出了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解释。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

根据前文所指出的,如果按照现在学术界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程度上来看的话,靳健教授所说的就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征应该可以被分成两个方面。

(一)理论

1.理论指导。在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中的核心主体是学生,其主要目的是在于通过语文教学中知识和理念上的传达,给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的引导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2.主要学习内容。语文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文学、语言学以及文艺学、哲学、美学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因此从教学内容的延伸上来说,课程的内容和编排的方式也应该是各种各样的,不可能是一本教材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应该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

3.多向维度学习。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是用一种思维去进行思考的,其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不同的思维层次:首先是理解思维,也就是在接受语文教学的时候能够调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去进行知识的理解,这是其一。第二是认识思维,认识思维值得就是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用自己的思维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要能够让学会体会到在了解一个信息之后,如何进行下一个层次的思考。第三个思维过程就是反思,也就是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行一个自我评估,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其他的能力。

4.改变学习氛围。学习氛围的好坏直接对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的好坏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营造一个合作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习,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5.建立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让教师和学生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能够有一定的激励的作用,通过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双方面协同展开的方式,可以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实践

语文教学中和其他学科有着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语文教学讲究的是在现实情境中的知识运用,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能够脱离一种完全学术性的范畴,从而对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理解思维、认识思维以及反思思维起到很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对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实践起到很多的助推作用。

1.关注实践活动。语文教学来源于实践,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即使是有关于语文教学的理论性的知识的总结,最后也还是会因为被阅读、被传播,最后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成为一种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语文知识的教学除了一般理论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存在很多需要将学生和教师放置在现实生活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针对语文教学的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去建构学生以及教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运用等能力。

2.联系实践现实。前文说到,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关注实践活动,但是在现实中,在很多不同的情境下,对于语文知识的选择和利用都是不同的,有一些地方甚至有一些禁忌是不允许使用某些语言的,因此在针对这一点上,在语文课程的实践中,还需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情景中,联系语文语言上的修饰等,做出符合社会际所需要的动作,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语文教学还要联系实践中的各个不同的现实情境,以此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四、总结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特征,不仅能够对于教师的具体的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引导性,而且还能够对于学生如何更好更快地接受语文学科知识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另外,语文课程是一门集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要求的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学科,能够从很多方面、从很多角度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启发,总而言之,充分认识这门相对来说较为独立和现代的学科,无论对于理论的进步,还是对于实践的发展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的概念、使命和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1997,19(05):124-125.

[2]靳健.后现代文化视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3(12):211-213.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171-172.

[4]周庆元,曹明海,潘新和,刘淼,李节.理论建构、治学之道与实践发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导笔谈(上)[J].语文建设,2009,18(02):212-213.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国外开放课程 特征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 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10-03

开放课程是指以网络为平台传播国内外优秀大学的视频课程,又名公开课。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基于“开放”和“共享”的教育理念,率先启动的所谓“开放课件”计划,让全世界各地的网络使用者免费使用其全部1000多门课程。国外其他许多大学纷纷加入课程公开和资源共享的行列,并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为克服学习的语言障碍,中国的一些中介组织积极开展中译工作。从2010年起,在国内出现了一个在互联网上学习国外开放课程的热潮,即“OER运动”。毫无疑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现象仍将继续存在,并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尤其是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产生相当的影响或冲击。因此,对国外开放课程和国内高校课程尤其是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上的优劣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差别之所在,推进我国思政课的实效,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一、国外开放课程的特点

国外开放课程大体包括如下几种:演讲类、讲座类、自学类、普通类,涵盖各个学科,但不管是哪个学科,它们都具有一些共性。

第一,教师重视所教学科,珍惜自己的劳动,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师重视所教学科的表现之一就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不置之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国外开放课程中,所有的教师在第一节课都会用大量的时间介绍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必须参加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听课,并把作业、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出勤与考试成绩联系起来,每一项都有相应的比例。如果学生无故缺课,有的教师甚至会取消他选课的资格,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世界各地区人民和国家课的Nathan Sayre就明确指出如果他和助教发现学生缺课,就取消其资格,留给候补选课人员。

第二,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讨论是所有课程必有的教学活动。国外开放课程都有讨论课的安排,有的在课堂上进行,有的则有专门的讨论课。大多由助教组织,自然科学也不例外,在指定时间、地点讨论本学科难题。教师在课堂上大多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老师很少给出标准答案,只是巧妙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判断什么是合理的,或者给出情境、案例,引导学生推理,从而引出教师所要传授的理论、观点、主题。如耶鲁大学由Ian Shapiro教授讲授的政治的道德基础课,让学生从讨论以色列审判阿道夫・艾希曼事件中导出政治的合法性问题;哈佛大学由Michael Sandel教授讲授的公正课,教授从来不直接讲解哲学观点,从不给出自己的答案,都是由问题情境入手,组织学生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引出哲学思想,让学生在辩论中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完全就是一场过瘾的头脑风暴训练,每次课的最后都会很自然地引出下节课的讨论话题,令人期待,整个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第三,鼓励学生质疑,反对学生做老师的应声虫。国外开放课程教师都强烈鼓动学生大胆提问,鼓励学生随时打断自己。杜克大学的David Brady副教授在《关注世界经济》演讲中的开场即指出鼓励、欢迎甚至庆幸学生打断他的演讲,认为学生能提出问题使他觉得高兴。耶鲁大学的Ramamurti Shankar教授在基础物理课的开场白中说:“如果是有关课程的问题,那么可以随时打断我。我教这个课很多年了,对于我来说,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提出的问题,它可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问题。这个课程年复一年似乎天经地义重复的那些知识忽然变得苍白无力,可能就是因为你提出的问题。”同时,他们主张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思维方式,反对学生照搬教师观点。Ian Shapiro教授在谈到学生课堂讨论时指出其目的是:“加深你自己对政治的理解,而不是让你鹦鹉学舌,跟随我或助教的观点,或其他任何人的观点,它更是理解你自己的观点的本质。”

第四,讲解深入浅出,复杂问题简单化,少有晦涩难懂的术语。尽管这些国外开放课程的教师大多为世界知名学者、教授,拥有博士头衔,但他们在讲课时都力求深入浅出,复杂问题简单化,争取让学生易学好懂。Ian Shapiro教授在开场中就提出会“采取对新手相对容易的方式上课”,耶鲁大学的基础物理课,Ramamurti Shankar教授强调用最简单的方法推导出物理公式,耶鲁大学的聆听音乐课,Craig Wright教授自始至终都采取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讲授聆听音乐的基本常识。

第五,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国外开放课程的课堂气氛大多轻松愉快,老师往往采用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亲切自然。辩论、讨论时,对学生的任何观点都给予鼓励、肯定,从无讥讽、嘲笑,即使有学生迟到、睡觉,也不直接批评。耶鲁大学的聆听音乐、耶鲁大学的死亡、哈佛大学的公正、耶鲁大学的基础物理等课程的教师更是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富有个性的授课方式使学生置身于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

最后,课程内容自主安排,指定相应阅读书籍。国外开放课程少有专门指定教材,教材大都由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大纲和相应的阅读书籍组成,即使有教材,如自然科学类课程,教师授课时也不完全按照教材讲授,如耶鲁大学的基础物理课,Ramamurti Shankar教授在开场中就告诫学生“将选重要的来讲,因此你只有来上课才知道我要讲什么”。基于此,学生如果想跟上教师,必须进行预习,课外必须阅读指定书籍,否则就无法听懂或无法参与教学活动。有的教师还会明确规定阅读任务,如耶鲁大学讲授英国近代史课的Keith E.Vrightson教授,规定学生每周要有100-150页的阅读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世界各地区人民和国家的Nathan Sayre每节课结束前都会布置阅读任务。

二、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

国外开放、优质的课程质量和丰富的内容,使我国学生对他们的讲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人文课程在网上受到热捧,如哈佛大学的公正、幸福,耶鲁大学的死亡、聆听音乐等课程,值得同样属于人文课程的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者深思。

(一)端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对学生的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稳定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越积极;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消极态度。(1)端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情理上应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向重理工、轻人文,重结果、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重基础、轻应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处于国家政策上很重要、学校迎接检查时重要、学生无所谓的尴尬境地,加之有些领导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性差,科学性低,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使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社会评价低,对教学缺乏热情,形成职业倦怠,教学活动创造性差,对学生不严格要求,教学工作成为完成任务式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实事求是,正视现实,做到思想上重视,但又不夸大其功效,将其视为学生健康成长和专业学习服务的服务型课程。(2)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学表明,推动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靠的是存在于推动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中的某种本质的态度。其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和真诚性。如果推动者是一个真实的人,表现出真实的自我,不摆架子地与学生打成一片,那他更可能取得成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敢于表露和承认自己的个性。学生们最珍视他们的老师所表现出的特征之一是真实性,不要一心只想着给学生示范一些不会自然出现的理想化行为。同时,在“以人为本”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具有真实的、无偏见的、同情的和乐于接受学生的态度,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同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二)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

或受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或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难以组织、驾驭等原因,学生参与度不高一直是我国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观看国内高校的网上开放课程,我们就能发现这个通病,几乎所有课程,不论人文社科类还是自然科学类,都是老师从头讲到尾,有的教师课确实讲得很好,也有故事、案例,也有激情,可惜没有学生的参与,全程自编自导自演。但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虽然通常来说,凡教学皆有学生的参与,但问题在于:他们在什么性质上参与?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如何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较大程度参与呢?借鉴国外开放课程的特点,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精心挑选案例、故事,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导入新课。综观国外开放课程,通常以故事或案例导入新课,少有如我国之“今天讲第几课第几节”之开头,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留心,注意新闻媒体中宣传的人物、事迹与自己所教学科的哪些内容有关。如讲授公正课的Michael Sandel教授就用媒体报道中消防公司旁观火灾的事件导入“自由选择/我属于谁”这一主题,用大家熟悉的事件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2)善于提问,提供师生互动的时间。任何思考和探索都始自问题,问题在培养学生思考探索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由于问题的结论不可预知,能使学生萌发种种想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尚有争议的东西,看到科学尚未成熟的地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来源于社会实际的问题,则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求知欲。(3)采用讨论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提供师生互动空间。大学教学不再以教给学生现有知识为目标,而是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大学生的思维全面、成熟、独立性强,当教师讲述时他们常可能有疑问,这是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讨论法可以提供学生发问、质疑和交流的机会。

(三)精选教材内容,切忌照本宣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而教学课时有限,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时用最新的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知识成果来补充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以体现其时代性和针对感。我们在一次调查中,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议时就提出“要联系实际,不照搬书本”、“多开展课外活动,增加课外知识”。其中希望适当扩充介绍一些新知识、新观点的同学占到了94.3%。

(四)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做到专业精深与博学多才相结合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立体多维的“综合观”,仅仅通晓相应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学生的期望。在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议的调查中,希望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就占到了40%。因此现代教师既要有知识结构的综合,也要有教学手段的综合,最好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需知晓思想政治领域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起码的科学素养,还必须具备必要的文学、艺术修养以及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要做到这些,唯有加强学习,树立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相结合的理念,做到专业精深与博学多才相结合。

[ 参 考 文 献 ]

德育课程的特征范文6

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却缺少对生命的体认,缺少对生命的应有尊重,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在功利主义及工具理性的指引下,偏离了人的发展目标,成为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叛离了生命内涵的教育,使受教育本身不是源于生命的内在需要,而是异化为外在的需要,把完整的人变成单向度的人,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生命的忽视,甚至漠视。例如,我国中小学体罚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对学生常常进行“语言暴力”,这些均对学生的心理构成持续的阴影,影响学生的自尊,导致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这反映了教育缺少对生命的尊重;另一方面,受网络、影视中不良信息影响的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越来越淡薄,关于中小学生暴力行为和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有关大学生自杀的案件也层出不穷,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则表现了对他人生命与自身生命的漠视。

从教育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而言,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生存压力,教育对生命漠视和无助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反思。珍视生命现已成为重要的教育研究命题,并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这对于改善我国教育中生命缺失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概括地说,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起点,激发教育的内在生命因素,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宗旨的教育理念。而生命化教育就是使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的状态或程度的教育活动,是使生命教育理念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教育活动,是随顺人的自然和个性化的教育活动。

音乐以其强烈的感染力和神奇的效应成为生命世界的共同语言,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像音乐一样超越时空,沟通生命信息。因此可以说:音乐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而生命化音乐教育则是通过符合生命本性的活动达到具有生命特性状态或程度的音乐教育活动,它不仅使音乐教育直面人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意义为目标。而且在教育课程与教学中均体现出关于生命教育的独特内容和方式,从而使音乐教育与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更为紧密,有利于实现美育功能,完成陶冶情操、提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生命化音乐课程的本质在于激发音乐课程内在的生命气息和生命激情。还音乐课程以生命的本真状态。相对于一般的课程来说,生命化音乐课程更强调对音乐知识的内在理解而不是简单记忆,知识的学习指向对音乐的领悟、体验以及审美能力的生成。生命化音乐课程更重视经验、体验以及活动,更强调审美的主体性。

对教学本质的研究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特别是教学理论界的重要问题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意见和说法。“特殊认识说”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活动以人类已有的知识为主要对象,力求在较短的时期内传授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其特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发展性和教育性。该说按照认识的普遍规律来把握教学的一般过程,确定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方法论前提,多年来在教育理论中被广泛接受。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仅仅局限于唯一的特殊认识过程,不利于深入、全面地揭示多层次的教学过程的本质,这种片面性导致教学实践中片面强调传授知识,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意、思想品德、体质等,忽视了学生多种心理的参与,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和谐发展。“特殊交往说”认为:交往是教学活动所具有的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交往表现教学过程的全部,反映教学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贯穿于教学发展的各个阶段,影响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和结果,因此,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交往本质观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开放性和社会建构性,反映了现代教学的多重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涵盖了现实的各种教学。它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构建有重大意义,对改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往十分必要。不足之处在于,交往是任何社会活动的外在形式,如果仅从外在形式去阐释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背离教学过程本质研究的基本方向的。“多本质说”的基本观点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多矛盾的复杂过程,教学过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结构,主张用系统论的观点,从整体性和全过程上对教学过程的各个侧面进行客观的、系统的、综合的分析研究。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承认人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和研究教学过程的本质,有利于打开思路,清除认识上的单一化和形而上学的弊端;但该说把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每一种联系或关系,都看成就是该事物的一种“类型”的本质,并将它们并列起来,没有揭示教学的整体本质,揭示的只是教学过程的特点或学科属性。

从以上对教学本质的不同观点来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教学本质的观点,对于生命化音乐教学来说同样如此。基于对教学本质的研究与认识,我们还是可以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认识,生命化音乐教学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音乐教学实践中工具理性主义的泛滥所导致的割裂了主体生命体验的现状而言的。因此我们认为,生命化音乐教学就是以主体的生命为基点和最终归宿,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感受增进情感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凸显生命灵动的活动。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特征

基于以上对于生命化音乐教学本质的认识,我们从生命的角度对生命化音乐教学的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以期对生命化教育有一个外在的认识。

情感性:音乐教育处处离不开情绪唤醒、主观感受与体验,离不开情感层面及其活动,它的一切活动核心在于情。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化音乐教育是审美情感教育。

审美性:音乐教学在美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音乐教学不但要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向人们展示音乐的美,而且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人们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人的情感,美化人的心灵。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审美性决定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审美为核心。

愉悦性:追求快乐和愉悦是生命的本真表现,音乐教学中的愉悦性可以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恰恰是音乐教学的这种愉悦性,使学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放松自己的心灵。

自始至终充满着激情,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性: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必须要有提升性,即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提高对作品的思想性的挖掘,使音乐教学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超越性:在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表现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对作品进行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一心理过程包含着联想、想象,包含着发散思维和集中性思维,这些都是创新之源,人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实现了对自己原有认识的超越以及对作品本身的超越。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

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失落是音乐教育的突出问题,虽然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一这问题有所关注,但鉴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这一问题在音乐教育中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音乐课程与教学对于人的生命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工具理性主义使音乐课程与教学丧失了生命的家园,把音乐学习作为一技之长加以对待,音乐教学及活动成为学校的形象工程,没有面向全体学生,技术至上导致文化本质在生命以及音乐中的丧失,模式化和形式化严重,忽视了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之一在于生命与音乐教育内在的契合。音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成为人的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一个适应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更需要音乐对外部世界美的事物的净化并陶冶人的心灵,可以说生命的完善与音乐息息相关。人是文化的存在,音乐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最能反映人的生命本质,成为人类生活最直接的感受形式和最真实的感性要求。音乐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生命需要美的熏陶,而基本途径就是美育。音乐课程与教学能够引导感性,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引导与规范,能够使受教育者理解生命的价值,能够使学生从艺术的人生中领悟现实人生,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是用独特的语言传达世人的人生体验的心灵印记,可以起到沟通主观和客观世界的作用。因此,应把美育的宗旨确立在培养和塑造人的生命意识这一点上,通过引导、升华,对人实施具有生命层面意义的教育。

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意义之二在于生命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的回归。实现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的使命,就是要在音乐课程与教学中体现生命的特征,唤醒生命意识,激发生命情感,尊重生命存在。比如在情感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现实性与体验性,创设音乐情境,传达情感体验,营造愉悦氛围,陶冶学生的性情;在审美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崇高和价值;在个性化的音乐教学中体现生命的整体性与独特性,包括个性化的教材处理――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象的音乐语言,个性化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各种课型,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音乐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点等,以个性化的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性更健全生命的成全,使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价值、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生命化教育是随顺人的自然的教育,其真正意义就是通过他人的引导、帮助,使学习者获得自我了解和生命的觉醒,因而可能变得更为自由而完整。

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应该在教育实践中得以贯彻和实现。从具体学科尤其是从生命色彩和生命意义更为强烈的艺术类学科的教育教学探讨生命化教育无疑对生命教育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