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专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中专女生;体育兴趣;体育教学
一、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女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中专阶段女生喜欢运动量不大,易于练习的运动项目。以排球教学为例,教师不要让学生仅限于练习排球,而要在教学中利用排球进行投掷、短跑、跳跃和耐久跑等练习或者小游戏。这不仅加强了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增强了学生的力量,而且在练习和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二、组织教法得当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
1.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能诱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角色。如:在教排球移动时,教师可用绳子绑住球,两人一组进行一个投一个躲的游戏,学生不知不觉地练习了脚步移动,然后再把移动步伐融于排球练习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起来。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要求。如教师在教排球的过程中,应以基础为主。基础学好了,学生就不会满足,自己就会要求学习较难的技术了。
3.巧妙地运用考试,也会对技术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排球垫球时,教师可进行排球垫球考试,考试要求不高,只要大多数学生稍加练习就能达到,考试时很多同学都感到意外“我也能垫满分”,积极性一下子又提高起来。
4.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如固定队形、同一个教材等限制了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
三、师生的关系融洽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保证
1.多用激励的语言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查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体育教师要为人师表,热爱自己的工作,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对工作严肃认真负责,要以身作则。中专阶段女生感情细腻丰富,教师的一言一行、教态仪表对女学生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既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女同学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她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打比赛。这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四、学生之间相互作用,提高学习兴趣
同学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交流、相互鼓励,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首先,提倡技术好的同学多和技术差的同学练习。因为动作差的同学,能边练习边观察好的同学的动作,还可以向对方请教,且使练习密度加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动作好的同学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次,教师要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给她们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学生既可以体现自我价值,又能缩短教与学的距离,提高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业务学习、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深入研究女生生理、心理特点,不断提高女生体育课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键.试论体育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艺术.中国基础教育网站.
[2]周登嵩.学生厌学与体育教学改革.中国基础教育网站.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专题型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具有很多教育功能,例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等,但高中历史教材具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合理运用专题型教学,可以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1专题教学简述
专题型教学的教学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教案设计、选取专题素材、整合知识点、课堂教学、反馈评价等。历史教材作为教师讲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教材内容,尽量围绕教材重点进行论述,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数。近年来,某些地区的历史课程已经实现了专题化教学,给其他学校的专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两条主线进行阐述,即纵向路线与横向路线,将对应的历史知识进行整理串联,使学生们在脑海中浮现清晰的历史框架,熟悉历史事件脉络,从而更好地对历史知识点进行学习。例如:根据数据调查显示,很多高中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中国经济文化史的内容,但是不能掌握西方经济文化史的内容。这是因为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中国经济文化信息,因此,能够准确树立我国的发展史脉络;由于西方文化经济史知识接触的少,无法将西方文化经济史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不了解西方历史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针对这一情况,历史教师必须详细讲述西方文化经济史,在教学课堂前,制定好详细的授课方案,包括重大事件、详细时间、重要人物、社会意义、历史价值、课后思考等,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西方文化经济史的资料收集作业,使学生提前了解西方文化经济史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
2建立情景化的专题教学
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主体为教师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堂中,把重点放在教学方案的讲述,不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导致某些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思路,降低了学习兴趣,出现厌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通过改变策略,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人发展,围绕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必须引导学生对问题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否则,导致很多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当遇到难题时,跳过个人思考环节,直接向教师索要问题答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中,必须重视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进行教学,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必须明确重点、次要点。某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讲解较多的知识点,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不了解教材重点时,降低了学习历史课程的效率,因此,降低了教师的历史教学质量。由于高中课程繁多,很多学生在学量课程的过程中,会出现身心疲劳的现象。为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很多,例如: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声音、图片、视频等元素进行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习历史。由于某些历史章节中涉及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理解人文思想主旨,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概念化的内容转化为具象化,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这一章节中,应提前制作好教学方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并提前布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印象,利于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中,结合多媒体讲授这一章节,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方式讨论课堂问题,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不仅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应与教师进行问题探讨,在探讨问题的环节中,不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次数,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教师必须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重视对学生的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加深历史知识点的影响,从而提高历史成绩。同时,教师通过应用专题型教学方案,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3建立知识框架
由于历史知识点较为分散,同时时间跨度大,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记忆,降低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进行及时地交流沟通,指导学生学习相应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数。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专题型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整合历史知识点,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点,教师在应用专题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
4结语
由于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专题式教学将专题作为传播载体,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联系,形成严密的结构框架体系,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作者:乌日古娅 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蒙古中学
参考文献: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3
关键词:文化专题;韩国高中;人民币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CPIK项目实施两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志愿者教师以搭档合作教学模式走进韩国高中课堂,帮助韩国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专题教学将知识文化与交际文化有机整合,是语言主体教学的重要辅助,也逐渐为人重视。钱币不仅具有流通之功效,还往往融合了本国文化精髓,是一张醒目的名片,成为当代国际交往中极具代表性的事物。讫今,我国业已发行了五套人民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壮大与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日趋被关注。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深受儒学、佛学影响,又互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流通钱币背后的文化既有区别又有关联,亟待系统认识。选取韩国高中为研究对象,也是基于笔者教学实践,以期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助力。
一、文化专题与对韩高中汉语教学
搭档合作教学源自欧美,要求两名或两名以上教师结合个人优势为教学对象实施优质授课,分工与角色灵活多变。并非所有赴韩志愿者都能使用流利的韩语直接教学,因而在搭档合作模式里,其分工也以会话指导为主,提供地道的发音和交际环境。但单纯的会话指导难以充分发挥志愿者自身优势,进而文化教学也成了多数人的常规任务。这是外国师生了解华夏文明,提高汉语学习兴趣,增进同中国教师情谊的一大渠道。近年来,与国外汉语教学规模扩大相呼应,国别化研究呈现出井喷现象。诸如韩国中学教材文化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探讨中可得知,即便大部分书本能够注意文化导入,或依附课文,或补充注释,或单列一章予以专题叙述,但教材设计毕竟多考虑整体布局,讲求简洁,关于文化部分常以识记内容为要,并是多数韩国学生已认识、通晓的内容,欠缺升华。汉语难学,作为韩国高中近年才出现的第二外语,求索之路漫长,目前仍以兴趣培养为导向。中华文化精深博大,囊括万千,富有渗透力,文化专题应用领域广阔。
就教学对象看,韩国高中生在本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影响下,相对中国学生较内敛的个性,其活泼、好动的性格以及宽广的视界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满堂灌的纯语言教学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并不适应当前教学发展潮流,建立互动、多元、趣味性的课堂才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一般而言,韩国高中可分为外国语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不同类型的课堂其专题教学情况不尽相同。专题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对肩负语言教学与文化交流重担的志愿者们而言意义非凡。它侧重将具有关联性,并能构成系统和层次的文化对象集于一炉,同时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围绕汉语国际教育的基本要求,避免单一、枯燥的方式方法。而从某角度来说,文化专题课堂原则上还存在一位隐性教学对象,即韩国汉语教师,与之良好的沟通交流势必会提升其汉语水平与文化认知能力,完成志愿者本人的“第二教学任务”。在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中,汉语志愿者教师被亲切地称作“来自中国的天使”,其受欢迎度与善用专题教学不无关系。
二、汉语教学视角中人民币上的中国元素阐释
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视角中,并非全体文化对象都适用于专题形式。人民币上文字、数字、图案、花纹等符号,尺寸、厚度、质地以及现代防伪技术都能构成教学内容,人民币的诞生、发展历史又非三言两语可陈清。实物如何被纳入专题教学是由其自身所负载的文化功能来决定。
当今流通的人民币以第五套发行版为主,分纸币、硬币。从语言文字层面看,手写隶书“中国人民银行”简化字样居于正面,背面都借未标注声调的“ZHONGGUO RENMIN YINHANG”拼音。纸币正面面额还用汉字宋体如“壹佰圆”、“伍拾圆”等大写表示,“”三字则出现在每一类面额纸币中,饰以黑体。纸币背面右上角罗列蒙、藏、维吾尔、壮文字样。背面右下方还将黑体“年”字附在阿拉伯数字之后提示年份,与之相并列的还有篆章“行长之章”。我国三种硬币,“YI YUAN”、“WU JIAO”、“YI JIAO”见之于正面,币制单位则各用黑体“元”、“角”来醒目,年份直接以阿拉伯数字单独出现,圆环面用“RMB”简写意味“REN MIN BI”。
中国汉字史源远流长,自甲骨文起,发展形成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形体,其文化品性孕育了一批金石墨客,一些书法作品具有重大史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堪称东方之神采。在日常生活中,标注金额又分大小写,大写有利于避免阿拉伯数字标记易被篡改的缺憾。“圆”、“元”本是同音字,习惯上都能用于表示人民币单位,其差异背后却又蕴含历史机缘。我国还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反映了中华文化多样性和和谐的民族关系,显现出我国国情。《汉语拼音方案》发端于当代,古时并非如此,《切韵》、《广韵》、《中原音韵》等专著一起写就了音韵学的辉煌。
再如头像,第五套版都选择建国初期肖像,市场还流通的5角和1角纸币,则选取苗、壮、满、高山族等少数民族。梅花、、荷花、月季、水仙、兰花在中国人的审美世界里负有不一般的象征含义,深受推崇和喜爱,分别绽放在不同面额的纸币上。硬币则分为一元、荷花五角、兰花一角。图案也务求精美,融合了精湛绘画手法和手工雕刻凹版印刷技术,典雅大气。纸币背面图案筛选中华大地上富有代表性的名胜,一方面地跨东西南北,表现我国地域之广博,另一方面也从政治、文化因素来衡量。仔细透光观察某些纸币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的局部圆图案,可窥见二者能组成一个完整的中国古钱币,昭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人民币还道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与民族精神追求。透光观察出的古钱币,正反两面,一阴一阳,合为一体,鸣合《周易》理念。一个汉字可用不同的字体抒写,一句意思可用不同的民族文字说明,正乃“和而不同”的内在追求。特殊号段的人民币还具有较高的收藏潜力,如全同号“6666666”、“8888888”,因“6”、“8”在汉文化概念中属吉祥数字,此类全同号又罕见,故弥足珍贵。纸币颜色的取定也暗合中国人的心理喜好,百元红色代表热情、积极,五元紫色象征富贵。
总之,我国目前流通货币的文化特点即为包罗众多,凸出主流,传统与现代交融,并蕴含国民价值观和哲学追求。人民币作为文化专题对象,立之为基点,并在相应范围做知识拓展,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容导入课堂,是适应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规律和要求的一次实践。
三、教学设计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首先,注意教学内容的扬弃与教学原则设定。专题教学赋予了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汉语文化教学讲求以弘扬主流,易于为外国人所接受的那部分文化,因此在汉语教学视角中对人民币上的文化进行阐释时应注重教学对象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和判断能力,教师当以系统思维做依靠,通过语言文字分析、艺术欣赏等表层显现逐步过渡到哲学思想和民族精神追求等内在的散发及拓展。同时尽量避免涉及有关敏感问题,但也该在心理层做些意外情况假定。避免文化专题陷入孤立、单调的泥淖,使其成为具有持续效应的教学形式,还应当注意融合类比分析。例如,比较纸币文字,韩纸币5000、1000面额的正面图画上还有繁体汉字,如“明堂”、“竹”、“室”,足见繁体汉字在韩国历史上影响之深;面额10000、5000、1000的纸币正面左上角和其背面在透光观察下能组合成一个阴阳鱼,而面额10000、5000的纸币左下方还附着若隐若现的阴阳鱼和“乾、坤、坎、离”四卦,都表明韩国人所注重的“易”文化观念。中韩两国文化联系既如斯紧密,对韩师生展开文化教学时,既要考虑到两国间的共性,也要分辨出差异。另外教师应认识到诸如人民币文化专题教学该是知识性与趣味性共存,文化同语言结合,帮助学生将文化认知转化为语言技能的过程。设计相应的语言教学,如发音练习、生词学习和情景会话,使专题具有粘合性。
其次,要求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具备开拓意识。据了解,志愿者教师在对外汉语课堂中往往会吸纳互动、游戏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除却传统的板书,还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电视、互联网等辅助教学。有的教师考虑得更加周全,组织课外文化体验或将中国元素以文化才艺学习带入课堂,尽可能模拟创造真实的交际环境。
再次,注意教学反馈与教学合作交流。志愿者队伍中有相当一批成员还是教学新手,短期的岗位培训与真实教学间毕竟存有差异,因此教学反馈与反思理当成为教师个人常态化的一项任务。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志愿者身份特殊,代表中国形象,其课堂内外言行举止极易被关注,教学能力强弱和教学效果优劣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这是汉语志愿者教师所共鸣的现实。但挑战即意味着机遇,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志愿者,必然要有所为。与韩国教师的良好沟通、与志愿者同伴的经验交流,与当地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立合作机制,都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仍将继续发酵,在韩高中文化专题教学方式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志愿者教师通过专题教学进一步梳理了中华文化,增强个人教学实践能力,也从比照中获得了对有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风土人情、文化观念的认识,构筑出国与国交流的桥梁。逐步加强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把握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颇丰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08-01.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29-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普遍。信息技术成为未来每一位公民都必须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可以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和信息化教育的推进,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同时,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革命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正因如此,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既然开设了这门课程,我们就要力争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贡献力量。高中阶段课程多、时间紧,如何让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抢占一席之地从而站稳脚跟,让高中信息技术课更有吸引力、更有魅力、更有成效,这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联。从更深远的层次来讲,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国民信息素养的养成,发挥出信息技术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也和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密不可分。所谓"打铁还得自身硬",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者和推动者,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参与者,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其中,完善专业知识是一个基本方面。本文就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完善专业知识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何为师?"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向学生传授知识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内容,其中最为核心的便是专业知识。而向学生传授的基本前提就是自己能熟练的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完善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是教师能顺利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之一。师德为立教之本,师能为立教之基,扎实博学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实用性知识。缺少专业知识或者专业知识不精,就不能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就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教师要做到以知识为载体教书育人,首先就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新的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粗略了解和简单组合,而是要求教师扎实学习,拥有较为专业、完整的知识,并系统的掌握知识,将学科知识、实践知识和教育类知识整合成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做到知识之间的完美整合,而且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可以说,新的课程标准,不仅对于教师专业知识有量的要求,还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能有质的提升,不仅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静态的要求,还有动态的要求。
2.完善专业知识之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完善专业知识是教师胜任岗位的基本保证,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尤其必要。一方面,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中还是一门比较新兴的课程。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信息技术课程从业教师,以中青年教师居多,普遍具有相应的学历,但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仍然占有较大比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自己所学专业的佼佼者来教授非自己本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也会有一定的差距,也会影响发挥,这就会直接影响了教学的专业性。另外,因为是新兴专业,没有现成的或者比较成熟的经验可用,专业出身的教师在从受教育者到教育者的角色转变上,需要由理论走向现实,也有很多的功课去做,在完善专业知识上也有很多路要走。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也使得完善R抵识更为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交叉渗透程度,都是以往的任何学科所不及的。这也就给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更是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快,新形势、新动向、新变化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及时充电,补充新知识,更新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知识就会老化,所学知识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就会在专业性上大打折扣。所以,完善专业知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3.完善专业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 中高职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衔接 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形势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在我国教育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转型之下的教育发展形式以及新时代下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要进行 改革和创新,为了形成我国特色现代化教育而做出贡献与努力。职业教育在以往教育发展前提下,需要逐步实现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课程衔接。基于此,能够有效完成日常工作目标,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在中高职教育课程中实现无缝衔接需要立足于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围绕课程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等,从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际出发,定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
1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出现的基本问题
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衔接方面是全面的,不仅仅要在教育教学目标上面保持高度一致,还需要在学制上和招生方面保持高度一致。从教育教学的视野角度来看,中高职课程之间的衔接重点应该全面落实在课程的合理衔接方面。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中职与高职教育阶段的相互联系不是很紧密,课程衔接工作也做的不够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80%左右的学校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多多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如《管理学概论》和《企业管理学》等课程,职业教育教学的课程设置基本与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类似,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学校的特色;
(2)对于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定位不够精确。目前来看,在中高职酒店管理教育体系中,中高职教育更为注重学历方面的递进,而没有将教育教学重点和能力的提高重视起来。从实际情况来看, 上述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够在岗位设置方面和人才需求方面有效协同起来,因此存在职业教育中教育力度不足问题,让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不管是在社会存在中还是社会意识中都无法形成更好的观念。酒店管理专业却更为要求实践操作能力而不是学历层次,将中高职酒店管理课程设置有效衔接上述特点能够让课程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有趣,但是实际上,中高职酒店管理没有定位精确,对于人才的培养出现偏颇。在酒店管理课程设置中出现实践管理空白之处,因此很难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从上述培养目标不难看出,中高职酒店管理的能力教学课程衔接问题充分显示出现阶段职业教育整体中存在的偏差,因此无法承担骨架职业教育的相关发展要求;
(3)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导致衔接不够顺利。职业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中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应该有效衔接,但是实际情况中,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脱离了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也就是说,中高职酒店管理课程衔接不够顺利,没有因地制宜地教育学生,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践操作。在象牙塔里学习让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中高职课程设置需要注重上述几点,继而满足酒店管理的具体岗位需求。
2基本策略
(1)规范学分制,增强中高职酒店管理课程的衔接性。 学分制立足于学分之上,规定学生必须修满多少分以后才能够毕业之一教育教学水准相对而言过于呆板。按照统一学分制的标准在中高职教育节点中设置好不同的学分标准,一方面可以满足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目标,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提高中高职教育教学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中高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不同阶段中选择自己想要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最终均能够达到学分标准。利用上述方式来提高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衔接水平可以将学分制落实好,建立合理的中高职酒店管理学分制管理体系有助于确定不同学校之间的生源差异,继而因材教学;
(2)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健全中高职课程衔接。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高职教育教学应该保持高度一致,均需要以满足社会基本需求为核心,最终落实到各自教育教学目标上来,在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类型的教育内容方面确定教学任务。总而言之,在中高职的课程设置确定上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确定上,需要全面体现中高职教育差异性,在考虑酒店管理人才能力方面充分提高职业教育的差异性;
(3)统筹安排课程基本内容,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水平。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在不同的阶段中以及不同教育教学重点中,确定好科学的教育课程内容,从而形成重点教学。定位好酒店管理职业教育在中职与高职之间的人才培养特点。如,中职酒店人才培养应该注重技能操作方面,高职酒店人才培养既要注重技能操作方面,又要注重管理方面。
参考文献
[1] 易红燕,卢瑞.中高职衔接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6,21(1):63-67.
高中专题研究范文6
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接轨,首先应解决好中高职培养目标的联动接轨。一是要确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都属职业教育,均为技术教育,但分属于职业教育的不同阶段,其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体现层次的差异性,避免能力重复现象的出现。二是要体现培养目标层次衔接性。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在确保中等职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和自身培养目标达成的同时,又要满足与高等职业培养目标的衔接需要。高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全面发展的经济活动中技术应用型或管理型专业人才服务。高职会计培养目标要体现层次性和能力递进性。
因此,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中级会计人才。高职是中职的延伸与提升,较初级会计人才而言,中级会计人才的专业知识面更宽,会计专业的理论更深,会计技能更熟练,能获得更高的工作层次和更广的就业范围。
高职会计教育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依据中等职业学生的文化、专业技能功底,切实可行地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水平,达到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真正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衔接
二、课程体系设置
中、高职课程体系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对其贯通衔接不应是简单的中职课程+高职课程,而应按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探寻适合两者的衔接方法,体现层次间的衔接和递进,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从而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教育水平和办学效益问题,最终满足社会人力资源不同层次的需求。
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和中、高职会计课程的相对独立性、自我完整性和相互衔接性,使得中高职会计课程体系的衔接,要在横向对应和纵向发展上有所区别和联系。据此,课题组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人才需求提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方式:以人才素质培养为媒介,建构一个既考虑横向的双向对应,又要顾及纵向递进的分层衔接方式,即横向对应衔接和纵向两端分层递进衔接模式。
横向对应是指中高职会计专业在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学习上有所对接。纵向两段分层是指中职的课程是基础,高职的课程是延续和提高。中职课程体系建设既要符合中等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要满足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需要。另外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中职教育的基础为标准,体现递进性和延伸性。
纵向两段分层是指中职会计的课程和高职的课程,既是两个相对独立且自我完整的课程组合,又是两个上下分层、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纵向衔接关键在于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解决好专业课程的纵向提高和实现基础课的磨合与补缺等,实现职业技能、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由低到高,递进延伸发展。
三、教材内容
中、高职会计课程衔接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的衔接。教材质量直接体现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教育部门要将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落实到教材选编上。通过高质量的教材的使用,保证学生及时地感悟到新知识、新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中、高职会计课程教材衔接工作才刚刚起步,应尽快加强教材建设,为课程衔接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技能层面
培养目标决定技能训练。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初级会计从业人员,主要从事基层核算员、收营员等基础岗位,以基础知识为主,技能要求相对简单,强调基本技能熟练。具体可以概括为“三懂、三会、四好”,即懂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会记账、算账、报账;写一手好字、当一名点钞好手、打一手好算盘、报一套好报表。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中级会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必须符合中级人才的要求。具体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出纳工作所需要的各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进行初步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成本管理、利润管理等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做好财务会计、金融会计、审计及会计电算化的工作的能力;能熟悉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和业务处理的能力。初步开展企业管理或有关税务服务工作的能力;
中职阶段技能训练主要侧重基础、基本技能及其单项职业技能的基础训练,主要体现在实验、操作训练、岗位技能实训等实践性活动中,同时为高职的学习打下基础。高职阶段则强调宽基础和高技能,注重拓宽学生专业面和先进技术的学习,综合技能的运用,侧重课程实训和综合模拟,在校内、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习和毕业实习。中高职技能训练在强调“突出重点,强化训练”的基础上,两者应相互衔接,体现能力递进和技术训练的延伸,行学生综合技术和应用水平得到逐级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有技能训练基础的中职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反而比普高生源技能培训更有效果,更易达到中级会计从业技能标准。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是以能力为本的教育。中高职会计专业技能的衔接,从另一层面是职业技术等级资格证及相关技术证书的衔接。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应根据会计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规格和要求,按照职业类别和相关标准,确定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使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从低级到高级体现层次性和递进行,是中高职会计职业技能训练有一个明确的层次培养目标和训练标准,制定衔接依据,从而实现中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训练的递进衔接。
四、师资队伍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结构和提高教师素质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更是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能否确保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职业针对性,完成这一特色教学任务的关键在于实践课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加强职业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着重培养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以保证中、高职的顺利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