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声乐的教学方法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大学声乐;互动式教学模式;具体应用

一、大学生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价值

现如今,伴随着素质教学的普及推广,声乐教学作为大学校园中重要的一项学科,其既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重点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互动式教学法用于大学声乐教学中的价值重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互动式教学模式用于大学声乐教学课堂上,可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还能提高学习声乐的积极性,进而自主参与至教学活动当中;另一方面辅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际的互动式教学中,可让师生同站在相同的地位,实现教授知识与接受知识二者相互。这也说明教师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尊重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理念,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指导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同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实际的大学声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需要进行合理地沟通,这也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培养的核心环节,在互动式交流基础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感受与内心想法深入体会,构建良好地师生关系。针对学生的角度,可以锻炼要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在此种有效地学习方法中激发自身的潜能,从根源上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大学声乐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措施

(一)正确认知互动式教学法概念

互动式教学法用于大学声乐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正确的认知互动式教学法的概念,在感悟其概念的精髓之处后,才能做到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互动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但是在实际的大学声乐教学中远不至于此。互动式教学法用于声乐教学中的具体目标是对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引导,将全部精力投入学习当中,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设计课程的同时,应有效结合互动式教学法与具体的声乐教学任务,以便于将互动式教师发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

(二)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互动式教学方法用于大学声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正确掌握,还要注重从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着手。声乐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基本上剩余的都是练习发生,学生的发生效果如何,不仅关乎着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关乎着学生的感受。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感受与情绪合理地掌握好,并为其创造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以此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师生合理地交流提供保障。

(三)设置良好地学习情境

在互动式教学方法中,教师可对音乐自身的意境进行合理地应用,为学生设施良好地学习情境,此种音乐情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使声乐教学充满感情化。因此,教师应该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加以应用,如多媒体课件等。应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音乐与播放视频,这样学生可以对音乐带来的享受进行直观感受。加之教师精心设置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进而达成学生积极性学习并实现教学效果有效提高的目标。

(四)导入环节的合理应用

导入环节在声乐教学中作为一节课程刚开始的阶段,关系到整节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中,可实现师生的密切配合好,若是课程的初始阶段,学生就表现得非常懒散,教师要想将此种局面进行逆转非常困难。基于此种状况,对教师提出必须在导入环节方面着手,可运用多媒体或是相应的表现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唯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使教师更加轻松进行教学。

(五)课后的互动环节

在实践的大学声乐教学中,课后的互动环节也很重要,教师可采用课后相互探讨的方式指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此种互动环节中。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当天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学习状态反馈给教师,教师可向学生深入件数或评价学生的具体状况。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安排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的资料,找出相应的故事,在课堂上表演,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还能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明确地掌握,方便相互之间的合理交流。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儿童;声乐;保护声带

一、儿童声乐学前考察及划分班级的方法和原因

(一)年龄划分

对于童声的教学划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八岁前、八岁到变声期前、变声期后。年龄的划分,主要界线是变声期,男生的变声期大约在十四到十六岁,女生相对早一些,是十三到十五岁左右。因为声带与咽喉随着年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而导致音色嘶哑、音域变窄、发声疲劳、声带局部充血,并伴有分泌物增多等现象。这些变化使得他们在说话、唱歌时的声音与儿童时期有所不同,大约会持续一年的时间。但是,在划分班级的时候,我们并不能把所有孩子的变声期都统一到一个年龄上(比如说规定十二岁的时候就是所有孩子的变声期),而是要根据每一个人真实的变化来判断是否进入变声期,从而进行划分班级。八岁前后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儿童的心理和心智来划分,八岁以前的孩子心智还属于幼童,依懒性强,思维单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容易引导,对此老师应该多选一些神话故事类型、歌曲内容故事性强、旋律简单又动听的歌曲来进行教学,例如《保护小羊》《数鸭子》等,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让音乐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的生活。八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慢慢地有了独立感,思维开始发生变化,对于一些人或事物有了独立的判断,此时老师要注意用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多选择一些内容通俗易懂、积极向上、带有教育性意义的歌曲,例如《好妈妈》《祖国是大家的妈妈》《节水歌》等,在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格的培养。

(二)音准程度划分

有些孩子对音准不是很敏感,也就是所谓的“五音不全”,好多人认为既然五音不全,那就无法唱歌,和音乐也无缘。通过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然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首先,音乐是一种带有治愈功能的艺术,小朋友可以在美妙活泼的音乐中快乐成长;青少年则更加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抑或在音乐中寻找自我;忙碌了一天的成年人可以通过音乐来缓解工作中的压力;老年人可以在音乐中欢度余生,延年益寿等。所以,无论儿童是否具有音乐上的天赋,都可以去接触音乐,在音乐中获得快乐。其次,五音不全的小朋友只是一种先天的乐感缺陷,但并不耽误他们去享受音乐,去学习音乐,所以不要妄下定论,因为选择权在自己手里,你所认为的不可以也只是一部分人做出的选择,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如此。还有,在我从事了声乐教师行业后,我也遇到了许多音准不好的小朋友,但是在不断地学习与训练后,虽然依然会跑调,但都大有改善。所以,在划分班级或声乐小组的原则上,我会把音准不是很好的小朋友单独划分出来,这样不会耽误其他成员的进度,也不会让五音不全的小朋友被忽视。

二、儿童声乐的训练方法与教学原则

(一)感受气息

如果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那么气息就是歌唱的灵魂。在歌唱中,学会运用气息不仅会保护声带,还会使演唱者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圆润有力,赋予整首歌曲灵魂。也许有的人会问:气息不就自然地存在吗,我们为什么还要去感受它呢?气息确实是自然存在的,但往常在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单纯地用嗓子去拼命地唱高音,去喊叫,对声带进行各种挤压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演唱效果,这个时候的气息就是很微弱的存在,你把它当空气,它又怎么会主动跑出来帮你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感受它,然后运用它,在儿童演唱教学中,通常可以用“闻花香”“气球膨胀原理”“胸腹一起呼吸”等一系列方法,做讲解与亲身示范,让学生学会感受气息,然后运用它。

(二)字正腔圆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文字作为表达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熟练地运用咬字与发声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戏剧、歌剧、声乐、话剧等都讲究一个发音吐字,必须字正腔圆,要求咬字准确,腔调圆润,对于童声演唱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孩子处于一个初级学习阶段,基础必须要打扎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纠正孩子的错误咬字发音也是重中之重。教学中要求学生字头要咬准,字头部分演唱时要灵活轻巧,要有气息的支撑,砰一下子打出来,然后圆滑地过渡到字尾,字尾要归韵,放松面罩、额头和下腭,将咬字和发声融合。整个过程缺一不可,所以,这个时候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指导学生,纠正学生,切不可因一时的心急而忽略了咬字,致使演唱效果不完美。

(三)在保护嗓子的前提下教学

在童声教学中,一定要以保护学生的声带为基础来进行教学,发声练习的时候不要超过十分钟,尽量把音域控制在八度以内,防止学生在高音发声练习时对声带进行挤、卡、压,从而对声带造成损伤。同样,选择声乐演唱作品时也要贴合学生的音域,指导过程中建议让学生小声练习,把柔和的声音与气息结合起来进行演唱,切忌用嗓子喊出高音。与此同时,要对学生的声音音域进行适度拓展,一定要在气息的支撑下用科学的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找到他声音更多的可能性。这是作为声乐老师必须遵循的原理,不可以过分追求高音而揠苗助长,也不可以过分保守而止步不前。

(四)舞台表演素质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社会上兴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比赛或者艺术文化活动表演,让儿童从小就可以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上台演唱,不仅仅是考验演唱者的功底和技巧,也是对表演者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通过几场演出我发现:几名平时上课表现很好,演唱也很棒的学生,上台后紧张拘谨,演唱效果大打折扣,和平常练习的时候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心理素质较差的表现,需要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障碍。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1)教学过程中保证氛围轻松愉悦,歌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不可以古板教学,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2)上课时要多鼓励与赞美学生,如果他唱得不好也不要责骂,否则会让小朋友感觉自尊心受挫,失去信心。应该给予他大大的鼓励,有进步后就要多加赞扬,让他们在歌唱的时候越来越有自信。(3)进行场景模拟。平时在演唱歌曲时要模拟舞台表演的状态,让学生熟悉这种表演的环境与氛围,潜移默化地消除他们对舞台的恐惧感,可以自信大胆地在舞台上表演。老师在传授小朋友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在音乐中学会坚强与勇敢。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3

关 键 词:声乐 有效教学 途径 方法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和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一些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使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造成低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甚至严重教学失误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一些声乐教师没有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的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因此无法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声乐学习;二是有些声乐教师不懂得或不遵循声乐教学心理,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三是一些学生不具备学习声乐的嗓音条件、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必须迅速扭转声乐教学中存在着的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严重的教学失误的不利局面,大力提倡并实施声乐的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重视声乐“选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首先必须重视“选苗”。为了确保选准声乐“苗子”,首先,必须合理设置考试科目,改革考试内容。一方面在专业上不能过分强调演唱水平、形象和嗓音条件,要重视考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基本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考生文化成绩的要求,贫乏的文化知识,必定会扼制学生艺术、教育才能的发展。其次,招生学校要把好专业面试关。一是要坚决刹住招生考试中找关系、走后门等舞弊行为。二是要加强对考生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考查,真正选拔出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俱佳、思想品德优良和心理品质良好的考生作为未来的培养对象。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院校应严格控制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由于一些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生源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一些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差,甚至五音不全的考生也进入校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声乐有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拥有一些好的声乐师资队伍是关键。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因此,声乐教师要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切实加强声乐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因此,声乐教师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和提高,形成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掌握多种风格的作品演唱。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

第四,声乐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舞台演唱能力和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教师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更具魅力,更令人信服。一位具有较高的舞台演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必定同时具有很好的范唱能力,而好的范唱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力的手段,还能使教师从生硬的的理论讲解中解放出来。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学生不仅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还可以体会教师对歌曲的理解和艺术表现,达到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试看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意大利的巴拉、吉诺·贝基,我国的沈湘、周小燕等,他们都是集演唱与教学于一身的“双料”大师。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也是上好声乐课不可或缺的。好的歌曲伴奏可以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流融合,使学生投入到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完美地表达作品。

第五,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相关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必须从“重技轻艺”的误区中走出来,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解剖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总之,声乐教师的修养越全面、知识结构越完备,越有可能成为声乐教育家,越有可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声乐人才。

三、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地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实现。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再次,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四、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应是教师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声乐教师就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大学生的认识能力较强,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大学生的理想大都比较明确而富有社会意义,声乐教师就应该热情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的前途。

沈湘教授在处理声乐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时,就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说:“教与学的关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唱,而不代替学生唱,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唱好,千万不能让学生为你的‘学说’和经验服务,这样十有八九要失败的。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去考虑他们的问题。要替学生考虑呼吸深浅、声音运用、理解作品、音乐处理等,只要把握总的原则和要求,学生怎么唱舒服就怎么办,因为最终是他上台演唱,我们不能叫他上台去受罪。”沈湘教授还极力反对在课堂上对学生强行灌输,他认为有些感觉绝不能用教师自己的感觉和语言去叫学生接受,要让学生自己有所体会后,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氛围。广大声乐教师要以培养声乐人才为己任,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俞子正.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6.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歌唱状态;发声方法;自信心及歌唱的表现力

目前,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要求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成为家长们培养孩子的一个方向,学习音乐就是此方向之一,面对少儿声乐活动的频繁和声乐学习的低龄化,少儿歌唱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值得声乐教师去思考和重视。

少儿的歌唱训练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启蒙教育,使他们从小懂得如何科学的用嗓,用自己最美的声音歌唱生活,赞美大自然。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声乐学习应从“变声期”以后开始,对“变声期”前少儿声乐学习的教学要求比较忽视而且不规范。孩子们更多的是从课后的声乐辅导中懂得一些发声方面的知识。前段时间听到了少儿歌唱考级的孩子们的演唱感触颇深,也很担忧,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的歌声居然出现成人的声音特点。如何正确指导儿童歌唱发声,使之遵循并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的任务迫在眉睫。“变声期”前是指少年童声变为成人嗓音的变化时期之前,此阶段儿童的歌唱器官均未发育成熟,气息的储存量很有限,男女儿童喉的大小相差无几,男女声音相差不大,声带具有短、窄、薄的特点,以上特点决定了童声的嗓音特点:音质纯净、清澈;音色甜美、透亮;音量单薄;音域不宽等特点。如果用声不当,会影响孩子的嗓音健康。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少儿声乐教学。

一、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要求老师要有敏锐的听辨能力,因为歌唱训练时的感觉比较抽象,没有绝对的标准,对于歌唱的要求应耐心的讲解,细心地判断,使孩子们在不断的练习中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1.哼鸣练习:我们可以先通过哼鸣练习摆脱喉部使劲的歌唱习惯,哼唱练习也便于找到高位置,不过,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哼唱特点来决定是开口哼鸣还是闭口哼鸣。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常追求声音的明亮而出现的挤卡现象比较多,所以多用开口哼唱下颚、牙关更容易放松,喉和声带的负担也不大,而且开口哼到开口唱也很接近,也有助于喉咙的打开。

2.良好的起音的训练:在少儿和成人声乐学习中都应特别注重起音的训练,良好的起音是正确发声的基础,童声训练要以软起音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躲嗓子的情况比较少,多是嗓子过度用劲,挤卡、喊叫。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软起音来调整,良好的软起音是需要打开喉咙的,打开喉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腔开的有多大,而是可以通过“闻花香”的感觉去体会喉部的打开,吸气动作随之完成,同时在呼气时,气、声同时而出,训练中声音可以由弱到强唱,不要用过多、过猛的气息冲击声带,以减少、减轻声带的负荷。同时也要注意声带的及时闭合,以免出现声音发虚、漏气的现象。如此练习就能出来清脆圆润的声音效果。

3.儿童歌唱的呼吸训练:在儿童的呼吸训练中,要用儿童生活中的自然实例启发他们体验歌唱所需要的呼吸方法。吸气的感觉可以通过“闻花香”、惊喜、惊吓,通过这种生活提示来体会身体的变化,让他感受腰腹部的扩张,解释横膈膜的下沉,体会吸气动作带来的歌唱兴奋。呼气的感觉可以通过长长的叹气、吹蜡烛等动作来体会呼气时的缓慢、均匀、舒展,这些单纯的呼吸训练:缓吸缓吐、急吸缓吐、缓吸急吐、急吸急吐。注意切忌吸的过浅、过紧;呼的时强时弱。在呼吸的练习中,还是提倡结合练声曲来训练,以上四种是作为呼吸体验为目的的,在练声曲中着重训练他们的气息均匀、平稳性和连贯性以及控制力,总之,无论哪种呼吸练习,在吸气时都要体会腰腹部的扩张和横膈膜的下沉,吐气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下,使气息有控制的呼出。

二、重视儿童自然声区的训练

考虑到少儿的年龄特点,首先对他们的嗓音情况要有所分析,可以先通过旋律比较平稳的练声曲来进入声乐学习,让学生在自然的声音状态下练习,老师对学生的声音的判断要看学生是否在歌唱中出现挤卡的现象,如果有就不要强往高音上练了,音域最好先在自然声区之内。还可以要求他们用闻花香的感觉轻声柔唱,结合哼鸣的声音位置,本嗓大的学生一定要控制音量,让声音多注意在气上,注意腰部的力量,声音微弱的孩子可以先让他们朗诵,把声带的力量锻炼出来。其次,歌曲的选择也是要因人而异的,对于初学的孩子,在气息和声音位置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选些平稳、跳进不大的歌,更根据学生的特点,先确定学生是适合闭口音练习还是开口音练习,再确定歌曲。无论是练习曲还是歌曲都要在儿童自然声区内训练,切忌猛练高音,上课的时间可以在半小时之内,训练中有几次适当的停顿,避免过度疲劳。

三、培养并维护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声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上课时教师的态度、语气非常影响孩子上课的心情和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用温和的声音,亲切的语气和孩子沟通,在发声方法的学习中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及日常生活的实例,进行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练习,把嗓音训练和兴趣结合起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正确的发声方法。切不可操之过急,影响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要多给予学生肯定,不要刺激孩子的自尊心。不要把声乐学习看的高深莫测,孩子们对自己的能力就会产生怀疑,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荡然无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维护好孩子们学习的自信心。

四、培养孩子的歌唱表现力

声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美妙的声音把歌曲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歌唱方法是为歌曲的表达服务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让他们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理解音乐是如何表达歌词内容的,如何深情并茂的演唱,让他们学会用声音地变化来表达情感,体现不同风格的作品特征,如:力度的变化、音色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等等,我们可以从具体的歌里了解这些变化,如:《采蘑菇的小姑娘》主题开始用mp、中速、保持音唱法、渐强。十六分音处唱的要灵活而连贯,用气息把声音连起来,保持喉部的稳定,不要加劲和乱动,注意腰腹部的肌肉的力度对气息的控制。第九小节开始演唱力度要加强,最后4小节可渐强转强结束全曲;《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波里民歌,歌曲是三拍子的,有着船歌的特点,注意重拍在第一个音上,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强弱关系注意才会唱出船歌的特点,前四句速度不要太快,可自由一些,声音要柔美而舒展,托出星夜宁静的意境。后四句在高音区上,以饱满明亮的嗓音歌唱,表达出人们热爱生活、歌唱大自然的开朗豪放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衔接高音时的气息不要提,每一句的头接上前一句的尾,这样,气息就会比较稳定。另外,孩子们可爱的肢体动作的运用,能增加歌曲的表现力,让他们沉浸在音乐的美感中。

少儿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嗓音保健与训练,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嗓音健康,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的嗓音素质,因此,在少儿声乐教学的这片领域,声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谨慎、更加重视,潜心研究,不断发展和完善少儿声乐教学,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1998 第15页

[2]邹海长.《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2000 第324页

[3]张前,王次沼.《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

版社,2000 第198页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5

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对于议论文《谈骨气》《反对自由主义》《开动机器》等即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这一框架,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现成的框架。具体的阅读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灵活性。从而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越来越巩固。

问题阅读法

不会思考,不会提问,就不会有发展。所谓“问题阅读法”,就是反复阅读课文,就所读的课文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关于课文内容的,也可以是关于课文形式的;可以是自己经过思考有了答案的,也可以是经过思考仍没有答案的。总之,读了课文必须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试着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对于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有学生对哈尔威船长与大船一同沉入深渊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大船的遇难责任不在于哈尔威船长。哈尔威船长完全可以保全生命,重新开始自己热爱的事业,他的做法是不珍爱生命的表现。对于《明天不封阳台》一文,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见解的问题:杜家一开始封阳台的决心非常坚决。一只受伤的鸽子飞进了阳台,让父子俩人对封阳台产生了动摇。作者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精辟的议论,表达了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重大主题。可结尾段“我”做出的“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决定与题目和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不能很好统一。杜家以后还会不会封阳台?不少学生认为“先”字不要的好。带着问题阅读使学生思维变得广阔,并敢于向课本发出质疑,提出挑战。

比较阅读法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理论名著,作者正是从许多作家作品的比较中,总结出一系列创作理论的。例如在《体性》一章中,刘勰就列举了十二位作家的不同风格:贾谊清新、司马相如夸张、杨雄含蓄、刘向明晰、班固绵密、张衡周详、王粲明快、刘桢激昂、阮籍高雅、嵇康壮烈、潘岳泼辣、陆机庄重。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对不同作家的作品的分析、对比得出来的。

声乐的教学方法范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65-02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个体生命的潜能,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一般认为,教师的教学思想、方法落后,是造成学生没有实现主体性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在阅读教学中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学质疑、明确学习任务,教师充分展现教学过程、强化朗读感悟和有效做好反馈校正,是保证阅读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有感情、有人格、有自尊的人。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参与课堂。在学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春风式”教育,做到师生相互尊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其次,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不断探索。老师的赞赏与表扬能使学生充满自信和增强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可运用鼓励性的话语,提高孩子创造的积极性。在学生回答不对或不着边际时,巧妙维护学生的自尊,必要时应给予指导,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励自己更自觉、努力地去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第三,要宽容学生。老师不应用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去度量学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少一些指责、批评,多一些宽容、鼓励。

二、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减少对教学的束缚,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个性化。现在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教案,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到教案上来,使学生为自己设计的教案服务,整个过程始终保持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的旧模式,整堂课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和传授的基本知识为主,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的时间较少。特别是部分教师课堂调控能力不高,怕学生活动起来无法制约,于是就轻车熟路自己讲,分析阅读课文成了“满堂灌”。由于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方法,结果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方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一)自学质疑法

在上课前,我们不妨先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自己学会从有关的生字新词、关键词语、重点句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等去找问题,学会带着问题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当然,自学不是全部放手,而是在关键的地方引领学生学会开展讨论和交流,诸如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这样的学生自学才能达到效果。在自学过程中,学生肯定会产生许多疑问,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要灵活作出处理,以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设疑、质疑的能力。

同时我们必须杜绝直接给出结果,重视教学的整个流程。如用“世界闻名”来造句,一学生说:“万里长城是世界闻名的。”结果后面造句的学生只把主语“万里长城”改为“西湖”、“泰山”等,虽然这些句子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错,但大家都这样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用不大。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此时就趁机进行启发:“你除了知道这些名胜古迹是世界闻名的以外,还知道有哪些世界闻名的人物、动物、建筑物呢?”于是学生就说:“我国的四大发明是世界闻名的。”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有了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启发:“除了把它造成陈述句,谁会用它造一个反问句,一个感叹句?”学生在教师的再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国的万里长城真是世界闻名啊!”。通过这样的训练,整个学习过程就能清晰地展现出来。

(二)分层教学法

教学过程必须讲究层次性,兼顾全体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如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等。这样既可以照顾优秀生,又可以兼顾学困生。如笔者教《新型玻璃》这一课以后,针对课后两道思考题,按照层次设计了以下四道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题来做。①仿照课文用“ 可以 ,可以 ,可以 ,也可以 ”写一段话。②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种新型玻璃,把它的名称、特点及作用写下来。③请仿照课文介绍你知道的一种新型玻璃。④想象作文: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请你把想到的写出来。这样由浅入深,既符合教学规律,学生乐于接受,同时也兼顾了全体学生。当然也要处理好整体课堂教学,太浪费时间也达不到目的,关键是教师如何把握,使其既实现目的,又完成教学任务。

(三)朗读感悟法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读始终是学习语文的一扇最重要的窗口,以读为本来进行阅读教学,当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感悟非常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让学生多读,采用“全程读、情境读、全心读”的形式,把读交给学生。当然,每一次读教师都要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新的要求、新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能产生新的兴趣、新的追求、新的启迪和新的体验。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新知识,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潜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如笔者上《我选我》一课,从让学生读生字到读词语,再到读段和读全文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以一种“以读感悟”的教学形式来进行的。如让学生理解“静悄悄”一词,不是让他们去查字典、翻资料来找答案,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这一句:“该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在学生读完后,当即提问:“有感情吗?静悄悄的意思读出来了吗?”部分学生讲:“没有。”于是再指导读,反复进行,学生慢慢地就悟出了其意。又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王宁很自信”这一课文内容。笔者让几个学生反复读这一句:“突然,王宁站了起来说:我选我。”学生读完后笔者又提问:“他们读得自信吗?”此时学生各抒己见,笔者借机点拨,再进行指导,无形中学生便自悟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