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应急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应急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应急预案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1

(一)自然灾害点分布情况。2013年我乡地质灾害自然分布点是:村(即穴坑洞)的地面塌陷;村四社山体滑坡;村一社(小地名“杉木岩”危岩及地面裂缝)。新发现的地质灾害点要及时准确的向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汇报。

(二)人为活动(即煤矿)地质灾害点七个村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点,重点监测的是:青凤村六社山体滑坡和五社地裂缝;村1-6社的危岩崩塌;村1、3、6社的地面塌陷;村五社(猴子岩)的危岩垮塌;村二社(即)地裂缝。新发现的地质灾害各村要及时向乡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负责制定和协调组织实施本预案,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制。

(二)密切配合,协调作战的原则。乡地质灾害领导组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地质灾害工作时反应及时,行动迅速。

(三)预防为主的原则。汛期一旦发现险情,应及时组织和疏散群众,坚决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预案启动

汛期各地质灾害点出现山体滑坡,险情加剧,应启动本预案。

四、信息处理

汛期一旦发生灾害。各地质灾害点村支部、村委及监测监管人员应及时向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和国土所报告,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领导组汇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为制定救灾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五、措施办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国土所,由兼主任,任副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和管理工作.

2.明确各部门职责

武装部:及时调动集合各村民兵应急分队赶赴现场参加救灾.

派出所:组织干警参加救灾工作,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的稳定.

党政办: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协助政府搞好救灾工作,保障物资供应.

民政办:负责灾民的临时安置和生活保障

卫生院:负责灾区伤员救治和疫病防治工作.

林业站:负责灾民重建住房木材管理,审批工作.

经发办:做好灾害点的安全防范工作.

水务所:负责灾区的水利建设和人畜饮水工程重建管理工作.

供电所:负责灾害点电路管理重建工作.

(二)明确撤离方向和路线

村一社灾害点:往原回林小学方向撤离,撤离信号鸣锣。

村四社地灾点:往街方向撤离,信号鸣锣。

村一社地灾点:往街和村方向撤离,信号鸣锣。

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按地灾办原指定的地点和方向撤离。

(三)专人负责,严密监控

汛期各灾害点村支部村委,要加强对地灾点的防治工作领导,落实专人抓此项工作,并建立不少于30人的救灾队伍,监测人员在汛期要加强巡查和监测,一有险情及时上报乡政府地灾工作领导组。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点监测员要随时监测发现情况及时上报,适时组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演练。

(四)健全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各地质灾害点分别建立隐患点动态情况档案和明白卡,每次巡查必须详细记录,便于准确掌握情况。

(五)强化纪律,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汛期乡政府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畅通,取消节假日,逐日收集情况汇总上报县领导组和相关部门。(值班电话:党政办:;国土所:;地灾办:)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2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健脾活血方/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指个体在躯体、心理、社会功能诸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满意程度,与发病率、死亡率相比,更侧重生命活动的具体内涵。测定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助于全面评价其生命活动及医疗效果。在新千年的肝脏病学领域内,QOL被认为是肝脏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是疾病负担较重的一种疾病,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对人类健康危害最为严重。随着人们对QOL的逐步重视,目前已逐渐将QOL作为CHB患者结局评价的一个指标。目前已有CHB患者QOL干预方面的相关报道[2-3],但多为单纯西医或中医治疗方案的干预研究,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QOL干预研究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CHB患者的QOL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观察在传统西药拉米夫定抗病毒基础上结合口服健脾活血方药治疗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及QOL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来源 按就诊的顺序随机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门诊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期间接诊的CHB患者86例,男75例,女11例;已婚52例,未婚31例,离异3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7例,大学(含大专)50例,中学(含中专)27例,小 学2例;平均年龄为(31.25±10.11)岁。发出调查表86份,回收合格答卷86份。正常组为同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体验的健康人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已婚21例,未婚12例,离异2例;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例,大学23例,中学10例,小学0例;平均年龄为(30.25±12.16)岁。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显示,2组间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按2000年传染病与寄生虫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4]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16~70岁;(2)1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3)小学以上学历;(4)既往无精神病史,现无合并其他心身疾病史;(5)愿意参加该心理测验;(6)CHB患者中不包括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7)符合《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治疗标准者[5]。

1.3 排除和剔除标准

(1)有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或有免疫性疾病、遗传性肝病、骨髓抑制、肾功能异常、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病、嗜酒、吸毒的患者;(2)半年内用过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细胞毒药物或类固醇激素的患者;(3)妊娠;(4)对核苷类药物过敏者;(5)依从性不好,失访或放弃治疗者。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拉米夫定+中药治疗)52例,对照组(拉米夫定治疗)34例。

2.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片剂,100mg/片,每日1片。试验组:在按对照组方法服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口服我院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的经验方健脾活血方[太子参30g,白术15g,云苓15g,川萆薢10g,炒鳖甲30g,土鳖虫(研末冲服)3g,丹参18g,楮实子12g,菟丝子12g]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2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期间不服用保肝及其他抗病毒肝炎治疗药物,因特殊原因需服用其他药物时给予记录。

2.3 研究工具

包括肝炎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中文版。其中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水平、医疗保健种类、患病时间等。健康状况问卷是由美国医学结局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MOS)开发的一个QOL普适性量表,具有简明适用的特点,在MOS系列量表中使用频率最高,被广泛用来测量、评价不同人群、不同状况和临床个体患者的QOL。SF-36量表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生理机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 physical,RP)、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精力(vitality,VT)、躯体疼痛(body pain,BP)、一般健康状况(general health,GH)。通过上述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来帮助判断患者的QOL。本研究所使用的是中山医科大学方积乾教授主持研发的SF-36中文版[6],该量表具有比较理想的心理学测量特性。量表采用评分法进行评分,然后经标准化处理。每项目最低分0分,最高分100分。得分越低表明QOL越差,反之越高。

2.4 研究程序

采用一问一答的调查方式,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评定法,由调查人员进行量表的填写。全部调查对象均填写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治疗对象填写CHB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调查表。每名治疗对象于服药前及服药24周、48周后分别接受评定1次,同时观察患者HBV DNA转阴、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的情况。

2.5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必须是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内科医师,调查前进行调查方法程序等的培训,调查过程中互相监督和复查验收,资料收集完成后由项目主持者逐份核查。

2.6 实验室指标检测

①肝功能:采用OlympusAU 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②HBVM: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均采用ELISA法;HBV DNA采用PCR法,试剂由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CHB患者与正常组QOL比较

表1结果显示,CHB患者除PF外多个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24周、48周后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24周、48周后,试验组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QOL变化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4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但试验组在除RE、MH以外的多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CHB患者与正常组QOL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QOL in CHB patients and healthy volunteers (±s)s/分

组别(groups)NPFRPBPREGHVTSFMHQOL总分CHB组(CHB)8677.8±23.433.8±39.4②68.6±29.6①27.3±11.0②55.2±18.9②54.7±25.1②53.7±23.0②60.3±20.3②56.1±19.2②正常组(normal)3586.1±10.284.7±10.182.6±17.9〖〗83.3±33.175.2±16.473.6±15.585.5±12.970.0±16.7〖〗75.2±16.4

统计方法:成组资料t检验;①:P<0.05,②:P<0.01,与正常组比较(vs the normal group)

表2 两组治疗24周、48周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比较表3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QOL变化比较统计方法:方差分析;①:P<0.05,②:P<0.01,与治疗前比较(vs preT in the same group);③:P<0.05,与对照组比较(vs the control group)

4 讨论

将与健康相关QOL的评估作为一项重要的医学观察指标,已日益成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其他临床研究的新标准[7]。以往对药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的是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生存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认识到医学的目的不应只是延长生命,传统评估医学资源投入效益与临床疗效的生物医学指标如生存率等已显得过于局限[8]。近年来,中国肝病专家强烈呼吁国内学者应重视治疗结局的研究,在临床医疗服务中应重视生存质量的评价。由此可见,药物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显示,CHB患者除PF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显著性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提示CHB患者QOL的多维度功能受损。试验组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VB DNA阴转率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试验组在除RE、MH以外的多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提高CHB患者的抗病毒效应,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也较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有优势。

多年来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一直缺乏特效药物。拉米夫定系新一代核苷类药物,具有强有力的抑制HBV逆转录酶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9]。尽管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但疗效仅为70%,且其疗程较长、易发生病毒变异,对患者的心理有较大影响[10]。本研究发现,采用健脾活血中药处方可协同拉米夫定发挥抗病毒效应,提高了抗病毒疗效,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HB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健脾活血中药协同拉米夫定发挥抗病毒效应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剑鸿,邓启文.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8.

[2]易露茜,杨旭,王小万.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3):396.

[3]刘卫东,刘军忠,辛丽虹,等.慢性肝炎患者临床综合治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2):1574.

[4]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S].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

[5]拉米夫定临床应用专家指导小组.2000年拉米夫定临床应用指导意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249.

[6]行为医学量表手册[S].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2001:19-24.

[7]朱元珏.评估生命质量逐渐成为临床试验的新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753.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3

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强化管理、便于操作、覆盖全面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区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类预案编制工作,扩大预案的覆盖面,加快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成《*区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区级专项预案编制工作。同时,要抓好区级专项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并重视做好重大活动、重点建设工程等应急预案制订工作。进一步推动应急预案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工作,确保行政村、企业、学校应急预案覆盖率达到100%。制订《*区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预案编制、、实施等方面的制度化管理,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启动预案,做到依法、有序、快速应对。

三、加快推进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按照全面开展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的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新一轮公共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调处,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进一步完善排查制度,对危险源、危险区域、安全隐患等进行调查摸底、分析评估、统计汇总,并登记建档,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加强动态监控,落实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防汛防旱、社会治安、森林消防、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加快构建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体系,提高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结合”的原则,构建骨干、专业、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努力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一是加强公安、民兵预备役等应急骨干队伍建设,发挥应急抢险的突击力量作用。二是要加强各类应急抢险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区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要建立专业或半专业应急队伍,特别是抗洪抢险、森林消防、矿山救护、医疗救护、水电气及道路抢修等队伍建设。三是要充分发挥机关工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有技术专长的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四是要加快应急专家库建设,一方面充分挖掘本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储备一批应急处置专家;另一方面加强与市有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系,争取市专家库市、区共享。同时开展专家会商、研判、培训和演练活动,发挥专家技术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确保科学处置突发事件。

五、有序开展应急演练。各乡镇(街道)、各重点应急责任部门以及重点企业要结合实际,采取实战、模拟推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重点抓好防汛抢险、学校安全、疫病防控、处置等应急预案演练。同时,要建立应急演练备案制,提高演练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5月份,结合“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以防汛抢险、应急转移等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演练。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4

(一)“一案三制”建设。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预案编制情况。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制定了《镇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10余件,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预案演练情况。3月初,组织镇干部、各村主干近200人,进行了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前半年,全镇危化、冶金、机械、建材企业全部开展应急演练,特别是危化生产单位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开展演练,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应急能力,累计演练15次。

(3)预案宣传情况。一、组织专兼职任职人员培训活动,组织全镇干部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基本概念、背景、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与挑战、处置工作经验和我镇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取得了较好效果。二、广泛开展消防、用电、防汛等知识宣传和普及和活动,切实提高了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设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

(2)企业、学校、社区、村庄等基层组织单位应急管理机制情况。到年底,要求辖区内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其次,提高预案质量。努力做好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注重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编制。第三,加强预案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应急预案制定、审批、备案、修订程序,明确关联单位预案之间的关系、衔接、配套工作。

三、加强应急预案日常演练工作

(3)健全完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资金保障、物资管理等相关制度情况。主要建立了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等等。

3、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应急预案法制建设情况。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监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登记建档情况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分别逐级向其上级报告,同时通过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上传,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镇域数据库,划分监测镇域,确立监测点,并重点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镇域的监控,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2、健全完善监测体系。成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监测人员配置情况,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

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驻镇有关单位为应急联动单位。需要前述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由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镇应急指挥部向镇应急委员会报告,经镇应急委员会批准,由镇应急联动中心联络有关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情况。镇应急委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受和办理向镇应急委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指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收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和提出预案启动建议;按照镇应急委的决定,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并进行事后评估,按要求有关信息。

(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公安、武警突击力量建设情况。由武装、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置。根据需要,可以申请调遣驻地增援队伍。

2、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设立了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交通管制组,治安警戒组等,

3、推进兼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派出所、镇卫生院等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兼职。

4、完善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情况。镇应急领导机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镇应急工作专家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镇应急委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为镇应急委提供咨询服务。

5、积极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情况。由镇政府办公室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6、加强基层信息队伍建设情况。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和档案归整工作。

(五)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物资储备库建设情况:无;应急装备储备情况:无;基本生活物资储备情况:无;应急物资调度耗损情况:无。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森林防火物资储备情况:无;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无;矿山救护物资储备情况:无;卫生医药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警用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

(六)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制定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构建公路、铁路紧急运输保障体系情况:无;建立突发事件区域临时通行和临时限制机制情况:无;健全交通严重拥堵缓解与应急机制情况:无。

(七)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无。

(八)健全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纳入年度预算,落实应急保障资金的情况:无。

(九)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恢复重建机制建设。

制订完善安置、救助、补偿、抚恤、保险等恢复重建工作制度情况:无。

2、加强调查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工作机制情况:无。

3、增强城乡建筑抗灾能力建设情。

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情况:无;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安装情况:无。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平台情况:无;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法律救助机制情况:无;建立完善心理干预专家队伍情况:无。

(十)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1、健全应急知识宣传体系。

(1)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情况。组织安监、城建、交通、司法、农机、食品卫生等科室相关人员在、北辛武、洪相等村进行宣传,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2万;4月份,在村委门口开展了安全咨询日宣传活动,组织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食药药品监督管理站、共青团委等部门共计23人,向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60余种10000余份。

(2)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兴媒体等信息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情况。各村利用广播对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并悬挂条幅,共计34条。大力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努力强化广大群众知路、爱路、护路的热情和责任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要从火灾及其危害、日常防火常识、安全用电、火灾扑救及疏散逃生等方面宣传消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3)充分利用图书馆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展览情况。分别组织了危化、机械、碳素三场专场培训会,聘请安泰集团、鸿翔机械设备、志尧碳素三个公司的安全厂长为辖区内的危化、机械、碳素企业员工1000多人进行了安全培训。

2、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1)卫计、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陪训情况:无。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5

一、建立灾害监测预警机制

按市局的统一部署,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建立灾害监测预警机制。目前,已经建立从村、乡、县民政部门到市民政部门的逐级报灾体系,实行灾情零报告制度,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逐级上报灾情。全市各地救灾联系电话24小时畅通。并从今年6月份开始全市实施了市县两级救灾联络员工作日适时在线、随时沟通情况、重大情况视频部署会商的信息化工作制度。通过实施效果来看,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果。同时,各级民政部门积极与气象、水利、农业、地震等有关部门配合,进行适时的灾情会商和预报预警,做好应急救灾工作。此外,在民政部门的积极协调部署下,各地通过救灾应急预案的制定,对易险乡镇、村屯进行重点监控,尤其是沿江容易发生洪涝和山区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村屯进行重点监测,做好重点时期、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安全预警工作。各易灾乡村在救灾预案中已经明确救灾应急联络动员群众转移的联络组织和方式,一旦发生险情各村屯按照预警内容用广播、电话、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分头入户动员等有效形式发出通知组织群众迅速转移避险,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落实灾情应急预案制度

2003年8月,市政府出台了《特大自然灾害救灾应急预案》,之后,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出台了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救灾应急预案》。2004年市民政局又制定了《市特大自然灾害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草案)下发各地,要求各县(市)区、各乡镇分别制定《灾民转移安置预案》,细化到组织机构、具体人员、明确转移安置地具体地点等。确保在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时,各级政府适时启动预案,由相关部门紧密配合,按照预案做出应急反应,在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预案实行市、县、乡三级管理机制,做到自然灾害分级响应、分级处置、分级管理。要求做到“四个第一”即第一时间组织灾民进行安全转移,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赶赴灾害现场,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并执行灾情动态的24小时零报告制度。在今年宁安沙兰镇洪灾的第二日,市民政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立即指导乡镇修订出台《灾民紧急转移安置预案》,市民政局还专门下派工作组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前一段县镇的洪涝灾害组织灾民转移工作的实施效果来看,收效明显。

三、加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市救灾仓储库在市民政部门的重视和积极运作下,于1999年开始筹建,由于没有地方财政投入,仓库是利用福利院破旧仓库修缮而成的,后经两次改建成为全省6个救灾物资仓储转运库之一,仓库容量600立方米。此外,市、县、县各设有一处小型的储备库。目前,全市储备库内存有省级救灾周转帐篷30顶、棉衣被和捐赠衣物3万多件。2004年,全市按照省民政厅的要求,在每个县(市)区建立了1处“慈善爱心超市”,也储备了相当数量的衣物和生活用品等。此外,按照市《救灾应急预案》的要求,各地政府在本级的《预案》中明确责任,对救灾车辆、救灾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落实储备调配工作组织和责任部门,确保在发生灾害的时候进行统一调配、统一运输,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加强应急救灾队伍建设

市、县两级《救灾预案》已经明确将当地驻军、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编入救灾抢险、转移群众、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工作组织,并安排驻军领导担任救灾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同时通过各级《灾民转移安置预案》的制定实施,相关乡镇、街道积极落实责任人员和志愿者队伍,作为灾害应急工作队伍的补充。并积极向群众进行减灾、防灾宣传。在救灾应急队伍中,各地将充分发挥驻地部队、武警官兵、预备役民兵在应急抢险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积极构建以管理部门、专业队伍为主体,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基础的防灾救灾队伍体系。随着国家《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颁行,救灾工作队伍建设将会更加完备。

五、及时妥善转移受灾群众

为掌握全市易险地段情况,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开展调查。据统计,全市有易险乡镇49个、易险村屯181个。在汛期,各地对易险乡镇、村屯进行密切监控,一有险情立即由具体人员逐级预警,适时启动预案,组织村民进行转移安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乡村应急预案范文6

今年,我区在市应急办的悉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应急基层组织管理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应急宣教培训,严格严密履行日常值守职责,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实现了高位推进和持

续发展。

一、今年的工作情况

面对2009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按照工委、管委、区委、政府"三争"奋斗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构建和谐××,锻造实力高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意识,把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应急能力,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健全了组织体系。一是健全机制,加强领导。我们严格按照"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组织领导,健全机制,切实转变职能,把加强应急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人力、物力、财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职责分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具体要求,分解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明确职责,加强协调。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加强与各责任单位的沟通协调,着力搞好上下、左右、内外的衔接配合,有效形成了协力同心、齐抓共管的应急管理工作局面。目前全区20个专项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均落实了相应人员,积极履行了相关职责。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作为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对照考核考评细则,层层落实到基层单位、岗位和人员。

(二)加强指导,完善了预案体系。应急预案是有效有序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法宝。今年,我区进一步修正完善了《××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着力建立健全了各级各部门的应急专项预案体系,并正在着手加紧构建各应急责任单位、重点企业、重大工程、人员密集场所以及乡村社区的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向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的延伸。各应急专项预案责任单位,包括"两镇三办"所辖村(居)、社区等均初步完成了应急预案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与此同时,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有关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法律法规,抓紧制定各项配套规定,基本完善了区域突发事件的分级、预防、应急准备、检测预警、信息等具体工作制度,并做好了国家、省、市相关应急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增强了履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责任、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了辖区各应急责任单位贯彻实施突发公共事件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指导、检查和推进工作力度,有效确保了辖区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法开展,有序推动。

(三)认真组织,开展了预案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有利于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今年,我区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统一安排、分项实施、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实战演练活动。截至目前,我们联合协同辖区各企事业单位、教育、卫生和消防等部门,组织了各类应急预案演练活动3次。通过积极开展应急预案专项演练,促进了各应急责任单位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了应急联动工作态势。

(四)广泛动员,推进了知识宣教。今年来,我区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努力扩大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积极普及了公众安全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着力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应急意识。在全国首个5.12防灾减灾日,我区成功组织民政、公安、消防、安监、卫生等11个部门开展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应急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内容囊括了地震自救常识、消防安全、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等方面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常识。此外,还针对"交通事故频发,危害群众生命安全"的问题,我们在今年7月份,积极协同××交警大队、区交管站等部门专门在××大道、株雷路等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沿线,免费向村民发放交通事故应急知识挂图100余幅和《公民应急知识手册》1000余份,对提高群众的应急处置意识起到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

(五)严密防范,加强了安全监管。今年,我区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警钟长鸣、常备不懈"的原则,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工作方针,以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处置能力、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目标,注重突出值守应急的重点地区和单位,全面排查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制订完善了严密的应急防范措施,加强了安全生产监管。特别是认真做好了年初"两节两会"、"国庆60周

年"特别防护期和其他重要节会期间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综合整治工作,全力保证了全区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

(六)严格要求,规范了日常值班。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加大规范管理工作力度,认真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报送、协调指导等职责职能,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应急日常值班工作。一是着力强化"平时值守"与"战时应急"的工作职能,认真落实第一时间上报市应急办的具体要求,特别是认真抓好了国庆节特护期的值班应急工作;二是着力在"纵横覆盖、及时畅通、健全体系、完备手段"等4个方面狠下工夫,延伸工作触角,畅通工作渠道,积极把区政府值班室建设成为辖区

紧急重大事件和重要情况的信息汇集中心,不断提高了协助管委、政府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实现了"四个基本建立"的工作目标。我们通过及时出台并严格执行《××市××区人民政府值班室工作规范》,初步实现了"四个基本建立"的工作目标。即:其一是基本建立起制度体系。逐项完善了突发事件上报制度、考核制度、工作预案、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等,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其二基本建立起队伍体系,配备到位3名值班人员,实行了24小时值守。其三是基本建立起报送体系。目前,区办到市办的纵向上报体系初步建立,区直部 门到区政府的横向报送体系逐步完善,市、区、镇(办事处)三级政府和市直、区直、镇(办事处)级部门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报送体系基本形成,报送责任基本明确、报送关系基本理顺。其四是基本建立起考评体系。在连同区政府督查室,建立健全了日常抽查、季度考核与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政府系统工作评价体系,改进了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内容,完善了评价机制,通过量化考核,有力促进了上报实效的提高。

一年来,通过各级应急责任单位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如体制机制有待创新,预案体系有待完善,组织建设有待强化,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普及工作尚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现实需要,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工作事件信息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等。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上问题和不足将认真加以解决。

二、来年的主要工作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2年我区将重点抓好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督促和指导,畅通工作联系和信息报送渠道,完善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公安、消防、交通和医疗卫生等块块、条条的应急救援资源,建设一支统一精干、实用高效的专业应急管理队伍。

(二)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重视应急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对辖区公众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参与、自保、避险、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倡导和发展全民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三)完善应急管理预案管理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应急预案的综合演练工作,提高实战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