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社会文化学;英语教学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教育领域合作的加强,针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全新看法颠覆了传统教育学视阙下英语教学作为单一语言教学的观点,而将社会文化属性加诸于英语语言教学。因而在此一现实环境下,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实例来促进英语教学在社会文化要素方面的累积可谓十分重要,社会文化学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过程,同时加重了任务型教学的比例。这些变化都催生了英语教学的现实进展,同时也为社会文化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
社会文化学概念肇始于二十世纪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著作,维果斯基与传统的心理学家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他通过将心理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侧重点的学科进行了有机结合,重视利用方法论来解决人类的心理活动。在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研究之中,其有关学习途径的基本思想来源建立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以语言和社会活动作为前提,将知识和概念建构于学习者的心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深入达到对特定社会文化的理解,进而加深语言学的基础与实际应用水平。因而,英语教学便是一种在社会文化影响下进行的语言文化活动,其有关学习的态度、能力、意志等因素均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关,因而赋予了教学活动本身更多的社会学属性。在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学属性中,对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的关照超过了对语言和教学本身的关照,教学者和学习者都需要明确语言学最根本的目的还是完成社会文化中关于交流、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具体的语言(英语)只不过是一种可行的载体和手段而已。
二、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已屡见不鲜,比如英国学者Lantolf等人便认为学习者在交际情景中所进行的大部分交际活动都与其自身的需求密切相关,他们使用语言来处理其相应的事务和遭遇。在国内类似的应用也早有研究可查,主要体现在对我国英语教学体制和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比如2001年修订的英语教学大纲就针对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应该完善以英语培养为核心、加强英语语言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学生通过英语的学习可以达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相关的知识性技能。近年来,英语教学在英语学纲的变化之下也相应的产生了较多变化,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更加注重结合本土社会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教学,注重教学环节的自由、平等,减少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尊重学生自我学习习惯和自我实践方式的基础上引导性的进行英语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减轻了英语教学的固有负担,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社会文化学概念进入到英语教学行列中之后,广大英语教师积极响应,勇于向传统的教学方式发起冲击,不断从现实教学环节中总结经验,并且通过革新思路、改变教学互动环节、进行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增加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活力,这既是文化教学领域内关于传统教学的改革方案,也是英语语言教学在我国获得独特生命力的体现。社会文化学将普通的教学、学习模式改为了引导式、互动式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对英语语言的认知和应用,在应用层面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整体理解,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丰富语言见识、增长文化内涵、实现良好的社会文化修为。同时,社会文化学概念也更加深入的体现在英语教学之中。通过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论的应用与结合教学的相关论述,基本可以明确目前受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英语教学已经凸显了其重要性,并不断的丰富其应用前景,即使只是小规模的应用也已经为基于社会文化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深入的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将其社会文化教学与知识性教学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外国语言教学水平的提升。结语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在现实环境中的应用于发展绝对不只是语言学相关门类中窄小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学这一大分支也该占有一席之地,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的社会文化教学中,英语既起着与中国本土教学文化和西方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作用,也扮演着应用型语言在社会中良好发展的角色,未来,只有深刻的把握社会文化学理论,将英语教学的现实情景之中加入更多社会文化元素才能完善语言在社会文化中的相关属性,促进社会文化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001.
[2]顾嘉祖.迈向特色创新阶段的我国符号学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5):1-2.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2
过程性评估,又称为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对应终结性评估或对学习成绩的评估。前者是指通过控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使之最终达到期望目标,并消除学习者现有水平和最终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过程性评估还通过对话协作以及学习者的学习反思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相比后者,有研究表明过程性评估有效地促进了学习者的标准化测试成绩。社会文化理论对过程性评估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调整自我调整
是过程性评估中的核心概念,是指学习者通过目标设定,对自身认知行为进行控制和调整的一种积极建构过程,是过程性评估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而这一概念与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理念不谋而合。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发展学习者的自我调整能力,使其能够实现自我教育。”在自我调整的过程中,学习者经历了一个循环往复但又曲折上升的过程。首先是规划阶段,需要对任务进行分解,设定目标及相关行为。其次是实施阶段,对自身的行为、动机进行操控。最后是评估阶段,接受来自他人的反馈并对此进行自我反思。这一过程体现了社会文化理念,即在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以后,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支架,具体体现为形成性反馈,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即时评估,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其他人对自身学习行为的调整以及自我反思,学习者逐步实现自我调整,特别是能够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估。而学习者将新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体系实现有效融合,最终实现自身的最近发展区。
2.互动交流Black和William(2009)
针对过程性评估提出了“过程性互动概念,即过程性评估是学习者内在的知识内化与外在的环境刺激和反馈的互动过程。这一概念正是来自社会文化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看来,学习的本质就是社会交际,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内在因素)从与他人的经验和环境(外在因素)的互动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实现融合并随后存储在长期记忆中,随时有待提取、扩展和做进一步的调整,从而达到知识内化。换言之,过程性评估将成功的学习过程定义为学习者通过内在的观察反思以及外在的积极任务参与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而这恰恰也是社会文化理论将学习视作互动交流的结果。
3.学习和发展维果茨基
对学习和发展两个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他认为,发展是指学习者心理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而学习则只是获取新的心理能力,并不涉及能力的变化过程。恰恰是发展的概念才最有可能帮助学习者成功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并最终实现“良好的学习状况”。而这也正是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差异所在。前者着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最终目的。而后者则是以某一阶段的表现来衡量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虽然通过终结性评估,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者的学习问题,但无法了解其问题根源以及内在发展状况,因此无法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出相应的反馈措施和策略。
4.形成性反馈形成性反馈
是指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其学习目的或出现的问题给予清晰的评价标准或评论。研究者认为,形成性反馈相对于传统的成绩评定,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形成元认知策略,如目标设定、行为控制以及反思等。Lipnevich和Smith(2009a,b)通过实验发现,相比原先评分或仅仅表扬的传统方式,来自教师的详细的书面反馈,包括评价和建议,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测试的成绩。社会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形成性反馈体现出给予学习者必要支架帮助的特性,通过深层次的认知处理,帮助学习者由他人调整转向自我调整,并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Vygotsky,1978;1987)。
二、社会文化视角下过程性评估的实施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 英汉隐喻 隐喻理论 文化 相似性 差异
1.隐喻、思维和文化
隐喻传统上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属于文学、修辞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1980年,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提出了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隐喻最终与语言有关,而语言最终又与思维有关,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所以,隐喻、思维和文化三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
1.1隐喻与思维的统一
作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与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过程密切相关。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是隐喻性的[1]。语言中的隐喻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2]。
当人类从具体概念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当人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已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而是要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与思想。这时,人们并不是无休止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事物相联系,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从而用对已有事物的认识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形成了隐喻语言。如汉语中的“水中花”、“过街老鼠”、“顶峰”等。又如domino本来是西方的一种骨牌游戏,而现在人们常以domino effect指一件事情导致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连锁现象。
隐喻是思维真实的反映。隐喻语言的发展源于隐喻概念,反映人们对事物统一的、系统的认识和思维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一致的整体,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如与“思想(idea)”有关的隐喻概念有“Ideas are products.”“Ideas are commodities.”“Ideas are money.”这些与“idea”有关的隐喻概念都强调了“idea”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英美人在论及“idea”时都往往会按这些方式进行思维。语言使用中的隐喻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我们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概念[2]。
1.2隐喻与文化的统一
在某种程度上,隐喻是文化的象征。人类社会存在着相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生活经历,因此一些隐喻概念系统表达的文化内涵相似。隐喻概念体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相一致。以文化中“上下”位置概念隐喻社会地位为例,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所以有“人上人”、“高高在上”、“上级”、“部下”、“下人”、“底下人”、“下级”、“手下人”的说法。英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
(1)He has come down in the world.他已经家道败落了。
(2)He rose to the top of the class.他爬到了社会的上层。
(3)He’s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al hierarchy.他处在社会的底层。
这些价值观念已根植于英汉文化之中,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隐喻思维和隐喻概念体系来自于生活经验,它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而自发形成。这种经验包括已存在的被体验过的和新创造的经验相似点。
英汉民族共有的生活经验正是英语和汉语中都把金钱比作时间的原因所在。语言中存储了前人的全部劳动和生活经验,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记述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这样,后人必须通过学习语言才能掌握前人积累下来的整个文化。隐喻就是通过语言这个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载体以隐喻概念的形式固定下来,体现在一定的语言形式中。
总之,特定社会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和隐喻概念体系,而语言作为思想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反过来又影响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因为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受其文化思维方式的过程。所以,同一社会的文化、隐喻思维和语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2.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
2.1相似形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3]。隐喻意义是源域事物的部分特征向目的域映射的结果。这些映射基于人们的生理、生活经验、认知方式和社会文化经验。虽然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由于具有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英汉隐喻中也表现出跨文化的相似性。
2.1.1生理基础
人类共有的感知器官为认知及语言提供了共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从而导致了英汉隐喻的共同性。人的基本情感,如喜、怒、哀、乐、惊等与特定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与语言的普遍的和恒定的对应关系。例如,人在生气时,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使人感到体温升高,有一股气流从肺部升起。因此,人们认为生气与“气”或“火”有关。例如:
(1)His words made my blood boil.
(2)He made fiery speeches against slavery.
(3)他火冒三丈。
(4)他怒气冲天。
2.1.2生活经验
尽管人的肤色、语言、文化和种族不同,但都要经历生老病死、受教育和工作等基本相同的生活体验。同样,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以及不断反复出现的类似的动态反映,赋予人类经验的一致性。这些生活体验促使许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隐喻的形成。比如,由于地球的引力,人是垂直行走的,于是人有了上下的空间概念。这一空间概念映射到其他概念,产生了隐喻概念体系,有助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推理。英汉语中由此产生了相似的语言形式:
(1)The number of books printed each year keeps going up.
(2)国民生产总值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
2.1.3思维模式
隐喻性思维就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事物联系起来,产生两个认知领域之间的映射。例如,在对各种“床”直接理解的基础上,人们把这一语言符号用于其它领域,有了“苗床”。这一概念既表示保持一定温度培育蔬菜或花卉等幼苗的苗床,又表示有利于坏人、坏事、坏思想滋生的地方或环境。英语中同样有a bed of nails(极其艰难的境况),a bed of roses(称心如意的境况)。再如,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死亡”的许多委婉语都是借助隐喻构成的,在表达上也有着相似性。汉语说“安睡”、“长眠”、“上天国”;英语也有go to sleep,sleep the long sleep,go to Heaven/Paradise的说法。这些都是人类共同隐喻思维的结果。
2.2差异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使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播。它不仅体现了本民族的自然环境、历史渊源、传统习惯,而且透视着该民族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作为一种普遍语言现象而在语言中所体现的隐喻,折射出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的思维方式及社会文化特征。因此,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里的隐喻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的社会文化特性。
2.2.1文化习俗差异
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对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有着很深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红色历来为各个朝代所崇尚。人们用红色象征幸福、喜庆、吉祥、欢乐、兴旺发达,如“红运”、“满堂红”、“走红”等。red不具有汉语“红”包含的隐喻意义,相反却和战争、流血、犯罪、愤怒等联系在一起,如see red(火冒三丈),get into the red(负债)。又如龙在中国是一个图腾形象,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汉语还有“龙飞凤舞”、“攀龙附凤”、“龙盘虎踞”之类的成语。然而,dragon在英语里却是邪恶的象征。
2.2.2文化心理差异
英、汉隐喻中隐含的文化心理大相径庭,常常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如,“Dog eats dog.”与“狗咬狗”,两者貌合而神离,感彩相去甚远。中国人看到“狗咬狗”必定幸灾乐祸或拍手称快,因为中国人视“狗”为“敌”,常用以喻指坏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勾心斗角;而西方人见了“Dog eats dog.”则会设法劝解,因为西方人视“狗”为友,所以也说“Dog does not eat dog.”(狗不要咬狗),即“不要伤害同类”(One does not harm or destroy one’s own kind.)。实际上,“Dog eats dog.”并不含贬义,指的是一种“无情的竞争”,也常常用来比喻企业竞争或体育竞赛。这种差异完全是由英、汉民族对“狗”所怀有的截然相反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所造成的。
2.2.3视点差异
面对同一种感情事态,各民族观察、捕捉感情线索的视点不完全相同[4]。如,汉语的“捧腹大笑”和英语的“He laughed himself into convulsions.”表达同样的意思,但前者着眼于腹部,后者着眼于全身。汉语中可用肝、鼻来表哀、怒,如“肝胆俱裂”、“撕肝裂胆”、“大动肝火”、“鼻子发起酸来”、“气得鼻子孔里喷着热气”;英语却借助于耳和脸颊,如:Smoke was pouring out of his ears.(他爆发出愤怒);sour one’s cheeks(显出生气的样子)。
2.2.4联想差异
隐喻意义的产生于喻体的一部分特征而向本体的转移。由于喻体多为说话者或听话者更为熟悉,因此在听话者大脑中常常形成一种鲜明的意象。意象以及意象引起的联想是隐喻理解的基本组成部分。联想有民族性,不同的联想直接形成取向的差异。例如,汉语说“鸡皮疙瘩”,英语却说goose skin/flesh(鹅皮疙瘩)。美国人把女性愤怒联想成刚生育的母猫、母牛,如:She was having a kittens.(她狂怒了);My mother will have a cow when I tell her.(妈妈听说后一定会发怒的)。
2.2.5自然环境差异
隐喻的构成不仅受制于社会文化,而且往往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5]。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国,隐喻中多用陆地上的人和事物作喻体。相反,英国是一个岛国,渔业、造船业、海运业是其主要的经济命脉,语言表达上联想的主要是与海上有关的事物。例如,比喻在严峻考验下才能显示出谁是最坚强者时,汉语说“疾风知劲草”,英语则说“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water fair.”(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水手)。比喻熟悉事物,汉语有“了如指掌”,英语则用know the ropes(熟悉绳子)。
2.3隐喻空缺
英汉语中有许多隐喻性表达蕴含了本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地域气候特性、典故、传说、历史事件等,从而在另一种文化认知中形成隐喻空缺,无法联想或体现喻体的种种文化伴随意义。如:Every weekend my husband goes off golfing;I’m tired of being a grass widow.(我丈夫每个周末都要出去打高尔夫球,丈夫不在家的这种日子我已厌倦了。)
“grass widow”是英美民族所特有的隐喻,意指“丈夫常外出而独自在家的女子”,在汉文化中很难找到相应的形象表达方式,对其理解翻译应采用阐述的方式。再如“说曹操,曹操到”是汉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有产物,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为:“Talk of the devil,and he’s sure to appear.”或“Speak of angels,and you will hear their wings.”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由于隐喻在两种文化中形成空缺,当在目的语中找不到表达同一概念的隐喻结构时,我们应发掘源语的隐喻意义,必要时须进行解释。
3.结语
隐喻不单是修辞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和形象思维手段。隐喻行为始终受文化意识的制约,英汉隐喻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及思维模式差异,更好地做好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同时,认识英汉两种语言隐喻的文化异同,有助于加强英语学习者对异族语言、异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因误解而造成的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马清华.隐喻意义的取向与文化认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6)01-0195-04
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国际商务往来经常使用的书面沟通方式,是开展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写作尤其是商务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英语写作知识与技能,又涉及一定的商务知识与技能,还与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沟通、国际商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无疑,商务英语写作这种跨学科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必然加大该门课程的教学难度。目前我国商务英语写作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评价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从事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共同努力,探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社会文化理论从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和人际交流互动等视角,对语言学习尤其是二语/外语的学习提出全新的诠释。同样,该理论也为创新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改革带来了全新的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基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观、学习观和评估观,对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实施及评估作了全面系统的探究。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也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或文化———历史心理学,在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常被称为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因强调个体心智发展的社会来源和文化中介而得名。社会文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学、经济学,但主要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社会文化理论包含了维果茨基本人的思想及其同事在他去世后对其理论的发展,以及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西方后所形成的体系。社会文化理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含维果茨基文化心理学、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批判话语和社会关联理论等。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主要是指维果茨基的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中介(mediation)、控制(regul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支架(scaffo1ding)、私语(privatespeech)/内语(innerspeech)、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ge-neticmethod)等核心概念和思想。其中,与语言学习(含二语/外语学习)密切相关的概念有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支架、活动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认为语言的学习是由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决定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互动的重要性。这为语言习得(含二语/外语学习)及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非同寻常的理论视角。
二、社会文化理论语言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信息,语言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互为一体,无法分离。每个国家、民族、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都与其对应的语言息息相关。另外,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存在于社会交际活动中,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是他们和自身所处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文化历史环境通过中介持续不断互动的结果。因此,中介在人类语言的认知与学习以及社会环境交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介一般通过调节工具如文化制品、概念和活动等发挥作用,文化制品含物质工具如笔、电脑和心理工具/符号如语言等,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物质工具和符号工具如语言的使用本身就是“活动”。据此,他们提出了“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活动理论强调社会活动是人的认知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中介和活动理论告诉我们,语言的认知与学习的本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学习者(二语/外语学习者)借助中介工具展开的认识外部物质世界和调节内部心理世界的一系列活动及过程。中介和活动理论在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学习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联系。传统的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通常为:培养商务背景下学生五项语言技能中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写作字词句段篇以及商务文体的写作规范,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显然,该目标背后的理据是传统的结构主义学派的语言观。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语言结构单位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认为各语言结构单位互为基础,呈层级关系,是抽象的,静止不变的。结构主义学派把语言当作一套由不同层级结构组成的符号系统有其合理之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但是,随着人类对语言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语言并不完全是由一套脱离社会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的抽象的符号系统组成,语言是活生生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存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之中,语言是具体的,会不断发生变化。由此,根据社会文化理论,按下述来确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似乎更为科学合理:商务英语写作是以商务书面英语为中介,以国际商务活动为载体,主要培养学生撰写语词准确、格式规范、结构清晰的商务英语文书的能力,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运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过程中关注写作对象的商业心理和心理接受程度的思想意识。
三、社会文化理论学习观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内化的过程,Lantolf(2006)将学习定义为:“社区成员通过交际活动获得交际需要的符号工具,继而转化为心理活动工具,作为心理活动中介的过程”。Lantolf指出内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际交流(Inter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与社会各成员的互动习得社会文化符号工具———主要是语言;第二阶段为人内交流(Intra-psychological),即学习者通过自身探索学习,将社会文化符号工具如语言转换为个人内部心理交流的工具。Swain(2006)认为语言产出是人内交流活动与人际交流活动的接口,是促进语言学习者思维发展,帮助他们理解复杂概念的重要媒介。也就是说,语言产出使得语言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心理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相联系,这一联系主要通过中介和活动(包括个人内部心理活动和与外部社会文化互动的活动)进行。由此可见,语言产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中,写作属于语言产出技能,是一项能够反映出语言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输出技能。写作是一项高级思维活动,是写作者内部心理和外部社会文化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写作,语言学习者把内部活动与人际交流联系起来,并达到向他人传达自己意图的目的。商务英语写作主要是在跨文化商务环境中,结合相关商务知识和商务礼仪,在掌握和了解对方商业心理情况下开展的一项书面沟通方式。纵观目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于注重单项写作技能如词句选择、句子仿写、段落重构等写作基础知识讲解与训练,写作任务设置脱离真实社会文化语境,写作课堂成了教师一言堂,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很少甚至近乎没有。鉴于此,有必要以社会文化理论为依据,改革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理念,创新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基于任务驱动开展教学从社会文化理论可知,商务英语写作既是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而任务型教学法倡导通过用语言做事,在完成相关任务过程中掌握习得语言技巧,即“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因此,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虚拟真实商务环境,布置相关英语写作任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在与他人讨论协商过程中、在与他人不断互动过程中,学会商务英语写作技能。2.基于案例分析开展教学商务英语写作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书面英语在涉外商务环境下与国外客商进行有效的商务沟通,处理国际商务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把跨国公司或涉外企业真实的写作案例,作为写作教学素材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案例内容,撰写出相关商务英语写作作品。案例分析过程本质就是个人与外部社会环境、个人与自身内部心理进行交流和互动的过程,这一点与社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语言学习观不谋而合。3.基于网络平台创设学习情境如前所述,商务英语写作既涉及语言又涉及商务,还与跨文化交际、商务沟通与务礼仪等有一定联系。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各种商务环境下熟练使用英语成功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商务英语写作跨学科性、实践性和情景性的特点需要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情景和国际商务工作环境。基于网络平台的数字化资源如网络课程、微课视频等可为教师模拟或创设真实商务文化背景和国际商务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商务工作场景,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
四、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与商务英语写作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学者指出,影响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是社会文化环境和人际间的动态互动;认为人的语言认知与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他们与社会互动的动态历程,学习障碍学习者是社会互动环境不佳所致,经由教学介入与引导,可予以克服。由此,社会文化理论倡导者对语言学习效果评价提出动态评估观。动态评估观核心思想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论和“支架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经验的成年人指引下或与能力高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潜在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体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在父母、老师或有经验的同伴引导下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随着自身经验的逐步积累,他人给予的协助便越来越少,直至儿童最终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主要以课堂小测、期中(期末)考试、水平测试(考证)如BEC资格证书等静态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存在着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机械、评价环境脱真、评价主体一元、评价结果不科学等弊端。另外,这种静态性评价因过份强调写作结果、过份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在其群体中所处的水平,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和内部心理方面的变化,一直以来广受诟病。因此,有必要依据社会文化理论动态评估观,改革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依据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目标,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评价内包含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评价。(1)知识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知识如商务词汇、基本句型、段落篇章等掌握情况进行评价。(2)能力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商务英语写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3)素质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态度、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队精神、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评价。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商务英语写作评价主体除写作专任教师外,还必须含有学生本人、教学督导、学生家长、企业人士、第三方专业写作评价机构等。在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服务。第三,寓评于教,评教相融。社会文化理论评估观认为评估与教学是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任务的辩证统一体。换而言之,教学即评估,评估即教学,两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评估,必要时给他们提供帮助。
五、结语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5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所有的音乐文化形态,如乐谱、音乐图书、音乐报刊等传统文图印刷品,亦或是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现代视听音像制品,都要经过音乐编辑这一环节进入社会。音乐编辑分布在不同的部门:报纸杂志编辑部、出版社存在着音乐编辑的身影,电台、电视台、网站也存在着音乐编辑的身影,舞台上的演员扮演着音乐编辑的部分工作职能,导演、音乐总监也扮演着音乐编辑的部分工作职能。但由于各种原因,音乐编辑在社会中的作用仍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甚至鲜为人知。
我国近些年来,在编辑学理论建设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学科体系日益完善,许多专家、学者、编辑家们都对其学科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由于编辑学有着较宽的研究领域,并根据编辑工作情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编辑分支学科,诸如图书编辑学、杂志编辑学、报纸编辑学、广播电视编辑学等。然而,对于音乐编辑学――这门音乐学与编辑学的交叉学科,音乐编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尚未成熟,被关注度小,“音乐编辑无学”,致使很多人谈起“音乐编辑学”这门学科时,都会感到很陌生,更是没有“音乐编辑”这个概念。因此,笔者试图从编辑学、音乐学、传播学三方面对“音乐编辑”的概念作一些肤浅的思考。
由于编辑学研究起步不久,编辑出版界对编辑的概念多有论述,但人们的理解广狭不一,角度不同,迄今尚无公认的解释。
我国“编辑”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李琰传》,而《唐大诏令集•颁行新令制》、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干禄字书序》等资料中亦有“编辑”一词。在这些资料中,“编辑”一词的基本意思《辞海》中所描述的“收集资料,整理成书。”
“编辑”一词的概念是变化发展的,编辑的概念有着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随着编辑工作的分工,编辑内容的扩张和复杂化,古代与现代,其内涵和外延并不全然相同。
对于“编辑”一词的现代意义解释,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吴飞教授在他的《新闻编辑学》一书中的论述:“编辑是在大众传播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独特的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这一观点不仅是对编辑的本质含义作了如是的界定,还解决现实中“编辑”一词的多重词语定义,它可以像套用万能公式一样,解释编辑者、编辑活动、编辑过程、编辑劳动等含义。
笔者认为“音乐编辑”概念也可根据吴飞教授对“编辑”概念一词的解释进行概括,即“音乐编辑是在音乐传播这一社会文化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与音乐相关的文字、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同样地,它也可以像万能公式一样套用到音乐编辑者、音乐编辑活动、音乐编辑过程等含义的解释上。如:音乐编辑者,“是在音乐传播这一社会文化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与音乐相关的文字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的专业从业人员。”再如,音乐编辑活动,“是在音乐传播这一社会文化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要,使用与音乐相关的文字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序的出版物物化形态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依此类推。
这个概念较清楚地解释了“音乐编辑”的概念。可以看出,任何音乐学者的学术研究必须将其成果转化为某种可接受和流通的符号形态体系(音乐书籍或音像制品),才具有社会价值。那么音乐编辑者所从事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学者的精神文化成果,有目的地策划、选择、组织、加工、出版成大众可以接受的出版物物化形态。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出版、传播事业的空前繁荣,一个由乐谱、音乐图书、音乐报刊等传统文图印刷品与磁盘、光盘等现代视听音像制品日益普及,音乐编辑劳动背后蕴涵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音乐编辑”概念的理解,能使得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音乐编辑”这个职业和“音乐编辑学”这门学科。对音乐编辑职业的深入认识和社会呼吁,可以使音乐编辑工作者的劳动及其成果在当代能得到最根本和最公正、科学的定位。
我们研究音乐编辑概念、音乐编辑行为过程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编辑这个工作,并希望通过理论来指导具体的编辑实践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合理地运用音乐编辑理论进行音乐编辑工作,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编辑工作者,是大家共同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光裕.编辑学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王振铎.文化缔结编辑观.王振铎.编辑学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社会文化的概念范文6
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创新管理是发展的必然需求,企业只有坚持新社会背景下的管理办法才能实现整体的升级操作。
【关键词】
社会转型;企业管理;创新模式
0 引言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唯一没有发生改变的就是不断“变化”的过程。现如今,全球经济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的竞争核心就是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实力。社会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就是企业,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正处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促进了我国的企业观不断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1 社会转型大浪潮下企业管理形式创新的基本情况
企业管理的基本形式,创新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需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不断的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在发展当中加入创新式的管理形式;另一个就是要从过去封闭式的发展经济向现如今开放式的发展形式转变。在过去的发展单单是依靠国内经济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这一简单单调的发展形式,这种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了,需要不断的跟世界发展轨迹相结合,根据现如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式以及发展速度,企业需要不断的依据这个发展形式才能够完成企业管理形式的创新性转变。企业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需要将原先的单一的发展经营形式打破,慢慢的向国际发展的形式改变。企业要想从国内发展走向世界发展,自主创新是必行之道,也是唯一一条发展道路,企业发展如果不创新,是没有办法向前进的,企业管理形式不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淘汰[1]。
一个企业发展创新就是源泉,就是生命力。所以,企业如何良好的实现创新是企业管理工作当中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不管何种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有创新的需求,可是真正开始实行创新有非常的不容易,很多的企业在创新的过程当中感觉十分吃力,因此只有对原因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了解到企业如何实现创新才是最重要的。从各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考虑,很多的企业制定的创新项目都没有办法良好的实现,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企业技术操作要求不过关,甚至有些企业的技术还是绝对先进的技术,主要就是企业文化、战略技术、基本制度以及人力管理上的欠缺。大多数的企业在创新时都将重心放在了技术的创新上,而忽视内在管理创新,使得企业的创新要求没有良好的完成。企业最深层次的问题就是需要从本质上操作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的要求,企业当中的中心理念就是企业文化,文化创新才可能带动技术的创新,整个企业的精神状况都是通过企业文化体现的,也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表现,所以文化在企业创新道路上需要先开拓出一条道路。企业的技术升级创新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技术改进离开了战略是无法有实质性的改进的。企业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的各项资源当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企业的创新需要依靠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菜能够完成,在企业的发展当中,最根本的执行力量就是人力资源,企业创新当中最关键的就是完成人力管理资源的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当中,人力资源的管理创新能够积极的参与进去。企业创新目标的早日实现也是依靠人力资源的加入,其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形式的整体性转变。
2 研究假定
现如今,我国社会转型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朝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先前发展的农业模式正在转变成为工业发展形式。社会不断的开放,要求管理也需要不断的开放,不一样的管理思想和操作理论之间的交流融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更加的深入,这样一个关系的出现,也让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与关注。
2.1 基本假定:管理转型同社会转型一同进行
社会转型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社会形态在发生改变,但是管理转型的基本内容则是管理组织、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管理行为与人们对一件事情的态度、思想形式以及一般的价值观念的改变。所以,管理转型的过程当中肯定会牵涉到管理目的、任务、操作形式以使用措施等等各个方面综合性的改变。社会形态的定义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当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合并。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当中,肯定会有一种生产关系是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并且因为这个对社会上的经济基础的样式进行了确定,也将社会当中的上层建筑的基本特点进行了确定。
创新视角是管理转型当中的基本关注点,因此在讨论基本假定的真实性时,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虑必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形式以及组成方式,而从管理角度出发的话当中包含的必然是社会生活以及融合在社会文化当中的管理转型随着社会转型一同发展。管理创新当中需要包含基本的创新知识资源,但是因为这么多年以来,管理理论的研究工作都不积极,至今为止,我国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成熟先进的管理生产团队,因此,不管是介绍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还是深入研究我国本身的管理理念,或者是对现代我国的管理观念的认知,因为没有方法论的支撑,致使在这方面的操作工作并不深入,甚至出现大量的问题。除此之外,管理创新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创新办法[2]。在上个世纪,美国出现了各种不一的管理理论同时存在的局面,并且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管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于是我们能够认为,我国的管理创新当中需要融合各种管理创新的观点,而不是单一的从一个方面入手考虑,百花齐放的局面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花独开的局面已经无法和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了。所以,管理创新必须不断的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2.2 基本假定:社会文化当中融入管理
社会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管理,社会文化当中融入管理也就是说管理受到社会文化的限制,但是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当中,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注研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上个世纪初,有一种新的观点的提出,就是,上文当中描述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当中有最合适的表达方式,但是另外企业也能够从资本主义精神当中获得最佳的发展要素。
对于这样的一个概念,能够将其理解成文化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理论当中深刻表达了一个基本操作概念,就是达成目的必须使用相应的操作手段这个操作体系和企业的发展精神是同样的,是企业要想高效的完成操作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只需要利用合理有效的组成形式,将劳动和生产、借换和寻找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管理工作当中的核心要素,并且认定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当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资本主义精神,那么管理和文化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发展的关系就很明显了。
在现代的学科当中,有一项最基本的思路就是认为管理不单单只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文化。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管理必须以文化为发展基础,必须建立在科学的价值观、政府管理制度以及政治管理制度当中。在这门观点当中人为,管理越是能够在一个社会传统的价值观以及管理理念当中使用,那么其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3]。并且,因为管理当中最能够体现的就是西方盛行的价值观,所以负责任的管理形式是唯一一个能够替代专项管理的形式和操作路径。
3 概念模型
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形式是一项科学合理的管理研究形式,选择建立一个管理创新形式是概念模型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正在发展的企业管理形式而言,创新研究工作主要有两种,即提出概念模型以及发掘管理形式。概念模型是和国际发展当中与要求所相适应的情况决定的。一个能够被选择的概念模型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四个方面,分别是管理创新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以及管目的创新。
在概念模型当中,其遵循的是传统的理智性的方式,并且使用经验操作办法从而活动获得的一种概念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所谓的理智就是人们的操作成为了当中可能包含的基本操作能力或者操作办法。但是概念模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当中,不管是一般性的管理需求还是普遍性的管理需求,都是在现在社会背景大浪潮下所获得的,由上文当中提到的四个组成部分,在概念模型当中,是有非常强烈的经验主义倾向性的。
4 结语
企业管理创新需要完成几个本质性的转变操作,第一个就是从人本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改变,爱过去的发展当中,不管是制度办法、组成形式还是操作过程,都是将物质放在只要的工作中心,但是现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必须将人才的发扬作用发挥出来,在管理创新当中,人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将人的主动性发挥出来,企业的各项创新工作才能够顺利有效的完成。企业要实现创新管理,不管是知识还是信息,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一成不变已经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式,企业不能够良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注定要被淘汰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