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语言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语语言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语语言特征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1

【关键词】日本漫画 语言特征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57-02

漫画中的语言和正统的日语是有所区别的。在漫画创作过程中,由于漫画表现丰满和生动性的需要,漫画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的漫画语言,有缩略语、合成语等。但在个人的漫画翻译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日译中的难点之一,就是拟声词和拟态词的翻译,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是日漫的一个特点。中文的拟声词也十分丰富,但是较日语量还是要少一些,有许多的日语拟声词和拟态词无法找到完全吻合的中文词来对应。本文将结合个人阅读和翻译经验,对日本漫画中的日语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

一 词汇:大量特殊词汇诞生

在日本漫画在成长过程中,酝酿出了丰富的特殊词汇,这些词汇成为年轻人的喜爱用语,并通过网络等方式不断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便是大量接受这些词汇的国家之一。这些特殊词汇主要以合成、缩略、意义延伸、意义特殊化等方式出现。

2010年4月有一部开播的动画标题为「ぼく、オタリーマン。「ぼく、オタリーマン中的「オタリーマン便是一个合成词,即由「お宅和「サラリーマン这两词构成。主人公是一个上班族,下班之后大部分时间喜欢待在家里,这是主人公最大的两个特征。在「花丸幼稚園中,小土老师也是这样的一个角色。这个词汇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社会的某些特征。当然,构成这个词汇当中的「お宅原本也是因漫画而来的。

漫画中,特别是少女漫画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是「萌える,经常以「萌え萌え等方式出现。「萌える的本意是发芽萌芽,但是在漫画中,「萌える形容的一般是人,而非植物等,能够「萌える的要素很多,可以形容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者事物的极端喜爱热爱之情,也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可爱等。至于它的来源,一般认为,这里的「萌える的原词即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和其同音的「燃える,但由于在日语输入法中,「萌える排在前面,所以在惯性中「萌える将「燃える给代替了。

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汉字「腐,它的基本意义为“腐烂、变质”,但这里的「腐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即喜欢耽美或BL的女性。耽美文化起源于日本,即在男男无生殖的单纯恋爱中寻求美的文化,而沉迷于这种文化的女性便称为「腐女子。正因为「腐女子的存在,现在日本的耽美漫画、小说及广播剧的产量源源不断,并且已经定型,这里的

“耽美”也是来自日语的「耽美。在耽美文化中,还包含许多本来意思出入较大或者重组的词汇。例如「ドS(超级S或性格比较强势的人)、「受ける(耽美中处于女性位置的男性)、「攻める(处于男性位置的男性)等。

在漫画领域中有许多缩略语,虽然很多时候它们并非以日语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式出现,但是属于漫画日语的范畴。比如「BL,是指Boys’ love,同耽美意思相近。「GL即Girls’ love,同「BL相反。「ACG则是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对于动漫爱好者来说,这三者是一体的。

二 语言表达:语言特别、夸张,感彩鲜明

漫画作为一种区别一般生活的表现方式,为了更好地凸显人物个性,使情节更加引人注目,使用的语言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总的来说,比较夸张,比较具有凝聚力,但遵循了日语的大致特征,如上下关系中用到的敬语自谦语、男女用语差别等,但与平常生活中说的日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传统日语中是不存在感叹号的,但是漫画中为了丰富气氛和人物性格,经常会使用感叹号,而且有时会不理会语法规则来完善人物性格。例如在「るろうに剣心中,主人公剑心每说一句话后面都会跟一个「ござる。如:「はいでござる、「大丈夫でござったか、「家の仕事は拙者の役目でござるからな、「開けてよいでござるか……普通人不会采取这种说话方式,但是剑心是明治时代一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剑术高强且带有贵族气质的没落武士,这种说话方式,丰富了人物形象,也让读者对主人公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此漫画中,后来有人企图冒充剑心,便学他说话语句后必带「ござる,说明这种说话方式已经成为了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与此相似的还有一种喜欢在句末加上「です和「ございます的说话方式,这些说法就出现得要稍微多一些,而且多是比较可爱而有礼貌的女性在使用。比较典型是「ひぐらしのなく顷に中的古手梨花和龙宫礼奈,「面白いと思いますですよ、「許すのです、「今日は絶好調でございますわね、「おほほほ、実は鷹野さんに耳よりな情報がございますよ,这些语句有些从语法角度来说都是不规范的,日常交流中并不会出现此种表达方式,但是,在这里却显出了角色的可爱和特别。

三 语言构成

从表面和整体来看,漫画用语当中的汉字明显地比较少,而且片假名相对较多。一般来说,漫画是用来娱乐和消遣的,汉字较少片假名较多比较方便日本人阅读。由于漫画用语很口语化,而且需要强调的地方也比较多,片假名的运用自然也就增多了。漫画用语中使用片假名的除了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之外,还有一些经常使用、表示转折、强调等的词语。如「ケド、「カワイイ、「バカ、「ホント、「ソレ、「アレ、「コレ等,使用片假名,即表示了强调,也容易让读者想象人物抑扬顿挫的说话语调。

在具体的语言构成上,经常会出现约音、促音以及变音「ら抜き等现象。如:「それは、「これは、「あれは经常会表现为「そりゃ、「こりゃ、「ありゃ,「うるさい则为「うるせえ,「している为「してん,「食べられる为「食べれる,「です为「でーす等等。这些现象自然和漫画的口语化分不开,也更容易将说话者的语气和情绪用文字表现出来。「ほんっと何様ってカンジだよねーー中的促音和后面的长音都传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馬鹿!いい…一人で…っ,这里的促音表示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对方抢先一步的情形,如果没有后面的促音,想必表示当时那个慌张状况的效果会差一些。

四 拟声词和拟态词

虽然觉得拟声词和拟态词也属于语言构成的一部分,但是在漫画当中拟声词和拟态词占了比较重要且特殊的地位,就单独列了出来。

在日本漫画翻译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拟声词和拟态词的日中翻译,因为许多日语当中的拟声词和拟态词没有办法找到完全相对应的中文象声词和拟态词。而且国漫和日漫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国漫中使用的拟声词和拟态词较少,而日漫中则是非常多。当然,含有大量的拟声词和拟态词也是日漫的特征之一。

拟声词和拟态词本来就比较主观,在使用时比较自由,在漫画中这种特性就更加明显了。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词「音喩(为夏目房之介所造),音喻在漫画领域专指漫画中用文字表现出来的拟声词和拟态词。在音喻中,很多词很难比较形象地转换为其他语言。比如「どよんど表示阴郁的心情,「ドッギャーン是人物登场时的样子,「むずんぱ表示抓住他人手腕时的情态,「くわんま゛っ则表示受有压迫力的样子,这些词在中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象声词。再如,「カっ表示脸一下子红了的样子,在中文中要翻译就只能将其转换为“脸红了”这样描述;「ポイ则是把物体轻轻扔掉的样子,也难以找到形象的说法。

当然,由于日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是表音文字,出现丰富的拟声词和拟态词也似乎是理所当然,只是在语言转换时会出现困难,所以也出现“对日本外的漫迷来说,拟声词和拟态词究竟要不要翻译”的问题。

日本动漫对中国青少年可以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人们视野宽阔,接受能力强,信息传递迅速,语言文化之间的渗透来得非常之快。

日本漫画界的流行词一般都会直接或者经过一定的变化后在中国得到使用。直接使用的比如“宅”、“御姐”、“腹黑”、“鬼畜”、“攻”、“受”、“年下攻”、“黑化”、“怨念”、“残念”、“大人买”等,音译过来的有“正太”、“萝莉”、“捏他”、“KUSO”、“控”,还有围绕着日漫自造的词语,如“三无”、“面瘫”、“小白”、“败家”、“吐槽”等等之类的非常之多。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2

以女性形象为题材的绘画在中国画中被称为“仕女画”,在日本绘画中被称作“美人画”。日本艺术和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有着千丝万缕和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日本美人画胎息于中国传统仕女画,不同的民族审美和文化视角最终导致日本美人画摆脱了中国传统仕女画的发展模式,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艺术样式。

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与中国传统仕女画的题材比较(享乐与现实)

浮世绘美人画,意指日本江户时代描绘女性形象的风俗画。江户市民的“浮世”意识,反应了他们感叹人生短促、世事无定、需及时行乐的世界观。美人画就是在这种思想下成长的市民绘画。纵观日本浮世绘两百多年的历史,题材以娱乐圈为主,多描绘美人、歌舞伎、当红演员等。可以说浮世绘美人画是一种带有享乐色彩的绘画。然而生活的世俗化和性的放纵与江户时代严苛的封建制度格格不入,也与儒学的禁欲主义存在着较大的隔阂,浮世绘画师们就把这种儒家的现世精神转化为独特的享乐主义,描绘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这使美人画摆脱了严格的社会思想的束缚,以一种更加富于创造和开放的姿态来进行创作,拥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喜多川歌磨的《妇人相学十体》、铃木春信的《艺伎演出 八景》等都是描绘歌舞伎表演的充满享乐之风的作品。鸟居派代表画家鸟居清长,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有意识地拉长女性躯体比例,使女性拥有更为纤长秀丽的体态,并借助她们文雅的举止使浮世绘美人画中的风尘女子也有了淡雅的书卷气。他的作品《美南见使二候 七月 夜送》就表现了江户吉原娱乐区中夜店歌女们送客的情景。在象征黑夜的墨底上,浅色调的女性形象异常醒目,虽然人物的丰富表情与频频回首的姿态暗示了刚刚结束的晚宴,但却没有卖弄的脂粉气。这些绘画作品中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艺术充满享乐主义的审美情趣。

中国仕女画与日本美人画在选择题材上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仕女画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女性美的描绘总是以现实社会的世俗化审美要求为转移,人们常常借助社会的力量为仕女画形象戴上社会伦理经义的桂冠。魏晋时期的仕女画主要描绘的是文学作品中贤德的女子和神话传说中的仙女等。唐代画家热衷描绘现实中的贵族妇女,反映封建社会繁荣时期文化艺术蓬勃向上的一种精神面貌。我们可以从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中领略到世俗文化的丰硕之美。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社会生活建立起更为广泛的联系,描绘世俗女子的题材范围也日益扩大,画家们热衷于在艺术创作中描绘贴近生活的场景,如织布、摘花、骑马等社会中下层女性朴实的生活劳作。进入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萌芽,宽松的创作环境使仕女画的绘画题材范围更为广泛,不仅小家碧玉被竞相传写,一些市井劳作妇女、女伶、姬妾甚至民间喜闻乐见的小说戏曲中的美女、佳人传奇也十分流行。如《西厢记》、《红楼梦》等极大的丰富了女性绘画中的文化内涵,更加贴近生活,形成雅俗共赏的新格局。

总之浮世绘美人画的享乐趣味与中国仕女画题材的现实趣味有着明显不同的审美特征。

日本浮世绘美人画与中国传统仕女画的人物形象(悲艳之美与秀隽婉丽)

俗话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艺术”。中国的艺术长河孕育了仕女画追求质朴、柔静、内敛的特征,而日本美人画则追求华丽、浮艳。中日两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两者在艺术风格上的显著差异。

日本美术的审美情趣包括――幽(深奥)、玄(神秘)、佗(清淡)、寂(静谧)。使人在凝神静察中品味最深层次的美感――物哀,也就是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忧愁和淡淡伤感。浮世绘画家正是在这种美学基础上,将自己的同情、哀怜融化在描绘对象伤感的朦胧意识中,以浮艳的色彩掩饰宿命之悲,美人画所表现的正是悲与艳的结合。女性形象都是粗眉细眼,身材高挑,极具变形美意味,夸张的肢体语言也富有戏剧性的张力美。美人艺妓虽看起来幽玄妖艳风情万种,为了生计或虚荣不得不浓妆艳抹,强作轻浮,但内心却孤寂凄苦,忧伤悲凉。人物内外的精神分裂和冲突正是美人画中悲艳艺术发生的渊源。喜多川歌磨所绘的《北国艺妓》,描绘的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标准美人。她双鬓横梳,头饰精美,华丽绚烂的和服罩不住她风情的肌肤。从她那人偶般的造型,精心的装束及弥漫于画面的浮华艳丽之美,或许很难想象她内心深处的悲哀,但她专注的神情和念念有词的双唇似乎在诉说对命运的难以把握。在他的画中,朝迎夕送的妓游女融合在雅致的氛围中演绎得如同女神一般高贵纯情。纵观浮世绘大师们的作品,可援引“浮世多梦人若狂”来统之。现实中得不到的,在虚幻中兑现,在花街柳巷中寻求慰藉,以忘却痛苦的现世生活。悲的极致便是艳,日本文化特有的悲剧精神与艺妓的特殊身份紧密结合,这正是浮世绘人物形象所呈现出悲艳美的源泉和依据。

与日本美人艺伎浮艳之美不同的是,中国仕女画的人物形象则表现的多为秀隽婉丽之美。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论及美的内涵时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带有封建伦理道德的审美标准和优劣定义着中国仕女画中的人物形象。这些女性大多高贵典雅、端庄娟秀与浮世绘画师们热衷表现的放荡不羁的歌舞伎截然不同。仕女画中的女性总体上给人一种“柔静,平和”之感,力图表现出某种品质和形象美的和谐。在仕女画发展的初期主要表现那些贤良淑德有仁义品质的女性。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烈女图》中所表现的内容就清晰地渗透着封建伦理道德精神。在中国仕女画发展的高峰期唐代,以表现贵族妇女生活而著称的张萱、周为代表。张萱的的《捣炼图》中仕女们神态心平气和,安详柔静,气质雍容华贵。这种神态和体态的表现同中国古代封建礼教对妇女长期束缚有极大的关系。而周对贵族妇女精神上的苦闷抑郁和空虚进行深入挖掘,他的画深刻地揭示出唐代后期审美意趣由宏丽转向婉约的变化现实,反映所处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理性思考。《簪花仕女图》中强调女性优雅的举止和秀丽典雅的身姿,画中女性丰腮、樱桃小口、柳眉凤眼、步伐优雅,典型的东方女性美洋溢在画面中。宋代的仕女画迎合了普通百姓对女性审美的品味和需求。仕女造型已由唐代的丰腴富态变得更为接近生活中的形态,人物形象追求细腻微妙的趣味,如牟益的《捣衣图》等。明代的仕女画造型上大都纤细瘦弱,温文尔雅。代表作有唐寅的《秋风纨扇图》、仇英的《汉宫春晓》等。清代,仕女画的造型更趋于柔弱媛婉,以“弱不禁风”的削肩、柳腰、瓜子脸为时尚,呈现出无病的一种病态美。改琦的《红楼梦仕女》、闵贞的《采桑图》中的人物形象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大众对女性美的审美要求。

总之,中国仕女画的形象多为静态造型,柔静含蓄,不直接表现强烈的动作也不流露大喜大悲的感情。秀隽婉丽,含蓄典雅也成为中国仕女画给世人留下的美好印象。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3

关键词:商务日语;御用特征;概念;研究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03-01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其相应的特殊语言,而每个国家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他们的交流工具,同时这些语言也蕴含了每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因此每个国家的语言特征都有其特色。对于日语而言,也不例外。在商务日语中,很多用字措辞都具有很鲜明的差异和语用特点,研究这些语用特征对了解日本 本土文化特色,加强商务日语的教育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笔者将会在下文中根据商务日语中的用字措辞来展开对商务日语语用特征的讨论和探析。

1.商务日语的概念

所谓的商务日语,目前业内还没有对其内容体系进行明显的界定,也没有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一般来说,按照传统对商务英语的理解来看,那么商务日语也就是贸易日语。现在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脚步在加快,我们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日益真多,在这种的多元化经济活动和经营环境喜爱,商务已经成为所有涉及到经济活动的统称,那么按照商务一词的理解和定义来看,商务日语就可以被看做是只要是在商务场合中所用到的日语。因此,要想全面充分研究商务日语,就可以分别从商务遣词和商务用语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2.商务日语中的商务遣词特点

通过分析我们商务日语中的一些遣词特点,可以看出商务日语用词中包含三个方面的语用特点:

2.1商务日语用词十分专业。在商务场合中,商务日语用词一般而言都是相对经济活动和业务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专业词汇,在很多行业领域都有相关专业名词、专业用词词组等等,因此在商业场合中为了避免出现一些货物名称混淆或者是意义不清的状况,对于各种商务专业用词都会有十分明确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商务日语用词必须具备强烈的专业性。例如,小李:弊社客先に御社制品xxやxxをおめしたく、サンプルを二三お送りいただけないかと存じております。这里面就包含了专业日语词汇。

2.2商务日语用语中外来词汇多,且使用频繁。由于日本是一个受到其他文化影响深刻的国家,从最初的五十音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到后来受到欧洲影响的外来音都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由于现在国家彼此之间的交流频繁,很多新鲜商品都涌入了市场,对于日本而言,这些外来贸易的物品大大丰富了日本商务用语,尤其是日本很多物品都是外来进口,因此不可避免在日常商务活动中会频繁使用这些外来词汇。

2.3最后日语商务用语中也会广泛使用缩略词。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有其相关的缩略词,而在使用缩略词时,也通常会有约定俗成的原则和规律。对于日语中的商务用词而言,也是如此。商务日语主要是为了便于商务经济业务的往来沟通和理解,而妥善使用缩略词能够有效的减少交流时间,同时也通俗易懂,容易让贸易双方都了解对方含义,也不容易造成误会。在商务日语缩略词的使用中,日语也对此有着相关规定和要求,主要都是根据WTO和国际用语惯例来规定的,因此学习商务日语的朋友们就要注意这些语用特征。

3.商务日语中的商务造句特点

在商务日语中,一般商务造句也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3.1商务日语造句一般十分郑重。由于商务场合都是十分注重礼节和礼仪的场合,再加上日本也是一个比较注重辈分礼节的国家,因此在商务日语中就体现出了双重的礼貌性和郑重性,基本表现在商务日语造句中的敬语上和等级层次鲜明上。在日本企业中,对于管理等次纵向划分尤为严格和明显,而且敬语已经成为日本企业市场中的必要用语,并且在日企中大多数都是家族企业,其排外十分明显,这也是造成日语商务敬语的另一个因素。

3.2商务日语造句也很委婉。在商务日语造句中,很多商务语句都体现出了一定的委婉特征,也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然而没有直接说出来的一种隐晦含义。这主要是由于商业外来过程中,很多业务无法当即给出很明确的答应或者拒绝的回答,这时就会用委婉语,主要是为了确保双方之间良好关系的保持和友好气氛,使得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友好进行,这同时也是避免给对方难堪,导致商务关系破裂的关键举措。

3.3商务日语造句具备省略特征。一般来说,在商务日语用语中,通常使用省略词较多,而在造句中,基本上会针对句子的人称主语和谓语中某部分进行省略,这种省略方法一般会使用在请求、辩析自己或者是拒绝别人中使用较为广泛,这也是日本本土公认的的处事道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被称为是一种模糊性的表达,通常能够给人一种委婉、谦虚的感觉,同时也能够更加简化,使得其交流过程更加口语化和普通化、也有利于提高交流效率。

3.4商务日语造句中也会注重礼节性。目前商务日语中不仅包含书面用语交流、日常口语交流,还有非语言性的商务交流,也就是商务用语的礼节特征。众所周知,日语中的各种词汇是比较少的,主要是因为日本人更热爱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沟通,这种方式更直观、间接、明了,比各种书面用语或者话语透露出的信息更为真实。例如,在商务场合中,一般日企基本的见面礼不是拥抱、握手,而是鞠躬,这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点。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对商务日语中的一些遣词造句中的一些语用特点的分析和探究,可以看出商务 日语的语用特征基本表现为这两个方面,而商务用词和商务用语之间虽然具备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很多用词方面是比较专业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差异,商务用词较为普遍化和一般化,而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在学习商务日语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首先就必须要在了解相关日本背景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所学,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商务日语教学效果和水平,这对我国商务日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师生来说也有极大的好处。参考文献:

[1]宋长营.关于《外贸日语函电》教学模式的探讨[J].跨世纪(学术版),2008(4).

[2]周林娟,时江涛.商务日语函电的文体特征[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6).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4

比如,从《地道战》、《地雷战》到各种横店抗日神剧,几十年来日本鬼子在中国银幕上都是这样说话的:“你的,花姑娘的,哪里的有?”多数情况下,汉奸们会无障碍地听懂太君们的意思:“太君,这里的,花姑娘的,大大的有!”

这种影视剧中常见的奇怪汉语并非没有来头,期间,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的交流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一种叫作“协和语”的中介语言。

汉语和日语发音相差较大,互通性极低。自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到1945年结束,其间大量日本人来华,不可避免要和中国人打交道。高级官员有翻译,但普通日本军民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为了与中国人交流,日本人在占领区往往推行所谓的“皇民化教育”,日语教育是重点内容。台湾就在几十年的日语教育后培养了大批会说日语的民众。但日军在中国大陆活动的时间不是很长,且长期处于战争状态,语言教育效果十分有限。

教中国人学日语不好办,让日本人学汉语是否可行呢?NO!当时的侵华日军相当自大,觉得中国文化是劣等的“支那文化”,不值得学习。而且在中国的日本军民绝大多数都是第一代移民,相对集中地居住在军营、开垦团等地,无法有效学习汉语。

在双方都不谙对方语言的情况下,说一种不中不日、又中又日的语言,就成了历史的选择,此即所谓的协和语。

作为一种两类人群临时的交流工具,协和语与一般语言相比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是较低的词汇量。协和语前身是侵华日军所谓的“大兵中国语”,即临时用语,表达上不会追求语言的丰富精确,对方能听懂就行。词汇往往局限于简单交流,句式上也比较固定,方便在不同场合机械套用。

作为汉语和日语混合的产物,协和语也会引入一些通俗易懂的日语词汇。中国人熟知的“哟西”、“咪西”、“哈依”等日语词,很大程度上就是协和语。而诸如用“料理”表示“菜”、“便所”表示“厕所”、“料金”表示“费”、“出荷”表示“交公粮”之类的日语汉字词就更常见了。

此外,协和语受日语影响,出现了谓语后置等一般在汉语中不会出现的语法特征。而由于词汇和表达上的局限性,协和语中语词重复就有了重要的语法功能,如表示强调等等。

以上这些特征导致协和语与正常的汉语、日语差别都很大,如一句简单的“你把这个给我”,协和语的表达则是“你的,这个,我的,进上”。而“我吃饭”则用中国人听来非常奇怪的“我的,咪西咪西,干活计”来表达。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5

关键词:汉语 日语 量词 对比分析

一、前言

量词丰富是汉语和日语共同的一大特征之一。日语里的量词主要也是随中国文字从中国传过去的。但现在很多量词的用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别,而且汉语和日语里各自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量词。尽管日语与汉语中的量词存在着区别,但是日语量词中的很多词汇与汉语相同,所以,这两种语言的量词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本文结合前人对汉日量词的对比研究,运用举例的形式,根据日汉两语量词的语法特征对日、汉语量词的语义和用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汉日两语量词的语法特征

(一) 汉语量词的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中,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计算单位,如“一个人”;动量词表示动作次数和发生的时间总量。如“看三次”。

《现代汉语》中将量词的语法特征概括为: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两者一起组成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2.单音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谓语,不能作补语、宾语;3.量词有时单独作句法成分;4.什么量词能与什么名词组合,在普通话和方言里各有自己的习惯。

(二)日语量词的语法特征

量词,日语里称为“助数词”。大量地使用助数词是日语的一大特征。日语中凡计量必用助数词,如计量细长物体一般用“本、筋、茎、枝”,扁平薄物体一般月“枚、面”,房屋建筑用“棵、轩、户”,船舶用“复、艘”,飞机用“榴、台”等。 日语的助数词丰富而发达,应用方便而富于色彩,不仅能够淮确地表现和区分事物与活动的特征,而且可以抒发感情,增加语言传神入画之功。大量的助数词成为词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这是日语的一个鲜明的特点。

三、日语和汉语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的量词

汉日语中有一部分量词的意义及用法都是相同的,是完全可以通用的。如:计量人数的“人,名”;数桶数的“桶”;数笔画的“画”;年、月、峙、分、秒、册、学期、字、篇、袋、尾、幕、曲、回、束、個、歲、周、発、章、節、艘、級、等、棟、遍、間、名、幅、門、度、户、面、次等。

上述这些量词不仅在意义上相同,在用法上也是相同的,例如:汉语里的“两张弓”,日语里说“弓二張”;汉语里的“第二栋”,日语里说“第二棟”;汉语里的“一面镜子”,日语里说“鏡一面”;汉语里“两篇文章”,日语里说“二篇の文章”;汉语里的“一种商品”,日语里说“一種の商品”。

这些量词应该是原封不动地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之后,在日语和汉语中都没有改变其基本意义。这对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当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这类量词不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太大困难。

四、日语和汉语意义和用法部分相同的量词

还有一些日语量词与汉语量词的意义及用法既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如:

“頭”在日语里即可用来数体积较大的动物,也可数小型动物。如:駱駝三頭,虎一頭。在汉语中,“头”可用于“牛、羊、驴”一类的家畜,还可用于“蒜”,如“一头蒜”。但是,在日语里蒜的计数单位并不是“頭”。而量词“匹”在汉日语里都可以用于数动物,但用法却有差异。日语里用“匹”来数比较小的动物,如“犬一匹、魚一匹”。但汉语里一般只用于数“马”如“一匹马”。

“株”在日语里即可用来数树木,也可用来数蔬菜,如:一株の白菜、桜二株を植えゐ(栽了两棵樱树)。但是在汉语里“株”只能用于表示树木、草等。

“户”在汉日语里都可以用来数房屋,如汉语里“两户人家”,日语里说“二户の家”。但各自都还有别的说法,日语里还可以用“軒”来数房屋,如“二軒の住宅”;而汉语里还可以用“家”来数房屋商店等,如“两家人家”“两家饭馆”。

“号”在汉日语里都可以用来表示顺序,如“三号车”“第三号の車”。但“号”在汉语里还可以用于数人,日语里则没有这种用法,如“三百多号人”。

“件”在汉日语里都可以用来数事件,如汉语里“三件事”在日语里是“事件三件”。“件”在汉语里还可用来数衣服,如“一件衣服”。但是在日语里用于数衣服的量词是“枚”,如“服一枚”。

“个(個)”在汉日语里都可以用于数水果、包裹等成块的东西,如“一个苹果”“一个包裹”“リンゴ一個”“小包み一個”。但在日语里数水果等成块的东西还可以用表示个数的数词“一つ二つ三つ……”来数,极个别小的东西也可以用“粒”来数,如"一つのリンゴ”一粒の飴。而汉语里除用“个”外,一些小的东西还可以用“枚”“粒”“颗”等来数,如"一枚话梅、一粒玉米、一颗糖等等。

汉日语里数船只都可以用量词“只(隻)、艘”。但用法却刚好相反,汉语里数小船一般用“只(隻)”,如“一只小船”;数大船一般用“艘”如“一艘货轮”。但是在日语里正好相反“只(隻)”一般用于数大型船只、军舰等,而“艘”一般用于数小船、艇等,如“一艘のボ—ト”“一隻の船”。

“把(束)”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可以用来数成捆、成把的东西,如汉语里“三把青菜”“一束花”,在日语里是“青菜三把”“花一束“。但“把”在汉语里还有很多日语里没有的用法,比如用于数有把手的器具,一把刀、一把扇子、一把椅子;用于数能一把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花生;还可以用作动量词,表示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他一把”等等。

这些与日语量词部分相同的汉语量词,比较容易使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产生混淆,易发生偏误,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日语语言特征范文6

关键词:文化;敬语;可译性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定义文化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社会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语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语的敬语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日两国共处亚洲,自古文化历史交流悠久,在语言上必有相同之处。本文拟以日语敬语作为考察对象,从文化视角针对日语敬语的可译表现规律、特征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

日本近代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是完美地表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细雪》出场人物身份各异,地位相差悬殊,会话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日语敬语的特征。日语敬语包括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美化语。郑重语和美化语在此不作论述。本论文主要研究日语敬语的称谓,尊敬语和自谦语。

1.敬语称呼

《细雪》中出现的敬语称谓以及汉译本中对应的译法见表1:

称谓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分、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能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不仅反映自身的教养,也体现对对方尊敬的程度及社会地位。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亲疏、上下关系会选用不同的称谓。从上表可以看出日语中的敬语称谓均译成对应的汉语敬语称谓。在汉语敬语中占有重要位置的称谓是很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称呼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从称呼的可译性来看,两国文化有着共通性。

2.敬语动词

《细雪》中敬语动词、句型及汉译本中对应的译法见表2:

例1岡本のお宅の方へお伺いしたいと思いますと……。(上卷·十五)

储译:先打电话给井谷说想去她家拜访……。

周译:宁愿上冈本她的住宅登门拜访……。

分析:例1是有关雪子相亲一事,雪子的姐夫贞之助和介绍人井谷的一段对话。对于莳冈家来说,井谷是“外”人,所以使用敬语来表示尊敬。「伺う是谦语,并套用句型「お(ご)~する表示尊敬。现代汉语中保留有对应的敬语表达,译为敬语“拜访”。

日本等级、秩序鲜明,上下、内外关系森严,独特的民族意识,敬语已经成为日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等级制度森严。特别是在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中强调“礼”,由此成为汉语敬语的原动力。现代的“礼”也与古代的“礼”密切相关,成为社会道德礼仪标准,沿用至今。

例1「そりやもうさういうわけではございましたら、おっしゃるのが御尤もでございます。(上卷·十五)

储译:“既然是这样一个缘由,您的意见就十分有理。”

周译:“既然原因在此,您说得对。”

分析:例1是介绍人井谷和贞之助雪子相亲一事的对话。此处,日语使用“说”的敬语「おっしゃる。而在翻译成汉语时并未译为“说”的对应敬语,而是加上表示尊敬的“您”。

例3「でもちょっとぐらい地味にお作りになったんではいけませんよ。(上卷·九)

储译:“就是明天无论如何请您尽量打扮得素净些。”

周译:“您当然也知道,就是请太太尽量穿得素净一些。”

分析:例2是介绍人井谷对参加雪子相亲的姐姐幸子提的建议。此处日语敬语句型翻译成汉语时加入“请您”表示尊敬。

以上例1、2中的日语敬语并未翻译成对应的汉语言敬语动词,而是加入“您,请”。现代汉语敬语总共分为三类,分别为敬辞、谦辞、礼貌用语。翻译中加入的“您,请”为汉语的礼貌用语。汉语礼貌用语范围很广,比如说在汉语中,“您”是常见的礼貌用语,对长辈、老师等表示尊敬称“您”。对来客,要说“请进”、“请坐”。请对方等候,要说“请稍等”。问对方什么事情,要说“请问……”等等。使用礼貌用语不仅让交流通畅,同时也表达了尊敬之意。社会不断变化,语言也在不断更新。语言作为交流的手段不但有稳定性,还有变异性。汉语敬语不断适应社会,进行自我调节。新的表达方式为汉语敬语注入新的元素和新的动力,也是保持汉语经久不衰的原动力。由此可见,汉语敬语有“非固定性”、“灵活性”的特点。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的可能性建立在文化的共性上。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共处亚洲,尽管语言属于不同语系,但自古文化的交流频繁,在语言表达上有共通之处。日语敬语称谓和部分敬语动词翻译为汉语中对应敬语称谓和敬语动词。还有部分日语敬语动词或句型翻译时加入“请”、“您”等,译为汉语礼貌用语。汉语礼貌用语也是汉语敬语一种,是汉语适应现展的新生产物。也就是说,在“可译”的情形中,相对于日语原文的“公式化”、“固定化”的特点,译成汉语时则表现为“非固定性”、“灵活性强”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刘宏丽.现代汉语敬谦辞[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2004

[3]鈴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M]岩波新书,1999

[4]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5]谷崎润一郎.细雪[M].筑摩书房,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