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教育 重要性

近些年,现实生活中一系列道德沦丧的事件使人感悟到现在社会人情的冷漠,道德的缺失已逐渐渗透到成年人的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当中,青少年做为社会未来的思想主导者,要从小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育,因此小学阶段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德育是中华民族灵魂,是引导学生健康心理的引路明灯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年多年历史文明古国,集聚传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向善、崇德的良好品质,是我国在小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容教师和家长忽视。学生心灵是纯洁无瑕的,小学阶段是起步阶段,所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就是重中之重。三字经中第一句话就指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在最初的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少年儿童的思想不是天赋的,而是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的。这一阶段他们容易受到正确的引导,同时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要使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德育教育成为人生初级阶段的指路明灯。

二、德育教育是其它教育教学事半功倍的催化剂

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对其它各学科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德育教育引导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使学生自己能够辨别真、善、美、丑,能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对自己的行为有掌控能力。表现在其它社会活动方面,就会习惯性的朝着好的方向、正确的道路延伸下去。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我国古代就有“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也就是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三、抓好德育教育就是抓实未来的希望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小学生作为一支传承中华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生力军。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教育与世界接轨,让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融合,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让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有更高的提升空间。

四、正确的道德观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技工学校 德育 现状分析 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技术工人成为技工学校的当务之急。但是技工学校录取的学生当中,大多是中考分数偏低的学生,为了多招生,只要有人报名,就被录取入校,学生整体素质偏低,上课不听讲、逃课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高技工教育质量,培养出符合时展要求的新一代技术工人,必须把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与技能训练和专业理论基础的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一、对技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技工学校学生的现状

技工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特性,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服从意识明显下降,对公共财物不爱护,逃学、上课顶撞老师、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发生违法乱纪现象,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缺乏上进心。

(1)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

(2)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或养成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进入技工学校后,文化基础课,如数学、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3)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受“普高热”的影响,许多技校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高,才是优秀生,进入技校,就是“末等公民”,因此,总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情感冷淡,遇到挫折就更难承受了。

(4)意志力差。现在许多技校生由于家长的娇生惯养,无原则的溺受、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有的技校生就业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各不相同的,但有社会的错误导向是共同的。成绩好的学生是宠儿、是宝贝,成绩差的学生是垃圾、是废物。使得许多学习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受人冷落、看不起而自尊受到伤害,丧失了自信心,从而自暴自弃。

2.技工学校教学现状

技工学校以培养技术人才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实习课占50%的比例,专业理论课占30%的比例,文化基础课占20%的比例,在文化基础课中德育课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学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技校学生的德育,而且忽略技校学生的特点与普高学生的不同。

(1)办学指导思想不够准确,这是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道德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大多数技工学校,只是把加强实习和专业理论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只是象征性开设了一些德育课。没有考虑到技校学生绝大多数存在心理缺陷,有自卑感,缺乏自信。

(2)忽视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一些德育教师始终沿用传统的说教模式,方法生硬,缺乏亲和力和生动事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3)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中,也只是对学生提出行为规范上的要求,而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不能从思想上以理服人。

(4)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当。技校教育是就业教育,不是升学教育,这使部分教师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关心和关爱,只注重管理学生,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社会上不良因素以及家庭教育的影响

目前,社会文化市场缺乏监管力度,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产品在市场上流行,尤其是中职生经常出入娱乐性网吧,整天沉溺于网上游戏、网上交友等活动,经常逃学、旷课,违纪违法行为经常发生。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一些中职生,出现了狭义、偏见、嫉妒、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早的教育场所,父母是最早的教师,因此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调查表明,具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往往其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不健全,甚至产生负面教育。

二、如何加强技工学校的德育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摇篮,而衡量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看其是否具备其精湛的操作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

1.改革调整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1)纠正社会偏见对技校生心理造成的心理伤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帮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少一些空洞说教,多一些人性化教育。多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

(3)少一些条条框框,多一些灵活性。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

2.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强化德育者的时代责任感

(1)要培养德育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要培养德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积极主动地开展德育工作,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去教育感化学生。

(2)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班主任是基层的德育工作者,要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职工担任班主任。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相互尊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运用多种方式,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深入学生、深入班级,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3.利用四种教育方式:灌输教育、模范激励、活动陶冶、情感凝聚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针对每个学校学生的特点,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

(1)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三德”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艰苦奋斗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2)模范激励:要运用各种方式向广大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发自己的潜力。

(3)活动陶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的活动(技能大赛、田径运动会、球赛、文化艺术节以及通过各社团组织开展的日常活动),让学生增长才艺,陶冶情操。

(4)情感凝聚: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情感凝聚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学生尊重人、关心人、宽容人的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广大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

4.加强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力量

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任务,他们的职业德育养成直接关系着技工学校德育工作的成败。教师要自觉学习,掌握技工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职业道德平台。

5.提高技校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其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形成良好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德育教育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6.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近年来,笔者学校针对学校、家庭、社会在技校生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配合,采取“关、停、转”等手段取缔了学校附近的娱乐场所、网吧、游戏厅等,为学校教育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优化家教,实现了双向配合,充分发挥了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性。主要措施有:一是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换信息和意见。二是开好家教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交流家教经验,树典型,立榜样,带动其他家长。三是建立家教联系卡,记录学生在学校和家中的表现,以便双向沟通,为教育帮助学生提供依据,使之更具有连续性和科学性。四是和双差生的家长签订教育协议书,双向配合共同转化差生。五是学校建立家访制,规定班主任到学生家中访问。六是建立家长接待制,由学校领导专门接待来访的家长,听取他们对学校的建议。最后,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来抓,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同时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得到实践锻炼,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7.发挥德育课作为德育工作主渠道的作用

(1)用活教材,是德育课充满活力的前提。改革课程、落实内容是关键。课改行动下的德育教材不再是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发展变化中的德育学科。用活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选取典型校友创业成功的案例等,编印相关资料作为教学内容,使书本知识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自身的经验、身边发生的事、社会热点,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教材重新整合,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热情高,才会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活力。

(2)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在上好《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必修课的同时,要增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通过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规划未来职业生涯,考虑个人的价值、智能、兴趣以及助力和阻力,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发展方向,落实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让学生既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又能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综上所述,技工学校应该把德育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来抓。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教育的对象。教师既教学生,也教自己;学生既接受教育,也要影响教师;在教学相长和自己教育自己的德育氛围中,师生共同完善着自己的职业道德规范,促使自己成为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职业人。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只要多方面学习和借鉴各种类型德育教育的方法,结合技工教育实际,认真研究和探索,就能逐步形成有技工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方法,使技工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国家培养更多素质全面的全方位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姜丽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与趋势.教育科学研究,2001.06.

[3]胡厚福.德育原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8.

[4]曹廷伟,杨道林.班主任工作艺术.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5]何艳茹.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高中;班级文化;德育教育;道德素质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教育教学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高中德育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1.建立班委会,共同设计班级板报,张贴光荣榜,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班集体除了由班主任的组织和领导之外,还需要选举和组成一个优秀的班委会,这个班委会的作用就是组织班级学生学习和活动的,那么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班级的板报、光荣榜之类的,教师和班委会共同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班级的板报和光荣榜,板报设计的内容来源于学生收集的好人、好事、英雄人物或故事等,进行宣传。另外,引导学生把班级学习优秀、乐于助人、好人好事都以光荣榜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一方面给予优秀学生以荣誉感,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1]。通过每期的板报和光荣榜的设计更换内容,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竞争的激烈性,时刻要努力学习,培养自身的竞争意识。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教学技术,有计划的进行视频传播德育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意识

我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宣传德育教育知识,在每周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计划的为学生在网络信息中查找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教育的视频,如,在课余时间或者利用自习课时给学生播放关于社会献爱心活动视频等关于德育教学的宣传视频,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良好的习惯,并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发展和进步的接班人,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就意味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2]。

3.共同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固定场所,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里学习和生活,拥有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设计和创造积极的班集体的环境和氛围,例如,在班级黑板或多媒体的附近贴大条幅,上面写上:学习使人进步等一些激励学生学习的话语,再如在班级墙角的垃圾桶旁边贴一张告示:保持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等,这些都是有利于教师在德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能力和水平等,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良好的习惯,而且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

4.教师以身作则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德育教学中以教师为榜样,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学生引以为榜样。我们都知道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写字、穿衣,同样的教师的言行,学生也会习惯性的学习和模仿,积极地教师行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3]。例如,教师在班级里看到地上有一张废纸,那么这时教师正确的做法是自己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这样的行为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学生会觉得任何人都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水平,不因地位高低、贫贱等而改变,因此学生在生活中就会像教师一样,时刻保持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维护环境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从而逐渐的形成较高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教育。

小结:

综上所述,高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建设班级文化时,注意建设的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教师进行德育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但是在促进德育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为我国德育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促进学生整体的德育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4

一、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像一个人可以想象其他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他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要从整体和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关于此,连极力贬低艺术的柏拉图也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虽然有艺术家说,艺术是不可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毫无办法或无能为力。只表明,其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要成为一位真正永远拥有良好美术教育方法的美术教育者,是艰辛不易的。

二、怎样引起学生的重视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意象艺术的资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课程资源,主动参与交流。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方法探究不同美术类型的艺术特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研究的方法。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他们能独立探究解决。例如:在比较与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分辨出艺术家的主观表达意图以及影响形成个人风格的主要因素。这种学习方式直观、感受快、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愿望。

3.诱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比如:讲述凡・高选择向日葵作为自己研究目标获成功的事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借鉴和启示作用,而达利创作《内战的预感》也说明了艺术家心里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感知意识,引起共鸣。

4.倡导学生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发现身边的意象艺术形象,并动手创作,学生亲身体验创作的心灵轨迹,尝试创作的滋味,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而朗诵散文,创设艺术情境,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

三、教会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中的三分钟质疑,虽然时间不长,但让学生当场质疑却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有了问题,教师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通过当场反馈教师才能知道教学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共存,会让教学变得更实际和有意义。如在本课质疑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意象艺术都采用变形与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问题就提醒了我,界定意象艺术不能以表现方式作为评价作品类型的唯一标准,而应该让学生懂得“意象”相对于“实像”,它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因此,意象艺术也可以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见不到的形象(情景)。例如:石涛的中国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一例。这幅作品看上去像一幅具象艺术的作品,实际上它属于意象艺术。当然,在一节课里就要让每一个学生一下子就把意象艺术弄得一清二楚也是有困难的,需要针对学生的认识,在今后的美术课程学习中,不断深化知识面,提高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5

一、课堂语言要言之有序。

人们在社会上的事情总是有头有尾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到。当我们思考问题或向别人进行语言交际时,是用一定的语言材料进行的,都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事情有首尾,语言则是有序的。“言之有序”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

在一次课上,讲过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以后,为了加深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认识,我在课上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②正方体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③计算它们体积和体积单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由于学生对体积概念刚有所认识,学生由认识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是空间概念的又一次发展。教师把形体概念混淆对学生发问,学生在没有充分掌握形体概念的时候就不可能按老师要求回答出来。往日积极回答问题的现象消失了,有的同学也回答不出问题的实质,同学们都闷闷不乐。结果我精心设计的课堂教案,未能如愿完成。我接受了这课的教训,及时修改了教案,注意了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于是在另一个班的课上,只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上我提出:①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同?正方体属于不属于长方体?②长方体能否看作一个正方体?结合实物和图形比较。教师经过这样言之有序的发问,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对比,我认为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清楚地展示问题,准确、清楚、流利的发问,同时注意发问语言间轻、重、急、缓,引发学生思维,这样引导,学生可以从字面理解,深入到物体的本质,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有正确的思路训练,抓住了思路的基础,同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二、课堂设疑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教师教学中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所采用的一般步骤。课堂语言运用的正确与否,能不能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起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所在。在课堂语言运用上,目的是使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例如我在教“圆锥体的体积”时,在学生认识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的名称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体,它跟学过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先来观察老师手中的铅笔(一支圆柱形铅笔)。②如果把这支铅笔横切成若干段,每一段各是什么形体?为什么?(圆柱体)③拿起我们使用的铅笔观察,如果把卷笔刀卷过的部分截去是什么体呢?(圆锥体)④现在谁能回答圆锥体与圆柱体之间存着什么关系?(部分与整体)⑤这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用这样的语言回答,学生都能掌握了公式推导的关键,有了清新的思路,推导出公式可牢记不忘。

三、课堂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较容易做到,而数学教学中尽是些数字、符号和抽象概念定义,因此,有趣味的教学语言运用于数学教学之中更为重要。如何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把课堂教学搞的生动活泼,有声有色,有感情的激励,有求知的满足,有进步探索的愿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组织动机激励兴趣”。

浅谈德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 区域活动 重要性

区域性活动是近年来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兴起并迅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方式。这一新的活动方式可以弥补以往教育中以集体活动为主的局限性,旨在给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并以自己适合的方式与步调进行活动,使其个性与创造能力得以主动、充分的发展。

区域活动作为学前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活动可以明显提高学前儿童当前乃至以后的学习效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信任感,促进学习进步速度

合理的环境布置使幼儿对教室产生信任感。幼儿熟悉并喜欢学习环境,才能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图书区布置温馨舒适,使幼儿愿意坐下来思考和休息;艺术区的幼儿作品挂在与幼儿视线平行的地方,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从而更愿意创造;各活动区的玩具摆放整齐,便于幼儿自主寻找,不会使幼儿因为寻找不到所需器械而焦虑。

2. 区域活动发展可以幼儿兴趣爱好,指明学习方向

在区域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活动,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兴趣得到满足,学习的原动力、潜力得到激发。这样的学习能让幼儿真正享受由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并有可能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3. 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注意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一种最有效的注意。要培养这种注意,必须首先使幼儿明确任务,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使行为服从于活动的目的与要求。使孩子能不断积极、主动、自觉地保持注意。区域活动有的每个区分为不同的任务,是一种积极、主动、自觉的探索过程,符合培养注意的要求。而注意力是衡量学习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良好的注意力可以使幼儿受益终生。

4. 区域活动关注学前儿童技能、技巧,广泛学习,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可以建构属于每个幼儿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幼儿的学习逐渐趋"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儿童自主活动、探索可以加速达到"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第一种水平。而在区域活动的集体活随动中和在教师的配合和帮助下,儿童便可达到"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第二种水平。这样不断由第一水平向第二水平过渡,儿童就迅速成长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