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1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原有《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声乐、器乐、音乐欣赏及其它音乐活动的基础,掌握好乐理、视唱练耳知识对提高个人的音乐修养、增强音乐理解力都会提供有效的帮助。《乐理》是音乐基本理论课程,它主要学习有关声乐的性质、记谱法、调式调性、和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视唱练耳》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建立音高、调式、和声概念的基本技能课程。2010年我校正式升格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进一步符合教育部课改的要求,更应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革以适应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现状
根据新课标、课改的要求已将原本独立的《乐理》《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视听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因此,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以合并这两门课程是高专学校音乐教学发展的趋势。通过学习加强学生基本音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听觉的记忆能力和音乐的感受力。
就我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大多是零基础的并且都已十六七岁了,想要练成固定音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这又是必须面临解决的现实问题。怎样来有效解决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深思和探索,在这种情况下《乐理》《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充分利用音程、和弦等乐理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视唱练耳》方面的困难,利用计算的方法加以实施突破。进而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基本视谱、听音技能,帮助学生建立调式和声印象和调式和声意识等,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三、《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探索与研究
1.务实性与科学性
广泛地调查研究了解《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课堂的现状,结合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当今幼儿园对幼教人员的需要。让《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更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为提高高专学前专业大学生音乐素质服务。
2.建立适合学前专业的课程实施标准
本课程传授有关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更好的学习、了解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启进入音乐殿堂的大门,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与音乐素质有重要作用。
四、《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实施目标
按照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原则,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可分为:知道、领会、应用、综合、评价。按照目标的要求分层提出和涉及问题,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乐曲的分析处理情况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一门学科不仅教专门的课题或技能,而且应该使学生弄清楚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结构。任何概念、问题、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知的形式来理解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去组织他的知识,帮助他在需要发现的特别情景中有所发现。
我校《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1.通过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熟练地认读五线谱及简谱。2.经过听觉训练,掌握基本的听辨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基本音乐知识。3.通过视唱准确表达各种音乐术语及乐句的划分等。4.了解与音程相关的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5.运用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进行单声部视唱,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以及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目标来安排的,从《记谱法》《节奏与节拍》《音程和和弦》《调式和调性》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视唱练耳教学以音程练习、节奏练习等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大大提高,让学生持续地主动参与思考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以钢琴、黑板、多媒体课件为主要教具、辅助教学,从而更好的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五线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李重光,湖南文艺出版社.
[2]《教学实验论》赵鹤龄,张武升,人民教育出版社.
[3]《基本乐理教程》张志文,辽宁教育出版社.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2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必要性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3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课程;新模式
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是系统传授有关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与视唱练耳、和声、作曲、曲式分析等课程密不可分,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笔者在基本乐理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环节的联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学对象的区分,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音乐乐理的基本能力,音乐乐理的学习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力求达到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一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乐理知识传授获得最好的效果。二是需要解决如何去激发学生喜欢学习,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因此,就如何创新基本乐理教学,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注重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记谱法、节奏节拍、乐音体系、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学习乐理就好比打地基,基础打得越深就越牢固,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学习变化音级之前,必须搞懂什么是基本音级;要学习调式中的和弦,必须先掌握有关调式和和弦的知识,否则无法学习。基础知识越牢固,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否则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再如“不稳定音程与和弦的解决”、“调、调式、调性等概念的区别”、“如何判别旋律的调性”等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问题,那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问题,避免不积极的教学因素,就只有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它主要给音乐学习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知识的科目。视唱练耳课也一直作为音乐基础课而存在着,包括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在听觉分析、听写环节中注重音响的听觉辨认,这种对音响效果的听辨,又离不开基本乐理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中,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其目的是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乐音体系章节有音的分组这个内容,在基本乐理课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各音的音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会做题是基本乐理教学的初步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让学生将键盘图与音名一一对应起来,让音名与在五线谱上的记谱位置一一对应起来,在结合视唱练耳听写环节中的旋律音程听写,让学生将音名、五线谱的记谱位置、音色三者联系起来。旋律音程的准确率就会提高,在基本乐理教学中,音的分组中融入音色这个内容,无疑给视唱练耳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视唱练耳课中,听写环节中少不了音程的具体音听写。对于听觉能力较好地学生来讲,可以借助基本乐理课中学到的音程的名称或者说是音程的性质来检查自己所写的具体音准确与否。对于听觉能力一般的或者听觉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可以借助老师在听写环节中所讲到的方法,先写出和声音程的低音,然后借助音程的性质,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内容,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冠音的唱名。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基本乐理基础要好,而且对音程这部分内容应该相当熟练。否则,在有限的听写遍数内完成上面的工作是很难的。
总之,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它们二者的融合,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让学生在理性上感性上全面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三、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音乐类学生乐理基础知识不均衡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对于基本乐理课上的概念以及定义,在语言的组织上要精练,用词要准确,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第二,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完音程后再去学习三和弦和七和弦。学懂了和弦,后面调式的内容就有一定的基础了。第三,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律学、中古调式等等就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办法,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来安排授课内容。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专业就可以当作重点来讲授;表演系的学生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当作了解性内容了。
参考文献:
[1]莫祎. 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J]. 大舞台 2010 年 03 期
[2]童忠良,胡丽玲编著.乐理大全.[M].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杨佩琦(1991.12~),女,汉,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2级本科学生,专业:声乐表演。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4
以传授钢琴初级演奏知识、技能为目的的教材都属于钢琴基础教材。基础教材选用的含义:是否更新了观念、明确了方法、体现和运用了最新成果;是否体现了基础教学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因此,选择适当的基础教材进入钢琴基础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版的各种钢琴基础教材,笔者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从结构、内容、进度、趣味、音乐等方面进行比较与研究,根据它们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天天练练》,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等,目的在于帮助练琴者锻炼手指,使之坚实有力和灵活。
时代在发展,教材在更新,这必将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改进。随着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双手最初都只在高音谱号的范围内弹奏的形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学习要求,要想在初级阶段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采用趣味的、形象化的教材导入,既注重在趣味中培养音乐爱好,又注重在训练中目的性较强地解决演奏技巧。笔者选择了在我国钢琴教学中应用较广泛和正在推广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参考和探讨。它们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约翰·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
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在编写《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时,正是德国古典乐派最兴盛时期,也是浪漫派初期时代。
卡尔·车尔尼作为一名奥地利音乐教育家、钢琴教育家,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他在钢琴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美国钢琴家、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尝试运用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对钢琴弹奏产生兴趣而出名。
美国钢琴家、教育家埃得纳-梅·伯纳姆编写的《天天练练》,以循序渐进的短小练习,达到手指坚实、有力、灵活,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喜爱。
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编写的《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是他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博采众长的方式总结归纳写出的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内容来比较
《拜厄》大致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入门知识,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例如:在学习等音时,运用键盘图说明,一目了然。第二部分为触键的准备练习。如:左右手单、双手触键练习,训练手指的独立性,与教师的联弹练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第三部分为教材的核心部分,是技巧训练渐进的双手练习,逐步达到锻炼手指有力、灵活之目的。第四部分为一些基本练习和二十四条大小调音阶。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是车尔尼系列钢琴练习曲的入门教材,创作于车尔尼开始专门从事钢琴教学时期。斯特拉文斯基也提到:“车尔尼练习曲不但给我带来好处,也带来真正的音乐享受……”练习曲是根据不同的训练对象和各种技巧从实际应用中编写出来的。它基本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技术训练为主,与《拜厄》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在触键方法、音乐表达和应用各种表情记号及在调性变化、音色变化的分辨力上都比《拜厄》提出了更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在歌唱性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训练内容。如第11、19、29、38、43、51、56、57、66、73、80、92课等,以右手的五指独立训练为主,左手伴奏为辅,一定要注意4、5指是否站稳,声音是否到底。准确使用指法、熟练转换和弦并合理利用手指的重量是弹好练习的关键。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俗称大汤普森,共五册,前三册以基础教学为主。这套教程的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进行简易改编,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此外一部分乐曲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汤普森在编完此教材后又为更年幼的孩子们编写了一套教材,共六册。俗称小汤普森,其特点与大汤普森类似,只是程度上比大汤普森安排的浅显一些。这里只就一二册加以比较分析。第一册的学习重点是:(A)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学习弹奏,注重感受音乐和音乐基础知识的引入;(B)从C大调开始逐步引进其他调性,在出现的节拍、全音、半音、音程、和弦及转位等方面都逐步引入并将有关的音乐常识和常用音乐术语恰当地加在练习曲中;(C)在一些乐曲中出现不同手位,培养学生的移调能力;(D)注重培养读谱习惯和识别音型,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模式培养弹奏音乐的流畅性与节奏,把握整体的结构感;(E)引入触键的不同要求,在连奏、手腕断奏、和弦、两连音的训练方面都引入较形象的乐曲,如《讨厌的啄木鸟》《布谷鸟》《钟声》等。第二册是在巩固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音乐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循序渐进地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等,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乐曲的曲式结构前三册多采用单二部和单三部曲式,多采用近关系调、关系大小调和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同时引入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淡化技术概念,趣味学习,使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因此,此套教材很适合与《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搭配来进行教学。
《天天练练》共七册,是一组组的系列练习曲(每组十二首)。这里也只就较基础的前四册加以分析、研究。它们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以独特的短小练习为单位并配有形象化的标题和简笔画,让学习者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与汤普森较相似。开始,先作轻柔的慢练习,熟练后再逐步增加练习量,直到能正确地弹奏十二首为止。当学生能熟练而正确地弹奏第一组十二首时,再以同样的方法练习其他各组。可将每一组练习在不同的调上进行移调练习,这对学生是很有裨益的。虽然练习短小,但训练内容极其丰富,在每一组(十二首)练习中都安排有不同的节奏、音型、音区、奏法等各方面的技巧训练,如:开始练习短音阶、分解和弦时是以四分音符为单位,弹奏得慢、轻一些,然后逐渐地快、响一些;练习和弦时用中速,并用弱、中强、强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来学习,逐步达到手指坚实、有力和灵活之目的。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分上下两册,上册按照技术课题以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学习者通过一本书即可学到较全面的基础弹奏知识,这是本教材的一个特点。下册主要是把适合初、中级教学的一些中外优秀曲目编辑成册,是上册的延伸和发展,但没有逻辑上的依赖关系。就上册进行比较分析,基本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钢琴弹奏基础;第二章,奏法与技法;第三章,综合进阶训练;第四章,手指快速跑动。它在开篇处和每一个新的技术课题出现处都作了详尽的教学说明,使教学进行的目的性和实际运用性得以充分体现。
以上五本教材在基础训练安排方面都有各自的要求,但在入手上又各有所长。总体要求是开发手指的基本机能,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及乐谱的基本知识。不同的是《拜厄》《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传统,在手指训练上缺乏灵活性、趣味性、音乐性,安排进程较平板;《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及《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结合识谱,开放式思路,不局限在一个音区,在训练安排上注意了音乐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思路,使学习者有弹奏的兴趣,而不被枯燥的手指练习击灭学习热情。
从教材的进度安排来比较
《拜厄》在结构、进度安排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从手在键盘的位置上来看,是按五指顺序从C——G音开始的训练,逐步转移到G——D、A——E音。先是双手平行八度的进行,再发展成右手保持C——G,左手移至G——D位置,既拓展了双手弹奏的音域,又训练了双手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运用乐句的高八度重复以及音阶的引入使五指支配音域得到自然、合理的展开。其二,在时值的学习上是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从全音符到二分音符、从附点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从八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过程。
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拜厄》同样不例外。其一,从开始学习就一直放在高音谱号上,直到第54首突然出现低音谱号。其二,将五指固定在五个音上,使手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键盘上的活动受到束缚,造成学习枯燥乏味之感。其三,没有专门的断奏训练,只有在少数的乐曲句尾中出现跳音和顿音。其四,音符时值的安排不太合理,如:八分音和十六分音符的练习安排间隔太长。其五,教材的后半部分(从85—105)技术难度加深的不合理,有些过快了,学生往往学到此就立即反映出不适应。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在结构、进度方面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表现在:其一,NO.1—10以4/4拍为基础,双手全部在高音谱号范围内,少量出现三和弦的练习,五指位安排较平稳。NO.11—31左手多以各种分解的形式出现,其中N0.19是第一条弹奏一个八度内的音阶练习,N0.32第一次出现低音谱号,N0.33首次出现左手弹十六分音符,N0.36出现临时升降记号。其二,整套教材奏法丰富——N0.20、23、30、31、51、56、57、68、73、84等有跳奏、连奏、断奏、断连奏、双音、和弦、三、六度、半音阶、同音轮指、临时升降记号、音阶、琶音、倚音等等。其三,音乐性较强。在歌唱性乐句中对连贯性提出要求,如29、36、73、84等,在欢快性乐曲中对手指的弹跳性要求较高,如44、83、95等。其四,技巧训练循序渐进。断奏与连奏频繁交替,双音、和弦、大跳及双手交叉等技术领域进一步扩大。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根据前三册的结构内容来观察其技巧的发展与演进,可发现作者对教材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持续的计划。其进度不像《拜厄》那样前松后紧,而是整体都比较紧凑。在读谱方面,也很有特点,每首乐曲都有标题及特别技巧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插图,对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教材从一开始引入大谱表,同时出现了全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表情记号和临时记号也较早就出现使用了;在手位安排方面,从平行八度的C大调五指音型手位开始,逐步延伸到G大调的五指音型手位,很自然地引出双手弹奏这两个调性的音阶,在第一册结束前引出了四个升号和四个降号以内的其他大调;在技术训练方面,一开始就学习双手弹奏单音连奏、双音与和弦练习及力度、乐句的要求,手腕的断奏训练也较早出现。在节拍节奏方面,常见的拍子(2/4、3/4、4/4、6/8)及附点和切分节奏在第一册就有出现,并设有专门的练习。此外,安排了较多的弱起节奏的乐曲。
《天天练练》共七册,以循序渐进的练习形式为引导,入门册以走路、单脚跳、右手拍球、左手拍球、翻滚……预备册以跑步、跳跳蹦蹦、双脚跳、大劈叉……第三册以深呼吸,第四册以醒来、双手伸展、刷牙、下楼、引体向上等形象化、生动简练的提示来进行学习。在练习进度方面第一二册从四分音符入手,以原位训练为基础,多种奏法并存的方式来进行训练,如第一册第四组的第10首就较早地接触同音无声换指的训练方法,目的是在短小精悍的结构下逐步完善技术培训。从第三册进入音阶、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练习,打破常规的训练方式,让练习者开始训练就不畏惧在键盘上的远距离跑动,笔者认为此套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进行一组学习都在强化左、右手同步训练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其他教材所不及的一个方面。从手的位置来看,教材从双手固定的五指位置开始,练习中有手位的移动和手指的扩张、收缩、穿跨。在读谱方面,不像《拜厄》《车尔尼OP.599》,而是在入门册当中就涉及到大谱表、临时记号、黑键等。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学习的进度安排方面是有意识地将各个方面训练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趣味的设计。从手指支撑这门课题开始,强调它在基础中的重要地位,入门阶段必须把落指的支撑训练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从分列的18个奏法与技法中体现了现代钢琴演奏需要的基础不仅仅是手指这一个“点”,而是一个更宽大的“面”的教学理念。从弹奏发音正确、清晰、均匀,到基本流畅,加强手指的挥动能力,增强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注重开放式的训练,纳入丰富的训练方法,增加音乐知识,充分体现现代教学新理念。
从以上教材的比较分析研究,我们发现,《拜厄》从现展了的科学教学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总体来讲显得太单一、太局限了;《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较之好一些,在训练上比《拜厄》进阶速度平稳、系统,但也是显得单一、局限了。《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天天练练》《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总体来讲较注重实效,主张钢琴演奏技法和音乐表现要根植于启蒙教育,并要求在入门阶段就为日后更深层次的演奏建立基础,抛弃了“基础”仅仅是“手指”训练为主的较为陈旧而片面的观念,故它们的进阶链条是开放式的、综合性的。
从教材的音乐性来比较
《拜厄》是一个典型的手指性训练教材,它着重于技术练习,绝大多数作品是旋律加伴奏的主调性音乐形式,极少涉及到复调音乐(个别几首运用了一点复调手法)。旋律写作略显单调,和声运用多是主和弦——属和弦——主和弦,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主和弦的终止式等,调式、调性变化不够丰富。在教材中虽然也选用了一些民歌,但在技术方面不太适合初学者弹奏。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偏重于技术训练,而对歌唱性训练有所忽略。
《车尔尼钢琴初级教程Op.599》的内容以技术性练习为主,基本写作手法也是以旋律加伴奏式的主调音乐形式,复调写作手法在教材中几乎没有体现。但在旋律的写作上具有较强的歌唱性,并在奏法的运用上也比《拜厄》丰富,如:装饰音的使用、临时升降记号及各种不同类型技巧的综合运用。和声写作方面,主要以大小调体系的功能和声为主,伴奏织体较简单。多数乐曲为活泼欢快性质,少量有进行曲风格的,如No.55,如歌的有No.71、典雅风格的有No.78作品等。节奏节拍写作方面,常见的节拍都有体现,节奏的写作变化丰富多样, 综合几方面来看,此教材既重视于技术训练又重视歌唱性训练。
《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基本是以风格各异的主调音乐为主的结构形式,节奏鲜明、形式多样的旋律为特色,乐曲情绪有欢快的、恬静的、热烈的、忧伤的等。从取材风格上来研究,尽管大多数乐曲是采用编曲的形式,但它从巴洛克风格到现代风格的作品无所不包。特点是以音乐名作为基础,简易改编为特征,每首乐曲具有标题及特别技巧的说明,对音乐欣赏和基本乐理有较系统的引导,并配有适当的笔下练习作业。此外一部分乐曲均附有歌词和相关插图,对于初学者来说增添了不少兴趣,逐渐展现了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变化丰富多样,因而也成为一个教育性和音乐性结合较完美的钢琴教材。循序渐进的扩大表达的音乐内容,它不局限在钢琴音乐,引进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歌曲。如《哈巴涅拉》、奥芬巴哈的《船歌》等,音乐类型丰富多彩。同时引入了穿指练习、大、小调音阶、半音阶、琶音、倚音、踏板等乐理知识和弹奏技巧方面的学习,为掌握新的技巧内容奠定了基础。这些形象化的乐曲使学习者在趣味学习中把技术概念淡化,使学习变得趣味起来,技术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音乐鉴赏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同步增长。
《天天练练》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赋予形象化的、较渐进的动机来创作的。除了在训练演奏技巧方面上的精心设计外,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弹奏技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和音乐理解力。它注重鲜明的练习要求、体现表达音乐上的趣味性。形象的标题与插图不仅可以从视觉上加深对小品的印象,而且有益于激发初学者的想象力。
《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强调钢琴教育应把艺术教育放在首位,摒弃了基础就只是手指技术这单一的概念,对音乐生动活泼的体现加以强调。如把经典作品的主题移入初级教学中,注重把民族音乐注入教材等等。
如何认识音乐与技术的关系,是基础教学中重要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它们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音乐依靠技巧来表现,技巧为音乐服务时才体现出它的价值魅力。音乐表现是目的,技术是表现音乐的手段,它们是相互转化的关系。《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在处理此课题上有一定的突破。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5
关 键 词 :交响音乐赏析 普通高校学生 颠倒时代顺序教学
当前,为了加强全面素质教育,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了公共音乐课程。在这些课程当中,唯一由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教学大纲并重点要求开设的课程就是交响音乐赏析。到目前为止,该课程基本上沿袭的是以历史发展线索为体系的教程,按照音乐史从古至今的发展顺序,辅以交响音乐赏析基础知识(交响音乐发展沿革、略况,不同风格流派及其交响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艺术特点和成就;著名作曲家生平、创作思想、历史地位与贡献;欣赏交响音乐必需的基本知识等),进行中外著名作曲家优秀交响音乐作品赏析。此教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作品数量众多,以历史为线索系统性强,在注重音乐表现性的审美教学同时,立足具体教学对象,采用融合人文、科学的综合性课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考虑,设计教学环节,就能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全方位音乐审美教育,使其能够提高审美素养和能力,并终身热爱音乐,健康、完善人格,真正实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应当说,这种教程虽然未能达到前面所提到的完善程度,但在高校公共音乐教师的努力下,近些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仍有相当数量的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对传统应试教育下历史教学的排斥,而且年代久远的历史、音乐家及其作品与当代主流审美观点又有一定的差别,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和对作品的理解不足,使得交响音乐赏析课程的学习未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然而,如果立足当今的音乐,从我们熟知的浪漫主义音乐出发,颠倒时代顺序发展进行赏析教学,之后再回归现代音乐,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符合普通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音乐教育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一些高校学生并没有接受系统性、立体化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而相当多的学生都受到当代流行音乐文化的影响,对古典音乐特别是交响音乐表现淡漠、缺乏认识。对于这种“距离遥远”的高雅艺术心存敬畏,遂敬而远之。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为避免历史的距离感,在铺垫了音乐赏析常识的先决条件下,可以颠倒时序进行教学,从人们最为熟悉的浪漫主义交响音乐入手开始赏析。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丰富多彩、优美动听,是国民对西方传统音乐最熟知的部分,也是大众媒体除流行音乐以外传播最广泛的西方音乐类型,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向前追溯至古典主义时期和巴罗克时期,了解巅峰时期的交响音乐并追溯其产生和发展。最后回归赏析现代交响音乐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新颖的表现手法和颠覆的音响特色。这种换位的深入浅出使交响音乐更易于被当前国情下的普通高校学生接受。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并呈现于其编写的《西方音乐欣赏》一书。他在序言中写到:“我放弃了按照年代顺序的教学方法,而采用了一种适合学生心理的方法。……用学生所熟悉或易于接受的作品开始,我们便能逐步建立起他们对自己欣赏音乐的能力的信心,这样就取得了成功的一半。”①
转贴于
其次,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顺应普通高校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和审美习惯。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提出了在学习“先行组织者”(引导性材料)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其中受到学习的外部条件(学习材料)和内部条件(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倾向和具备的知识)影响。高校学生已经具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一般知觉能力成熟,观察能力很强,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对思维的元认知,其记忆品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并掌握了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普通高校学生是带有某种学习动机选修交响乐赏析课程的,其中包含了由于不同学习期待和诱因所产生的不同性质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交往内驱力,进而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导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将使学习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具备了以上学习内部条件的前提下,学习“先行组织者”——相关的交响音乐赏析常识,颠倒时代顺序以熟知的浪漫主义音乐作为外部条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符合逻辑的联系,就可以很好地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完整的、精确的、便于储存和巩固的交响音乐知识和审美体验,对普通高校学生意义重大。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符合当代人们的听觉习惯、最广泛被接受的音乐仍是具有传统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特征的作品。纵观20世纪的流行音乐,得以广泛流传的经典作品无不带有这样的特质。而且,目前正在流行的大众音乐也存在着大量浪漫主义音乐元素,因此所形成的听觉审美习惯使当代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浪漫主义交响音乐作品。
最后,颠倒时代顺序教学更有助于教师的课程教学工作。交响音乐赏析课程教学以听赏音乐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艺术感受、理解和审美体验。而浪漫主义作品不仅时代接近又为人们耳熟能详,其音乐特点更接近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或教师都是容易感受、理解和诠释的音乐作品。这使教师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可尽量使之充满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审美经验和过程。没有了距离感的音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后续的教学能顺利展开。
教学生如何欣赏一门艺术与教这门艺术的历史是不同的,应当为学生考虑而设计教学。颠倒时序教学是一个有意义的科学尝试。
注释 :
①(美)约瑟夫·马克利斯.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
参考文献 :
音乐基础知识教程范文6
关键词:钢琴伴奏;乐感;旋律感;舞蹈音乐;感知能力;节奏感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27-01
一、舞蹈钢琴伴奏的主要特点
舞蹈钢琴伴奏音乐情绪的张力和舞蹈动作表情的张力必须是一致的,无论在旋律线条的起伏上、点线的连接上、力度、速度上、和声及调式调性色彩的运用上都必须服从舞蹈的要求,默契配合,达到乐舞合一的完美。这就给舞蹈伴奏音乐的配曲和现场的即兴弹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受到舞蹈教学内容的限制,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钢琴伴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是保证舞蹈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舞蹈钢琴伴奏,顾名思义就是专业为舞蹈表演伴奏的音乐,与钢琴演奏不同。钢琴演奏是演奏者根据作品的背景,按照自己对乐曲的理解,通过旋律、节奏、速度等特征所描绘出的各种音乐形象。钢琴伴奏可以根据舞蹈动作的需要不断地改变伴奏织体、和弦, 变换不同的音乐风格。钢琴伴奏可以随叫随停、随停随接, 机动性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叫停音乐或重复音乐。作为伴奏者除了对舞蹈内容、情感及人文背景必须有一定的认识外, 还应该对伴奏音乐做仔细认真的分析,使伴奏音乐与舞蹈的内容、情景与情感相融于统一方面找到最佳的艺术表演形式与表演方法。钢琴伴奏音乐是用来配合人的形体动作的表演,是展现人体美的艺术,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钢琴伴奏能够使音乐和舞者配合地更好,更为完美。钢琴伴奏能够营造、渲染热烈活泼的艺术氛围。好的钢琴伴奏可以使学生通过乐感更好地掌握舞蹈的节奏、线条, 激发学生丰富的舞蹈想象力, 并在优美动人的旋律中, 培养良好的舞蹈修养, 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涵。
由此看来要达到舞蹈和音乐的融合与完美展现,对音乐本身和表现音乐的弹奏者都提出了较高的艺术要求。
二、舞蹈钢琴伴奏者能力要求
舞蹈钢琴伴奏教师一定要处理好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之问的关系。在把握好稳定音乐节奏同时强调鲜明的重拍是十分重要的。刻意强调每一个重拍,以便教室里每一个学生都听得清楚。舞蹈钢琴伴奏教师要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舞蹈基础训练课中每一个练习动作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与训练价值,每一个训练要求与训练技巧各不相同。因此。钢琴伴奏教师在弹奏基本功舞蹈伴奏音乐之前应充分考虑学生所做的每一个动作的训练目的及方法和要求,并根据舞蹈训练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旋律和节奏与舞蹈教师密切配合,提前在音乐的风格、节奏、速度、力度、气息等各方面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为舞蹈钢琴伴奏者应该了解舞蹈学的基础知识、舞蹈语汇的基本表达形态,熟悉舞蹈基本动作的节奏、舞蹈教学课的特点、教学形态和教学目的。舞蹈教学过程中,钢琴音乐的变化发展始终要以舞蹈动作的内涵为准绳。要明确舞蹈钢琴伴奏与单纯的钢琴独奏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钢琴独奏主要是以创造性的再现作曲家的创造意图、抒感思想为主要目的,因此,很少地顾及演奏环境等周边因素。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和声理论知识、曲式结构分析能力。应熟悉各类体裁风格音乐,并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钢琴教师必须采用与舞蹈动作相一致的音乐来对应。使音乐表现与舞蹈动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并且要充分考虑音乐与动作在人物情绪表达。动作节奏节拍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学生对音乐的掌握程度,男女生动作的身体差异等等各方面都要处理到位。具备了以上几点基本的能力,最终才可与舞者合而为一、全身心地、富有激情地投入到舞蹈、音乐艺术的表演和创作中去。
总之,有无专业的钢琴伴奏是衡量舞蹈课教学是否科学、是否系统的标准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充分运用自己的音乐理论知识,大胆创新。并能根据舞蹈训练的需要及时对音乐作出各方面的调整,始终音乐保持与舞蹈教学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舞蹈基训课对音乐的需要。舞蹈教学中不同动作的音乐处理是各不相同的,它需要舞蹈钢琴伴教师奏灵活掌握。本文仅从舞蹈教学音乐伴奏的角度来论述舞蹈音乐伴奏在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也为专业舞蹈钢琴伴奏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维权,巢志玉.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2]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张丽民.舞蹈音乐基础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