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1
【关键词】数学 小学数学 作用 学习方法
数学作为各门学科的一个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万丈高楼始于平地,而一个坚实的地基则起着最基本、最关键的、不容忽视的作用。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环环相扣的特性,小学数学的学习,直接关系着中学、高中及大学的数学的学习,直接影响着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努力把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学好,为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他们此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许多学生都不喜欢学习数学,觉得数学是一门单调、枯燥、乏味、抽象的学科,从而导致许多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因此,在这里,我想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从以下几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小学学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打破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学生自信,激发学生兴趣。我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先从心理上打消学生对数学的错误观念,即认为数学是很难学的一门学科。我们可以将一些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将数学问题巧妙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在解决现实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感到成就感,慢慢的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问题,并且向学生寻求帮助,在必要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引导,给予指导,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打消孩子心理上对数学学习的厌烦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数学的动力,就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第二,课前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好,争取做到上课时有重点的听,做到心中有数!在这里,预习不是指的泛泛的看一下下节课要讲的内容,而是要切实的融入到课本中,认认真真的预习,对于自己再预习过程中不懂或者不太懂的地方,要做上记号,以便上课时着重听老师讲此部分。同时试着把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习题做了,然后自己对照答案,对于自己的做错的题,要好好研究,仔细琢磨,争取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将他做上记号,课后跟同学讨论或着请教老师。
第三,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但上课时一点儿也不能懈怠,不能以为自己懂了就可以不听老师讲课。因为之前自己理解的可能比较肤浅,老师讲课时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我们自己所不能领悟的东西,如:学习技巧、解题策略等。以便使我们对所学知识能够做到理解透彻、真正掌握,从而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第四,课后要及时巩固。在课上掌握好所学知识以后,我们应该做好课后巩固工作。而数学这门学科,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才能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做题巩固知识的过程中,也检查了自己的知识,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
第五,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许多同学在平时的课堂表现非常好,平时的作业也能够很好的完成,但在考试时却往往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我们通常只称这种现象叫做“怯考”,却不去思考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平时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不够好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平时在做练习时,总觉得是练习,因此在心理上很放松、很不重视,但考试时就会过度紧张,使自己不能静下心来,将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准确的运用,致使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我们在平时做练习时,一定要把练习当做考试对待,用考试时的心态去做题,使自己的各方面都处于考试状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从而在考试时就不会太紧张,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六,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公理、公式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许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重理解的学科,不用背诵,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对于数学中的一些定理、公理、公式,我们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的滚瓜烂熟。因为这些定理、公理、公式是学生做题的依据,我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他们背的滚瓜烂熟,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50-01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图片(孙悟空、哪吒……),水果(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有的说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有的说把好玩的放在一起,好看的放在一起,好吃的放在一起等等。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就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要养成提问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
比如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可以让其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可以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然后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则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并最终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
三、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如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合理分工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要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合作,以保证合作学习取得最佳成效。
四、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3
小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老师着重应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培养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就一定能学好数学。
关键字:小学 初中 数学 学习 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己开展学习活动所运用的策略。教育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变知识为能力是教师教学素质的具体体现,组织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家的孩子在小学时各学科成绩都很优秀,为什么到了中学以后,越学越吃力,成绩越来越差呢?”这种现象在数学学科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就其原因我认为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学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不能很好的过渡,容易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
小学数学的学习里更多地体现帮扶,即摸仿例题,照葫芦画瓢,而中学里体现的却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当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之际,也正是他们由儿童阶段向少年阶段过渡的开始,在他们心里上普通存在着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努力前进的愿望。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儿童,自制力差,需要鼓励,需要引导。
在小学里老师管得严,可以说是手把手的让学生学完新课后不断反复地练习,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依赖性,基本上是少讲多练。但由于初中数学新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关系,不可能像小学那样做到一题多练。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之能灵活解题,有赖于我们中学教师在教法上的新型多变,尽力做到少讲、精讲,努力做到精讲精练。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讲得细,练得多,直观性强;到了初中,相对来说教师讲得精,练得少,抽象性也比较强。从实际情况看,小学生是以机械记忆、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进入初中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指导学生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1.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
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讲解式,学生把老师讲解的内容机械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数学思维训练的机会就欠缺。进入初中,老师上课时与学生一同来探讨学习问题,增加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成分,老师只在适当地时候“扶”一把,那么,学生就会从被动式的学习过渡到主动的学习。
2.培养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自学在小学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即使布置预习自学的作业,也是粗线条的,对学生真正提高预习自学能力影响不大。而在中学,预习自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主旋律,养成预习自学习惯,提高预习自学能力,给学生的学习将会带来深刻的变化。七年级教材中很多引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只要边阅读引例边看思考总结,就可以将解决问题进行到底,从而掌握要学习的新知识。小学生的学主要靠教师的引导来进行,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设计好几个环节,然后才能学好。要让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顺利过渡,在学生刚进入初中时必须做好预习作业。要把预习当做规范的作业来对待,不能看作是一个附带性的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让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预习自学的具体内容应细化,提出明确的目标,如:预习所得、习题试做、质疑问难等,并在课堂教学中把它作为一个起点,久而久之,形成正确的预习自学方法。从布置预习慢慢地过渡到自觉预习,主动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为学习新课知识打下基础,并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贯彻落实。
3.指导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
由小学具体的数到中学的用字母表示数和式,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飞跃,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学生对表示数的字母常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目的,使学生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最本质的东西。其实这是学生对符号认识的一个突破。如a+b这是一个加法算式,其中的a、b表示任何两个数。再如对整式与整数、分式与分数、有理式与有理数、等式与方程、不等式与方程等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教学方法
在小学众多学科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学科之一,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学校为了保证学生数学方面的学习质量,不断的在数学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习。但因为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许多学生觉得数学难懂难学,在课堂教学中都是勉强跟上教师的思路,对数学学科的心理普遍由困难到畏惧,最后成为被动学习。正是因为数学学科的复杂性,所以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因而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直是数学教研中的难题。
1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一直以来都以难懂著名,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将来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基础,如果数学基础从小学就趋于薄弱,那么会对学生将来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带来许多阻碍。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习就是教师单方面的教授学生知识,而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居于最后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反而还会让学生对学习有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认为最终的学习成绩对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维,从学生学习中的反应提取出问题的重点,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人对学习知识的主动行为,会朝着自己建立的学习目标努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学习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天生活泼,普遍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对于数学这样枯燥的学科来说更是缺乏兴趣,所在需要教师从学生学习的特点中总结经验,调动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数学的自主学习。
2.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中教学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前一天布置课堂相关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对知识点有大致的了解,减少在课堂中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总结一些不懂的难点,并在课堂中提出,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既可以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再有,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对学生预期的情况进行考察,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进行奖励,对没有预习的同学进行鼓励,并引导预习的同学监督不预习的同学,这样既保证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2.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大多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这门学科时是抱着非常大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去学习的,但却在数学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后,因为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对数学学习无从下手,并且因为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系统化,知识的连贯性太强,学生难免觉得枯燥。小学生思维活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等到再回到数学学习中来,已经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这种思维特点,改变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将数学教学与课前预习课后补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上教师重点解决难题,课后学生及时总结复习,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
2.3 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
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相对复杂,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想要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学习质量,不仅仅要对课堂学习进行重点研究,还要帮助学生回家后进行知识总结,以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课后学习能动性,再不断的将课后作业的形式发展的更加多元化,作业不一定是死板的几道数学题,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为学生留下更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后作业。比如与父母一起做一项关于数学知识的游戏,与父母一起复习当日学习的数学知识,又或者帮助家长在买菜时计算简单的价格,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样多元化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添自信,还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2.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士其曾说过:“世界上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习的知识是需要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讲授加减的概念时,单纯的讲解无法让学生理解知识,此时可以通过讲解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加减的含义,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或者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2.5 教师需要尊重学生
萧伯纳认为:“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信心才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个性较为腼腆,不敢大胆提问,因此树立信心成为了学习中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并且传授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教师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喜好,和学生一起学习,树立良好榜样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喜悦,从而建立起信心。
结束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前预习,有利于课程的开展;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些方法都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秋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设途径与问题研究[J].时代教育,2016(18).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58-0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设计教法时要符合学生的学法,坚持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索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可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可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幻灯、模型、实物等教具,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综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迷失方向。因为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析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达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激发兴趣
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不受时空限制,直观、形象、生动,有较强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积极地投入学习,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的感观刺激,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学生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发展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仅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和完整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在教学中适当用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奖给小红花,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开展竞赛,让学生在获取成功中体验学习兴趣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范文6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育;思想方法;渗透方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发展,也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数学教师明白也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课程中的优势,但是由于很多数学教师由于自身对于数学教育理念以及新方法的尝试都不是很强,所以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对于思想方式的教学,该怎么去教学,如何更好地教学,都存在一定的不明度.因此,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应该对思想方法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即是目标要明确.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的概念
所谓数学思想即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阐述的理念进行教化,然后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内容产生一种新的认识.并在认识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本质上的认知.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对于思想方法的学习尤其重要,学数学重在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启,更有利于对数学存在的客观规律进行理性的认识.而数学方法则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数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表现方式以及有效达到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数学思想具有普遍性,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方法是有目的性地解决问题的关键措施所在[1].
二、在小学低年级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教学方式以及具体策略分析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中思想方法形成的主要内容
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是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关键和基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勤练自己的智慧,在对数学教学之前,应该先对所需教学的教材进行一番认真推敲研究之后,去寻找知识点中存在适合当代小学生学习以及在他们所能接受范围之内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模式.对于数学知识理论的发掘学习,更应该做到有章法地进行,而不是毫无目的地前行.因此目标一定要明确,教学方法一定要做到新颖且切合实际的教学标准,教师更应该在日常教学方案设计当中,对于知识难点、学生不容易清楚明白之处的要点,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从而对学生有意识地渗透教学思想方法.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与思想方法应该相互结合,二者不可偏U存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进行数学知识理论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这样可以很好地将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要点以及方法目标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追求的学习目标进行完整的统一结合,从而更加方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和学习过程都应目标明确,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循序进行
数学学习并非一蹴而就便能有成效的过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应该具有良好的心态以及端正谦虚的态度.因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并非很轻易就能完成.因此想学好数学,就应该记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进行细小之处的研究,就不能懂得数学里面的奥妙.而对于数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制订明确的目标任务,详细的科学计划,有步骤地分别对学生展开教育.而学生也应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学习数学的道路.只有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为学习数学打下更好的坚实基础.
(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思想方法的教学应该在一个权衡之内
小学低年级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思想方法皆有万变不离其宗之要诀,因此对于方法的大同小异,只要在一个权衡之中,教师便可通过综合性的分析将探究的思想方法进行明细化的深入渗透[2].
三、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应当进行深入的发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传授知识过程中的载体,是将教学过程中那些难于理解难于分析的知识进行传艺解惑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因为对于教学时间以及教学任务的主观片面认识,忽视掉对于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讲解,从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学数学成效不高.也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思想发展水平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意识并不完善,所以对于数学理论性强的知识领悟较为浅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明确的思想方法教育方式,并在渗透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挖掘出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理论的认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知识点的不足必须进行加强,从而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播知识的载体,如果教师能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而又不忘学习更多的适合发展的新专业知识要点,从而更多的是在寻找不同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使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再只是传统形式上的理论教学,更多是要求寻找和把握知识要点的思想方法.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知微悟道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数学思考方式以及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