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1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大中华自由贸易区,制度安排

近些年来,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二者并行不悖。在欧洲,以欧盟为核心的大欧洲经济一体化将达到一个新境界,欧盟将变成拥有至少30个成员、占全球GDP40%、占全球贸易50%的最大经济体;在美洲,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将发展成为有至少15个国家参加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在非洲,以南部非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为基础的一体化安排将会进一步实施;在南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将会加快建立与实现自由贸易区方案;在东亚,日本、韩国都将更积极地参与签署若干个自由贸易协议,建立自由贸易区。

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方建立自由贸易区即“大中华自由贸易区”是两岸四地经济繁荣与发展的需要,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也是新世纪“一国两制”的新发展。

一、区域经济合作对中国的意义

1、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意味着成员国内部贸易壁垒的降低或取消,使得贸易环境相对于非成员国而言变得更为有利,有力推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2、获取规模经济和竞争的福利效应。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工业产品双向贸易的增长上。统一市场的建立为现代化工业扩大生产、享受规模经济提供了可能性。生产能力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增加产出,还可以降低成本和市场价格,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受益,而且在统一大市场下,还可以避免各国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垄断。另外,在本国市场有限需求的限制下,企业规模的发展一方面会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使企业数目减少、竞争程度降低而失去部分经济效益。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不仅提高了部分企业的经济规模,而且提高了整个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了整个统一市场的经济效益。

3、规避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有利于全球福利增进的过程,因为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市场的规模,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从而使得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可以在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中获利。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自发的市场机制起作用的过程,不仅具有随机性,而且其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强者获利、弱者受损。因此,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风险是很难规避的。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一个国家起着主导作用的进程,在国家作用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把全球市场内部化为区域市场,有效地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4、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出于共同的利益,以共同的声音和共同立场一致对外,增强了谈判地位和综合实力,有利于地区安全和多极世界的建立。

5、加速企业的重新组合,提高竞争能力。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相对自由的贸易环境,给区域内企业提供了重新组织和提高竞争能力的机会和客观条件。因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获得,商品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低壁垒或无壁垒的销售,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改善组织结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只有区域贸易成员间的贸易才能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区域一体化才会成为现实的需要。如欧盟经过近50年的努力,其区域贸易占全部贸易的比重达到了60%以上,除此之外,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域内贸易已经超过45%,也就是说,在事实上,两岸四地的贸易一体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我们需共同承认这种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顺乎民意,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辅之以必要的制度安排,以促进两岸四地共同的经济与贸易繁荣。

建立大中华自由贸易区,要从以下经济理论和法律据角度这两方面分析,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据WTO统计,迄今世界已签订120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02年3月1日,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一体化中,绝大多数是自由贸易协议,占所有区域贸易安排的72%,共有175个,关税同盟22个,占9%,服务贸易协议及部分授权条款实施的区域贸易一体化共46个,占总区域贸易一体化的19%,其中除货物外,还涉及服务贸易的有17个自由贸易协议和1个关税同盟安排。目前,除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香港、澳门、中国台湾省尚未正式签署区域贸易一体化之外,WTO的每个成员均至少参加了一个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多者则达30个以上,区域贸易一体化遍布各大洲和地区。

那么为什么要区域化?除了出于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外,其背后的驱动力主要出于各国经济上的考虑。

首先,一部分国家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理上的便利以及文化上的相似性,往往在外贸政策上发出同样的声音,这些想法相似的国家可能会在开放贸易方面比大部分成员走的更远,因此具有相似的禀赋和人均收入的国家之间产业内部贸易水平很高,这些国家传统上倾向于形成区域一体化协议。与区域一体化协议有关的总的调整代价会比在多边贸易谈判的情况下小得多,因为这类国家的贸易主要是中间产品和品种相异的同类产品。大多数成功的区域一体化协议——欧盟、欧洲共同体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其产业内部贸易水平都很高。其次,区域一体化协议是一些国家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规避GATT关于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如果区域一体化协议使不同经济体进行融合,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对非成员提高贸易壁垒的话,区域一体化协议将会给世界带来好处。也就是说在利己的同时不损人。再次,寻求区域一体化协议的另一经济动机是将其作为一种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为了保障市场准入。因为即便是在一体化水平最低的自由贸易区阶段,成员国之间彼此消除了各种贸易限制。

三、WTO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及主要规定

WTO与GATT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持肯定态度的。关贸总协定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区域内贸易自由化,并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是有好处的。WTO的“最惠国待遇(MFN)”原则,其主要目的是避免一成员片面实施贸易措施而导致不公平贸易的产生,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各国利用区域组织之名,造成区域组织与个别国家的对抗。但GATT第二十四条是WTO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它规范和肯定了区域贸易组织的存在。WTO总理事会于1996年2月成立了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CommitteeonRegionalTradeAgreements,CRTA),赋与该委员会审理各国所提出有关区域贸易协议的申请,并制订一个可供依循的标准模式,评估区域贸易协议对多边体制所造成的影响。《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和《关于解释<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的谅解》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对成立区域贸易组织(主要分为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两种类型)的定义、目的、涵盖范围、过渡期、结果及审议等做了明确规定。

(1)定义。根据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第8项规定:关税同盟应理解为以一个单独关税领土代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区内成员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实质上实施同一关税或其他贸易规章。自由贸易区应理解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税领土所组成的集团,对原产于这些组成领土的产品的贸易,已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的集团。自由贸易区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在该集团内成员相互之间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另一方面,各个成员又各自独立地保留自己的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所以,有人把自由贸易区称为半关税同盟。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第4款说明了总协定对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态度:通过自愿签订协定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的一体化,以扩大贸易的自由化是有好处的。缔约各国(方)还认为,建立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为便利组成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各领土之间的贸易,但不得提高对其他缔约方与这些领土之间进行的贸易壁垒。

(2)成立的目的。GATT第24条第4项规定:“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应是为便利成员领土之间的贸易,而非提高其他成员与此区域性组织之间的贸易壁垒”。“参加方应在最大限度内避免对其他WTO成员的贸易造成不利影响”。GATS亦规定:区域化服务贸易的目的,必须是为了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非在提高对外服务贸易的整体贸易障碍。

(3)涵盖范围。区域性贸易组织必须实质上涵盖所有的贸易范围(substantiallyallthetrade,SAT)。GATT第二十四条第8项第(A)款规定,不论为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其构成成员之间实质上取消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本项规定的目的是避免发生“并非真正要在区域之内实施自由贸易,而只欲就某些特定产品形成优惠待遇,以排斥或限制其它国家产品进入其市场,从而形成区域壁垒现象(RegionalBlock)”。

(4)过渡期。不论是关税同盟还是自由贸易区,若不是立即成立,而是经过一段期间逐步完成,则应在合理期限内完成。GATT第二十四条第5项第(C)款规定,签订任何“过渡性协议”(aninterimagreement,即最终将形成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协议),应将形成关税同盟及自由贸易区的时间表及计划包括在内,其时间应不超过合理的长度。《关于解释<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的谅解》规定,只有在例外情形下(exceptionalcases)下,“合理时间”才可超过十年;倘若过渡性协议缔约国的WTO成员认为十年并不足够时,则其应向货物贸易理事会提出其需要较长期间的充分理由。

(5)协议结果。GATT第二十四条第5项第(A)款规定,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对非区内成员的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在整体上不得高于未成立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前之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

(6)审查程序。GATT第二十四条第7项规定,WTO会员欲签署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及过渡协议时,应立即通知货物贸易理事会,并由货物贸易理事会交由区域贸易协议委员会进行审查,并提出报告,送交货物贸易理事会采纳。

(7)对受影响的区外成员的补偿。GATT第二十四条第6项规定,在符合第二十四条第5项(A)款前提下,若成员方为成立关税同盟而必须提高关税,而此项提高并不符合GATT第二条(减让表)规定的,则必须适用GATT第二十八的条所规定的“调整关税时对受影响国家的补偿”。《关于解释<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二十四条的谅解》第五项规定的补偿形式为:调低其它关税类别的关税。如果不被接受,双方应继续谈判;若在合理期间仍无法达成协议,关税同盟有必要进行修改或撤回其减让。

由此我们得知,相对于内部成员来说,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对其他WTO成员实行贸易歧视。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取消贸易壁垒毕竟是朝着完全的贸易自由化迈进。国际贸易理论基础知识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及世贸组织所推行的贸易自由化最终会使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这也决定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但人类几千年以来就存在的政治、文化、宗教、民族等方面的差异性和资源禀赋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都不是旦夕之间就能消除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必经的发展阶段,是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台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显著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因此对于区域经济集团来说,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是一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促进的矛盾体。但应当注意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世贸组织第24款允许区域贸易协定作为一个特例存在,条件是它在促进区域内贸易流动的同时不得提高对外部世界的壁垒,即区域贸易协定应该补充而不是威胁多边贸易体系。也就是世贸组织允许在坚持非歧视原则的同时,允许区域贸易协定的存在。世贸组织对贸易协定的认同为区域贸易协定的扩展提供了极大的制度空间。同时由于世贸组织无法满足一部分国家在开放贸易方面的需求,从而导致一些国家致力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因为他们在多边谈判中无法达成的协议却在双边或诸边谈判中取得成功,许多贸易自由化措施都是首先在区域一体化内部实现的。可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殊途同归

四、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想

(一)模式选择

区域一体化协议(RIAs)根据一体化程度可能会有几种形式:在自由贸易区中(FTA)中,成员国之间消除了贸易限制,但各成员均对区外成员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关税同盟是具有共同对外贸易政策的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是一种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关税同盟;经济同盟则是一种成员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经济政策的共同市场;而货币同盟是采用统一货币的共同市场或经济同盟。就目前,在WTO协议中,GATT第24条规定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例外,

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关税事务进行合作的地区经济组织,两者的区别在于关税合作的范围与程度有所不同。关税同盟是一些彼此之间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实行共同关税壁垒的财政合作形式。在关税同盟下,某一成员国对来自其他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而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按共同制定的统一对外税率征收进口关税。在自由贸易区下,各成员国相互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但对非成员国的商品则分别按各自规定的税率征税,各成员国没有共同的外贸政策,各自按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本国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与关税税率。显然,相比之下,关税同盟成员国对整个组织所承担的义务和所受的约束范围比自由贸易区要大。

因此,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显然建立自由贸易区比较切合实际,也更易行。应该采取有层次分步奏的方式,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一体化水平上。首先建立类似于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即CEPA(closerEconomicRelationsArrangement),使两岸四地彼此之间消除贸易壁垒,之后随着彼此间经济联系的不断增强和“一国两制”不断深化,四方的关系可以升级为关税同盟,最终发展为完全的经济共同体(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

(二)制度安排

两岸四方的经济联系、要素流动日益密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日益深层次的经济融合并没有产生两岸四方间重大的协定和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安排,而且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一直是在台湾当局各种政策限制和阻力下实现的。

换言之,如无政治障碍,两岸四方现实的经济一体化将会发展到更高层次。尤其是对内地和台湾来说,其一体化的特点在于它是绕过政治障碍“自然”形成的。其隐含的意义之一就是,当政治壁垒拆除工作迈出一小步,由于经济关联的相互作用而引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迈出一大步。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得出,两岸四方经济一体化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受经济利益所驱动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和格局的变动,两岸四方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对两岸四方都是挑战和压力,两岸四方应意识到强化业已形成的利益共同体的紧迫性。因而,顺应经济发展规律,推动两岸四方经济一体化,制定适当的制度安排,是两岸四方最现实的选择。

制度安排是四方经济向高层次多方位融合的关键。两岸四方的经济联系、要素流动日益密切,但其经济合作内容主要是外向型的产业,其结构和布局特点是港澳台地区的生产化解和资金、技术等要素通过不断转移的方式扩散到华南地区,在两岸四地之间形成了一个世界上出口量最高的制造业加工基地。但由于缺乏政府间的正式安排和高层协调,其合作性不稳定,难以全面发挥区域合作的竞争优势,影响到四地高层次运作和进一步的经济融合。如何进一步深化两岸四地间已具雏形的产业互补和分工体系,使更多的经济资源纳入到区域合作中来,加快区域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生产、服务、创新为一体的经济整合,制度安排成为其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伯纳德。霍克曼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法律出版社,1999.1。

2、黄东黎《国际贸易法经济理论法律案例》,法律出版社2003.8。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2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财政行为;协调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080-03

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就是打破地区问行政区划界限,通过区域经济联合,促进区域经济优势的充分发挥,逐步缩小区域内部问的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风起云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一定必然带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诱人愿景,环京津地区贫困带的存在就足以证明这点。撇开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是,各地政府财政行为的差异,以及由此衍生的资源流动格局正在影响甚或加剧了京津冀之间的发展差距。

经多年酝酿,河北省、北京市两地将在环绕着北京1000公里、2.7万平方公里、13个县市区范围内建成环首都经济圈,最终将其建成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可以说,环首都经济圈是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样板田和试验地,其成功经验将发挥示范效应,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财政乃庶政之母”,财政收支行为体现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以及政策取向。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这个“第一战略”实施进程中,应发挥财政行为的积极效应。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运行机理,结合河北省、北京市两地社会、经济状况,按照两地党委和政府的战略部署,我们认为,两地财政行为必须立足于:夯实基础、促进融合、引领发展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近期两地财政行为重点应该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福利落差;高起点出台优惠政策,净化投资环境;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对接,夯实腾飞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京冀两地应大胆创新,联手出击,加强财政行为的创新和协调,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给力”。

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的“短板”分析

1.生产要素和技术自由流动还受到行政区经济的约束。由于受行政区划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京津冀之间蕴藏的资源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稀缺资源的流动受到很大制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2.对首都经济圈的一体化认识不到位、观念不统一。调研中发现,地区间对一体化的认识存在着一定分歧。目前有几种认识倾向:一种倾向是河北认为多年来维护京畿安全稳定的成本没有内在化为收益;一种倾向是天津认为和北京合作才能实现“给大象插上翅膀”的梦想;另一种倾向是北京唯恐沾染上河北省这个“穷亲戚”。在不同的倾向下,各地对一体化的理解只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上,而没有从区域经济整体利益的层面去理解,势必难以形成合力。

3.产业同构化,地域问经济发展水平落差大。多年来,京津冀之间习惯于各自为战的竞争状态,各地产业发展自成体系,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在财政利益协调机制未能及时跟上的情况下,成为产业对接以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同时,从经济总量(人均GDP)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按钱纳里的标准),目前京津地区已进人工业化后期或高度工业化发展阶段,而河北省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因此使其成为区域发展的“飞地”,大量的资本和人力都流失到京津地区,这将是京津冀一体化或者环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一个主要障碍。

4.财政利益分歧仍然存在,缺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上的利益补偿机制。调研中发现,由于历史和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河北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特别是环首都地区,形成了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带。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历史政策造成河北省单方面对京津地区的“奉献”是主要原因。比如张家口、承德市几十年来已向北京官厅、密云水库输水数百亿立方米。为保证向首都供水,国家不允许上游新建蓄水设施,严格控制高耗水农业,许多农田、农民饱受干旱之苦。同时,环首都各县市严把项目审批关,对污染较重的项目,一律不批准上马。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建立公共财政的区域补偿机制,通过规范的利益转移来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经济薄弱地区的保障能力。

二、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财政行为的方向

1.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消除福利落差。环首都经济圈各县市与北京市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落差很大。尤其是在教育文化、治安状况、基础设施、养老医疗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过大,使得环首都经济圈的资源吸引力不足,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如果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推进,这些差距不能得到及时的消弭,甚至有放大的可能,那么蓄势待发的一体化进程就丧失民意基础。因此,两地政府应该联手出击,保证财力,补齐基本公共服务这块短板,消除后续的对接障碍,让经济圈内人民受惠,让蓄势流动的资源得到正确引导。

2.高起点出台财政优惠政策,净化投资环境。不难想象,随着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大量优惠政策行将出台,这就涉及如何确定优惠政策的起点。当前流行的说法是“政策比当年深圳更优惠”,对此,本文认为,环首都经济圈的优惠政策应该伴着“高起点”的原则,做到以下三方面:

优惠程度的可比性问题。如果说京津冀经济圈的发展进程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也理当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优惠政策也当以此为标准。至如是否要“比深圳优惠”,值得考虑。因为,就资源的流动抉择而言,往往是在相邻地区之间比较。所以,环首都经济圈的优惠政策可以避开几千里之遥的深圳,而应以近在咫尺的滨海新区为参照物。优惠政策应以可持续发展为起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将其建成我国北方瞩目的发展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绿色生活高地。这透露出了决策层对环首都经济圈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殷切期望。因此,财政优惠政策应该杜绝“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急功近利时效观,树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政策时效观;财政政策的优惠应坚持“以为人服务为主,为资本服务为辅”的政策目标;重新建立财政优惠政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去GDP泛化现象。优惠政策应以财政承受能力为度。当年深圳的改革开放是国家战略,其优惠政策是“举全国之力”,此次的环首都经济圈建设是“举河北7000万人之力”,两者不在一个层面。因此,此次行将出台的诸多优惠政策应该以河北省或者北京市的财政承受能力为度,要正确处理“用尽力”和“巧用力”的关系,尽量发挥财政政策杠杠“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优惠政策应进行形式多样化创新。优惠政策的目的在于形成政策“洼地”,以便让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入。问题在于,在环首

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百业待兴,财政压力很大,这些“洼地”不一定非要政府“挖”。即便是需要政府支持,不妨进行诸多制度创新:多出政策少出钱,政府不必大包大揽;优惠形式以引导性的财政支出为主,以减税让利为辅,使得政策导向显性化;优惠的程度应以参与式为主,点到为止,诱导社会力量的参与,避免财政全程陪同式的扶持。

3.促进产业与科技双对接,夯实腾飞基础。河北省将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的产业定位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特色鲜明的产业带,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可以看出,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环首都经济圈的“命门”,不然,环首都经济圈充其量就是一座座“卧城”。与北京相比,环首都经济圈不仅存在明显的产业梯度落差,也存在日渐扩大的科技落差。两地基于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区域产业转移,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协作重点。但是,这不意味环首都经济圈成为传统产业和落后产业的“收容站”。如果若干年后,环首都“贫困带”变成环首都“污染带”,则更为不幸!因此,值此大力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之际,河北省与北京市理当实施产业与科技“双对接”战略,方能摆脱低端锁定的分工惯势,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同时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双赢”,实现两地由产业联盟向科技联盟的转化,为河北省未来的经济腾飞积蓄力量。

三、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政府问财政行为的协调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主体财政行为的协调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认可和借鉴。且不说欧盟财政政策的协调那样的大手笔,国内也有现成可资借鉴的案例,比如乌昌财政一体化运行就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京冀两地财政能力差异很大,如果听任两地财政进行全方位而无序的财政竞争,必将导致“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的结果,前些年诸多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高屋建瓴的看,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标志着两地实现了由“竞争”向“竞合”的实质性转型。当然,这也要求两地进行大量的行动协调,不然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难以为继。

结合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近期财政行为要点,本文认为,未来京冀两地财政行为的协调有如下结合点:

1.建立财政协调组织。为了削弱行政藩篱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影响,提高财政运行效率,必须由河北省、北京市党委和政府出面,组建一个涵盖财政厅、发改委、交通局、旅游局等单位的联席平台,定期通报情况,现场处理问题。就财政协调而言,可以成立“环首都经济圈财政联合委员会”,河北省财政厅、北京市财政局、环首都13县市为会员。下设政策协调办公室、转移支付管理办公室、建设规划办公室、争讼处理办公室。

2.规范财政竞争秩序。基于“共赢”和一体化的需要,必须重新界定财政竞争边界,规范财政竞争行为。首先实现北京周边市区与河北省环首都县市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避免落差而引致资源的极化效应。第二,两地财政优惠政策的出台都必须提前征得双方的“谅解”和“备忘”,避免互相拔高优惠价码。第三,两地如存财政争议坚持协商解决,不能在未经磋商的情况下一方采取报复或诉讼行为。

3.联手财政监督行动。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将“空降”大量的优惠政策、“空降”大批资金和项目,而且还涉及诸多国有产权变更等事项,为各级部门和官员“寻租套利”提供了机会。为净化投资环境,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保驾护航,两地财政必须联手加强财政监督,既保护国家利益,又要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争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这标志着环首都经济圈这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可以借此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给予京津冀地区差别性的财政、金融政策。

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财政行为的创新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为多样化的财政制度创新提供了“温床”和“沃土”,京冀两地完全可以通过财政行为创新缓解财政运行的压力。

1.创新横向转移支付行为。转移支付是平衡财政落差的有效工具,主要有横向转移支付和纵向转移支付。北京和环首都经济圈之间存在着横向转移支付的条件和经验。北京市对张家口的环境及生态补偿一直成为财政学界横向转移支付的典范。值此环首都经济圈建设之机,本文认为可以继续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创新性探索:第一,转移支付内容的创新。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的横向转移支付可以包括环境生态补偿、公共品外溢性补偿、产业转移与消化补偿。环境生态补偿主要是对环首都地区为保护首都必需的自然环境所做贡献的补偿;公共品外溢性补偿主要是环首都经济圈的治安、城建、教育等公共服务缓解了北京市同类财政支出的压力而做出的补偿;产业转移与消化补偿是北京地区落后产能的转移至环首都经济圈给后者增加了消化和升级压力而做出的补偿。第二,转移支付方式的创新。在近期,应以有条件拨款或者有条件配套拨款为主。也就是北京对环首都经济圈的转移支付与具体项目挂钩,特别地要与那些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当地居民基本生活的基础性项目挂钩。让两地人民体会到温暖和关怀,享受一体化的好处,增强一体化的信心。第三,转移支付环节的创新。主要是指延伸转移支付的链条,一直要延伸到乡村级。要形成市对县、区对乡、居委会对村等多形式的转移支付渠道,减少转移支付的中间环节,避免“雁过拔毛”的现象。

2.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容乐观的是,环首都经济圈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北京市相比差距很大,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来自北京市经济和社会辐射将得不到延伸,“辐射”就变成了“反射”或“折射”。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3

(湖南广电,湖南 新化 417600)

摘 要:纵观全球,绝大多数港口都扮演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一般来说,港口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整个港口城市的迅速崛起。因此,港口与所在区域是密切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区域间的贸易往来、经济互动,使得港口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只有掌握其发展特征及相互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合理地制定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发展。

关键词 :港口;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071-01

收稿日期:2015-03-04

作者简介:李奕含(1988-),女,湖南耒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港口是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带动了港口城市以及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分配,在区域经济贸易、物流资源分配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港口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经济统一体,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以及港口经济发展亟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港口经济概述

港口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指依托于港口以及周围区域,以港口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经济。港口经济主要运作形式为物流运输,并结合相关港口产业,相互之间关系紧密,互相协调,整体发展,最终促进港口城市以及周围区域的共同繁荣发展。港口经济有其独特的经济特点,主要有:港口经济具有集群化特征,港口经济的贸易物流占据有利地位。

1. 港口经济的集群特征

港口物流贸易的形成,通常会带动周边地区各部门各产业的共同发展,比如说,港口物流相关的企业单位、政府相关部门、保险行业、有关培训机构等,各种机构组织以及相关企业通过港口这个平台,可进行物资调度、人员培训,资源共享等,展开互利互助,同时存在良性竞争关系。相对完善的港口设施以及人员配置,共同依托于港口这个小平台,优化港口集群的贸易配置效率,最终形成一个以提升集群内部效益以及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完备的网络贸易体系。

2. 港口经济的贸易优势和物流优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港口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运输和储藏,港口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港口经济的发展使得以港口为中心的贸易和物流成为周围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依托。港口越来越多地担任起对外贸易以及物流集散中心的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港口发展为技术引入提供了区位优势、港口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中产业层次提升、港口发展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

1. 港口发展为技术引入提供了区位优势

港口的区位优势使依托于港口而发展起来的区域经济呈现辐射状发展,港口的特殊区位能够吸引更多的贸易资源,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政府相关部门、物流企业、培训学校以及信息和资金都随之而来。同时,由于港口可以减少运输成本以及中转费用,港口独特的区位能够提高周围地区的产品竞争力。此外,港口的独特区位能够给本地区带来新鲜活力,提高人员的就业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周围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

2. 港口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中产业层次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港口作为区域经济的一部分,对于该港口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查显示,港口经济对于区域经济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港口物流供应,港口货物储存和运输,港口部门管理以及港口的生产装卸。因此,港口经济的发展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能极大地促进港口城市及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生产水平的提升。此外,港口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说,劳务人员自身的消费,港口发展水平提高对房价的影响,外来人员就业培训带来的经济贡献等。因此,港口的发展对港口城市及周围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层次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3. 港口发展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了基本条件

因港口发展而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效案例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是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助于将本区域发展成为经济中心,能够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利于资本项目的开放,加快离岸金融项目以及汇率自由化的发展等。港口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需要政策的支持,并需要港口自身发展水平的提高。勇于创新并加快经济制度改革,能够为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条件。

三、结语

港口是经济贸易的重要枢纽,通过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港口城市及周边城市的迅速崛起。因此,深入分析港口经济的含义及特征,了解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极为重要的。掌握港口经济发展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方案,是促进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不断提高我国港口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成龙, 程钰, 任建兰. 山东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协调性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3,15(3):118-125.

[2] 罗永华.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以茂名市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0 (5):41-44.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4

关键词:港口发展优势物流中心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是方兴未艾,在我国也正成为企业家们纷纷追逐的新领域。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对全球经济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对交通运输业的冲击尤为重要。在综合物流的冲击下,交通运输业从生产到服务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港口是21世纪全球运输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建设港口物流中心,确保港口物流顺畅有效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港口效率,降低港口营运成本,改善服务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同时还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建设港口物流中心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成为继资源节约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都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沿海港口是水陆交通综合运输体系的枢纽,是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是城市经济中心各种经济资源要素聚集和释放作用的重要条件,具有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中心的潜在良好基础。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以战略的眼光,开放的思路,务实的态度,正确的策略,确立港口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明确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重点,拓展港口的各项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传统的港口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把港口区域建设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运输、通关、保税、加工、整理和信息服务功能,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有序运作,达到对物流活动进行集中控制,组织协调,平滑衔接的现代物流中心,是形成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基本环节,对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区域的地理资源、产业结构、人口社会、运输条件等要素组成,区域经济中心和经济圈的形成取决于各种经济要素的有效聚合与辐射。我国沿海港口城市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处于我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前沿地区,产业结构齐全,社会人文环境良好,交通便利,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建设我国物流体系中的港口物流中心,促进经济要素的有效聚集与辐射,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中心和区域经济圈的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港口发展物流中心的优势

物流中心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物流园区大多布置在城中心区边缘和失去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这使得港口成为发展物流中心的选址之一。尤其是港口在发展物流中心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现代港口是综合物流供应链中的最大货物集结点。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和终点。综合物流不仅在海上形成了枢纽港的分离,而且在陆上形成以港口为端点,以内陆的物流中心为集散点,以不同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为运输通道的内陆网络体系,运输的规模经济性和路径的衔接要求货物能够适当储存在港口,以保证既可以不间断的供应市场需要(指产成品)或满足工厂生产需要(指原材料),同时又可以达到降低单位成本的目的。因此,港口是最大货物的集结点,丰富的货流是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的物质基础。

2.现代港口拥有提供物流服务的硬件设施。

港口一般都已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仓库、堆场、后续用地等)与外部衔接的通道,以及从事产品装卸、堆存的装卸搬运机械以及保管和多式联运的经验;同时港口还拥有和许多运输企业、公司、加工企业、流通企业密切的业务联系。在此基础上构筑物流中心节点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具有投资省、起步快、易上规模的优点。港口在物流服务链殊的地位为港口建设物流中心,获得物流增值服务价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现代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

由于港口运输优势,世界许多最重要的港口都有“前港口,后工厂”的布局设置,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也选择港口城市作为发展之地,世界重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现代港口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汇集了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成为区域乃致国际性的商务中心。

4.现代港口是最重要的信息中心。

对国际贸易来说,港口作为国际物流链中的技术节点,是船舶、航海、内陆运输、通讯、经济、技术汇集点。在港口地区落户的有货主、货运、船东、船舶、商品批发零售、包装公司、陆上运输公司、海关商品检查机构等。现代港口已从纯粹的“运输中心”(运输+运转+储存),经由“配送中心”(运输+转运+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加工+配送)发展为今天的“综合物流中心”(运输+转运+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加工+信息处理)。随着国际多式联运与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信息流的汇集中心。

港口应如何建立物流中心

我国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业虽已具备一定条件,但同发达国家港口的物流中心地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所以港口向现代物流中心的转化仍需长期努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设物流中心,使港口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1.建立主要物流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功能是提供货物包装及再包装、贴签、装配、分拨、开发票和增值税管理等服务。配送中心利用完善的信息通信网络,为物流服务企业和货主提供货物状态和存贮信息。

物流设备和工具的现代化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的高低和物流链的畅通,也直接关系到港口的经济效益。配送中心的建设要运用现代物流技术,采用先进物流装备和工具。港口配送中心的建设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配送中心选址和规模的确定

(2)配送中心库场货位布置

(3)配送中心设备装备研究

(4)配送中心物流管理计算机系统研究

2.建立物流管理中心

由于物流业发展使港口功能定位发生变化,即由传统的货物装卸、储存发展为系统化典型的物流配送服务,港口内部经营结构必须调整,建立完善的港口物流管理系统,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效率,完善物流服务功能,降低服务成本。

港口物流管理中心负责规划、组织物流网络的建设,负责指挥、协调整个物流网络的运作。一个完善的物流管理中心的建立必须具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要求:

报关自动化系统。使所承运货物的所有资料都进入这个系统,这样手续在货物到达海关之前即已办完。

及时追踪系统。所有交付货物都能获得一个追踪条码,货物走到哪里,这个系统就跟到哪里。追踪系统进入全球因特网,每天有上万人次通过网络查询他们托运的货物的踪迹。非电脑网络客户可以用电话询问“客户服务中心”。

信息数据中心。将所运货物的档案资料从世界各地汇总到这里,货物送达时,投递员借助一个类似笔记本电脑的“传递信息读取装置”,摄取顾客的签字,在通过送货车上的转换器,将签名直接输送到“数据信息中心”,投递实现了无纸化操作。

包装检验与设计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数据库中储存着大量的抗震的,抗挤压的,防泄漏的等等各种包装案例。服务中心运用这些信息为客户提供包装设计服务。

拥有集管理,指挥,调度,信息,衔接和货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3.建立物流信息中心

港口物流信息中心负责协助物流管理中心指挥、协调整个物流网络的运作。负责物流信息的接收、处理与发送,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参考数据,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查询服务,为港口物流顺畅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港口发展现代物流要做到高效优质服务,提高竞争力,必须改变港口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加快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建设,发展客户最欢迎、能吸引货源与运力的EDI技术及信息网络技术,使港口具有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功能,能自动地通过电子传输方式,将标准化的电文传送给运输伙伴,做到港口与货主、口岸、承运人、目的港、中转港及其他相关单位之间,用电子传输货单、舱单、发票、海关申请单、进出口许可证、描绘货物的品种、数量、尺寸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代替传统的当面交接单证和直接面谈方式,大大减少纸张票据。

港口要成为物流中心,必须以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保障体系,融入网络经济中,使港口成为物质流、现金流、信息流汇集的中心。

4.建立加工、转运、存储中心

现代港口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由于港口运输优势,世界许多最重要的港口都有“前港口,后工厂”的布局设置,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也选择港口城市作为发展之地,世界重要港口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工业基地,都建有加工、转运、存储中心。加工、转运、存储中心也需要进行选址和规模的确定,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计算机系统等研究。

结束语

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的窗口,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港口的业务量,新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也能从港口机械的设计及制造中反映出来。新的管理思想的出现也会使得港口管理模式的转化,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满足客户的新要求,增强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特别是进入WTO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港口现有的优势,使港口向物流中心转化已成为港口求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中心的运行,一定会给港口和其所在城市带来新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建设港口现代物流中心,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2.4

2.现代物流为港口业加油,张浩,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2.9

3.现代港口发展新特点与我国港口的建设,陈柳钦,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2.7

4.港口应围绕主业发展物流,王一群,中国第三方物流网,2002.11

作者简介:

蒋惠园,女,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5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 课程教学改革 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

目前,《国际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法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1]因此,在课程教学上,应以法学的特点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为目标。

1.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日益高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经济交往活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中国成为WTO成员方后,对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相应地,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和研究便成为当务之急,因为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适应对外经济交往需要,既懂国内法又懂国际法、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的涉外应用型专业法律人才。

对法学专业的国际经济法课程而言,教学的困难主要在于学科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学生存在畏惧心理,而且许多学科内容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容易碰到,因而缺乏感性认识。此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变化的速度很快,增加了学习与教学难度。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必须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

2.教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当然,国内一些学者对国际经济法课程也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从教学内容上看,已有学者针对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庞大的特征,提出将国际经济法分为理论课与应用课;从教学方法上来看,大多学者主张应加强案例教学,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比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授课,优化教学效果;从教学目标来看,有部分学者认为对国际经济法应采用双语授课,实现培养既懂法律又懂外语的专业人才的双重目标。这些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提升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但是,尚有诸多问题未能涉及,不能实现国际经济法课程所应实现的目标。

3.教学改革的基本进路

3.1教学内容改革

基于本门课程体系内容庞大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应设置国际经济法的课程群,以一门基础理论课(如国际经济法概论)带动几门应用课(如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知识产权法、海商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商事仲裁等),从而体现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形成兼顾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结构。在课程的设置上,注意知识点之间的重叠,特别注意开课的顺序。如《国际经济法概论》应开在最前,国际商事仲裁应开在最后,其它几门课则可在中间以两个学期左右的时间有选择性地开完。

3.2教学方法改革

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同时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式、讨论式、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案例汇报等的方式,强调仿真性和互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国际经济法课程网络平台,开设师生互动窗口,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面向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开设网上信息与咨询服务窗口等,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直接在网上布置相应的思考题与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可让学生到各级法院去进行调研,收集目前中国与其它国家在进行经济交往中所产生的典型案例;亦鼓励学生去参观各种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型博览会,如南宁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了解中国东盟国家的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所经常遇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同时指导和支持学生去政府机关现场采访或进行网上搜索,理解现阶段中国与对促进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与推行的政策。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让学生去调查、收集案例素材,使学生亲身感受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结合一些区域性的特点,使学生尽可能了解地方涉外经济中的问题,使之毕业后能够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3.4推行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

为了实现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双重目标,在设置国际经济法课程群的基础上,应选择国际贸易法进行双语教学。如果直接对《国际经济法学》采取双语教学,结果会让学生既没学好知识,也没学好外语。因此,为起“一石二鸟”的作用,可在《国际经济法学概论》中先用中文讲解国际贸易法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再对《国际贸易法学》采取双语教学。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全部使用英语,只在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时候才用中文讲解。同时,应选用实务性较强的英文教材,组织学生以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常见纠纷为模拟案例,开展英语模拟法庭,提高学生用英语演绎法律专业、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可使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更趋合理,并更具针对性;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推行双语教学,真正培养一批懂法律会外语、懂理论会实务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

注: ①本文为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高校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改革研究》(编号:2009C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范文6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欧美等发达国家较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其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征

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综合经济学课程,涉及面比较广,不仅要研究各国的国别经济、国际经济的传导机制,还要研究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而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理论又都非常丰富,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也错综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地探讨,这使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丰富,尤其是理论研究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国际金融理论等纷纷由传统的理论向新理论的方向发展。

(二)世界经济概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往往依赖于教师灌输理论,不利于自主性和创新性的提高。高等教育与初等教育的不同在于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像世界经济概论这类的经济课程,其理论抽象、复杂以及逻辑性极强,更需要学生自己反复推敲,认真思考。这就要求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收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并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展开分析。

2.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不畅,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了解不足,教学整体效果较差。在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填鸭式”方法尽可能地将世界经济概论的所有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未必被学生所认可,而单方面的讲授方式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致使教学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准确判断学生学习的真实能力。通常世界经济概论的考核是到学期末举行一次性的考试,实践证明这种考试是不科学的,它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而“临时抱佛脚”的作法也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和应付心理。

(三)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参与式教学法更加突出师生双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一方面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参与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的、立体多维的考核评价体系,打破传统的“千人一卷”的考核模式,通过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多种渠道给予评定,从而更加科学地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

三、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模式选择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把教材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判断世界经济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而在讲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时,也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反全球化运动,分析为什么反全球化运动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展开,参加者涵盖各行各业,不仅包括工人、农民、环保主义者、宗教人士、中小企业主、人权组织、工会组织,甚至还包括一些学者和政界人士,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二)角色互换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知识点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模式可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对此可以通过师生的角色互换,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章为例,该章内容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纯理论方面,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成因、作用等,还包括众多的实践案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东盟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中的实践案例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事先选择一个展开研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现状、对成员国乃至非成员国的影响、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撰写学习报告,并制作成精美的PPT,最后选择完成较好的几组上台讲解,讲解完后允许其他小组提问,相互探讨。

(三)专题讲座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知识点较为分散,有些知识点需要补充大量的时事材料及背景资料等,对此,不妨采取专题讲座法,从而使学生思维清晰连贯,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如在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时,可以援引相关背景资料和时事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让学生现场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当前国际分工的性质时,可以引入“国际分工陷阱”这一案例要求学生分析当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不平等的现象。而在讲解世界资源状况时,也可援引“世界粮食危机”案例要求学生分析世界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五)实践教学法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或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经济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如在讲解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时,可以指导学生针对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发展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撰写科研论文。

四、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参与式教学的整体安排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充分利用参与式教学法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课前教师需要对拟开展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利用校内网或公共信箱事先公布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案。此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随时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与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二)注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要充分掌握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最新的研究动态,更要时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有效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并不在课堂,而在课前准备,课前充分的准备需要花更多的精力、时间。

(三)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

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对世界经济概论知识的掌握可能是孤立的、跳跃式的,而整体和系统性较弱,因此,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时,教师需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理顺知识体系。可以是课前先将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告知学生,也可以是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