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1
>>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 NGOs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西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和谐新农村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新农村建设任务之“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思考 农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分析 发展乡村旅游促新农村建设 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个关键问题 论新农村展示设计对民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试论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论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06-15.
[2] 陈佚生,张存立. 合山煤矿的前世今生[N].南国今报,2010年5月13日第35版.
[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合山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Z].(桂政发[2010]35号).
[4] 合山市政府.合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规划[EB/OL]. http:///show.asp?id=862.2011,12,20.
[5] 何志文,吴海强.合山,让红水河俯首折腰的山城[J].广西城镇建设,2011(4):89-93.
[6] 马鸿斌. 2008广西合山赏石节、柳州国际奇石节文化之旅[EB/OL]. http:///u/2371.shtml.2010-01-14.
[7] 合山市旅游局.合山市旅游局十二五发展规划[Z].2010,03,21.
[8] 吕敦玉,周建伟,余楚,等.开发建设广西合山国家矿山公园-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的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1,18(5):6-9.
[9] 王建喜.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农民就业的影响研究-以南京江心洲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166-169.
[10] 兰宗宝,苏晓波,莫彬,等.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建设[J].广西农学报,2009,24(2):75-78.
[11] 王娟,李文兵.浅析发展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2(2):28-31.
[12] 宋瑛.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4):107-111.
[13] 刘战慧.韶关市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2(3):179-181.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2
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提升,是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的主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林业站工作范围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了林业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是集体森林资源的基层管理者,是组织亿万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组织者,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服务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一、基本覆盖的网络优势
乡镇林业站早已成为集体林区林业发展的重要管理组织,基层林业站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技术推广、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着立体化、全方位覆盖的特点。其触角要覆盖延伸到村屯的每一个角落,其工作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林业站设在基层、面向林农,通过“政府网”,依托数字林业平台窗口前移,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延伸到村屯的末端。方便了农民办事、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林业站肩负着各项林业方针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承担着宣传站、管理站、执法站、推广站、服务站的角色,可以通过多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美化绿化专业知识培训学习,让广大农民群众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和更新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不断优化、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
基层林业站在这项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作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进一步提高绿化品位,在道路村口、房前屋后着力打造一批绿化精品,让绿色扮美扮靓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不仅要“建”,而且要“管”,要把抓好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作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提升。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乡村相继成立了各种协会或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比如乡村护林联防协会、林果协会、苗木协会、家庭合作林场等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站可以主动与农民、协会、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加强沟通联系,打造数字林业平台。建立与各种林业协会、技术服务组织相连接的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发利用、技术服务、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指导服务。一般性技术问题,可通过热线及时解答,复杂疑难性问题可先通过电话预约、再通知反馈或上门服务。只有通过沟通联系,方可及时解决广大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做到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二、全程跟踪的服务优势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林业站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组织。
林业站服务的内容非常丰富,贯彻于林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一是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及有关政策,在群众中形成广泛共识,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二是大力提供科技服务。包括林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技术指导,重点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三是提供物资供应、市场信息、法律咨询服务。四是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矛盾,提高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开展美丽乡村村建设,要认真组织实施为新农村建设办好四件实事。一要抓好林农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林农和林业科技的“明白人”;二要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积极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积极扶持一批林业科技示范户;三要积极引导建立和扶持各种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林业站、林农、协会、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组织相连接的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四要简化办事程序,一切为群众服务。为方便广大农民办事,要实行服务下移、关口前移,适当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简化办事程序,简化林业办事程序和环节,为当地农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真正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充分发动群众,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当好引路人、服务员。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真正实现“要”到“我要干”的转变,引导群众要当好主力军、运动员。
三、示范带动的引领优势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3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礼堂;作用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250-01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活态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体现。如何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全方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文化战线工作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做到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值得思考。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承保护工作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能有机融入到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不仅有利于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1、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礼堂“两堂”“五廊”建设中的相互促进。展示展览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展示素材,或者内容单调肤浅,那么文化礼堂建设就会显得单薄空洞。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农村非遗)则能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提供素材、彰显特色、增添亮点,从而发挥独特的吸引、宣传和教化作用。如浙江丽水松阳县(以下实例简称松阳县)赤寿乡梧桐口村则充分整合利用村内保存完好的祠堂、古民居等资源,打造“古村文物馆”,对一些破损的墙壁、格扇门窗、牛角、古字画进行仿古修复,较好保留了历史建筑原有的风貌。如村史廊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历史资源。深入挖掘村情村史、宗谱族谱,整合提炼出各个村庄的“传世之宝”和“存世之事”。如松阳县吴弄村、蔡宅村深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典故、人文风俗共20余个在村情村史、历史文化版块进行陈设展示,让古村落不仅仅是古老的房子,还包括房子和村子的内容和故事,让古村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内涵。特色廊的建设中,如松阳县大东坝镇蔡宅村和二滩坝村对采茶灯、正月龙灯、狮子灯等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以展演、实物展示等形式巩固传统历史文化。在特色展馆建设中则需充分整合民间特色资源,挖掘整理古村、民俗、宗教、姓氏文化等田园文化脉络,整合提炼出蔡宅客家文化、吴弄晒红烟文化等一批乡土特色文化,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这些都是农村非遗在文化礼堂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2、内涵与保障的相互促进。农村文化资源比较匮乏,而农村非遗含有许多精神、礼仪层面的文化内容,如结婚礼仪、学子入学礼仪、年俗礼仪等习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发展,逐步凝结成特色和精华。这些特色和精华能丰富和提升文化礼堂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其精神家园的作用。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五廊”建设,能为农村非遗传承提供阵地和展示展览平台,增强了非遗工作的实践性。
3、活动与载体的相互促进。农村非遗的特点是活态的流变,如传统的松阳高腔、道教音乐等,能极大地丰富农村文化礼堂的活动内容。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村非遗的传承载体,如果没有这个载体,非遗就像尘封的宝剑会生锈,又如失去土壤滋润的树苗会干枯。
4、传承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农村非遗需要加强保护和不断演练,才能传承发展,如大东坝山边马灯、采茶灯等,文化礼堂需要宣传培育、潜心研究,才能创新繁荣。所以,农村非遗融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能实现相互依存、共同提升的良好效果,必将极大地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5、建设与教育的相互促进。采取戏剧、戏曲、小品、文艺演出等宣传教育方式,宣传、展示农村非遗,农村非遗开发和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二、影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作用发挥的因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也受到农村老百姓的欢迎。如何发挥农村非遗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相互作用,有一些问题急需及时解决。
1、外部条件欠缺,具体表现为四个不够:一是社会氛围不够。在现代化浪潮的强烈冲击下,不少古村落、民族建筑和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公众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珍惜,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参与,以及对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等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资金投入不够,财政预算安排在文化建设和非遗工作上的资金很少。三是人才储备不够。农村非遗传承和文化礼堂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基层文化工作者长期缺乏,农村非遗传承人的年龄逐步增高,待遇问题急需解决,使许多农村非遗技艺失传,甚至消失,严重影响农村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4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农村信用社 工作创新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为群众服务质量与水平,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进行系列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生机。然而,面对事业不断壮大,业务迅猛发展,本应该与经营发展相匹配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未能及时跟上节奏,表现出不适发展新要求,出现的断层,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提升改进工作对策措施的肤浅观点,请同行交流指正,旨在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做到保驾护航。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新时期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和社会的重要政治手段。在当今新形势下,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须改革经营业务策略,不断推出服务产品,得到广大用户青睐,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继而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持续发展生存提供坚实保障。但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需全体员工通过岗位扎实开展,辛苦付出,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驱动员工齐心协力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就只有靠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政治手段,才能帮助员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以主人翁姿态,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股合力,同心同德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信用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农村信用社现正处改革关键时期,也只有通过在员工中深入系统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员工思想,指导他们日常行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袭。相反,如果只重业务发展,不讲政治学习,就会因缺少思想政治的全面指导,导致企业经营偏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出现方向问题,危及生存和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因此,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充分吸收利用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新形式、新内容,逐渐融入到管理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现目前工作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被业务经营管理所忽视弥盖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多农村信用社把时间精力用到了发展业务经营上,更加重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劳动收入需求,满足企业后期生存发展。而对同样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从领导到员工,其重视程度都不高,投入积极性也不大,常常让道给业务,导致工作落实只停留在口头上,做起次要,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客观环境得不到保证,给企业发展带来瓶颈制约。
(二)教育手段陈旧无法导向职工活跃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知识社会,互联网各种浪潮信息的冲击,信用社员工思想特别是新一代80、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思想处于异常活跃,带给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小压力。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持续深入金融改革,对员工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但教育仍就采用读读文件,学学报的老一套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引起员工反感甚至厌恶,而且这种脱离业务内容,缺乏生机活力,根本无法强而有力的导向思想活跃的员工,造成工作局面相当被动。
(三)机构组织不健全政工队伍建设也缺位
在实际中,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员工兼岗。由于日常事务多,结果导致职责履行能力差,往往只是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及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内容而已,实质工作上流于形式。
(四)工作成果考核缺泛执行导致粗放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认为,工作教育的实效性取得摸不着,看不见,没法考核,而且与自己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都没多大关联。因此,只要能够应付得了上极检查就达到目的,不必将过多时间花费在深入探索思考上,甚至认为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存贷款上,见效快,成效显著,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片面之谈,无考核落实,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变化。
三、提升改进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确保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经营发展需要,须对原有工作进行提升改进,让员工思想行动和企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在深化改革中,积极配合支持,更加敬业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不断前进。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认知度
现阶段,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认识到对信用社工作有极大帮助。而且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给予大力地工作支持和帮助,保障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减少人才流失,从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内容的变革
农村信用社面对新时期新情况,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创新,激发活力。比如:在内容上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将党的方针政策与具体经营业务结合,大大提高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贴近群众,牢固群众观点,把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帮助解决好反映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贴近生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收集有益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素材,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又如:在方法上,针对越来越多的80、90后青年员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正面的“舆论场”,借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会交流、寓教于乐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象直观的载体,激发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甘于为信合事业贡献。
(三)健全思想政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
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负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大格局,使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要按比例适当增加专职政工管理干部,督促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使职工心理平衡、思想稳定。同时加强对政工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定期培训和集中学习,强化政工管理干部系统性教育,包括对党的纪律、金融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避免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务虚,唱高调。
(四)加大考核督促其提升思想政治功效
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易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为督促工作能够收到实实的成效,也要将思想政治一并纳入到管理目标中去,与业务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实施,同检验,且同时参与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目标考核,进行同等的奖惩处罚。并将其结果纳入到干部员工的职务任免,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过关一票否决制,从而保证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信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安.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17).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 电气化建设 供电所管理
加强新农村的电气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新农村的电气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的部分,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一强三优”为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加快“三新”的新农村农电发展的战略,推进农村电气网络化发展的趋势,从整体上对农村电气化程度予以提高,构建“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用和谐”的新农村电气化格局,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更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的需要,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1.对供电所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极大促进电气化建设的进程
1.1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安全问题需要供电所予以保证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一线生产单位,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安全管理、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供电所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方,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做好了,则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安全阵脚也就稳固了。
1.2不断提高供电所的服务质量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进行新农村的电气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三农”的,供电所作为最基层的供电机构,其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农业、农民和农村,因此供电的服务质量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整个农村经济的繁荣,涉及到农村生活和生产各个方面,也担负着重要的建设新农村的职能。所以,综上所述,供电所自身的服务质量直接反应了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1.3做好供电所的营销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供电所是供电企业管理的“末梢”,其核心业务是直接与客户的供售电交易。供电所在其营销管理中,电价的正确执行、线损管理及电费回收,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到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经济指标的完成。
2.新农村的电气化建设对供电所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1安全得到更大可靠的保障
安全是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基础,是应当充分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收入增加,但是如果没有了安全作为保障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它对新农村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时候,要借助于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进一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的网络改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确保了人身、电网、设备安全,使供电所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加强。
(1)电子设备运行的过程更加规范化。
按工作量将线路及设备的安全责任分解到人,积极开展巡视工作,并结合春、秋季的安
全大检查,有效加强线路设备巡视、缺陷处理及运行维护等工作,从而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能,确保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2)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贯彻落实“严、细、实、新”的安全理念,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注重工前工后会的实效,做好危险点分析和预控。并按照“三个百分百”要求进行现场安全督查,同时坚持“三铁反三违”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对现场检查出的违章责任人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罚并曝光,对履范不改的责任人从重处罚或取消相应的资质,从深层次意识上教育当事人,进一步加强了供电所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
(3)电网自身的装备标准有了很大的提升,安全系数更高。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按照“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原则,加强对电网薄弱地带的改造力度,尽量解决重载、过载线路和设备的“卡脖子”问题。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对农村电网中的科学技术含量予以提高,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要从根本上对电网薄弱地带的问题予以解决,为供电所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的管理体制。建立了明确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察体系,以制度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提高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始终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坚持以事前预防为主,把严格的制度、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作为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贯穿于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按安规”的良好安全氛围。
2.2营销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细致化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标准涵盖供电企业的各个领域,对营销管理也有明确的规定。它从线损管理、窗口建设及电费回收等方面促进了供电所营销管理工作,使供电所营销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加精细化。
(1)线损的管理越来越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
从理论上讲,把客观情形不相同的线损小指标进行分解到具体的供电所,进行具体的分工,落实到个人,使线损指标执行有理有据,进行考核的对象也十分明确。还要对计量加强管理,把抄、核、收三种制度分离开来,对岗位实行轮番上岗的制度,实现供电所营销管理全过程闭环管理。
(2)业扩的流程和以前相比更加的顺畅。
开通业扩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结合SG186营销管理系统,对客户从提出申请、供电方案审批、电价及客户资料审核到装表接电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办理用电业务时限纳入绩效考核。同时制定形式多样、灵活的用电业务办理方法,真正做到“内转外不转”使用户业扩流程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乡村建设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51-02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从“美好”到“美丽”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到2018年底,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就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要建成人居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林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经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 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只注重房屋、道路、路灯及地下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林业在建设中的作用,造成林业资源匮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建设、绿化环境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们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或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林业能够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粉尘的作用,同时林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林业,是形成适宜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1]。
1.2 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林业。因此,森林生态是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物景象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生活习俗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及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林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促进良好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没有林业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1.3 美丽乡村居民收入需要发展林业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发展林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发展景观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发展经济林。提供木材等林业副产品[2],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果树林。提供水果,开展林业养殖等项目。通过林业发展增添体验新时期农民生活的良好场所,充分发挥前来观光、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求。不仅让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而且还促进城乡交融和和谐发展。
2 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2.1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林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林业要求规划先行,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把其他地区的规划拿来不假思索应用,这是错误的行为。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分为改善生活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几类。规划要反映社会需求,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3-4]、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当地民意而进行规划决策。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重视当地的自然等情况和具备的发展前景,同时整合当地资源,理顺林业在不同的依存关系所处的地位而进行的科学统筹规划。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发展林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2.3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政策引领和财政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的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林和用材林等,这几种生态林是为公益事业而建成的。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及林种苗木应有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承担。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要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建设中去。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财政保证的多元化机制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2.4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作支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科学的规划要变成美丽的乡村离不开居民。要引导和帮助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确立尊重生态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林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与自我发展、自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居民的整体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传授有关农林专业知识,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其发展林业、管理林业、保护林业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参考文献
[1] 宋晓英.林业在青海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47.
[2] 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