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1

【关键词】物理解题;公式法;分析发现

物理公式是物理概念的一种形象化、数据化的表现形式,而物理学科的实用性也比较强,所以,物理公式的熟练运用将是直接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同时物理公式也具有灵活性,即学生可以将公式推导和变形,从而适应各种条件和要求的物理题目。笔者将通过公式法在各种类型的物理题目中的运用进行详细举例说明,具体例证如下:

1.公式法解答选择题

例1: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A.A>B>C,且A>水;B.A>B>C,且A

C.A

图1

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分析本题运用的应该是密度公式=m/V,根据图1中A、B、C三条直线直接反应的是他们的质量m和V的关系,由公式可知当m越大,并且V越小时,的值越大。从而直观可以看出A的值是最大的,而c是最小的,那么选项C和D可以直接排除。然后判断A的密度只要根据图中标明的固定点位置进行计算,即可得:A=20/10=2(g/cm?3)>水,所以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选项A。

例2:图2是飞机机翼截面的示意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B.机翼上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C.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小;D.机翼下方空气速度大,压强大

图2

解题思路和方法:了解完题目的意思后,我们先考虑这道题运用到的公式,即P=F/s,然后根据常识可知,机翼的作用是为了提供飞机一个上升的力,将飞机托起来,那么可以得出F下>F上?,而根据图像观察可以发现:S上>S下,那么显而易见P下>P上,那么可以得出正确的选项A。

2.公式法解答实验题

例3:实验测试人上楼的功率大小,测量应准备测量工具是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变量是______.

解题思路和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拿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开始写工具和变量,没有经过直观的分析和思考,导致解题出现漏写和错写的情况。依照正确的解题方法,我们应该采用公式法分析,即列出功率公式P =W/t=Gh/t=mgh/t,其中g是一个固定常数,而m是人的质量,需用体重秤进行测量,h是人上楼的高度,即所有的台阶数的总和,而学生可以通过测量一个台阶的高度,然后根据台阶数算出高度h的值,t是做功时间,则采用秒表进行测量[2]。

例4:初三年级某班同学在进行“小灯泡测试额定功率”的实验,图4是他们测试前的电路图,其中测量目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阻约为10Ω。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器材有:电源(电压6V),电流表(量程:0~ 0.6A,0~3A)、电压表(量程:0~ 3V,0~15V)、滑动变阻器R(10Ω,0.5A)详细情况如下:

图4

电路连接好,合上开关,一些同学出现以下情况,请分析原因:

故障情况 故障测试 故障原因

小灯泡较暗,两个实验测量表读数显示较小。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没有任何改变。

小灯泡未发光,电流表无读数显示,电压表读数较大。 取下灯泡,两测试表数字不变。

解题思路和方法:(1)故障1的分析:由题目可知使用的公式是:I=U/R,而判断小灯泡的的亮度或者可以得出原因应该和流过小灯泡的电流有关,而根据图中连接方式可知电路是串联,同时流过的电流就是电路电流。公式可以变化为:I=U/R总,而R总=R灯+R阻,由于滑动变阻器在故障1中起不到调节作用,可知电路是电路中的电阻过大导致,那么分析原因应该是线路没有连接到滑动变阻器连接到滑片上,而是之间连接到滑动变阻器两端;(2)故障2的分析:故障测试和公式I=U/R可以得出电路中电压表流过的电流最多,由于电压表的电阻特别大,导致电路中几乎没有电流。而小灯泡拿出,电路也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是小灯泡坏了,连接出现断路。

3.公式法解答简单题。

例如5:同样重量同样体积的实心铁球A、B,铁球A完全浸泡在水中,铁球B则完全浸泡在煤油中,问:哪个受到的浮力较大?

解题思路和方法:这道简答题属于一个现象的例举,相比其他简答题,没有那么强的直观性,而且两铁球重量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考虑采用公式,由于两个铁球都浸泡在液体中可知,F浮=液gV,而根据题目分析VA=VB,g是物理常量,而根据水>煤油,可以判断实心铁球A受到的浮力较大[3]。

4.结语

物理解题过程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需要学生对各种因素和原因现象进行分析,题目题型虽然是千变万化的,而公式法是采用物理公式对题目进行分析和直观的了解过程,是值得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方法,通过公式法,学生可以将物理解题效率和准确率提升到最大,最终达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参考文献:

[1]金玉龙.公式法解题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3(31):93.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不协调

初中是学生的一个转折点,学习内容逐渐增多,课业压力逐渐增大,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自身,对语文、英语、数学三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最高,近几年,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成绩也计入中考成绩总分中,因此,很多学生家长及老师对于新开设的物理课程并不重视,忽视了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和课后复习,导致初中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时间少,学习效率低,成绩不高。另外,由于物理是初中新开设的学科,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加上物理课程内容多,授课时间较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课时少,对于物理教师来说,保证教学质量有很大的难度。大多数初中物理教师会选择将问题简单化处理,来争取时间,完成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同时也导致了学过的理论知识遗忘率高,没有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学习质量低的现象。

2、实验器材跟不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要求

观察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通过观察实验更加直观的掌握物理知识和物体的变化规律,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物理课余观察实验密不可分,学生必须多做实验,多观察,才能够保证自身物理知识结构准确扎实。但目前很多物理教师为了盲目的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降低实验观察课在物理课程中的比例,只是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对典型实验也是通过课堂讲解,没有真实的动手操作,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也大大降低了物理课的教学质量。另外,一些基础条件较差的学校,物理实验器材缺乏,即使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器具,对于物理实验课来讲,准确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往往由于主客观的原因,造成初中物理课中观察实验课少之又少,并且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于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

3、物理课堂教学手段落后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学校对于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尤其是在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科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不能更加形象、直观的为同学们展示,降低了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对于现代化技术应用水平不够,对于多媒体课件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授课前,缺乏对课件内容的熟悉和了解,降低了教学质量。

4、在用物理公式解题方面存在问题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但在知识的运用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对于公式如何得来,如何变形不理解,物理单位之间的换算不明白,对于这些基础的知识,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找对方法及时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由于初中物理课程任务中,时间少,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才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物理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熟悉老师讲课的知识点,并且在预习时,可以对一些自己不理解的难点重点听讲,提高听课状态。同时,要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通过课后复习,能够巩固和强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对一些重点难点进行理解消化,这样能够更好打好基础,能够加强对物理课程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

2、加强初中物理课堂趣味性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必须要加强实验观察设施和教学设施的完善。加强对实验器具的资金投入,完善初中物理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配备完善的多媒体设备,加强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源,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物理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具有科普意义的物理实验或相关的探索类短片,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3、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初中物理课时较少,内容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讲课质量,因此,物理教师必须加强教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教学质量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首先,仔细研究教材,对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合理的设置教学方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积极的探索来由,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了解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有哪些困难,哪个环节容易出错,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巩固和强化学生对于难点的学习。第三,定期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修改教学方案,并通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掌握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效果。

4、对学生要加强思想和学习的指导

教师的天职是教育学生,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该积极的鼓励帮助,而并非讽刺挖苦,提高每一名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可以通过提高家长对于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在课后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物理知识的习惯,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也能够提高课堂上的学校效率。

5、加强学生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物理知识较为复杂,学生接触的时间短,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加强对学生物理公式的记忆和解题过程中的训练。首先,加强学生对物理单位、公式、符号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二,加强对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能够准确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待求题目,并通过正确的运算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通过一些列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物理学习中的困难,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科特点;衔接教学;原因;解决措施

在学情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高中物理是最难学的学科,尤其是部分女同学为了逃避物理而选择了文科。高中物理真得有那么难吗?究竟难在哪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反思与研究,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初高中的过渡没有衔接好,导致很多同学找不到合适的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从而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恐惧心理。因此,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物理过渡教学是高一物理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将高一物理难学、难教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一、初高中物理教材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是为了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标。因此,初中在仅开设两年的物理教学中涉及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几个大的分枝。据此,初中物理知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形象性。物理教材中配备了大量的插图和漫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了解一些物理常识。

第二,直接性。物理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从生产和生活常识引入概念,从个别的定性实验中得出结论。

第三,经验性。较多的初中物理知识从生活经验出发,经简单的定性验证就可得出结论。

第四,定性多,定量少。初中物理仅要求学生解决一些粗浅的物理问题,数理结合非常薄弱。

初高中教材的编排经历了一个从定性到定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浅显到严谨的过渡。因此,高一物理教师,特别是从高三下来的教师一定要有意做好教材衔接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和对教学起点的低定位的把握,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而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难以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形、幻灯片、录像、课件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掌握物理概念,逐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

二、教师教法与学生学法的差异的分析

初中物理教材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学习时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教师的教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物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对考试的考点和难点进行反复练习和检查。由于初中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因此,部分学生即使上课时没有认真学习,到了考试前来个恶补,机械地记住公式与题型,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也能考出个好成绩。有的学生就误认为只要上课听懂了考试就不怕了。而高中物理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句话可能涉及到文字的理解、逻辑的推导、数字的处理等多种知识与能力。因此,即使老师讲得很详细了,可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还是较大,有时学生即使背会了概念和规律也不会灵活应用,如学生一进入高一就要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里涉及的公式有v=x/t,a=Δv/Δt,v=v0+at,x=v0t+at2/2,x=v0t+at2/2,Δx=aT2等,因此,有的学生反映公式都背会了,但由于不会分析物理情境,因此,不知道该选用什么公式等。正是由于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机械记忆训练较多而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相对单一,而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强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脑子一下子转不了这么多的弯,很难一下子适应,感觉物理一下子变得深澳了、抽象了、难学了。

尽快化解这一重大难题的方法是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有效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不仅要熟记物理公式,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研究物理运动情况的问题(无论是图象问题还是大题)都必须画示意图,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等。对于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三、初高中生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及处理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通俗易懂,所叙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比较表面。绝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感受或体验是吻合的、一致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较容易,且涉及到的内容以力、热、电、光的表面现象为主,不进行深入地研究,因此各章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不是很强。如运用的数学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且其公式参量也较少,实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因此,学生对初中物理并不感到太难。加之现在初中会考的物理试题也较容易,所以,就整个初中物理而言,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导能力的要求较低,主要还是以学生的识记为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不像高中这么明显。而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挖掘的较深。语言叙述较为严谨、简练,叙述方式较为抽象、概括、理论性较强。对同一物理现象或规律要从多个侧面观察它、研究它,且各种关系又相互关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式的要求大大地提高和扩大了。因此,高中物理的专业味变浓了、深度变强了。并且高中物理各章间的深层次的关系也出现了,如运动学公式、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能量转化与守恒不仅在力学中要用到,在电磁学中也会用到,因此,学生思维方式不转化,不但“力学”学不好,“电磁学”的问题也解决不了,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思维方式的突破提高,及高中课本的编排是将“力学”放在高一,而这一部分上来就是面临运动学的运动过程的分析、运动公式的选择及物体的受力分析(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进行全面的定量和研究等)。这些都是横在高一学生面前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学下去。

因此,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初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快而是求稳,可以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将重点放在高中学习所需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上。要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运用等,培养学生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讲得太多太细,而是要尽可能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先林.高一物理教学之管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3(10).

[2]李远楷.初中物理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有机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物理教师,2003(9).

[3]叶长文.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学习困难观及其启示.齐鲁学习,2000(3).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4

【关键词】高中物理 物理思维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52

高中物理既要承接延续初中物理的内容,又要为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高中物理课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要求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物理思想方法”相关的具体要求,这里所提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物理思维”的引导建立,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物质的本质,同时在了解物质本质的过程中还伴随着物理观点和思维的理解、运用。

物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探索,而且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外部因素影响下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物理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需要针对高中物理课程大纲的相关要求,并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通过合理的教学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一、充分认识高中物理

要想针对学生制定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就需要教师对进行教学的学科有一个较为细致的全面认识,找出该学科的特点,并对该学科的知识体系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以此为基础,再来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

首先是对高中物理形成全新的概念。 在初中阶段虽然对物理进行了学习,但是初中物理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只要掌握了简单公式和相关的理论,即可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例如速度公式v=s/t(t是时间,v是速度,s是路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另外两个简单推导的公式s=vt、t=s/v一起教给学生,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根据题目直接套公式即可进行解题。

然而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开始变得抽象起来,很多概念都是物理学家对事物现象的研究所得出的规律性总结,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再得出的概括性的物理定律、定则。初中物理是以点到线的延伸,而高中物理是以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延伸,所以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更为庞杂。

例如关于能的概念,动能、势能、机械能等之间是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比方说,手机的充放电就是一个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的电能可以由发电厂得来,就火力发电厂而言,其向用户提供的电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借由能的转化,教师就可以把许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进行讲解,从而形成知识网,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更为深入和复杂。

其次是物理与数学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是依靠数学为基础来进行研究发展的,物理知识的建模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模型来探索出更多未知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初中阶段物理知识结构单一,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要求不高;到了高中阶段,物理对数学的运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光要运用初中、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再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问题。例如速度对时间的导数等于加速度,这就要求学生对数学中导数的知识有较为熟练的掌握,这样才能对问题进行快速的解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时常在课堂上提到“物理模型”一词,在这里所指的“物理模型”包含了“物质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三种。例如物理课中力学题常出现的轻质弹簧就属于物质模型;解题中遇到的比热容和温度传递的问题就属于过程模型;同样是物理题中出现的高频知识点,气态平衡问题就属于状态模型的范畴。把相应的物理问题模型化是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师不光是要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首先,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师经常在讲台上对学生做“无用功”。在所学知识和实际无法形成有机联系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得不到激发,学习太过于被动,只知道学习老师所教的内容,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疑问。然而对物理这一学科来说,思考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手段,或者说是学习物理必备的一种技能。

课堂上老师对知识点都是简单讲述,很多细节并没有涉及,如果学生不进行独立思考,那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很多学生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相对来说较为感性,缺乏学习物理所需要的理性思维,在理解问题的时候不会把问题拆分为一个个对应的知识点,仅从字面上进行理解。例如在解决两滑块速度不一且组合移动的问题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分离两滑块的运动状态,什么时候该组合两滑块的运动状态。

三、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逐渐改变其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多问为什么以及学会思考问题。学生如果长期不进行思考、提问,思维就会逐渐疲软,在理解老师所讲知识的时候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需要一边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一边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学生会多问为什么就是最好的思维训练方式,如果单纯的老师讲知识点,学生记忆知识点,那么形成的只是机械记忆,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不用说形成清晰的脉络。

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有问题但不会表述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后续的学习,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学生能够多问为什么,那么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引导,学生就会对不了解的知识进行思考、再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慢慢培养起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 信息技术 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包括大量的定理、定义、概念、公式等,其中还包括海量的抽象知识,以及在课本上未提到的物理知识,这些虽然在初中物理课本上没有提到,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和认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初中物理的认识,特将其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而且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现代化技术的认识水平,同时对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1 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作用

初中物理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且对学生升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教师按照教材的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或是参考一些课外资料,教学效率不高,而且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充分应用到信息技术,将其与信息技术结合,对学生展开教学。在新颖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并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有着重大的作用。

2 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2.1 物理探究性学习与计算机的结合

初中物理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充分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式非常重要。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由于缺乏相关的辅助工具,使得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仅能看着课本、盯着笔记进行空想,缺乏实际性。而通过物理探究性学习与计算机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模拟学习环境,让初中物理的实验探究课程更加真实,真正地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靠一些理论知识空想象。

例如,在《家庭电路》一课的教学中,如果是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思路的话,学生仅是通过教材来想象家庭线路的构建、组成、线路图。但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家庭线路的场景,不仅是想象家庭线路的构建,而且还能将线路运行的环境以及线路图的构成详细地勾画出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通过计算机的实践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率。

2.2 抽象知识学习与信息模拟技术的结合

众所周知,初中物理不仅具有大量的定义、定理、公式等,还有很多的抽象知识,对于这些抽象知识的教学也成为当今初中物理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很多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达到目的,缺乏对知识的理解。而将抽象知识学习与信息模拟技术的结合,能够利用先进的技术将抽象的事物模拟出相应的场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多遍学生可能也无法理解其内涵,而通过模拟教学,学生在相应的场景下会很快地掌握初中物理抽象知识的内涵,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程度,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太阳能》一课教学中,太阳能是一种摸不到、看不到的能源,学生能看到的也仅是太阳而已,太阳能是一个抽象的事物,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来讲的话,大多都是照本宣科的说一下太阳能的定义、太阳能的用途等,但是初中学生由于社会实践极少,很难了解这类抽象事物,更缺乏对太阳能的理解。而通过模拟信息技术,将太阳能的能源形象地模拟出来,并且通过课堂PPT、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太阳能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去接触这类抽象事物,通过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地掌握物理知识,而且可以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成主动去摄取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同样的课程如“核能”、“能源”等抽象知识都可以采用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

3 结语

初中物理知识极其复杂,主要涉及到家庭电路、太阳能、核能等一些极具抽象性的知识,但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通过本文对初中物理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分析中也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

(庆城县桐川初中,甘肃 庆城745100)

参考文献:

[1]周勇.依托电子白板技术促进课堂有效生成的思考与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8)

初中物理详细公式范文6

下面结合多年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浅谈一下怎样正确解答物理问答题。

首先,同学们要牢固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熟悉巳学的概念、规律、原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中关键的文字要咬文嚼字地逐个加以理解,对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特别是有因果关系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注重“果”的前提要有“因”的条件。平时还要注意训练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综合素质;要养成爱观察、爱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答题要领和步骤。初中物理问答题一般可以按下列三个步骤去解答:

1、审明题意。审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弄清楚题目中描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不可想象,连题目说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当然不会得出正确的解答。第二个任务是要搞清楚题目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如果这一点不明确,怎么能着手进行问题的解答呢?即使勉强答了,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不着边际地瞎扯一通。

2、找出关系,抓关键。在审题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找准题目所提供的条件和题目要求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解答这个问题的所用到的物理概念、规律、原理等物理知识。找到了这一关系,也就找到了解答这个问答的关键。

3、注意抓论点,作答案。一般来说,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说明一个问题,往往要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或分几步去逐层剖析,这就要抓几个主要论点。做到论点突出、明确,论据充分、详细,论述层次清楚,合乎因果逻辑,文字简炼,用词得当,答案完整。

下面举几个实例:

[例1]晒衣服时通常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才容易干。为什么?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晒衣服时水的蒸发,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衣服就会容易干。

2、找关系,抓关键。晒衣服时衣服变干,是液体蒸发的问题。晒衣服过程是衣服中的水份蒸发过程,由液体蒸发知识可知,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加快。题目给出衣服通风、向阳、摊开的做法,能使上述条件得到满足,使衣服中水份蒸发加快。

3、抓论点,作答案。可这样来解答本题:把衣服挂在通风、向阳处且把衣服摊开,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衣服容易干。

[例2]当书包的重相同时,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这是为什么?

1、审题意。本题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一样重的书包,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关于压强的问题。

2、找关系,抓关键。背带宽的书包比背带窄的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有关改变压强的问题,书包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是减少了压强的缘故。由压强这个概念的定义公式P=F/S;可知,在压力F相同时,增大受力面积S,可以减少压强P。题目给出相同重的书包,背带宽的背在身上要舒服些,正是用上述方法来可以减少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