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1

【关键词】自主锻炼;教学方法;学生

体育锻炼对于每一个正在处于身体发育关键时期的高中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学生特别是女同学对体育课的上课热情不高,甚至还出现逃避体育课的现象。对于这一现状,作为体育教师,应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学方法多样化,适当、适时的安排一些游戏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养成自主锻炼的终身体育意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人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游戏教学、体育教育以及与本课题相关领域的书籍、刊物,更是关注了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这些专业书籍和刊物,让自己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活动,更加清楚在实施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正确把握教学手段,同时掌握现今体育教育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这些进行归纳分析,为本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在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初期,对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关于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调查表,随后分发给了每个班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随后再对回收上来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析,正确掌握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兴趣所在。

1.2.3 游戏教学法

本人在体育课中重点使用一些难度适中、容易接受的游戏进行教学,增加了体育课的趣味性、快乐性、互动性,同时也让老师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消除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

1.2.4 观察法

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课堂情况,对学生的上课表现、精神状态、态度等进行了解,及时的针对学生的上课表现因人而异的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然后对教学前后的学生进行评定并得出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体育课中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因素

2.1.1 参与动机

学生在体育课中对体育锻炼的动机不明确,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是利用体育课相对宽松的气氛来放松自己,而在体育课中没有参与也就没有切身体会运动的乐趣,无法培养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2.1.2 教学内容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上课,上课内容单一重复、枯燥乏味,片面强调掌握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忽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造成很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在课上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

2.1.3 学习负担

现在高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多数把时间重点放在了学习和作业上,在思想上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只要文化成绩好就可以了,因此学生即使参与了体育课的教学安排,但是很多都是被强迫性的,这样体育课对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就比较小了,无法利用体育课达到强身健体,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2.1.4 体育设施

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缺乏,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在进行一个体育项目的练习中,因为设施问题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练习,这样既难以掌握技能要求,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结论

从问卷调查中分析得出,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上体育课的,但是在体育课中对待体育锻炼的价值认识不足和态度不正确,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基础所在,教师实施教学时要提前备课,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重点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中因人而异的安排体育活动,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从教学方式上主要以娱乐游戏的教学内容,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懂得如何评价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从而产生再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体育游戏教材编写组.体育游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祝蓓里.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0.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2

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意识高中生一、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

1.高中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体育锻炼意识是真正开始体育锻炼的基础,如果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就不能认真对待体育运动。但通过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当下高中生体育锻炼意识较为薄弱。第一,高中生缺少坚持体育锻炼的恒心。许多高中生都认为体育锻炼较为辛苦,不愿意主动进行体育锻炼,被动接受体育锻炼时也不能好好配合训练的内容;第二,高中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中国学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思想就是以学业为重,对于体育这种“副科”给予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学生从小就不爱进行体育锻炼,甚至认为没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高中生缺少体育锻炼时间。无论在哪个教育阶段,中国的学生都比较“忙”,忙着学习,导致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第一,在学校期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课时安排较为紧张,课下作业任务重,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第二,学生放学回家,一方面要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学习其它特长,学生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再进行体育锻炼。

3.高中生心理变化较为复杂。高中生的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身体变化较大,心理也变得复杂,在体育锻炼时的顾虑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不敢尝试一些新的体育项目,怕在众人面前出丑;另一方面,在上体育课时也会表现出懒惰的一面,不愿意跟着老师做一些运动,怕累怕脏情绪严重。最终使得高中体育教学效果较差,达不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策

1.加强理论教学工作。高中生经过多年学习方法的训练,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认识和了解。第一,应向学生明确的阐述高中阶段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工作有基本的了解,从而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第二,教师应将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向学生介绍清楚,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锻炼;第三,在做具体的体育训练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教师还应重复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专项训练能真正理解理论讲解部分的意义。

2.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高中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是导致其不能形成体育锻炼意识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第一,在课上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知识讲解过程对讲解人的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和教学经验有严格的限制。体育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让学生自己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第三,师生关系要平等和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处在一种比较轻松自在氛围下进行体育锻炼。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高中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多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第一,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取小组竞赛或个人比赛等形式,检查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第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程学习计划,多组织一些大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如运动会、拔河比赛,并对于获胜的一方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敢于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一成不变,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体育教学经验,与本土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出新的具有创新性的体育教学理念。

3.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形成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开始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其次,社会各方都应为学生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体育锻炼不一定就要在体育课上、在专门的体育训练场上进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只是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强度不同而已。有了体育锻炼的氛围自然会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进行指导评价。了解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通过表扬学生的运动成果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高中生而言,单凭体育课上短暂的体育锻炼是不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的。国家教育部门已经注意到体育锻炼对学生未来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和家长也应重新认识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郑红钢.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3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特点;提升教学水平

1.、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1.1教学目标特殊

高中体育课程的根本目标,是提高高中生参与各项运动的能力,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高中体育课的授课重点为田径运动,因为这种运动形式能够较快提升学生体质、教给学生基础性的田径知识和技巧,同时增强高中生的身体耐力和敏捷性程度。除了田径运动之外,体操等也是授课体系的重要成分,这些内容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反应能力、灵活程度等,对于完善体育教学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依据高中体育课的特殊目标,综合考虑增强高中生体质的要求,可以设置如下的课程体系:低年级的体育课以田径内容为基础,重点是强化高中生的健康素质培育;中高年级的体育课以体操等内容为基础,重点是培育高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认识,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1.2结合专业课程

高中生面临着沉重的考试与升学压力,许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在整个高中教学系统中,体育科目也常常受到忽视,教师和学生都重点关注专业课程的成绩,努力提高这些科目的学习水平,而认为体育课是与升学任务无关的课程,并对其进行弱化处理。

要纠正这种偏差的观念,就应当将体育教学与高中其他专业科目的教学相融合。高中生的学习时间紧张,不可能要求学生将很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体育知识,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就应当创新体育课的授课方式,在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间歇时间内,适当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种结合性的授课方法,能够培养起高中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形成特色鲜明的体育授课模式,也有助于提高体育课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地位。

1.3授课时间有限

高中教学的侧重点,是文化课的课堂教学,这部分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准。长期以来,由于高中生的课业时间十分紧张,体育课无法得到教师和高中生的关注,许多教师授课的任务,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验。同时,高中生需要经常参加一些专业课程的模拟测验、应对学期的阶段考试等,这就会导致体育课中断,影响到教学的规划性和程序性。体育教学的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一系列外部的干扰,导致体育课的基本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2、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特点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方法

2.1丰富课外活动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稳定性不够,因此,开展形式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适当弥补体育课授课时间的局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体育锻炼爱好,组织学生参与跑步比赛、跳绳、表演健美操等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带来体育运动的乐趣。开展适当的课余体育运动,还可以增进师生的沟通,开阔学生的视野,调节枯燥的高中生活。

例如:学校可以在上下午的中间休息时间内,组织学生做广播体操;体育教师可以在研究学生爱好的基础上,创造一些韵律感强的健美操和其他类型体操等。在年级或学校范围内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也会收到锻炼学生体育素质的良好效果。

2.2激发参与兴趣

高中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通常十分淡薄,他们只能学习那些教师传授的基本体育知识,然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有些并不是学生爱好的内容。这种学习兴趣的缺失,造成不少高中生厌倦体育课程,这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增强体质的观念,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参与爱好。

为了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教师要将高中生作为体育课的主体,确保他们有自主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有效整合授课指导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例如:教师在传授体操运动的基础性知识之前,可以预备几套体操教学的方案,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体操方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小型比赛,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做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又能够启发高中生自主探究,保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

2.3调整授课策略

良好的体育课授课方法,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改进课堂实际效果的双重性作用。目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仍然延续简单灌输知识的教学手段,导致体育课堂的气氛压抑,没有展现出课程的独特优势;学生也感觉到体育课堂十分单调,因而失去了了解体育知识的兴趣。要转变这样的状态,就应当调整体育授课的策略,多利用先进的授课方式,如多媒体等,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为高中体育课注入活力。

2.4注意个体差异,避免漏洞

高中生的健康素质存在差异,这是由学生在先天身体条件、生活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所决定的。因此,不同的高中生,无法适用同样的体育学习标准。这就决定了体育教师应当掌握学生的个体性差别,创造难度阶梯不同的授课体系,对不同的学生适用不同的授课进度,让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尝试,获得良好的体育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还需要改变单一化的体育考察方式,推行与学生特征相吻合的考察指标。要善于观察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展现出的优势,及时肯定学生的参与热情与体育技能的提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体育课表现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并互相给出建议。这样的体育课考察体系,更具有科学性,能够让学生准确认识体育锻炼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结论:

与其他阶段的教学不同,高中体育教学的对象为高中生,体育课的宗旨目标,应当是帮助高中生缓解课业压力、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水平,并增强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在内容和授课方式上,高中体育课都应当区别于其他阶段的体育课。教师要善于研究高中生的体育锻炼特点,抓住教学特征,逐步探索有助于发挥体育课功能的授课方式,实现体育教学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朝阳.增强五种能力,提升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中学版),2011(02).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4

高中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紧抓课堂常规体育教学目标完成的同时,还应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能力,养成终生锻炼习惯,以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在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看作一项重要任务。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了有关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抽样调查,发现对高中生自觉锻炼的培养,应贯穿到整个体育教育中去。通过多种体育手段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的智力、能力以及个性均得到发展,在自觉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学校高一至高三男、女高中生1 000人,进行问卷测评。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进行常规统计分析。

调查问卷及统计

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期。体育课外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显示出其重要性的同时,被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深入分析、研究高中生体育课外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上升到一种自觉锻炼的新高度。就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笔者设计了学生自觉锻炼情况调查表,对1 0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3个方面了解学生对自觉锻炼的认识。

从表1可知,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从主观上来说,是非常喜爱的,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有必要的。对于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以及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进行进一步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和表3。

从表2可以看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男生锻炼目的集中在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发展个性及提高竞技水平等方面,占总数的89%。女生锻炼的目的则集中在强身健体、塑造体型、丰富业余生活及发展个性等方面,占84%。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多集中强身健体、塑造体型、丰富业余生活及发展个性等方面。这些与学生的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说明学生已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功能。

对结果的分析

粗看数据表面从回收的1 000份调查表中得知,大多数学生是很喜欢体育课外锻炼的(88%),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94%)。学生中以强身健体作为锻炼目的的占很大比例(41%),特别是男生,所占男生中的比例更大(49.3%),而女生则更多是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塑身修形的手段(35.8%)。从不喜欢或者说不能经常进行体育课外锻炼学生的原因统计中,觉得自己没有活动能力和在活动中找不到乐趣的占了大多数(73.5%)。

细析数据内涵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健身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体育观念得到更新,开始认识到健身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健身的主体意识。

2)健美的需要。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提高,健美活动很快就成为学校体育的一种时尚。健美操、形体训练及各种发展肌肉的练习,受到广大学生的厚爱,特别是女生,如今健美已成为她们追求的体育目标。

3)娱乐的需要。高中生不仅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余暇体育的主要内容,而且为了追求终身的享受,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和掌握身体娱乐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

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和目的富有明显的针对性。强身健体,为了更好地生活,是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体育教师在针对这部分学生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工作的同时,还应辅导那些对体育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体验成功,展示自我,从而获得体育活动的乐趣。

当然,学校还应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目的和兴趣,使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要围绕健康第一,完成增加学生体质的目标,仅靠每周为数不多的体育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高中生一入学,教师就借着初中时期体育教学的惯性,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

抓住课堂这个立足点,把消除和避免学生对运动厌倦心理放在第一位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效果,往往会拓展和延伸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课堂中,教学手段的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直接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也容易接受。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高中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设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就能获得快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乐趣,获得参与的满足感,使学生把文化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

强调培养兴趣这个中心点,将兴趣的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强调学习兴趣。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而集中感兴趣的事情。通过兴趣的培养来达到学生有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能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地锻炼,从而使自我锻炼成为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找准学生参加锻炼的切入点,促进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也受锻炼目的的影响。高中生上课或者参加课外活动,不同于初中生,参加活动有明显的目的性。有的学生渴望参加韵律操的活动,有的学生希望打球等等。他们希望自己多实践,对不合口味的活动,不愿付出努力去认识和尝试。因此,针对高中生的这一特点,找准切入点,因势利导,引导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入手,投身到体育课外活动中去。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间的交流能力。课外,由任课教师与授课班学生订出具体辅导时间,学生到时自觉出来锻炼,教师进行辅导,解答练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安排一些小型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对于少数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中未能解决的技术动作,在课外活动辅导中得到了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自觉锻炼的信心和决心。

结论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5

关键词:高中学生;身心发展;体育教学;健康体魄;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4-0098-01

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岁~18岁之间。青年初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黄金时期,人们用最美好的语言来赞美青年,这是因为他们充满青春的活力。关心青年健康成长是历史的重任,也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中生身体发育的特点与体育教学

高中生身体发育的速度明显缓慢下来,男生每年平均增长2.22厘米,女生每年平均增长0.61厘米,这种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小学、初中时候。而体重,每年增加2公斤~3.5公斤。高中生骨化过程基本完成,骨骼变粗,韧带也基本强化。不过,心脏的发育要一直到20岁左右的时候才能稳定。高中生的脑和脑神经发育及功能基本完善,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能力加强,这样可以促使他们有能力去深入认识高难度的问题。高中生性机能趋向成熟,男生的肩膀增宽,显得壮美,女生的身体变圆,显得丰满。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从体型方面看已经非常接近成年人,但实际上他们并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观察和研究,不可轻率地判断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以免在无意中伤害他们正在成长的稚嫩心灵。在体育教学中,可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运动项目,适当提高运动的难度。但由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并未完全成熟,所以,仍要注意锻炼的项目和难度。对于一些具体的锻炼项目,一定要考虑到高中生体型(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变化。比如跳高、俯卧撑,一定要男女分开做。

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体育教学

(1)高中生认识发展的特点与体育教学。高中生生活实践经验较丰富,观察能力更富有目的性、系统性,注意力趋向稳定而持久,记忆活动表现出更大的成熟性。高中生的思维发展反映了认识能力的飞跃,他们能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进行逻辑分类,经过自己的重新组织,把知识系统化,并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这种思维水平,反映他们概括能力增强和逻辑结构的逐渐严密。因此,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已能逐渐摆脱直观形象和直观经验的限制,并能借助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而这种判断和推理是建立在对客观现象和本质的认识上。所以,他们对老师的讲课要求更高了,他们希望老师讲课要有说服力,并将采取逻辑论证的方法。他们不再轻信盲从,所以有时不听别人劝告,固执己见。教师应该对他们采取摆事实、讲道理和民主讨论的方法,提高锻炼效果。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认识能力时,首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生活是体育之源,观察与思考是获取体育锻炼真谛的必由之路。教师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标志着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

(2)高中生情感意志发展的特点与体育教学。高中生的情感明显变得深厚、稳定、闭锁,控制情感的能力加强。当他们维护集体荣誉、努力学习取得良好成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时,会感到一种道德和理智上的满足。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受意志力的控制,他们的问题行为与冲动已明显地减少,似乎他们“真的成熟了”。他们能把异性友谊那份情感珍藏起来,服从学习这个大局。一份高中生对恋爱态度的调查表明:主张在高中禁止谈恋爱的学生达68%,主张提倡者才占1%,这说明他们已能用正确的思想驾驭情感。高中生的勇敢、坚毅、自制、果断的意志品质得到了发展,他们能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体育锻炼中不怕苦,在劳动中不怕累。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外,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生活情趣,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使每一个学生都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体育锻炼是培养意志和控制情绪的最好方式,可以避免各种情感障碍的发生。

(3)高中生的个性差异与体育教学。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已成熟,已开始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能够按照预先的计划行事,对自己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他们希望在集体中得到适当的位置,他们懂得自尊和尊重别人。高中生的世界观是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具有两极性。大部分同学对学习抱着积极的态度,一小部分同学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讲究实惠,追求物质享受,学习不努力。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与掌握一定数量知识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相联系的,没有这个前提,就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高中生的世界观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也是高中生是否成熟的真正标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帮助他们“真正地成熟起来”。

三、结束语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神圣的责任。作为体育工作者,应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把他们培养成为既具有健康体魄又具有健康心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霍军.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1).

高中生体育锻炼的研究范文6

高中体育教学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一、引言

当今体育运动已经融入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在年龄上,已经不分男女老幼,很多人都以参加体育锻炼或观看体育比赛为快乐。那么,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要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教会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各种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建立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将终身体育意识贯穿于各种教学活动中,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老师应该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每天面对繁重的学习内容和巨大的高考压力,如果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减压,很容易使学生脾气暴躁,厌恶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校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融入进去,通过跑步、打篮球等体育活动,释放平时积压的情绪,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在当代体育发展道路上指明方向,要让学生养成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

三、高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终身体育意识是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教学过程,只有让学生树立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释放高考的压力,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快乐体育,成功体育。

1.加强理论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体育锻炼应该遵循人体自然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理论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把知识讲具体,讲透彻,使学生更有效地吸收体育知识,拓宽知识面,真正意义上理解终身体育。教师要清楚地告诉学生,我们现在进行体育锻炼、学习体育技能,不仅是为了现在锻炼身体,而且还要为了我们将来走向社会积累锻炼方法。在我们到了老年时期,也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教学方式多元化

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课堂的领导者,运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现代多媒体技术也运用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大概地讲解本课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着重讲解知识的难点和重点,把预先录制好的动作引入到多媒体中,让学生凭着平时积累的运动经验,发现其中的错误,然后老师再进行生动的讲解;接着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学生错误的方式,再一次进行讲解、纠正,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正确的完成体育动作。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和比赛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经常以比赛形式组织教学,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表演活动,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3.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年龄、性格、特长的特点积极的创造有利的体育学习条件,例如,设立体育节、健康教育课等;除了每年的冬季、春季运动会外,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释放压力,锻炼身体健康;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手段进行体育活动宣传,组织学生观看一些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还可以组织教职工参加体育比赛,给学生做好榜样,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学校定期应该开展体育知识讲座,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明白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当然必要的体育知识竞赛也是少不了的,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掌握更多体育知识,受到良好的体育熏陶。

4.增加体育器材设施教学

学校要重视对体育的教学,就必须加大体育投入,做好器材设施上的工作。首先应该加强体育场的建设,因地制宜,为学生体育锻炼和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更好的场所;然后增加更多的运动设备,老师必须认真负责,教会学生更多的锻炼技能,让学生每节体育课都轻松愉快地融入进去,释放高考压力;学校应该制定出借体育器材的管理制度,更多地借出体育器材,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活跃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乐趣。

5.重视体育评价

在期末体育教学的评价上,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特长来进行评价,切不可胡乱评价,导致学生对体育产生不好的影响,降低终身体育的意识。考核中应该采用“模糊量化法”,如优、良、合格三个等级,这样才符合“以人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实行开放型教学,能使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通过对高中生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丰富高中生的体育知识,明确体育态度,提高终身体育的意识,适应现代体育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传丽.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3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