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古堡》 贾平凹 商州小说 地域文化

贾平凹,土生土长的商州人,挥之不去的“商州情结”、“独行侠”的文学创作,使他成为当代文坛中极具创作个性而又最具争议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寻根”的道路上,他以“文化本位”的审美价值取向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商州地域文化特色的“商州小说”。其中,《古堡》以商州独特自然风貌的描写、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神秘巫风土俗的再现以及方言土语的运用等,成为“商州小说”中最具地域文化特征的代表作品之一。

一.独特的自然风貌

商州,位于陕西南部,地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衔接地带,“它偏远,却并不荒凉;它瘠贫,但异常美丽”[1],是贾平凹生活了近20年的故乡。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故乡独特的自然风貌成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重要因子。在作品中,贾平凹“深情地把商州称作是‘美丽、富饶而充满着野情野味的神秘的地方’,这里的树细而高长,向着天空拥挤,炊烟也被拉成一条直线,山里的悬崖险峻处则树木皆怪、枝叶错综,白云忽聚忽散、幽幽冥冥,有水则晶莹似玻璃,清澈见底……”[2]在“商州小说”中只要是提及乡村,他都会对该村的自然风貌作如此相近的描绘。例如《古堡》一开篇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典型的商州山地风貌:“商州东南多峰,××村便在天峰、地峰、人峰之间。三峰鼎立,夹一条白花花的庄河蛇行,庄河转弯抹角,万般作弄,硬使一峰归陕,一峰归豫,一峰归鄂……”[3]作者通过寥寥数笔就勾画出小说故事发生的地域文化背景:故事发生地××村被三座山峰所包围,在客观上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再通过三峰的不同归属我们便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三省交界处的闭塞小山村。而处于峰顶的古堡更是极具山地险峻特点,还有那古堡道观中的九仙树,因其古老而被村民奉为该村的风脉神树。这里透过奇树、奇峰以及神秘古堡的描写,不但为我们展示了商州独特的自然风貌,而且从侧面烘托了故事发生的文化氛围。正因为如此封闭、落后的环境才会形成村民落后、愚昧的意识,也才会出现改革过程中变革与守旧的矛盾冲突。最为有趣的是作品中作者以“蛇形”来比喻故事发生地××村的地形,以经常有麝、狼、狐、野兔等动物出没来描写该村独具特色的“野味”。透过这样的的描绘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传达出了与闭塞相对照的另一种文化信息:美丽富饶、人杰地灵。也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作品才会围绕小说的中心事件——开矿事件,最终塑造出张老大这个顺应时代的改革者形象。

可见,贾平凹笔下对自然风貌“原生态”的描绘,并不是一种文学创作的装饰或卖弄,相反,透过这些古朴甚至近乎纯粹的自然风貌呈现,它折射出的是饱含作家情感的商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商州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与商州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商州,地处秦岭南麓,自古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期,该地区便是秦国和楚国相互鏖战的常发地,后来秦国凭借商鞅变法而迅速强大之后,秦王将该地区赐封给商鞅作为其封地。《古堡》中对商州地区历史的描述主要依靠一部《史记·商君列传》,细读作品可以发现作者将整篇《商君列传》都穿了小说,除了首尾两章之外,其余各章都有所涉及。首先在第二章中便以道士之口将《商君列传》中商鞅入秦前的部分故事讲述给孩子们听;第三章中是老道士吟诵老《商君列传》,全引其中商殃入秦为秦孝公赏识这部分的原文;第四章中是导演听老道士给小道士讲商殃故事,同时陈述商鞅变法的道理;第五章基本上是翻译原文,即老道士给老二、光小讲述商较变法时制定的各种法则;第六章中是《商君列传》中商殃在变法时惩处不法贵族至商殃死前部分的摘要;第七章为孩子们在田野中嬉戏,学老道士说商殃故事。作品通过穿插商鞅变法的故事,不仅预示着张老大带领村民致富改革的艰难,还暗示了张老大最后的悲剧结局。总而言之,作者通过这一部分史料的穿插,不但延伸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而且还增强了作品深刻的文化意蕴。

三.神秘的巫风土俗

自古楚地多尚巫。从小深受荆楚巫风影响的贾平凹,在其“商州小说”创作中随处可见巫风土俗等神秘文化的影子。例如作者在《古堡》中就精心构建了几个展示原始民俗的场景:第四章第四节中为轰赶阴霉气而做的“红场子”。受“麝”怪的影响,村民一直认为应该给矿洞做“红场子”仪式。“第一个进洞子的人就脱了外衣,用锅煤黑、桃红色研成水,在背上、肚皮上画了青龙、玄虎、朱雀,额头上又画了太阳、月亮,再用红布包了头,紧了腰带,列队进去。立即,洞内一人呐喊,十人呐喊,喊的字句不清,其实也没有字句,一尽声嘶力竭。待到喊到时,锣鼓大作,唢呐齐鸣,那鞭炮就哔哔叭叭如炒豆一般。这时就见硝烟从洞口喷出来,声浪从洞口涌出来,小伙娃娃们就往洞里一窝蜂地钻,媳妇女子们却全捂了耳朵往后退,退不及,跌倒了,就有一只红鞋被人拾起,‘日’地一声从人头上飞过,落到场圈外去了……”[3]在挖矿前郑重、严肃地举行的“红场子”仪式明显是带有原始宗教文化色彩的。

《古堡》除了对“红场子”仪式有细致入微的描写外,第六章第二节对男人们在篝火边发狂般跳舞的描写更是具有奇幻性:“他们就跳起往日过会时祭神驱邪的巫舞。已经是寒冷的暮晚,他们全脱了身上的棉衣,甩掉了帽子和包头巾,将那些废纸撕了条子,一条一条贴在脸上,举着钎子、镢头绕篝火堆跑。皆横眉竖眼,皆龇牙咧嘴,似神鬼附身,如痴如疯。旁边的人就使劲敲打铁器,发出‘嗨!嗨!’吼声。……”[3]这段堪称神来之笔的描写,虽然在表现上虚妄成分较浓,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与远古的宗教仪式舞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作者对神秘荆楚巫风的书写以及对原始民俗的再现,不但从侧面衬托出了现实社会中改革的艰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此而深刻地揭示出了商州地域文化的当下意义。

四.方言土语的运用

在文学创作中,贾平凹始终认为“语言是第一的”,并主张“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汉语写作”,其作品《古堡》乃至“商州小说”对方言土语的运用,不但“不土”,反而让人感到生动、活泼,更具有表现的张力。

“老大提了十板响炮,又将河南那边的一个自乐班请来,……说是要在矿洞‘红场子’哩。……”“红场子”是商州方言中的专有名词,表示当地的一种特殊习俗。这里作者把“专有名词”创造性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不仅突出了小说的亲和力,而且还彰显了小说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

“乱跳乱叫的村人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像是卸了套的牛,下了竿的猴,没了一丝力气。”这段话是作家从商州的顺口溜中演化而来的,“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它却刚健清新。”[4]

此外,《古堡》中方言土语的运用还体现在人物的言谈中。如“老大却狠狠地说:‘胡成精!后晌你去祖坟里,……’老二说:‘扛到这里来?干啥用场?’老大说:‘所有的洞都垮了,只有咱这个洞子还好……’老二惊得噎了半天,说道:‘你是疯了?……’老大:‘别人都穷着,你当着个财主,心里就安生吗?别人也能安生让你做财主吗?”中的“胡成精”“啥”,“洞子”,“噎”,“安生”等都是透着商州风味的地道方言。这些商州方言的运用,不但塑造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还突显出了小说语言“本土化”的审美价值取向。

五.结语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作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不能不感受到地域文化的气息。作家的创作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地域性。贾平凹作为土生土长的商州人,其“商州小说”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表达了他难以割舍的“商州情结”。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州情结”更是承载了他“文化寻根”的审美诉求。

参考文献:

[1]贾平凹.商州[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

[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贾平凹.古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2

一、民间美术课程的设立

教育是对美术文化传承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国美术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蕴含着我国整个时代的发展历程,诸如:时代的政治、生活、经济等等内容,属于最丰富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之一。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习惯、欣赏水准等等,使得美术文化也呈现出地域特色,诸如:西域、乌江流域、东北地域等等他们的地域特色不一样,所创作的美术也不尽相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随着民族的同化,时代经济的发展,文化媒体的出现,使得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成为尤为关键的问题,新一代的青年对民间美术文化认知呈下降趋势,为了更好的继承、保留、发展地域美术文化,高校开始增设民间美术课程,以必修课、公共课、讲座等方式来对地域美术文化进行宣传,引导更多的人对地域文化的发展、变革等知识有个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可以说,现在高校美术教育都开始民间美术文化这一课程,为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引导学生来欣赏地域美术作品,了解各个地域的美术文化特点、审美观点、创作原则等等,有意识的在教育中渗透地域美术文化。如:西安美术学院邀请陕北著名的剪纸艺术家高凤莲到学校来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熟悉、认知陕北地域美术文化的技巧、风格等。再如:长江师范学院属于乌江流域,他们在开展民间美术文化课程时,以乌江流域民间美术研究所为依托,采取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蜡染、陶艺、泥塑等美术文化,这样运用教育途径来实现对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

二、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的建立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作为民族、地域大国,其不同的风俗形成了不同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形态,而不同的地域差异性决定了多元化美术文化的生命与价值。为了将这种美术文化价值更好的延续,我国大多地区都设立了专门的地域美术研究机构,借以整合了地域美术文化,建立了一定的地域美术文化体系。拓展了教育的传承途径和范畴。如:江苏以江苏人学单位为中心成立的民间艺术研究所,其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其重点是挖掘地域美术文化,整合地域美术文化信息,开办地域美术文化的实践、宣传、展览等活动,将江苏地域的美术文化相关技艺开辟一条传播途径。再如:河北省以河北科技大学为中心成立了“中国冀派内画艺术中心”,将冀派内画的一些创作技巧、实践经验、工艺美术等相关文化知识进行整理,从而让更多的人众来鉴赏、学习,促使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的情感。我们知道,时代以及审美的发展,使得美术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建立一个集保护、研究、发展、经营为一体的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能够有效的缓和目前美术文化的发展现象,对地域美术文化的“后继有人”进行实际的弥补,进而,有效的唤醒地域美术文化的生命力。

三、地域美术实践活动的开展

地域美术文化在教育体系中的出现以及建立地域美术文化研究机构,为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提供了一定的发展途径。而想要地域美术文化从根本上让大众深入认知,明确地域美术文化在发展中的地位,必须开展一些地域美术实践活动,诱发群众的参与,让地域美术发挥其作用和价值,促使其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地域美术文化的传承。地域美术文化本身是以群体的形式发生和发展的,是劳动者集体生活、智慧、需要、理想愿望的体现,呈现出的特点是群众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等。因此,我们开始结合大众的需求开展一些地域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地域美术文化的渗透、传承。美术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性,中国地域文化多种多样,其美术文化也应试多种多样的,人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开展地域美术实践活动,诸如:就剪纸美术文化,南方可以开展佛山剪纸、福建剪纸、莆田礼品花、扬州剪纸、浙江戏曲窗花、浙江民间剪纸等剪纸活动,而北方则可以开展蔚县剪纸、山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活动等等。其活动形式可以是美术工艺展示,也可以是调查报告,论文竞赛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进而,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大众对地域美术文化信息的了解,诸如:宗教、经济等方面的文化。这样以来不仅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丰富了群众文化项目,而且能够让地域美术文化在传统文化的领域中拥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深化了地域美术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总的来说,地域美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显著的民族特色。我们应基于这种传统的地域、民族特征,吸取其艺术文化精华,努力发扬地域精神,探究地域美术文化传承途径,将地域美术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来开展。借以来充分挖掘地域美术文化所特有的艺术文化价值,最大限度的传播、发展它,力争让更多的群众来加入对地域美术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来,借以来确保地域美术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河洛地区 洛阳文化 河洛文化 经歌 艺术特征

洛阳经歌是河洛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并直接反映河洛地区民间风俗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种风俗性歌曲,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1]。经歌最初系寺院僧尼诵唱经文之经调流入河洛地区民间后,在吸收和容纳当地的民间音乐曲调的基础上,以佛教思想内容或神话故事传说为题材内容而形成的劝善歌。这里的“经”是当地的信徒们根据佛教思想或佛教教义而编唱与佛教有关的各种题材内容,并在在朝山拜佛或进庙拜香时而演唱。

一、河洛地区经歌的人文背景

古人云:“洛阳居天下之中”,洛阳位于古代中国的腹心,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一带和黄河、洛河交汇的地区位于黄河中游的腹心地带,是传统文化资源荟萃之地。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自夏代起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千余年间洛阳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河洛地区独特的地理和人文条件,洛阳文化在世代连续传递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容纳和增添新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积淀,使之至今保留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

产生于河洛地区的洛阳文化,是指以黄河与洛河交汇处和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一带。这一地区不仅正处于人们常说的与文明起源有缘分的北纬34℃半[2],同时也为洛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大面积的洛阳王湾遗址、二里头遗址等众多文化遗址的发掘,都说明了河洛地区早已成为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区。乃至夏商周三代在这里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心。正是由于洛阳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洛阳文化在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无处可置疑的核心地位。

洛阳文化丰富深邃,其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河洛大地的洛阳民间音乐,也有着自己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具有独特的典范性

洛阳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代表各个时代文化最高水准、最具典范性的艺术创造,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就音乐而言,两周时期,乐律学理论已形成完整体系,早在商代后期的河洛先人们已掌握‘五声’和‘十二律’的音乐知识,三分损益法的理论早已有文献记载。 就音乐文物而言, 大量古代乐器的出土和鉴定,更加坚定了“中国音乐艺术根在河洛”的结论[3] 。例如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原始骨笛的发掘,证明了早在八千多年前河洛地区先人们已经跨进了音乐文明的门槛。

(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洛阳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影响和积淀中,产生了具有浓郁河洛特色的民间音乐。如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南》、《王风》等就是指西周、春秋时期河洛地区的民歌。另外,自东汉以来,由于浓厚的佛教氛围和佛教文化历史,民间信佛者多,使洛阳出现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经歌”。至今,特别是在每年岁首正月十三日的关林庙会和农历五月二十一的龙门庙会,是经歌演唱集会的日子,如1981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一日,龙门一带参加跑经人数多达3000人[4]。经歌已成为河洛地区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民歌种类之一。

(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尽管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因素、风格与情调等方面,洛阳经歌呈现明显差异,但就其传承、流播途径、方式等方面,却有着许多共同的规律,这些方式和规律正是由洛阳民间音乐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自身特征(即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所决定的,同时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深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正显示出洛阳经歌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和深深的民间文化根基。

二、河洛地区经歌的音乐艺术特征

(一)题材内容特征

洛阳经歌作为河洛地区的一种风俗性民间歌曲,经歌的主题思想以宣传佛教思想教义为主,因此,就其题材内容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以宣传佛教信仰或描述佛教寺院的生活习俗或劝人信佛、皈依三宝为题材内容:如《扫经堂》、《十上香》等,主要体现了佛教信徒通过吃斋念佛、出家修行的虔诚心理和对佛的敬重。

二是以宣扬传统道德观念即劝人行善行孝、从善节俭、勤劳戒恶等为主,这类题材内容在洛阳经歌曲目中占大多数,如《试试儿的心》、《十大劝》等。由于这类经歌以劝善为主,故在民间又被称为“劝人方”。

其三,是以讲述古代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故事为主,虽然没有体现佛教内容,但它连续使用衬词“弥陀佛”构成一个相当于“副歌”的衬腔,加强佛教的色彩,如《霸王鞭》、《四出戏》等。

(二)表演种类特征

洛阳经歌的表演最早为室内清唱的形式,后来随着不同场合性质的需要,逐渐衍变为座经、跑经和耍经三种主要演唱形式[5]。

座经是指在佛堂室内面对佛像的诵唱,主要有独唱或齐唱两种方式。座经以《五上香》、《十二盘果子》等为主要曲目内容,以寺院的木鱼、碰铃为特色乐器敲击伴奏,气氛庄重、肃静。

跑经一般在佛堂室外的广场上表演,其方式为领唱者领唱正词,有时边扭边领唱,众人和唱衬腔“嗨嗨弥来、嗨嗨陀来、嗨嗨佛来…”。跑经的伴奏乐器同样以木鱼、梆子或碰铃等敲击乐器为主。跑经的主要曲目以《十朵莲花》、《扫经堂》、《一根经担三尺三》、《打岔歌》等为主。

耍经是以诵唱民间风情或历史人物的为主要内容,其表演场所比较自由,不受限制,是“自己耍着唱”。耍经的诵唱曲目以《十二月招亲》、《观花》、《弹琵琶》等为主。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风景区规划;文化脉络;地域特征;人文景观

一、目标定位――背景解读

项目位于郑州市西北12公里处,198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风景名胜区地跨郑州市惠济区、荥阳市,东到京广铁路,西抵汉霸二王城,南起横沟,北至黄河中心行政区界,全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为国家AAAA级景区,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黄土高原的终点、地上“悬河”的起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中华民族之魂――黄河之旅”的龙头项目,是全国十四条黄金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区之一。2006年炎黄二帝106米高巨塑的建成进一步稳固了其全国重点景区的地位,是全球炎黄子孙和国际友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的胜地。

黄河碑林项目筹备历经30年,通过多方渠道募集的碑刻作品已达1600多块,黄河碑林核心区域的选址在炎黄二帝巨塑的西南谷地,空间关系可作为衬托炎黄二帝的大背景。作为炎黄广场及巨塑的背景,黄河碑林的建设坚持可持续的基本思想,对原有的景区、景点以保护与发展为主,坚持继承和完善;新的景区、景点的开发以协调为根本,坚持对山、水形胜的维护;在展示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和展现灿烂悠久的黄河文化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人本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完善的结合起来,把景区真正建成整个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的龙头和核心。

二、现状特征――基地感知

2.1 自然环境特征

项目基地内有山,有水,有平地,黄土地貌特征显著,塬,梁,峁遍布,沟壑纵横,冲沟发育,可以说形成了独特的山形水势。景区处于黄土风积沉积区和现代冲洪积平原交接地带,结构疏松,具湿陷性,在水体冲刷之下易造成大的滑坡或崩塌。土壤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细沙三个土类,属中性压缩性土,表层具有一定的湿陷性。景区范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年来平均气温为14.2℃,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极端最低气温为-15.1℃。历年平均降水量653毫米,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54%和23%左右,雨热同季。年平均相对湿度68%,无霜期历年平均220天左右。本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暖少雨,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季寒雪,形成温和的半湿半旱的自然环境。

2.2 地域文化特征

项目基地处在黄土风沉积区和现代冲洪积平原交接地带,黄土是由北方沙漠或戈壁地区吹来的尘土堆积而成,质地疏松,土壤肥沃,又具有特殊的柱状节理或垂直节理,容易挖穴构屋,冬暖夏凉,场地内还遗留有多个规格不一、场地标高不一的废弃窑洞。

2.3 人文、历史文化特征

景区可借鉴的的人文、历史文化特征,大致表现在展现黄河历史、黄河文化的“大河文化”、以郑州地区为视野的人文、历史资源的考察以及景区用地范围内的人文、历史文化特征三个方面。其中,最为首要的文化特征为炎黄二帝以及炎黄二帝时期生产、生活等文化内容的展现。第二,、视察黄河历史事件的挖掘。另外就是自1985年开始筹建的黄河碑林的文化积淀。

综上所述,在对基地自然环境特征、地域文化特征以及人文、历史文化特征的分析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对本次景观规划方向的初步判断:鉴于基地特殊的自然条件,景观设计要求对景观构成进行细致的考量,结合场地特征进行大景观的处理;黄土以及窑洞风貌尽可能的给予保留并修整,彰显项目的地域特征;充分挖掘人文、历史文化,将文化做大,充实进项目的始终。

三、景观对策――方案构思

本次景观规划,我们对西安碑林、山东曲阜碑林以及开封翰园碑林三个经典案例分别与本项目进行了类比与分析,拟从国内碑林项目中借鉴适合黄河碑林规划方案的景观构成,学习并发现不适于黄河碑林特色营造的手法,使黄河碑林的景观规划有的放矢,从而营建出一个具备自身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质的黄河碑林。

3.1 相关案例研究

西安碑林内容丰富,它既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又汇集了古代的文献典籍和石刻图案;记述了我国文化发展的部分成就,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因而驰名中外。西安碑林展示的重点是古代(从汉代到清代)的书法艺术,空间的组织形式是以建筑为骨架,书法碑刻为灵魂。与西安碑林的条件不同,黄河碑林展示的重点是现代碑林,展示空间分散于山谷之中,另外空间的组织形式与西安碑林有所不同,通过对比与分析西安碑林有拓碑等内容丰富的室外展览形式可供我们借鉴。

山东曲阜碑林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共有碑2000余块,因此,孔林又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碑林。孔林是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里面有许多古代书法家写的墓碑。黄河碑林现有的碑刻多为条状黑色面石碑,在设计中我们就要避免做成墓地的感觉并重视植物造景与雕塑的运用。

开封翰园碑林位于古城开封的龙亭湖风景区,占地120亩,是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汇集历代书法名碑名帖当代书画巨匠名篇大作的3500块碑刻,枯润险奇,异采纷呈,分类镶嵌于古典迷宫式碑廊之中,展线长达6华里。同样是置身于风景区内,但是开封翰园碑林位于一个较独立的区域,并且以建筑为表现主体。与之不同的是,黄河碑林是依托炎黄二帝像为主体而建设,应考虑其定位不能喧宾夺主。

3.2 景观策略与方案构思

通过案例研究的启示,本次景观规划提出:充分利用原有地型走势及高差变化,以及近在咫尺的水渠,将碑分区置于狭长谷地的四层平面上,大量石碑集中排布于谷地之中,首要之事就是避免形成墓地之感,如果以建筑如围廊的形式除了需占用大量资金外,还极易形成寺庙院落之感,因此我们以水面、台面、树林、墙面等多种方式,力图打破碑的数量过多引起的视觉上的错误冲突。

本次景观规划的原则:通过对黄河碑林的建设,起到配合炎黄巨塑及炎黄广场弘扬炎黄文化,颂扬黄河精神的作用。在形式上力求使其消隐与于自然环境的大背景中,使其成为背景来衬托炎黄二帝,是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过程。适应性原则,以大背景来衬托炎黄二帝,同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景观性原则,以公园景观的手法设计碑林;可参与性原则,不仅有观赏性,而且有参与性,可增加游人游览过程的娱趣和印象。

本工程通过对现场的分析,以及对场地的理解,设计主题定为“脉”。“脉”的灵感来源与对土地,对自然,对生态,对周边环境的深入思考,从黄河水道到连绵起伏的邙山,从水脉到山脉再到根脉是其与环境,与土地,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根脉,炎黄二帝作为人文始祖,源远流长,时间长河的涤荡之后,流下了道道根脉。水脉,黄河几千年的流淌,塑造了中华大地的脉络。山脉,自然的山地的隆起,随着黄河的九曲蜿蜒,形成了特有的脉。

四、规划蓝图――设计要素

4.1 总平面布局

炎黄文化区位于炎黄广场及炎黄二帝巨塑的西南谷地,是本项目的核心区域。设计以适应性、景观性、可参与性为指导原则。在形式上力求使其消隐于自然环境的大背景中,使其成为背景来衬托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成为炎黄二帝景点的辅助景点,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宣扬炎黄文化的休闲空间。整个体系通过曲线的形态把碑林的内容分为:记忆、时空、文化、延续和沉思五大章节,用文章的结构作为创作手法,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展开。

门户记忆空间,用序列式图片展示传达近30年创办黄河人营造黄河碑林的梦想。时空动态空间,用景墙、坐凳等景观元素展示书法名人的碑刻作品,空间内涵是时空的转换,用蒙太奇的手法使人感受到从庄严肃穆的祭祀广场到文化人文内涵深厚的碑林的过渡。文化核心空间,碑林内容以展示炎黄文化为主,人们在这里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交融。延续空间,用拓碑,沙地临摹等可参与性活动丰富空间的表现元素。

4.2 碑刻展示形式

本项目的文化主题为碑林的建设,而碑刻展示形式就成为实现碑林主题的重中之重。碑林核心区位于炎黄二帝巨塑西侧谷地,碑林设计延续消隐以及作为炎黄二帝要素背景的出发点,依托大自然、大背景以依山碑刻、大地碑刻、自然石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现。碑林拟消隐于自然景观的大背景之中,富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碑林展示并非简单的碑体罗列,而是多种表现形式的有机组合。

4.3 植物造景

植物是景观的重要构成,又是空间营造以及主题表现者,所以植物景观要素在景观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提出了适应性、稳定性、季节性、延续性四大植物造景原则。

适应性:遵循自然规律,以本地植物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种植,选择抗性强,见效快,管理粗放,具备良好观赏性的树种。

稳定性:强调生物习性,模拟自然现象。以群植、片植为主,点缀丛植、孤植,注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合理配置,兼顾近远期效果。

季节性:注重季相变化,植物配置上营造出春夏秋冬四时不同的碑林空间感受。

延续性:注意林缘线、林冠线的变化,园区周边重点处理林冠线和乔灌木形体和色彩的组合,形成节奏与韵律。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5

在城市景观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风俗习惯,世界各地景观都会呈现地域性的特点,不同地域的景观各具特色。地域性景观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相互影响并不断发展。只有充分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的景观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和说服力。

1.地域性文化景观特点的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环境等。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很大,在不同区域形成代表当地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特征,北方景观的雄伟、壮观,南方景观的别致、淡雅,这都和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2)人文历史因素。由于人文历史、民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方面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地域景观的发展历程。地域文化是一个继承、积累、发展、创新的过程,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燕赵文化等,是全国各地历史文化的精髓。

2.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文化是任何一处景观设计灵魂,尊重当地文化,考虑当地民俗风格,设计师要充分理解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当地的文化为设计背景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

(1)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地域性文化可以为景观设计提供素材。在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历史等因素,了解其地域特征,以此作为设计依据,赋予现代景观活的灵魂和创新思想,使景观在符合现代时展的同时结合地域文化特征,更好的服务于当地居民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例如紫禁城的红墙、江南园林的粉墙白瓦等极具地域特征的元素。

(2)弘扬当地文化,使其得以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不仅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和基础,而且是其灵魂和精神所在。在景观设计作品中,能让历史文化以景观的形式记录下来,在人们欣赏景观的同时体验当地文化 ,充分体会当地民俗文化特色。一个有文化内涵的景观不是景观元素简单拼凑,而是一个有其文化内涵的有机整体。

(3)帮助人们缅怀历史。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却不禁发现我们正在远离和遗忘历史。地域文化代表了一种场所精神,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地域文化作为了追忆过去的精神寄托。蕴含地域文化的景观不仅让市民缅怀历史,引起市民感情的共鸣,更能引发游客的理性思考,如歌颂地域文化中的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道德精神、、地域的典故和名言等,使景观不仅是城市的一片公共绿地,更是市民对地域文化的追寻和怀念。

地域性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

(1)地形。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当地的地形地貌,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山地还是宽广辽阔的平原,都应尽量保持当地特色的地形地貌,这是地域性景观存在的基础,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尽量用最少的土方量达到最佳效果,最大可能的保留其多样性,最终诠释其地域特征。例如法国丘陵景观和意大利的台地园林景观特色。

(2)道路。园林道路在景观中起着至关只要的作用,是各景观节点之间的连接手段。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彰显出地域特色。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规划设计应考虑当地文化,采用地方材料进行铺装,不仅节约成本,而且满足地域性特征,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和美学效果。例如深圳古窑遗韵景点的园路铺装采用古窑出产的瓦片、瓷片,彰显独特质朴的地域个性。

(3)水体。水体是地域性景观中最具灵性的要素,被人给予丰富的情感。自古以来,景观中水体的作用都很重要,是最有亲切感的要素。不同地域尤其不同地域特征,“一方水养一方人”,当地人民赋予水的感情更多,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地水源作为凸显地域景观的重要标志。

(4)植物。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及地被植物,种类繁多,有季相变化。植物景观不仅可以满足造景功能,还可以引导人们的视线、形成开敞或闭合空间,植物景观是地域景观殊的要素,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有所不同。注重植物与人类协调发展的生态平衡景观,同时尽可能多的使用乡土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种类,在色彩、季相、层次等各方面相得益彰,体现地域特色。

(5)建筑。景观建筑作为地域性景观的表达要素之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满足审美需求,是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同都直接影响地域性景观的表达。在建筑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结合当地文化,体现当地的地域特征。

结语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6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地域文化,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就是地域特征,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通过一定的组织以及围合手段,对空间界面进行艺术处理,再结合自然光,人工照明,家具以及饰物的布置和造型等设计语言,以及植物花卉,水体,小品以及雕塑等的配置,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风格,以达到满足人们对使用功能以及视觉审美上的要求和需要。

地域特征的概述

地域特征主要指的是在某个地域内由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共同组合从而形成的一种特征,一般情况下,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环境和水文等,而人文因素主要是指历史沉淀以及文化内容等,在这其中自然因素的水文对地域特征的形成有非常大的影响,地域特征包罗万象,同时又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具有区域性,研究地域特征必须在一定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第二个就是人文性,通过人类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活动,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第三个就是具有综合性,也就是说分析地域特征不仅包括经济,人文以及科技等方面,还包含其他方面的事务,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形成地域特征的各种条件,以此造就了地域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的地域特征分析

中国传统环境艺术下的地域自然观。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面很广,主要包括城市,景观,园林,建筑以及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包含人居环境的系统规划和不同场所的设计建造,在这方面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我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最讲究与自然协调和谐,讲究环境艺术,从而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下来所形成的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非常大,其中汉代的园,圃,囿等字体都是由象形文演变而来的,从外表就可以看出,字体的外框表示范围,形容地域界限,而且以园林文化来比较,我国的就与国外的有所不同,都有各自的民族地域特点,我国的园林建筑多以山水,花木,屏联,题刻以及雕塑等装饰共同组成一种美伦美焕的艺术品,除了具有实用居住性之外,还具有观赏游览性,而且我国的园林建筑讲究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性,既要有自然意境,还要有人文特色,以诗情画意为最终追求,而国外的园林建筑就没有这些山水,花草等艺术表现形式,它多是通过人与自然相对的形式来表现,通过人来对自然进行人为加工,比如欧洲皇家园林,多是把树精心修剪成规矩整齐的各种造型,把花草排列成各种看上去整齐的图案花纹,然后再配置相应的雕塑作品,整个园林虽然看上去也具有特色,也给人一种眼眼一亮的感觉,但要说到人与自然的融入感以及园林结构的设计精巧程度,与我国的园林艺术建筑还是要差上一个档次。

另外我国的园林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上还讲究自然之感,多是按照山石的脉络走向,以及水源流向来进行风景布局,在讲解自然美的基础上再表现园林的观赏美,同时还利用了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让园林建筑充满诗情画意,在寄情山水的过程中,让人获得与众不同的艺术感觉。

从传统环境艺术看待其与地域特征之间的关系。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的文化传承史上占剧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各地民居而论,各地民居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生产工作也有所差异,因此建造出来的民居也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西南地区的吊脚楼,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以及大理丽江的四合五天井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这些都是我国历史韵味浓厚的文化遗传,同时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不同,人们在建造民居时所用的材料,建筑方法等也有明显的差异,另外一些地方还受到当地宗教的影响,体现出浓浓的宗教文化气息。

由此也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域环境,所体现出来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不尽相同,无论从历史传统,生活习俗,还是从人文条件与审美观点等方面来看,各地的地域特征也是各具特色,但总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这些各地的民居建筑建造得多么有地方特色,功能多么齐全合理,但都是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表现出了对当代的生态学观念,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小,这与我国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不谋而合,更体现出我国古人对环境艺术的追求与自然和谐的一致性,因此地域特征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关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上文的分析得出,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地域特征的影响,在这个大背景下,地域特征所带来的地域氛围与文化特色势必将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但通过对地域特征的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有创新性,使艺术效果更能达到升华,在与地域特征融为一体之后,创造出更为浑然一体的艺术性建筑,总的来说,地域特征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增加其不同的地域特色,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改变环境艺术设计时的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并且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第三个方面就是通过结合地域特征可以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内容,让内容更加饱满,让结构更富有层次化,让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多种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