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学年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三学年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三学年论文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76

1 学生综合测评目的

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大学生的一种评价指标,本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主要针对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分为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专业学习知识技能及科创能力、文体及卫生、公益活动及实践四个方面,每个类别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比例,在将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学习或者各种竞赛给出一定的分数,根据所占的比例算出总分,然后根据总分决定学生优秀与否。

它真实记录了大学生一学年的表现,转变了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

对于学院管理方面,在综合素质测评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状态,按阶段和类别将学生进行划分和整理,可以有效地分析出在学生自我认识方面和成长阶段不足,帮助学院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分类的指导和教育,通过这真实的信息能够更加密切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可以更加有计划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并可以根据学生本人的发展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处理措施,真正意义上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同学。

2 学生综合测评数据分析

本次土木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涵盖了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共869人,其中大三473人,大四396人,时间为2014-2015学年。学生综合测评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大三学生分布在60-7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为209人,大四学生分布在71-80分数段的人数最多为186人,比较来看,大四学生对于自我综合测评方面的打分高于大三学生,而纵观其他阶段分数阶段,可以发现大四学生的测评分数普遍高于大三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大四同学在前一年参加的竞赛较多,奖项较多,因此分数较高。并且大四学生有部分学生已经保研及考研,有大部分学生已经签好了就业单位,对于毕业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在评分方面占据优势。

由图1可以看出,大三年级60-70分数比例最高为44.19%,之后随着分数的提高,比例逐渐降低;大四年级71-80分数比例最高为46.97%,之后随着分数的提高,比例逐渐降低。大三和大四年级总体达标(高于60分)比率分别为94.72%和98.24%。

从大三和大四年级的测评分数分布图,对比图2的学生综合奖学金获奖比率来看,大三的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学金比率之和为14.34%,约等于大三测评80分以上的比率之和14.38%;而大四的特等、一等和二等奖学金比率之和为18.26%,略小于大四测评80分以上的比率之和20.46%。这说明综合测评的结果与学生综合奖学金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也证明了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普遍较高。

3 学生综合测评的类别分析

3.1 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

进一步分析学生综合测评的分数,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及集体荣誉类别中,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大部分集中在10-14分阶段,大三和大四的比率分别是55.81%和60.47%。这说明大多数同学都能坚持基本的政治理论学习,但在获得集体荣誉方面成绩不突出,在追求上进积极入党方面,同学的得分不高。总的来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集体荣誉感有待加强和提高。

3.2 专业知识及科创能力

从图4来看,学生的专业学习知识技能与科创能力这项得分不高,有78.22%的大三学生和74.49%的大四学生得分为10分以下,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获得了20分以上,获得10-14分的学生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15.43%和16.41%。可以看出,学生的竞赛水平和科创能力一般,在和专利发明方面,多数同学没有得分,也说明同学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学术成果整理、论文l表方面需要专业指导。部分同学可以意识到拓宽知识能力和就业力的重要性,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驾照或者参加专业培训及认证。

3.3 文体及卫生

从图5可以看出,大三和大四学生的得分率相差不大,从分布上来看,获得的人数最多的分数段是1-4分,大三和大四分别为78.44%和78.54%。这项不得分的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14.16%和14.65%。由于土木学院是工科院系,学生的文体素质不高,在文体竞赛中获奖的同学较少,尤其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可见在学生课余生活方面,应当加强文体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文体素质。

3.4 公益活动及实践

从图6可以看出,在公益活动和实践类别中,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从分布上来看,获得的人数最多的分数段是1-4分,大三和大四分别为52.22%和57.32%。这项不得分的比率,大三和大四分别为32.56%和32.58%,这部分同学没有在学校及学院的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中任职,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由此可见,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创新实践活动方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4 结论与启示

总的来看,土木工程学院大三和大四学生综合测评的结果较好,总体达标(高于60分)比率分别为94.72%和98.24%。但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1)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待加强和提高。

(2)在科技竞赛方面,学生的竞赛水平与科创能力一般,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在学术成果整理、方面需要专业指导。

(3)由于专业学科特点,学生参加文体竞赛获奖的人数少,学生的文体素质较差,有待提高。

(4)学生在各项公益活动和实践中参与度不高,不得分的人数比率最高。

针对以上的问题,学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大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在课堂内外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2)创造丰富的学生课外生活环境,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开拓学生的课余爱好,提高学生文体素质,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3)鼓励学生参加对其成长有利的社团和公益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成才,先成人”,提高学生做人的德行和做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纯P.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6).

[2] 王文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专业导师制;经管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35-02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很多高校实施了专业导师制。专业导师制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教学制度,早在百年以前,西方国家就实施了专业导师制。经管专业大学生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学生思维更趋活跃但实践创新能力不强,学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现象比较明显[1]。因此,经管专业实施专业导师制培养合格人才是目前急需实践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分析经管专业实施“专业导师制”应用的具体实践。

一、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实施环境分析

(一)专业导师制的意义

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作为培养学生的有效教学制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高校实施效果不一致。目前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仍然是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的培养模式,由此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能与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步。在此背景下,经管专业有效实施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目的与专业导师的职责

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于2010年实施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出台了《关于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的实施办法》、《本科生专业导师考核办法》等文件。学校经管专业实施专业导师制的目标是:根据经管专业发展现状和就业市场需求,构建实践活动平台,让更多优秀的学生通过时间活动得到锻炼,从而培养具备专业特色或具备更高专业竞争实力的学生。专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是:(1)有效指导学生的理论和专业学习,突出专业发展和专业理论强化;(2)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科技大赛,鼓励学生自信参加,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并争取获奖;(3)指导和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模拟平台得到锻炼,积累实践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

(三)专业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原则

依据学校政策,辽宁工业大学二级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专业导师组织由主管教学院长负责,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组织实施专业导师制。专业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导师指导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主要根据专业成绩、已有专业表现和学习态度表现来决定,因为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生兴趣的差异性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2)围绕专业学习,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创新项目研究,根据专业导师的研究领域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参与科研项目,如应用性、创新性研究类项目,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

二、大学生对专业导师需求的关键要素分析

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调研影响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对专业导师需求的关键要素。本次随机选取两个学院四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发放问卷190份,调查结束后回收问卷176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由于篇幅所限,仅选取问卷中部分指标进行分析。

调研样本分析。由整理后输入计算机的数据,绘制出辽宁工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样本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表1 调研经管类大学生样本分布表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此次抽样调查样本范围较为广泛,选取的辽宁工业大学经管类大学生样本分布在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个年级,四个年级的抽样比例分布比较均匀,抽样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利于进行数据分析,为统计分析提供可靠保证。

图1 不同年级对专业导师指导认知因素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大一学生最希望在课程选择、学习方法、人生价值观和生活及心理方面获得更多的指导。因为大一学生刚入校,对专业概念比较模糊,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充满好奇和茫然,有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比较弱,所以对专业导师的指导需求非常迫切。大二学生最希望在人际关系、学习方法和生活及心理方面获得专业导师更多的指导,在此阶段的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主要存在人际关系压力和心理方面的困惑,所以专业导师主要应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心理方面指导学生。大三学生最希望在科研活动、就业指导和人际关系方面获得指导和帮助,专业导师在这一阶段要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并取得好的成绩。大四学生最希望在科研活动、就业指导方面获得指导,应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并结合实践撰写论文。

图2 不同年级选择专业导师指导途径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一新生最渴望获得新知,可塑性较强,喜欢通过小型研讨会获得专业导师指导;大二学生更希望通过座谈获得专业导师指导;而大三学生更希望专业导师指导社会实践,多参加一些科技活动;大四学生有了更多的自己的主见,喜欢独来独往,更喜欢与专业导师通过网络在线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三、依据经管专业特点推进式指导实践

本部分结合第二部分的调研分析结果,针对大学生四个年级的不同特点,针对不同年级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2]。

(一)大一:指导选课、参与实践

根据培养方案,专业导师要积极引导大一经管专业新生科学选课参与实践,具体做法如下。首先,专业导师指导新生进行选课,针对大一阶段基础课学习的难度,如高等数学、外语等,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实时监控,监督学生平时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防止学生学习掉队。其次,指导学生多去图书馆读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籍,或上网登录一些有意义的学习网站,如小木虫、人大经济论坛、百度文库等;另外,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市场调研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社会实践,使学生较早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3]。

(二)大二:指导专业学习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大二学习阶段与大一阶段不同,大二学生正式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专业导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专业课学习,还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指导学生。首先,指导学生在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讲解考取研究生、考证、科研和就业方面的疑难困惑;其次,指导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参加学科竞赛;最后,指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积极参加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聆听学术报告,参与讨论。

(三)大三:指导专业学习,参与创新性实践

根据教学计划,大三学习阶段是学生专业课学习最集中的一年。一方面,专业导师要指导学生读一些必要的专业参考书和专业(或行业)报告,认真撰写学年论文;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申请参加学校、省和国家的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学生通过做项目提高了自身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论文写作规范和水平[4]。

(四)大四:指导参与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

该阶段大四学生主要进入了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导师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指导学生参加相关企业实习,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时要完成所申请的各类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导师通过电话、网络等了解学生的实习状况和心理适应程度,同时,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文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按时按质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专业导师制实施成功与否,与专业导师责任心和学生的理解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学校不仅要建立起相配套的激励机制,还要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专业导师制。不同的专业导师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会有所差异,但培养目标是共同的,都是在满足专业发展、适应社会需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无疑会使更多的经管专业学生受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备实践创新能力的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蔚,熊本峰.商务策划学院专业导师制尝试――以

2001级商务策划专业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05,

(2).

[2]李晓梅.高校经管专业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与分

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6).

[3]孟爱华.实践视角: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专业能力培

养方法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S2).

[4]李晓梅,邸彦彪,于洋.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经管专业考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本三英语专业 学习状况 调查与研究

一、引言

宿迁学院等本三学院的飞速发展衍生出一批特殊的学生群体,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熟知本专业信息对于将来英语的学习与本身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本三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反映本三英语专业学生独特的学习和心理特点,即初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地运用网络与图书馆资源,但在学习中依旧存在着焦躁不安、心浮气躁等心理状况。本文力图从本三学生着手,深入了解其学习状况等方面,从而为科学安排本三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三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状况调查与研究

(一)对本专业的了解

英语专业是用来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这是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本应是每个英语专业学生应该知道的事。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我们以图表的形式来展示对回收回来的157份调查问卷(09级50份,08级60份,07级47份)的统计分析。

在对这三个图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后,我们得出以下三个观点:

1)09级虽然有很多学生说对本专业很了解,但是其了解过于简单化、表面化。大部分所谓的了解仅仅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只要学英语”,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了解专四、专八等级考试,但是很少有学生了解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

2)08级的学生开始理性地思考自己对于本专业的了解。经过一年的学习,08级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再是表面化和简单化,他们已经开始理性思考即将到来的专四、一年以后的专八……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收集了本专业的就业信息,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

3)07级学生真正地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已经经历过专四考试,所以他们有自己的经验,一年后就要面临就业的严峻情形让他们更加系统地、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专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09级到07级反映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学习、不断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了解也在不断地加强,更加的系统全面……

(二)学习策略

学习外语没有捷径可走,语言能力的强弱与掌握语言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语言材料吸收量越大,语言能力提高越快。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操练和自我纠正。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是否有自己的独特方法,仅仅是死记硬背?或者还是在摸索中?在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我们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问,之后我们欣喜地发现现在很少有学生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程度上,76.7%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很多学生都在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都有自己的实用型常用网站,例如,听力,写作省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生在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图书馆有很多本专业的资料书,关于单词、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英美文学著作等,这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三)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认为英语学习是一种快乐”这个选项上,从07到09级这三个数据呈现出的是一个几乎很对称的V型。08级处于V型的最底端,且与07级09级的落差甚大。

对此,我们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 08级之所以处于V型的最底端,认为学习是快乐的百分比最低是因为他们处于大二这一学年,正在备考专四,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等级考试,许多学生都将这一考试神秘化了,因此感到畏惧恐慌,压力过大,过于迷茫,无有效学习途径,因此学习的快乐感也就大大低于没有太大压力的07级、09级。

2. 07级和09级虽然数据相近,但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快乐感的原因是完全不同的,09级作为新生,他们对本专业了解得很少,对于他们而言,刚入大学的新鲜感并未完全消退,专四对他们来说又很遥远,专八、就业更是遥不可及,所以他们没有太大的压力,是一种很“变相的盲目的”快乐。而07级已经经历过专四考试,专四的通过给他们一种满足感、一种动力,他们已经体会到英语学习需要有pressure和pleasure的结合。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获取知识才是真正的快乐。

(四)不同阶段学习中遇到的障碍

大一是纠正发音、建立初步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各高校在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都十分注重语音的教学,开设语音课程。调查显示,宿迁学院有80%的09级学生都反映,由于受到方言的影响,英语发音并不标准,例如平翘舌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鼻边音不分……对于新生而言,这就是最大的障碍,所以要不断地练习。季羡林曾经说过,“不要脸的人啊,学得好外语。”这就要求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练。前面我们多次提到大二要面临的专四考试,每一位大二学生在给予它十分重视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十分的压力和紧张,专四本身就是一个障碍,自身的心理紧张感又是一个障碍,87%的学生在考前有紧张焦虑感。这一切都要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去调节去克服。对于大三学生而言,突然增加的课程例如翻译学、词汇学、报刊选读、英美概况等让许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此外,随着第二外语的难度的增大,大三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英语学习的时间。

(五)对待专四、专八的态度

专四和专八的关系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关系不一样。专四指的是英语专业第4学期基础阶统测,专八指的是英语专业第8学期高级阶统测。“四”和“八”,从含义上来讲是指第四和第八学期,而不是级别。这个考试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各学习阶段的水平检验考试,是学习成果的检验,是评定一位英语学习者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每一位学生都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着重调查了宿迁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对待专四、专八的态度。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有将近70%的学生对于专四、专八有畏惧心理,特别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表示在复习中感觉很吃力。许多学生表示在专四复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听力与阅读。同时,在对老师的访问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专四未通过主要是因为听力得分较低。08级在今年参加了专四考试,对于专四考试深有体会。而对于专八,其实在大三来讲,在专四考试成绩下达时,就开始准备专八考试,这足以看出学生们对于专八考试的重视。不过,大三课程的增多会让一些学生心有余力而底不足。等到大四,学生们准备考研,但许多学生选择的是跨专业考研,这对于专八考试的复习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许多学生忙于实习与社会实践,花费了许多精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产生了浮躁心理,这对于专八考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于专八考试来讲,稳定的心态与持之以恒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六)对就业前景的感想

就业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现在社会的竞争太过残酷,不仅是本三学生,就连本一本二学生也刚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于本三就业并不看好。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2.5%的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并不看好,认为无法与本一本二的毕业生竞争,37%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学得好,将来有好的就业一定不成问题。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对具有校强的外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另外,我国正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上也一直在提倡小班化教学,教师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所以英语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非常广阔。从宿迁学院年年不断攀升的考研上线人数来看,希望通过考研来获得一个更好的文凭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人不在少数。但不少学生还是抱有一个自信的心态,在他们看来,社会上还需要很多英语人才,只要拥有过硬的英语能力,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三、结语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一宿迁学院为代表的本三学生在从大一到大三的学习中逐步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76.7%的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同时也看到了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例如70%的学生存在阶段性的(专四、专八考试前后)焦躁不安、心浮气躁等心理状况。总之,本三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很独特的,对此我们已经分别从六个方面展开了调查分析与研究,但是还仅仅处在探索阶段,我们将力争在取得初步成果后,不断深入研究,以达到为本三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依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亚芬.光明日报.1998.5.

[2]谭炳煌.怎样撰写科学论文[J].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

[3]熊学亮.英语学习[J].2002,(9).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4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13-02

一、引言

大连是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军城市。目前在连有近百家企业从事对日软件开发业务,全市软件出口的90%面向日本市场,其中在连从事软件开发的日资企业有40余家,IBM、诺基亚、索尼、松下、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有15家,在信息服务行业方面,现已有美国简柏特、戴尔、惠普、埃森哲、德勤咨询、三菱银行等国际大公司将其面向亚太地区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设立在大连,更多的日本企业正在对大连进行考察,大连已成为“东北亚软件及信息服务中心”。因此,在大连,日语加IT的复合型人才倍受青睐。所谓“复合型外语人才”是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他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而大连日语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能满足IT行业在大连迅猛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日语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在日语语法、读解等技能上具有较强优势,即研究型人才,但这部分学生在口语及IT相关技能操作方面却不具备优势,因此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2.日语人才的知识结构无法适应软件服务外包行业的工作需求。即使已取得了日语国际能力等级证书的学生,大部分口语能力也没有达到相应的等级要求,并且对日企文化礼仪、商贸用语及日语计算机使用等常识也了解不足。

3.日语人才的等级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模式下培养的知识型、研究型日语人才仅能为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所使用,在数量和等级结构上都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软件服务外包行业对日语加IT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综上所述,随着服务外包行业的迅速发展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将语言文学专业方向调整为商务日语方向,致力培养应用型的商务日语人才对日语专业的改革的新思路,对日语专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实践教学体系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早在2008年初,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根据市场调研和企业需求分析,认为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开始初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想来源于学院的“CDIO”工程教育思想。工程教育理念倡导“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的体验主义思想,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动手实践的环节完成学习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因此,日语系采用了“以项目为主线,首尾呼应,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项目为主线”可以合理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内容和媒介。教师结合前期的市场调研,确立了相关的商务日语课程,并根据相关课程制定了相应的项目,达到了“课程”与“项目”相结合的理想状态。“首尾呼应”是指学生们在投身参与实践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两个一级项目和四个二级项目,而两个一级项目分列于大一年级和大四年级,即《日语专业导论》项目为实践起点,《毕业论文》项目为终点。因此,两个一级项目起到了突出的首尾呼应作用,并有效地连接了若干个二级项目。日语专业导论项目开设在第1学期,共16学时,主要通过日语专业情况介绍、就业市场分析、学习方法介绍及中文环境下模拟企业真实工作流程的方式,在日语学习初级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动手动脑实践的方式了解企业的基本需求和自己应该具备的能力,并初步制定职业规划。与之相呼应的出口处则为毕业论文项目。截止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的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均是单纯地对语言学、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在毕业论文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更符合企业需求,最终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日语系推行了毕业论文改革,摒弃传统的单纯语言、文学、历史、社会方面的选题,让学生通过日语综合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对比较感兴趣的某一工作流程或某一环节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应用技能撰写论文,使文科的论文也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链接。“层层递进”则是四个二级项目在学年设计上是层层递进的,在实践内容的难度上是节节升高的。学生们在大一年级到大三年级分别完成一个二级项目后会自然地过渡到第二个二级项目,依次类推,循序渐进。如上所述,四个二级项目层层递进,紧密关联,为两个一级项目做到了有利支撑。同时,两个一级项目首尾呼应,构建了以项目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实现日语系人才培养目标。

三、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再单纯地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而是充分带动学生“做”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做”进而“学”,从而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做中学”教育思想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的,它可以达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方面充分整合的目的,从而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本文选取四个二级项目中的“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作为例子,对实践体系中“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解释:日语专业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是日语系专业主干课程能力培养体系中的第一个二级项目,开设在第三学期。授课对象为日语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其先修项目为日语专业导论,后续项目为日语能力测试检测项目、商务日语技能实训项目、日语综合实训项目及毕业设计。本项目共4周80学时。涉及的主要课程由第一二学期日语系开设的:商务基础日语(一、二)(320学时)、日语会话(一、二)(96学时)、日语视听说(一、二)(96学时)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上、下)(48学时)。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是将第一二学期所学的语言及计算机知识转化为日语听、说能力及日文环境下的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学生通过人物介绍、场景介绍、商务电话、商务就餐等单元模块中的实践,使学生在了解商务礼仪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商务场景中能够听懂简单的商务日语会话,并能用日语正确的表达、沟通、交流。熟练掌握日文信息处理能力和日文Microsoft Word2007、Microsoft excel2007、Microsoft PowerPoint2007的常用功能,并掌握日文Outlook的基本操作功能,并利用这些技能更好地完成商务活动。日语商务场景实训项目是东软日语系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中的重要一环,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四、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资源的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的培养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类型界限在不断淡化,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的身份界限在不断弱化,只会根据课本讲理论的教师已不受学生欢迎。我院日语系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产教结合”为桥梁,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安排专业课教师定期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②从企业引进优秀的从事过IT技术和商务活动的人士充实教学一线。③聘请一支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外籍专家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以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教材建设。教材的研发也成为实践教学体系一项重中之重的工程。第1、2学期所使用的《商务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视听说一、二》、《日语会话一、二》教材,充分将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通过分场景的实训会话的形式,将日文录入技能、日文OFFCIE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与日语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在大二学年,随着学生日语水平的提高,此时所使用的《商务基础日语三、四》、《日语视听说三、四》、《日语会话三、四》教材起到了支撑商务日语技能实训项目的作用。大三学年开始,一些充分体现了专业技能培养特色的教材,诸如《口译技能实训》、《写作技能实训》、《日本商务礼仪》等,充分整合现有知识与技能。

3.教学环境建设。为适应日语系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学院及日语系应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加强力度。学院及日语系首先应重视校内实验室建设与整合,根据系内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将各实践课程相近,仪器设备共用率高的实验室进行合并或调整,使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充分优化SOVO(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模拟实验室的资源配置,使其既能体现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又使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资源共享。

五、实践教学体系中评价,反馈体系的建设

1.多角度的评价,反馈:教师、学生、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后的评价工作应该从多角度考虑,过去由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科学评价的需要。应建立教师、学生、企业三方面综合的评价及反馈体系。教师方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根据培养要素,制定可测量的评定指标并明确评定的过程及方法。学生评价方面可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实践的过程中包含了学生组内自评及各小组间的互评。加入学生互评的环节,不仅可以使评价更为透明化,科学化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企业评价方面主要通过企业人士参与实践评价及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反馈两方面进行。通过企业专门人士的参与评价及针对毕业生的工作反馈可以及时的掌握实践教学是否与企业需求脱节?可有效的、及时的、准确的改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细化考核方式,量化考核标准。学院在具备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日语系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首先通过分析调研,结合系内实训状况,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形成系统,成为体系。以该体系对学生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

日语系基于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所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日语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日语系将致力于维护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争取在未来的发展阶段使其朝着良性的发展道路前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竞学,等.“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5

设计时间段的消极影响因素众多。毕业设计处于大四下学期,因为与求职时间吻合,大部分求职的同学都是将毕业设计放在次要位置,因而设计的时间不足,所以其毕业设计的质量不高。还有部分考研究生的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投入精力也不够,也直接导致其设计质量差。

时间短并过于集中。毕业设计一般只有18周左右,这个时间对真正的机械设计任务来说是根本不够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仓促应对,不能深入了解设计任务,知识的运用就是照本宣科,临时抱佛脚,因此设计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时间上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毕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由于时间所限,大部分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题目技术难度都不高,这也违背了毕业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学生根本不能得到设计能力的提升锻炼,也无法形成创新性思维,不能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工程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选题,设计过程监控及成绩评价问题。由于时间的限制,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将毕业设计当作一个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给出的设计题目过于简单和理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对设计过程的监控,基本都是形式检查,检查人员对设计的内容也基本不会有深入的监控。如果指导教师出现疏忽,就会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目前,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是综合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而来。采用现行的这种毕业设计评定方法,虽然基本上能反映出学生毕业设计的优劣,并且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但也具有很多缺点。由于上述问题的影响,目前学生积极性不高,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只是简单的重复或验证一些基本理论内容,所以机械设计专业本科的毕业设计整体水平不高。因此改革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现行的毕业设计体系,建立新的毕业设计模式,引入合理有效的设计过程、监控体系与成绩评定体系显得势在必行。

新模式具体思路

1.设计周期问题:在大三第一学期(即基础课结束,专业课刚开始)就开始毕业设计进程,首先完成资料搜集,文献综述,翻译等基本文献工作,然后带着毕业设计的问题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这样对设计中需要的内容就会重点学习领会,对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设计中所需的有些未学专业课知识,学生则可以先通过自学相关知识点,理解后进行设计。这种查阅并消化吸收技术资料,然后进行设计的能力,在以后的实际设计工作中有重要意义。总的来说,整个毕业设计周期由原来的18周扩展为2年。在这种长周期下,学生必须提出多种设计方案,最终选择最优者,进而得到该方案的具体设计结果,使毕业设计能够符合一个真正的机械设计流程。

2.教师选题的规范与监测:为适应这种长周期的毕业设计,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考虑题目,要提出有技术含量,有设计可行性,并且有一定实际价值的设计题目。题目要求来源于实际生产或者科研项目,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选题的检测可以设立选题论证会制度,即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全体教师对所有毕业设计的题目进行论证,指导教师首先介绍所选题目的来源,研究目的,预期研究方法及研究可行性,教研室同行对该题目进行可行性评价,最后以投票的方式确定该题目是否适合机械设计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设计。

3.设计过程的监控:借鉴研究生的毕业设计管理,建立开题制度和预答辩流程。在设计初期,即大三第一学期末,要求学生就课题的准备和调研工作向所有专业教师(不仅只是指导教师)汇报,同时介绍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社会价值等情况。这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准备阶段出现的问题,避免后期走弯路。在设计中期,即大三学年末,设立中期答辩,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设计后半期,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举行1~2次预答辩,既是对设计工作的有效监控,也可以及时解决学生设计中的各种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设计质量。总的来讲,就是完全模拟企业产品设计的流程进行,在时间和方案上都充分保证设计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毕业设计在学习和以后工作之间充分起到衔接的作用。

4.设计成绩的公正评价:建立新的成绩评定指标体系,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借鉴研究生论文评审,根据自身单位的情况,尽量增加评审教师的数量,甚至可以考虑外系或者外校教师。答辩成绩也由几次答辩的成绩平均得到,而对于答辩教师答辩成绩的给定,则采用无记名的方式给分,从而避免了教师之间彼此怕得罪人这一问题的发生,力求成绩评定客观公正。

大三学年论文范文6

【关键词】师范生;大学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步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轨道。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的行列,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1]。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学生“必读书目”作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旨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尽管“必读书目”的有效实施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笔者就“必读书目”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以便为高等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二、调查过程及数据统计

(一)调查对象

本文将对来自不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分成抽样的方式,按照入学年限长短,分大一、大二、大三、三个阶段。

(二)调方查过程与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其访谈方式,从学生心目中对“必读书目”的认识、“必读书目”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必读书目”实施的效果这三个维度对“必读书目”在高师院校中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报告总计300份,分别给大一、大二、大三分发100份,回收率为98%。

(三)数据统计

三、现状分析

由表1可见,学生对“必读书目”的课程性质认识存在偏差,多数学生认为“必读书目”是课外读物,只有极少数学生把“必读书目”看作一门实践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了解不够。

由表2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设置“必读书目”是必要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非常必要,且认为非常必要的大三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大一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大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特别是优秀生)从读书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对大学生的阅读现象作了分析:学习压力大,寻找精神愉悦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学术专著与成绩好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经典名著学术专著语言晦涩难懂,针对性太强。喜爱休闲娱乐时尚阅读者多于喜爱大学生必读书目,对小说畅销书籍的购买远超于对经典名著学术名著的购买,甚至有些学生表示对教育部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一无所知,对书籍的观念认识的转变也是导致对必读书目阅读状况下降的原因之一。现在的社会是“快餐社会”,一切都提倡快速效率。因而,“快餐阅读”席卷来袭。就业压力,社会生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动摇着大学生潜心读书的“定力”。快速阅读,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必读书目”内容合理,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必读书目”内容提出质疑,这反映出大学生“必读书目”内容依然存在不足,制度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必读书目”实施前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对“必读书目”重视程度不够;“必读书目”制度的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必读书目”考核方法不尽合理;“必读书目”对于高师学生实施效果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必读书目”的改革需要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宏观上需要建立明确可行的“必读书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微观上需要更新必读书目目录;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指导教育;从“必读书目”的整个实施过程着手改革。

四、对策方案

(一)必读书目的选取应当遵循针对性、经典性、全面性、合理性原则

1.书目对象的针对性

书目对象是大学生,所选书目必须以大学生的所需为出发点,当代大学生渴望知识的欲望强烈,而不像中小学生只是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的启蒙,大学生更注重专业知识以及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注重专业,可以设定“专业书屋”专门收集专业书类,提高专业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难免出现过激思想,所以在必读书目的选定上需要着重注意所选书目思想上的正确性和乐观性,尽量直接帮助科学世界观和完美人格的塑造[3]。书目应针对其特点,做到程度适当、深浅适宜、量力而行。而且根据其书目对象的法杖特层次不一还应该遵循正面教育原则,也就是书目内容应具有强烈的正面导向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对于那些格调不够高,正面吸引力不够强的作品均不宜入选。

2.书目内容的经典性

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能流传至今都是经历了两大考验,一是时间;二是读者。因此,经过文化积淀作用,历久而弥新的名著,由于蕴藏丰富淳厚的内涵,常读常新,它就有了经典性。

3.书目内容的全面性

书目的选定应着眼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并存,科技与人文有机结合以确保其完整性,《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是我国文坛四大名著,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概貌,这四部就是历史的、民族的、人文的经典,我们不能不选。宗教作为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应该让我们大学生去认识了解它,既然世界上有那么多地区那么多人信仰它,既然它能作为一种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存到至今,就说明其中一定有它的合理成分。当然,我们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但我们的学生全面的了解世界文化的渊源也是应该的。经典性的体现于把我层次面很多,在编制书目时我们应该慎重把握应该综合考虑。

4.书目的结构合理性

现代人才的培养注重的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即知识渊博、视野开阔、融会贯通、兼收并蓄的通才。书目的合理性也是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学科内容选取上主次分明、搭配合理;其次是文献数量与各科配比上安排合理恰到好处。虽然之上说来简单,但是因人、因校、因地而存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的困难[4]。现代教育原则是,着眼整体,着眼未来,在学科内容选取上以人文科学为主、兼顾科技;以中国文化为主、兼顾世界;以传统经典为主,兼顾未来。

因此,“必读书目”在选取上,首先,专家教师能够从全局把握书目的内容,使其更具教育意义;其次,教育管理人员能够从实际操作方面,对“必读书目”实施进行指导,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对“必读书目”的重视程度;最后,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必读书目的确定,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喜好,对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还使必读书目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二)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教育指导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

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系统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真正的懂得,接受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培养起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读书是实现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大学生,读书除了知识的获取外,更重要的是思考。无论阅读必读书目还是其他书目,只有思考才能充分地获得价值。本着获取知识获得智慧的目的,不用单一的去阅读那些经典名著,学术专著,休闲娱乐书籍,只要你能够选择性的吸收精华,同样是不错的。阅读书籍,本就该广泛涉猎。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心态浮躁,既需要阅读好书籍来调节,同时也老师的精心指导,二者互相促进。高校应该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定期开展 “读书月”,讲座等活动,开展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引导的讲座,介绍书目的具体内容和教育意义,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书目[5],营造一种读书的氛围,调动同学读书的兴趣,引导学生读好书。让大学生能在繁华热闹的社会中,学会修身养性。

(三)完善“必读书目”实施效果审查制度

1.成绩考核

(1)多数学校采用学生必读书目成绩考核采用平时考查和毕业前考查两种方式。平时考查由学生所在系组织实施,一般应安排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进行。毕业前考查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期中进行。(2)学生应在《必读书目》中认真选择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每读完一种书,要认真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3)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至少从《必读书目》中选读8种书籍,其中从文学、哲学、历史学和艺术类各部分中选读的书籍均不得少于2种。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专业的学生须在所学专业以外的书目选读,完成读书任务,经考查合格,可取得2学分;(4)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如果能读完20种《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通过有关学院指定教师的检查,学校发给“文化名著阅读证明书”;(5)各学院应做好学生阅读必读书目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为学生撰写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考核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等。教务处将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小论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学生所在学院应督促其利用课余时间重读或另外选读。

2.组织管理

《必读书目》应是为常规教学任务之一,有学生所在系负责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具体指导和考核。考核成绩通过者,取得相关学分。教务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统一进行网上成绩录入、成绩单打印和留存。同时编写专业“必读书目”阅读指南,其中包括,书名、目录、本书的精髓及概要、本书的价值及简要评析、拓展延伸阅读等内容。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 “必读书目”的实施现状,总结出“必读书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课题项目】

本文为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课题“师范生‘必读书目’阅读指导与管理评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远成,尹季.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与管理评价[J].教育探索2005,(11):19.

[2]张玉斌.50部必读的中国文学经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郭齐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6.

[4]黎平辉.论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转变下高师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2):69.

[5]陈芬萍.《课程与教学论》学业评价体系建构的思考——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视野[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