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1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活德育;文化建设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体现在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更体现在师生参与和创造校园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表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通过效仿、体验、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教育状态,使品德规范要求悄然进入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教育目标的内隐性和过程的无形性。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校园文化建设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全国70l所本科院校之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浙江的嘉兴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

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师资、实验设备条件还是本科办学的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都十分薄弱。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办成一所合格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还应做很多努力。

其次,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建在省政府所在地以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且当地政府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市一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

所以,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尽量吻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

一所大学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一所大学的定位与学校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自身的历史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有关。从实践层面分析,因为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校级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实践,还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的保障,以及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保证。总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科学定位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师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物质空间。它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一起构筑成一个全面、综合的大学教育体系,它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从而得到精神、气质的感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所以,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

具体地说,大学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任务有三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它的侧重点理应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当然,这样表述,并不是否认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们的观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自己的现状和办学定位来构建校园文化,从而确保办学定位目标的实现。这对新建本科院校既是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紧迫的任务。

三、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

1.价值文化的构建,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在价值文化的构建中,要按学校定位的要求,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念。嘉兴学院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以外,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努力构建“教学、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比如我校会计专业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机电和建筑专业、 0R装设计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状况;教育学生要面向基层,面向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树立“当不好士兵,是不可能当将军”的就业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每年毕业生中有40%左右留在当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为此,我校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的经济结构紧密结合,如服装纺织专业、化工、机电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都有高度的相关性。学校也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

科研交流与实践,找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切人点,反过来又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这种内外互动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转贴于 2.构建与价值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1)健全教师的教学考核聘任制度。良好的学风必须以良好的教风来引导。对教师的考核聘任,必须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激励教师安心教学。对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我校都有奖励制度和政策给予激励。尤其是高校扩招后,青年教师大量增加,为此我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而对教学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坚决从教学岗位上撒下来。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规范、实验实习教学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等教学全过程予以监控,以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各大学或多或少都有制度和规章,但重要的是要加强规章制度落实的检查力度。我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都深入课堂听课、检查,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并与教师的任职考核挂钩。

(3)改革课程体系,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课程设置为前提。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特点是知识面比较广,因为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我国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多偏于“专”与“深”,忽视“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适应性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根据现代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改革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开设选修课,推进学制改革。我校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构建学生“合格+特长”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强化实验、实习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实践的强化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人文训练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生化实验中心三个实验中心,以整合资源,力争效益最大化,并加强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明确提出实验室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实验和动手能力培养服务,而不仅仅是为教师搞科研服务。

3.建立和健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组织文化。

(1)强化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尤其是教务处的人员力量配备,要把真正懂得教学管理规律的人员放在教务部门。一所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管理效率。

(2)强化学生管理部门的配备,尤其是学生处的人员配备及共青团组织的人员配备。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懂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脉搏,善于管理,通过校团委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及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素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我校在国家、省举办的“挑战杯”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比同层次学校更好的成绩。校团委被团省委评为省先进团委。

(3)强化二级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都超过一万人。由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在二级学院,所以学校的管理职能也必须向下延伸。我校在二级学院人员配备时,也强化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由专职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有专职的副院长分管教学。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学校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建立了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从组织文化角度体现价值文化,从而使学校的办学定位得以顺利实现具备了组织保证和人力资源保证。

4.构建为学校定位服务的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的建筑设施。首先,校园的建筑要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校园中的小品,如雕塑、休闲设施等要富有教育底蕴,使人感觉身心愉悦,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校园的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资料要能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要能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费比较拮据,但是用于教学之需的实验设备是不可少的,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培养?而有的学校却在教学要求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贪大求全,搞一些不必要的只是为了追求气派的附属设施,或者为了教师科研而挤占了教学所需要的设备。这种做法显然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我校近几年在实验设备上投入近8000万元改善学生实验条件,达到和超过了教育部关于本科合格评估的标准。

5.融入地方文化,加强社会实践。为了实现办学定位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所以,融人地方文化,充分利用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从而使学生能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对当地的文化认同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总之,以大学定位为核心,围绕大学定位,加强内外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甘 晖,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10), [2]肖海涛.大学的理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3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中小学校园文化 多元文化

多元文化包含各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和经济受益需求。[1]这是全球文化多样性大会上对“多元文化”的内涵作出的解释。可见,多元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存在差异这一事实的简单认可,更与文化主体的生存发展权密切相关。[2]多元文化模式不仅是近代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宏观构建方式,而且体现为每一种文化的构成方式,[3]诸如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1932年最早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被正式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由高校提出。[4]这是一种独特的精心挑选的文化,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使校园人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5]校园是塑造人类精神文明的特殊场所,是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个特殊环境。[6]要根据学校规模、教育类型、办学历史、地域特征、财力状况等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校园文化就是这种精神和环境的综合体。

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给予了他们体会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机会。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将多元文化的理论引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和对不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本校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类对社会和教育认识、概括、论证和思考的结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教育上升到自觉状态的标志。[7]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要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同时还会存在多种占非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教育思想的多元性。[8]一所学校更是如此,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特有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正如南开大学,她的古朴,她的深厚,她的严谨,她所有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每一位中国学子和外国友人。用她的百年积淀影响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向国人、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瑰丽。

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情怀和认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展现,同时又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和融合。这种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通常被理解为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或文化情结。[9]

但是,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和人文关怀,不能很好地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很好,但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形文化关注得比较少;校园内张贴的名人画像、警句格言等成为学生眼中的“摆设”;校园文化活动很丰富,但对学生的启迪和影响作用甚微,没有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使人感到内涵不深,成效不大;……面对种种问题,学校领导要深层研究本校实际,动态构建校园文化脉络,提升、规范校园文化,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10]这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有思想有情感的师生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更是一次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的挑战。

中小学校园文化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影响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现在,中小学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然要求在学校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都带有育人的痕迹,让每位学生都能受到熏陶教育。[11]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期盼,更是每一位领导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但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实现。

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12]对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3).

[2]刘玲,陈泽刚.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黑河学院中俄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状况调查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0,(4).

[3]王文利.多元与一体的调适――以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1,(2).

[4]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1).

[5]崔开明.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3).

[6]张兴斌,矣向阳,何建国.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6).

[7][8]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4:3,5.

[9]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J].世界民族,2011,(2).

[10]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1).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4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深刻地影响着广大师生的价值观、思想情感和道德信仰。在高校培养人、造就人的诸多因素中,校园文化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包括无形的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既包括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形式,也包括健全完善的激励约束制度;既包括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也包括对其良好品德的培养。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不平衡、不和谐发展的态势。

1.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有形载体,是高校在自身发展进程中累积下来的各种物质存在。精神文化是高校办学理念、校风校貌的集中体现,是一所高校发展的“软实力”,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所在。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校园,一些高校在加快物质文化建设、追求规模和效益时,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2.重制度文化建设,轻行为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各种规章、细则的总和,它规范、约束了广大学生的行为,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可谓成绩显著,但是诸如考试作弊、贷款不还等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仍然存在。可见,仅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还要将这些制度转化为青年学子的自觉行为,这样一来必要的行为文化就显得愈加重要了。但目前在许多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缺失严重。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是学校灵魂、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应。制度建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将条文式的制度转化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行为操守。

3.重学生技能培养,轻良好品德养成

目前,高校比较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统一,比如:逐步建立起了各种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室,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到教学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学生顶岗实习。这些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增强,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相比之下,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则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现在就业形势不好,能够千方百计把学生推向市场就算成功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认为,一岗难求,能够谋得一个岗位就算不错了。而实际上,对于学生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既包括职业技能教育,还包括职业道德教育。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任务

按照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我们认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以下三项。

1.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

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基础,能够促进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高校校园里的各种建筑、花草树木等无不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广大青年学子,陶冶着他们的身心。有时候,高校的某些物质存在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比如清华大学的荷塘、北京大学的老校门、河南大学的古典建筑、河南师大的塑像等。学生身处其中,倍增崇敬之感,平添积极进取的豪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重拾高校精神,把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统一起来,把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提升到与物质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

2.职业技能教育与良好品行教育的统一

近些年,一些高校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适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努力提升学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使得学生比较符合岗位要求。但从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个别毕业生仍存在着跳槽频繁、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团队合作意识淡薄、归还助学贷款的诚信意识较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突出的一点是他们在校期间接受的品行教育不够。也就是说,高校在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时候,忽视了对他们进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

3.制度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建设的统一

制度建设与行为养成应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如何把严谨规范的制度条文转化为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值得每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深思。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制度文化建设与行为文化建设相统一的重要举措,这是在制度制定之初就应该首先考虑到的问题。任何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推动工作、规范行为的,因此不能把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将制度锁进“保险柜”,而要在实践中检验制度、修订制度、完善制度。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采取的对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党政领导的“大手笔”,需要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做好“六个以”: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以优良的校风熏陶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科学的制度约束人,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以先进的典型感召人。

1.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优美的校园环境应包括美观和谐的校园建筑、催人奋进的校园雕塑、绿草如茵的球场、整齐洁净的道路、宁静高雅的文化场所、宽敞安静的教室、气势恢弘的图书馆、纤尘不染的学生宿舍、树影婆娑的园林、风格独特的亭台等,它们共同营造出宁静和谐、昂扬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

2.以优良的校风熏陶人

校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持久的。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几年,身上必然会被打上这所学校的烙印,尤其是校风的烙印,所谓“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良好的校风至少应该包括笃实严谨的教风、踏实勤奋的学风和朴实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三部分内容。因此,高校要努力培育优良校风,并以此深刻影响青年学子,让他们在高校这座神圣的知识殿堂里铸造出高尚的灵魂。

3.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有人把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可见,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梁启超先生曾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后来这八个字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可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概括了清华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又影响和塑造了一代代清华人。

其实,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有的侧重于办学思想,有的侧重于学生品德修养,有的侧重于学习,有的侧重于创新,凡此种种都与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连,这种精神促使学校不断改革和发展并创造新的辉煌。

4.以科学的制度约束人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概念性、长期性等特点。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至少应该遵循四大原则。

一是人文关怀原则。校园各项制度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以维护学生的利益为目的,这样的制度才能使学生信服,执行起来也才方便易行。

二是激励引导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人的发展越健康,成功的几率就越大。真正的好制度不是限制学生什么不能做,而是鼓励、倡导学生应该做什么。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应该能够给高校制度建设以启迪。

三是过程监督原则。对学生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过程评价更加不可或缺。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为什么不在过程中加以矫正,而非要等到出现严重偏差才去收拾残局不可呢?好的制度应该是对学生行为过程的规范,而非对其不良行为结果的处理。

四是化繁为简原则。为了便于执行和操作,高校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最佳的状态是,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制度的关爱,却又从来都不曾感受到制度造成的压力和负面影响。

5.以丰富的活动感染人

“大学校园活动如果组织得成功,有时可以形成品牌。”一些高校的校园活动为学校增色不少,人们通过它们增进了对学校的了解和情感。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篮球项目、华东理工大学的乒乓球项目等,都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体育活动品牌;一部歌剧《中国蝴蝶》则使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和武秀之老人闻名中国戏剧界。

用文化精品感染当代大学生,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要注重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载体来活跃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具体来说,可以利用重大节日、重大纪念日等举办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6.以先进的典型感召人

近年来,大学生英雄群体和英雄个人不断涌现:面对旋涡中的少年,他们舍生取义;迎着歹徒的尖刀,他们勇敢向前;面对衰老的双亲,他们携母求学;对于困难的同学,他们不离不弃;灾难面前,他们义无反顾地志愿救助;洪涝干旱,他们拿出微薄的积蓄为灾区捐款……这些都是时代的英雄,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还要善于利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教育和感召青年大学生。同时,还要善于发掘身边的典型,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用优秀的事迹激励人。例如:可以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十佳教工”“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校园女杰”“学习标兵”等评选活动,这些评选活动可以有力地促使广大师生发现先进典型的闪光点,自觉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形成“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余明阳.大学品牌[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闻奇.清华精神九十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5

校园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体现,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的形成过程,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是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优化育人环境。而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主要要体现出“四性”,即科学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教育性,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性,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校园美化不应局限在校园整体布局、教学楼等建筑群的室内外装修及教学设施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层面上,更应侧重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来体现出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板报形式的创新,办公室、教室的个性化布置,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艺术作品的选择悬挂等。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因为制度的执行有一个强制执行、认同执行和自觉遵守的过程,可以说制度的执行力越强,制度文化环境的影响力就越深越远。

四、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根据学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创造欲强的特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努力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尽情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学校搭台”,给予必要的行为指导和物质支持;“学生唱戏”,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二有”(有计划、有成果、又“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入巩固和发展校本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吸引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既要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和实践性的,还有必要设置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五一劳动节、国庆红歌比赛等等。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的关系,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文6

一、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概念

何谓学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定义为:学风即“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而我们一般讲到高职院校的学风则主要是反映高职院校教职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何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器物设施中体现的特定的人为精神。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组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普遍存在问题

(一)学生主观表现

平时当我们说到班级的学风恶劣的时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很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厌学情绪和风气。然而,尤其令人忧虑与苦恼的是,今天的这种厌学情绪和风气,又特别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严重性与普遍性,此景此景不仅与我们民族苦读励志的优良传统相差甚远,也和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最初十几年的情景恰成鲜明对照。这种普遍的厌学情绪和风气,又尤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严重。有人曾在高职院校某一相当范围做过一项调查,此项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为广西某高职院校及附近几所高职院校18个系部100多个班级的学生。在调查中,有18.42%的被调查者认为本校的学风现状“很好”或“较好”,29.82%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有51.76%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好”。在他们看来,学风的好与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学生自身”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确定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某个主题,开展专业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将知识以及所学技能融入课堂,为专业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师之间互相听课,互相评课,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和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客观原因表现

第一,学风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职院校对学风建设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学风建设问题不够重视。第二,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校园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校园文化建设在学风上的辐射和熏陶作用还没有引起重视或投入不足。第三,教师队伍的教风不足以带动和影响学风。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调,少数老师只教书不育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非常有限。第四,学工队伍工作积极性发挥不够。受带班人数及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程度的影响,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受挫。

研究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合理规划学校建设发展蓝图。

三、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异同

(一)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同点

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都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它们都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由广大师生逐渐凝聚在日常言行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和方法措施等,它们会依据不同特点的学校表现出独有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全体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为一种传统和风尚。而这些传统和风格会从精神上对师生员工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点

学风建设的直观反映是师生对知识、能力的渴求和在学习中是否勤奋刻苦、学习纪律是否严明等,是反映师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该评价是围绕着师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等多项内容综合进行的。而由于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所以学风建设归根结底要立足于学生、见效于学生,并把学生的学风变化作为其根本的检验标准。

校园文化建设所涉及的面较广,它包括了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校纪、个性特征、校园环境、学术水平、校容校貌、教学和管理制度、全校师生普遍遵循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校园文化中,不同部分的建设难度及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容易改变,也容易建设,对学生有一定影响作用。而观念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的文化不会随着物质层面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建设起来比较难。

(三)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联系

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在建设过程中又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其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一个崇尚学术严谨、求真务实的学风中长期受到熏陶的学生,一般比较容易具备高尚的道德和刻苦学习的钻研精神。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又可以较好地保障优良学风健康发展,进而能达到唤起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自发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文化环境、教育环境和精神氛围的作用。

四、统筹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即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它们对学生的影响是细致、深远和潜移默化的,不仅能够通过营造正确的政治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影响师生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而且可以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文明习惯。因此,要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做好统筹规划,正确把握好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一)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个中心谋划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学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学风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处于重要的、核心的地位。加强学风建设不仅要在深化教学改革、转化教学机制、强化教学管理、培养学习兴趣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还要将学风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使之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即将学风建设的精神渗透到学校各项日常工作中去,并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师生从中感悟科学的力量和人文韵味,产生追求真理的乐趣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

1.竞赛文化引领能力导向式教育

在校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并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便可获得相应的创新学分。这些成果包括发表优秀论文、发明创造与设计、科技实践成果和各类学习竞赛奖励成果等。课外创新最高能拿4个学分,计入总学分,并作为推荐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这一学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力支撑着学风建设和另一重要环节“培育校园竞赛文化”的顺利进行。

“竞争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打造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实现培育校园竞赛文化与企业竞争文化无缝对接,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的一项必要措施,体现了高职院校以能力本位为导向的教育特点: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担当导演,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职业技能训练,通过竞赛式教学,把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课外活动中通过大力发展各类竞赛,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念,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2.个性化培养推动全面素质教育

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素质,而非仅仅培养几个尖子生。作为一项全面素质教育行动,学风建设包括两个层面的建设: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二是对最终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进行选拔和深造。因此,它的推行过程也包含了基础性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个性化的因材施教两个层面。前者主要通过实施“6个一工程”推进,后者则以分层分类教学为起点推行。“6个一工程”,指的是每一个学生在校期间都要争取至少达到全面素质培养“6个一”:参加一次科技赛事、参加一次企业实践、投身一项志愿服务、形成一项业余爱好、参与一项企业项目、取得一项职业证书。在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今后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业余爱好。这些是每一个高职毕业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6个一工程”可为合格毕业生的“批量制造”打好基础关。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高职院校可以尝试“不设防”地开放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室,把实验室钥匙交给学生自主管理,逐步开放全部实验室供学生自主使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起来,从早到晚,都可以看得到一个个在实验器材前专心忙碌的年轻身影,充满活力和干劲。开展基础素质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考虑以分层分类教学为起点,推进包括创新学分、校园竞赛文化等环节的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一是可以将高等数学分成基础、中级、高级3个层次,学生所属专业对于高等数学要求不高、本身兴趣不浓的可以选学基础层次的高等数学;学生所属专业对于高等数学有一定要求的可选学中级层次;学生所属专业对于高等数学有较高要求、本身兴趣浓厚、准备参加大学生数学竞赛的可选学高级层次和后续数学类课程。二是可以将外语分成一级和二级,一级以通过AB级为目标,二级以四、六级为目标,学生根据能力和兴趣选学。三是可以对体育实行一个学期的体育素质教学,一个学期的分类教学。体育素质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要达标的统一模式,分类教学是按照学生的兴趣选修篮球、网球、武术等各类体育技能,使学生能养成一项体育爱好,以后终身受益。

3.导师团队合作培育高技能素养

在学风建设中,导师团队合作育人是进一步通过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导师团队是高职院校为每个班级学生所配备的指导教师团队,核心成员包括专业骨干教师、辅导员、企业专家和学生家长代表。他们是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学习、生活、实践、就业的教育者、指导者、管理者,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辅导者、表率者、鼓舞者,不仅授业、解惑,更教学生处世之道。

“导师团队制”致力于从机制上保证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解决“教学管理两张皮、素质教育不附体”的难题。高职教育要有产业思维和企业思维。因此导师团队引入了企业ISO9000“全程,全方位,全员”概念,实施“四全育人原则”,即全员育人、全心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团队成员将学习过程、活动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系统地设计和推进实践技能的培养过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过程,以及第二课堂的活动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及发展愿望,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指导学生并制订学习计划、选课和选择专业方向;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活动中,导师团队还肩负着另一重任:进一步观察并发掘动手快、反应灵敏、悟性高的学生,通过实训课、导师团队活动以及本专业范围内的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对于选拔的优秀学生,高职院校可采用开小班选修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推荐到与高职院校有紧密联系、生产装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董事单位进行实习,针对个人设计培训方案,请专家辅导等措施,有效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在学生二、三年级期间,鼓励他们根据各自的技能特点参加相应的行业竞赛、省级竞赛、国家级竞赛以及国际范围的竞赛。

(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激励学生学习的特征,可以较好的反作用于学风建设,保障优良学风的良性发展。高职院校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集中地,大学校园的魅力就在于它浓厚的文化气息,这些文化气息无形地影响、熏陶着大学生,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奋发有为。因此,各个高职院校都应该科学的规划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蓝图,并通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来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制定长效机制推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