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意识形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的意识形态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1

[关键词]民俗文化;《黄土地》;社会意识形态;“第五代”

黄土地,以脆弱而平实的喘息、贫瘠而亘古的命运,诠释了一部生生不息却又生不逢时的民族命运史。因为黄土高原这块古老的土地,成就了一个属于《黄土地》独有的奇迹和传奇;也正是因为这部“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标志着中国第五代导演崛起的《黄土地》的名副其实,为这个被称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赋予了时代和历史的印记。

本文站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视角,以见微知著的模式,浅析这部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于1985年上映的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包办婚嫁:社会意识形态的“生存哲学”

影片对于时空的选取已经决定了《黄土地》要完成自己重大的历史任务: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刻表现。故事时间定格在1937年,同年爆发,空间位置选择于陕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三不管”地带。这是导演陈凯歌对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背景精挑细选做出的决定,有助于强化影片独有的“思想待于萌发而不得发芽”的基调――传统走向现代的节点。然而,封建思想仍然深深根植于最广大、最底层的人民,尤其是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农民的灵魂深处。同时,外界因素如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压迫、地主的剥削、人们平静而麻木的愚昧……也在作祟。

这种在顾青口中的“南边变了,还没有变的北边也得变”的大环境之下,显然,尚未燃起对于“包办婚嫁”的愤怒的火焰。

(一)第一层“生存哲学”――“活着”对“幸福”的宣战

在残酷的现实生活的压迫下,婚姻状态的和美与否完全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活着”的意义远远大于所谓的门当户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降格为对基本生存的渴求。“嫁”与“不嫁”“嫁给谁”与“何时嫁”等问题完全不需要浪费时间来考虑和解决,原因在于:在未来的日子里朝夕相对的是什么人无关紧要,能够生存即可。这便是当时那个“小世界”里人们的生活观念,是第一层“生存哲学”,也是《黄土地》所表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迎亲的戏码出现在影片的前部分,绵长却不松散的送嫁队伍在贫瘠的土地上行进,唢呐喧天、鼓乐齐鸣,披红挂彩的小新娘和繁琐冗长的婚礼程序……一切都表明,在如此这般的仪式中,无所谓快乐,更谈不上幸福,只不过是循规蹈矩地走完约定俗成的从“迎”到“娶”的流程,而这样的流程的标签便是“程式化”。

“程式化”不仅对于这个小新娘是如此,对于整个华夏民族来说,同样在重复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婚嫁规则。今天的人们眼中的“程式化”婚嫁,在那个时代是如此的司空见惯,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之下,惟一的“生存哲学”便是“活着”。

(二)第二层“生存哲学”――“逃离”与“桎梏”的碰撞

身穿红袄、头顶红盖头的新娘,从紧遮红帘的花轿上走下,走入一群穿着黑棉袄的男人之中,红与黑的碰撞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联想――这场封建婚姻注定是一出悲剧,渺小的个人被吞入庞大的人潮,预示着她永无翻身之日的凄凉。一只被岁月风霜侵蚀得黝黑皲裂的手,掀开艳红的盖头时,满面的惊愕之情如遭电击,封建包办婚嫁中意料之外的非理性元素淋漓尽致地呈现在银幕上。紧接着,“屈服和顺从”使人们转瞬便将这桩合理的婚姻中的不幸抛诸脑后,眼前的景象鲜活地证明――生存万岁!

对于封建枷锁下的包办婚嫁,仅仅表现逆来顺受的生存哲学又未免过于肤浅。于是,在《黄土地》中,女主人公翠巧走上了一条对于自我而言是救赎,于社会来说是解放的道路。面对被设定的命运,她孤身一人逃离婚姻的枷锁,对于爱和自由的向往能否冲破沿袭了千百年的“生存哲学”的桎梏?在翠巧渡河的同时,憨憨响亮的呼唤,使得我们在个人的“逃离”与传统的“桎梏”的碰撞中,看到了渺茫的光明与希望。

翠巧是否失败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历来说法不一。在摸索探寻的过程中,身处20世纪80年代的“第五代”导演,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表现当时新旧碰撞的社会意识形态了。

二、安塞腰鼓:社会意识形态的“民族灵魂”

“腰鼓――刺眼明亮的阳光,这是翻身农奴纵情的歌唱,这是新生!”(张艺谋)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安塞腰鼓,更展现了黄土地上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突。它不仅是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充满了浓厚的黄土地人民的生活气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安塞腰鼓具有“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刚劲激昂,气势磅礴,浑厚雄壮,威猛刚烈,舞姿优美,潇洒大方,流畅飘逸,快收猛放,有张有弛,群而不乱,变化多端”等特点,使它成为陈凯歌、张艺谋首选的表情达意的形式。安塞腰鼓以其铿锵的节奏,激越的鼓声,完美地展现了黄土地上原始生命的张力,抒发了陕北人民对生活热烈的渴望,谱写出专属于黄土地的精神赞歌和灵魂交响。在《黄土地》中,安塞腰鼓的出现,是整部影片情绪的点,既是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深切呼唤,又是黄土地儿女的纵情歌唱。

对于安塞腰鼓这场戏的安排,看似有些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大背景下,累累的重负没有压垮陕北人民的脊梁,即使爆发,又有着各种侵略势力在压榨,但生活在拔地而起的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依旧沿袭着近两千年的文化传统。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人们内心世界的表达也成为影片阐述的主题之一。安塞腰鼓的出现,看似是在表达人们高亢的情绪,而实际上,贫瘠的黄土地一望无际、满目苍凉,黝黑干瘦的汉子茫然地触摸着漫天黄沙……人们内心充满了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悲怆,通过这样的“外激昂”与“内悲伤”,以喜代悲的对比展现得更为深刻悠远。

安塞腰鼓一直在舞动,无论远古或是现代,时间的步伐阻止不了它的流传,千载传承累积下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传达。影片中,安塞腰鼓出现的空间地点是寸草不生的苍茫的黄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有着粗犷不羁的性格,哪怕在不毛之地上照样舞得热烈精彩。

这样的选择,对于影片来说是人物性格的展现,对于现实而言是生活本质的还原。震耳欲聋的鼓点,强劲有力的舞步,导演用镜头塑造出的,不是一支腰鼓队,而是一股要征服黄土地的生命力的洪流!这股洪流来源于灵魂最深处,通过安塞腰鼓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安塞腰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是炎黄子孙灵魂的亮相。

三、祭天求雨:社会意识形态的“”

“求雨――刺眼明亮的阳光,这是精神扭曲农民悲怆的呐喊,这是死亡!”(张艺谋)

农民,是土地之子,生活必需的一切均来自土地,这使得对土地的信仰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农业社会,来自上天的雨雪风霜决定了土地的丰与荒,黄土地上人们的命运由喜怒无常的上苍决定,因而,人们又将对土地的信仰转化为对苍天的祈祷。黄土高原上,生理和心理均极度贫瘠的人们唱着如此深沉又如此高昂的“信天游”,“祭天求雨”成为人们生存繁衍的一种依赖,也是穷途末路时的最终希望。

“祭天求雨”属于宗教仪式的一种,带有封建神话的色彩,长久以来的流传,导致宗教在人们心中成为主宰生存的决定性力量,宗教造成的愚昧便也成为决定人们命运的消极因素。

(一)以宗教形式表现民族力量

求雨是我国一种古老的风俗,一直沿袭至今,是传统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种。《诗经》中就有关于农民们庆贺丰收和祭天求雨的记载,通过其描述可以得知:人们往往是在天快要下雨的时候才去求雨。因此,求雨行为本身并不是完全的病急乱投医的愚昧表现,在祭天求雨的过程中包含着欢庆和娱乐的成分。

在《黄土地》中,对于求雨这场戏的内涵表达,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首先,呈现了蕴藏在农民体内的形成共性的深厚力量。从场景来看,环境选择不具体,在什么地方求雨,并没有做出实质代。而且,求雨的人员组成也有一定程度的夸张表现,不是宗教中巫师求雨的惯常形式。通过画面信息的展现不难发现,这是用宗教形式作为媒介来对生活进行还原的象征表意手法,展现了农民共性力量的存在。

其次,表现出新旧两代人不同选择下带来的不同命运。镜头中展现着干涸得似乎快要冒烟儿的黄土地上,一张张被岁月雕刻得沟壑纵横、虔诚可悲的面庞,“龙王老人家,南畔的草晒死了,北畔的草也晒死了”……哀怜与悲叹之后,镜头转向奔跑的人群,憨憨竭力逆着人潮奔向顾青,虽然渺小的个体与众人背道而驰,但是蕴涵的一股强大而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用镜头语言表现了两代人及两代人的命运。在祭天求雨的传统宗教仪式上,憨憨的个人行为,创造了影片最后的,冲破传统愚昧、奔向新的希望――唯有这种勇敢的逆行,才能覆雨翻云,成为改变社会,除旧革新的践行者。

(二)以宗教形式表现民族惰性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不能为人力所改变,人们深沉的叹息一次次、一天天地回荡着。固然,从虔诚的求雨中可见人心的质朴,但是,更能从中看出隐忍和麻木――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可奈何,导致了对于上天眷顾的虔诚祈求,用愚昧的宗教求雨方式来解决生存危机,切实地表现了其中蕴涵的民族惰性。

黄土地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哺育着万民的生长,但同时也禁锢了万民的自由。无论是老爹和乡民们,还是翠翠和憨憨,他们生长在这里,死后也要魂归此处。落后、愚昧的封建思想如同黄河水一般,灌溉着一代又一代万民。在他们的骨子里,对上天的绝对信仰牢牢压制着“人定胜天”观念的萌芽,单纯地信仰着上天安排的命运。祭天求雨决定着人们生存与否,并且也是他们全部的精神寄托。

影片中用祭天求雨这种传统民俗作为串联,将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体现出的民族惰性阐释得更加深刻,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愚昧的万民一味地依赖如祭天求雨这类的,不思进取,故步自封,将导致整个中华民族在惰性的重压下滑入无底深渊。结尾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使得整部影片的主题变得更加深远而沉厚。

《黄土地》这样一部影片,可以对其丰富的内涵进行无尽的挖掘,不同的视角下能看到不同的解读。笔者管中窥豹,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其中蕴涵的社会意识形态,影片中还有许多足以支撑本文论点的论据,由于篇幅所限,不做逐一列举。正如影片中吟唱的信天游,它流淌着苍凉雄浑的艺术血液,承载着厚重深远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话说《黄土地》[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 峻冰.电影导演创作与文化思辨[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3] 徐溧遥.电影鉴赏学习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2

【关键词】文化与意识形态 主流 非主流 民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65-01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与意识形态起着重要的影响,文化与意识形态中的主流与非主流也在矛盾与联系中不断变化。民俗体育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主流与分主流之争,如何正确看待和分清民俗体育中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主与非,这对民俗体育的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就是表现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文化。不同国家体制、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表现国家意识的正统文化[1]。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中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流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现阶段我国的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所谓的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如政治、经济、科学产业等,都是具有“官方”颜色的主流文化。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具有“民间”色彩的文化,如风俗、习惯、方言等,就是非主流文化。

二、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概念是由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哲学家特拉西(Antoine Louis Destutt de Tracy)在《意识形态概论》中首先使用的。它指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按其所处地位及社会影响强度可以区分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塔尖意识形态,具有权威性。非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处于塔尖以下的广大不同阶层群体的意识形态,具有广泛性。

三、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意识形态处于支配地位,文化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文化可以反映社会生活,但意识形态无形中约束和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意识形态可以影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过来文化对意识形态也起着能动的反作用。

四、体育中的主流与非主流

(一)体育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在国际体育发展中“以人为本”应该是主流文化,相对于国际体育的主流文化而言,根据中国的体育发展现状来看,“唯金牌论”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仍处于非主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处于非主流地位。

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党玮玺,张学忠认为国内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物质层面上西方体育文化的处于核心地位,在行为层面上汉民族文化处于主导地位,在精神层面上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处于统治地位[2]。

(二)体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

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应该是“健康第一”,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国民体质,达到身体与心智和谐平衡发展。就体育意识而言,西方体育意识形态也就是奥林匹克精神处于主流地位,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体育意识形态仍处于非主流地位。

(三)体育文化与体育意识形态的关系

体育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着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体育文化反映和体现体育意识形态。主流体育意识形态能有效的传播对国家形象的构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非主流体育意识形态从侧面反映国家的某些政治态度,对国家的形象构建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主流体育文化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民众对体育的认知,表明了大部分民众对体育文化的认可。非主流体育文化从侧面影响体育文化的走向,也可能由现在的非主流转变为将来的主流体育文化。

五、民俗体育的主流与非主流

(一)民俗体育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社会的需要反映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又推动者民俗体育的发展,可是与当世界主流体育文化“体育全球化”相比,中国民俗民间体育的全球化道路任重而道远,就在中国体育文化集合体中中国民俗民间体育正处于边缘性文化范畴。在当前的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中,与龙图腾有关的龙舟文化、舞龙舞狮文化处于主流文化地位,而击壤文化、抛绣球文化等处于非主流文化地位。

(二)民俗体育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

民俗体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民俗民间体育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记载和独有的民族文化符号。我认为民俗体育中的民族性是文化的核心,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特色我认为应该是民俗体育的主流意识形态,民俗民间体育还具有健身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今旅游产业的兴起拉动了民俗民间体育旅游价值的发开,使得一些民俗民间体育成为旅游景区的一大旅游内容,但目前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所以目前民俗民间体育的经济价值意识形态还处于非主流地位,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思维和转变体制,来推动和传承民俗民间体育。

(三)民俗体育文化与民俗体育意识形态的关系

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是龙图腾,民俗体育文化里有很多文化元素都是和龙有关,比如龙舟、舞龙等,这里蕴含的龙文化是民俗体育活的灵魂所在,这是西方体育无法做到的,对民族的热爱产生了民族本体意识形态,对民族符号的认同产生了龙文化,这种意识形态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民俗体育的发展,民俗体育中的民族本体意识形态制约和规范着民俗体育中龙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龙文化形式无时无刻的不反映着民族本体意识形态的内涵。

六、结语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都存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每一阶段的文化都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每一阶段的意识形态也各不相同,也许现在的主流变为将来的非主流,也许现在的非主流会变为将来的主流,体育也不例外,体育中也存在主与非,认清主与非的关系对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民俗民间体育而言,如果民俗体育文化一直处于边缘文化而不能步入主流文化的行列,始终在草根文化层面上挣扎的话,那不久的将来,中国民俗民间体育就会极度的萎缩甚至淡化出历史的舞台。随着时代的演变,民俗民间体育也随之改变,民俗体育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变化着,继而影响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民俗体育的主根民族性不能在体育全球化的趋势里被掩埋,反而我们更要把握好民俗体育的意识形态来更好的抉择未来民俗体育的发展之路,使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胡小岩,视鹤.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调控[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3).

[2]党玮玺,张学忠.论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35.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3

关键词:茶艺文化;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

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已经实现了实质性改变。视觉设计对人们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而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式不仅无法满足人们的兴趣,同时也不能满足信息传达的具体需求和内涵。在技术创新发展日益成熟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对媒体传播形式和内涵实现了重要突破。正是传统媒介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需要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要注重形式到内涵的创新和发展。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艺术日益朝着综合化、多样化、内涵化方向发展。

1茶艺文化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随着饮茶习惯与传统文化融合性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了内涵独立、体系全面的茶文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体系化认知,可以看到茶艺实际上是在人们饮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作为当前一种文化体系,其形成基础是汉族文化,同时在形成过程中,也充分有效融入和借鉴了其他文化体系的内容,尤其是对其他文化艺术形式进行了有效融合吸收。茶艺文化中包含了茶叶品尝以及用艺术手段操作泡茶过程,同时也有对品茶环境的有效品味等。而选择不同的背景,其都有风格完全不同的茶艺形式予以展现,想要领略到茶艺文化的内涵,必须选择合适的环境,因此茶艺文化实际上是精神内涵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全面统一。茶艺文化中融入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美学理念,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其全面完善的融入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和精神寄托。因此,如果想要全面了解茶艺文化,就需要在了解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实际上,总体来说,茶艺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茶艺文化是将茶与艺术的体系化融合。茶艺文化的基础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茶道规范,结合艺术加工,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展现为一种技巧,从而将普通的饮茶习惯发展成为一种艺术,从而有效丰富了饮茶的内涵,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整个饮茶过程中所具备的美感。其次,茶艺也是一种生活艺术,整个茶艺文化体系内容多样,充满各种情感,其不仅向我们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客观上提升了我们生活的艺术化品质。此外,茶艺文化,还是一种具有独立魅力的表现艺术,想要给予品茶人具体的艺术情感,就需要借助一定表演,通过视觉上的吸引力,增加人们的具体了解。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中更重要的在于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理念,可以说茶艺文化就是人生品味的过程。对人们来说,想要感受到茶艺的内涵,那就必须细细品味感受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通过品味茶艺,从而实现自身心灵的有效升华。最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茶艺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其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充分有效融入传统民族文化内涵,同时也对其他文化艺术体系进行了有效借鉴,并且随着发展应用不断完善,茶艺文化体系逐渐成熟,其也对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当前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的全新要求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实际上,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的统称,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当然与无线、移动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相关联的技术都可以成为新媒体。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承载容纳的信息极其丰富、信息传播过程倾向碎片化、整个信息传播是在虚拟化环境下实施,以及其信息传播过程极其迅速及时。而在新媒体影响下,无论是消费者的视觉需求,还是其视觉影响都有着重要创新。在新媒体时代,其对视觉设计有着重要突破,可以说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已经成为新一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新媒体视觉设计过程中,其主要通过的是数字技术和电子媒介,因此要想赋予整个设计应有的生命力和内涵,就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赋予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需要我们先弄清设计美的具体内涵,从而有效指导新媒体时代的视觉设计工作。事实上,我们通常认为设计是一个创造性活动,通过围绕某一目的,从而制定相应设计理念和方案思路,进而实现具体设计。根据设计的具体内涵,可以认为设计实际上就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有效表达。而整个设计活动,不仅要满足应用目的,也有融入人们的情感内涵,同时随着人们对设计的期待值不断提升,赋予设计活动的艺术价值和美的内涵也极为必要。在设计活动日益细致成熟的今天,人们关于设计美学内涵的认知也更加完善。关于设计美的认知,事实上是在设计理念不断成熟、持续发展的表现。所谓美感,实际上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主观认知。设计美不能割裂来看待,其美感是在设计活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在设计活动开展的初期,其更在意的是实际应用,一直到当前注重设计形式美与内涵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说人们对设计美的认知也进一步成熟,设计美的细节也进一步成熟。随着新媒体时展不断成熟,加上设计活动日益完善,人们对设计美的期待从简单的形式美感发展为整个设计功能属性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具体美感。同时,人们也在尝试去挖掘和探究这一设计美感背后所具备的价值和情感,探究设计美的本质和内涵。设计活动不仅是一种创造,更是一种将实用性需求与艺术性特点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设计活动作为艺术形式的展现方式,其有着自身独立的境界内涵。总体来讲,设计境界中包含了满足应用需要,具有形式之美和情感内涵等。而这一内涵与茶艺文化的美学内涵实际上是一致的,无论茶艺文化如何展现,其基础是品茶,这一根源不能背离。而整个茶艺文化中也具有相应的观赏形式,同样,在茶艺文化形成过程中,也融入了丰富而成熟的价值理念。随着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是整个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期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其中,不仅符合时展特点,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期待。

3新媒体时代茶艺文化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具体内涵

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艺文化,尤其是在人们对茶文化认识进一步成熟的今天,应用茶文化,融入茶文化,极为必要。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各种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对视觉设计美学有着更高期待。茶艺文化与视觉设计有着融合上的可行性,其不仅符合新媒体时代对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要求,同时也将有效提升视觉设计的整体水平。当前整个社会在科技迅猛发展推动下,其整体正在发生变化。技术创新发展直接催生的是新事物,直接影响的是设计理念的丰富和完善。可以说现阶段新媒体艺术设计形式不仅出现,而且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主流。整个新媒体时代视觉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的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结合,同时也需要将新技术与整个设计活动相结合。而且,还要让人们通过观赏设计内容,产生实质性感受。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其视觉设计美学内涵的感知更多是设计者与观赏者之间的互动,因此设计不仅要有视觉美,还要有真实感受。在新媒体时展日益成熟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物质元素也实现了极大发展,而茶艺文化的展现形式也可以更为直接。相对于以往的文字记载或者图片阐述来说,在新媒体发展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可以通过更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感受整个茶艺文化中所包含的美学内涵。而对于视觉设计美学形态来说,茶艺文化其不仅要展现出茶艺技术的美,还要融入必要的观赏美和艺术内涵的美。而每一个环节中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内涵。也就是茶艺文化可以展现三种美学内涵的层次性融合,从而在展现其观赏效果的同时,整体提升其设计境界内涵。当然,通过新媒体途径所展现的茶艺文化,还需要展现出茶艺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情感内涵,这是其美学内涵最深层次的表现。基于新媒体时代特点,评判茶艺文化的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的标准有很多。尽管新媒体时代正在迅猛发展,但是在认知其美学形态时,仍然会使用一些传统的观念,而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理念也会出现全新变化。其中不仅会融入新的价值理念,同时也会对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自然环境等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有效考虑。在新媒体时代,整个社会赋予视觉设计全新价值内涵和美学理念,尤其是整个视觉设计认知更注重人性化。通过对茶艺文化进行认知和理解,可以有效融入观赏者的情感,从而形成美的共鸣。因此,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茶艺文化展现形式更加注重体验,其表现途径更加丰富,其美的情感内涵更容易被人们认知。

4结语

随着当前新媒体逐渐替代传统媒体,整个社会媒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其整体视觉设计和人们的美学期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人们来说,不仅对色彩搭配应用有了更期待,同时也希望整个设计过程中,具备相应文化内涵。因此,结合新媒体时展趋势,探究视觉设计美学形态研究极为必要。实际上,在新媒体时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学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从以往的实用性发展成为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化内涵。但是当前多数视觉设计并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因此,将茶艺文化融入到新媒体时代,整个视觉设计将更具有内涵,同时也会吸引消费者感受到相应价值情感。

参考文献

[1]杨东娜.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包装工程.2012(12):176-182.

[2]谭旭红.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论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的影响[J].东南学术,2013(4):229-235.

[3]程笑君.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3(15):76-81.

[4]陈振平.视觉传达设计的现代化与国际化趋向[J].艺术教育,2014(21):222-226.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4

一、新影视文化中的武强年画艺术形象

在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环境下,武强年画艺术形象的传播需充分发掘微电影等各种新媒体视觉符号,并执行各种媒体视觉符号间的整合互动,真正实践全方位、立体化的优质传播。人类聚于城市,感受着城市,并创造着城市。[1] 城市是电影生长的土壤,同时也是电影观察、注视的对象。电影见证、记录着城市的成长,城市独有的多变、斑斓的空间恰好也符合电影作为时空艺术的本质需求。电影对城市的记录又促成人们对生活于其间的城市的重新认识。在某种意义上,城市是经电影塑造而成的环境。[2]

对于新常态下影视文化与武强年画艺术形象的研究,笔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符号融合国际化的媒体设计思维与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并形成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首先将根据年画中代表吉祥、幸福、团圆的传统元素制作成时尚化的衍生物,如宣传片、文化衫、微电影等与武强年画艺术形象相关的衍生品,待完善之后再制作成动画片。动漫与年画同时富含民间性的特质,这种融合的特质注定两者具有强大的亲和力;而这种融合又使动漫作品更具东方文化气息。在造型设计和动画制作中也可以加入现代元素,同时保持武强年画艺术的精髓。动漫代表新兴媒体文化,被青年人所推崇;年画饱含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极富民族性和文化内涵,两者结合可谓相辅相成。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设计制作的国内首部沙画新媒体融合产品《“山神”刘真茂:我用一生护青山》巧妙运用了我国传统的沙画艺术,并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讲述了传奇人物刘真茂在大山深处守山护林的感人故事。[3] 这部沙画特刊两天内点击量超过830万次。

每一次创作  ,都是一次对观众说话的机会,你告诉观众什么,观众就会接收到相应的信息,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浪费这种方式和资源呢?只是,如何将这年画文化艺术、旅游资源与影视媒体进行巧妙地结合,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武强年画艺术形象中的新影视文化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汉族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县而得名,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武强年画的艺术思想和内容大都反映的是农民阶级的意识,武强年画经过历代艺人的苦心经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流派,可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曾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以其深厚的民间民俗和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而享誉国内,驰名海外。武强年画构图丰满,线条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的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在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环境下,经过审美意识的嬗变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新一代武强年画艺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大批新作。同时,还涌现出了许多新媒体艺术题材的作品,如《芝麻官为民做主》《水浒传》《空城计》等。

从新时期作为中国电影浩劫过后的复兴基地之一到如今“大设计、大数据和大媒体”的背景下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据点之一,在中国电影百年来的影像世界中,呈现出如此多样的艺术形象。[4] 在百余年的沉浮变迁之中,电影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都市文化之中,在整个武强年画艺术形象的传播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三、新常态下影视符号的空间表达

当我们寻找一个新的词汇来为电影重新命名和对电影重新加以界定之时,已经隐含了将其与人类语言和文字相提并论的用意。现在又有人提出了电视同人类语言的关系的问题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全新的意义上郑重地提出“电影作为一种符号语言”的问题。

当电影符号学理论者试图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思想方法来处理电影问题时,就会发现,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使用电影语言这一术语,就意味着在传达功能或表现力方面把电影当作像自然语言一样的表达方式来对待。我们知道,索绪尔是将自然语言作为一种系统操作现象来加以理解的。这就意味着,不是任何具有传达功能的东西都有资格称得上是一种语言。[5]

以空间的概念来定义城市,就是将其视为社会关系和社会流动汇集的场所。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城市的气质与精神特征。电影试图捕捉的正是城市的这种内在气质。如小津安二郎平静的长镜头中的东京、伍迪艾伦犀利敏锐目光中的纽约、斯科西斯童年记忆中永远清晰惨烈的穷街陋巷和安东尼奥尼理性质询下的现代都市。电影符号呈现的往往是某一时间点上的城市空间,此刻,这个时间点赋予城市空间才有意义。

四、结 语

通过新媒体融合形成的武强年画艺术形象大大依存于空间所包含的电影符号。人们都是通过某些符号来认识武强年画艺术形象,深刻了解了与之不同的地域文化后形成了对这个武强年画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和感悟,这就是一个艺术形象确立的前提。[6] 在鱼龙混杂的元素中找到最为精华、富有特色之处,提炼出新的元素符号,再通过电影符号设计的形式将信息准确、有效、美观地传达给受众,给人们留下一个“年画美”的印象和感受,增强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让人们热爱年画艺术、宣传武强年画、共建武强城市,通过武强年画艺术形象来推动新常态下影视文化更好地发展。

总之,我们在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环境下进行武强年画 艺术形象的建构,思路上不仅要考虑到传统媒体,更要考虑到新媒体、自媒体的影响;在创作方式上既要采取传统的方式,也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符号;在创作时机上不仅要有常态条件下的艺术手段和创作思路,更要有在危急时刻的应对和视觉形象修复的措施。[7] 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宽视野地思考和建构武强年画艺术符号,武强年画艺术形象才能完美而鲜活地进入公众视野,走到公众面前。

为导向的城市视觉形象传播与应用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07038)。

[参考文献]

[1] 路春艳.中国电影中的城市想象与文化表达[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 李雪梅.视觉文化时代小说的影视化生存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07).

[4] 吴国华,王铭玉.符号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5]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6] 姜彦文.作为图像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04).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5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思维层面 实践层面 建议策略

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情况、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我国的经济、综合国力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实施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渗透,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所以,正确分析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变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社会多样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吸引力、感召力,消减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接受度,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有效发挥。

2.文化多样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文化领域中出现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借鉴,共同发展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文化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社会成员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选择上的困惑、迷茫;由于社会成员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人们已经不会盲目信奉某一阶级意识形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凝聚作用;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丰富多彩的带有丰富意识形态特色的文化产品和商品面前,以灌输、宣传和教育等为主的我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已经过时。

3.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当今世界,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碰撞也日益加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主导作用,利用各种经贸活动,运用高科技传播手段,如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出,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念、政治体制、道德信仰和文化方式等,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加大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难度。

4.信息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意识形态的传播已经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时间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播。信息化和网络化一方面拓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范围,提高了传播效率,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另一方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带来巨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和功能难以适应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传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二、在思想层面进一步树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观念。

只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才能团结和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党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从思想上进一步树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观念,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1.在理论方面,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创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产生以来一直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在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步,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的继承和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具有科学性,其科学性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立场和科学的方法论,可以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理论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使具有独特的理论魅力和实践的吸引力,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不竭思想动力。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要做到以下几点:国内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要对的基本概念及其内涵进行准确解读,准确掌握理论体系;要继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为目标的观念立场;要着重分析如何和时代相结合,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的说服力,影响力;要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善于把握时代特征,根据时代特征认识新问题、新变化,使更好地解答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其内容;在意识形态宣传过程中必须做到语言平实化、百姓化、大众化,才能使社会成员愿听、愿看,听懂、看懂,才能使获得认同,真正做到使“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是不可超越的”。

2.在思想观念方面,不断树立开放整合思维。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思想观念,即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下历史情境与时俱进,树立开放整合的思维,加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坚持以为主导、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环境或土壤、以西方意识形态中积极的元素为补充,丰富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使其既立足传统又反映时代要求,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意义。首先,正确处理与非的关系。在坚持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坚持与时俱进,对于异质思想观念,通过比较研究,吸取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推动的理论创新。其次,必须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华民族的特征,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才能使理论体系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3.在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逐步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是使意识形态起到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参与的意识形态建设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以前“意识形态工作常常把其对象客观化,处于‘目中无人’的难堪境地,运行过程处于断裂状态,即宣传者与接收者之间仅是单向运动,没有互动和信息反馈……民众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接收如果是被动的,他们就有对其他意识形态进行选择的自由,这必然影响民众的意识形态认同”。所以,进行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要真正掌握社会成员所关注关心的问题,以及社会成员的需求和兴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针对性;其次,在进行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解决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中出现的问题要本着尊重人和理解人的原则,利用各种方式营造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氛围,有利于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认同;再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灌输手段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共鸣的人或事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使宣传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最后,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对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话题进行解答,排疑解惑,及时化解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增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从在实践层面全方位加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力度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丰富的思想资源、可靠的主体力量,而且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灵活有效的方法。只有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从实践上全方位多层面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展示。

1.构建全方位宣传格局,增强意识形态建设合力。在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宣传工作等传统载体的重要作用,又要不断拓展传播的途径和方法,构筑全方位的传播系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和引导,使其形成统一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当今社会,报纸杂志、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传递、交流、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手段。要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监督、控制和管理,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环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舆论引导的作用,并高度关注互联网,加强互联网平台和阵地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控制,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又一有效途径和工具。

2.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愈发激烈,更具隐形化的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分外重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顺利实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法治领域的直接渗透和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容本身包含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次,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发挥法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最后,借助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用法律、法规及政策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强制力来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和经济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整合多元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强大的法制保障。

3.加强意识形态队伍建设,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序高效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要不断提高社会成员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有效抵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理论水平的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首先,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理论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外形势和环境分析等多方面知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使其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意识形态规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其次,不断加强实践锻炼,切实增强应对实际工作能力。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理论,不断提高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最后,健全意识形态队伍的科学化管理机制,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严把队伍的入口关,把素质好、基础好、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引进队伍中,不断充实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力量,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考核考评机制,优胜劣汰,保持队伍的严肃性和整体的高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顺利进行。

4.进一步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环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赖于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意识形态建设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我国,只有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优越性;只有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和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同,才能对有效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健全和丰富民主制度和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使其拥有平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充分发挥各自的政治角色。

参考文献:

文化的意识形态范文6

>>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当代西方政党意识形态新变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与回应 信息网络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西方“网络自由”必须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在创新方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对策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军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 网络环境下我国意识形态危机及其治理之道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综述 我国应高度重视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 新媒体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策略研究 论新媒体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试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阶级理论视野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认同问题 浅析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状况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安全现状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检索日期:2015-6-1.

[3]方以启.关于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8.

[5]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牛晋芳,孔德宏.必须重视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问题[J].理论探索,20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