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语言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绘本的语言特点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1

关键词:绘本 习作教学 作用

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长期以来,凉山彝族聚居区有相当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对习作教学的经验总结不够,没有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可循,习作难教,举步维艰。学生对习作更是苦不堪言,普遍存在怕习作的心理,一提习作就愁眉苦脸,一让习作就抓耳挠腮。这样的情形,影响了习作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本人在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问题上,借鉴了长三角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深地体会到:绘本作文教学是解决此类地区教与学问题的强有力策略之一。

一、根据特点,选择合适绘本。在众多的绘本作品中,适宜进行读写的绘本较多。要根据彝族聚居区班级孩子年龄特点、独特的好奇心理特点和汉语理解、表达有障碍的语言特点,选择一些接近他们成长故事和幽默故事的绘本。如:第一学段选择《鼠小弟荡秋千》、《鸡蛋哥哥》、《我爸爸》等等绘本。这些绘本艺术性较强,大多来自于孩子生活体验,会诱发童真童趣,能引起学生共鸣,激起学生表达欲望。在这一学段,还要多选择一些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等,给孩子较多想象的空间,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且能够对故事进行扩充、延伸,篇幅短小,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的经典作品。

二、读写结合,恰当使用绘本。《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绘本作文教学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愉快教学,快乐作文的主题,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他们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将美国绘本作家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作为第三学段的绘本作文教学教材,可把教学环节设计为:(一)激趣导入绘本,(二)静心阅读绘本,(三)用心回味绘本,(四)真情表达感受,(五)总结升华,(六)独立完成习作。教学时,师生共同一副副地欣赏、阅读作品,学生在看图想象的过程中,参与了文本的二度创造。学生乘着文字的翅膀翱翔,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崭新文本。在给学生阅读绘本时,要引导学生注意绘本的特点和魅力所在,尤其要注意大量的留白,因为这些留白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引领孩子带着想象走进情节,完整地读完绘本。为了做足做深阅读,不能蜻蜓点水、面面俱到,要在某个关注点上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形成。如:上面的回味环节,可引导思考:大树什么时候最快乐?最后它变成了一个矮矮的树墩了,为什么还是那样快乐?在我们的生命中书中的大树是谁呢?男孩又是谁呢?为什么呢?在一定的思考后,让学生围绕“快乐”这个话题谈谈感受,谈谈看法。学生在前面充分阅读绘本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课后进行习作练习。当然,习作的过程是抒感的过程,更是创造美丽的过程。类似这样的习作,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温暖而美丽的心理旅行。这种激励学生愉快阅读体验后,进行习作的训练,是儿童吸收之后的倾吐,感悟之后的升华,是一种融积累、表达于一体的习作训练模式。事实表明,绘本作文走进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生活中多了一份情趣,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绘本作文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穷的,那份快乐荡漾在孩子们的心理,洋溢在孩子们的小脸上,弥漫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之中。

三、大量创作,用上地方绘本。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见识贫乏的彝族孩子更喜欢听故事,一旦老师讲故事,他们立刻振作精神,注意力集中到所讲故事之中。绘本就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所以,我认为创作一些在彝族小学生的生活圈子内,符合他们实际的绘本,如:火把节中玩火把的欢快场景,盛夏密林采蘑菇的喜悦情景,夕阳晚照时玩打仗的快乐场面……当然,绘本内容的创作还可涉及数学、美术、体育等学科。创作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作。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使用、创作,能使学生感受到习作的实际意义并产生参与的强烈欲望,有利于他们阅读、习作习惯的养成,从而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2

[关键词]语言文字教学;引领文本阅读;反复品读;涵养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是语文课的根本。如果根不粗壮,树的花枝叶冠便不丰盈;如果打不好语言文字的基础,那语文课的其他能力便是虚设,便是无根的教学。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做好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根本,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一、语文课应改变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教学方式,探索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字词教学模式。

进入初中,我们的语文课在字词积累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强调字词教学,还没有从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影响中走出来,耗时多,效率低,摆脱不了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模式。二是忽视字词教学,认为字词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事,初中语文教学应从欣赏美文的角度进行,对课后字词一概蜻蜓点水式的一带而过。其实进入初中,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字词教学虽不是重中之重,但仍然在课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字词教学不应被弱化和淡化。

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寻求激发学生兴趣、传扬中华语言之美的教学方法,将字词识记与词语解读、分析品味、揣摩运用结合在一起,将导与学、读与写、积累与运用、悟与评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

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我利用单元字词教学进行打包式的教学设计:1、在这个单元的“读一读,写一写”中,你认为生动的词有哪些?将它摘抄在笔记本上。2、找出含有这些词的句子,推荐给小组内的同学,说清你推荐的理由,每一小组整理自己小组的推荐语,进行专题汇报3、从这一单元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五个词,用这五个词写一段话。这个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解读词语,在推荐中赏析词语,在连词成句中训练学生理解运用文字的能力,推荐词语、句子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词语的生动性,使单调的文字教学活泼生动起来,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的同时,也能深切体会到汉语的魅力。

单元字词教学可以进行打包式的摘抄积累,而在课文中字词的教学可以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抓住课文的语言特点进行多种形式的字词教学。

如余秋雨的《信客》,对信客这个质朴的人物作者运用了质朴而又典雅的语言来描述。如“他读过私塾,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一句,就兼有质朴与典雅的特点。文中典雅的词语随处可见,如“长途跋涉”“破烂灰黯”“风尘苦旅”“感叹唏嘘”“声辩不清”“满脸戚容”“猝然昏厥”“细声慢气”“破碎焦灼”“满纸幽怨”“伤痕累累”“赋闲在家”“身体不济、恕难从命”“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世故人情”“属于上乘”等等。针对这课的语言特点我这样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文中有哪些词是典雅的,请你摘录出来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这样教学,学生既积累了词语,也感悟到了《信客》的语言特点。这课运用的是词语摘录法,将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掌握文字的漫无目的、效率低的缺限,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分类掌握,促进学生深入体会语言特点,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

字词教学的形式有很多,除了运用词语摘录法读写字形、赏析字词外,还可以进行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的比较、辨析,提高学生识记词语的效率。也可以进行单元、学期、学年的字词归纳,引导学生编写每一学段重点字词的字典、词典,对词语的音、形、意进行统编,对词语的意义与运用进行解释评点,对词语进行分类总结,形成学生系统化的理解,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统编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

语文课应该多探求语言文字教学的创新模式,探究字词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创新中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从细小的文字教学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正如《爱的教育》中所说:“我不是诗人,未曾写过一首诗,但我想在人生平凡的琐事上种下诗去……”如果教改能在文字这些细节上下功夫,每一个语文教师就都在每一个汉字上种下了一颗诗的种子,每一节课都会开放出诗的花朵。只有守住了语言文字的教学,语文课才会是一首灿烂的诗。

二、语文课可以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文本阅读,纵横连贯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

钱理群教授有一段精辟的见解极好的诠释了文章与语言的关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讲经典作品,应有别于社会教育中的经典普及,它应服从于语文教育的目标,注意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应始终抓住语言文字这一基本环节,因文而会心。对文与心都不可忽略,不可将其割裂,对立,而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找到具体的文与心的契合点”(钱理群《我对经典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语言文字是文心的载体,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的一个捷径。因为语言文字的教学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

如在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时,用解析“虐”的形体结构、意思理解导入课文内容的教学:“虐”字是什么意思呢?又可以组哪些词呢?课文中有哪些情节极好的诠释了“虐杀”这个词呢?在这里词语的教学是课文内容教学的突破口,既使学生记住了“虐”字的字形,理解了意思,也引领学生极快的走进了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进行对话。

语言文字的教学不仅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作者对话,还可以提纲挈领,成为统领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紧扣住“温晴”进行了教学设计:“温晴”怎么理解,文中有哪些它的近义词,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而它“温晴”的特点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对“温晴”一词的教学成为此次课堂教学的核心话题,成为整体感知课文的纲领。而在《那树》一文中,“绿”的意蕴丰富,对此词的体味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话题,我在教学中提取了文中的关键句“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我和学生一起对这四个“绿”字进行了意思的体味,在体味中结合全文进行了深度阅读,深刻体会了作者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悲悯情怀。在这个教学设计中,“绿”字成为理解主题的核心话题。

再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狂”字,《渔家傲 秋思》中的“异”字,《口技》中的“善”字,《敬畏自然》中的“敬畏”二字,《观舞记》中的“飞动”……对这些字词的教学无不“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构架起文章的层次骨架,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彰显作者的情感态度。扣住一字一词,纵横连贯课文的整篇教学,语言文字的教学引领了文本阅读,带领学生在文本深处与经典对话,与作者共舞。

三、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在文本深处品味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将字词读得有声、有情、有味,在反复品读中涵养语言。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如此,一字一词勾勒出文章的精神内涵,在字词的细微之处可以领略到课文的精华。

语言文字的教学脱离不了文本,语言文字教学应融于文本教学的深处,语文课应从研读文本的深处培养学生品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学《那树》一文时,我在备课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量词,并赋予量词以丰富的内涵,寄托作者深厚复杂的感情。我就在“精读品味”环节中进行了问题设计:“文中运用了量词对那树进行了绘形、绘色、绘情,你能从这些量词的形象描绘、对比中揣摩出哪些深意?任选一两句话进行精读品味”围绕着量词学生对这下面这些句子进行了品味赏析“1、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2、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荫,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3、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4、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5、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学生在精读品味的深度阅读中,第一次发现原来量词也可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也可以进行深情的赞颂,也可以表达无奈的忧虑与悲愤的控诉,原来生动不仅仅是动词、形容词的专利。在教学中学生除了理解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更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课应踏踏实实的回归文本,聚焦语言文字,突出课堂本色,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内功。应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深入的文字鉴赏中让学生涵养语言。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每一个字词折射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语言世界,深入到每一个词的朗读会打开学生学习语言、涵养语言的大门。

如《沁园春 雪》以朗读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读出“望”字的领起作用,读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舞、驰”的力度,读好“惜秦皇汉武”的“惜”字的领起作用与惋惜之态,读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数”字的深层意味与自豪之感。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既理解了词的内涵也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韵味。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读出“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的“竟”与“多么”的意味,体会社会的世态炎凉;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朗读文言虚词“也、哉、乎、矣”的语气,在朗读“也、哉、乎、矣”的语气中品读人物形象;在《马说》中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在读出“其、真、邪、也”的语气,品味作者的感情态度,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语言文字进行的朗读可以引领学生更深的走进课文,领悟汉语的韵味与魅力,可以启迪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文字。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3

一、记者要具备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

娴熟的现场驾驭能力是完成现场报道的必要基础,能力体现在能够从头到尾把握采访的进程,避免被动,争取主动。要做到有效地现场驾驭,记者口述要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记者口述在现场报道中占有相当比重,它是整个报道的血肉,具有衔接、过渡段落和音响的作用。在采录现场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口述首先要围绕主题绘物描景。进入采访现场后,记者要迅速进入状态,注意观察并抓住现场主要特点,然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清晰的口述,把现场所见、所闻、所感真实生动地刻画出来,让听众了解新闻现场环境气氛和记者所处的位置,以唤起听众经验范围内的记忆储存,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描绘现场时,记者不要将口述完全放在自然风光上,要紧紧围绕新闻事件的主题进行。

二、提问是记者采访获取新闻事实的重要途径

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访方案、报道意图能否顺利实现。有效的提问,有助于开掘新闻事实的价值,使其报道的思想观点得以具体化、深刻化。因此,在新闻现场,记者的提问要单刀直入,问题要简洁、明确,小而具体,以便于谈话人直接讲出报道所需的内容。这也就要求记者能够从采访中获得的大量新闻背景、新闻事实中理清头绪,抓住中心,选取最能体现新闻主题的某件事、某个人进行采访。在看似简短的采访中,把大量的信息传给听众。

三、现场音响要真实清晰,具有典型性

在选用音响时,无论是主体音响、环境音响还是背景音响,都要注意它的典型性,即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代表性、最能说明问题、最具有现场感的音响。恰当选用现场音响,如现场机器声、敲锣打鼓声……会对听众的听觉形成立体“笼罩”,产生空间感、立体现场感,使现场报道更具有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强烈效应。

由于广播新闻一瞬即逝、过耳不留的线性特点,决定了其既不能像报纸那样用书面语言,也不能用电视的跳跃式语言,而应该是通俗、生动、简洁、优美,琅琅上口,通俗易懂,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现场播报选择的词语,既要语言生动形象,又要顺口顺耳,让整个新闻更真实、可感、生动。

所以,现场播报所用的语言应该是“为耳朵写话”。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点最简要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广播记者最基本的要求。广播新闻口语化总的要求是:念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使人一听就明白。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广播稿应是“意思明白通畅的稿件,人家不必花费力气就可以了解,而且决不至于发生误会”。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时时去做的。

广播是听觉艺术,记者的普通话虽不要求像播音员一样字正腔圆,但必须咬字准确,发音清晰,让听众一听就懂。内容方面,记者首先要有话要说,不能张口结舌,不知所云。其次要言之有物,能说到点子上。将受众最想知道的内容一一说到。最后,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准确精辟地说明问题的实质,记者也要尽量破除专业化语言带来的负面影响,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语言进行报道。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4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胜任内驱力、创新内驱力、互惠内驱力,关注和开发学生的个性、旺盛的求知欲、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进取心、高度的自制力、坚定的自主性、积极的求异性、灵活的变通性和超俗的独创性。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自己产生要学习的内部力量,从生理或心理上提高对能满足学习需要的刺激的反应能力,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一)上好英语学习第一堂课

老师要十分重视上好自己的第一堂课。①注意仪表。仪表是教师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精神气质的自然流露。②调节情绪。在上课之前未生成积极的情绪,师生之间在尚未谋面之前,教师就先筑起隐形的藩篱,对改善教学交往,提高教育效果是十分不利的。③对话交流。老师揣摩开场白,先以英语简要介绍语言特点和用途,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④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说说对老师有什么希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教学中试着从多方面,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精神振奋,积极思考,能够很好地接受和理解老师所发出的信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

教师也应注意把问题情境引向课外,鼓励学生相互之间在课外随时随地讲英语,形成浓厚的课外英语氛围。注意引导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第二课堂是一个极有效的辅助手段。

(三)引导学生铸就坚强的意志

学生成绩的好坏与意志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意志力强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强,能持之以恒,对待困难锲而不舍。有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成功,这种成功进一步影响学习的其他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持之以恒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经过艰苦的努力后解决了问题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引导。若是冷静分析一下学生的“天天改过”“经常立志”,其中也有他们成功动机的闪现。而要达到“志功合一”的目标,还需教师经常不断地坚定他们的成功意志。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业是师生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宝地”,教师充分利用这块“宝地”,在作业批改中深思每个学生的成功之点,使用激励性评语。 转贴于

(五)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引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CAI即电脑辅助教学,因其具有能集成文字、图像、影像、声音及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而愈来愈受到欢迎。实践证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思维,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②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③多媒体的运用可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绘学生提供的语言实践机会更多,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比如,利用研制课件的特长,在复习英语介词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的大容量特点,归纳了初中年的所有介词用法,帮助学生识记和运用。

也注意掌握以下几个原则:①根据外语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②把握好“度”,不“喧宾夺主”;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性;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力求简明,脉络清晰,自然和谐,并具有灵活性。

(六)合理运用英语教学评价

合理评价学生,会更好激发和促进英语学习,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注意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

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表现出的发展潜能等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评价的原则: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注重过程。评价有益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

评价的方式和形式:形成性评价通过考查、观察和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作业、口头问答、演讲、朗读等课内外学习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作出评价。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5

关键词:油画创作;“诗意”;“诗心”;意象

笔者酷爱古典诗词,于闲暇之际常常作古体诗文聊以自娱自诫,每每心神畅快。而于绘画创作之时,却常有不知如何下笔之感,并非不能以笔画色彩描形绘物,而是不知应画何物。偶受灵机触动,心忖为何不将构思诗文之心用于作画之际?大凡情景可称得有“诗意”者,无不美妙动人,如以“诗心”为画,岂不快哉!

1 以“诗心”观形感物,把握灵感

要在画面中表现一种“诗”的境界,那么先要以诗人的情志来感受事物,笔者把种情志或说情怀与思维总括为“诗心”。而要以“诗心”为画,必先对客观世界保持一种敏感而细腻的好奇心与灵慧的感悟之心。庄子评庖丁解牛“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以为有音乐之美。若不是庄子有一颗诚挚的“诗心”,怎么会觉得这种血腥的场面有音乐之美感呢?“诗心”使然,许多看似寻常的事物,却能以不寻常的角度来观察感受,收获美感。

即使有了“诗心”,似乎还不足以为画,或者说不足以为好画。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话虽是针对诗歌而言的,但也可用在绘画之上。这里所说的“神”,朱光潜先生在其《谈美》一书中解释为“灵感”。和诗人写诗一样,绘画也常常提到“灵感”。“灵感”于我们而言,似乎就是那种突如其来、转瞬而逝的飘渺意识,如此不由自主简直难以为人力所控制。而“读书破万卷”就可以解此症结。《家训》有云:“须熟读古人佳篇……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拂拂然与我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奔赴腕下。”[1]按此话说来,熟知与临摹前人绘画,磨练和掌握绘画技法和技巧,于画者来说,“灵感”才不会招而不至。同时,也要避免灵感引发的兴致被打扰,进而造成思维断层的情况。思维一旦被打断,就很难再续前想。特别是“灵光闪现”时,我们更要保持思路,一气呵成,至少把灵感所得形成文字记录或绘出画稿。

2 以“诗心”构思立意,动静结合

引发灵感突现的事物,不一定全部合乎创作或表达的要求,我们期望在作品中表现的情趣可能和灵感闪现出来的内容有所出入。这就需要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当选择和修改,把它们作为合乎个人审美的意象。在选择时,首先当以个人审美情趣的表达或凸显为标准。与个人审美情趣不相契合的,应该舍弃;联系稍弱的,可以视画面实际的构图情况进行删减。取舍得当,才能准确地传达画面意图,且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与此同时,选择“意象”应化动为静,以静生动,动静相谐。“以静生动”应作何解释呢?诗词作品很多时候都把静态的景物生动化,如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描写梅花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横斜”和“浮动”两个词把梅花的影、梅花的香写得生动活泼。笔者既然是决定以“诗心”为画,又寄望在中国传统中找到灵感,因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古典绘画。

中国画所追求的目标向来以“气韵生动”为首,可“气韵生动”的内涵太过笼统,这里以美国人高居翰的研究为例进行说明。他在说撰写的《诗之旅》中叙说“没有诗文的诗意画”时,拿出几张宋代院体画的小品(团扇扇面),仔细分析了其中景物、人物所处的位置和它们之间的可能关系。他认为诗意“情趣”正是在这种构图的暗示中产生,画面由此而灵动生趣。受到此说法的启发,笔者仔细参详了多幅宋代同等题材的作品以及院体花鸟画,果然发现了其中“情趣”之生动所在。如南宋李迪所绘的《枫鹰雉鸡图》,此画中,以枫树为代表的景、鹰、雉鸡构成了三方的互动关系。虽然在画面中,三方其实都是定格的,是静态的瞬间,但我们清楚地看到鹰站在枫树梢上,它正虎视眈眈地望着在地面上撒腿奔逃的雉鸡,如此一来,画面立即生动不少。我们甚至想到了鹰飞扑雉鸡的情景。所谓的生动,即是如此。再如南宋马兴祖绘的《疏荷沙鸟图》,此画里,小鸟停栖在莲蓬梗上,它正扭头望着画面最上方飞舞着的一只小昆虫,而一下刻,小鸟会飞向小昆虫吗?这是一个悬念,也是诗意情趣的体现。在静态的画面当中隐含动态,比直接描绘动态,更具魅力。即便是山水画的审美中,也有此要求,不但要“可观”“可望”,还要“可游”“可居”。因此,山水画从来都不避讳点缀人居的茅舍、野渡中无人的舟船、樵夫等人的行迹之类的意象物,这些人迹内容增加了画面所绘的真实感,以达生动之境,引人遐思。当然,动和静的表达应该达到一种平衡,如果《枫鹰雉鸡图》中,鹰也像撒腿而奔的雉鸡一般,定格在一个活动的状态,或者画家描绘的是鹰扑抓雉鸡的一幕,那么这幅画的生动感反而会被削弱,因为人们在观画的过程中,少了一个可以启发想象的内容。笔者认为,在对因灵感而来的“意象”进行选择和修改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画面的“动静结合”,作为考虑的内容。

3 转诗言为画语

笔者把诗画之间的语言转换概括为“化有言之诗为无言,变无言之画为有言”。“有言之诗”指的就是有文字可循、已经固定了含意的一首诗,是狭隘的“诗意”,而笔者所要提倡和希望在绘画中追求的,是无字可循的、包罗万象的广义“诗意”。画自然是“无言”的,笔者的作品最终还是以油画的形式来表达,不可能如国画一般,直接把想表达的内容写在画面上。但如果“意象”选取切合画者之情感意趣,而画面表达又足够生动的话,就可以用画面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情感了。

当然,作诗和绘画毕竟有所区别,笔者要在画面中“说话”,就要把感受到的诗意情趣,转化为绘画中对意象的构图、形、色、光等绘画语言方面的思考。

以“诗心”为画,是笔者个人油画创作的研究与思考结果,希望以此文为契机,为个人的油画创作道路开启一条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诗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

[2] 邓牛顿,周锋.丹青意趣――绘画艺术文粹[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3] 钟巧灵.宋代山水画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 孙敏强.诗意・诗心――观照中国古代诗人审美追求与心灵的历史[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5] 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 盛天晔,颜晓军.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花鸟[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7] 盛天晔,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宋代小品[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绘本的语言特点范文6

关键词:传统绘画;美学特色;审美境界;诗画相通;以情寄画

1 空灵传神的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绘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不以真物实景、逼真描绘为追求,而是在绘画中追求写意,在形象的塑造中又注意空间留白和以眼传神,从而使画面空灵飘逸、生动传神。

1.1 追求写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感性的文化、养生的文化,注重对自然万物的感悟。受传统文化和老庄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绘画侧重于对写意的追求。身外之物的描绘不再是事物本来的准确面貌,而是通过画家内心加工过、真心感悟过后所形成的画像。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不是注重形式,而是崇尚写意。

苏轼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画家认为所绘之物“太似则俗,不似欺世”,绘画的最高境界是处于“似与不似”间。因此,画家在绘画时敢于大胆取舍、遗貌取神,在传情达意间绘出动人心灵的美景美人,使欣赏者陶醉在形神俱佳的境界中。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进行山水绘画时,画家会身体力行,深入山水茂林去细细观察和感悟身在其中的真实感受,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从而把能表达自己感悟的物象入画。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也说:“我画的虾和平常看见的虾不一样,我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可见,画家绘画时不是以一时一地的真实景物作为绘画的对象,而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感悟和想象中重新塑造外物形象,以达到物与心通的审美境界。

1.2 空间留白

空间留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又一美学特征。绘画中的空白,给人留下联想的空间,使画面于有限的空间中传达出无限的意蕴。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可见空白笔法在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传统绘画讲究留白,即素底不着画,形成画面中的空白,这些留白是构成画面形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留白虽无画象,但是能在画中实象的衬托下产生想象中的形象,这在传统绘画中被称为“计白当黑”。画面于空白处传达出无形之美,开拓欣赏者的思维,传达出大于整个画面形象的内涵和美感。

画面的留白在传统绘画中有多重意义。首先,从形式上看,空白的余留使得所画主体形象更为突出,以虚衬实,虚实相生,使画面结构紧凑,又不失大方;其次,从内涵上讲,空白给人足够的心灵空间来感悟画面传达的真意,于空白处激发欣赏者的联想和思考;第三,从意蕴传神效果看,空白使得整个画面更为飘逸灵动,展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任思绪飞翔,将画面的意蕴扩展到无限大。

1.3 以眼绘神

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说道:“一像之明昧,不如悟对之通神也”,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悟对通神”呢?我国自古以来有“画龙点睛”一说,强调的是眼睛在绘画传神方面的关键作用,以眼绘神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艺术特征。

据《世说新语・巧异》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睛目”,为什么不点睛目呢?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可见眼睛在传达人物画神韵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眼睛,在古代中国人心中与人的精神、灵魂息息相关。

刘劭在《人物志・九征》中说:“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明学家陈士元也说:“人之昼兴也,魂丽于目,破宿于肝”。在人物画中,若通过眼睛使画中形象“窃谋私语”,“览之若面”,则宛若见其真人,即可使欣赏者与画中人进行“神交”,达到传神的境界。以眼绘神可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眼神可使人读懂画面的整个含义,读懂画家的着眼点所在。眼睛的灵动可以带来绘画中人物形象的“生气”,渲染画面的气氛。

2 诗画相通的艺术思维

宋朝的苏轼提出“画中有诗”、“诗画本一律”,可见在传统绘画中,画和诗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所谓“画中有诗”,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诗意,其二是指自宋代以后出现的在画中题诗的现象。

2.1 意境美的营造

诗画的相通表现在两者共同的艺术追求,即意境美的营造。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使其具有了意境美,从而带有挥之不去的诗意。宗白华认为,诗境是画的灵魂。诗意即气韵灵动,画家通过对万物的感悟和思考,描绘出带有诗意的画面,欣赏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画中飘渺的诗情,从而加深对所画之物象的理解。

明朝沈周的《落花诗意图》构图极为简单。在寂静的空山中,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站在一块大石上,手里拄着一根长长的竹杖,看着眼前的落花流水,陷入沉思。他的背后,是几株翠绿的柏树和一座小木桥。远处是几行淡淡的山影。老人、落花、流水、木桥、远山构成一幅韵味十足的画卷,勾勒出一个宁静悠远、伤感惆怅的意境。落花时节,春意阑珊,不能不引起人的感伤之情。画中老人的感伤之情,也许是因为“花落水流红”,也许是因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许是感叹“人人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给人留下无数想象的可能,增强了绘画的意境美。

2.2 画与诗的结合

“画中有诗”在形式上体现为题画诗的出现。清方薰曾说:“画之不足,题诗以发之。”题画诗从宋代开始出现,指画家作画时,感到画不能尽情尽意,于是以诗文辅之。自此以后,诗和书法融合于画面,成为画面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题诗对画面有揭示意义、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郑思肖题《墨兰图》诗中写道:“向来俯首向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此画作于元成宗大德十年,据宋亡已经三十年了,所以画家没有画土,这首题画诗就对发现画意很有作用。

又如明朝唐寅的《落霞孤鹜图》,描绘的是《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江边是巨大的石山,延伸向远方。近处是土坡累石,几处绿柳。柳荫中有一临江的水阁,一人于阁中面江而坐,默默望着苍茫的江面,落霞与孤鹜已经没有踪影……整个画面给人以空寂落寞之感。唐寅在画上题诗曰:“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王勃才华横溢,留下了千古流传的《滕王阁序》,但命运多舛;唐寅也是大才子,命运却连王勃都不如,所以他感叹自己连王勃那样的机会都没有。画上的题诗点明了画家创作时的心态,使人更好地理解画面的内蕴,体会其中怀才不遇的空寂之感。

诗书画的结合,加之后来印章的出现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书卷气特色,提升了绘画的艺术内涵。

3 以画寄情的艺术精神

任何艺术品的诞生都是艺术家辛勤创作的结晶,凝聚着艺术家的心血,伟大的艺术家往往都是在用心灵进行着创作。中国传统画家秉承着这一艺术精神,“以我手写我心”,在绘画中抑或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人生情趣;抑或寄寓着自己坚持的志向和节操;抑或体现出胸怀天下的博大情怀。

3.1 个人情趣和志向的写照

金章宗年间的武元直善画山水,他留下的《赤壁图》依据苏轼两篇《赤壁赋》而作,取景江水转折处,左、右两下角,描绘的是近景,苍劲的松柏,瘦劲的山石傲然挺立。左半画面是陡峭的山壁耸立在江边,山壁下是滔滔江水奔流而下,流向画面的右上方,不见尽头。江中有一叶扁舟顺流而下,船夫撑篙,苏轼与二友坐于舱中,观江上清风而对饮,“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幅画面表现了画家陶醉于历史和山水之间的人生情趣。

而著名画家郑板桥则在自己的画中始终表现着坚贞不屈的个人节操。身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兰、竹著称,他笔下的兰、竹是他高尚节操的寄托。他的画皆有题,如《竹石图》上题的这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面上写竹,其实上写人,表达了作者凛风而立、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风骨和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2 胸怀天下的情怀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古代的不少画家在绘画中体现着自己心系天下、为国为民的博怀,这也是我国传统文人显著的精神写照。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社会风俗图。画家在画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宋都城某一年清明节的繁华景象。画家采取“散点透视”法,将远景人物、风光人情尽收卷中。兼有界画和写意画的长处,神情并肖。这幅图表现了画家对和平安乐、欣欣向荣的生活的赞美。

而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苦和不易也常常体现在画中。同样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著有一幅《渔父图》。此画中的渔父,年龄已经不小,头发胡须皆已花白,脸上刻满了皱纹。他左手提着一条鱼,右手持钓竿,佝偻着身体笑看着手中的鱼。画上题有一诗“篮内河鱼换酒钱,芦花被里醉孤眠。每逢风雨不归去,红蓼滩头泊钓船。”画家在画中给予了对渔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下层人民苦难的同情。而郑板桥在他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也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可见画家关心民生、挞伐社会不公现象的思想情怀。

中国传统绘画以其空灵传神的审美境界、诗画相通的艺术思维、以画寄情的艺术精神在中国美学史上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影响着现代艺术家的美术绘画创作,为我们当下的美学艺术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士人心灵和民族精神的写照,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上、下编)[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2]唐建.中国古代美术史话[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蒋平畴.中国书画精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4]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