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1
一、高校音乐教育资源的现状
1、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高校的音乐教育资源大致分为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和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两种。有形音乐教育资源指的是物资资源,这种物质资源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以随时投入使用的。高校所拥有的音乐演奏大厅,钢琴管弦等乐器,以及高校经验丰富的音乐教师和成绩优异的音乐专业学生,还有高校图书馆内音乐方面的书籍和音像制品都是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另外,音乐演奏大厅及其配套设施的维护经费也属于高校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2、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
除了高校的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外,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也是重要的音乐教育资源形式,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主要是高校的人才资源,高校拥有非常多的音乐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拥有音乐方面高超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拥有对音乐创作丰富的经验和精深的理解,这些都是高校所拥有的重要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另外,高校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也是高校重要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可以与很多社会音乐机构取得联系,并动用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士对音乐的研究与创新进行帮助。因此,高校所拥有的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都是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志愿者活动,争取其他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些都是高校潜在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高校的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对高校的音乐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重要程度不亚于有形音乐教育资源。
二、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理论是一种具备很强科学性的理论,依靠这一理论,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服务外包理论是一种将服务的管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的理论,这一理论最根本的依据是服务协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服务外包理论需要依据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进行,《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分为教育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十二个方面。
三、服务外包理论引导下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社会初探
1、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企业音乐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企业员工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传统的企业音乐文化推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企业迫切需要拥有高水平音乐教育资源的机构对其进行音乐文化建设方面的服务。现阶段,企业的音乐活动已经与企业员工的绩效工资关系不大,企业的音乐活动更多的是具有共同音乐欣赏和创好的企业员工共同进行的活动,是企业提高内部有凝聚力的重要方式。企业组织音乐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员工保持乐观向上的工作风格和健康正直的人格。因此,企业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导下,将企业的音乐活动委托给具备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的高校进行,高校可以根据企业的产业规模和行业特点,科学的对企业的音乐服务进行规划,利用高校拥有的一系列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对企业进行音乐服务,帮助企业提高音乐活动水平,使企业文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高校可以在音乐服务的过程中收取一定的经济报酬,用来提升高校的音乐服务水平,使高校可以更好的进行其它方面的音乐服务,高校的音乐服务方法也要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做出调整,确保企业获得应有的音乐服务。
2、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会音乐比赛方面的服务
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音乐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已经是我国公民文化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大型音乐比赛已经不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独有的比赛形式,而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大型音乐比赛活动需要进行非常多的辅助工作,而大型音乐比赛的主要承办者精力有限,只能对音乐比赛的重要工作环节进行控制和领导。因此,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引下,大型音乐比赛的组织者可以将一些次要的辅助工作委托给高校进行,高校拥有非常多的优质音乐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在大型音乐比赛的进行过程中对音乐比赛的辅助工作进行支持。高校可以将许多有形音乐教育资源,如乐器和灯光照明设施等器械提供给音乐比赛的参与者,使参与音乐比赛的人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音乐的练习。高校还可以将无形音乐教育资源如高校的高水平音乐教师委派到音乐比赛的现场,对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能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提高音乐演唱和表演能力,以更好的状态进行音乐比赛。高校还可以动用自身拥有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对大型音乐比赛的辅助工作进行支持,比如,高校可以为音乐比赛的表演者联系更多地区的音乐表演艺术家,使音乐表演者能够获得更多的高水平导师的指导,解开心中的疑惑,切实提高音乐表演水平。高校还可以将高校图书馆中数量众多的图书和影像制品提供给音乐比赛的参与者,使音乐比赛的参与者能够有机会了解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以更高水平的知识储备迎接比赛的各项挑战,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3、高校音乐教育资源在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方面的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社区都已经拥有了组织音乐文化活动的能力,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是社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公民参与音乐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大多为社区居民在居委会的组织下自发进行,具有很强的全民参与性。但是,社区毕竟不同于专业的音乐文化活动场地,并不具备高质量的音乐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和高水平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得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一直在较低的水平进行。因此,社区可以将音乐文化活动在服务外包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委托,将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指导工作和硬件设施的配套工作委托给高校进行,高校可以将高质量的乐器和场地提供给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使社区的居民获得更加理想的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械。另外,高校可以委托高水平的音乐专业教师前往社区进行音乐文化活动的指导,使社区居民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提高音乐文化活动水平,以更加专业的技艺进行音乐文化活动。
四、结语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2
关键词: 社会服务能力 构成要素 校地合作
一、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构成要素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地方院校中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二级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现实能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主要表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播文化诸方面,因此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以下一般简称“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指学院对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和在职教师进行培养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能力。
按照培养进程,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从而体现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职前培养能力是能够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能力。职后培训能力是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综合或专门培训的能力。
按照培养内容,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又可以分为师资培养设计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和师资培养评价能力。师资培养设计能力是指学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发展趋势、本院发展定位及师生特点等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设计划等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基础能力。师资培养实施能力是指学院具体开展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核心能力。师资培养评价能力是指学院对师资培养的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的能力,这是师资培养的保障能力。
(二)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指利用自身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合作研究,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向,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包括理论引导能力与实践引导能力两个方面。理论引导能力是指学院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在教育体制、学制、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实施、家校合作等方面形成创新性理论及指导意见,推行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的能力;实践引导能力是指学院引导中小学和教师在当代教育理论和国家、地方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基础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能力。
按照引导方式与途径,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科研引导基础教育能力包括科研协作能力、科研指导能力和教改指导能力。科研协作能力是指学院与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联系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基础教育的专题性研究,为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服务的能力。科研指导能力是指学院充分运用自身各种资源,通过开展学术讲座与咨询指导等方式,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能力。教改指导能力是指针对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中小学缺乏直接的理论及实践指导的现状,学院帮助中小学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有效开展课程与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基础教育良性发展的能力。
(三)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指学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民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中小学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能力。
具体说来,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一般应包括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等方面。教育与文化信息共享能力是指学院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网络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教育资讯、教育信息技术资源、远程网络教育等信息服务的能力。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能力是指学院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地方文化,并指导中小学对中小学生开展有效教育的能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能力是指学院研究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并对中小学学校文化进行诊断、指导、评估的能力。
以上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三要素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是基础,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是核心,教育文化宣传与创建能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三种能力有机统一,保证了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的角度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思想理念是动力
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识是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首要的思想理念。如果忽视服务社会,忽视教学的研究和与地方的产学研结合,盲目为提高知名度而努力向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的创新,就会导致科研的成果许多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应用性不强,不能很好地为地方发展服务。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教师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在现实教育中,一部分学院教师以培养人才为重、教学任务忙为由,忽略了科研与服务地方;还有部分教师强调高校教师应具备本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应侧重于专业与学科知识本身,加之有的院校以科研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因而忙于理论的研究与成果的发表,忽略了教学与服务地方。这两种情况都是有失偏颇的。
影响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思想理念还取决于其对自身与地方关系的认识。应该说,中小学与高校只是教育层次的区别,并不存在地位、等级的差别。但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及其教师认为自己比中小学不论是社会地位、学术水平还是综合修养都高人一等,联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屈尊下就,长期开展容易丢了身份,因而对服务地方不屑一顾。
(二)人力资源是关键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教师团队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是制约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团队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因为成立时间不长,学科建设起步较晚,因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建设水平不够高,影响了教师教育学院融入地方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领域和能力。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教师教育学院在校学生数逐年增多,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教学工作量大,投入地方社会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局限;由于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服务社会的业绩在晋升职称、职务等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小,因而愿意参与社会服务的教师较少;出于课题研究需要,某种程度上联系了基础教育,但成果往往是“坐而论道”,对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有限。另外,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学院,高层次人才缺乏,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与学位未达到博士甚至硕士程度,专业知识陈旧,不能及时把握教师教育发展动态,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在教学中应付了事,制约了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
(三)制度建设是保障
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保障外,自身的建章立制更是影响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制度的支持和引导,社会服务停留于粗放式的层次,没有精细的制度规范,就不能保证社会服务成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就不能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
制度是多方面的,从学院自身来说,既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与常规管理、实践教学等师资培养规定,又包括科研管理、学科与学术团队建设、研究机构管理、科研奖励等科研引导方面的规定,还包括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规定,更包括教师评价、职称评聘与评先树优方面的规定。只有制度完整、合理、规范并真正得以落实,才能鼓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全心全意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才能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四)校地合作是基础
社会服务离不开校地合作,只有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与地方建立了紧密、高效、和谐的合作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因而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应以教学研为载体,建立校地合作联盟,健全服务体系。一是与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紧密关系,形成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合作平台,构建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机制;二是与中小学建立教科研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相应理论成果,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发展。
目前,有些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学院放不下架子,不能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未能与后者达成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未能为教师深入基础教育一线提供相应平台,即使有的教师有研究基础教育的意向,由于自身资源有限,也不能更好地深入一线开展研究与服务,只能多研究课题、,不能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地方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等.地方普通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连一平.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3]任宗哲,等.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
[4]王恒,等.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3).
[5]陈曦.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9).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3
关键词:新课改;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
2011年,国家公布《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二期建设》,将“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而掀起了关注高等教育教学和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的热潮。教学胜任力作为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的基础教育改革实施已经很多年了,人们对教师的行为和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反思,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与标准。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新课改是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无关乎高等教育。其实不然,作为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师范类高校也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怎样培养适合新课改要求又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人才成为地方师范类院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一重任也就落在了培养师资的教师的肩上。师范类高校教师能否胜任这一重任说到底还是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问题。
一、教学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兰德提出来的。他认为:胜任力应区别于“能力”,它是指成功完成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人特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的各种特征的集合,它与具体的岗位职责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胜任力指标和要求。
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成功完成教书育人任务而具备的包括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的特征的集合――这些特征能用以区别优秀与一般。
二、新课改对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新要求
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其培养师资的地方师范类高校也应积极应对。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胜任力的构成理论,地方师范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上,从原来只要求学科内的专业基础知识,发展到要会处理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思维方式上,要求在教学艺术上更加机智,能创新,能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在教学能力上,从单纯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发展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三是在教学理念上,要求教师不仅“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四是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到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等基本电教手段,发展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五是在个人素养上,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总之,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技能和深厚的底蕴,特别是要具备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三、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教学胜任力是对教师优秀素质的综合要求,其提升的关键应是学校、教师和教学实践三方面的合力的结果。
首先,从学校来讲,学校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具体包括:第一,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充分的指导。刚入职的前几年,是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新进教师就会在教学上有很快的进步。第二,学校要改变发展观念。地方师范类高校的发展观念应从“重科研轻教学”转变为“重教学轻科研”可能更为符合地方特色。在地方高校由于软件硬件都不足,使得从事科研举步维艰。与其这样,不如把高校服务地方的着眼点落在培养人才上。因此,“重教学”才是重中之重。在这种理念下,教师才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教学上。第三,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发展目标是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即培养地方发展所需人才。那么,评价教师的机制就应落在教学质量上,而不是发多少论文上。而评价教学质量也不能仅仅看教学能力,而应该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考量。第四,为教师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不断学习。
其次,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有研究认为,专业自主发展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新趋势。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主动提高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提高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如果想要实现有效的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改进教学中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优势。
最后,在实践经验上,教师要不断在具体的教学中积累教学经验。有调查表明,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会有所提高。教龄越大,经验越多,教学监控能力更强,对教学研究也有了更为独到的见解。地方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高效发展,一定要通过教师实践来完成。教师发展的基础与依托是实践,实践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有效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唐玉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4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新农村基础教育;引领;共生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246-03
The Win-Win Interaction Among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and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Lu Chengjian,Lai Yehuan,Zhang Wenjie
Abstract:It is a historical mission for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to foster qualified teachers for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have a unique advantage in serving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The reform in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pose many challenges to them,and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interactive cooperate too.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will play a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oles,and the 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 will win more boost from the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It will form a sustainable symbiotic win-win relationship when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has been improved in interaction.
Key words:local teachers colleges;new rural basic education;leading;symbiotic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教育和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合作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机制,地方师范院校还应加大力度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推动新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历史渊源
1.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大众化,新农村基础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学生都已有学上,都已具备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是,学生能上好学、接受优质基础教育对新农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看到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面临的形势,而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教师问题。目前,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优质教师资源还是欠缺的,教师负担过重,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改革滞后。地方师范院校尽管为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的师资,但面对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紧急形势,地方师范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新时期新农村基础教育对地方师范院校提出的新课题、新挑战和新要求。引领、助推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天时条件[1]。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位于地级市镇,嵌入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地缘优势,生源相对固定,与各级地方政府、中小学有着长期密切联系。多年来为本地区输送了大批合格教师,其中部分已成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教育领域负责人。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进行互动交流方便快捷,便于掌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实时实效性。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所需人才。同时,可以把教学科研与地方特点结合,从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帮助研究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服务,这也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地利条件[2,3]。
3.地方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维系。地方师范院校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传承。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一直由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来供给。农村基础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与辉煌成就,离不开地方师范院校的历史性贡献。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都与地方师范院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感情基础,他们或是就读于地方师范院校,或是在地方师范院校参加学习培训,在地方师范院校的学习成长使他们对地方师范院校怀有感情,愿意为地方师范院校发展出力,这使得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交流更为容易实行,具备了人和条件。
二、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关系
1.供需关系。从历史现实来看,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很大一部分是农村基础教育岗位,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主要由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构成,两者形成供需关系[4]。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新农村基础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发挥着巨大的基础作用。地方师范院校应坚持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办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结合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情况,对自身办学方向进行适时调整,持续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优秀的毕业生。
2.引领、支持关系。地方师范院校作为高等院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地方师范院校要完成培养新农村基础教育合格师资这一重要任务,应主动地将自己的智力、科研优势融入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中去,引领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5]。引领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科研课题的共同参与,给基础教育精神上的熏陶、智慧思维上的启迪、思想理念上的提升。地方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引领、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同自身的专业结构调整、教学计划修订、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的改革相结合,必须与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这样才使引领工作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3.共生关系。地方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既然定位于基础教育领域,而新农村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缺口又主要直接面向地方师范院校,这就决定了两者是一种共生关系,共同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成为两者合作的目标。
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研究为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合作交流,大学可以实践其教育理论,完善发展和提升新教育理论,基础教育可以为实际的教育问题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去改善他们的实践。合作交流中,双方以“双螺旋”结构紧紧的缠绕在一起,共同提高、共生共长,形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发展。
三、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与合作
1.地方师范院校对自身的认识和定位。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有着向“综合化”和“学术化”发展的趋向,一些地方师范院校在设置非师范专业的同时,盲目地攀比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削弱了自身的师范性。实际上,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为其培养培训合格的师资,地方师范院校的最根本特色还是“师范性”,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地方师范院校充分发展和展示自己的特色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既是地方师范院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赋予地方师范院校的新职能。《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支持高校教师积极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实验”。地方师范院校应该面向基层,特别是面向新农村基础教育这个大市场,服务基础教育,把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和推进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6]。
2.地方师范院校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认识。基础教育的最大特征应该是它的基础性,其首要任务不是培养科学家、学者,而是培养公民。对新农村基础教育来说,主要就是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实际上,地方师范院校和新农村基础教育在课程设计理念上存在“城市化倾向”,新农村基础教育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地方师范院校一直是把城市、城镇中小学作为重要合作交流对象,对更广大的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认识和合作不够深入,这是有失偏颇的。如新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落脚点应更多地放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需求上,不能忽略了对农村的注意而偏向城市的需要。比如,新课程改革提倡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农村和城市、城镇的环境条件差别非常大,一刀切地进行改革在农村中小学有时根本行不通,必须根据农村生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革。另外,课程目标的“升学主义”倾向、“离农性”倾向,课程内容的“维普通性知识”倾向,课程资源匮乏等都是制约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解决问题有三个措施:一是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开发适应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三是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制,逐步完善课程资源建设。
3.目前常见的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方式。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共生共长,两者长期以来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地方师范院校引领、服务、支持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新农村基础教育又为地方师范院校提供教学、科研、见习、实习实践基地,消化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地方师范院校还经常通过多种形式对在职的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进行职后培训,创新各种形式的服务,如进行教育科研合作、改革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
四、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共赢策略
1.地方师范院校要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致力于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地方师范院校要避免盲目向同类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看齐,应把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同时要转变观念,增强社会服务意识,首要就是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只有这样,地方师范教育的优势才得以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本身才得以可持续发展。
2.地方师范院校要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已形成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但随着传统教育向素质的转型和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呈现出陈旧性和滞后性,有的甚至束缚了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如政治课和教育公共课不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专业课内容与非师院校基本相同,课程设计理论性过强,实践教学比重过小。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致力于学生个性成长,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与此相呼应,地方师范院校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师德教育的培养模式,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开设交叉学科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实现文理融合或不同学科的大综合。
3.新农村基础教育要积极寻求地方师范院校的帮助,推动自身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从新农村基础教育方面来看,有地方师范院校参与,肯定有益于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地方师范院校的理论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避免重复以往那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型模式,可以少走弯路。地方师范院校可以为新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参与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项目,这对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4.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互动合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有很大的互动合作空间,充分开展合作,可以获取更大的共赢。除了地方师范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补充优秀的教师队伍外,地方师范院校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农村中小学教师假期培训班,在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建立合作基地,在基地开展教育见习和实习,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合作,组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到新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开设讲座、交流,指导教育科研,组织师范生深入新农村进行扶贫、顶岗、支教等活动,适当安排一些师范院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挂职,邀请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师到师范院校给师范生开设讲座甚至于开培训课程,这无疑拉近了两者的距离,互相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双赢效果。
5.完善互动合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互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合作形式,还必须有完善的合作机制,才能确保双赢的效果。如师范生在新农村中小学的见习实习,需要实习基地学校提供必需的生活、学习、工作空间和设施条件,需要基地学校教师参与指导,落实这些工作,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系统相关部门、基地学校领导教师都必须参加,不能缺位,并且要落实责任,否则活动就容易变成走过场。比如基地学校的教师对师范实习生的指导,如果没有明确的工作细则和责任,指导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地方师范院校与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合作科研,合作培训,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与合作,都必须有明确的合作目标、任务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最后的工作评价标准,并把工作成效的评价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是否真正做到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衡量依据,服务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朱明山,时伟.支持基础教育事业,助推新型农村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2-124.
[2]王红芳.高师院校服务于基础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1):12-13.
[3]薛正斌.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战略选择[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124-127.
[4]张忠恒.新农村基础教育教师供求的生态适应[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8-12.
[5]沈小碚.关于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1):55-58.
[6]李翠英.新形势下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7-10.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5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地方经济
1地方高校助推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
1.1地方高职院校
地方高校这一名词是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设的一个概念,是由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举办者的一系列高等院校。在我国,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院校共有2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为地方区域内提供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为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责任与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主体,主要以培养专门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为目标,为企业提供具有理论和技术兼备的实用性人才为主的一个教育主体[1]。
1.2地方高职院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政府划拨专项经费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一贯坚持立足于地方办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地方高校的一个共识。作为地方政府举办高职院校,地方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区域内人才学历及人口素质,促进本地区全面发展,另外还需发挥其技术优势,提供对地方企业的员工优质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地方人才培养助力,为地方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不难发现,地方高职院校存在的主要作用还是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也是地方政府举办高职教育的动力。党的十以来,社会不断强调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因为地方高校能够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样,地方高职院校有着相同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区域经济协同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新常态发展的必然要求[2]。
1.3地方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职能
地方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是招收全日制在校专业学生,并根据专业设置和当地企业需求制定教育教学计划,联合企业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为企业提供一线专业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稳定工作资源的一个良性产业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针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除了培养输出一线专业技术性人才,地方高职院校还承担对区域内已经在职的员工提供不同层次需求的继续教育的职能。这一职能对地方区域内经济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层次人才往往作为一个单位和群体的灵魂与决策者,这一类群体的继续教育和能力提升,决定了整个单位的整体能力提升,因此相对给企业提供一线技术人才,为企业高层次人才提供继续教育、能力提升的学习平台同样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同样不可忽视[3]。
2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地方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地方经济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的发展则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层次人才的来源往往跟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对于地方社会发展来说,经济发展即对应着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只有人才培养的平台和路径得以稳定,才有可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一职责则赋予了地方高校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对于只有少数高职院校的区域较小的城市来说,地方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这样的社会责任。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发展人才继续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4]。
2.1高职院校继续社会服务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目前还是多集中火力主攻专业技术应用型一线人才培养,主要精力还是放在跟企业对接其所需求的主要一线技术专长人员上,并没有花多少时间精力在企业既有的人才所需求的继续学历能力提升上。也就是说,在地方高职院校的主观认知里,依然认为自己学校的职能就是培养全日制在校人才,培养内容主要集中于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术研究,主要任务是做好本校学生学历培养,对于地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意识稍显薄弱。
2.2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层次偏低、形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要为社会人员提供一些本、专科专业的学历提升学习途径。这些学员来源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一线学历偏低的人员。学习形式多以函授、远程视频教学为主。而对于学历起点在本科及以上的一些高层次人员来说,想要提升高校的学历和能力,则在当地就近的高职院校中较难实现。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
3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
3.1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意识薄弱
当前来看,当地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发展,并没有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对于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来说,继续教育多是当作营收的一种手段,而并没有想要创新和进一步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好铺垫。受传统的教学管理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往往不太重视继续教育的建设,对于继续教育部门的投入,比如师资和各类教学资源也往往只维持在基础投入,使得教师和管理者对本职工作的热情难以维持,这样便导致了学校的继续教育建设发展缓慢。
3.2对地方人才需求了解不够
基于地方高职院校对继续教育的建设的薄弱,继续教育部门往往停留在基础教育环节,很少向外拓展,对区域内地方经济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情况不甚了解,何谈对地方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人才培养的贡献了。
3.3学习平台及专业建设不足
地方高职院校中的继续教育部门提供的学习平台基本上只停留在本校提供的一些基础建设平台,专业方面,也是基于本校的热门专长专业设置而定。面向对象基本集中在需要提升学历的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属于范围广、层次偏低的继续教育学习平台范畴。对于区域内高层次的人才学历及职业技能能力提升所需求的平台,则很少能够兼顾。
4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服务推动区域内经济发展策略
4.1增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意识
地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工作环节的薄弱,往往是因为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了常规在校生的培养建设当中,而容易忽视区域内地方在职人才的培养需求。只要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政府和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让地方高职院校认识在自己在这三方中的重要地位,增强自己对企业、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服务意识,即为地方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奠定了基础。
4.2市场调研
地方高职院校应当对区域内经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调研分析,把人才继续教育需求的层次统计汇总,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在进行分类调查汇总出专业需求并进行分类整合,对需求相对集中的主要专业进行分析,调整既有的专业设置,开拓需求较高的新型专业。这样一来,对于区域内人才的继续教育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也给他们的学历提升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
4.3引入高层次合作高校
在高学历高层次继续教育要求方面。高职院校可以联系接洽周边省内外相关专业较为合适的高校,进行合作办学,引入合作高校优秀专业及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地方高职院校为平台,在高职院校内设置办班点,为地方人才高学历高层次继续教育搭建一个便捷高效的学习平台,从而推进地方人才培养的进度,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
5结语
高校服务基础教育范文6
美国服务性学习与我国高校社会实践基本产生于同一时期,就其目的而言,两者都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美国服务性学习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都以社会、社区为载体,活动的主题都能体现时代特征,学校调研社会真实需求,活动前,都能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与社区的联系,活动人员的分配,教师对学生活动技能的指导等。
活动中,虽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社区工作都给予充分地指导和帮助。活动后,两者都重视对活动的总结,分析实践中的得与失。美国服务性学习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都不是自发的,都以国家支持、学校指导为前提,目前都已正式列入课程体系。
二、美国服务性学习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借鉴意义
美国服务性学习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一些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现已形成“政府重视,社会参与,学校组织,家庭支持,个人实践”的全社会网络化运作模式。美国服务性学习在其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比我国的社会实践影响的要深要广。当前,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也在不断推广,但出现的问题也愈加明显,例如,很多高校社会实践只重视形式,而不注重其对学生的实践意义。由此借鉴美国服务性学习,适当学习和吸收美国服务性学习的教育观念和策略,对充实我国高校社会实践理论内涵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服务”与“学习”并重理念的借鉴。我国社会实践主要是以实践促进理论学习的方式展开的,而在服务社区、解决社区真实需求方面就有所欠缺。虽然在某些方面能给社区带来某种帮助,但那都是微乎其微的。而美国服务性学习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并把公民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融入其中,将知识目标和德育目标结合起来,意在通过服务,达到学生成长和社区优化双赢的目标。两者相比较,服务性学习目标就更为明确和全面,那么,在我国高校的社会实践课程也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制定出适合我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例如,在活动中,把解决社区真实需求作为一项目标,让大学生们树立新的实践观念和学习观念,通过将社会实践和个人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在服务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强调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究,促进自身理论知识深化和综合素质提升。
第二,加强社区、家庭的密切协作。开展服务性学习,在依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还需要社区和家庭的支持和帮助。社区是开展服务性学习的主要基地,是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和发展。当前,在我国高校的基础教育中,社区并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我国很多学校在开展实践课程时,与社区的合作仅体现在暂时的为开展实践课程而合作,并未建立长期的合作教育关系,这种丰富的资源就没能在教育中得以充分利用。
对于家校联合培养模式,在我国确实受到重视,但学生家长固有的教育观念表明,学生在学校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课程也不重视,所以我国高校应加大宣传创新教育理念的力度,重视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同等的重要性,并让家长同样支持学生的实践课程教学。从而达到加强学校、社区和家庭三者的联系,强化社区和家庭教育功能,同时能够利用社区多方面的资源,灵活地在实践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第三,重视我国社会实践课程的反思。美国高校服务性学习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与其服务学习课程实施中包含反思系统和评价体系这两个关键环节是分不开的。相对于服务性学习而言,我国的社会实践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