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1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理论;建构;逻辑起点

中国的近代职业教育兴起于19世纪中叶,从那时开始,一代又一代关心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乏真知灼见,但就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而言,最近这20多年的确可以称为职业教育研究空前繁荣的时期:一方面出现了大量面向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其成果有助于解决或缓和职业教育遇到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则有部分研究者树立了学术自觉的意识,积极致力于构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一批专注于本学科理论框架的文章相继刊出,使得人们看到了学术进步的契机。本文拟就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谈一下我们的看法,希望这样的讨论能够有助于研究的开展。

一、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围与研究方法

职业教育问题研究,顾名思义,指向的是实践中的问题,也就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内部及其与外部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逐渐产生和凸现的制约该项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每当职业教育实践与人们的期望之间产生了距离,这些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距离越大,问题越多、越突出。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无疑是一个问题的多发区。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职业教育从恢复调整直到蓬勃发展,其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规模、结构和指导思想上经历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变革,与之相应的是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纷纷为改革的方向以及改进的措施建言献策,内容涉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领导体制、学校管理、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不少问题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从业者自身的摸索,及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一些关注时事且放眼未来的论述则伴随着一个个重大决策的出台,不断掀起研究的热潮。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职业教育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系曾经引起了各路研究人员的广泛讨论,这中间提出的“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后来又有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做法)为国家行政部门所接受并大力推行;几乎就在同时,关于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的多项研究成果也使得“农科教结合”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政府工作的自觉行为。之后的日子里,针对产学合作的研究、针对区域统筹的研究、针对就业导向的研究,还有针对职业教育的层次(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究竟应当高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及规模比例的研究(主要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普职比”问题)都曾一度备受关注,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一经转化为政策文本,便直接而有力地影响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有关职业教育的这一类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即本着“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态度,首先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当中明确指出问题,接着是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对症下药。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看作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实现阶层分化及阶层流动的过程,或是软、硬件资源有效配置的过程,从而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的归因,他们能够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往往不止一种,于是职业教育问题成为一片开放的研究领域,成为多种学科的理论观点交汇的场所。它在研究方法上注定不是排他的,而是兼收并蓄的,像经济学常用的模型建构的方法、社会学常用的调查统计的方法,还有管理学常用的案例分析的方法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不同的学科角度也将导致研究视野的彼此差异,甚至很难为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精确界定一个范围(似乎只要从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选题即可),但能够肯定的是,作为客观事物的职业教育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对于前边列举的那些职业教育宏观问题的研究经常落脚到相关政策或法规的建议,而如果从某一单位面临的特定问题入手,寻找应对的方法,积累成功的经验,那么这样的研究就将树立一种典型,进一步则可能推而广之。由此看来,大家通常所讲的职业教育经验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大体上皆可划入问题研究这个更加宽广的范围之内。然而,无论问题研究的边界多么宽广,直接针对日新月异的问题进行的研究毕竟不是职业教育研究的全部,也不足以确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职业教育学。

二、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内容

职业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上它被认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这一定义出发,即可引出职业教育学是要“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不过对于上述认识,时下理论界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例如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有着不同于普通教育而富含职业科学根本属性的类型特征,这才是职业教育学的基本内涵”。显然,与以往从“教育”的角度破题相反,这里是从职业属性出发,将职业教育学的研究理解为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来获取合适的职业从业资格,而“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求如何从教育类型的角度赋予职业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以同等学科地位的理由”。

1.关于职业教育学逻辑起点的探讨

事实上,如果不是简单地在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前面加上“职业”的修饰,那么作为独立学科的职业教育学必须首先“抽象出与人类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起点相一致的逻辑起点”,这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前提。所谓逻辑起点(或称为逻辑出发点、逻辑开端),就是理论展开的出发点,各种学术流派对于逻辑起点的不同把握一般就在定义本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时反映出来。现今国内关于教育学及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已有多种看法(如“知识”、“文化”、“劳动”或者“经验”),而职业教育相关方面的研讨还比较有限,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观点包括将职业教育概念的逻辑起点确定为“初始职业化”,即能够成为基本合格的岗位人员;将职业教育的起点(出发点)确定为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以及直接将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确定为“技能训练”等。

对于这几种界定的分歧本文不作评论,此处的分析只是从职业生活的需要出发,毕竟职业是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主要存在方式。作为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学生或学徒的称呼本身即代表了一种社会生存的不足状态,换句话说,职业生活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与其当前状态之间的差距构成了职业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这种差距表现为从业素质(究竟应当用“从业素质”还是用“从业资格”或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职业能力”等其它能够与时俱进的名词进行指代,还可进一步商榷)的不足。没有差距便无需教育,并且通过教育弥补差距应当是可行的,于是关于受教育者的当前状态也必须有一定的前提要求。由此看来,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或许更应被视作职业生活所需的从业素质,职业教育的概念则可用来泛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一切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

2.职业教育学研究内容的典型调查

职业教育学应有其主要的研究内容,但迄今为止,具体到哪些内容需要职业教育学来研究似乎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标准。为了获得感性上的认识,我们不妨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即选取不同时期出现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教科书与理论专著,看看它们各自包含了哪些研究领域。

本文挑选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用“职业教育学”及类似称呼命名的五本有影响的通论性著作,它们是:《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王金波,1989年)、《职业技术教育学》(纪芝信,1995年)、《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 1998年)、《职业技术教育学》(张家祥、钱景舫,2001年)和《职业教育学》(刘春生、徐长发,2002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下表中,左边列举了那些受到不同作者重点关照的领域,只要某一著作(在表中按出版的先后顺序分别以“A”、“B”、“C”、“D”、“E”来代表)开列专章或在某一章有较多的篇幅涉及这一内容,即以“”表示。

根据表中反映的情况,可以做出如下述评:

(1)有关职业教育学“质”的规定性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条件与功能的内容从未受到忽视,同样还有职业教育的体系结构——虽然《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一书限于当时的发展状况,未曾鲜明地提出“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体系问题,但也重点谈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阈限”(即在高中阶段所占的比例)——它们都是目前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大家集中关注的领域,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的设置、课程的开发、教学工作的开展,直到考核评价与质量保障,形成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围绕着教学(包括实践教学)的论述。在这中间,专业设置以及职业分析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之所以只有少数著作谈及此等内容,恐怕还要多少归咎于教育学既有体系的束缚。

(3)职业学校办学的诸多内容是否有必要进入职业教育学的研究视野,这在不同的作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仅从上面的调查来看,只有职业教育的师资受到了绝大多数作者的重视,这大约是因为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及普通高等学校的差别在这一方面更容易找到。

(4)由于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向国外求取经验,因而国际比较的内容在职业教育学著作中十分常见,不过就比较研究自身而言,它还应当更多地视作一种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由确定的逻辑起点,研究者可以引申出职业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概念,进而从中演绎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可是国内各种“职业教育学”专著呈现给读者的却是不大相同的学科体系,以至在研究内容上适当的“”都变得有些困难,除去时代变迁的因素,根本原因还应在于研究的逻辑起点不能统一。依笔者所见,如果能够以从业素质为逻辑起点,那么包括德育等工作在内的人才培养过程必然是职业教育学的核心研究领域,由职业生活的实际要求可以衍生出人才结构、学制体系以及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研究,而一些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的具体内容则适宜归入问题研究的范畴。

三、问题研究与理论建构的区别与联系

职业教育研究既包括针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也包括为了建立职业教育学而专门进行的理论探讨。虽然现有的职业教育学专著也时常涉及职业教育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仿佛理论建构与问题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彼此重合,但实际上这两类研究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分,不可混为一谈。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任务不同

问题研究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它是将职业教育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任务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可以是孤立进行的,可以针对一点,不及其余,可以而且应当就事论事;而学科的理论建构一定要追求研究的系统性,必然是对职业教育的实践活动“目无全牛”,它首先“是对命名、涵义、体系、结构、地位、作用等基本概念的爬梳”,借助一系列明确定义的基本概念,构成自身独特的话语体系。简言之,两者与其说是在研究对象上互相割裂,不如说是在理解与阐述的方式上有着本质区别。

举例来说,为了建构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者必须分析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在特定的人才观、教育观的规范下,研究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考虑应当如何把这些指导观念体现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前后环节。而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者可能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紧迫问题,也就是如何实际操作的问题,包括校企合作如何开展、合格的教师从何而来、教材的质量如何保障等等。

2.研究的主体不同

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没有什么“门槛”,参与者可以是来自各方面、拥有各种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任何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学者均可就其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由地发表意见,因而这类研究必然是视野开阔的、各门学科的前提假设兼容的,而不是为某一家研究范式所垄断。

与之相对,职业教育学科理论建构的主体只能是一批本领域内的专家,通过各自的积极探索与相互间的激烈争论,逐渐就研究的视角与基本问题达成共识,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的“学术共同体”。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需要特定方向研究的不断深化,研究者与研究范式无所不包也就失去了学科的独立性。

3.研究的社会影响不同

职业教育的问题研究很多针对着社会热点,经常能够在大众传媒中得到呼应,特别是一些紧密联系宏观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一旦成型(有时即直接形成政策决议),立即能够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而职业教育学自身的建构与反思却很难在社会公众当中真正形成热点,这类研究即便开展得如火如荼,至多也只是为专门的研究者关注的所谓“理论热点”(或称为“研究热点”),研究的成果通常只反映在学术著作与教育类专业期刊之中,更多的时候它的影响仅限于理论界,限于本学科的“学术共同体”内部。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问题研究繁荣的前提(如果不是必要的前提,至少也应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职业教育领域问题多多、运转不良,而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成熟与否同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

尽管存在这许多的差异,两类研究之间也并非毫无关联。不论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进展到何种程度,最初的研究也必定是从问题开始的经验水平的论述,经过问题研究的材料积累,才有可能从经验水平的概括总结上升到范畴水平的学科体系。一系列范畴的形成往往需要长久而广泛的准备,倘若这个基础没有打好,个别的理论研究者关于学科体系的探讨总归难成气候。

即使我们的职业教育学完成了超越经验水平的理论升华,它的学科建构也不能完全脱离问题研究的需求。例如对待职业学校的师资建设,由职业教育学的逻辑体系可以必然地推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能够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如专兼结合、“双师型”),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则会揭示职业教育师资的成长规律,告诉决策者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激励与保障。

四、什么是有价值的职业教育研究

既然职业教育研究并非一个单纯的学术框架所能涵盖,而是同时包含了“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研究的价值也应当有着不尽相同的判断标准。作为研究必然要求有所创新,除此以外,一项有价值的问题研究不仅是要发现那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重要的还应在于及时总结经验,以及提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流于泛泛的议论或者空发几点感慨,空喊几句口号。尤其是职业教育宏观问题的研究,更要力求走在政策之前,而不只是为既定的政策提供注解。至于职业教育学的理论建构,则要形成一定的学术规则,有一套独特的术语,有核心的研究领域、基本的研究范式与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往偏重经验感知与直观推论的叙述必将让位于理论主导和逻辑规范。

现在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不是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而恰恰是研究整体上停留在经验水平,充斥着大量的介绍性内容,在“理论联系实际”或“理论指导实践”等说法的掩盖之下,理论建构与问题研究的分野还不那么明显——这正是研究不够深入、学术不够成熟的表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职业教育学”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职业教育研究”,所以就显得内容庞杂而缺乏学术规范。还有学者主张建立更多的职业教育学分支学科,以便将各种视角出发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划归“职业教育某学”或“职业教育某某学”的名目之下,但在笔者看来,如此这般的“画地为牢”既不利于职业教育学本身的成长,也多少限制了问题研究的眼界。

展望今后的职业教育研究,我们渴望看到一派学术争鸣的景象,一片开放且开阔的问题领域,还有一门逻辑严密而不再试图包罗万象的职业教育学。

注释: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10.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10—14.

[3]周明星。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8—11.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2

关键词: 中职电子专业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 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电子教学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教育媒介,利用它的逻辑、信息储存等功能为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一、多媒体教学对中职电子专业课堂教学的影响

1.有助于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电子课程按40学时设置,理论教学20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仪器不断拓新,新的方法也不断出现,在电子课教学中,老师在学生掌握仪器使用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后,还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学科新的前沿的相关知识。但在传统的教学中,系统讲授仪器使用基本内容的学时已显紧张,因此,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拓展教学内容。

电子实验教学具有内容多学时少,使用仪器多,并且在使用仪器时,贵重仪器不能让学生随意使用的特点。而该课的仪器原理理论又较为抽象,很多涉及仪器原理图、内部构造图等问题,老师只能通过“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想象,学生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理解。这种日益显现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它会极大地改善电子实验课教与学的现状,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顾名思义就是多种媒体,如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我们常说的“多媒体”最终被归结为是一种“技术”。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电子课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需要将所讲的内容章节、题目、重要定义、公式、重要结论都全部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将平时讲课中难以或无法在黑板上完成的实验装置、电路图、图表、或仪器外观形状等的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中解决。这样,课堂上就不必大量板书,可以利用节约时间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课件内容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出,编排组合,由于它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三维动画图像的可视性,对于电子课程的教学辅助作用尤为突出。

如何有效地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的授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建立,有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首先,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时,需要对自己的课程讲授内容深刻理解和精通,不断积累大量学科前沿的信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其次,尽快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熟悉课件的所有内容,认真备课。这种备课过程要比传统的备课方式复杂,需要的知识广、博、杂,只有教师掌握了计算机的各种功能,才能在课堂上合理编排讲课内容,把握讲课进程,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思想,所以我们应注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的培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引趣”。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主要动力,学习就会聚精会神,并乐在其中。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有极好的作用,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板书、口授形式),教师只是将一些最基本的知识点通过书面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对重点的突出、对难点的突破、对热点的联系,往往费时费力,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则不受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多种视听材料进行调度,插入大量传统教学中所无法调用的录像、图片、动画等,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生动地展现出来,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增加更多的信息量,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使抽象的理论化深为浅、化难为易,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解决教师“教什么”、“怎样教”、“怎样教得好”等问题为基本任务,我们应在明确鲜明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应用好现代化电教手段,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教学应用课件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继等.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3

关键词:职业体能;体育课程;高职院校;职业病

职业体能教育作为一个新的课题已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者的面前,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认真研究。如何贯彻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体能教育嵌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体能素养作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切入点,改革并完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以胜任未来的职业等,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职业体能教育

体能又称体适能,是指身体各部位或各系统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包括的范围较广,如速度、反应、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软性、协调性、敏捷性等。

职业体能是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下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是经过特定的工作能力分析后所需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包括重复性操作能力、背肌承载静态力的能力、其他肌肉群能达到维持工作姿势要求的能力、人体对工作环境的忍耐能力等。

根据职业特点,运用职业体育课程,进行身体健康教学,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职业体能教育,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从生理、心理、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结构上,为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职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共分为五类:静态坐姿类,主要是会计、文秘、行政办事员、IT行业等;静态站姿类,主要是营业员、前厅接待等;流动变姿类,主要是营销(推销)员、导游、记者等;工厂操作姿态类,主要是机械、生产线操作工等;特殊岗位姿态类,主要是警察、空中乘务员、野外作业人员等。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职业分工日趋细化,若干个单一工作的有机结合能提高工作效率。但从身体的承受能力分析,单一工作势必造成频繁动作的身体部位负担过重,闲置的身体部位得不到应有的活动,有损身体健康,影响工作效率。例如:静态的职业,心血管呼吸系统得不到锻炼;动态的职业,四肢负担过重;坐姿的职业,长时间单一姿态,躯干可能产生不适;站姿的职业,下肢长时间承受全身重量,可能负担过重;特殊职业要依赖特殊的体能和技能。所以,从职业体能的角度,身体负责过重的部位,应通过加强承受力和缓解局部疲劳以维持职业体能;身体闲置的部位,应通过补偿的手段保持身体平衡发展。

另外,某些职业可能产生职业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有“职业中毒”等九类职业病。因此,未来的工作人员应具备预防职业病的知识,提高职业体能,增强免疫力。

三、高职与本科和高专体育课程的区别

高职与本科和高专院校的体育课程同样是完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的目标,但由于高职院校有“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这就凸显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虽然本科和高专院校的学生将来都要走上工作岗位,但没有高职院校对“职业”的要求那样具体和迫切。高职体育课程理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服务于职业教育。

四、职业体能教育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

就像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一样,职业体能是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储备,还要做好在职业岗位上持续发展的心理、生理准备和职业健康知识的储备。高职体育课程如何为职业教育服务?职业体能教育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之一,最贴切、最实用,无疑是理想的改革方向。

五、职业体能教育嵌入体育课程教学针对性强

职业体能与运动体能的共性是“体能”,区别在于服务对象一个是职业人,一个是一般人。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未来职业人”。高职院校体育竞技的任务不重,体育课程为未来职业人服务应是它的主要目标。因此,将职业体能教育嵌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赋予“职业”的内涵,极具针对性。

六、“职业体能课程”将成为高职体育教育新的革命

职业体能教育与高职体育课程的结合,是采用“嵌入”的方式,衍生出适合于高职院校的职业体能课程。这个新生事物不仅是贴上“职业”的标签,它将渗透到高职体育教育的骨髓里,对现有体育课程进行“社会职业化”改革。

第一,高职职业体能课程的教学对象不再是一般人,而是特指未来的“职业人”,是针对未来不同职业的人进行职业体能教育。同样是这批学生,从一般人变为未来职业人,受教育对象的身份发生了变化。

第二,教师要将职业体能知识作为高职体育课核心教学内容,传授与职业有关的身体健康知识,预防职业病,指导学生选择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学习和锻炼项目,提高职业体能素养。同样是体育课,随着职业体能教育的介入,传授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

第三,高职职业体能课程,学生“三自主”选课,不再是简单地接受身体健康教育,而是将自己的学习目的、兴趣爱好与未来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以职业体能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课。同样是掌握体育技能、强身健体,但赋予了“职业”的内涵。

第四,高职职业体能课程围绕职业体能开设,学生业余体育活动在职业体能教育的引导下,具有职业色彩,内容更丰富,目的更明确。因为有关自己的未来发展,学生参加业余体育锻炼会更自觉、更主动、更具实效性。

第五,高职院校实施职业体能课程,作为教育者也应随之向“职业”教育转变。高职体育教育者要熟悉职业体能的内涵,研究职业体能课程和教学对象,革新体育课程,将体育教学打上“职业”的烙印,把高职院校体育开成名符其实的职业体能课程。

七、高职职业体能课程的改革

为了使高职体育课程真正开设成职业体能课程,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理念,有脱胎换骨式的变化。

1.教学理念的改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的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很重要,但高职院校体育课时有限,如果只是传授运动技术,不可能体现职业体能教育,也达不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所以,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授人以渔”摆在职业体能课程的首要位置,给学生构建职业体能知识框架,完善职业综合素质体系,为学生在校学习、锻炼及参加工作后增强职业体能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就业后遇到职业体能问题,就能够按图索翼,速取良策,受益终生。

2.教学内容的改革。职业体能教育应成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身体能力与职业的关系,职业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哪类职业需要运用哪些体育运动加强体能,哪类职业需要运用哪些体育运动以补偿方式维持健康,哪类职业需要运用哪些体育运动缓解并消除疲劳,哪类职业需要运用哪些体育运动增强免疫力、预防职业病等。例如:教师要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项目,室内和室外各一项,并根据学生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学习其他项目。如向静态坐姿从业者介绍手指操和办公室工间操,以缓解局部疲劳,并经常运用有氧运动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给旅游、现代传播专业学生设置中华武术文化课;给礼仪、酒店和表演类专业设置健美操、形体课;给警察、保安类专业设置警务搏击能力、攀登、泅渡、索降、越障、最大力量、快速力量、有氧耐力等全面身体素质以及枪械使用等职业体能专项课。

3.教学形式的改革。体育理论课除传授职业体能理论知识,构建职业体能知识框架外,还应重点介绍缓解疲劳的手段和预防职业病。体育实践课除了传授技能,还应有职业体能的训练课时,加强和补偿某些职业体能。传统的“课课练”内容,应该是一般身体素质与职业体能并举。

4.教学模块的改革。为了保证职业体能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脑,职业体能课程的教材要有与职业体能有关的内容,应有职业体能理论课、职业体能介绍课、职业体能选项课、职业体能专项课、一般素质和职业体能“课课练”等教学模块。理论课和介绍课给全体未来职业人构建职业体能理论基础,选项课是为一般职业人设置,专项课是为特殊职业人设置,“课课练”是为全体未来职业人设置(见下图)。

总之,职业体能教育嵌入高职体育课程,开设“职业体能课程”,既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又满足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一举两得。高职院校开设职业体能课程,以职业体能为导向,学生正确选择自己的体育运动项目,并长期锻炼,对学生自己和社会都负责。无论是高职还是高校,学生毕业后都要谋一份职业,发挥自己的专长。笔者相信,该项研究不仅对高职院校,对其他高等院校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敬波,李之俊.“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2008,29(02).

[2]翁惠根,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强化职业体能的分析[J].职业时空,2008,(10).

[3]胡振浩,张溪,田翔.职业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课程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的特殊阶段,人才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提高这两方面水平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创新和创业具有很大的共生性,创业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则是创业的驱动力,它们在经济领域的成果集中在人才载体上。而同时,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的重要来源机构,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定位更精准,针对某一生产领域的实际操作水平较高。但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上相对较差,加上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盲目发展,缺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查,产生了“人才结构性过剩”,创新人才相对不足,创业能力相对匮乏。基于这一现状,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创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大量人才都是面向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领域,具有较强的岗位定向和实用功能,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弥补了大量空缺岗位。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现代化工业体系不断成熟,互联网经济日渐发展,社会人才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以单一技能或知识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党的十以来,中央政府确立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将围绕着“创新”和“创业”两个核心展开。本质上说,创新与创业都需要较高的人力资本,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从新时期人才培养策略上说,高职院校展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十分明显。一方面,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经济“新常态”,经济改革将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为了满足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高新技术、复杂科技将大量作用于社会生产中,因此在人才需求上也体现出高科技、综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另一方面,资源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放缓,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就业形势呈现多样化。在国家政策、财政等扶持下,促进高等人才自主就业创业,才能丰富我国市场经济主体,发挥“市场试错”功能,以创业带动就业。基于此,人才培养周期要进一步缩短,人才质量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侧重实用性的特点,与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矛盾,理论上说,实践是验证理论的唯一标准,人才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也不是单纯依靠理论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将实践融入教育本身,能够更好地激发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展开创业行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制趋于完善,这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奠定了教学基础,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展开:

(一)学校教育与岗位教育统一的原则。创业是一个务实的过程,而高职院校中所能够提供的是理论知识、技能,以及有效的实际操作部分,与现实的社会生产最大的区别是环境。将“创业”的观念融入学校教育体制中,并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新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人才一边获取知识、一边验证知识,同时对掌握的内容进行质疑、扩展和发挥。有效的创新是来源于实践活动的,因此也可以将创业视为创新的充分条件,同时,在当前经济战略背景下,创新也是展开创业的前提;“岗位教育”的实践性更加突出,独立出来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还要考虑适应岗位所具备的能力,岗位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创业创新的理念就越突出。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的原则。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有很大的相似度,特别是在人才考核层面,主要通过卷面考试的方法展开。诚然,这一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但并不符合职业教育“知难行易”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教材内容并不完全是显性特征,还有较大一部分是通过课堂教学或示范教学无法获得的,可称之为“隐性内容”―― 忽略隐性内容就会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脱节。两者的统一可以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教学任务来实现,将传统的长周期实践转化为短周期实践,实践项目穿插到理论教学之中,实现各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

(三)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统一的原则。人才的价值高低需要经过市场验证才具有意义,在人才供应层面,也要遵守市场规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参考标准,我国人才呈现出分布不平衡的现状,宏观经济层面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整体升高,但在区域经济层面,不同地区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等要求差异很大。因此,高职院校在创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符合自身所在的区域经济现状。这是因为,经济水平是创业的基础,也是创新价值的影响因素。同一个创业项目,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实现,同一个创新项目,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容易得到认同。相应地,由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多地是为了实现本区域需求(如省辖区内),因此要遵循宏观与区域经济相统一的原则。

(四)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统一的原则。在高职院校中展开创业创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包括两类资源划分,分别是软件和硬件。其一,软件资源包括了校园组织、职能、管理、体制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主动地尝试。其二,硬件资源方面,包括内容很多,包括高职院校提供的空间、场地、设备、设施等。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创业创新教育遭遇瓶颈。例如,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创业典范来传授相关经验,也可以不断通过创新氛围、提倡创新思维来实现,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学生最终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反之亦然,缺乏创新培养和创新氛围,再先进的硬件设备设施也是摆设。

(五)教育主体和教学主体统一的原则。所谓“教育主体”指的是高职院校学生,而“教学主体”则是指高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从教育本质分析,必须肯定教育主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爱好憎恶、性格特点,而这些在教育主体的教学作用下会变成学习动机的差异性。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学生和老师必须保持逻辑思维的一致性,不能仅一方具有创新或创业想法,而另一方不积极、不主动、不认同。实现统一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个性化地展开教学工作,提高学习转化率,启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和能力。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措施

(一)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部门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快速弥补我国工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不足,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一,缺乏长远人力资源规划。现阶段而言,我国资源类型经济发展进入衰退期,市场经济成分越来越复杂,高新技术、创意创新、社会服务等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单一知识技能型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高职院校作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体系,也必须改变自身的人才培养观念,一方面,实现知识技能的专业性与综合性,以适应更大的市场挑战;另一方面,提高自我创新水平,增强人才创业能力,让人才价值得到更多体现。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1.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认知。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改革以及创业创新教学实践开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第一阶段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在教学课程中合理设计、穿插,设置符合自身特点的课程模式。例如,结合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构建“创业创新指导课程”,将其列入必修课程行列,并结合考试模式来增强效果。此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未来职业规划、创新项目政绩、创业模拟等活动开展,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充分了解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产生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改革高职院校现有的人才考核制度,将创新创业项目纳入考核领域,学生可以自主选题,或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展项目实施,从而跳出课本的理论层面,在创业项目或创新开发中体验。实践体验并不可以追求成功,但强调协调、组织、团结等内容。此外,为了增强体验,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创业家举办讲座,举办“创新沙龙”等活动。

3.展开创新创业实践培养。通过校办企业、校企联合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创新项目和创业基地,在实践中展开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创业创新评价机制。市场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在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发生巨大变化的现状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就目前来说,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还是一个全新命题,学校领导层、管理层应该联合教育部门,明确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在软件、硬件方面的投入。最重要的是,结合人才培养的市场目的重构评价体系。一方面,人才评价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势;另一方面,评价机制要不断地丰富评价要素,坚持人才要素中专业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场所,其教育理念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既要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又要满足人才的自主能动性,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不仅在职业岗位上游刃有余,同时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孟康,温尊荣,詹东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

[2]李学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9)

[3]陈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

[4]强伟纲.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11)

[5]占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5

 

1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内涵、地位

 

所谓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在基础体育教育和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职业工作特性,开设的突出职业实用性需要的特色体育教学或专门的职业运动训练。实用性体育教育建立在传统高校体育教育的基础上,除了一般的身体素质训练,还结合了职业的需求,设计了成体系的职业训练,对高校学生就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模式

 

2.1“2+1”模式

 

结合高校体育选项课或“基础课+选项课”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完成两个学期的学习;进入第3学期,则安排同类,或是具有相似职业特点的专业,必修实用性体育课程。

 

2.2“1+1”模式

 

这种模式时间较为紧张,一般应用于授课课时紧缺的情况。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课、选项课,第二学期开设实用性体育课程。

 

2.3“渗入式”模式

 

所谓的“渗入式”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性体育训练+实用性体育训练。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始,先要完成一般性体育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完成基本技能、体育训练;之后结合学生的岗位工作特点,开诊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实用性体育理论培养。

 

3实用性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3.1高校思想观念转变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到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实用性体育教育一方面符合高校教育职业化属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高校培养更多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增加高效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学生就业。在原有体育教育对基础上,增加实用性体育内容,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增强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普遍认识到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资金、课程改革、组织上给予实用性体育教育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实用性体育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校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实用性体育教育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3.2体育教师支持认同

 

在实用性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影响实施的关键因素,高校开设实用性体育教育,不但要教师的支持和认可,还要着力从“职业体育”的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实训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主要包括如下两点:其一,一般性体育训练。体育教师要优化传统体育训练项目,压缩训练时间,去粗取精,提高训练效果,为实用性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时间;其二,职业性体育训练。实用性体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和素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加强对各个专业职业内容、工作特点的了解,并编制相关的训练方案和计划,贯彻实施。

 

虽然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在数量、学历、职称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提升的因素。要推动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发展,内因是主要影响因素,只有让体育教师支持、认同“职业体育训练”,才能提高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相关调查显示:SN地区高校607%的体育教师对开设实用性体育教育持支持、认同的态度,并且认为其很有必要性。可见,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实施具有人员基础,符合体育教育规律。

 

4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培养内容

 

实用性体育教育除了一般性体育训练之外,还包括职业体育训练。

 

所谓的一般性体育训练,就是借助一般实用性练习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一般性体育训练是职业体育训练、特殊体育训练的基础。

 

5实用性体育教育在高校实施的对策

 

实用性体育教育属于高校体育改革,要促进这项改革的进行,就必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虽然当前高校的领导对这项改革持积极的看法,但是在重视程度上可能不够,从而影响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实施。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就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改革目标、规划、步骤、进度、组织、实施等内容,开设专门的会议,邀请高校相关领导参与,让高校领导打破传统体育教育观念,深刻认识实用性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发展、学生就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和扶持体育教研组实施实用性体育教育,增加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兴建场地,建设体育设施,让更多的服务于实用性体育教育的项目开展起来。

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 体育课程教学; 职业体能

     1 引言

职业院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为15~21岁,他们的学业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更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平时上课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多,升学压力不大,但要较早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这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承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体育教学。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体育观念、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形成的最后时刻。它具有与社会实践相衔接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如何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强化职业体能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社会职业的分工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据统计,当今社会的职业已达数千种,专业则数以万计。任何职业的工作都离不开人良好的体能作基础,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体能作保障。职业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人体活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职业体能的发展和提高。但职业工作本身并不是发展职业体能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劳动虽然可以增强学生体质,但不能代替体育。这种劳动是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固定某种姿势动作,得到锻炼的主要是用力的那部分器官,其他器官则得不到有效锻炼,从而容易造成身体畸形发育。例如,车、铣、刨等工种的劳动因较长时间用上体前倾、含胸、背部微拱的单一姿势站立操作,腰部与下肢活动较少,容易引起驼背、鸡胸、背柱侧弯等畸形变化。因此,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等,才能增强骨骼的负荷量。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加强与职业技能相关的职业体能训练,安排一些交替与对称的动作,使身体全面发展,以矫正或预防身体的畸形发育。此外,还要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如打球、跑步、爬山、游泳、拔河、举重等。

3 职业学校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体能教学

职业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时不仅要学习掌

握较高的职业技术,而且要通过体育训练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那么,职业学校应该如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体能教学呢?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坐姿类职业体能的训练

从事坐姿类职业的人员主要有文秘、财务会计、计算机操作人员等。此类工作人员由于

较长时间坐在室内,低头、含胸、颈前屈、眼部高度紧张,容易患上许多疾病,也可能产生精神压抑。对于此类专业的职业学生,体育教师要注意在体育课程中采取俯卧撑、爬楼梯、骑自行车健身等简易的体能训练方法,促使学生通过各种相应活动伸展脊柱、活动关节,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

3.2  站姿类职业体能的训练  

站姿类职业以站立或行走为主要身体姿势,从事此类职业的人员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长时间的站立,很容易出现下肢肿胀、酸痛,甚至可能出现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因此,对于这部分专业的学生,体育教师要采取引体向上、跳绳、健身跑等简易的体能训练方法。促使学生重视全身性的健身活动,以提高各机体功能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

3.3 变姿类职业体能的训练

从姿类职业的工作人员无固定身体姿势,兼有坐姿、站姿,其疲劳多为全身性。从事此类职业的人员包括营销(推销)员、导游、记者、运输人员、水上作业人员、农业技术人员

等。对于日后从事这部分职业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慢速跑健身法、有氧舞蹈、游泳等简易的体能训练方法。促使学生通过各种有氧运动项目,增强心肺功能;通过各种全身性的活动,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结语

作为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劳动者的重要阵地,职业学校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职业体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在校期间打好身体基础,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只有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才会胜任工作,不因身体原因拖累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玉英,姜云,刘世彬,李玉玲,王援相;几种不同职业人群的健康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9年04期;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赵华.??浅析体育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J].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