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1
[关键词] 货币区 经济一体化 货币一体化 货币联盟
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各国认识到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弊端,以及开展货币合作的重要性。经济大国日本也因日美元汇率的急剧变动给其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转变了原本消极的态度,正在积极支持和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亚洲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亚元”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大的保障。 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东亚货币一体化成为学术界内外讨论的焦点。笔者就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问题谈点浅见。
一、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分析
目前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两个框架下进行,一个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一个是次区域的东盟组织,两个框架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APEC是一个连接亚洲和太平洋国家的、松散的、关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论坛,内涵的国家众多,差异性极大,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受到多方面的障碍。东盟是一个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涵盖的经济体规模太小,区域内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很小。
这里,我们主要选取三个指标来考察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区域内贸易占各国GDP的比重、区域内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各国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1.区域内贸易占总贸易及GDP的比重
区内贸易量越大,货币一体化给成员国带来的利益越大,因为共同货币将会降低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东亚地区区域内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是33.15%,而欧洲共同体是55.9%,占GDP的比重东亚是40.58%,欧洲共同体是39.46%。这表明东亚地区区域内自由贸易的程度和共同市场的建设程度虽然比欧洲还有一定距离,但近年来,随着东亚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个差距在逐步缩小。
2.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我们通过分析东亚各国1985年至1999年这15年的GDP增长率,计算出任意两个国家之间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并与欧洲共同体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发现:东亚各国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之和为20.493,平均相关系数为0.4554;欧洲共同体经济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之和为14.185,平均相关系数为0.6755。这反映出东亚目前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还远远不够。
二、东亚地区要素流动性分析
1.劳动力流动性及工资、价格弹性
一方面,东亚各国和地区并没有像欧盟那样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目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障碍、法律障碍、文化障碍、政治障碍等等,这些障碍都使得整个东亚地区劳动力的流动程度很低。
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工资和价格又有较大的弹性,它具有一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东亚地区是具有较高增长速度的发展中地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刚刚完成(与欧美国家相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韩国。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批量转移,这种转移在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第二,东亚国家和地区一般都不制定最低工资法、雇员税法和就业保障法等法规,使工资完全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劳动力市场基本上不发生扭曲;第三,东亚国家工会的力量与欧美国家相比比较弱小,谈判能力低,失业保险制度也不健全,导致工资刚性不强;第四,日本是东亚国家工业化完成较早的国家,虽然各方面的法规相对比较健全,但是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度也保证了工资的充分弹性,在终生雇用制度下,劳动力需求下降时企业不裁员、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方法是削减工资水平。工资构成企业成本的最重要部分,工资的较高弹性保障了产品价格的较高弹性。
2.资本流动性
东亚各国(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组成,该类国家和地区金融深化的程度较高,是地区性的金融中心,基本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第二类由中国台湾和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组成,该类国家或地区正处于金融深化的过程中,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已经大大放松,金融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第三类由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组成,这类国家(地区)金融自由化起步较晚,目前存在较多的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资本流动的政策和市场障碍都很大。由于该地区的大国――中国、韩国和日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资本流动存在一定的障碍,致使整个东亚地区的资本流动性不高。
三、 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相似性分析
如果外界冲击对货币区内各国的影响是对称的,可采用同样的(或类似的)货币政策予以抵消,各国就不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形成一个货币联盟。而冲击是否是对称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否相当,是否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经济结构趋同的国家有可能形成货币联盟。
1.经济发展水平
为了反映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采用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折算)这个指标。可以明显看到,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既有像中国这样人均GDP仅仅2624美元(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发展中国家,又有如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那样的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还有日本这个位居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发达国家,贫富悬殊十分严重,最高和最低之间相差竟达10倍以上。
2.经济结构相似性
这里我们选取两个指标反映经济结构的相似性:贸易结构和资本形成比率。
表1计算了东亚各国(地区)1985年~1999年期间平均的资本形成比率、东亚地区的平均资本形成比率、资本形成比率的标准差。标准差反映东亚各国(地区)偏离平均资本形成比率的程度。该指标的高低粗略反映了一个地区各国资本形成比率的相似性。标准差越高,相似性越低。表2给出了欧洲共同体各国1979年的资本形成比率。东亚地区的标准差明显高于欧洲共同体的标准差,说明东亚地区资本形成比率的相似性大大低于欧洲共同体1979年的水平。
表1 东亚各国(地区)资本形成占GDP的比率(1985年~1999年)
资料来源:根据IMF、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2000有关资料计算
注:日本的资本形成率和GDP均使用第四季度的数值计算
表2 欧洲共同体国家资本形成占GDP的比率(1979年)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1986
从进出口结构的差异度来看.东亚地区1993年出口的差异度指标的平均值为58.56,进口差异度指标的平均值为34.47;而欧洲国家1979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5.71和23.21。东亚地区进出口结构差异明显高于欧洲共同体。
四、政策目标的相似性
政策目标相似性越高,在对付经济冲击时货币合作各国政策协调越容易.货币合作越容易成功。
我们选取了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的政策目标来考察。表3和4列出了东亚地区上世纪90年代和欧洲共同体70年代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及通货膨胀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东亚地区的标准差是5.2,欧洲共同体是3.73,东亚明显高于西欧地区。
表3欧共体国家的通货膨胀率(1970年~1980年)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2年世界发展报告》
表4 东亚国家(地区)的通货膨胀率(1992年~1998年)
资料来源:根据APEC秘书处《1999APEC经济展望》,1999年9月有关资料计算
五、东亚货币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的东亚地区还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如同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具体来讲,目前东亚货币合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
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有较大差异国家的一体化相对较为复杂。东亚建立货币联盟的过程应该在初步实现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些前提条件之后,包括建立关税同盟或者共同大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东亚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经济一体化程度大大低于欧洲各国,目前还不具备实施货币一体化的条件。
2.东亚区内尚不存在轴心国
德国是欧盟最大的经济体,享有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声誉。欧洲中央银行事实上是遵从了德意志银行的货币政策,这一方面反映了德国经济在西欧经济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德意志银行长期拥有的反通货膨胀信誉。
东亚地区尚没有能为整个区域决定货币政策并对区内各国政策起协调作用、担当轴心国的国家。在东亚地区的经济关系中,日本始终扮演主角,日元也是地区内最国际化的货币。近年来,日本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在某些国家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即使不考虑政治因素,日本在经济上的某些缺陷也使它难以在该地区担当轴心的角色。如日本国内市场狭小,金融市场限制过多,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外汇市场等的地位大大小于其国民生产总值及对外贸易在全球的地位,这些都影响了日本在东亚的核心地位。
3.在东亚国家(地区)合作中存在着政治方面的障碍
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货币联盟要有一个政治联盟为后盾。与欧洲相比,东亚货币合作的困难可能主要在政治方面。
首先,长期以来东亚各国和地区一直存有分歧,包括历史上的积怨、领土纠纷、文化传统、、价值观的差异等,因此它们更多的是把彼此视作竞争对手而不是潜在的合作伙伴。历史上日本的侵略战争给一些国家留下创伤,而且日本对战争问题至今没有深刻反省,因此,东亚国家很难对日本有信任感。另外,东亚国家领土问题尽管目前暂时搁置,但随时都会成为合作的祸根。总之,在东亚地区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政治障碍,各国很难相互信任,对合作始终存有戒心。
其次,区域货币合作需要各国让渡一部分经济政策的自,服从一种共同的货币政策。然而,到目前为止,东亚国家并没有显示出愿意放弃部分货币政策的自换取货币合作成功的决心。这一地区也缺乏类似欧盟货币委员会那样的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以及对违反合作协议的成员国进行强制惩罚的机制。因此,如果东亚地区希望采用单一货币、形成货币联盟,需要各国强有力的政治承诺。
参考文献:
[1]McKinnon, Ronald I. “Optimum Currency Area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3, 53: 717-725
[2]Krugman, Paul R., and 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Trade and Theory 5th edition” Addison-Wesley,2000
[3]王子先:欧元与东亚区域金融合作.世界经济,2000,3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2
【关键词】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方政府间的互动与合作也日趋活跃,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重要的经济区域。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势不可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加强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以消除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的障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因此,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的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合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在部分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合作区域不断拓展。合作层级不断增加。合作形式趋于多样。各地方政府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然而由于这些合作正处于一种调适的状态,因此其相应的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困境。
(一)合作机制欠缺
现阶段我国的政府合作主要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通过倡导方式成立的一种非制度性的协商组织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运作成效还没有完全呈现出来。特别是在行政力量过强的条件下,这种竞争与合作机制相当程度上还难以摆脱地
方政府的控制。因此,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的缺乏,使得区域内一些共识和较大规模的跨行政区合作项目的实现有些难度。
(二)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严重
由于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经济指标的过度关注,大多数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区域内其它地方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线产业”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了宏观经济效益,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以及重复建设的发生。这种产业同构与重复建设现象不仅抹煞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而且加剧了区域内的竞争,使得不同区域之间的分工与互补逐渐减少,从而丧失了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力基础。
(三)缺乏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协调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地方政府的市场主体地位意识不断加强,进而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但我国毕竟是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的改革和制度保障。而中央政府角色缺位,未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政策或制度保障。强调中央政府协调作用,是因为中央政府可以作为超脱于地方利益争端的公正裁判,从而在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构中充当信息沟通与冲突裁判的作用。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利益不协调
地方政府具有自利性,其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区域内部存在的地区分割,恶性竞争等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的体制结构,各地政府只是在这种体制框架下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虽然大家都清楚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整体利益,也有利于各地的长远利益。在目前的体制下,当地政府把本地利益、眼前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必然的。而要求各地政府超越本地区的利益去追求整体、长远的利益,则显得不合乎常理。
(二)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因此,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地方政府合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去推动政府合作的进行,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手段做保障。而当前我国有关地方政府合作的相应法律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这就使地方政府的合作缺乏具体的法律保障,从而使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探析与构建
地方政府合作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通过行政性力量基于对市场规范的共识,扫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部各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组织的过程。基于上述的原因分析,本文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
(一)协调利益经济,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合作实质上就是追求共同的利益,只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才可能有稳定的、
长久的合作。为了实现政府间的合作,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应该完善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首先应实现区域利益的共享。应当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各地方政府在统一市场中处于公平的地位。
(二)完善法制法规,建立合作约束机制
法律约束指的是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对西部区域内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规范限制。如果没有适当的法律规范,那么地方政府合作就会陷入一种不确定状态,合作行为的成本和风险就会大幅度增大,从而为合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我国地方政府合作的进程中,区域内地方政府间针对区域整体发展所达成的共识,必须要以法律制度性的合作规则来保证。
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组织约束机制。其意义在于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往往带有一定的组织原则性。对于任何一个地方政府而言,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为了实现这种政治目标,每个地方政府客观上也就有了一种显示政绩的内在动力。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3
【关键词】一体化进程 边界地区
一、相关理论概述
对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的研究,一般都来源于两个经济理论:一个是传统的区位理论,另一个是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的区位理论把边界地区看作是处于国家没有优势的区域,他们认为边界地区较强的边界效应和较远的距离都成为了阻碍国内生产商把工厂设置在边界地区的因素。这种劣势在拥有较大的国内市场的国家越为突出。而另一方面,由于关税、语言、文化和消费偏好上的不同,边界地区的边界效应影响着边界地区的跨边界贸易活动,因此国外厂商更倾向于把工厂设置在离邻国市场中心较为接近的地方。从区位观点来看,一体化降低了边界壁垒,减少了边界效应。边界地区有可能成为新的增长中心,最好的案例便是美国―墨西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以后,美国―墨西哥的边界成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经济区域,随着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降低,墨西哥的区位优势突现出来。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准入壁垒的降低都吸引着美国投资者。很快美国的制造业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墨西哥的边界地区,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连续快速增长。美国-墨西哥边界地区赫然成为美国历史上的发达地区之一。
从国际化贸易的观点来看,俄林认为国家贸易理论只是区位理论中的一部分,但是只涉及到了区位问题。
而新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认为由于规模报酬递增厂商的活动只会集中在某些区位,而贸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厂商的活动倾向于那些接近消费者市场的区位。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降低了贸易壁垒,减少了关税同时扩大了消费市场。国内公司便有了重新选择区位的动力。这篇文章的目的便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理论是否与中国的边界地区的情况符合。
二、实证研究
1、边界地区产业的趋势变化
中国的边界地区有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甘肃、新疆。与他们接壤的有朝鲜、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哈萨克斯坦、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在这里我们把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划分为东北边界地区、将新疆和甘肃看作是西北边界地区,把广西、云南和看作是西南边界地区。根据公式(Ellison和Glaeser):
来粗略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产业集中度的情况。在这里表示I地区时间t内j部门的就业水平。若果行业能够非常完美的分散在各个地区的话,这个值为零.如果这个行业只集中在一个区域时,这个值接近2。这个值的变化的意味着这些行业在不同的区域发生了某些区位性的活动。表1的相关数据反映了几个较为有趣的现象:总的说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向中国的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第三产业有离散的现象)集中。很明显,中国不同的边界地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其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均衡性。是什么样的因素影响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可以就这些因素做一些讨论。
(2)
在这里i代表地区,t 代表时间,c为国家的首都并且b为边界。E代表地区i在t时间内的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规模,E代表全国t时间内的就业人数。右手边等式的第一个式子表示地区i时间t的平均工资与国内t时间的平均工资的比值。为了避免自回归,工资变量滞后了一个时间。DIST表示边界地区到北京的地理距离。ω表示一个权重,他用地区i时间t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t时间内全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如果贸易自由化,或者有重新面向国外市场的过渡阶段的话,这个变量就不好确定;否则的话,他就与就业成负相关,因为贸易成本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DIST表示到边界的地理距离。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由于边界效应的存在,边界地区远离国家的中心地区,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根据新经济地理理论,一体化的进程,使封闭的经济环境变为了开放的经济环境,它靠近国外的市场,从而有了地理优势。FDI代表I地区t-1时间内外商直接投资,本文用实际利用外资中得外商直接投资来表示。这个数据用来测算这个地区的规模效应。FDI通过外溢效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般而言,相对的就业比率会随着FDI的增加而增加,不过在一体化进程的最初阶段,FDI与就业比率呈现负的相关关系。ROAD表示I区域t时间内的公路密度,它衡量的地区I的基础设施程度,如果这个地区拥有的基础设施越多,这个地区的就业人数就会越多。SERi t表示I地区t时间服务部门的就业量来衡量,因为服务业对地区的经济活动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的产业划分和国外的有所不同,中国的第三产业包含了大部分的服务部门,不过还缺少了第一产业中的农林牧渔业的服务业。本文用I地区t时间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来表示。
四、估计结果(见表2)及分析
(注:由于的特殊性,本文并未排除了。为了拟合的效果更好,减少变量间的相关性,本文的模型采用了确定效应的变截距模型;模型的估计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
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如果把边界地区看作一个整体,边界地区的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呈现正的相关关系。按照模型假定的理论来讲,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贸易自由化,制造行业的公司为了降低相关成本,会向那些具有低劳动力地区转移。但是从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呈现出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公司如果把生产活动安排在边界地区,他将会面临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的压力。再看距离变量对制造业相对就业的影响,到北京的加权的距离与相对就业呈现出负的相关关系,而边界地区到边界的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水平呈现出正的相关关系,且其系数值较小。这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制造行业的经济活动更多的依赖于国内市场。而变量――外商直接投资、公路密度与第三产业与制造业相对就业的相关程度并不高。一方面说明中国的边界地区并没有能吸引制造业活动的发展良好的第三产业、及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而外商直接投资可能由于投资量较小,或者本地公司缺乏与跨国公司相媲美的经济效率而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与相对就业无关甚至出现负的相关关系。
把模型的分析结果分地区来看的话,东北边界地区、西南边界地区、西北边界地区的相关程度都呈正的相关关系。东北边界地区相对工资与相对就业的相关系数最高。从距离变量与相对就业的关系来看,东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更多地依赖于国外市场,西南边界地区的制造业即依赖于国外市场又依赖于国外市场,不过从距离与制造业相对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得比较来看 (0.457
(注:本文系导师梁双陆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5CJL024)
【参考文献】
[1] Laura Resmini: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y location and frontier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J].Economic Systems,2003(27).
[2] NilesHansen.BorderRegions:Acritigue of Spatial Theory And A Europena CaseStudy[J].Annals of Regional Sience,1997(11).
[3] Gordon H.Hanson:U.S-Mexico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order-City Pair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50).
[4] Gordon H.Hanson:Integration and the location of activities-Economic integration,intraindusty trade,and frontier region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6(40).
[5] 甄艳、刘力臻: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6(4).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4
本文主题是分析美国加入TPP与美国国家战略的内在联系。共包括:一是介绍TPP“两段式”的展历程,二是介绍TPP的综合性、高水平的特点;三是研究美国加入TPP的战略意图。笔者认为,美国通过TPP战略,意在主导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重塑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样板,拉动美国国内的出口,并在经济层面制衡中国。
【关键词】
TPP;亚太经济一体化;美国战略
1 TPP简介
1.1 演变历程
TPP作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进程之一,经历了从“亚太地区一体化边缘”到“亚太地区一体化中心”的巨大转变 ,其中以美国高调宣布加入TPP谈判为转折点,可将TPP从产生至今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1.1初期(小型发达国家之间)
TPP在初期称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P4),是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智利、新加坡、文莱和新西兰4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
从该阶段TPP的协议内容上看,成员国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服务等贸易方面以及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给予相互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关键的内容是减免关税;成员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取消出口补贴,并在服务贸易等领域实施高水平的自由化措施;经内部同意, 协定可吸收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参加。故TPP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高水平、开放性、综合性的贸易自由化协议。
从该阶段TPP的成员国组成上看,4个成员国的国土面积都相对较小,最大的智利为75.61万平方公里,最小的文莱仅有5765平方公里, 但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的经济都比较发达, 此外智利也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于4个成员国的经济都相对发达,贸易自由化的水平比较高,工矿品、农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都很低,新加坡的关税税率甚至已接近0%。
从2002年到2008年这一时期分析,TPP处于小型发达国家之间合作的起步阶段,由于成员国的实力有限,TPP在在亚太地区交叉重叠的多轨一体化进程中位居边缘,但其高水平、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决定TPP具备巨大发展潜力。
1.1.2现期(美国主导)
作为当代经济世界的霸主美国,一直致力于在APEC框架推进下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但奔走多年,进展缓慢。2008年2月,布什政府迫于国内外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压力,宣布加入TPP,此标志着美国转向现实路线, 即以智利、新加坡等四国协定作为基础, 意图将其升级为“美国版”的环太平洋战略性经济合作协定(即TPP),以推进停滞多年的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决定继承布什政府的关于TPP的政策, 并于当年APEC 峰会之际高调宣布将参加与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4国的TPP谈判。随后,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如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秘鲁、日本等纷纷宣布加入TPP谈判,使原本鲜为人知的TPP,突然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未来构想的诸多争议与猜测。
从2008年起至今,美国加入TPP后,不仅主导了TPP内部议题内容,也直接影响了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美国希望将TPP打造为新世纪自由贸易协议的“样板”,并以此建立符合其国家利益的亚太地区一体化制度,巩固其在世界尤其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
1.2 特点概述
1.2.1综合性的贸易协定
TPP 草案的谈判内容共由20条组成,主要包括章节包括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通关手续、知识产权、政府采购、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服务贸易等具体条款。此外,TPP还有两个补充协定:《关于劳动合作的备忘录》和《环境合作协定》TPP涵盖的议题在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一般的自由贸易协定,它不仅包括商品贸易便利化, 如工业品、农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的零关税,还包括服务贸易方面的全面市场准入,政府采购实行统一的采购规则,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以及高标准的国际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
1.2.2高水平的贸易协定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TPP规定所有货物实行贸易自由化,没有例外产品,即成员国内部立即免除90%以上的货物关税,在过渡期后将免除所有产品的关税,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品、纺织品、矿产品、农产品等。就实际情况而言,工业品、纺织品、矿产品在实行零关税上阻力相对较小,但农产品的零关税实行难度最大。TPP恰恰就在于力图在这一点进行实质性突破,这也是TPP的亮点之一。
在原产地规则方面, TPP实行45%的附加价值标准,即出口产品的附加价值必须超过其总价额的45%才享受零关税优惠, 这比东盟自由贸易协定规定的40%的附加价值标准更为严苛。在通关手续方面,货物从海关放行的手续必须在货物到达48小时以内完成,这对很多国家通关的软、硬件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在投资规则方面,TPP实行“负面清单”模式,即允许成员国在境外资本投资问题上保留例外措施清单,但除此之外不得在设置投资障碍,同时规定境外资本的投资收益可自由移动,这些规定都对一些潜在成员国的投资、外汇等制度提出很大挑战。
2 美国的TPP战略意图
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全球多边贸易秩序。此后半个多世纪中,美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形势需要,不断调整、改善国际贸易规则,以适应全球经济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以掌握全球贸易秩序的主导权,巩固自身国家利益为根本目标。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美国一直试图引导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于2006 年提出在APEC框架下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 的方案,但由于APEC成员国之间国情差异较大、意见分歧严重,导致迄今收效甚微。但美国很快就找到“B计划”—TPP,美国选择并加入TPP有如下战略的意图:
2.1 主导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出于国家反恐的安全需要,先后深陷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泥潭,无暇东顾。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近十年来的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速,包括东盟与中日韩的“10 + 3”自贸区模式,后来又陆续加入澳大利亚、印度形成的“10+6”模式,此外还有亚太地区各国之间中密如蛛丝般的FTA 协定,逐渐体现出亚太各国绕开美国进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而这正体现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能力日益削弱。针对日益“排美”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美国希望借助TPP,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亚太自由贸易区,重新主导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首先,吸引越来越多的东亚国家加入TPP,企图将东亚经济一体化镶嵌到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一体化当中,增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经济话语权。其次,美国可以通过主导TPP谈判内容,如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劳工等政策,一方面制定有利于美国的贸易规则,为今后其主导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提高后续国家的加入TPP的难度,增加自身谈判筹码。
2.2 创造区域贸易秩序新模板
截止到2012年,亚太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签署生效的FTA超过40个,这些密如织网的协定中涉及的开放内容、原产地规则等都有很大的区别,产生了贸易规则的“意大利面碗效应”,使得FTA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优势大打折扣,也增加了国际贸易的交易成本。与此同时,美国急需以便扩大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增加国内就业,分享亚太经济增长的红利。因此, 美国希望通过实施TPP 战略,一方面可以在亚太地区创造一个区域贸易秩序的新模板,将其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伙伴国全部吸收到TPP中,既加强了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又节约了建立双边FTA的谈判成本。
另一方面随着TPP不断扩大,美国可将其制定的区域贸易规则上升为全球贸易规则,以打造全球贸易新秩序为手段巩固其对世界经济的掌控 。
2.3 扩大出口,刺激国内经济复苏
在2008年爆发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国内经济长时间处于待复苏状态,出口动力不足,失业率高居不下。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出台多项刺激经济政策,其中“出口促进战略”引人注目,旨在通过扩大对外出口,刺激国内制造业的复苏,缓解高失业率,提高国民收入,进而削减贸易赤字、刺激美国经济尽快复苏。亚太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美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TPP建立一套美国有利的贸易规则,改善美国出口的国际贸易环境,为美国产品赢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TPP发挥美国在金融、服务、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打开更多的亚太国家市场,提升美国的出口总量。据2012年统计,美国对亚太地区的产品出口额已高达到9420亿美元,超过了美国出口额的六成。美国通过TPP战略,分享亚太市场的经济发展红利的意图更加明显。
2.4 经济层面上制衡中国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美国在传统的冷战思维的影响下,其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制衡中国,即为全方面遏制中国的崛起,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优势。经济上的TPP战略和军事上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都美国亚太战略的最新组成部分。在经济层面上,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包括中国与东盟的“10+1”、中日韩三国与东盟“10+3”等诸多机制,中国已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领跑者和推动者。为避免中国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一枝独秀,美国希望推动TPP战略,影响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走向,延缓中国整合东亚经济的进程,制约中国对外出口的增长。
总之,随着美国若TPP的战略顺利实施,将起到多重的效果:战略重心重返亚洲,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东亚地区经济合作上,压制中国的领跑地位;扩大对外出口,拉抬美国经济;制定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贸易准则,创造区域贸易秩序的新模板。
【参考文献】
[1]顾静 TPP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刍议 《亚太经济》2012年第5期
[2]姜文学 TPP在美国重塑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双重功能 《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12期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5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上海自由贸易区;基础设施;经济圈
一、引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依靠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迫切需要一场变革来释放新的增长能量。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加速和全球市场的整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各国(地区)的必要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带动着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的构建,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把握机会,已成为各个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而在一体化的进程中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起这关键的作用。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动力与引擎之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现状,这不仅影响到该区域的发展,而且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影响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国际竞争力。而上海又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对长三角有着巨大的牵引力和辐射力,上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注定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需要上海发展战略谈自身的发展[1]。因此研究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成立对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2013年以来,受益于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经济刺激战略以及自身各种优势的推进,其主要经济指标迅速的稳健增长,国民经济收入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
从GDP增长的主要组成来看,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其指标在2013年增长情况各不相同。一:消费增长的情况分析,2013年长三角实现社会消费品出售总额为35449亿元,同年增长12.2%。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出售总额的比例为19.21%。较去年提高了0.45个百分点。二:投资增长的情况分析,2013年长三角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万亿,达到47198亿元,同比增长16.7%。三:净出口增长的情况分析,目前,国际贸易市场持续保持着活跃,对外贸易有着显著的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2404亿美元。净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为74.45%。比去年增长1.7%[3]。
三、上海自贸区带动城市群快速兴起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成立,各种资源将源源不断的流入上海,从而使的长三角地区城市与上海的经济联系越加的紧密起来,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长三角地区城市数量明显增加,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首尾相连的城市群,其自贸区的建立又促进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形成程度不断的深化[4]。
受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的影响,随着长三角地区各个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的加强也必然影响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一体化进度[5]。
(一)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加强
长三角区域已形成了多层次的政府合作机制。1、建立了两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2、设立了由常务副省(市)长出席的沪苏浙合作与发展座谈会。3、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目前,在旅游、人才、物流、通信、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实践上的进展,科技、工商、教育、运输管理等各个部门也建立了联络制度[6]。
(二)地域间的产业分工合作正在形成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布局呈现出集中化、专业化的趋势。大批产业集群的出现体现出地域比较优势,对推动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上海主要是以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集中为主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机械钢铁等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加快
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领人瞩目的进展,长三角多层次的信息通道也在加快建设中,一批协作网站和信息交换网络的建成都表明了长三角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率先一体化的趋势。经济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这两大类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实现地区资源共享,信息公用,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基础建设的利用率和规模经济效应,特别是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的发展,交通系统形成以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一体化系统,并伴随着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的扩张,将会带给长三角各个大城市腹地的新一轮的机遇。
四、上海自由贸易区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资源的整合带来的分工和专业化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的建立为各个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带来的信息资源的整合,世界各地大容量的信息流都将汇集上海,上海将成为国内信息交汇中心[7]。2、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开发一体化是长三角社会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体化为长三角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从而大大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的生产力和竞争力。3、区域金融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在金融功能的作用下,区域金融一体化对推动区域经济,贸易等各领域一体化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提供金融交易场所,提供金融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将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各种金融资源的组合,流动,优化配置,有效的推动整个区域金融一体化[8]。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所带来的分工化与专业化完全可以推动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向着完全分工,完全整合市场的模型发展[9]。这必将使得长三角地区生产率有着快速的提升,加快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产出量对失业率的影响
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急需解决的瓶颈制约,2013年的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吸引大量劳动力流入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廉价充足的劳动力,其表现为“人口红利”效应[10]。自由区的建立,吸引着全世界一流的企业,公司驻足上海,展现全新的国际化产业创办理念,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趋势,这将大大推动上海各类产业以及辐射到长三角的各类产业的发展,这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带区域产业格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发展向世界级的标准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综合以上可看出产业的升级必然导致产量的增加,从宏观的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GDP)可看做是总产出,而GDP可由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相加来核算,有GDP=C+I+G+NX。继而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奥肯定律可知由产出量的波动必然与失业率的波动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通过奥肯定律,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且为负相关。
结合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立带来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直接拉动长三角经济的沟通与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带动经济增长
上海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扩展,由此带动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旧地区的改造等,故而使其投资的规模是直接投资的5~10倍。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的构建,让长三角地区融入自由区各个设施的建设中去,合理配置资源,有效吸收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和民间投资[11],由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原理从而可得出这将带动经济的加速增长。
在解释投资的原理中,乘数原理用来说明投资的变动如何引起国民收入的倍数变动。可由总支出与总产出的关系推导出来,可以看出投资支出的增加在推动总产出增加的同时,也带动消费支出的增加,这就是总支出的增长幅度超过投资增加幅度的原因
而加速数模型假设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成某一比例,即K=aY。根据该假设,投资I=K=aY。这就是加速数模型,加速的含义是指产出的变动Y决定了投资水平,而非产出水平本身。加速数模型运用最成功的领域是存货投资领域,当企业生产加速时,企业想持有更多的存货,因此存货投资上升,反之则下降。
萨缪尔森把加速数模型和总需求理论中的乘数效应结合起来,解释经济波动产生的机制,这就是乘数-加速数原理模型。
上海自贸区试点的成立,大量的资本流入上海,由于投资数量的大量的流入,会通过乘数作用使的上海地域的辐射区的国民收入增加。当收入增加时,人们会购买大量的消费品,从而使的整个社会的物品的销售量显著增加,通过上面所说的加速数的作用,销售量的增加会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长,从而销售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反复,在资源供给源源不断的情况下,国民收入不断上升,进而加速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
五、上海自由贸易区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一)共建区域经济圈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让人们把视野投入到这窗口城市上海,透过窗口联系外界实现经济大发展,加速长三角区域经济带的资金,信息,商品,人才的流动,为自由贸易区造势,加大引资力度共建三角洲区域经济圈为目标,完善上海生产,管理,服务,辐射等方面的现代化功能,借助上海这个平台,把长三角区域推向国际经济大舞台,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到达一个新的阶段[12]。
(二)统一政策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政府联合组织,统一政策,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共享,从宏观层面上发展制度经济,构建政策一体,统一管理,有利于形成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一在区际交通联网交费,公交实现一卡通方面;二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南京分行召开的碰头会讨论长三角15市合作事宜,力图促进长三角金融体系联合;三是由三省人事部厅局共同发起的“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论坛”在沪举行,会议形成“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宣言”,统一指挥,同手同脚,进一步为长三角一体化做出充足的准备[12]。
(三)构建都市圈交通网
交通系统的建立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应构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交通网,加强各区域对接,一是高速公路的建设上海主动打通与周围地区高速公路相沟通的各道路接口[13]。二是机场的建设,上海完善浦东国际机场的建设,上海的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主要城市机场形成合理分工体系,形成长三角机场群。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曹颖秩,宋青平.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城市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2013.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法律社会咨询中心.编.长三角区域―发展与合作实证研究[J].上海科学社会学院出版社,2013版.
[3] 张兆安.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条件,现实,目标,趋势[J].2013.
[4] 陈革.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M].2013.
[5] 邓立丽,陈维.上海率先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与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25-26.
[6] 华仁根,陈翔.上海自由贸易区为周边地区带来法律服务机遇[M].2013.
[7] 彭彩娥.2010世博会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研究[M].
[8] 王战.2010年世博会:创新与发展[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 纪晓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 郑乐艳.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制创新给长三角带来的启示[M].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地区经济一体化范文6
[关键词]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直接投资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一体化的历史。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带动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市场,从生产活动到资本运动再到生产要素的移动都突破了国家的疆域,实现了国际化。
在这种国际化的浪潮中,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国际化的重要表现。这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最初起步于二战后的50年代后期。它首先出现于西欧,随后,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效仿,在短短几十年间已经遍及世界所有大洲和各大重要区域,以至于哈伯勒(Haberler,1964)将我们的时代概括为“一体化时代”。
在经济一体化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上,跨国公司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扮演着世界生产组织者的重要角色,并且伴随着一体化进程而迅速壮大。进入21世纪,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2003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作为跨国投资、经营和管理的组织载体和国际市场的行为主体,在经济生活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而言,联系各国经济的传统渠道,如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的重要性正在日益相对下降。因此,不论从全球范围来看,还是从某一地区来看,跨国公司都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对旨在加强区内各国间分工与合作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就不能不涉及到跨国公司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二、跨国公司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
纵观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条极为有趣又极为重要的线索:现代世界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是由微观层次上的企业生产一体化和宏观层次上的国家政策协调一体化导致的,国际经济一体化正是这两种层次上的一体化的统一。前者可以称为功能性的一体化,后者可以称为制度性的一体化。
微观层次上的企业导向型的一体化,指的是以跨国公司作为主导力量而推动的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可能带来的规模效益进行跨国界的投资生产等活动,它的这些活动必然会对该区域内的国家的经济生活产生影响,促进和加强该区域内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种跨国公司导向型的一体化是企业行为的结果,是跨国公司在全球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功能性的一体化,而不是由政府行为造成的。
而所谓宏观层次上的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是指地区内各国政府间在政策上通过协调,建立超国家的协调机构,推动成员国达到经济一体化的状态。这种一体化主要是通过建立国际性的经济协调组织,人为地消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非贸易壁垒,甚至制定统一的对外关税,来实现各个成员国之间贸易、人员、资本以及各种生产要素地自由流动,达到本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这种政策协调导向型一体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制度性机构的一体化先于实际的企业生产一体化。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和政府都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这两种推动力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能促进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推动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规模经济的实现,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在全球范围内的均等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向前发展。DunningandRobson(1988)指出,通过跨国公司运作的跨国商业一体化和地区性经济一体化之间有着本质性的关系。这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跨国公司作为微观层次上的组织,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市场的力量,以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为主要形式,通过从事国际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代替通常的商品出口来推动经济一体化的。而政策协调导向型的一体化则属于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范畴,是成员国政府基于自身的需要,通过签订协议为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在本地区的流动和扩张扫除障碍,促进本地区分工深化和创造本地区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合作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都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现象。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随着这两种现象的繁荣发展,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对这两种现象的研究基本上是相对独立进行的。邓宁撰文称,迄今为止,人们很少尝试将这两种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系统的分析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有关这一问题的经验资料的搜集也是很不够的。
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它的行为在客观上必然会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那么,跨国公司的微观行为,究竟如何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跨国公司的行为又是通过哪些渠道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产生影响的呢?笔者认为,对上述问题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研究并做出回答,正是写作本文的目的所在。
三、跨国公司的市场行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1.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生产一体化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是世界各国之间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一国内部的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向纵深和广阔方向发展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分工主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工业国与初级产品提供国之间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工,二战后的国际分工随着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上扩展。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的配置、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合成为“不可分”资源、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更强大的生产能力,并将国家间的生产分工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通过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活动,引起世界各国生产、交换、分配等各方面经济联系的不断融合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进入了复合一体化阶段。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在生产经营进行细分,如研究与开发、采购、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和财务等,并将不同的生产经营职能配置在公司整体需要且最能发挥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形成跨国界的价值链。设在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其他子公司互相配合,执行整个公司的某项或全部职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跨国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个层级结构,而是一个网络结构。例如,美国福特公司的菲斯塔(Fiesta)汽车在欧洲的生产组织情况就是一种典型的区域性网络化生产,欧洲福特公司设在英国不同地方的子公司分别生产充电器、配电器、仪表盘、油表、水表、插座、火花塞和绝缘器等;在比利时亨克生产车身部件、车轮;在德国维尔弗拉特生产变速器、引擎;在科隆生产车身底盘;在法国波尔多生产变速器;最后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和德国萨尔路易进行组装,产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不仅如此,福特公司还逐步将其部分研究设计、人员培训等职能配置在不同国家,建立起复杂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
由此可见,战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全球范围内一体化国际生产体系建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2.跨国公司的并购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跨国公司因为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跨越各国的贸易壁垒等原因,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不同地区设立了生产机构。这种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战后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就和西欧跨国公司在本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有着密切联系。以英国、德国为例:1962年~1988年间,英国对前欧共体的直接投资增长了19.2倍,而同期对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仅增长6.1倍。德国的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把前欧共体视作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投资比重大体维持在30%左右,投资总额从1976年的15.8亿马克上升到1988年的64.5亿马克。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成为欧共体其他成员国资本投资的热点地区。1962年~1978年,前欧共体公司(不包括石油公司、银行及保险部门)对英国的直接投资从1.34亿英镑提高到20.32亿英镑,年均增长18.5%,比同期外国公司对英国直接投资总额年均增长率高出5个百分点。1986年,前欧共体其他成员国对英国的直接投资额为24.41亿英镑,1989年上升到45.78亿英镑,分别占同期英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50.5%和53.6%。1962年~1985年末,前欧共体对德国直接投资累计额达294.8亿马克,占同期全部国家在德国直接投资总额的39.1%。
正是这种跨国公司的区域内部的交叉直接投资,将传统的国家间分工转化为企业内分工,加深了区域内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协作的依赖,为日后政府间签订经济一体化条约提供了内在的经济凝聚力。因此,跨国公司在区域内部的直接投资对该区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促进区域内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
由于国内市场的狭小制约了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随着企业跨越国界的扩大经营,区域内相互投资增加,贸易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国际区域内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流量的大小是理解该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我们以欧盟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欧盟内相互投资的增加,欧盟内部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有资料显示,欧盟内部贸易额占当年贸易总量的比重逐年扩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34.5%上升到2000年的64%,几乎翻了一番。
4.跨国公司对区域内的投资深化了区内市场
比较优势、国际分工和规模经济仅仅是形成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潜在条件,而拥有一个巨大的或潜在的购买力市场,则可以将潜在条件转化为现实条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投资是自己与东道国之间的互利互惠,区域内的大规模相互投资将使区内市场深化和扩大,从而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得以加深。
5.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而当代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正是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动因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张,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其他经济组织。目前,跨国公司已控制超过40%的世界生产和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贸易量超过全球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并掌握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垄断了75%的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劳务领域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然,今天的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原料贸易、制成品贸易和技术贸易。因此可以说,今天国际市场竞争已经主要体现为跨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
这种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上的剧烈变化。因此,它们一方面要组建本国的跨国公司,另一方面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联盟,彼此协调。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
四、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确实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跨国公司通过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趋同了国际经济规则、促进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国际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量、深化了区域内市场、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加速了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乐咏: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与企业——市场开辟与市场替代的统一[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茆训诚:跨国公司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J].上海经济研究,1998(6)
[3]万建强:跨国公司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J].经济纵横,2001(8)
[4]汤碧文:欧盟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考[J].对外经贸实务,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