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从产生之后,在长年累月的发展中,最终形成的一种文化精神,指导着一个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最近几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资金实力、员工素质以及技术的竞争之外,企业文化也成为竞争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的中小企业增多,规模也在逐渐增大,企业的员工不断增多,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起来。很多企业只关注企业发展的年计划、年盈利,把公司的主要力量都运用到企业营销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仔细研究自己企业的文化,很多都照搬别的企业文化,不根据自己企业的实情加以考虑分析,最终导致企业文化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很多企业一旦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就多年不变更,使得企业文化形同虚设,与现实脱节,起不到应有的凝聚力和指导意义。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管理,就是指企业对企业内部很多生产要素和经营活动进行整合,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率,为企业生产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作用重大,指导着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使企业经营更加顺畅,使员工相处更加和谐,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加强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经营管理,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占有份额,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用软性的文化疏导,给予员工精神的支持和力量,帮助员工解决成长中、生活中以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企业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更好的发展。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灵魂和支撑,帮助企业渡过诸多危难关头。这都是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核心凝聚力的结果,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企业在自己的企业文化中都十分重视员工的发展计划,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最终使员工归属感更强,从而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一)促进企业管理竞争力的提升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是很多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企业文化创新的实现直接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要想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必须十分重视这一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运用,如果能够坚持以人为本,就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与忠诚度,最终形成强大的核心凝聚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竞争力。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一个企业如果实现了企业文化的创新,一定意义上就代表着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

(二)促进企业与企业的合作产生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地实现了一体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企业跟企业的合作成了新常态。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也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多而变得多样化。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的合作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一个切入点和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因此,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促进了企业之间合作新局面的产生。企业文化的创新能够让企业管理者清楚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要想独立发展,不依靠任何别的力量,已经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合作共赢,不仅成为人与人、员工与员工、团队与团队、企业与企业,甚至是国与国之间获得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甚大,指导着企业员工在具体的工作中的一举一动,决定着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每一项选择,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企业文化是一种软性的文化,是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是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帮助企业不断壮大。文化的创新能够引领企业管理迈向新的台阶,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中所包含的软性文化能够促进员工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引导并制约员工的言行举止,促进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传统的企业管理是用硬性的指标和制度规定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的创新用柔性的引导和规范来配合企业的管理,并且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四)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创新精神

企业文化的创新还有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特殊的创新氛围,深深地影响每一位员工。企业文化创新能够使员工形成创新的价值理念,继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企业内部各个环节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能量,企业文化的创新必然能够影响员工形成主动进取、积极创新、不畏惧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员工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和能量。最终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奋勇前进的一种创新氛围,为企业各方面的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企业一旦形成创新精神,也就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进步

(一)企业文化创新与其他因素的配合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意义重大,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文化并非独立起作用的,而是与其他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企业文化要想真正对企业员工形成影响,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与其他因素相互配合。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取得利润,是社会组成的关键部分,也是企业能够促进社会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力量。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与企业外部的营销和宣传结合起来,让社会上更多消费者清楚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对企业产品的销售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同时对企业品牌的树立、知名度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企业文化创新还要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实现需要公司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要想企业文化符合自己企业的员工需要,就需要人力资源部门结合企业和员工的情况,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企业文化创新管理制度。

(二)企业文化创新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展开

一个企业之所以要有企业文化,之所以要不断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企业的文化创新要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企业文化能够真正适应企业的发展。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企业文化亦是如此。如果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则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如果不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的创新要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及时调整创新,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例如在企业内部建立员工沟通的平台,定时地针对企业文化创新进行沟通,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积极的评论,并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例如定期召开企业大会,让企业员工有沟通的平台,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三)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

真正重视企业文化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创新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企业的管理者传统守旧,只重视企业的管理,不重视企业的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只重视企业员工的物质奖励和需求,不重视员工精神的需要和精神的安慰奖励,势必导致企业员工对企业归属感不强、凝聚力不强,一旦企业发生困难,企业也没有足够强的核心凝聚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生存下去,更不会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创新重视,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企业管理者除了关注企业文化创新,还必须懂得企业文化的真正含义,理解企业文化的科学内涵,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更好地起作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杜艳艳,党囡.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力[J].改革与开放,2009,(7).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论文摘要: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在国家创新体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文化应该成为大学的主流文化,宽容良好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培养。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所以创新文化应该引起重视。本文通过比较中美高校创新文化,分析了中美创新文化差异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各国竞争的核心已经转到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上来。这里所说的人才主要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孕育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的摇篮。创新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在创新人才培养、开展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拥有如此强大的创新能力,跟美国的创新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培养出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而我国至今还还未曾获得象征着代表国际科技发展水平的诺贝尔奖。因此,通过比较研究两国大学创新文化的差异,对于我国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什么是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与创新有关的概念,它与文化创新不同。很多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提出创新文化的涵义:“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是激发活动的精神家园。简而言之,创新文化就是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的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 [2]而大学创新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时空范围内,营造出一种敢于冒险、善于创新、开拓进取、团结协作、宽容失败的良好的科研生态环境。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大学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下位概念,大学文化是大学创新文化的上位概念。大学文化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大学创新文化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态,但应该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文化的张扬、升华和浓缩,集中代表了新时期大学文化的精髓和要义。

二、美国高校创新文化研究

在国外,很少有人把大学文化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进行研究,而是以社会文化为背景,把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对大学文化内涵的理解中,有学者认为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方面是:校园精神、交流沟通、管理和物质环境。大学文化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导向的,是由清晰的使命感所统一起来的高水平的参与(engagements)、期望(expectations)和标准(standards)。

1、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成长,满足学生的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教育。这一点与美国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较少的文化传统使得它在实际上不存在阻碍维护文化思想的传统。相比于中国人,他们显得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特长。更加个人主义,他们更重视独立性。自我实现即使不是一种期望,但至少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美国人更重视不受外部制约的“自由”。正是因为这些文化背景,使美国高校更注重以学生自身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性与创造性。

2、交叉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大部分美国人都是从世界各地到美国的移民的后裔,因此,美国一向以“民族熔炉”而著称于世。当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人们纷纷涌向这片土地的同时,也把各国、各民族的文化种子播撒到了这里。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形成了美国文化较为宽容的特点。而美国的大学,更凸现了这种多元特征。在美国的大学里,各种肤色的人群,形态多异的装束,各种不同的语言交汇在一起,不同的教育形式、多元的师生构成、国际性的文化背景、色彩各异的教学组织方式,形成了一道多彩的风景线。

3、尊重科学,重理性分析与经验判断

美国的文化是尊重科学的,喜欢用精确的数字及精密的逻辑推理来描述世界,通过实验来得出事实的判断。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很注重科学研究的实用性。但是由于它不是只顾眼前利益,要将科学研究直接转化成生产力。而是注重深入的科学研究带来的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也许是研究方向的转变。并努力将这些成果应用到经济发展当中。这跟美国宽容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分不开的。鼓励追求真理,努力坚持才能达到科学的彼岸。

三、中国高校创新文化研究

通过分析美国的创新文化,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快速的发展和少量的文化沉淀,有时会让人觉得它象是在黑暗中爬行的动物。但是它的爬行在当前看来却是朝着光明的方向爬去。当然,未来的发展态势如何以我不敢妄加推断,但是我相信拥有创新能力将是个人以及国家发展的永恒动力。

1、文化传统

我国乃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在历史上有着辉煌的成就。但是近代的科学发展却兴起于西方。我国古代也有许多伟大的发明,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却一直落后呢?也许是在大国的骄傲中固步自封,自以为得意而丧失了斗志。加上儒家重仕途轻技术的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我国历来就不重视科学技术,而以仕途经济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到今天的大学校园仍然可以看到此现象,公务员热正是典型的例子。

2、学术自由观念未深入人心,导致创新精神缺失

最初的大学是由行会发展起来的,师傅拥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发展为大学以后,教授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那时候的教学只根据教授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学术保有良好的纯正性。而我国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起步较晚,基本上是从学习西方开始的,走的比美国更加迷茫。至少美国没有受“传统”的影响,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二战结束后,美国从德国“抢”了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并提供适宜的环境让他们搞科学研究。使得美国得以迅速的发展。而我国从来都没学术自由的传统,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带有政治目的的,特别是在时期迫害了一大批的学者使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晚了二十年。这些方面都抑制了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弘扬。我国高校深受此影响,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带有思想上的统一。这些文化是不利于创新的文化。

3、功利主义

我国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似乎人们理解的是以金钱为中心,以利益为中心。大学里到处充斥着权力与利益之争。教授搞的不是科研,所谓的科学研究围绕的是评职称的硬性要求,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学生也同样如此,费尽心思讨好老师,或者打工赚钱,根本没有用到学习上去。在这种功利心的冲击下怎么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重视创新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地方院校;文化功能;文化引领;路径选择

一、文化功能是现代大学的本质功能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由大学的办学理念、学术精神、规章制度、学生风格、环境氛围等等因素,经长期历史积淀而成,体现了大学的个性品格和整体风貌,是塑造大学个性、产生名师大家、凝聚师生员工的精神和灵魂。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和基石是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学术自由是创新的土壤,是学术创新的制度保证和物质保证,自由的学术环境使知识创新成为可能。社会责任是现代社会赋予现代大学的使命,也是人才成长的外在动力。学术自由无法拒绝社会责任,当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时,学术自由才能够超越狭隘性,在彰显大学自身独有的创新知识和学术自由的特性的同时,履行大学引领社会、塑造公共理性的历史责任。大学管理者通过整合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核,将其转换为制度形态和物质形态,使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文化因素共同构成大学文化整体系统,并逐渐稳定为一种文化模式,一种反映和表达大学气质和性格的文化氛围,以学术自由和社会责任相结合的价值目标引导群英,从而实现个体的价值和大学的使命。

文化性是大学功能的本质特征。大学的功能表现在大学的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上,归根结底的本质规定性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入手,无论我们对大学的本质进行什么样的追问,提出怎样的解说,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启蒙、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创新。这是现代大学教育必然的准确的定位,大学的一切工作无不是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

大学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经历了从象牙塔到社会活动中心地位的巨大转变,成为社会知识与文化的孵化器,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无不是大学文化或说是大学的精神气质和社会性格的外显,因此,后现代社会(信息社会)文化功能必然的成为大学的本质功能,地方院校也不例外。

二、引领社会创新文化是大学的使命

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是激发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大学文化的创新性,使其从亚文化、非主流文化步入社会主流文化,对社会文化必然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使大学真正成为社会的思想源和文化的辐射源。随着大学在社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人们赋予大学的责任越来越多,大学文化的辐射力也就越来越强。在文化交流与碰撞愈来愈复杂的信息时代,大学在引领先进文化、推广先进文化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大学是现代社会创新文化的源生地。21世纪大学已成为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它不仅仅是回应社会的变化,而是在有意无意之间引领社会的文化和思潮,通过思想传播、人才输出和成果转化等方式,大学的创新文化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且营造了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

社会变革发展客观上需要大学文化功能对创新文化的引领,尤其是当代信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文化引领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如果说农业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经验、工业社会发展依靠的是科学的话,那么,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则更主要的是依靠文化,依靠文化创新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和谐发展。

这种需求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于人才培养(包括人才规格和类型)的需求,经济发展对科技成果的需求,社会文化生活对先进文化理念和方式的需求,等等。更重要的是体现社会发展理想的需求,需要高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要求高等教育实行一种文化选择,实现一种文化创造,更是一种在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文化引领。

事实上,大学作为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与文化创造的特有文化机构,在文化建设、文化发展过程中对文化发展多种可能性不断进行着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具有和谐性与包容性、先进性与前瞻性、批判性与创新性等特征,由此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不断发展着科学和技术,因此,大学具有在文化选择、文化创新中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使命,大学的文化功能本身也必然的要求大学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主角,把引领社会创新文化作为自己不二的追求。

既然大学作为当今世界创造文明与发展科技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组织,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成长正在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作用,毫无疑问,她也能够承担起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使命。实践证明,自有大学起,人类思维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革命性进展,大都以大学文化的勃兴为其源泉,以大学文化的引领为其动力,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到我国的“五四”,莫不如此。

正是因为具有学术自由的宽容环境和学术氛围,科学民主的大学制度,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大学成为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和世界前沿信息交汇的中心,所以,世界一流大学引领世界文化,中国一流大学引领中国文化,地方高校引领地方文化,大学文化引领功能在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贡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相比,除了具有垄断社会高等教育资源,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专长和能力等共性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那就是从总体上讲,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是纳税人,这与西方国家具有相当大比例的社会或私人办学的国情是不同的,所以,中国的大学理应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担负起引领社会创新文化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地方院校应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地方社会文化创新发展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地方院校文化功能的实现路径分析

制度理论重视价值观在制度演变中的作用,强调组织环境的社会和文化要素的重要性,认为制度由文化认知、规范以及强制要素构成,并与活动和资源相联系,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规则。其中,文化认知支柱为组织成员提供模式化的思想、感受和反应,从而引导其制定决策和进行其他行为,它决定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取向。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制度环境的变化,而且首先是从文化价值观体系的变迁开始的。

中国过去30年经济社会和政治文化价值观发生的深刻变化,开端于真理标准讨论,以产权私有制、市场惯例和商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的变革为先导而展开的,这一伟大实践一方面深刻诠释了文化在发展中的影响,另一方面为大学文化

的构建和大学的发展奠定了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基础。

大学凝炼自身的文化品质,首要的是确立民族的、区域化的、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战略。从服务于人类发展的高度来构建大学的创新文化,实为国家之所需,大学自身发展之所求。确立大学的特色文化战略是大学创新文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一所大学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战略,正如茫茫大海上一艘失去方向的航船,要想在创新文化建设中有所建树是不可想象的。大学能引领的是它的个性文化,而不是它的普遍性文化。大学个体因其所处的资源环境和制度环境不同,自身发展的渊源存在差异性,所以,不可能千人一面。地方院校所在地方的区域文化或民族文化是地方院校最宝贵的文化宝藏,地方院校所要做的也必须做的工作,就是紧扣“地方”二字,挖掘所在地方的区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精华,与本校积淀的文化传统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战略。

重建以“科学民主、和而不同、独具特色”为共同价值观的创新文化制度保障机制,是大学凝炼自身文化品质的根本。“科学民主、和而不同、独具特色”既是一种大学办学理念,也是创新文化的一种价值追求。当“科学民主、和而不同、独具特色”被普遍认可,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内化为一种制度文化时,就会大大提升大学整体的创新文化力和对社会的引领力。推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是实现高校体制、机制的跨越,促进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内涵;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为大学的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保障,是现代大学构建创新文化的重要任务。地方院校理应结合校情,围绕自己的特色文化战略重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和制度、学术组织结构和制度,教学组织结构和制度,后勤服务组织结构和制度,创新评价与激励制度,优化整合并集中有限的办学资源,实现特色文化战略目标,提升引领社会创新文化的能力。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一、改善企业文化环境,促进创新文化发展

企业当中要想使创新文化得以发展,一定要有企业文化环境给予它有力的支持,企业文化环境包括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和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建设企业内部文化环境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培养企业人员的创新思想,创新主体专注创新,企业发展中的创新,鼓励员工大胆创新,企业外部文化环境建设主要有这些方面:政府对科技知识的宣传,重视教育的作用,打造企业创新环境,知识市场发展的制度完善,以上这些就是鼓励企业多方筹措、积极建设企业文化环境,打造激励研究、允许失败、敢于创造的创新环境,突破制度的局限性,给创新主体以优厚的物质待遇和崇高名誉,展示创新成果,人人具备创新意识,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为基础,在社会中大力提倡创新,使得创新人才自由发展,拥有广阔的创新空间,与此同时,要把企业中勇于创新的人员工资与其所取得的成绩挂钩,在物质分配上给予倾斜,激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创新研究,依据创新成果进行人员考评,在企业创新方面加大投资。建立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力量、各个单位同时对创新行为给予奖励的制度,使创新人员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二、制定可行的企业创新文化目标

第一,大力引进创新人才。

企业的创新文化利用对全体职工的影响,从而使企业的创新效率得到提升,但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参与,只有企业内部拥有优秀的创新人才,才能促进企业创新文化的发展,所以,企业应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创新人才的加入,在此基础上,企业从众多的创新人才当中选择表现优秀的人员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人才通常都具备一定的自身素质。第一,独立的人格,只有具有独立的人格,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超越,达到创新的目的,独立的人格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和内容,不受书本知识的限制,认为科学至上,不计个人得失,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独立研究,依据自己的思想做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性格是:以事实为依据,进行不懈地深入研究与探索,对创新成果进行反复论证,排除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创新成果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培养独立人格,要做到人人享有学习知识的权利。第二,自由奔放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思维奔放、精神洒脱、心地坦然。在创新活动中,自身不考虑利益得失,不被物质条件所羁绊,排除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达到思维无定式,行为无束缚。

第二,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型组织也是学习型组织,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型企业大力提倡加强自身学习,企业具备学习型组织,能使企业遇到突变时从容面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许多专家学者及企业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企业永保青春、健康发展的强大支撑,只有企业当中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保证学习型组织的顺利建设,这种学习氛围能够督促企业员工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提高自身素质,这种形势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获得创新发展。企业的创新改革不要急于求成,要给广大员工充足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建造学习型组织的企业,要根据各个企业的不同实际情况区别对待,采取的方式也会多种多样,各个企业应合理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创新机制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特点 管理创新 策略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特点

1.企业家创业精神特点

民营企业的成功在于民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不仅包括艰苦的努力奋斗,还包括善于抓住机遇、敢于冒险的精神。

2.市场经济

民营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实现资本增值、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有将其利润进行再投资以实现进一步资产增值的内在投资欲望。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经营活动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本向市场需要的产品上转移,将资本投向边际生产率高的产业。

3.灵活性和竞争性

民营企业作为国家的非主流经济,因此无法得到像国企那样的优惠政策扶植,民营企业完全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性。与此相适应,在投资、生产、销售、分配等各个方面,民营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在企业用人方面,民营企业对有才能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的重用也一直是其明显有别于某些国有企业的内在优势。

4.家族式企业,非现代化企业制度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 无法真正形成现代法人企业制度。我国的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受到较大的限制,直至90年代中期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且大部分都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由于家庭企业以血缘为纽带,人合的成分大于资合,外来优秀人才难以打入企业管理核心,因此其人才劣势暴露无遗。另外,民营企业规模偏小,产权结构不清晰,在完成了创业期的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家规模之后,这种组织形式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家族式企业或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不稳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变动直接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5.管理不完善

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内部组织关系不稳定;管理层次不清;计划性不强;管理方法单调;重市场不重现场。

二、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

1.战略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来自于方方面面,首先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创新。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经营发展战略的创新。企业为了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制定具有独创性的经营战略。独创性是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应不断分析考察优秀企业,吸收他们的精华,但绝不能照搬套用,而应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独特战略。对此,特别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从适应环境到创造环境。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环境的变化虽然给企业带来制约和威胁,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企业应随时密切注视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相关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分析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制订出有创新的发展战略,抓住机会让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2)产品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供需关系正由市场短缺转向供需平衡或供过于求状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供需趋于平衡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客户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消费结构越来越复杂、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市场约束机制的建立等新问题。因此企业在及时研究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结构的变化,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的经营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和营销模式,以及自身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重新制定和实施新产品战略,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获取最大利润的产品发展战略。

(3)空隙市场战略。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细分消费者群,积极寻找市场空隙,开辟空隙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在空隙市场中,还没有企业或者只有很少企业参与,竞争者较少且可获得高额利润,同时也可培育成很大的市场。

(4)培育无形资源。无形资源的培育方法有两种:①通过有计划的行动来积蓄。如为树立企业形象开展的广告和公关活动,为开发新产品而进行的科研活动等。②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积蓄,如市场部及售后人员以敬业、周到及热情的服务使顾客对本企业产生信任感等。企业经营战略创新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本着展望未来,着重于现在的长远打算,逐步积蓄无形资源。

(5)多元化策略的实施。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单靠某一产品所取得的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在立足于当前产品的基础上,应考虑开发研制相关产业其他产品的生产或进军其他行业,发挥多元化经营的优势,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组织创新

组织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和情形而设定的。组织的结构反映了组织事业的目标、规模和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的技术的性质,适合本组织的监督管理方式和协调控制的方法。组织的发展有四个主要阶段:创业阶段、集体阶段、规范化阶段和精细阶段。创业阶段的组织常常是新的小型公司,组织以机器为核心,由总管理者和工人组成。这种组织结构不需要专门化和规范化,协调和控制来自于上层。随着组织的成长,原有的简单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此时,组织从创新阶段过度到集体化阶段,组织开始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随着权力层次、工作分派及劳动分工而建立,员工与组织的使命一致并花费很长时间去协助组织的成功,规范的制度开始出现,但沟通与控制基本上不规范。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了规范化阶段,此时,组织需制定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最后阶段为精细阶段,在此阶段,社会控制和自我约束降低了增加规范控制的必要性,管理者也学会在管制中工作而不助长它,规范制度可以被管理者团队和工作人员简化和替代。为实现合作,通常需要公司跨部门形成团队,组织也可以被细分为多重部门。

3.技术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化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动,有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渗透到商品产、供、销各个环节,谁先进行技术创新,拥有先进技术,生产出成本更低、效用更大、更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反之,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按市场的规则被淘汰出局。技术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应用和实施过程,具体表现在下面三方面:

(1)要素创新。企业的运营过程实质是对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要素组合能达到最佳效率。企业资源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人员等。要素创新包括材料创新、设备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

(2)要素组合方法创新。要素组合方法是指资源要素之间的配置方法,其中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组合。

(3)产品创新。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价格的压力,只有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成功推出新产品,企业的利润才能有保证,品牌的市场优势才能得以保持。因此产品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品种。新产品的产生过程包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创意的产生,绝大多数新产品创意来源于消费缺憾,而非技术进步。在产品创新研究的第一阶段,产品研究专家应和客户的研发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紧密合作,发现并检验当前产品可能的消费缺憾;第二阶段是创意方案的选择,在众多的新产品概念中,哪些被消费者理解?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研究,选择最优方案;第三阶段是新产品市场前景预测。在新产品研发的后期,为了获得更多市场信息以安排营销推广活动,市场研发人员应采用市场模拟模型,确定新产品的市场份额、目标人群、最佳定价等关键问题,以便新产品能顺利有效地上市,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

4.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这里所说的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有两个层次的目标需要达到:形成现代企业应有的基本文化和拥有更为先进的创新文化。优良的公司文化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和道德纽带,并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另外,处于新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拥有能够促使企业创新的企业创新文化非常重要,好的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获得发展的动力,同时有助于企业的创新行为。根据不同企业的经济背景及文化差异,企业创新文化有两种模式:个体创新文化及群体创新文化。在个体创新文化下,创新者大多数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美国为此种文化的典范。在群体创新文化下,企业员工都成为创新主体参与企业创新,他们可能分散、独立地进行创新,或者共同配合进行某一项创新。群体创新容易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核心凝聚力。

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及WTO的冲击,我国民营企业应根据自己内外环境的分析,吸收中外优秀企业的文化精髓,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中国的海尔,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海尔文化。

创新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论文摘要: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除了是塑造企业形象,引领企业精神的灵魂之外,还是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懈动力。因此,在当今时代煤炭企业若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属于自身的现代企业文化,通过新的文化理念来获取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新文化的必要性研究”为题对此展开一系列的叙述。

在当今的新时势下,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煤炭企业文化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新文化建设成为了煤炭企业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不得不重视的一个课题。因此,建立煤炭企业的新文化便具有更多的必要性了。

一、煤炭企业文化指的是什么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建立初期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思想、道德准则以及相关的一些历史传统在内的所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而一个企业形成的企业文化功能则是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规范管理,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推动企业的长足发展等等。因此,打造好的企业文化是要建立一个成功企业的重点,而也只有建立一个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才可能实现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相关产品和服务信息与其文化理念相结合,从而在建立自己企业形象的同时获得广大消费者的支持。

而作为煤炭企业高层次的科学管理方法,煤炭企业文化综合包括了煤炭企业精神、煤炭企业道德、煤炭企业形象以及煤炭企业哲学等方面,它是由煤炭企业从过去的煤炭生产与经营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经过探索和积累形成的。

1.煤炭企业文化中的煤炭企业哲学

作为煤炭企业文化的核心,煤炭企业哲学是煤炭企业在生产与经营煤炭过程中的灵魂。它从煤炭企业的各种生产与经营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自身独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指引着煤炭企业各种活动的基本观念与方法。因此,我们把煤炭企业哲学归属于高层次的煤炭企业文化范畴。而一般地,我们都认为煤炭企业哲学包括了四个哲学方面:一是煤炭企业的价值观,它是评价一个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和社会活动是否科学合理的衡量标准;二是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哲学,它是指导煤炭的安全生产经营的重要思想;三是关于煤矿经营与管理的哲学,它是指导煤矿销售经营与科学管理的方法论。四是煤矿职工的人生哲学,它有助于职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导着职工的科学工作,激励着他们勇敢面对困难与挫折。

2.煤炭企业文化中的煤炭企业道德

作为煤炭企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道德与伦理准则规范体系,煤炭企业道德是规范与协调各方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不仅是做为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而且还是一个煤炭企业形象的内在组成要素,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经营目的的实现状况。

3.煤炭企业文化中的煤炭企业精神

作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企业的精神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而长远的影响。因此,要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建立符合时展潮流,积极向上的煤炭企业精神。

4.煤炭企业文化中的煤炭企业形象

作为煤炭企业整体素质和文化的外在体现,煤炭企业形象展现出了企业的自我形象设计和社会的客观评价。良好的煤炭企业形象是以优秀的产品与令人满意的服务为基础的,它包含了外在表层与内部深层的多层次结构,也是提高一个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

二、建立煤炭企业现代企业新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得以不断的完善。在实现“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理念的同时,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也受到了来自国内外企业的挑战,竞争时代悄然降临。然而,当今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除了在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竞争外,它更多的是企业文化之间的深层次较量。因此,更新企业的文化理念,与时俱进,建立新的现代企业文化显得极为迫切。

1.企业管理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引领

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企业文化早已成为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范畴。而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与它自身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所有的煤炭企业来说也是不例外的。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出现了信任危机。对此,为了把自身的发展转回正常轨道,不少的煤炭企业纷纷进行改革,在着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加大了对其自身的文化建设。这种运用新的文化管理手段大大加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新文化,以其文化力来激活企业的生产力,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打造煤炭企业的管理新平台,从而能成功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2.企业的改制带来了其机制与体制的变化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煤炭企业在进行一系列的改制后迎来了企业发展的新时代。而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煤炭企业的改制是要在创新与改善原来的体制与机制的基础上参与市场经济之中的挑战。而在这种改制中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企业的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企业新文化。

3.企业的目标与战略应时而变了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要推进企业的顺利发展就必须要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共同进退,互相扶持。也就是说当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所变化的时候,其企业的企业文化也要在相应的时间内做出回应,随之更新。例如,如果一个煤炭企业的原来战略目标是“以煤为本,多业并举”的话,它之前的企业文化就应该是有着很大宽容度并且多样性理念并存的,但是,如果它后来转变了其战略目标换为是“以煤为本,煤电一体”的话,那么,它的企业文化理念也就会随之变更了。因此,既然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其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相互交融的,那么,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话,其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必须要随着其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变化而做出改变。也只有企业在自身的变革中不断更新其自身的文化建设来与其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实施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4.职工的职业身份与思想认识有所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煤炭行业的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国企人员变化为如今的社会人员,与此同时,职工的思想认识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改变了不少。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呈现出不断淡薄的趋势,其工作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再加上大多数职工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的改变使得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而显得更加难以管理。因此在这些情况中要有效解决相应的问题就需要强大的企业文化来进行支撑了。

5.煤炭行业的性质特征决定了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是一个又苦又累而且危险度很高的行业,它需要工作人员在辛勤工作的时候还要时时关注周边的环境变化,要有随时与水、瓦斯、火、煤尘等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心理准备。因此,在所有煤炭企业当中都是十分需要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来凝聚工作人员的心,鼓舞他们的斗志,使他们在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能够直面灾难,勇往直前,战胜所有的不幸。

总之,如今在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与冲击的时代中,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面临着不断深化改革以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新形势。而大多数煤炭企业原来的企业文化出现了与现代企业制度难以适应的局面,对此,煤炭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的新文化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了。因此,煤炭企业都需要提高对自身企业文化的再认识,在继承其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实现与时俱进,丰富企业的文化内容,进一步增强煤炭企业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余瑞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煤炭经济研究,1989(7).

[2]陆寿荣.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