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1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教学衔接 不同之处 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不是一个“坡”,而是一个“坎儿”,必须经过“跳”才能完成这个质变的过程。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我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谈谈认识。
一、对初高中物理学习的不同之处的认识
1.学习内容的梯度不同
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状态到过程,从标量到矢量,从一维到多维,从定性到定量,从演绎到归纳,从零散到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和宇观。
2.学习方法的不同
(1)初中物理学习,多依赖于教师的传授。而高中物理学习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获取知识。要求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学会寻找知识点间的关系。(2)初中物理知识简单,学生在学习中较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识复杂,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运用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进行学习。(3)高中物理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在数学工具使用上学会用数学语言表示物理问题,学会灵活运用数学工具,实现大量定量分析。
二、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它能引起学习的需要,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所以只有当学习者本身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积极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生理角度讲,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使学生明确: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密切,这样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提高听课效率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听课效率如何,决定学习的基本状况。要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在课前预习中能够发现自己学不会、搞不清的一些知识,而这些正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旧知识,可进行补缺,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认真听课。上课要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开小差,课前不做激烈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等,以免上课后不能平静下来,要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做好笔记。课堂笔记不是简单的摘抄,而是对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3.知道物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解题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知识、分析问题以进一步深化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过程,只有通过解题,才能巩固知识,灵活应用知识。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
(1)审题: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意,明确题目给定的条件,即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题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好研究对象。
(2)分析:在审题的基础上,分析弄清问题所涉及的物理现象、研究对象所处的物理状态和经历的物理过程,形成清晰的物理情景,然后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找到解题途径。
(3)列式求解:根据问题给定的条件、所求,结合所建立的物理模型,应用普遍的物理原理建立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将普遍的物理原理置于特定的问题情境中具体化,从而使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做好复习和总结
(1)做好及时复习。做好当天的复习,有效的方法不只是一遍遍地看书和笔记,还可以采取回忆式的复习:先把书、笔记合起来回忆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尽量想得完整些。然后打开书和笔记本,对照一下还有哪些没记清的,把它补起来,既巩固了当天上课的内容,又检查了当天课堂听课的效果。
(2)做好章节总结。做好本章的知识网络总结,即主要内容:定理、定律、公式、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常规典型题型、物理模型等。
(3)做好阶段巩固复习。为了防止前面所学知识的遗忘,每隔一段时间,将前面学过的所有知识复习一遍,可以通过看书、看笔记、做题、反思等方式。
5.做好题后反思
通过分析多年的高考题可以发现,虽然高考中不出现原题,但是知识点不可能不重复,只不过换个角度,重新设定一个背景考查同一个知识点而已。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反思。
(1)反思这种解题方法以往解哪些方面的题用过,还可以用来解哪些方面的题。
(2)反思这一道题还可以出现哪些变化。每年高考都出现一些新题,没有和以前做过的完全一样的题,但很多题都是由以前已使用过的题目创新变化而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开拓思维,实现思维的联想和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应变能力。
(3)反思“一题多解”,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从多种解答中,掌握规律并探求解题的最佳方案。在新的高度,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过去所学的东西,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能力。
6.重视观察和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2
一、精心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高效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有其独立性,课堂生成多。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对待,没有充分的预设和备案,课堂是否能顺利地走下去,可能都成为问题。集体备课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在集体备课前,我们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对该节课怎么导入,过程如何安排,如何制造悬念,如何借用多媒体,如何渗透情感,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结尾如何处理等开动脑筋。大家群策群力择善而从。集体备课后,每个教师再结合集体备课的精华修改自己原来的构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
精确把握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科书,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充实到物理教学中来。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效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放权。通过创设情境、课堂提问、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等手段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探究、解决问题。
1.更新教学理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努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过去的师道尊严,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实验认认真真地做,学生老老实实地听,仔仔细细地看,都已经过时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一切活动都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从而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自由地表达,主动地探究。
课堂教学要有激情,这种激情源自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地投入课堂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用爱心和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承认差异,并巧妙利用学生差异,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真切体会与学生在一起的愉悦。
物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学好物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每个学生家中都有电路,家中的某个灯不亮了,学习了《电路》后,学生自己就可检测出是用电器的问题,还是电路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物理科学素养。在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课堂上,教师固然要有必要的讲解和演示,但更多的是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多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实验和情境。提供相关的图文资料、数据或呈现物理标本、模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物理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进行探究。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研讨实验步骤,教师可帮助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调整和修正,然后各个合作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在小组中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互相补充。合作学习必然促进主体自我反省,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充分挖掘学生思维中的潜能。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3
关键词:物理教学;知识衔接;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1―0108-02
一、高一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由于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学习内容上、学习要求上、学习方法上的不同,高一物理难学几乎已成为一种共识,困难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高中教材知识对比。
(1)知识衔接方面。初中对物理现象、规律只作定性说明、简单的定量计算,而高中对物理现象、规律常常要做模型抽象(如质点)。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高中内容都比初中的深,因此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2)初高中知识点难度的要求不同。高一物理学习的困难主要涉及到弹力、摩擦力、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等学生最感困难的知识点,从初中自然科学中零星的物理知识到高中相对完备的物理学科体系,是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其台阶不可谓不高。
(3)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初中物理教学很多时候只要“知其然”就可,对许多物理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一般来说也是比较简单的。而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知其所以然”,大部分物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相当复杂的定量计算。学生对这种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不适应;初中阶段只要掌握了一般的代数和几何知识便可解决大多数的物理题,而在高中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1)不良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困生学习模式完全依赖教师课堂讲解,思维惰性大,学习不主动,不预习、不复习、不总结;课内不作笔记,在他们看来做题似乎就是学习的同义词,解题为了应付而解,从不总结方法,只是死记公式,生搬硬套。
(2)学习方法不灵活:大多学生学习方法没有随着升入高中而随之发生变化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主要是在死记硬背,总认为数学计算能力好,就可以解决一切物理问题,解题时,经常是一套用公式就可以解决问题,几乎不需要分析物理过程、不需要建立较复杂的方程组、不需要建立物理模型、不需要等效思想,不关心概念、理论的建立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仅停留在浅层次。随着知识内容的深入,仅凭直观感觉解题,会发现学习的困惑越来越多,障碍越来越多。
二、解决对策举隅
1.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处理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关系,搭建衔接桥梁,并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挑了几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分为两小组进行对照试验。其中第一组,在辅导时,非常注重习惯的培养,要求熟练掌握已学过的概念、规律、公式及各物量的单位后,结合一些简单例子把物理知识点、解题习惯和解题规范融入其中,并严格要求他们一步一步按照习惯操作解题。而另一组只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物理上的疑点与难点。经过一两个月的课后辅导对比,两组辅导的时间几乎相同,但效果差异较大:注重习惯培养的这几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都有了很明显提高,而另一组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普遍存在做题丢三落四、不能类推解题方法等问题,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形成的良好物理习惯。
2.良好习惯养成的具体实践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加强直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习题教学中,如果善于应用图形来分析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所隐含的因素,把物理问题转译为一定形式的图形,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往往事半功倍。为此,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①尽可能用作图分析物理概念、规律及解题过程,给学生以示范作用,使之不断体会物理图像的重要性,培养其作图习惯。②作图时要求合理、完整、清晰,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把握作图要领。③要求学生做到图像大小适当。④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操作习惯进行规范化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变好了。
(2)培养学生常规解题方法的习惯,帮助学生开启思路。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片面地注重知识概念的传授,而忽视习惯传输和方法传授。应注重物理习题各种解法的分析讲解,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解题习惯。而对高一新生更应重视常规的基本解法,让学生掌握一种基本解题方法,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培养学生归纳反思的习惯,帮助学生拓宽思维。要抑制物理作业中一错再错的现象,就应养成对习题有一反思、回味的习惯,狠抓落实,不能做完、听完了事。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掌握知识的深度。解题后要及时回味、归纳、思索。那么在解题后哪些东西值得反思呢?教师可以提倡学生反思解题结果,确保答案无误;反思解题过程,总结解题规律;反思解题方法,实现一题多解;等等。
(4)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习惯。要做到解题规范,必须有一个训练过程,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一开始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除了教师在黑板上讲例题时,经常讲解题规范化要求;讲评试卷时,要有意识结合规范的解题习惯,讲评每一步骤评分及失分情况,反复强化训练,使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4
一、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教学计划是由学校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学习进程来决定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每学期制定的教学计划,从而让学生能够依据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合理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列好预习提纲或导学案,让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了解重难点,为上课做好准备。
以苏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力与运动》一课为列,在课前笔者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预习导学部分一一罗列出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
【学习目标】 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知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难点: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预习导学】
1.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三要素完全相同的力,其作用效果如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3.认真观察教材图9-7中的三幅图后,完成下列问题。
=1×103(kg/m3)=ρ水,所以得出松手后实心球会悬浮于水中。
但实际上,这道题还可以用比较法求解,即实心球完全浸没于水中,那么V排=V球,所受浮力为:
F浮=ρ水gV球=1×103kg/m3×10N/kg×0.0005m3=5N
F浮=G=5N,所以松手后实心球处于悬浮状态。
在物理习题练习中,一题多解可以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与思路,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顺利挖掘出物理量间关系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做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听讲、观察和思考而记录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它可以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是培养学生元认知技能的重要策略。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而有效地做好物理学习笔记,做到记录明晰而实用。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5
问题化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而且不同的问题化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模式,要运用好问题化教学模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需要对其概念和特性有一个深入了解;第二,要全面了解学习者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技能掌握能力。对于不同的层面的学习者可以适当地采取不用的教学策略,以便做到因材施教;第三,用心做好每次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教学设计很重要,有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内容和方法的掌握,教学评价也同等重要,通过对课堂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才能够更好地认识教师的上课质量,迅速找到问题所在,及时改正。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设计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根据问题化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化教学设计也可以通过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问题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这几个环节进行。
(一)学生特征分析
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初始能力、学生的一般特征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充分认识学生的初始能力,能够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掌握学生的一般特征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姓名、年龄、学习动机等,学生的学习风格的分析主要是由学生对课程掌握的方式来定,主要体现在学习方法的不同。特别是面对初中年龄段的学生,更加需要对他们进行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从学生的角度上来讲也可以称之为学习目标分析,即学生通过学习行为所能达到的一个目标。根据布卢姆(B.S.Bloom)的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初中物理教学的理论学习主要是根据教材上的要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对物理相关概念、原理的了解等。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操作也可以制定教学目标,某一节课学生需要练习何种技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需要进行目标设定。
(三)教学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是问题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此环节的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前后的关联。根据乔纳森(DavidH.Jonassen,2000)“面向问题的设计理论”和麦克卡锡(McCarthy,1980)的4MAT设计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问题分析:第一,认识问题。从教学目标中充分认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问题化方式来进行教学,达到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二,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分析结果,有序列地提出问题,循序渐进,诱导学生进入设定好的学习环境,构建学生的学习氛围。第三,解决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和完成目标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第四,修改问题。通过解决办法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问题的修改,将问题设计得更加合理。
(四)教学环境与资源设计
根据问题化的类型和学习目标的设定,布置相对应的教学环境。物理教学是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练习的结合,所以在设计环境和组合资源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如介绍“浮力”原理的时候,就需要用到相关的实验器材,加上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就会使得实验变得直观易懂。
(五)教学策略设计
不同的问题化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策略。一般而言,常见的问题化教学方式有讲授式、协作式和探究式。讲授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根据课程内容,一般是关于意义和概念类的良构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的安排,认真听课,学习到概念的规则,就能够完成相关的培训。协作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通过竞争、讨论、合作等放心解决问题。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习中遇到的劣构问题,这些问题用常规的概念、规则是无法简单解决的,需要进行公示的转换或者概念的深化,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解决。针对不同的问题化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1.讲授式问题化教学策略。讲授式以教师为主体,一般而言,学生只需要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懂得利用相关的公式或规则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也是良构问题化教学的一般策略。2.协作式问题化教学策略。协作式问题化教学的问题介于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之间,相对于讲授式的问题化教学,协作式相对灵活,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就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在实验操作练习中,由几位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对特定的某个实验进行学习和练习,相互竞争和讨论,得出最好的实验结果。3.探究式问题化教学策略。探究式问题化教学需要解决“如何”的问题,比协作式问题化教学更为深入、更为复杂,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步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抛出问题,第二步是学生认识问题的含义,第三步是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第四步是制定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第五步是实施方案,第六步是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的来说,探究式问题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劣构问题,问题和解决方式都比较复杂,一般而言不会一步到位就能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笔记范文6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职物理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MindMap)又称“心智图”或“脑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的思维工具[1]。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2]。思维导图作为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绘制简单、易操作[2]。思维导图通常利用不同的颜色、线条、符号,熟悉的图像等简单、基本、自然的事物,直观形象记忆知识,能把感知和理解知识联系起来,积极调动思维,提高了学习、工作的效率。自从思维导图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思维导图作为反思学习、优化思维的工具,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教师分析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条理更加清晰,备课更轻松方便,效率更高;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做笔记、复习整理知识,有利于理清所学内容的条理层次和领会所学内容的要旨精华。下面结合中职物理的教学实践,谈谈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备课中的应用
备课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前提。备课时教师必须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这就要求中职物理教师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现有的物理知识基础、学习关键点和学习能力、教材的内容和逻辑以及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策略等。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整体思维结构,能够帮助中职物理教师从多角度、多方面系统地考虑备课中的所有问题,有利于教师提高备课的效率。备课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思维导图,以备课内容为中心主题,以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为次级中心主题,再分别以学生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为中心主题继续引申,如学生情况可以引出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关键点和学习能力等,……如图1所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备课思维导图。中职物理教师通过绘制备课思维导图能够把备课中所涉及的内容、思路、方法、策略融入其中,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一目了然,有利于提高自己备课的效率和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的侧重点。中职物理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教学过程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反思。把要反思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教学的执行情况,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之举和败笔之处等等在教学反思的思维导图上展示出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清晰了,并给出相应的措施。教师经常这样做,既方便了解每一节课的具体情况又有利于对教学设计、策略等进行补充、调整和改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形象思维较为突出,这与中职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产生矛盾。因此,中职学生学习物理存在一定的困难。要想从本质上解决中职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问题,就必须改变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更是一种多角度思考、收放自如的思维方式,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相关的思维导图,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中职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导中职学生通过将自己所熟悉的事物、知识进行联想、发散思维联系到所学的物理知识之中,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构建物理知识体系,促进思维训练。
2.1指导中职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
引导中职学生预习时,从预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我的发现和问题等做出预习思维导图,如图2。让学生带着问题、疑问来听课,学习目标明确,听课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
2.2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课前已经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并做出了相应的预习思维导图,初步了解了所学物理内容的相关概念、规律以及知识梗概,了解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并在预习思维导图上标注了预习时存在的疑难点、困惑点以及对知识的拓展点。上课时,教师利用备课思维导图设计的方案进行教学,着重关注中职学生预习的疑难点和障碍点以及预习思维导图。针对中职学生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思维大碰撞,引导他们进行想象、联想,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并绘制集体的思维导图。教师板书可以采用中心主题———次级中心主题――关键词的树状结构展开,层次分明地将物理概念、规律进行有逻辑地呈现,让中职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同化、顺应和重组,有利于他们理清物理知识脉络,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化解疑难问题。中职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乐趣。也避免了传统的费时的线性记笔记方式,还不能理清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下面以“运动的描述”为例。运动的描述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所学内容有研究对象的简化(质点)、运动过程的描述(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速度与速率)、物理研究艺术(理想化模型)等基本概念。以运动的描述为中心主题、以研究对象的简化、运动过程的描述和物理研究艺术为次级中心主题,再以次级中心主题为中心继续引申……做出运动的描述的思维导图,如图3。
2.3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
复习的目的在于让中职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点,理清知识间的内在关系,重新理顺和整合所学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思维导图能巧妙地帮助中职学生在理解知识和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知识思维导图,将物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物理复习课不能由教师一手包办,应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去独立回顾、思考、归纳、整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引导中职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主动地回忆所学的物理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理清所学物理知识的逻辑关系并解决疑难问题。中职物理教师在组织复习时,引导学生去构建自己的复习思维导图。以“运动与力”章节复习为例,教师先在黑板中央位置写出复习内容(运动与力)作为核心主题;接着师生共同分析确定出几个知识点(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为中心主题(初级分支);再由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各知识点所包含的知识共同形成次级中心主题(次级分支),如运动包括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后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完善,如图4。通过教师引导中职学生对本章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建立自己的思维导图,学生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以及注意的问题,掌握物理知识并训练了思维。通过牛顿第二定律(F=Ma)为扭带把运动(a)与力(F)联系起来,构建章节知识网络,将章节所学的内容紧紧地整合一起。复习时也可以以某一学生的复习思维导图为资源,让全班同学进行补缺补漏,共同完善;或者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经过讨论、思考、协商形成集体的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复习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结构,还要重视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习题,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知识,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题目,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中职物理教师还应该引导中职学生构建课后复习思维导图。
3小结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表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表象出来,从而促进思维过程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效的思维工具[3]。它不仅适用于教师的教,更适用于学生的学[4]。特别是对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有助于他们构建物理知识网络,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但是,思维导图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应过多灌输思维导图的理论知识,而应重视引导中职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加强指导,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在运用思维导图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能用点、线、面、图形、颜色等简单、熟悉的东西来表现物理知识及其关系。这将对中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琴.谈教师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促进教学[J].学术问题研究,2015(1).
[2]高丽,孟素红.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6).
[3]汤邦彦.思维导图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