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1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77-01
0 前言
在如今的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在妇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性不强,没有真正的做到为产妇着想。另外,妇产科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工作态度懒散,由于新生儿需要全方面的护理,而护理人员的懒散的工作态度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上的问题[1]。下面就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促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进一步的提高。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主要是对产妇在手术中的相关护理以及产妇在生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一系列的护理工作。因此,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的技能。然而,在妇产科护理中很多的护理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并不是很高。在手术的护理中,护理人员要承担着一些注射药物的任务,然而一些护理人员由于业务上不熟或者执行口头医嘱出错等等[2]。将本不应该给产妇注射的药物给产妇注射了,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给产妇以及胎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是生命的伤害。另外,在对产妇的术后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中,护理操作常常出错,由于产妇在产后身体上比较虚弱,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免疫力比较差,在护理中更是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从而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但是护理人员专业操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导致在妇产科护理中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1.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在妇产科护理中,还存在着护理人员责任性不强的问题。由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低,在护理中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产妇和新生儿着想,对于产妇的一些生活上的需求不能尽心尽力的完成,护理态度不好,护理中很少对产妇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等等,从而导致产妇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不满意,也容易导致产妇在产后恢复不顺利等等。这些都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容易导致出现的问题。
1.3 医院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在妇产科医院中,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着问题。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规范,没有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的评定,没有对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态度进行全面的考察,从而出现了整个妇产科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不高,护理人员在护理中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医院的管理制度上存在着问题,没有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出现了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一系列的问题。
2 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
针对于妇产科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的情况,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针对于在手术中以及术后对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一系列的操作要点进行全面的讲述,并且在培训中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核,如果护理人员的考核没有达到标准,需要对护理人员继续进行培训,直到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全面,并且考核合格为止。从而通过这样方式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促进整个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妇产科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是职业道德素质低的表现,针对这一问题,应该组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通过教育让护理人员能够懂得自身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质,应该本着怎样的想法进行工作,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如何对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如何的针对一些产妇产后抑郁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开导等等[3]。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从而使护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个工作时应该抱着怎样的想法去工作,通过对其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促进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2.3医院加强制度管理
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都是与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关。医院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进行定期的考核,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出现问题[4]。医院不对产妇进行定期的调查,不会了解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通过定期的考核以及调查的方式了解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并且医院应该实行奖惩制度,针对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奖励和惩罚,以激励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了解到,在实际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应该积极的面对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虽然,在现有的护理水平下可能还存在着护理方面的问题,但是相信护理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龚政枫,钱培芬. 临床妇产科护理手册 - 现代医学常备系列[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2] 潘占云.妇产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8).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2
方法:通过制定管理标准,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规范妇产科护理行为。
结果:护理工作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整改措施的及时落实,能够切实的提高检查、督促及评价环节的质量,从而将护理问题解决。
结论:通过将临床实践当中的问题找出来,并且持续的改进妇产科的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充分的控制住了不良因素的发生,真正的保证了优质的妇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29-02
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对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形象以及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还是对医院服务质量加以正确衡量的一大重要标志。护理质量的优劣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而且还取决于所采取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保证护理质量不可或缺的基础就是严谨完善、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以及人们价值观念、实际需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也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1 妇产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妇产科的很多护理人员严重的缺乏必要的护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明显不足,并且护理技术水平也无法达到具体的要求。同时,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现代化护理理念欠缺,可想而知,如果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当中情绪化严重、态度差、服务差,甚至将感情和生活带入工作当中,那么势必会对护理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
1.2 护理安全控制与护理质量检查流于形式。医院妇产科的许多护理人员仅仅将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无法发自内心的热爱本职工作。与此同时,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往往是搞突击,随便乱抄妇产科护理小结、记录和计划来应付考核,医院的护理质量检查仅仅是流于形式,考核评价的具体结果无法真实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以反映。
1.3 患者需求与护理质量评价内容设置相矛盾。当前,我国很多医院现行的妇产科管理制度尚且未将患者放在首要地位,许多管理制度仅仅是为了便于医院的日常管理所设定的,没有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考虑,比如在产妇分娩时期,一般产妇本人迫切的希望丈夫能够切身的见证孩子的诞生,但是很多医院却不允许产妇的丈夫陪产。这时,即便是医院妇产科提供多么优质的护理服务,也无法切实的让产妇以及家属感到满意。
1.4 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有着过高的期望。在产妇待产时期,产妇及家属通常会非常的紧张,并且对护理人员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如果产妇在分娩的过程当中有意外发生,比如胎心异常等,如果这时护理人员没有与产妇的家属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那么产妇及其家属非常容易质疑妇产科护理人员实际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客观现实和期望之间通常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便使得产妇及其家属极易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纠纷。
2 强化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应当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及其他相关人员分别指派负责查对制度、临床教学、消毒隔离、急救药械、护理文书、规范服务、病室管理、各级护理等环节的风险监控和质量控制,从根本上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规范和完善。护士长应当始终坚持一天三查,严抓护理环节的质量,要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登记本的使用,将发现的护理问题及时的记录在质量控制登记本上,并且针对质量登记本当中的问题,及时的将自身所存在的护理问题解决,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改进,确保护理工作稳步、高效的发展。
2.2 提高护理水平。医院管理人员应当尽快的加强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护理业务知识、规章制度、专科知识、应急预案、急救技能、急救知识、护理新技术以及围术期护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根本上确保护理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以便于与不同的患者需求相满足。与此同时,还应当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责任意识,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始终以患者的切身利益考虑问题,全心全意的服务于患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才能够充分的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2.3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从某种层面上来看,妇产科的护理缺乏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医院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护理工作过程当中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将护理病例书的书写质量提高,因为在发生法律纠纷时,护理病例书是重要的法律依据,能够有助于妇产科护理安全性的提高。医院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定期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和检查,定期的进行护理部大检查,规范考核环节和评价环节,力争通过检查彻底的解决护理质量问题,从根本上将医院的护理质量水平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题,同时也是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有着直接的关系,并且护理质量的优劣也对医院的社会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医院妇产科的每一位护理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将护理工作做好,及时的更新护理知识结构,提高护理水平,将护理服务中的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始终坚持人性化的护理,以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小梅.浅议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1(4)
[2] 黄丽君.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2)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46-01
在所有临床科室中妇产科各项工作最为复杂,也是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较多的科室,单纯依靠医疗技术水平难以解决以上问题,完善护理工作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补充,针对妇产科接受治疗群体的特殊性、病情的复杂性等,我院妇产科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淡薄: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将产妇和分娩儿的健康和安全放在第1 位,对于如何处理急症等均接受过严格的训练,但却忽略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在工作中对于告知、知情权的法律问题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法律纠纷和患者隐私泄露的原因所在; 妇产科护理人员每天接诊量较大,在工作中易出现烦躁、不耐烦等情绪,这既是当前医疗资源不足造成的,同时也与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有关,当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不足、预见性较差时,患者和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如果护理人员此时沟通不够、态度生硬,极易产生护理纠纷和矛盾。
1.2 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足: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一个较为复杂和对于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个别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在实际工作不能有效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尤其是一些高危患者和新生儿,病情观察不及时、病情掌握不够,常给治疗和临床护理带来较大困难,另外,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于临床中,护理人员知识更新不足就会导致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如对新设备不会操作、对新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等,这些均存在安全隐患。
1.3 机械性损伤和药物损伤: 妇产科中常要用到一些机械设备,同时产后为防止感染等并发症要给予药物治疗,这些均存在一定的护理安全隐患,其中机械性损伤包括很多方面,也是护理安全隐患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产妇上下病床、床上自主移动均可能会摔伤,术后行动不便患者上下楼梯、如厕,或是在病房中走动都可能带来摔倒等意外,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以多在病房中巡视,发现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予以纠正。医护人员对药物性质不了解会造成在用药过程中出现失误,对以上过程监管不足会对患者产生药物性损伤,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不良反应,甚至延误临床治疗和患者病情,这些均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护理人员此时要做到认真核实用药剂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对于用药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同患者主治医生沟通,尽可能减少药物性损伤。
1.4 患者自身因素: 妇产科中患者属于特殊群体,许多患者病情相对复杂,尤其是产后虚弱和高危产妇,受医疗技术限制,患者心理和生理状态会发生较大变化,这对患者康复和病情发展均有不良影响,如产妇出院后不注意休息和进一步治疗,及时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这对于患者而言会留下健康隐患。此时护理人员既要在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也要指导患者出院后正确的自我养生和维护健康。
2消除安全隐患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的培训分为专业知识培训和法律、服务意识培训,专业知识培训就是要对护理人员加强用药、医疗器械使用等方面的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禁忌证,了解每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及基本操作流程,能完全杜绝临床护理中不出现药物和器械损伤,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另外,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和服务意识的培训,在尊重患者隐患等基本权利的基础上,尽可能为患者提供最为舒心、细微的关怀; 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安全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从入院到出院的每个环节,严格保证护理工作质量,防范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加强护患沟通: 患者安全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护患之间的沟通,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护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掌握如何防范安全事件发生,如何按照医嘱用药等均较为关键,另外,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拉近彼此间的信任感,这对于促进患者配合治疗也有积极作用。
2.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对妇产科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回头审核,发现有问题的制度及时给予修订,结合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修补安全制度漏洞和不足的地方,也可采取暗访和深入病房调查的方式,对护理人员交接班、查房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从制度上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妇产科;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措施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进步,在问医求诊时对于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代表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是患者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妇产科护士需要长期接触孕产妇,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产妇的内心思想和诉求,制定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妇产科护理中的潜在问题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问题共包括两方面。①是其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需要程度非常繁重的护理工作,工作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工作,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没有仔细、认真、严谨地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因为疲劳过度,夜间值班的护士没有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或者没有注意到细微的症状,导致产妇最终在病床上直接分娩,家属不满意,造成护患纠纷。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并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风险意识不强,所以对于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没有提前预估到,没有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断扩大。②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妇产科护理中存在质量及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专业水平。部分护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妇产科中常用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引起安全问题或者医疗纠纷。例如,护理人员在监测产妇的血压时操作是无效的,或者对产妇的病症判断不准确,这样很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子痫,引起护患纠纷事件[2]。
1.2产妇本身的问题 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每个管理细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比如,部分产妇与其家属不了解妊娠和分娩的有关知识,在日常护理中没有和护理人员积极交流,当出现的实际情况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自然会滋生不满心理与负面情绪,不仅容易引起护患纠纷,还可能由于心理状况不佳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部分产妇不重视医嘱,自行外出,很可能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事故。
1.3医院方面的问题 医院在检查和考核护理质量时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了解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做出有效改进。此外,保障顺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就是医院设备,这项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老化与性能差等问题都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如果护理人员不了解新引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不熟练,很可能发生错误操作的现象,使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2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培训护理人员 为了有效的控制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只有具备很好的专业护理技术,才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得更好。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并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因素就注定了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护理技术,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妇产科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可以为开展培训班与学习班,并且应该加大培训力度,使培训范围更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得到培训,提升护理水平。
2.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患者自从走进医院并且等候生产时,就已经将自己托付给了医院,并且对医院充满了信任。但是,在等候生产的过程中,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一旦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对生产产生一定的担忧,同时还会降低患者对医院工作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应该耐心的对患者进行产前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适当的降低压力,减少患者的担忧,让患者对医院恢复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不断的鼓励产妇,让产妇能够认可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并且给产妇讲清楚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让患者了解解决的措施,对医院和护理人员充满信心。
2.3构建安全制度,维护更新医疗设备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构建一个安全护理制度,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妇产科中,要想保证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的对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更好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从改进交接班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护理应急程序等几方面进行。为了确保医护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护理的安全进行保障,就必须构建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详细的规定医护人员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新老化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3]。
3讨论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医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该科室护理工作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均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产妇完成分娩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还可能发生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使护理质量提高,缩短产妇的恢复进程,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由于工作性质与护理操作的独特性,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明显较多,而且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严重损害了医院树立的社会形象。医院必须采用有效途径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风险意识与责任心增强,并且加强考核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认真、熟练地完成护理工作,重视护理安全,提升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5
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人民医院,云南红河 652500
[摘要]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应对管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产科护理中所存在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产科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以及实施的细则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结果 在对产科的风险管理进行强化后,其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且护理中所出现的差错、缺陷以及纠纷等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对产科的护理工作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实行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得产科中的护理风险最大程度的减少,从而确保孕产妇的护理达到安全、优质。
[
关键词 ] 妇产科;护理风险;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a)-0041-02
在护理过程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安全因素,即护理风险。在医院所有科室中,产科的风险系数最高,其护理工作与孕产妇以及新生儿两者生命紧密相关。在产科护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其风险因素无时不在,必须予以足够高的重视,并采取相对应对管理对策,从而降低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1]。现为了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应对管理措施,选取了我院产科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产科病区2000实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我院产科护理中所存在以及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对产科中的风险管理制定以及实施的细则进行相应的修订完善。
1.2方法
在我院产科接受的2000实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类,从而统计出每种风险的发生率,之后再以未实施护理风险制度之前的风险例数为空白对照组,而行产科风险管理之后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最后进行分析。
1.3 研究指标
对本院产科所出现的护理事件予以分类整理,并统计出其发生率。主要指标有:文件的不规范书写、执行制度不严谨、没有责任心、环境外因、无法律观念、技术不够硬、护理人员不足、管理因素、排班安排不合理、患者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妇产科所存在的风险
四年之中,共受理2000件护理事件,而护理风险有48件,占2.4%。在众多风险因素中,因文件书写不规范手写造成的风险事件为16件,占33.3%,排在首位,这很值得医院予以高度重视。因两个及两个以上原因造成的风险事件共11件。如表1。
2.2护理风险因素与对策
对产科中的护理工作人员,予以护理技能提升,之中极为重要的措施是培养其团队精神,使得护理人员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终共同进步。对护理人员实行团训时,应协助各个成员,使其明白,在护理团队中,其价值是极为重要的,都是缺一不可的。使护理人员养成积极的工作心态,并将其个人价值观同整个
护理团队的共同目标密切结合,让其以良好心态,去完成相应的护理内容,并应使病人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逐渐提升。在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时,应更加注重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将其道德素质摆在第一位。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在应用熟练护理技能进行救助时,还应该以良好态度对待患者及其家属,此点特别重要。与此同时,还需提倡医护工作人员做到互相协作以及合理沟通,进而更好为患者服务[2]。
2.3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之前与之后的结果比较
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之前,一共护理患者1200例,这之中出现36例护理风险;而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之后,共护理患者800例,其中出现护理风险有12例,具体情况如下表2。
从以上可知,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度之后,发生风险事件的比率明显下降,管理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产科是医院护理纠纷事件的高发部门,随着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怎样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及避免护理差错,降低风险发生率,是目前护理主管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现为了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总结出应对管理措施,我们做了此次研究。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共发生48例护理风险事件,其中文件的不规范书写所引起的有16例,占总风险事件的33.3%,排在所有因素的首位。因此,致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众多因素之中,最为主要的是由于文件的不规范书写所致。此外,由于管理因素、排班安排不合理以及护理人员无责任心等原因也占有很大比率。在产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之前,发生了36例护理风险事件,占总风险事件的75%;而实行风险管理机制以后,仅有12例风险事件发生,占25%。因此,实施护理护理风险管理机制,能够明显降低风险发生率。
具体风险应对措施有以下几点:①强化以人为本规范管理,协调好人力资源[3]。对于离职护士,医院要予以重视,并及时做好补充工作,从而加强护理团队内部稳定性。护理主管部门不仅要对在岗护士予以关心,还需对因病而休假的护士积极关心,使护理团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进而提高团队凝聚力。②加强带教及培训。对于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带教及培训工作,重点在于:使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③重视护理细节,规范护理工作。在医院,妇产科的责任重大,且风险性高。尤其是护理的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若每个细节出现失控以及忽视,均有可能导致护理风险发生。因此,护士长需做好重点以及细节管理[5]。④护理文书应规范书写以及管理。在护理风险事故发生之后,护理文书成为举证责任的直接依据。因此,护理文书必须做到记录及时、真实、确切、完整,且无涂改。所以,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应先安排资历较深的护士。而新上岗的护士,不可直接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应先写草稿,在让其带教老师进行修改,最终再正式书写[6]。⑤强化查对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护理缺陷以及差错,通常是因为查对以及交接的不到位所致[7]。因此,为了防止这类意外的发生,就必须将查对制度以及交接制度做到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在产科中,护理风险是无时不在的,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有对产科的护理工作所存在或是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实行可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能使得产科中的护理风险最大程度的减少,从而确保孕产妇的护理达到安全、优质。
[
参考文献]
[1] 侯艳青,张彩霞.对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思考[J].当代医学,2010(1):117.
[2] 韩媛媛.浅谈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J].当代医学,2010(1):99.
[3] 孔福仙,何松明.基层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0(2):362-363.
[4] 王素美.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淮海医药,2010(1):74-75.
[5] 周莉.预防性控制在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04-105.
[6] 张凤玲,蔡顺云,张广莉.22例护理用药风险分析[J].现代医院,2010(2):107-108.
妇产科护理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院内感染;妇产科;病房;危险因素;护理;综述
妇产科由于其特殊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院内感染。可能造成妇产科感染的因素较多,国内外文献报道也较为一致,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妇产科综合病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高危患者的院内感染防治提供依据[1]。医院感染一直是医院管理过程中难以克服的困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病房的住院人数不断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增多及侵袭性治疗方法的普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切实加大医院的院内感染防护力度,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减低妇产科综合病房感染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2]。全面、长期、系统、有计划地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病原体、耐药性的流行病学监测,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职责与目标[3]。护理管理与干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临床护理的各项操作技能,有效及有针对性的采取控制措施及对策,并根据各项措施防治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及评价,从而可达到有效控制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4]。本研究通过综述近年来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危险因素,并整理临床报道的护理干预措施,为妇产科病房院内感染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1院内感染在妇产科综合病房中的危险因素
1.1妇产科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部位
泌尿系感染是妇产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组成,由于妇产科患者在住院期间40%左右需要进行导尿,该部位的感染是妇产科院内感染获得的主要原因,产科术后一般留置导尿管,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因此建议一般术后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一般不应超过24h[5]。研究发现妇产科泌尿系感染多数有导尿史,导尿属于侵入性的操作,手术后留置导尿管,由于患者的配合等问题容易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加上导尿管在尿道中的刺激可引起尿道黏膜炎症,加上护理不当或者操作不规范等,都可能会造成妇产科住院患者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导尿管的使用不当占尿路感染发生率的首要因素,且随着导尿时间的延长,感染率随之增加[6]。呼吸道感染同样也是妇产科感染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形式,由于妇产科综合病房的住院患者大多数经历了手术或分娩,机体虚弱,免疫力下降,若加上老年化,老年妇科患者的器官老化,细胞免疫力下降,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降低,加上妇产科手术麻醉方式多为全身麻醉,需要进行各种插管等侵袭性操作,容易破坏会厌部的正常屏障功能,损伤呼吸道诱发感染的发生增加[7]。产科患者由于传统的产后习惯,在月子期间紧闭门窗,导致空气的流通降低,加上产后探视人员较多,导致病房内的空气混浊,容易带入致病菌,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升高。
1.2妇产科病房感染与年龄及住院天数的关系
大量研究报道,妇产科医院感染病例当中年龄大于50岁的感染病例要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各方面器官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带病菌,发生院内感染率明显增高,老年患者是妇科感染的高发人群。而产科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并不明显,无显著相关性[8]。研究表明,妇科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为8.56d,发生院内感染后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2.69d,明显高于未发生感染的住院天数;产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4.85d,发生院内感染后住院天数为10.36d,感染后明显增加了住院天数[9];另外研究发生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率越高,随之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增加[10]。
1.3收治患者的病情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关系
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妇产科院内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化疗患者是妇产科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妇科肿瘤患者是常见的收治患者,需要化疗药物治疗的妇科患者,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同样的杀伤力,因此化疗对机体的影响及损害极大,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长期化疗治疗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感染途径多通过黏膜和皮肤感染[11]。妇产科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较重,且病种多样,合并症的妇产科产妇在妊娠期间和分娩期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如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妊高症的低蛋白血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加上需要激素治疗,均可增加院内感染的可能[12]。
1.4手术切口的感染与妇产科院内感染的关系
妇产科综合病房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较高的院内感染风险,手术切口与外界接触,容易导致病毒、细菌的侵入,诱发院内感染的发生。另外孕妇无节制饮食,体重增加,腹部的脂肪组织增厚,容易发生术后脂肪液化,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另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运用,增加了耐药的风险,给院内感染的治疗带来了难题[13]。
2妇产科院内感染的护理干预
2.1建立健全医院妇产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制度
妇产科综合病房是发生院内感染较高的科室,由于患者的特殊性给院内感染防控带来了困难[14]。护理管理是医院院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妇产科综合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制定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规范护理操作,确保每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给患者护理实施无菌操作,减少术后住院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时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感染的风险,并作出及时的处理及日常的消毒杀菌工作,确保妇产科综合病房处于洁净状态。护理人员在整个院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主要治疗与操作的执行者,应当做好仪器、设备的消毒工作,制定好规范的探视制度,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及探视时间,加强探视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减少外来人员与患者的接触,做好护理与清洁工作[15]。
2.2加强妇产科综合病房的感染防范护理管理工作
为了防范术后的泌尿系感染,对能进行自行排尿的患者应当尽量减少导管插管,若需要必须进行导尿的患者,应当做好导管护理工作,插管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损伤尿道黏膜,导管尽量选用硅胶导管,并且合适的型号,减少对黏膜的刺激。避免使用密闭式导管系统的打开和分离[16]。护理人员应当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减低尿路感染的发生,对不重视个人卫生的患者,应当给予特殊的护理,督促患者进行个人卫生的清洁工作,及时更换衣服,加强会的护理,保持该部位的清洁,对尿道进行擦洗减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可能。对每个病房应当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常规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改善整个综合病房的环境,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机率,并让护理工作者每天对病区进行有效氯消毒,做好空气及病房公共设施的消毒擦洗工作。每天定时机械通气换气,保证病房的清洁,减少细菌及病毒的滋生。定期进行空气的消毒,保证空气的洁净,预防呼吸道感染。对需要气管及尿道插管的患者,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熟练,避免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过失而造成呼吸道或尿道的损伤。对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由于术后麻醉、伤口疼痛等限制患者的咳痰,容易诱发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协助患者翻身,通过拍背促进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协助排痰[17]。对于存在高危感染风险的患者家属,应尽量减少探视时间,避免增加院内感染机率。对化疗患者应当加强口腔护理、饭后漱口等护理,住院期间给予患者优质护理,负责患者的饮食、活动及相关护理措施的落实,协助患者按时完成治疗,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及时处理各项并发症,给予积极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8]。
2.3妇产科病房合理管理患者分布
为了便于管理,应当合理安排分区及床位分布,同一类型的患者入院时应当尽量安排在同一病房,对于免疫力低下、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当尽量给予单人病室或者人员较少的病室,对于危重患者,已经感染了致病菌的应当单独安排,对于传染性较高的患者,应当单独隔离。患者分布的合理可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19]。
2.4做好与妇产科综合病房患者的沟通与宣教工作
在妇产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宣教力度,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感染防范意识,告知患者治疗的整个流程,如手术流程、术前准备、术后康复中的各项康复训练措施,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微的护理,并加强自身的防护,减少细菌对伤口的侵入,造成感染,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减少探视人员的探视时间及人数,尽量避免外界病菌的带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得到患者积极的配合,可有效促进妇科综合病房的院感管理[20],以利于患者的康复。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