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1
【摘要】对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案,根据园林植物配置应用方案原则,结合实地调查、科学研究,采取折算费用法、增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指标、缩短工期节约固定费用、缩短工期的生产资金节约额等合理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然后对比、论证,寻求最佳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案,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劳动消耗和缩短工期、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方案;经济分析
【Abstract】Garden plants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options to configure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garden plants, combined with field surveys,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ake conversion cost method, incremental analysis, labor productivity indicators, reduce the duration of fixed cost savings and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capital such as saving a reasonable amount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and then contrast, argues that finding the best configuration of garden plants, so as to achieve to ensure project quality, reduce project cost, consumption and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labor saving and improve overall economic landscape construction effects.
【Key words】Garden plants; Configuration; Economic analysis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园林植物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在园林工程建设领域,园林植物配置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施工、观赏性强的分部工程。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同时也要求我们把这些园林植物应用于园林工程建设之前,不仅要求我们实地调查、科学研究,更需要我们对此提出合理的技术经济分析,通过分析、对比、论证,寻求最佳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案,从而达到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劳动消耗和缩短工期、提高园林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果的目的。
1.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方案原则
在园林工程中,植物材料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在设计上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因为它可以创造空间、界定空间边缘,能够增加环境色彩、提供观赏休憩、塑造空间个性。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它不仅随着季节的变换产生不同的风景艺术效果,而且随着植物物候期的变化,其形态、色彩、风韵也各不相同,故在园林工程设计的植物配置方案中,更要重视植物的造景特色,做到主题突出、层次清楚、特色鲜明,具有完整的主调和基调,造成既有变化又有完整统一的绿色环境,足以产生和谐的艺术效果。
1.1符合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进行园林种植设计时,首先要从该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园林绿地功能很多,具体到某一绿地,总有其具体的主要功能。如街道绿化的主要功能是蔽阴,医院、工厂、庭院的主要功能是防护和噪声隔离,综合性公园要从多种功能出发,有集体活动的大草坪、有遮荫的乔木、有艳丽气氛的成片的花灌木,有安静休憩的密林、疏林等。
1.2考虑园林艺术的要求。
首先总体布局上要协调,根据局部环境和在总体布置中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其次考虑四季景色的变化,可分区分段配置,使每个分区地段突出一个季节植物景观主题,在统一中求变化,在重点地区、四季游人集中的地方,应四季皆有景可赏。第三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的效果。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来配置,如鹅掌楸、马褂木主要观其叶形,桃花、紫荆、丁香主要春天赏其色,桂花主要秋天闻其香,成片的松树形成“松涛”是闻其声。第四配置植物要从总体着眼。平面上要注意配置的疏密和轮廓线,竖向上要注意树冠线,树林中要组织透视线。不仅要重视植物的景观层次,还要注意植物种植方式的配置,切忌苗圃式的种植。配置植物要处理好与建筑、山、水、道路的关系。植物的个性选择,也要先看总体,如体型、高矮大小、轮廓,其次才是叶、枝、花、果。
1.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
按照绿地的功能和艺术要求选择植物种类,如行道树满足主要功能的同时,要选择树干高、易成活、生长快、适应城市环境、耐修剪、耐烟尘的树种。绿篱要选择上下枝叶茂密、耐修剪能组成屏障的树种。种在山上、高速公路护坡的植物,要耐干旱、故土能力强。水边植物要耐湿,且与水景相协调。纪念性园林中,可以种些象征纪念对象性格的树种和被纪念人所喜爱的树种等。
要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是植物能正常生长。一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种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基本得到统一。二是为植物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选择植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采用引种驯化成功的外地优良植物种类,或能够创造满足所要求生态条件的外地植物。
1.4种植的密度和搭配
植物种类的密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绿化功能的发挥。一般常用快、慢长植物适当配置的办法来解决远近期过度的问题。树木配置时,要注意和谐,渐次过度,避免生硬,应兼顾快长树与慢长、,常绿树与落叶树、乔木与灌、观叶与观花数的搭配。植物配置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具体条件,确定树木花草之间的合适比例。此外,种植设计时还要考虑保留、利用原有树木,尤其是名贵古树,可在原有树木基础上搭配植物种类。
一般来说,在保证风景园林功能和质量、不违反劳动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原则下,经济合理是选择植物配置方案的主要原则。所谓经济上合理就是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质量、工期、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经济上合算的方案。根据不同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案使用不同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常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有折算费用法、增量分析法、其他指标分析法。
2. 园林植物配置应用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方法
2.1折算费用法
2.1.1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条件下。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2.1.1.1采用的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式1比较各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
式1:Zj=Cj+Pj · ic
式中:Zj——第j方案的折算费用
Cj——第j方案的工程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费、生产工人工资及附加工资、设备的使用费及修理费、设备的折旧费、施工设施(洒水车、吊车等)的成本或摊销费、防治施工公害及其费用、管理费等。
Pj——第 j 方案的投资额
ic——基准投资收益率
该式应用较广泛,因为在采用某一植物配置方案时,往往是通过一次性较大的投资(如用低矮地被植物替代冷季性草坪),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降低经常性费用的消耗,取得经济效果。
2.1.1.2在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时,可以通过式2比较各方案工程成本的大小选择方案。
式2:Zj=Cj Cj=B+a.x
Bj——第j 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额
aj——第 j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成本
x——种植的数量(面积)
上式也可按单位产量工程成本进行比较。即C'j=aj+B/x
式中C'j——第j 方案的单位产量工程成本。
在多方案比较时,可以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作为评价准则,选择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折算费用方法简单,评价准则直观明确。
2.1.2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如今有些植物配置方案不仅具有绿化功能,还结合生产大量销售为目的,如经济观赏园、中草药植物园等等。针对这一类方案,通常可用式3数学分析的方法和图解的方法来进行。先要列出对比方案的工程成本,即C1=B1+a1x
C2=B2+a2x
根据上式计算结果,绘出对比方案的工程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a1,a2——I1,I2方案的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
当产量X>X0时,方案I2 优;当产量X
2.2增量分析法。
在分析评价植物配置方案时,常常会遇到新优地被植物、新抗病虫树种、新优花灌木等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额较大的方案,年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较低;而对比“旧”方案的一次性投资额虽较低,但其年经营成本较高的情况。此时可用增量投资分析来对方案做出评价。即通过计算增量投资收益率和增量投资回收期,以此判断对比方案相对经济效果,据此选择方案。
2.2.1增量投资收益率。就是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
设I旧、I新分别为旧、新方案的投资额,C旧 、C新为旧、新方案的经营成本。
如I新.>I旧,C新
R(新-旧)为:R(新-旧)= C旧 -C新I新-I旧×100%
当R(新-旧)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表明新方案是可行的;当R(新-旧)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时,则表明新方案是可行的。
2.2.2增量投资回收期。即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上的节约来补偿其增量投资的年限。
当各年经营成本的节约(C旧-C新)基本相同时,其计算公式为:Pi(新-旧)= I新-I旧/C旧-C新
当各年经营成本的节约(C旧-C新)差异较大时,其计算公式为:(I新-I旧)= ΣPi(新-旧)i=1(C-C)
计算出来的增量投资回收期,若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此时,新方案就是可行的,反之,新方案不可行。
2.3其他指标分析
2.3.1劳动生产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由下式计算:Pj= QjMj(1+aj)
Pj ——第j 方案的工人劳动生产率;
Qj——第j 方案的产量;
Mj——第j 方案所确定的生产工人人数;
aj ——第j 方案的辅助工系数。
2.3.2缩短工期节约固定费用。由于缩短工程工期节约的固定费用可按下式计算:Gj=Bj(1-TjT0 )
式中:Gj——第j方案缩短工期节约的固定费用
Bj——第j方案工程成本中的固定费用
Tj——第 j方案的工期
T0——预定工期(或合同工期)
2.3.3缩短工期的生产资金节约额。因缩短工期而减少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额可按下式计算
Fj=fj(1-TjT0)
式中:Fj——第方案缩短工期生产资金节约额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 环境价值 递增速率 经济损益分析 费用与效益
1 环境影响价值的特殊性
环境的价值与人类的健康价值密切相关联的[1-2]。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人体健康损害,控制污染的主要效益是健康效益。据Freeman1978年美国从控制环境污染获得的总效益中,健康效益占64% ;同年从控制大气污染获得的总效益中,健康效益占73% 。而人类的健康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尤其是人的生命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环境的价值也是随时不断递升的。这就是环境价值的特殊性,这一点也极易被人们所忽视。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往往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将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设定为每年10%~20%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与人类的健康价值不断递增的规律相符合的,因此我们可以设定环境影响价值递增速率(用β来表示)来表征这一现象和规律。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这主要基于两点:一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的重要性是与日俱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对环境的依赖性也不断提高,环境越来越密切的作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人类愈来愈在意环境的舒适度、生活的享受度、人和环境的适合度;人类和环境的共存形式在不断变化;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活动产生了一些新的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后,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二是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也是与日俱增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环境影响的认识也是逐步提高的,人类对环境和环境资源的安全性的重要性认识是与日俱增的。例如,有些影响可能是比较大的,但以前没有认识到或人们对该影响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岐,但现在我们有确切和清晰的认识。 由于我们认识上的限制、时间限制、数据限制、评估技术上的限制或者预算限制,有些大的环境影响难以定量化,有的环境影响难以货币化,这些影响将被筛选出去,不再对它们进行经济评价,但在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这些环境影响又可以定量化和货币化,就完全可以对它们进行经济评价了,而且这种环境影响的经济量可能很大。因而环境影响的价值也是与日俱增,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观点来重新认识环境影响的价值。
2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修正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为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就是要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分析(即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这里,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的是环境成本,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的环境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又称国民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中使用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它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评价项目、规划或政策对整个社会的净贡献。它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分析的扩展和补充,是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项目等的外部费用(环境成本等),并对项目中涉及的税收、补贴、利息和价格等的性质重新界定和处理后,评价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费用效益分析的第一步要把估算出的环境成本(环境损害、外部费用)计入现金流出项,把估算出的环境效益计入现金流入项。
第二步是计算项目可行性指标。在费用效益分析中,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有两个最重要的判定指标:经济净值、经济内部收益率。
经济净现值(ENPV):
ENPV =(1)
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项目计算期(寿命期);r―贴现率。
经济净现值是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贡献的绝对量指标。它是用社会贴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效益折算到建设起点的现值之和。当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做出净贡献,即项目是可行的。
实际上,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将估算出的环境效应价值从现金流入量中分离出来单列,即CI分为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I环,作为环境效应价值)和非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I非);将估算出的环境成本价值从现金流出量中也分离出来单列,即CO分为环境现金流出量(记为CO环,作为环境成本价值)和非环境现金流入量(记为CO非);(CI-CO)分为环境净现金流量[记为(CI环-CO环)]和非环境现金流量[记为(CI-CO)非];即:
CI = CI环 +CI非
CO = CO环 +CO非
(CI-CO)=(CI环-CO环)+(CI非-CO非)
由于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环境净现金流量应加上每年的递增项(1+β),故有:
FV{ CI环 } = PV{ CI环 }
FV{ CO环 } = PV{ CO环 }
FV{ CI环-CO环 } = PV{ CI环-CO环}
式中:PV{ CI环 }―环境现金流入量现值(present value);FV{ CI环 }―环境现金流入量未来值(future value);PV{ CO环 }―环境现金流出量现值;FV{ CO环 }―环境现金流出量未来值;PV{CI环-CO环 }―环境净现金流量现值;FV{CI环- CO环 }―环境净现金流量未来值; β―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t―项目期第t年。
若取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β=10%,则现在环境净现金流量为100元,10年后环境净现金流量为260元;60年后环境净现金流量为30303元。
由于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我们可以对(1)式进行修正。(1)式可修正为:
ENPV = +
= +
(2)
(2)式中β是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一般情况下,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β是大于贴现率的,而且是大于通货膨胀率的,因此根据(2)式,只要当年的环境净现金流量是正值,以后每年都是逐年递增的。
由于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因此环境净现金流量应加上每年的递增项(1+β),故(3)式修正为:
+ =0(3)
选择一个高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β时,由(2)式和(3)式可见,未来的环境效益对现在来说就变大了;同样,未来的环境成本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这样,一个对未来环境造成长期破坏的项目就不容易通过可行性分析,一个对未来环境起到长期保护作用的项目就容易通过可行性分析。高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极利于环境保护。
进行项目费用效益分析时,只能使用一个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和贴现率。为考察环境影响对贴现率的敏感性,可在敏感性分析中选取不同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和贴现率加以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环境影响价值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通过分析和预测一个或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项目可行性指标的变化幅度,判断该因素变化对项目可行性的影响程度。在项目评价中改变某一指标或参数的大小,分析这一改变对项目可行性(ENPV,EIRR)的影响。
费用效益分析中,考察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时,可以着重考虑分析的指标或参数有:环境影响的价值(上限、下限)。
例如,在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时使用15%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计算出项目的一组可行性指标;再分别使用10%、8%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重新计算一下项目的可行性指标,看看在使用不同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时,项目的经济净现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是否有很大的变化,也就是判断一下项目的可行性对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的选择是否很敏感。
4 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修正
对量化的环境影响进行货币化的过程,是损益分析部分中最关键的一步,也是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核心。在前述的推导中可以发现和得出结论,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在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价中绝不能以现在的环境评估价值一成不变作为将来的环境价值进行套用,否者,会造成极大的误差,得出错误的结论。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最后一步,是要将环境影响的货币化价值纳入项目的整体经济分析(费用效益分析)当中去(这种货币化的环境影响价值是逐年递增的),以判断项目的这些环境影响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项目、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在这里,需要对项目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其中关键是将估计出的环境影响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纳入经济现金流量表,需注意这种环境成本与环境效益是与日俱增的。
计算出项目的经济净值和经济内部收益率后,可以做出判断:将环境影响的价值纳入项目经济分析后计算出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是否显著改变了项目可行性报告中财务分析得出的项目评价指标?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可行性评价指标?将环境成本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后,是否使得项目变得不可行了?以此判断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可行性。
在费用效益分析之后,通常需要做一个敏感性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对项目环境计划执行情况的敏感性、对环境成本变动幅度的敏感性、环境价值的递增速率、对贴现率选择的敏感性等。
5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时,要注意到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高的环境价值的递增速度有利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经济分析;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活动。为了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项目负责人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前,经过一定的分析,为项目投资者提供诸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如经济风险、运作方式等。同时,它也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并研究。
一、经济分析的内涵剖析
第一,经济分析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就是按照国家财税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分析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投资、收益等方面信息,从而为项目承担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员能够对项目相关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项目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分析面对多变环境时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第二,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分析人员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以提供有效决策为目标,对项目相关的财务进行评价。其基本的步骤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够的基础数据。经济分析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据与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估算。因此,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编制相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同时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和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到的财务情况作出评价。再次,以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一些不确定性方面的经济分析,包括该房地产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根据财务评价方面的结果,做出该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决策。
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
第一,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员要对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开发费进行估算。土地开发费主要包括:出让金额、土地转让费用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装补偿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开销费用等。其次,分析人员要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进行估算。公共配置设施费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营业的一些公共设施而产生的一些费用。另外,还有房地产项目当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费、建筑勘测设计费以及城市建设费用等。
总之,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
第二,项目销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最终肯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项目销售收入是房地产项目保证收益的前提。销售收入方面的预测要在充分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完成,可以根据房地产公司以往的销售业绩,利用相关方法,对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未来销售状况有个合理的预测与估算。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确与销售价格有关,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种定位法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多种定位法的组合。如常用的定价法有:成本导向定价法、客户导向定价法以及竞争导向定价法。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分析人员可以根据竞争导向定价法实现销售价格的确定。因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成功,一方面可以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房地产公司可以根据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项目销售价格是稍高于还是稍等于同类竞争者。确定某房地产的比准价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价价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比较的实例个数,mi表示第n个比较实例的可比价格。一般在房地产销售定价的过程中,根据公式①确定最后销售价格外,还要进行诸多方面的判断,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终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如要考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营销状况、要考虑外界宏观环境对价格的动态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状况等。
第三,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项目营业税、建设过程中的维护税、土地增值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地上附有物,而获取增值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所交纳的税。但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增值税只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完成,并且销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计算,所以可以在实际销售之际按销售额的1%实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统一进行计算后补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利润的征收税。一般是以25%的利率进行征收,但对于一些利润较少、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额度,而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新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免所得税。
第四,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主要涉及到盈亏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论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而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风险。
三、总结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为了让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有效,财务数据方面的估算和预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评估预测时,应该尽可能地因不同人、不同方法而造成的估算预测结果的不一致性,或者差异过大。因此,在经济分析时,应该明确不确定的因素,估计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决策的可靠。
参考文献:
1、郭丹,李菲.成本管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2、胡晶,赵彩霞,文安福.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08(10).
3、黄永根.价值工程及其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0(8).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Bootstrap;小样本;经济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211-02
1 什么是Bootstrap方法
Efron(1979)提出的Bootstrap方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模拟方法,用于统计推断。基本思想是:仅仅利用样本数据并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重抽样,每一次抽样可以得到一个Bootstrap样本,然后根据Bootstrap样本来计算统计量和估计总体的分布特征,而不对模型做任何假设。因而是一类非参数的蒙特卡洛方法。
实际当中,总体的量远大于抽样的量。一组样本可记为:X1,X2,…,Xn。假定我们做了一次实验,得到了一组样本的具体值:x1,x2,…,xn,这就称为样本的一次“观测值”。问题是得到这组样本观测值后,我们能干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是需要区分背景的,如果总体分布已知,那么剩下的任务就是估计参数,然后根据这个分布来进行参数检验。但如果我们连“总体”的分布都不知道,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首先是要去检验一下总体可能是什么样的分布,比如:假设它是正态分布,再去验证对不对;又比如去推测总体的均值等。所有这些,都是属于非参数统计的范畴。
对于经典的计量分析,基于传统的渐近理论要求样本数据要达到一定的容量。而且随机干扰项ui应满足零均值,同方差,无序列相关,另外还要服从正态分布,即:ui~N(0,σ2)。假定现在得到一组小样本:X=(x1,x2,…,xn),并且其分布未知,那么传统的计量分析的结论将变得不可靠。而Bootstrap方法的优点就在于此,它利用唯一的样本来进行重抽样,相当于进一步发掘样本所含信息,从而也可看做是一类数据挖掘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样本容量过小带来的不足;而另一方面,由于是将样本看成一个“伪总体”进行抽样,它和总体有类似的特征,所以也无须知道总体的分布;最后,因为无须标准误差的理论计算,因此,也就不需要关心估计的数学形式有多么复杂。
2 Bootstrap方法的基本思想
上表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GDP是FDI的Granger原因,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FDI是GDP的Granger原因。这种影响是双向的。Granger 非因果关系检验广泛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但由于其检验结果常因为滞后期的不同以及所取数据的时间段不同,或因为数据的非平稳,而变得不可靠。所以这种检验需要比较谨慎。一般认为应当使数据平稳,并具有协整关系的情况下,比较多个不同滞后期,才可以做出较为可靠的结论。而本文的Bootstrap方法则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属于非参数统计的方面,尤其是总体分布未知而样本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该方法的结论较为可靠。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经济水平;主成分分析;SPSS统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51-03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各行业、各部门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对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有利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调控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湖北省孝感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城市,处于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实现孝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有必要采用数学的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了解孝感市近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孝感市近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孝感市近5年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并从比较分析中找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找出优化经济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给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指标的确定
2主成分计算的方法步骤、程序设计及结果分析
应用相关矩阵方法计算主成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原有指标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其相关系数矩阵R;
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具体操作步骤:
(1)选择菜单AnalyzeDate ReductionFactor;
(2)把参与主成分分析的10个指标变量选到Variables框中;
(3)在Factor窗口中单击Descriptive按钮,依次点选Initial solution,在Correlation Matrix框中选Coefficients,点击Continue;
(4)在Factor窗口中单击Extraction按钮,在Display框中选中Unrtated factor solution和Scree plot选项;
(5)在Factor窗口中单击Scores按钮,选中Save as Variables项和Display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
(6)保持其他默认设置不变,点击OK。
SPSS系统默认从标准化后的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求解主成分,因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下用到的各主成分、特征根、特征向量及相关数值都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
通过上表以及SPSS系统的操作,可得下面的图表(分析结果图)。
考察表2,根据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所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要大于等于85%),前2个主成分可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8.58%的信息,而从第4个主成分到第10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提取前二个主成分从总体上看,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主成分分析较为理想。
考察表3,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主成分以后的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已经成为可被忽略的“高山脚下的碎石”,这能够直观地看出,提取两个主成分为宜。
考察表6,第一主成分对所有的变量(除X、X外)都有近似相等的正载荷,系数都在0.105附近,可以认为是对所有经济指标的度量,反映了孝感市总的经济水平情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总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第二主成分在变量X、X上有较高的正载荷,在变量X、X上有较高的负载荷,在其余变量上有较小的正载荷或负载荷。可以认为这个主成分是用于度量第二产业工业对经济水平的影响。所以第二产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环境中的增长能力因子,提高第二产业工业的产值可以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可见,第一主成分反映的信息不但全面而且集中,它反映的是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基础因素,有效提高这10个指标的发展,就可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二主成分虽没有第一主成分反映的信息那么集中,但从因子载荷最高的两个指标,X、X仍可看出它是经济环境中的增长能力因子。提高工业、制造业产值可以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实际情况也说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其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就会相对落后一些,所以总的经济水平比较低。
3分析与建议
3.1孝感市目前的经济状况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第一二三种产业比较均衡,但农业发展相对于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发展态势良好。如2007年全年生产总值480.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09.1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产值190.87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80.78亿元,增长14.3%。
3.2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地区生产总值(GDP)即经济总量不大且增长速度缓慢
从原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3年的GDP总量为343.55亿元,2007年是480.79亿元,5年间只增长了137.24亿元。为此,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孝感市投资增长速度不快
2005年投资增幅达到16.5%,2007年达35.6%,投资增幅低于同时期湖北省平均水平。投资增长不快主要原因是缺少大项目支撑,特别是过10亿、50亿的项目。如黄冈市火电项目投资就有220亿元之多。荆门也有总投资48亿元的火电扩建项目。但孝感市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不超过5亿元,全市自1998年总投资19亿元的黄麦岭矿肥结合项目投产以来,一直没有投资过10亿的大项目。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孝感市作为一个目前劳动力低成本和工业化还不够发达的地区,社会购买力还很有限,产业水平还不高,很难形成以消费和出口需求为主体的增长机制。因此,一段时期内我市的增长机制必然是一个以投资拉动为主体的增长机制。为此,抓投资、抓大项目是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力,也是增强我市未来发展后劲的关键,大招商、招大商,才有大发展,让更多的企业落户孝感。
(3)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从全国来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从孝感市的产业结构上看,2007年产业结构比为22.7∶39.7∶37.6,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缓慢,这种农业偏高的结构,决定了孝感市经济实力较弱,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穷市的现状。因此,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就不能解决农民向城镇聚集,实现城镇化,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强市先强工业,要把工业作为发展我市经济的主要思想。一是孝感市现有工业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吸引新的工业企业到孝感落户。
参考文献:
[1]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统计资料.孝感统计年鉴(2003~2007)[M].孝感:孝感市统计局,2003-2007.
[3]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孝感市政府网[EB/OL].
[5]梁晓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0,(2).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ANG Cheng-yi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Xiaogan University, Xiaogan 432000, China)
经济分析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互动媒体 西方经济学 教学设计 方法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244-02
一、前言
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其作为大学财经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整个教学阶段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及知识结构十分庞大,因此导致学生学习无味、中途放弃甚至厌学等普遍性教学问题成为我国高校教学的突出性题。在此形势下,不断提高各大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探索一种既符合时展规律又符合师生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
特别是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互动媒体技术也深入、广泛在高校教学课堂中使用。但是,这种深度教学一般只在高校的PPT课堂教学中使用,因此定位不准确及设计制作突出性和目的性不强等问题,使PPT教学媒体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互联网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全面提高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枯燥、知识理论复杂、学生互动参与程度低等特点,作为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教师,需要立足于高校实际,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成长规律,采用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浅显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我国高校教学事业不断发展。
二、互动媒体下的教学优势分析
其实,互动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英文字母“Multimedia”,即多媒体。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课堂教学逐步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互动媒体的本质属性就是信息的友好交互及不同交互对象之间的信息展示,通过远程技术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尽管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及网络化和信息化,但是在信息的双向交互及信息传播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师单方在传递信息,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所以,面对主流形势下的信息沟通与人机交互实践,要想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双向信息交流中发挥最充分的作用,必须通过“人”这一最核心的交互主体,采用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不仅要使教学媒介服务于教学过程,还要使教学对象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教学媒介。
而互动媒体下的研讨式教学方案设计的核心,就在于通过具体的科学教学交互活动安排,从而使师生充分利用数据互动媒体设备与信息资源,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具体而言,从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目的来看,其已突破了传统封闭式及单向性教学模式,使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三、互动媒体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方法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整体设计方法
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的整体设计方法主要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对教学总体方案进行科学设计。通过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设计,从而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进而结合相关的教学课题去设计所需要及必须经历的教学情境。在此交互设计过程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全面熟悉所有教学流程,因此使教学的任务更加明确,使教学的目的指向性更强,更有利于学生在后续教学实践环节展示自己的专业才能。在此过程中,通过教学情境预设,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及课堂教学群体之间的经验分享提供了良好的渠道。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旨在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同时为共同制动教学目标、计划及优化教学流程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如下图为互动媒体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案总体设计构架: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交互的媒介设计
交互学习中核心是师生,基础是媒介。因此,交互媒介工具设计需要进一步明确师生之间应该使用哪一种互动媒体及哪一种课堂教学的信息展示工具更为合适,同时要结合教学特点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选择恰当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工具及行为管理评价工具。信息展示工具的功能,在于使学习者能够以恰当的身份及方式去接触和介入、加工、甚至内化教学信息内容。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信息沟通工具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责任意识,使之能够以教学主体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环节始终,从而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交互体系。这就要求在互动媒体设计过程中,选择具体的信息通信工具及信息共享工具和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协同学习的工具。与此同时,需要科学选择教学管理评价工具,通过不断优化设计,能够对互动媒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积极评价,从中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建议,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调整。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交互的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信息资源,从而对教学中所涉及到的信息资源目标内容、支撑内容、交互规则等进行科学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互动媒体下的交互内容设计,首先需要学习者充分了解教学的目的,从而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源与信息,并逐步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设计者而言,首先需要对交互性学习中的学习资源类型、学习资源具体来源及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进行科学归类总结,以此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在互动媒体下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重大作用。
在此过程中,学习者需针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从而设计相关的支撑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自我独立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需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和建议。除此之外,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要对相关的活动进行风险控制评估,并提供相关的可供参考借鉴的(包括行动操作手册以及教学互动方案指南在内的)交互规格说明。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尽快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以评促教。
(四)西方经济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设计方法
互动媒体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设计,师生交互设计是重点。而人际交流与沟通的核心依然是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突出学生的的学习认知能力,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及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和情感交流态度的变化记录等。在互动媒体环境下,教师与学生共处于同一个教学维度中,因此互动媒体可发挥其良好的交互性作用,这种多维性的交互既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同时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互,甚至是学生与互动媒体之间的交互等,从而构建一个基于“人――机――人”的信息交互传播链条。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设计方法
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设计主要是基于不同学习差异个体之间的交互性学习探索实践方式。基于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安排,可使不同学习者之间进行合作交互及竞争交互,甚至可在不同学习者之间进行角色的深度交互等。因此,从上述师生交互模式设计分析中可知,其实质上是一种学生主体与学习客体之间的交互性学习模式,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设计,从设计目的来看,其本质上是不同学习主体之间,为了同一个学习目标而达成共同学习意愿,从而通过小组角色互换、研讨甚至争论,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能力的学习模式。因此,基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媒体教学设计,有助于不同学习团队之间进行沟通、展示和汇报。从而以差异为前提、以个性为核心、以共性为目标,在相互沟通交流中达成统一的学习共识。
四、互动媒体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优化策略――研讨式教学法
基于上述互动分析,本文为了设计一种更加契合互动性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案,创新性地引入了研讨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构建的一种基于师生之间共同交互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师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研讨性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理论的学习局面,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及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其具有互动性及探究性、灵活性、自主性等特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需按照以下策略科学实施。
(一)优化课前准备工作
为了尽可能避免教师自发性及盲目性等不切实际的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等情况出现,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到“三备”,备学生、备主题及备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全面了解学生在既往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习过与西方经济学相关联的课程,同时明确其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外,在此过程中还需了解学生是否具有主动独立去图书馆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从而提炼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可通过网络调查问卷形式或纸质问卷形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其次,针对教学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在确定教学研讨的课堂主题时,教师需要充分把握不同教学资源之间的横向及纵向联系,从而使网络平台中海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选择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参考书目。
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教师指定的西方经济学课外读本或者杂质、媒体、APP甚至财经类公共账号等,不断拓展自己的眼界及知R迁移能力、显示问题分析能力和海量信息检索和识别能力等。在研讨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路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及比较和借鉴等方式,加强生活实际与经济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在此信息检索与利用过程中,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的微博、微信、博客及校园论坛,还有网络平台中的各大门户网站、校内图书馆电子资源、纸质资源等都要尽可能成为延伸学生学习链条的新领域,但教师需给出学生具体的参考意见,以免学生盲目学习。
(二)重视过程的考核导向
当前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教师不愿将日常研讨性教学的学习情况纳入课程的最终绩效考核中。因此,导致学生搭便车的侥幸心理存在。在研讨式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中引入课程考核环节,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教学模块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使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及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纳入到教学质量考评过程中。与传统的终期教学考评模式相比,研讨式教学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教师可于互动媒体平台中设置各个环节的考核日期截止时间,从而督促学生强化自我考评意识。
(三)重视软硬件的投入
如前所述,研讨式教学模式总体而言利大于弊,但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花费时间长,而且研讨式教学更加适合于学生的小班教学,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教学,师生之间可以展开更加频繁的交流。对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互动媒体为核心,充分完善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从而加大对高校文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平衡硬件设施及互动媒体资源设备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数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经济学教学课堂中与教师及教学设备进行友好交互,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
[2] 杨建云.“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 吕指臣,刘贞,朱开伟,蒲刚清,郭伟.基于云平台的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方法分析[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5)
[4] 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兼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5] 冯梅,史开国.案例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