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项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科研项目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1

1研究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健康。“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可见饮水安全是民生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有助于增进农民的福祉,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建设目标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同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水安全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加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严重威胁公众安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和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将在2009年解决6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仅是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其投入使用后的管理、监督及对其进行必要的绩效评价。

2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为70%以上,发达国家在90%以上。我国的安全饮水普及率水平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大自然的泉水、井水等,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2005年,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了以县为单位的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和复核评估工作,结果表明,到2004年年底,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这些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为,东部地区7780万人,中部地区1.3亿人,西部地区1.15亿人。3.23亿饮水不安全人口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有近9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有9080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

农村饮用高氟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地区,80%的高氟水人口分布在长江以北。长期饮用高氟水,可引起地方性氟中毒,出现氟斑牙和氟骨症,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甚至瘫痪,丧失劳动能力。因饮用高氟水而引起的这些病症一般使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在氟病区,由于氟斑牙、驼背病屡屡发生,直接影响青少年入学、参军、就业和婚嫁。有的地方村民身高只有0.8~1.4米,出现“矮子村”,村民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巨大痛苦。

农村饮用高砷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长期饮用砷超标的水,会造成砷中毒,导致皮肤癌和多种内脏器官癌变。农村饮用苦咸水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长期引用苦咸水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农村饮用污染地表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南方,饮用污染地下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中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易导致疾病流行,有的地方还因此暴发伤寒、副伤寒以及霍乱等重大传染病,个别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

目前,我国农村约有1.9亿人饮用水血吸虫问题突出。血吸虫病近几年来呈增长趋势,有些地区与饮用水水源有关。目前,血吸虫病尚未得到控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生活在病区的人口约有6000万。重病区主要是江汉平原、洞庭湖区、鄱阳湖区、沿长江的江(湖、洲)滩地区,以及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血吸虫病区约有110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急需新建或改造饮水工程的人口有220多万人。疫区群众因生产和生活需要频繁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造成反复感染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农村饮用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的力度,减少了疾病,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在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上还有较大差距。一些地区的部分领导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原有的农村改水工程因资金、认识、技术问题及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已建的工程不少现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而再次改水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限制。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秸秆、禽畜粪便的大量废弃,污染环境;乱垦滥牧、乱砍滥伐,破坏生态环境。这些问题在较短时期内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现行的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大部分都是针对工业和城市制定的,难以适应农村环境管理的需要。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分散居住,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随意排放,监管十分困难。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防治,很大的程度上依靠农民的自觉行动。一些重污染企业为逃避监管,在农村地区建厂排污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种养业发达地区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畜禽废水,严重污染农村的饮用水源。第三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是空白,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且目前也不具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监测的能力。第四农民本身没有重视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性,只局限于有水即可的程度,却忽略了水质的好坏,并且农民也缺乏对水质进行判断的能力,只能做简单的判断。第五科技储备相对薄弱,一些基础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对农村饮用水源开展的科研工作较少,没有针对饮用水源开展过系统全面的调查与评价,很多水环境研究中重大项目的目标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氮、磷的控制,没有针对水源保护开展过系统研究。农村环境技术短缺,农业节水、发电及农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

4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4.1规范前期组织建设,加强地方认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和项目法人双主体责任制,通过层层签仃责任状的方式,明确县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加强地方领导干部对饮水安全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建项目法人或明确项目责任单位,把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组织好前期工作和水源保护,落实项目计划和资金,规范招标投标和项目实施,严格监督和检查。加快前期工作,规范审批程序。要严格按照规划审批项目,严肃审批程序,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的原则,通过加强检查和信息公开,强化对计划审批过程的监督,严防投资用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不符合规划、不符合计划管理要求、不符合前期工作程序的项目,坚决杜绝套取、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现象发生。

4.2严格监督建设管理,规范建设市场加强对建设市场的监督,做到规范建设市场。明确项目法人,严格招标投标程序,规范建设市场,严把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资质关和材料设备质量关,加强建设过程监管,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对项目投资、主要建设内容、招标投标等重大事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时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要实行专业化管理,强化时供水单位、人员的能力培训和管理。研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保证工程的及时维修和管理,确保工程发挥效益。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水质安全口加强建设计划和资金管理,规范计划下达、资金拨付和使用,严格专款专用,坚决杜绝建设资金被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方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质量负责人和施工安全负责人,经批准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施工过程中,应作好材料设备、隐蔽工程等中间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修改。通过层层强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4.3加强技术指导,加大培训力度技术力量力量不够,也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更好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组织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针对农村供水的特点,在水源开发与保护、劣质水与微污染水处理、消毒、检测、自动控制、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现有技术和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同时做好技术集成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推广和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与管理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提倡大学生到基层,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同时加强农村各方面技术力量,地方可以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吸引技术上的高端血液。

4.4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农村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保护好饮用水源是保证供水工程水质,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水的前提。要依法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管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凡因采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水源变化、水质污染或工程损坏,造成群众饮水困难的,要按照“谁损坏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期由责任方解决问题,恢复供水,赔偿损失。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质的检测、监测,优化检测指标和监测频率,有效评价供水水质。对供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导致或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查处,督促经营管理单位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为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水质达标和如期发挥效益,目前,卫生部已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的通知》,对开展工程卫生学评价和水质卫生监测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明确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费用可纳入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经费解决,常规水质监测费用由各级财政安排解决。

4.5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和技术培训,持续巩固工程建设成果饮水安全工程其目的是体现在工程建成后的使用环节上,因此工程建后的管理养护以及运行的技术培训,对于饮水安全是非常关键的,而很多地区忽略了这一点。当前基层的技术力量仍是比较薄弱的,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组织技术人员不间断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可引进技术人员。组织编写浅显易懂的农村供水工程技术手册和有关培训教材,抓紧培养水处理、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特别要做好对农村水厂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业务考核工作,逐步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农民宣传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2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习平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1.召开成果交流会,向更多的人介绍我们的课题研究。

2.请优秀一线语文教师来到师范院校进行选修课教学培训,构建在校师范生与一线 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3

【关键词】项目导向 大学生创业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1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具体项目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习掌握授课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首先要选择一个具体的项目,即要在一定时间里,在经济可行的范围内满足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该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教师要设计和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选择、可行性分析、实施管理和后续评价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学生被动学习方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新格局。项目导向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具体的项目实践活动,不关注最终结果而是跟踪掌握项目实施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应用,遇到难题可查阅文献资料、团队讨论、请教教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自学创新、沟通交流等能力。

2 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的实施过程

大学生创业管理的教学工作涉及到诸多学科领域,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生产运作管理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单独讲授,学生不能把创业管理的原理和技能融会贯通,对创业管理的工作过程也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组织实施时,笔者将教学过程与项目实施过程统一,将以教师为主的“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导”转变。学习伊始,笔者布置了一个综合性任务——团队撰写一份创业计划书,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职业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创新,贯彻“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教学理念。由于大学生创业管理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要穿插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组建创业团队时,要同时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知识;校园模拟招聘中要穿插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交际礼仪知识;撰写创业计划书,要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大学语文等知识,等等。

2.1 布置任务,明确目标

1)班级全体学生自由挑选,以2-5人组建一个创业团队(不超过8个组),并推选一位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各成员分工协作、服从组长领导;剩余未能编入创业团队的学生要制作个人简历,准备参加校园模拟招聘会。

2)创业团队利用周末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设计、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对调查数据分析整理,从中挖掘创业机会。

3)创业团队对创业机会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请教专业老师,找出科学可行的商业模式。

4)团队撰写创业计划书,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市场定位;核心团队,对每个核心团队成员在技术、运营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成功经历介绍;行业状况,对行业状况、政策影响以及主要竞争对手及其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市场前景,对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消费者接受程度和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产品与服务,对公司主要的产品和系列服务进行一一描述;业务开展预测,对目前产品研发、生产、销售进度、市场占有率、渠道辐射、销量进行描述;财务分析,创业项目的投资和回收期限、营业收入情况,把未来3-5年,直到投资退出年份的都描述清楚;融资计划,未来阶段性的发展需要投入多少资金,融资金额、参股比例、融资期限、退出方式等。

创业计划书用a4纸一式两份打印装订,一份上交评阅,一份各组保存备用;电子版创业计划书的具体格式和内容发到各小组。

5)各创业项目推介与答辩。各小组根据创业计划书的内容制作ppt课件,选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推介本组的创业项目,对评委的提问进行答辩,评委根据创业计划书、项目推介和答辩情况对个小组打分。

2.2 组织实施,追踪控制

2.2.1 校园模拟招聘

各创业团队只有2-5人,要实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全过程人手可能不够,所以可以通过校园模拟招聘的形式来解决。8个创业小组就是8个用人单位,小组长是用人单位的法人代表,小组其余成员为人事考官;未能入选到创业团队的学生要制作个人简历,根据个人专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参加校园模拟招聘会。

各小组组长(法人代表)的职责是制定人员需求计划,包括部门岗位设置、各岗位人员数量,以书面形式下达给本组人事考官;小组人事考官的职责是根据组长意见确定具体的工种、人数、岗位任职具体要求、薪金福利待遇等,以书面形式张榜公布。应聘求职者的职责是制作个人简历,包括本人信息、教育背景、应聘岗位、专业特长、薪金要求、联系方式等,求职简历可打印或手写,要大方美观突出个性。

招聘会现场,法人代表、人事考官和应聘者的衣着要求符合各自的职业和身份,严禁衣衫不整、浓妆艳抹等。招聘流程完全模拟真实的企业招聘,最终录用人员由各小组集体研究决定,充实到本创业团队中。

2.2.2 设计调查问卷

创业是发现市场需求,寻找市场机会,市场机遇的出现和捕捉,离不开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和处理。发现创业机会的关键点是深入市场进行调研,要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变化趋势,考察顾客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注意观察竞争对手的长处与不足等。撰写创业计划书前,必须进行市场调查,指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订调查提纲、确定调查时间、编制调查的组织计划;为了节省费用,提示学生把调查问卷发到网络上。经过1周的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如spss)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

2.2.3 撰写创业计划书

由于大部分同学都没接触过创业计划书,在正式撰写之前须穿插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创业计划书的内容、格式和注意问题,并给每组一个电子版的样本。在这个阶段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如财务分析数据相互矛盾、市场预测过于乐观、缺乏核心竞争力等,所以教师需要个别指导,为各小组提供咨询服务。

2.3 答辩点评,归纳总结

经过2个月的努力,各小组都提交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为了客观评价其质量和可行性,课程教学特意安排了创业计划书答辩环节(每组不超过15分钟):小组根据本组的创业计划书,提取其中的精华内容和亮点,制作成幻灯片,要求采用超级链节、自定义动画放映效果,做到图文并茂;推选1位成员代表本组简单介绍项目情况、发展前景、财务分析、资源配置等;评委对其创业计划书简单点评,然后由评委和同学提问,小组代表进行答辩,评委打分确定各小组成绩和名次;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总结理论知识;最后,各小组根据答辩情况和评委建议进行修正创业计划书。

3 应用后课程取得的效果

在课程建设中积极实践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既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更能在项目实施中锻炼学生技能,提高了职业素养;用人单位对实施项目教学的培养模式普遍认可,反映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技能与企业实际要求比较贴近,工作起来上手快。

3.1“小本创业”蔚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管理课程比较感兴趣,但不愿意听空洞的理论知识,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可以先“小本创业”,小生意大学问。班级有学生从义乌小商品城批量买进特色袜子,然后在淘宝网上零售,生意兴隆;由于我院地处郊区交通不便,有学生组织节假日包车回家、包车旅游,从中赚取手续费;有学生利用人缘关系快递、代订书报业务,赚取差价收入;有学生在学院食堂承包摊位,销售风味美食;有学生周末到世纪联华、太平洋百货等大卖场兼职销售,积累营销经验,走工学结合之路……

3.2 以创业带动就业

据统计,我院2010届毕业生中约有5%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以07建经管3班为例,该班有3名同学大三顶岗实习期间就开始了创业,还解决了本班2位同学的就业问题:1名同学利用熟悉数码产品的优势,在家人资助下创办了一家数码产品销售店,最高峰日营业毛利高达30000元;1名同学从基层做起,现全面接管家族企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1名同学在父亲的公司上班,主管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产品远销欧美国家,已成长为公司高管。

3.3 创业实现个人价值

笔者接触过1名学生,学习成绩平平甚至挂科,对学习失去信心,但脑袋灵活动手能力强爱“折腾”,对于这部分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他们创业创新,学习不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生意做好了也能证明个人价值。后来发挥渠道优势在淘宝网上销售各类袜子,由于为人诚信、产品质量好、发货及时、价格公道,该学生的网店生意非常好,每月的净收入超过生活费用,并表示顶岗实习期间将继续扩大网店规模,把生意做大。

3.4 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学生普遍反映,《大学生创业管理》课程不会枯燥无味和空洞说教,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明显提升,就连想打瞌睡的同学几乎找不到睡觉的机会,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既定任务很有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如创业计划书的质量和答辩成绩事关全组成员的成绩。另外,在小组内各成员分工协作,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又能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习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学习了书本以外的为人处事技巧。

4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明确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课程建设要充分听取企业单位对课程的建议要求,灵活调整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职业素养和诚信的职业道德。当然,完整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在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项目指导能力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在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前,教师要作好组织和启发式的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保证同学们在探究过程中完成任务并达到项目的要求。

其次,协助学生组建项目的活动团体。单一简单的项目,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综合项目,则需分组协作完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模拟扮演项目中的不同角色。为了保证学生全面获取知识、全方位锻炼操作技能,在实践中还要强调团队协作、角色互换。各小组的组长人员很关键,小组长要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领导魄力,协调解决组内成员可能发生的冲突,有奉献精神和顾全大局的观念。

最后,项目完成后总结与评价很重要。第一是学生总结,“做中学”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总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边实践、边总结,任务完成后项目组形成一个总结报告和自我评价;第二是教师要全程总结强调典型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课程结束后总结评价教学效果,为下一轮教学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4

1.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国家和学校两级单位均设立了不同级别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刺激大学生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创新活动来提升其能力,但如果其指导教师没有兴趣或动力来指导学生,该创新项目不会达到其预期效果。为此,依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研究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指导教师与学生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尤其是还没有指导研究生的青年教师,其有强烈的愿望指导若干本科生来参与其科研项目,原因在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科研项目具有实践性,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相应的资料;另一方面,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创新项目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学生与指导教师有更加紧密的交流时间与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知识学习能力。

2.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可行性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其主要职责有三个方面:教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每位教师都会具有不同等级的科研项目,而科研项目本身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为此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项目相结合,有利于确保大学生创新项目处于学科前沿位置。对于本科生而言,选择指导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作为创新项目,有利于获得指导教师更加专业化的指导。

二、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的过程管理

对于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项目的管理,可根据其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化的管理,分别是选题、研究阶段和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三个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指导教师在不同过程的指导方法和路径会具有差异性,因为不同过程的目标具有差异性。

1.选题阶段——与科研教师项目紧密相关

对于大学生创新项目而言,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选题是关键。由于大学生创新项目需要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来确定,因而选题主要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拟定,在教师拟定题目时,一般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该题目来源于教师某科研项目中的一部分,二是要求该部分内容要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指导教师拟定题目后供学生进行选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创新项目申报。

2.研究阶段——理论、方法和案例

由于对公共管理本科生的要求是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具有“顶天立地”的创新实践能力,因而在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是力求学生对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公共管理相关研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将该理论与方法运用于实践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例如对于理论的学习,需要学生阅读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经典书目、国内外高等级期刊,使得学生能够对该创新项目有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理论假设和探索;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分析,需要学习和运用一定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如数理统计、定性比较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此外,为对上述创新性的理论假说进行验证或解释,需要选取特定的案例,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资料进行实证检验。该阶段目的是对公共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创新项目的研究具有三种元素:理论、方法和案例。而对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言,理论、方法和案例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三种元素。通过教师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结合,指导教师不用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创新项目,这可以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并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和人力资源。

3.研究报告撰写与答辩

最后,指导教师需要指导本科生进行研究报告撰写并答辩。一份完美的研究缺少不了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精彩的答辩。这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教授学生如何来写研究报告,以及如何来进行答辩。这对于指导教师而言,也是在其科研项目结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创新项目的实践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旨在通过该训练计划的实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训练,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经营人才。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公共事业管理一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创新训练计划依据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工作相关意见展开,训练计划分为国家、省和校三个级别。本科生个人或团队(最多3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的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和成果交流等工作。

1.选题阶段

每年11月份,学校组织教师提出创新项目课题指南,由学生进行组队自由选择题目进行申报,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联合申报,并由一名教师负责指导、监督和管理。对于学生申报的项目,初步确定为校级项目进行展开研究。如果能够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相结合,可以使得指导教师更容易出题,也能使得学生选到其感兴趣的题目。

2.研究阶段

项目批准立项后实行月报制,即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的进展及时填写记录册,同时完成创新项目管理平台上的过程记录,指导教师定期填写指导意见。此外,在每年3月份,课题组需要进行开题报告,各单位组织专家进行答辩评审,推荐校级以上项目,对开题未通过的项目取消立项资格。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创新项目为例,在3~6月份期间指导教师会与学生进行定期交流,指导学生对课题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并进行课题设计;在7~8月份暑假期间,指导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收集数据进行论证;在9~10月份,对数据进行整理,并准备中期检查报告;在11月份至寒假期间,学生对项目报告进行撰写,并整理出可发表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计划的设定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计划具有契合性。

3.报告撰写与结题验收

在项目开展后的次年3月份进行结题答辩。在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会全程指导学生对报告的撰写,因为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报告具有管理学研究的规范性,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研究方法、实证检验、结论与讨论等内容。对于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师而言,其均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在上课之余会花很多精力来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因而有助于学生规范性的完成课题,有助于教师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四、结语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83―03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就业情况,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适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以科研导师制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方式,无疑给教育改革开创了新的思路。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在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实践为纽带,促进教学相长,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因此,科研导师制是让学生从死读书、读死书的状态下走出来的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但是,由于各高校及学院的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以及受所在学科发展的影响,有些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对科研导师制的意义和付诸行动方面缺乏认识;同时,由于学校管理机制、教育理念的影响,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也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对科研导师制的理解及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分析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发展机遇、运行和管理,并对搞好此项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供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参考和借鉴。

一、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发展机遇

2012年,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要求,各省教育厅启动实施了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各高校自主申报的基础上,开展了专家评审。与此同时,各省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且各高校也相继纷纷开展校级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按照教育部要求,2013年各高校都完善和修订了新版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最大特点就是显著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国家的这一举措为各高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形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从而也促进了大学生管理体制与育人机制改革方面的工作,最终为社会培养符合需要的、具有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而服务。

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运行

(一)科研导师制的运行机制

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除了当前出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支持,还需要师生之间的认定和相关科研导师制的管理。师生之间的认定一方面需要以学院为单位进行任职教师的考核,如教师承担的课题、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师本人的意愿;另一方面,学院要积极地宣传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各指导教师科研实践中,采取自愿、主动申报的方式。如此,建立师生互选的培养制度,使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较好的互动交流关系。管理制度的形成也是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和教师发展而制定的,如很多研究认为应该实施导师资格认定、评价和激励制度,认为在导师的选择上以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教师为主;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同行评议来约束和监督导师工作;对导师的工作成绩设立一定的奖励和津贴,甚至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的肯定。同时,针对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制度,学生的选择最好以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为主,这个时期的学生基本上完成大学基础课程,并对自己所学的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科研工作也应该设立一定的学分或奖励机制,以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以项目为依托,促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

项目包括导师承担的各类研究项目和由学生申请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或计划项目。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既为导师和学生指引了一定的研究方向,也具有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由于面临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结题和验收,导师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力,进而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相互督促、相互进取的良好互动关系。如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的通知后,很多高校的学生积极组建成立课题组、项目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积极申报校级项目,最终有的项目被推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相关项目,其中大部分都顺利开展,并取得一些显著效果。这种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来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做法,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支持,将会推动和促进各高校科研导师制的形成。同时,各教师本人也承担着各类科学研究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也需要学生的协助,这同样为高校科研导师制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很多高校实行了科研导师制,但从各类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一些国家部委直属或省级重点高校均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与此类以研究型为主的高校科研学术气氛浓厚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在国家重点大学的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然而,对于其他一些省属或地方教学型院校,由于科研条件和资源有限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以科研项目带动导师制的实施效果总体依然不佳或有些高校还未真正实施。

三、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管理

(一)制定导师职责及配备原则

目前,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多数高校虽然已初步形成了部分导师和学生的配备,但还没有具体的有关制度来约束双方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由于职责的不明确,学生自身因考研、考公务员或社团活动等工作重心的转移,往往造成学生对科研项目半路休工或停止,造成科研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或完全由导师自己完成。同时,导师与学生的配备,也会出现某个学生同时参与几个教师的项目。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各高校相应制定导师和学生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如导师要对学生的科研选题、研究设计、学术规范、学习兴趣等负责,为其提供咨询、帮助和指导;导师要对学生的文献查找、阅读、资料收集等给予相应的帮助;导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要起到督促的作用,对学生的各个研究阶段要进行检查,听取学生报告。导师的选拔以聘请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或高职称的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为主;师生配备一般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主,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指导模式,即一位学生只能有一位导师,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专业和科研兴趣。

(二)建立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正如宁波大学郑礼平提出科研导师制要与教师业绩相挂钩,对于成绩优异做出突出贡献的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要与教师工作量相挂钩,要给予其相应的科研工作量。学校对于本科生在评先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需要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加以改革,重点增加学生科研活动的经历和业绩比重,拓展评价的新思路。学校还要建立本科学生科研基金、校长创新创业基金和营造学生开展科研的良好氛围。各高校可以根据科研项目级别(国家级、省部级或厅局级)、学生评价、科研成果(如、专利、获奖等)对导师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量化并纳入教师年度工作量考核评定的范畴。同时,各高校可以设立专项经费,给予导师一定的工作津贴进行年度科研奖励。完善各项考评监督机制,加强对导师实践教学、科技竞赛、就业指导、毕业设计等主要环节质量的评价与认证。充分发挥导师内在驱动力,营造导师间良性竞争氛围,调动导师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项目的过程管理

科研导师制是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因此,需要学生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申请有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资金支持。在项目获得资助后,一般由指导教师负责对项目研究过程进行管理。立项后,再对工作进行认真统筹安排和规划。组织协调好项目研究小组学生成员,保证本科生实际参与项目研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对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或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减少出现错误或研究方向走偏,以保证研究质量。按照项目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可以做好全程跟踪,并进行项目执行过程的阶段性检查。事实上,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多数指导教师关心的重点是项目的立项和结题,而对于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往往造成项目申请和完成基本由导师一人完成,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例如,科研项目的申请或结题需要学生进行答辩,以保证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去。

四、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鼓励导师

1.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金。高校要为每位导师或大学生创新小组设置一定的科研启动金项目,并作为导师个人所负责的在校立项项目,以此保证科研导师制在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导师或科研创新小组以基金项目申请的形式获取启动金,既保证了科研活动的使用经费,也增强了导师和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这些举措的实施也会进一步促使广大师生争取申请到校外科研项目(如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2.对科研取得的成果和业绩给予一定的奖励。众所周知,在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受到表彰的同时。他们的导师也同样受到表彰,这样的奖励办法可以用到本科生导师的奖励中,如某位导师指导的学生论文获优秀或取得创新成果,其导师也应该获得奖励与表彰。

3.导师指导工作作为教师工作量的一部分,要与教学成果相挂钩。导师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过程就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其不仅要给予相应的科研工作量,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同时,科研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健全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导师的职称评定,不仅仅是从论文的数量和教师自身取得的科研成就,而更应该提倡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所带来的创新成果作为职称评定的优选。

(二)激励学生

1.激发本科学生科研创新意识。长期以来,大学生受传统单一教育模式的培养,往往是对理论知识的被动与灌输式学习,而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缺乏对学术问题的深入思考。因此,这就需要从本科生入学开始,让其对所学专业及其领域有初步的认识,调动学习和学术思考的兴趣。由此,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后,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进行科研活动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及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业余时间在导师的带领下自愿积极主动投入到课题研究中。

2.加强学术交流,奖励学生的科研成果。经常在学生中开展有关大学生科研创新体会与心得方面的经验交流报告会,使学生了解如何申请科研项目,如何参与到导师的科研工作中去。同时,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带和互动作用,如让已经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素质的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能及理论知识,然后再得到导师进一步的指导,如此使科研活动能够不断地延续和深入。除了为学生营造较好的科研环境氛围,高校也应该根据大学生在科研中取得的成果水平,给予一定的学分和奖励。

(三)搭建平台

大学生科研项目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意识 科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04-02

当今社会是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知识和技能构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对于知识的创造能力、处理和加工能力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源泉,而那些有着教学、科研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在人才教育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优势,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科研教育,学生才能够掌握应对未来发展的主动性。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以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为主,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导致学校的专业划分过于细致,毕业生的理论知识面比较窄,职业的适应能力较差,专业的就业方向不宽,创新能力不足。近年来,发达国家开始推行综合性的人才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岗位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为核心,主张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可以有效纠正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思想及目标,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实施高校教育改革。

一、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现状

(一)主要培养措施

1.以学术讲座方式促进科研交流。学术讲座是创新性科研成果和进行科研交流的基本方式,一般由各个高校自行安排。据统计,高校每年有60~80个学术交流活动,而进行交流演讲的人一般是学校的教授、讲师,某一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科研课题的负责人和具有留学经历的海外科研人员。通过学术交流的方式能够形成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分享,拓宽人们的视野;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吸收学术前沿知识的重要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学科学习之外,接触到领域内最先进的科研思想及成果。

2.科学研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题化的形式构建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将科研的课题融合其中,让大学生结合科研课题进行知识的学习,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例如河北理工大学在物理学专业的建模课程当中引入了科研课题,要求学生通过工程研发的实际需求进行建模,让学生在实际科研当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综合运用知识,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增加科研考核评价分数,不断完善和提升学校的学分制度。当前很多高校在主动适应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改革传统的学分制学业评价制度,将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论文和科研项目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设立专门的科研学分,提升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并与学校的学分制考核计划形成互动,鼓励学生在假期或者课余活动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

4.鼓励学生开展科研训练。虽然我国高校针对学生的科研训练才刚刚起步,但是目前还是有部分大学开始通过科研计划的设置,给学生的实际科研行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设立的数学建模大赛,以及国家提出的SRT科学研究计划。SRT科学研究计划鼓励学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来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

(二)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从当前我国人才的科研能力来看,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过分拘泥于理论基础知识,不善于对知识进行应用和创新,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差,这类人才无法很好地应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我国的科研水平始终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虽然当前我国针对大学生的科研教学以及创新性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一方面这些科研项目的重点放在了具有较高学历的硕博士上面,而本科阶段的科研项目资金投入较少,一般本科生的科研经费在1万元左右。另一方面,除了一些重点高校,一般的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还没有将科研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

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缺乏对大学生科研的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学校缺乏科研的硬件条件,没有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很少。例如,根据国内3个高校的调查显示,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只有十几人,其中大多数是校级的科研项目,学生的科研活动都是自发性的,没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方向,缺乏系统的规划和较好的条件。大多数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训练,不具备科研的能力。调查显示,有70%以上的学校和教师认为当前学校的科研条件不足,尤其是在本科院校没有专门组织科研活动的办公室和项目组,而是由学校的团委负责,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就业情况,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而对于本科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没有系统的组织及管理体系,没有学校的政策、设备及服务保障。

二、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

本文以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研制系列项目为例探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科研思想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理论和应用理论,通过培养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力以及勤于动手操作来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系列项目就是启发学生观察和体会生活得到的,有同学苦于家人输液过程中总是长时间盯着输液器,希望能够有自动监控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鼓励学生针对这一课题展开前期调研工作,根据调查结果一般病人不愿意因为一次生病而购买输液监控设备,但是医院对这方面则有着很高的需求,由于护士的工作量非常大,管理的病人较多,如果能够使用输液监控设备,将可以很好地提升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针对市场的需求,我们开始了项目的技术方案讨论。

(二)师生共建科研项目增强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比例,坚持教学和实验设计围绕实际应用进行,促进当前的实验教学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发展。首先,改革学校实验教育的重点,改变过去以理论验证为主的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以及创造性和应用性的实验内容,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开放性的目标及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根据国家的科技发展改革重要文件,我们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其中,目前正在承担的项目包括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以及广西医药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研制及示范”,该课题已经进入南宁市科技攻关和新产品试制立项。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距离短、功耗低且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典型的有周期性数据、低反应时间数据、间歇性数据传输。ZigBee网络不同于移动通信的CDMA网或GSM网,主要是为工业现场自动化控制数据传输,而且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以及操作简单。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的科研团队计划将该项信息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当中,用于输液系统的监控,对病人输液过程实行全程监控,实现自动提醒,减轻护士及看护人员的压力且提高效率。理论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科研学习平台,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更增加了对科研的兴趣。

强化学生的实习教学,增加学生的实习时间,放弃在大四学年集中实习的计划,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将实习分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习教育与理论教学穿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通过实习实践以及科研来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强自己对知识的渴望。

(三)构建创业平台,实现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

学校和教师共同强化对学生科研项目活动的组织,学生从事科研活动需要一定的平台和组织管理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成立科研指导办公室,为学生组织科技研究竞赛,帮助学生进行课题的申报和指导,针对在科研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对科研活动的兴趣。例如,针对我们一直开展的“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系列项目,为了更好地将科研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并获得国家的创业资金支持,笔者鼓励学生在毕业后通过自主创业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成立了以该科研项目为基础的创业公司,并认真编写了课题申报的表格及报告,尤其重点阐述了项目的创新点和市场应用价值效益,按照zigbee无线网络技术、电子称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搭建一个智能输液监控系统,成功完成了申报工作。

三、结论

从“基于zigbee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案例的产生、研究到进入实用阶段,中间经过了很多过程,而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始终,在学校制度及个人教学模式的配合之下,学生实现了从创意想法到创意实践再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提升了自身的综合应用素质及能力。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具备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学生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和社会应当共同配合,通过教育改革和社会的支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升他们的科研兴趣,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让校园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小丹.论高等医药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

[2]程桂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科发计字[2010]543号);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重2011072);南宁市科技攻关与新产品试制立项(201103008A);广西科技厅千亿元产业重大攻关课题(桂科攻11107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