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1

一、运用形象化导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探究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为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能够在教学一开始,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奥秘。遗憾的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情景出现概率并不大。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没有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导致新课导入这一环节没有发挥激趣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出新课导入环节的形象化,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急于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描述埃及这样一个神奇的国度以及各种传说,让学生对埃及产生了一层神秘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导入到埃及的金字塔内容,并出示一些壮观的图片,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充满期待,课堂顺利进入到新课讲授的环节。

二、运用互动性模式,让学生积极要求参与

过去一段时期,许多教师都习惯于直接教给小学生语文知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并不高,参与愿望不强。在新课程改革中,笔者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教学模式的改进作为重要的手段和切入点,以师生互动模式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成效。笔者一般都将教学目标要求融入互动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思考题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点拨指导,师生互动,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相互交流为主要手段,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在一些复习课中,笔者还安排一些学生走上讲台,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复习过程,对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纷纷要求参与,学习的积极程度明显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再是被动地听讲,而是充满参与的愿望和迫切的心情,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语文。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中,一个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持久,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如何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环节,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形象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例如,在教学《航天飞机》时,由于学生对航天飞机这一事物并不熟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专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介绍航天飞机的形状、功能、作用等,在教学时每相隔10分钟左右演示一小段视频资料。学生的注意力刚刚减弱,一次新的视频演示又出现了,于是注意力又被这样的形象有趣的演示集中起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在这样的形象化手段辅助之中得到集中,并且成效较好。教学研究显示,多媒体这样的形象化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30%以上,运用成效较为明显。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可以让教学活动始终在高效中进行。

四、运用竞赛型手法,让学生增强相互竞争的欲望

小学生的好胜心理比较强,在学习中总爱分出个高低上下。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创设竞赛的平台,让学生的上进心有效落实到语文学习之中,提升教学成效。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整体安排,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面的竞赛小组,分别对应优秀生、中等生以及后进生,将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成竞赛内容。例如,生字词默写比赛、课文背诵比赛、改病句比赛、作文竞赛、朗读竞赛等,使竞赛内容与教学要求相一致,竞赛的难度系数与学生的能力基础相一致,在与学生水平相一致的小组中进行学习竞赛活动。由于竞赛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成为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成就感

小学生在情感中更加重视教师的评价,教师一句表扬激励的话语,有时候在学生心目中产生的效应是非常强大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好激励性评价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性地鼓励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或者出现畏难情绪的时候,总是给予关怀,用亲切的话语表示鼓励,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时候,送上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以成就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2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文献报道[1],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率为10.5%~15.3%。家庭因素及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活动有重要的影响作用[2]。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儿童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正常与异常之间缺乏明显的界限。为系统了解本地区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本文对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4~6岁儿童进行心理卫生问题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9~12月选取嘉峪关地区八所幼儿园的4~6岁日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1080人,其中男性578人,女性502人,男女之比1:0.87.

1.2 方法

1.2.1内容参照国内有关研究[3],采用自行设计编制“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问卷表”,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家庭状况,如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居住情况、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等;第二部分包括不良生活习惯、多动、顽固性习惯及运动行为问题如脾气暴躁、挑食、厌食、咬指甲、吸允手指、说谎、骂人、自私语言障碍等23项。

1.2.2 问卷表由家长及幼儿园老师根据儿童日常表现填写,填写前向家长说明调查的意义及项目要求,当场收回问卷,两周后抽取200名儿童重测,一致率在0.74以上。

1.2.3采用SPSS13.0计算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差异的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家庭结构与父母受教育程度

2.1.1调查1080名儿童中,核心家庭843人(占78.06%),复合家庭189人(占17.5%),单亲家庭48人(占4.44%)。独生子女746人(占69.07%)。父母文化程度大专以上314人(占29.07%),高中以上472人(占43.70%),初中以下294人(占27.23%)。

2.2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结果

2.2.1单项检出率从3.98%~58.85%,23项单项检出率平均28.76%,超过25%有6项,男孩平均每人检出3.87项,女孩平均每人检出3.41项,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8.48 P

2.2.2 各个年龄段心理问题不一致,4岁组平均每人3.89项,5岁组平均每人3.61项,6岁组平均每人3.48项,提示随着年龄增长心理卫生问题有减少趋势(P

3 讨论

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从本次调查来看,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男孩多于女孩,儿童心理卫生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P

参考文献:

[1]项全申,门振兴,傅文芳.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M1994:739.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心理健康

1 艺术教育与情绪情感

要重新审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质联系,我们首先需要深刻了解什么是艺术教育,什么是心理健康。

1.1 艺术教育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品为媒介和主要手段进行的教育活动,其范围包括艺术知识教育、艺术技能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一般认为,艺术教育可分为普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两大类。普通艺术教育其目的是通过艺术审美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总体素质,这一类就是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学校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而专业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各类艺术专门人才来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其实质主要是完成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审美、创美任务。作为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应该为幼儿创设和营造一个美好的音乐环境,将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起快乐的桥梁,给幼儿带来愉快与美的感受。

1.2 情绪情感与幼儿心理健康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和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将他们统称为感情。情绪主要是指一种感情过程,即个体的需要与环境情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如开心的时候人会喜形于色、愤怒的时候会横眉怒向。情绪存在着较大的情境性、短暂性,应激性,它会随着具体情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会随着特定需要的不同满足程度而发生变化。而情感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往往被用来描述某些稳定的或者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等等。

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情绪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在生活中,幼儿也会遭受着各种外在的压力,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人际交往,而且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释放和合理疏导,时间一长,幼儿就会出现性格或者行为上的问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2 学前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联系

2.1 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成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音乐用来表达人内心情感,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在学前阶段,儿童能够通过音乐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来发展自身的情感,儿童在学习音乐时,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美,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同时,积极乐观,活泼健康的儿童音乐作品,可以凭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启发幼儿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情感。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音乐氛围中成长,潜移默化中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塑造幼儿活泼健康的个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2 舞蹈律动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的身体发育黄金时期,幼儿通过参加活泼生动的舞蹈活动,节奏鲜明的舞蹈律动活动,不仅可以增长其体力,同时可以促进其他生理机能发育,比如关节的灵活性、腿部肌肉的发育等。同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亲切的目光,伴随着轻快的音乐,柔和、清晰简单的语言,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能在这在充满活力、优美的舞姿的启发、引导下受到感染,幼儿的性格情操得到陶冶,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幼儿热情、开朗、大方、活泼的性格特征。

2.3 美术活动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美术被称为“视觉艺术”,美术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出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作用于人发视觉感受,引起人大情绪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3 ~ 6岁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能用多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通过大脑去思考、理解、再现、加工、想象审美对象,表达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情感。

艺术教育的真正魅力不在于表面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在于从深处唤醒和激发了人与生俱来的潜在的潜能。现今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忽视教育与人发展的实质联系,重新审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的实质联系,有利于帮助我们重新树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3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应树立的价值取向

3.1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必须顺应时展,走向综合化,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又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全面和谐发展的观点提示我们,儿童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集创造、表演、欣赏及唱歌、舞蹈、奏乐为一体的,任何单一形式的唱歌、诵读、舞蹈是不存在的。我们要从塑造幼儿完美人格角度出发,将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化、教学手段综合化,把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用艺术教育趣味性、情景性和游戏性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使幼儿享受到美感,受到陶冶,具有审美素质,进而建构幼儿健全的人格,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2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基础,课程、内容及方法的构建应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一,学前艺术教育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我们要从幼儿出发,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幼儿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幼儿本身都具有身心发展的潜能,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这些潜能,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我们要多去研究和了解学前儿童。多去了解和研究幼儿的差异性,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每个学前儿童,教师不仅要研究和了解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差异性,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多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与不同阶段的需要,不能将兴趣爱好等强加在幼儿身上。了解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提出与他们相匹配的期望与要求,设置艺术教育的“最近发展区”,使艺术教育课程更加合理、内容更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摒弃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僵硬过激做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志刚,张琼辉.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心理学;护理

儿童心理学是有关心理学家专门研究儿童心理的一门学科。儿童心理学护理不同于成人心理护理,此时,工作人员不仅要从生理上诊治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要和儿童患者经常进行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尽量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果对其采取的护理方法不正确,反而会增加儿童患者的恐惧感,不愿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1】。对我院儿科门诊在2012年2月至8月间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进行调查,对观察组儿童患者的不同心理时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儿童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8月间我院儿科收诊的400例儿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0例(男106例,女94例),年龄为0.1至11岁,平均5.2±4.5岁,对照组200例(男102例,女98例),年龄为0.1至10岁,平均4.8±4.2岁。经统计,两组其他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

观察组:针对不同心理时期的儿童患者进行特殊心理护理。

婴儿期儿童(3岁以下):通过满足患者的情感需要来达到其愿意配合治疗。在护理时,对患者采取皮肤接触,怀抱患儿,轻轻抚摸患者的皮肤,同时陪患儿一起玩玩具,逐渐建立患儿对自己的信任感。

学前儿童(4到7岁):对该时期的患者应该有耐心,多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做做小游戏,通过游戏里的小故事来帮助患者逐步接受治疗,让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避免采取强硬、命令的语气对患者进行治疗【2】。

学龄儿童(8到12岁):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经常与患儿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随时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做勇敢听话的好孩子。

1.3评价标准

患儿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或者有条件的答应护理人员接受治疗视为配合。若出现强烈反对现象或者消极哭闹拒绝接受护理人员的治疗视为不配合。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l5.0的软件,采用百分比技术方法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校验方法对比两组数据差异,P>0.05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观察组的儿童经过特殊护理后,处于婴儿期的儿童有1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前期的儿童有47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有7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治疗。而对照组的婴儿期、学前儿童、以及学龄儿童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在治疗的数量分别是4例、33例、62例。两组分别在不同时期进行对比,P都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儿童成长不同时期心理分期:

1.婴儿时期:这段时期的儿童生长发育很快,所谓的心理安全感也微乎其微,只想与自己最亲近人在一起【3】。同时,这个时期的儿童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思考、想象等脑部活动,在我们眼里,这段时期的儿童的思想是极其幼稚的,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婴儿期儿童的心理状态,与他们多多进行交流,时常抱抱、抚摸他们,让他们消除对我们的心理陌生感,逐渐建立儿童与医护人员的信任关系。另外,与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一起玩玩具,和他们分享一下其他勇敢小朋友的治疗经历,也有助于婴儿期儿童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

2.学前儿童:这段时期的儿童似乎一直处于活动状态,他们的好奇心在这段期间表现的更加明显,他们感觉任何事物都是新奇的、好玩的,“爱玩”、“爱闹”、“不休息”似乎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特点。针对这一时期,护理人员应对他们多一点耐心,多和他们沟通交流。尽量避免采取强硬的口气对患儿进行治疗,通过和患者多做一些小游戏,以及游戏里的小故事来帮助患儿逐步接受治疗,通过示教让这段时期的儿童患者了解自己将要接受的治疗方法,消除他们由心底而产生的恐惧,有助于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3.学龄儿童:这段时期的儿童患者已经达到了成人的思考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情绪调控,但是遇到从未见过的事情时也会出现心理上的紧张激动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经常与患者进行交谈,通过浅显易懂的话语了解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所需要的帮助,不建议医护人员对该段时期的儿童患者继续采取恐吓等护理方法,可以不断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要学会勇敢,做一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

总之,通过对观察组儿童的不同心理时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后,处于婴儿期的儿童有1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前期的儿童有47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有73例愿意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与对照组相比,差距明显,P都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说,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儿童患者进行特殊护理,能提高儿童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配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文静,许佩.细节护理在儿科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2(02):179-180.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5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更为脆弱的特殊群体,他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均在6周岁左右,有相当多的儿童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以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儿童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任劳任怨做着最苦、最累、最危险,收入却最低的工作。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离家打工后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就这样诞生了——留守儿童。

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关注较少。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需要其他亲属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一)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亲子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部分单亲监护人几乎不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稍有不如意,便实行“呵斥教育”。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三是隔代教育难以胜任。部分祖辈对留守学前儿童过分溺爱,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却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确引导。也有部分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对孩子要求甚严,一旦犯错非打即骂,容易导致留守学前儿童敌视或报复心理产生。

(二)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李向东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的课程主要以音乐、绘画、游戏和文化知识为主,而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着欠缺。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

三、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一是向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宣传父母关爱对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以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二)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促进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

[1]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4(8):67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幼儿;模仿;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59-02

模仿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的大众心理现象。在儿童身上,这种模仿行为尤其常见。儿童一是模仿成人的生活,二是模仿同伴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幼互动,所以研究对象定为“儿童对同伴的模仿行为”。本研究采用自然情境下的非参与式观察记录幼儿模仿同伴的行为,并尝试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模仿的定义

关于模仿,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社会心理学》编写组对模仿的定义:“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1]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能看出模仿行为是没有控制性的,是模仿者的自我选择;模仿具有表面性,模仿者只能模仿外显行为,而不能模仿内心;模仿具有相似性,即模仿者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相同或类似,具有相似性。

那么儿童的模仿就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幼儿受到同伴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同伴相仿。

二、幼儿模仿行为的类型

儿童的模仿行为是丰富多彩的,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一)从模仿的对象角度,可以分为对个人的模仿和对群体的模仿

1.对个人的模仿。案例1:乐乐说:“你看你看。”嘣,冲着自己的头打了一拳。亮亮也嘣嘣地假装打自己的头。两个人开心的笑起来。

2.对群体的模仿。案例2:跑跑在操场上玩玩具,看到别的班孩子在老师的组织下,玩包包剪剪锤。他脚底下也不由自主的,小幅度的学着包包剪剪锤的动作。

(二)从模仿的内容角度,可以分为对语言的模仿和对动作的模仿

1.对语言的模仿。案例3:教师让一半孩子练习新学的早操,一半孩子坐在小椅子上休息。毛毛坐在椅子上,听着儿歌,笑着念儿歌,但是歌词被他改掉了。他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李家豪和王欣跟着一起笑,李家豪说:“看到大树撞上去。”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2.对动作的模仿。案例4:教学活动中,老师弹琴,孩子们唱歌。朱槿文坐在第一排,他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着节奏。甜甜做在他旁边,看到后,也用手在老师的椅子上打节奏。他们两个会心地笑着。

(三)从模仿者的主观状态角度,可将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

1.有意模仿。有意识模仿是模仿者有动机、有期望的模仿,即使他不甚了解他人行为的具体含义,也感觉模仿这种行为对自己有好处。[2]案例5:教学活动中,老师让小组操作数字卡,给数字找出相对应的实物。李明哲很快就动手操作起来,佳佳看着卡片发愣,然后看李明哲拼一个,自己跟着拼一个。

2.无意模仿是模仿者在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意义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仿照别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大部分是由于生活在一个特定情境中,长期受某人的影响和熏陶,不自觉的模仿他人。[3]案例6:曹天意把自己的水彩笔盒子竖起来,用嘴吹,想把它吹倒。乐童看到后,也用嘴吹自己的水彩盒。

(四)从被模仿者的知觉角度,可将模仿分为被模仿者知觉和被模仿者不知觉两类

1.被模仿者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以后,自己是知道的。案例7:美术活动中,教师让孩子们画出自己三年来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聪聪画了自己跳绳,美佳看到聪聪画了跳绳,也画了跳绳。聪聪皱着眉头对美佳说:“你干嘛学我?!”

2.被模仿者不知觉,指自己的动作被模仿了,但自己是不知道的。案例8:老师叫小朋友们去小便洗手。乐乐在去盥洗室的途中,用自己的手使劲拍打旁边的桌子,发出很响的声音。佳佳在乐乐的后面,看后也学着他的样子拍,并且自己很兴奋的笑着。

三、儿童模仿行为的主要特征

(一)儿童的模仿以无意模仿为主

“成人的行为主要是由意识到的动机所指引,儿童的行为动机一般是没有意识到的,也没有按重要性构成系统。儿童的内部世界仅仅是逐步获得确定性和稳定性的。”[4]儿童的模仿行为,并没有明确的动机,只是在特定的情景和氛围中做出的冲动型的行为。

(二)被模仿者大多是没有行为期待的

蒂博特等人按照沟通者之间互相依靠、相互联系的情况,将人际沟通分为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认为大多属于彼此相倚。但儿童互动中,假相倚的情况很多,即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经常的表现就是,做完动作就走开了。被模仿者在行动时,并不顾及对方的反应,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动作,不期待对方会做成什么反应。[5]

四、幼儿模仿行为的原因分析

“考察一种社会现象的成因,必然要涉及与这种现象的发生发展有关的各种因素。”[6]对于幼儿模仿行为来说,其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基于我们对每一个幼儿模仿行为事件整体的考察,主要从儿童自身心理方面的因素来考察。

(一)幼儿行为受游戏动机的激发

儿童行为的动机有两类:一类是对成人世界的兴趣和渴望像成人那样行动的动机。另一类是游戏动机,它们与游戏过程的兴趣相联系。这些动机在游戏活动范围之外,也感染着儿童的全部行为,形成了学龄前独有的特点。幼儿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变成游戏。[7]

从对整个模仿行为事件的分析来看,儿童往往觉得对方的行为好玩,有意思。他模仿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模仿过程往往伴随着双方愉悦的心情。比如案例3中,一个幼儿把“见到老人要问好”,改成“见到老人要大便”。两外两个幼儿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也学着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在游戏情境下进行的。

(二)儿童早期行为具有冲动的特点

早期儿童行为的突出特点是在当时产生的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不假思索地行动。唤起这些情感和愿望的,首先是直接围绕着儿童,进入其视线的事物。[8]学前初期儿童的大部分行动和早期童年一样,是在各种各样原因引起的情境性情感和愿望的影响下产生的,儿童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力量使他去完成某一行动。直到学前晚期,儿童才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得多的意识。[9]

如案例8中,乐乐用力拍桌子的声响,极大地刺激了佳佳,于是佳佳不假思索地也用力拍桌子。幼儿情感不稳定,仍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的特点。

(三)维持与被模仿小朋友良好关系的动机

“建立和保持与成人及小朋友良好的相互关系的动机,在学前儿童的行为中有巨大意义。儿童特别努力去追求那些他喜欢的和在班上人缘好的小朋友的同情和喜爱。”[10]

模仿别人往往是寻找共同点的一种方式。如果一个幼儿做出某种行为,另一个幼儿也跟着做出某种行为,往往双方都会很开心,有助于维持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案例4中,朱槿文和甜甜的座位是靠在一起的,两个人是好朋友,甜甜模仿朱槿文敲老师的椅子后,两个会心地笑着。

(四)一部分言语模仿是无意义的重复

皮亚杰把自我中心语言分为三个范畴,其中之一是“重复”(无意义字词的重复)。儿童为了感到说话的愉快而重复这些字词和音节,他并没有想到要和什么人说话,甚至他在讲一些有意义字词时,也是如此。[11]

学前儿童有说话的欲望,当他听到一个幼儿说话,他也本能的模仿、重复对方的语言,这属于一种单纯为了说话的愉快而模仿、重复。比如,一个幼儿在回答老师问题时,说:“大灰狼有点坏!”另一个幼儿听到了,也跟着说:“大灰狼有点坏!”

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模仿可能是影响同伴的一种重要方式。从幼儿园到10岁,模仿似乎随年龄增长减少了,这或许因为儿童越来越懂得尊重别人而不直接模仿了。[12]

既然在学前儿童中,模仿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行为,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就要关注所有孩子的日常行为,要防止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出现,如果发现有的孩子身上有不良的行为,一定要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2.

[2]《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53.

[3]汪新建,孙丽丽,杨桂华.社会心理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462.

[4]《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200..

[5][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3.

[6]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41.

[7][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8][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4.

[9][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3.

[10][苏]B.C.穆欣娜,著.儿童心理学[M].陈帼眉,冯晓霞,史民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