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重要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重要途径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1

在我国,家庭教育早已登上历史的舞台,主要体现在“育德”方面。战国时期(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 “孟母教子”的典故就是最好的证实。由于学生家长素质层次不齐,造成孩子们家庭教育千差万别,家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因而家庭教育经常被人们所忽视!唐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韩愈,于贞元十八年,著《师说》广为流传,其中的 名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阐明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因而,从古至今 “育人”的职责 主要由学校教师来承担,人们普遍认为学校才是教育的主阵地。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背景下,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社会上普遍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工作业绩,这种错误的认识影响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制度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师考核方面仍偏重于智育。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推进,基层小学班级人数在70以上的大班教学越来越普遍,可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于是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平时工作繁杂的教师更是整天忙于学生的学业辅导,无暇顾及德育方式研究。在“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一系列教育法律的出台、实施,使得有些家长总是以教师体罚教育学生为理由来找教师的麻烦,因而多数教师面对“问题学生”似乎显得束手无策。

以上这些综合因素,加速了当地小学教育“重智轻德”现象的形成。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片面追求小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并形成了激烈的“成绩角逐”,似乎从小学一年级就已提前开始“高考倒计时”。因而,除了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之外,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学科,甚至连品德课也成了主课老师的辅导课,“育德”工作在校内已名存实亡!

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和日趋激烈竞争的社会就业,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师只是某一领域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只是普通人,而不是万能的“神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师抓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家、校共抓孩子教育。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格局;是新时期全社会高度重视教育的真实反映。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以及国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亦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自古以来,家长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综合素养及教育方式,是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成长、未来发展的命运!那么在我国基层教育中,特别是我们武都城区,这个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小学生家庭教育又如何呢?下面是武都城区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据调查显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方面,有57%的家长只是偶尔和孩子交流;34%的家长能做到经常交流;还有9%的家长不与孩子交流。在家长教育方式上,仍然有64%的家长用打、骂来教育孩子,而36%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认识方面, 43%的家长认为自己没多文化不会教育,35%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22%的家长认为工作忙顾不上教育孩子。

从图1数据显示可知,多数家长对孩子教育关注不多。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多数又对教育理解有误区: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有57%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家长不配合;26%的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烦恼来源于繁杂琐事多。

从图2数据显示可知,多数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与烦恼是家长不配合。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对教育认识不全面,只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因而造成家、校教育思想不统一,出现家长不配合教师工作的情况。武都城区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它是当地城市和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

如下图3所示:武都城区有65%的教师在培养学生好习惯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收效不理想。

据我走访、调查的几个学校,从校内观察,学校德育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校外观察所见:学生的行为习惯与校内恰恰相反!校内行为表现很好的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却很差。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校内的环境卫生很整洁,学生言行举止很文明;而在校门外附近的地面上到处是垃圾成堆,时常听到有学生说出粗话、脏话;在公交车上抢座位、乱丢垃圾等现象很频繁。小学生校内外的言行举止不统一。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为何在学校外作用不大?

有人说在校内有老师监管,校外没人监管;也有人说,在校外反正大家都乱扔垃圾;在公交车上也没有学生主动让座;在校外打骂、说脏话不但没事,而且玩得开心!难道我们的言行需要时刻有人监管吗?当然不是。养成教育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慢慢内化,只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小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而它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武都城区人文环境很复杂,不良恶习的负面影响直接冲击着小学生所受有限的正面教育。如何保护小学生减少或免受不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呢?我认为,应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作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错,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学校教育,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庭教育是小学生重要的德育途径,它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替代的。如今,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有条件,总想把孩子送到昂贵的私立学校,希望通过择校让孩子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其实,他们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问题”,这是错误的观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私立小学教育也属于学校教育,它不能等同于教育这个系统而庞杂的工程,更不能替代家长对孩子无私的关爱与耐心的教导。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才是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新时期,当地小学教师在重视校内德育的同时,做好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不要因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而影响孩子的成长输在家庭教育的起跑线上,进而影响孩子未来发展。为了给当地小学生尽力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使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能够在基层这片贫瘠的教育土壤里茁壮成长,作为当地教师在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德育途径。我们应有直面教育现状的勇气,勇于承担并做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工作。

首先,校领导要重视小学校内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学校育德工作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改变“重智轻德”教育不良现状。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全面性。既要考虑培养高智商的人才;又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应考虑大多数提早步入社会的学生,应先教他们学会做人。随着基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盲工作的迅速推进,小学生德育意义尤为突出。

小学生德育具有“及时性、时效性”,应从小抓起。当地小学德育意义远大于智育,学校应高度重视小学生德育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应以“德育为先、智育并重”的思路来抓小学生教育。从小学习良好的仁义道德,从小掌握基本的道德认知技能,从小学会辨别和认知善、恶、美、丑等言行举止,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其改邪归正。在“重智轻德”的教育环境中,假如等到学生不能考入高校再回头给他们育德,就好比让一棵已经长歪了的大树再重新让它长直是不可能的一样!

综观我国小学教育,但凡知名度很高的名校都既重视学生校内德育工作,在育德方面都做的很出色而全面。比如“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市中关村第一小学、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西安大雁塔小学、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等等,这些名校无不都在倡议和实施育德育人的教育思想。

然后,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如今,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质量。现在有些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很重视学生家庭教育,在学生入学时不是考查学生而是考查家长的综合素质。这,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武都城区小学的教育现状就是很好的例子。比如江南小学、东江小学、钟楼小学等学校,这些学校的学生大约有65%以上是从农村转入的,这些小学生家长,多数一边陪读,一边打工。对于孩子的教育虽然很重视,但自己在家不懂得很好的监管和教育,或没时间监管,以致孩子在校内外的行为表现,学习习惯等都不是很好。有的家长甚至不主动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这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很多的麻烦!而众所周知,莲湖小学,特别是实验小学,先不说这些学校的学生生员来自哪里,但是学生家长中大约有65%以上的是工薪阶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但很重视而且在家很会监管和教育。所以,这两所小学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遥遥领先于当地其他小学!

其次,努力做好校内与校外德育的衔接工作。

(1)学校创建有效家校交流的体制、机制,实现家校交流的有效性;(2)学校要创设有效家校交流的平台,为家校交流提供便利;(3)教师要改革、创新与家长交流的态度和方法,构建和谐家、校联系氛围;(4)开好家长会,实现家、校交流的全面性和普遍性;(5)学校应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创设校外良好的德育大环境;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2

关键词:美育 教育 活动 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有一面由1998届机械班毕业生赠送的3平米的镜子,至今还在办公楼大厅为师生服务。每天一大早总有不少学生在镜子前流连忘返,有的在梳头发,有的在整衣服,有的在做鬼脸,有的在摆Pose,有的踮起脚尖在转圈,脸上洋溢着快乐、青春的笑容。10多年来,这面镜子毫无损伤,平时还有同学很自觉地擦拭这面镜子。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人应自觉地创造美、欣赏美。在技工学校开展美育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因为破坏公物、上课精神颓唐、做操懒散、讲脏话、打饭插队、浪费水电等现象依然存在,需要美育教育进行修正。

一、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是德智体美技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美,即美育,对技校学生来讲,美育的要求应放在对学生审美能力尤其是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审美观是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时代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把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融合为一。

目前,不少技工学校在推行“3Q7S”管理模式或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其原因之一就是校内存在着不少与这个时代精神不符的行为,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其中不乏因为审美观偏差而带来的行为不规范现象。如:学生剃光头、纹身、涂指甲、戴戒指、不讲卫生、踢门等行为,都与学生的身份极不吻合,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使公民养成求真、从善、尚美的心理意识。因此在学生时代就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生活得有情趣、有品位、有活力、有价值,通过美育来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品德。

二、美育的教育途径

审美观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培养:

1.要求学生着装统一、规范

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盲目攀比心理,统一着装不仅可以节省开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显得精神抖擞、有朝气、有活力、有学生味,令人赏心悦目。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进入操场,做操动作到位、整齐划一、精神振作,必然能给人以精神面貌良好的印象和美的享受。

2.学校每年可开展教室、寝室设计评比活动

学生们要各显其能,将教室布置得既充满浓浓的书香味,又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专业特色,使教室充满生机和活力。寝室要布置得大方、得体、舒适、温馨、色彩柔和。其实这些整理、布置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活动。

3.用正向审美观引导学生

“学生的头发多长算符合要求”这一话题曾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发生过个别学生宁愿留长发而放弃学业的现象,说到底这也是一个审美观的问题。学校教师始终认为学生的发型和头发的长短与校外青年应有一定区别,简言之:学生要有学生味。教师们要向学生灌输“头发长度适中才有朝气,才有阳光,才显得有精神”这样的思想。

4.上好第一次生产实习课

很多机械专业的教师给学生上第一次实习课,总是先把学生们带到作品展示台(柜、窗)前,让学生们观看历届学生制作的精品工件。当看到一件件制作精良、加工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外形美观的作品时,学生们无疑会有一种美的享受,此外还能使学生产生产品质量意识,认识到技工同样是人才,激发其职业自豪感。

5.开展“伴随美的旋律成长”和“美在你身边”主题教育月活动

杭州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母亲吴菊萍,他们的精神是时代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实,美无处不在,环保、节约、讲究卫生、尊老爱幼、帮助他人、勤奋学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等都是难能可贵的美德。德育教育要生活化,我们就是要在日常生活或社会实践中教育学生要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主题教育月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操,通过挖掘身边的好人好事,使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成长,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6.加强文明礼仪与仪容仪态教育

标准的站姿、走姿、坐姿能使人感到形体美;一个标准的鞠躬礼、言简意赅又特色鲜明的自我介绍在应聘时往往能受到面试主考官的赞赏;一句“谢谢”“对不起”道出了讲话者的基本素质,有时甚至可以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一句“老师好”让老师感到受到尊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笔者所在学校每个教室均有学生仪容仪表和文明用语方面的文字、图表,以便于学生对照、学习。

7.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人性教育、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通过感恩主题班会、感恩征文等活动,借助校园网、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大力宣传感恩的重要性与发生在身边的感恩先进人物的事迹。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爱心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没有品位的人。一个优秀的学生理应具备有爱心、懂感恩、有道德、有责任感等基本素质。学生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可以感激祖国、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同学,也可以感恩大自然的赐予。感恩教育就是美德教育。

8.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比如组织机械专业学生上街为老百姓修自行车,学生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专业的自豪感与奉献社会的价值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老人,打扫卫生、自制礼品、自编(演)节目、与老人互动等活动俨然成了敬老院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感悟,既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品德,从老人的欢颜中能够感受到创造美的价值与和谐社会的价值。

9.对学生进行大爱教育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原则,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帮助,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与爱的阳光普照。同时要求学生要有爱心与善心,做到知行统一,注重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

10.倡导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清代著名教育家朱柏庐在《朱子家训》中告诫世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30年来,中国经济确实增长了几倍,而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厉行节约已刻不容缓。学校要想方设法消除机械设备、实训材料与水电、粮食浪费现象,增强节约意识,创建节约型学校。

三、小结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大学生是一类承载社会和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期,个人价值心理定位较高,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甚至是厌世的情绪和行为。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预防。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心理健康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心理健康的人一般应该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及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是没有烦恼和痛苦,而是面对这些烦恼和痛苦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扭转不利情绪,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和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变化,他们的心理就容易产生问题。

根据严重程度,心理问题一般分为不良状态(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般来讲,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处于第一级别,即处于心理的不良状态,或称为心理困扰型。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问题的诱因主要有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的压力、恋爱等个人感情问题、就业压力和家庭变故等。心理困扰的主要特点是不良情绪的持续时间较短,通过休息、娱乐、体育活动等自我调适可以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心理困扰的诱因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且很难自愈,因此需要配合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中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石。其次,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力地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韧的毅力、不屈不饶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正确面对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场中产生的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措施

第一,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校要重视课堂教育,还可以定期邀请社会上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等到学校开设讲座,有助于他们快速融入大学的集体生活。

第二,学校要和学生家长建立起便捷的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及时将学生在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应该将孩子在家的一些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双方做好信息共享,共同应对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

第三,大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的出勤率相对较高,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

第四,高校应该在校医院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同时要严格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信息保密工作。在大学生身边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咨询窗口,便于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防止心理困扰等一般心理问题演变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第五,高校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记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异常的学生,要重点跟踪。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及时和他们谈话,了解原因,鼓励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及时通报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协助学校共同帮助学生战胜心理疾病。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疾病预防的重要策略,防范大学生群体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4

关键词:中学英语 素质教育 内涵 目标 原则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一直局限于词汇、语法知识的传授,这使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和推广,英语教学中开始逐步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此,该文以中学英语教学为研究背景,企图对英语素质教育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中学英语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素质(quality)是指人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的需求,促进其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提高与发展。在今天,英语作为全世界共同语,在各个领域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英语素质教育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获得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能够综合运用英语资源的人才教育。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申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为中学英语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改革后,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具以下基本特点:第一,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第三,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而现代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也由知识教育转向以知识为载体的素质教育。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其一,知识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初级阶段,主要以听说为主,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常识。其二,能力目标。这一目标主要强调意义性仿效,加强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听、说、读、写全面训练,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创建英语角(English Comer),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其三,素质目标。英语教学素质目标是高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动学生进行多项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度的了解,提高语言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

2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

首先,全面发展的原则。英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言交际在课堂上生动精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多采用鼓励方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成效。其次,整体性原则。中学英语教学要求对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全面训练,要求教师结合课文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教授语言结构,采取以语言的功能、语音、词汇、语法结构等为主体的整体教学方法。再次,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原则。动机、兴趣、习惯等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作为英语教师,要及时地发展这些非智力因素,培养优良的学习素养。

3 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 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复合型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视野,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根据我国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师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汉语知识和能力的素质、科研能力素质、社会交际能力的素质等。要具备以上素质,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

3.2 英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切实转变观念。第一,转变英语教育目的观。英语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水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和谐的发展。树立重视发展学生的交往力、表达、思维、自学和创新等能力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这些教育观念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英语人才。第二,转变英语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观影响着人才的培养的规格。就中学英语学科来说,英语教学质量要大面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重视了听、说、读、写等全面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第三,转变英语教学方法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突出交际性原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语言活动中枢,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收获。

3.3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第一,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优化可以促使教师变单纯知识传授为能力素质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及个性发展教育。第二,优化教学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问题的情景、知识的视野、探究的过程以及运用的效果。第三,优化教学内容。是指教学内容难度适当,贴近学生生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到最大收获,达到培养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第四,优选教学方法。选择教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和智力情况来选择。同时,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修养、条件和特点,教师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效果。第五,改革教学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科学性、透明性、多样性等,评价方式灵活,包括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因此,改革教学评价就是能够及时检查、反馈、调整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它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检查或价值判断,从而促使中学英语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

达成。

3.4 加强多种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必须选择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应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法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等。第二,情景教学法。教学情景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学习内容,这是英语教学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包括实物演示情景、音像表演情景、角色模拟情景、问题探究情景等。第三,课外泛读法。广泛阅读是带动语言学习的一条重要手段,在语言教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第四,教学方法还包括英语朗读法、英语表演法、循环记忆法等。总之,只有结合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理念,才能找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远航.浅谈现代教师职业素质结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3).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5

关键词:网络化;德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58-02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已经深深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学生上网已经非常普遍,并且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互联网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丰富性,学生在进行信息获取时,由于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互联网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基于此原因,初中校园的德育工作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内容。

一、网络化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很大,如何通过校园的德育工作来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成为了学习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现代社会网络不断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遇到很大挑战。学校能否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做好德育工作,并且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的现代社会中,校园的德育教育需要改变自身的传统理念和工作形势,来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网络沉迷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对网络会产生较强的依赖,从而影响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对网络过分依赖,会影响学生性格发展,降低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互联网信息十分庞大和复杂,健康有益的信息和负面的信息交织,在学生自行上网时,由于没有正确的指导,面对多样化的网络文化信息,学生难以辨别正确的健康的信息,造成自身判断的失误;在网络上,青少年在不断接受其他文化思想的影响下,自身思想受到冲击,影响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在接受信息时会遇到很多的困扰,严重影响自身的成长和思想发展。由于学生缺乏成熟的人生观和对世界的认识,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进而网络道德下降;由于网络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法,作出很多不合理的行为,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所以自身不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学生的成长走向不良的方向。这种不良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歪曲,给学生的精神造成很大损害,导致学生自身价值观失衡,影响自身道德成长。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自身思想道德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校园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做好校园的德育工作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德育成长,减少网络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

二、我国网络化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1.校园缺乏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在网络化的环境下,校园内部德育教育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不能适应现阶段网络化背景下的教育需求。校园内部的德育教育并没有对网络发展如此快的当下作出及时的反映,使得校园的德育教育较为落后,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对学生思想和道德的成长造成不利。

2.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家庭教育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上网的教育和引导也变得至关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就孩子的自身需要,进行启发、引导和重要。在家庭教育中,部分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自身需求,对于孩子接触网络产生很大的顾虑,进行硬性的阻止和干涉,使孩子造成逆反心里。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进行更改,家长要加强对网络的认识,加强对孩子的引导。

3.校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的素质问题。在初中校园的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没有得到良好的保证。德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育,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素养。目前一些学校中,网络道德教育的教师对于自身工作认识不清,并且对于网络化的学生教育手段不合理。在德育工作中,停留在以往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上网管理采用硬性的措施,引发学生的反感,德育工作效果不好。

三、加强网络化背景下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提高对网络道德教育的认识。网络信息化是当今发展的趋势,在教育工作上,要与网络信息化相结合,适应现阶段社会的发展趋势,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来提高自身的认识。校园的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网络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开展校园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准备。在自身的教育工作上,加强信息和传统教育的结合,认识到网络化的全面性。对于学生网络德育工作要转变自身传统的观念,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抓到管理进行转变。教育工作者要积极的进行自身思想的转变,利用创新精神加强校园的网络德育工作的建设。

2.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校园德育教育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整体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今网络化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教师要对网络有充分的理解和研究,认识到网络带来的方方面面内容和影响。要具备良好的认识和洞察力,保证与学生沟通畅通。教师要根据现阶段的教育情况,不断的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从而做好校园的对于工作。

3.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调整。在校园进行德育工工作的改进时,要根据网络的发展而调整,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是时代的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必然需要。网络道德是学生道德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校园工作者要根据现代网络化社会的情况,合理设置德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帮助学生进行引导,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让学生真正的在网络下满足自身的需求,让自身的思想道德不断的健康的正常。

校园的网络德育工作是一个较为新鲜的课题,需要教师对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积极改进。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具有理论内涵和实践需求的教育内容,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在网络化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做好校园的网络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德育的重要途径范文6

一、运用幽默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也往往是学习的先导。 高三语文复习课多以知识讲解和训练为主,内容枯燥,形式单调,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而幽默犹如添加剂,它能为课堂增添活力,驱除枯燥;幽默更如催化剂,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兴趣盎然,欲罢不能。富含知识和情趣的幽默,还能使学生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促进学生智慧及潜能的充分发挥,活跃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厌倦情绪时,穿插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幽默,不无裨益。如在梳理成语误用类型时,为了避免内容枯燥,我用了一个小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说:“同学们,我们不能滥用成语,不然就会闹出笑话。”接着,我说:“有一个小学生给爸爸写信说:‘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您好!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奋不顾身地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学生听后不禁捧腹大笑,丝毫没有枯燥之感,并且整节课都表现出兴致勃勃,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样子,效果很好。

二、创设成功机会,树立学生信心

成功不仅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满足愉悦的感觉,还会给学生带来一股前进的动力。只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甜头,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唤起,学习动力就会被激发,自信心就会得到增强。而信心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是学生学习取得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主观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知识的学习。高三学生要面对较多的考试,面临较重要的高考,他们更需要应对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因而,适当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的信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中,当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们不妨给学生作适当的提示,引导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如在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时,有学生答不出“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传》)中“降”的用法,我便一步一步诱导他:“‘降’一般解作什么意思?”“谁投降?”“谁使谁投降?”“主语使宾语做某事,这是什么用法?”在我耐心的诱导下,他最后明白“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因为这一机会的创设,让他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为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所以他在此后的课堂学习中也表现得异常的积极。

三、设置感人情境,拨动学生心弦

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它能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高三学生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巨大的高考压力,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疲倦的感觉。而一个动人的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往往能降低他们学习的疲劳程度,使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我们可以运用播放音乐、扮演角色、展现实物、再现图画、联系生活等手段去创设扣人心弦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如在复习语言表达得体时,我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活中语言表达不得体的现象并作简要分析。一位学生说:“有个同学祝一位九十多岁的女老师青春靓丽!这位同学说话不注意对象,应将‘青春靓丽’改成‘寿比南山’。”另一位学生说:“某人与朋友约定时说:‘我明天去你家探望你,希望你在家恭候我。’此人说话不注意谦敬,应该将‘恭候’改成‘等候’。”……由于创设的情境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易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他们都踊跃发言,并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相关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竞争大赛,满足学生需要

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有竞争,才让学生感到刺激;有竞争,才有进步。美国学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也指出竞争能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并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众多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及较明显的好胜心理。高三学生面临着竞争激烈的高考,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理就更为突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顺应学生心理,丰富语文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竞争大赛,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开展个人间或小组间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很多学生都觉得名句名篇的背诵容易默写难,他们能把名篇名句背得滚瓜烂熟,但默写时却错字百出,因而他们对名篇名句默写已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便模仿汉字听写大赛。针对错字,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听写比赛,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进行听写。听写完毕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改正各选手所写的字,然后让学生评出错字最少(或全对)的小组为“最强组”,并对其作一定的奖励。由于学生感到刺激,他们都非常投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显著。

五、组织课堂讨论,发掘学生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