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1

1、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

2、无水氯化钙、无水氯化镁、无水硫酸镁等盐类(可逆地吸水);

3、钠、氧化钙、五氧化二磷等(不可逆地吸水);

4、分子筛、硅胶等利用表面的吸附作用吸水的物质;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2

1.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对比。

纵向,即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的研究。如CH4和SiH4的稳定性强弱的比较,H2C03和H2Si03,的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横向,即碳族元素跟同周期的氮族元素、氧族元素和卤素元素的对比。如Si、P、S、Cl的非金属强弱的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的比较等。

2.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如归纳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水泥、玻璃、陶瓷的生产过程等。在归纳时要注意各物质的特殊性,如CO的毒性和还原性,SiO2的特性(与Na2CO3、HF反应)等。

3.要重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科技的联系。如半导体材料与计算机技术的联系,光导纤维与通讯的联系等

考点说明

碳、硅等元素知识也是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之一,该类试题常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密切结合。考查的内容主要有:

1.C、CO的还原性;

2.CO、C02的检验与鉴别;

3.C02、CO等气体的制取和收集;

4.C02与Na0H、S02与C等反应产物的确定及计算;

5.几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和重要用途;

6.环境保护,消除碳氧化物污染的综合应用。

CO2作为化学与生物学相互联系的重要物质(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动物新陈代谢的产物),在今后的综合测试中应引起重视。

7.金刚石、石墨、晶体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

第一讲碳、硅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碳族元素

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1.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元素

性质碳(C)硅(Si)锗(Ge)锡(Sn)铅(Pb)

主要化合价+2、+4+4(只有+4)+2、+4+2、+4+2、+4

单质色、态无色或黑色固体灰黑色固体灰白色固体银白色固体蓝白色固体

氢化物RH4的稳定性

主要氧化物CO、CO2SiO2GeO、GeO2SnO、SnO2Pb、PbO2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H2CO3H2SiO3H4SiO4Ge(OH)4Sn(OH)4Pb(OH)4

酸碱性酸性递减碱性递增(多数有两性)

金属性、非金属性非金属性递减、金属性递增

2.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很难被氧化,但在点燃或加热的条件下也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①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

(1)一氧化碳

物理性质

五色无味气体,剧毒(结合血红蛋白),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与Fe304、CuO、H20的反应)

③不成盐氧化物

实验室制法

收集方法:排水法

检验方法: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上干燥的烧杯,无水雾出现,罩沾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

工业制法主要用途:燃料、还原剂、化工原料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无色略带酸味气体,无毒,能溶于水(1:1)固体时俗称干冰

化学性质

①不能燃烧,一般情况下不助燃;

②氧化性(与C、Mg的反应)

③酸性氧化物(与碱及碱性氧化物的反应)

④与盐[Ca(Cl0)2、Na2Si03、NaAl02、C6H5ONa]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体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煅烧石灰石:CaC03=CaO+C02

用途:灭火剂、致冷剂、人工降雨、制纯碱、尿素等作用

4.硅及化合物

(1)硅

①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类似,是正四面体型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②物理性质:硬度大、熔点高,具有金属光泽,是一种半导体,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③化学性质:不活泼。注意下列化学反应的条件,前三者常温反应,后四者需加热。

第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NaOH等碱性溶液不使用玻璃塞的试剂瓶。

第四个化学方程式说明氢氟酸能用玻璃试剂瓶,而应用塑料瓶。

(3)硅酸

①制法: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思考,上述反应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这是为什么?)

②化学性质

常温可与F2、HF、NaOH反应,加热条件下可与O2、H2HNO3Cl2等物质反应

(2)二氧化硅

结构

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碱反应),特殊反应(HF),与碳反应

(3)硅酸

制法

化学性质

课堂之外

硅的制取:在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的发展史上,硅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计算机的地方称为硅谷,集成电路需要超纯度的硅,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Si02+2CSi+2C0

主要副反应为:Si02+3CSiC+2C0

因此生产的粗硅所含的杂质有C、Si02、SiC等,它们都是高熔沸点物质。为了提纯硅采用下列方法:

SiCl4的沸点很低,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反复提纯,直所需的纯度。

2.铅的化合物与铅污染

铅的应用很广,如铅蓄电池、汽油抗爆震的添加剂四乙基铅[Pb(C2H5)]等,古代也有人用铅制成器皿,但铅是有毒的,古罗马帝国时兴用铅皿煮酒以消除酸味:

Pb+2CH3COOH=(CH3COO)2Pb+H2

(醋酸)铅糖

但由于铅糖是有毒的,不少的人因此而中毒。现代铅污染主要来源于汽车的尾气,环保部门已在很多城市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考题解析

例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D.硅的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与任何物质起反应

D.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氧气、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解析]常温下,硅可与氟气、氢氟酸、强碱溶液反应,加热和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氧气、氢气起反应。选C。

[答案]C

例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C碳

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解析]由碳族元素主要化合价及有关物质性质递变规律,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3

元素化合物知识尽管涉及的内容较多,但在各元素族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程序上大致是相同的,本文论述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方法,与广大师生探讨。

一.学习内容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以下内容,同时这些内容也是我们学习时所应该掌握的。

(1)结构:电子式、结构式、分子构型、晶体类型、化学键类型等

(2)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毒性等

(3)化学性质:

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物质具有的化学通性;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价态上看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物质的特殊性质。

(4)实验室制法:药品、原理、装置、净化、干燥、收集、检验、尾气处理

(5)存在形式、保存

(6)用途

二.学习原则

(一)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构建“位--构--性”三维一体的思维体系,总体上把握元素、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某一具体物质的物理性质则主要由“晶体结构--性质”去把握。其规律如下:

分子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为理论依据;离子晶体以离子键的强弱为理论依据;原子晶体以共价键的键长、键能等为理论依据;金属晶体以金属键的强弱为理论依据。

(2)化学性质

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学性质则主要由“位--构--性”去把握。其规律如下:

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构--元素的原子结构

性--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以元素单质为中心,构建“点--线--网”的知识体系,总体上把握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某一具体物质

线--由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中的具体物质连起来形成的知识主线

网--由知识点的化学性质向四周辐射,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转换连成网

一般地,元素及其化合物“点--线--网”知识体系有两类,都是以元素单质为中心,向左右延伸,将知识点连成线,然后由知识点的化学性质向四周辐射织成网。

(1)金属元素知识体系:

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主要的盐

例如:

碱金属:NaNa2ONaOHNaCl

铁元素:FeFeOFe2O3Fe(OH)2Fe(OH)3FeSO4Fe2(SO4)3

(2)非金属元素知识体系:

无氧酸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盐

例如:

卤族元素:NaClHClCl2HClOCa(ClO)2

氮族元素:NH4ClNH3N2N2O5HNO3NaNO3在使知识网络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构建“点--线--网”知识体系图时,要以物质的性质(特别是化性)为核心去联系物质的用途、检验方法和制法等,因为物质的检验和用途是物质某种性质的反映。

(2)在构建“点--线--网”知识体系图时,要注意掌握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可能不同。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4

1、沙子最一般的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通常为石英的形式,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和质地坚硬,足以抗拒风化。但其成分还是会因当地岩石种类及状况而不同。

2、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跟水反应。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一般酸反应。气态氟化氢跟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气态四氟化硅。跟热的浓强碱溶液或熔化的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跟多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盐。二氧化硅的性质不活泼,它不与除氟、氟化氢以外的卤素、卤化氢以及硫酸、硝酸、高氯酸作用(热浓磷酸除外)。

(来源:文章屋网 )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5

一、教材的变化

近年来,初中化学课改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教学内容被删减了,有的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教材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虽然近年来高中化学教材也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高中内容概括、抽象、复杂,涉及的知识面广,重理论分析。另外,初中新教材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形象生动,遵循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因为受到高考的限制,教师大都不敢降低难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材难度差距比以前更大。

解决策略:教师要研究初中化学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以及初、高中化学教材,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化学学习中相关知识点的衔接。在知识衔接方面,由于初中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的启蒙教育和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新课程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总量有所减少、难度有所降低。

1.原教学大纲上有但在新课标中删去的知识点

新课标中删去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根据溶解度概念的计算溶液浓度;H■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酸、碱的定义;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相互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从反应物判断)和应用;物质的溶解过程;元素的存在状态;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碱式碳酸铜的分解;氧化物和自燃的定义;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合物的介绍;Cl■、SO■■的检验;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等等。

2.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标要求“知道”O■和CO■的主要性质,原大纲要求“掌握”O■和CO■的化学性质;新课标要求“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O■和CO■的方法,而原大纲要求“掌握”O■和CO■的实验室制法。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在新课标中也降低了要求: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而原大纲中要求“掌握”铁的化学性质。新课标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而原大纲要求“掌握”盐酸、稀硫酸的性质,“常识性”介绍浓硫酸和硝酸,“了解”酸的通性,“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了解”碱的通性。新课标要求“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大纲对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概念要求均为“理解”,并要求“掌握”它们的应用,对离子的要求是“了解”。关于元素,新课标要求“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而原大纲要求“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关于化合价。新课标要求“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而原大纲要求“了解”化合价的含义,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关于化学式,新课标要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而原大纲要求“理解”化学式的含义,并“掌握”其应用。

3.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阶段加深完善的知识点

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氧化还原反应。初中只从得、失氧观点简单地介绍有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高一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观点,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高一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4)溶液的导电性,电离及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酸的5条、碱的4条、盐的4条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

二、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齐全,学生练得熟,考试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学生乐于跟着教师走,较少注重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在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教师只能讲典型、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按照初中的学法学习,因而出现了完成作业有困难、考试成绩不理想,无法预习、复习和总结等现象。还有一些不熟悉初中教材的教师责怪学生不自觉、不灵活,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学生觉得学习更困难。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教师补充的内容不同,高中需要的一些知识、方法在初中新教材中被删除,等等,这些都使学生更难适应高中的学习。

解决策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教师加以具体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教师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加外,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教育和学法指导,比如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计算等各类知识的学法指导,尤其应注意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等。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思想上放松

刚上高一的学生总认为在初中时学习较轻松,感觉不到什么困难,更有一部分学生甚至仅在初三后阶段稍作努力,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顺利地考入了高中。因此他们把这种做法也带入到了高中的学习中,结果导致成绩下滑,长期下去,最终会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2.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时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凭借自身的小聪明,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踏入高中的大门,但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最终也会遭到失败。

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范文6

氧化铝、氢氧化铝作为本节教学的主线,教材将其安排在金属代表物和钠的重要化合物之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性化合物内容,难度较大。而本节内容对于化学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理论知识则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教学重要性凸显出来。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设计如下线索: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写出代表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的化学方程式。

2.能预测氢氧化铝的两性并设计实验证明。

3.能通过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得出其两性的结论。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Al2O3的两性及制取Al(OH)3,类推至Al(OH)3的两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及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3的制备。

【教学难点】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教具准备】

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试剂:0.5 mol/L Al2(SO4)3溶液、稀氨水、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铝锅上炖着的酸汤鱼散发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突然想起了学过的铝的化合物知识。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这火锅吃还是不吃?金属铝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膜能经得起酸汤的考验吗?

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

验证酸汤鱼火锅到底吃不吃?――设计氧化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观察氧化铝是否溶解。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氧化铝、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

【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1.化学性质: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2.两性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三、创设情景――过渡导入:实拍小视频,胃疼怎么办?选择氢氧化铝为成分的胃药医治胃酸过多引发的胃疼。说明氢氧化铝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类比一下,氧化铝有两性,请预测氢氧化铝是否有两性?怎么验证你的预测呢?

四、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创新探究】不提供氢氧化铝试剂,怎么制取呢?让学生自主分组讨论选择,然后分工开展氢氧化铝制备实验探究,并最终确定正确的制备方法

方案一:氧化铝+水

方案二:Al2(SO4)3溶液+NaOH溶液

方案三:Al2(SO4)3溶液+氨水

【汇报交流】记录各小组选择的制取方案、相应的实验现象、结果,探讨为什么用同样的药品却有的能制得沉淀,有的得不到沉淀,有的先有沉淀后来却消失了,引导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进而分析推出氢氧化铝既酸又碱的特殊两性性质。

实验结论:氢氧化铝能与碱反应,但只与强碱反应。

【板书】(二)氢氧化铝

五、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2】

Al(OH)3有两性吗?分组选择药品和仪器,结合创新探究知识设计实验,完成两性的验证。

仪器:同实验探究1。药品:10%盐酸、6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稀氨水、硫酸铝溶液。

小组发言,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盐酸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

【板书】(三)化学性质(两性)

(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六、作业:上网查阅资料完成200字以内的小论文,题目自拟。

内容:

1.氢氧化铝作胃药的原理。2.氢氧化铝作净水剂的原理。

【板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Al(OH)3与盐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两性氢氧化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