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内涵的意义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大学文化精神;学术自由;人文主义;

一、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涵解析

在广义上,大学是指所有的从事高等教育的机构;在狭义上,大学是指在专科学校、学院之后的最高等级的高等教育机构。[1]“大学文化精神”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文化概念,是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具有两方面的属性特征:

第一,学术自由的属性特征。学术自由的内涵则主要是指自由探索知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需要,从而实现人的精神完满和个性发展。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将这一精神理念被带入并践行于早期的大学学术生活中,它是中世纪早期大学区别于其他社团性组织的一种外在的“标示性”文化,同时也是“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的知识分子在日常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文化品性”。[1]从大学的起源上讲,中世纪的大学起源于自发组织起来的“精神的手工业者”,他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的云游讲学,而且形成了一种自由探索高深知识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品性,并维护和坚守这一“社团性行会组织”的独立和自治,不愿受学术范围以外的政治、宗教和社会因素的干扰或约束;求学者没有现代意义上学籍的限定性,可以依据自己探究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的云游求学,以发展完整人格、获得广博学识与独立思考精神。这些“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探究和学习“高深学问”中的“教”与“学”所体现出的“学术自由”精神理念和文化品性,不仅蔚然成风,而且成为当时大学的一种“文化标示”。所以,从大学的起源上讲,“学术自由”的精神理念,表征着生活于大学这一社团性组织中的知识分子或精神的手工业者在日常的学术活动中所具有的原生性的、“自在”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品性,体现着中世纪早期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日常状态、方式、态度、价值及精神风尚。

第二,人文主义的属性特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的解放,主张“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和人的精神的自由。虽然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文本”的教育主张,但其大学教育几乎都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其一,既倡导学者个体对“高深学问”的自由探究,同时又关注对学习者个体独立思考个性的养成以及个体的精神自由;其二,教育内容主要是人文学科,不仅把人文学科作为“自由”探究所有“高深学问”的基础,而且以人文学科来陶冶学习者的高尚情操。所以,虽然中世纪早期大学的这种人文主义取向并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以人文本”的“人文主义”,但在关注个人理智的培养、高尚情操的陶冶以及个人独立个性的完善等方面,已明显表征出“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

现代大学人文主义精神和品性不仅是以“自在”的文化形态渗透于近代大学人的大学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而且以“自觉”的文化形态作用于大学人的生活文化中。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时把科学研究带入到近代大学的同时也把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渗透于柏林大学的精神文化之中,在洪堡看来,“唯有在研究活动中,每一个个体才能在获得精神自由的同时,运用理性来独立地思考,独立地面对疑惑和承担责任,才能够发现真理,并从中感受到幸福和快乐”。[2]洪堡的这一新的人文主义教育观,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大学的教育理念,而且广泛地被各国大学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大学人大学生活的一种生活哲学和精神追求。在他看来,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心智,以此来“形成对个体终身受益的精神品质,如自由、公正、理智、温和以及睿智等等”。[3]因此,大学自由教育的思想观念,不仅以一种教育哲学的力量不仅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以大学人的群体意向渗透到大学人大学生活的文化心理和精神信念中。

二、大学文化精神的现代意义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独特气质是外在的“形”,而大学文化是内在的“魂”。作为具有真正现代意义大学的文化精神,它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引领学生的品性性格培养。

从终极关怀的意义上讲,创建大学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而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文化所营造的大学的“精神场域”的重要组成,[4]所以,大学文化精神所内涵的“传统”精神理念以及所表征出的大学人的文化品性,对目前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来讲不仅需要,而且是大学生提升其精神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必需。

对现代大学生来说,广泛意义上的“精神”对每个人来说并非可有可无的东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而且也体现着或践行某种精神,哪怕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或物质至上主义的精神,所以,从“精神”之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这一层面上讲,“精神”不仅仅从生命存在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精力或活力充沛,也不仅仅是从心理的层面上表征着一个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处于自觉的心理状态,更主要的是,“精神”表征着每一个人对其据以生活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信奉,是一种灵魂的“寄托”,也是每一个人的具有一定理想追求和目标指向行为的内驱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对生活价值的选择以及生活所持的态度、日常行为规则的遵循和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意志品性,因此,精神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同的精神品性之于每一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性所表征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确实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可以说,一个具有“无私奉献”这一“精神品性”的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国家利益关系上,总是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后,具有这种精神品性的人,又被誉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大学教育阶段应具有何种“精神”,或者说形成什么样的“精神品性”,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精神 境界”和发展与完善其健康人格的问题,更应是学校营造和创建大学精神文化来“引领”的职责及方法问题。

第二,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塑造。

从哲学上讲,“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人的“合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根本体现。价值观念是一种衡量内心活动的尺度,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它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念、信念、理想等,也为人们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价值观被内化为个体的行为标准时,就表现为个体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可通过个体行为被外界感知,反映的是人的大脑关于外界事物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重要性的认识倾向,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支配、调节与定向作用。

从“价值”之于人的行为的选择与定向等方面来讲,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反映出价值主体对事物或行为所赋予的意义,价值主体作出价值判断从而作出价值观念的标准和依据:一是价值主体的信念、期望、理想追求,即合目的性;二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中的“他人”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实现的事实和引领;三是价值主体所处环境外的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对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说,大学文化所内涵的价值观念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不能用主导价值观来强行取代大学生个体对自身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自主选择,主导价值观的确立并不等于完全消解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差异,而是要通过对各种现行的价值观的批判整合,确立一种为大学生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我们在大学元价值观中作价值量的分析与比较,让学生懂得去确定价值等级次序,优先选择其中价值量最大、最值得选择的那一种,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等级最高的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价值观,集体主义是大学生自我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个人享乐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P.82,99

[2]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P.234

[3]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16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师权威;内涵;意义

一、权威的发展:出现与消解在我国的历史早期,权威维系着人类内在的自由及精神上的秩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更新着人类的文化。随着现代性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曾经确定无疑的传统师道权威逐渐变得凝固,甚至不断受到挑战和抛弃,它不再能生存于人们对师道的信仰之中。然而不可更改的事实是,人仍然需要一个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根本权威。对此现象,我国传统文化给出的定义更为明确:师道的权威必须经历理性的判定、动态的整合及流动的发展才能使人信服,才能在历史的变迁中始终作为人所依赖的精神源泉。

二、教师权威的内涵西方社会学家克利弗顿和罗伯特依据韦伯的权威理论,从归因层次对教师权威进行了分析,认为教师权威的形成其影响因子为[1]: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与我国传统的教师权威制度不谋而合。我国古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定义为: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其社会文化价值赋予了传统师道的威严;是形而上的法定权威,包括当时的社会制度及社会法规赋予教师的绝对权威。这是融入中国人骨血中的传统,虽有不足却立命千年。传统文化中对知识传播者的尊敬源于知识权威的固有地位,教师的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感悟、经历等构成,这是教师权威的形成依据。正如孔子所言[2]:“吾之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不料为作百世之傀儡,惜哉!”儒家强调以感召权威而育学生,这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及对社会的同情心等。由此可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形成在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体修养,在客观性因素中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沿袭,从需要层面也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脱俗的人格感召力及崇高的精神力量[3]。

三、教师权威的意义1权威引导的确认

传统文化将教育概括为人与人的心灵交流活动。教育的内涵则是教师作为一种社会权威,担负起引导学生使之获得完整人格及精神能力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文化的传承,是通过实现保存以往历史文化发展的全部精华的生成过程,来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生成。教育需要学生与教师的虔敬向道之心,否则只是一种劝学的方式。如果缺乏对知识价值和真理的憧憬,人之为人的存在就将失去意义。而对教师权威的敬畏则是源于个体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个体的发展自发地接受和适应传统价值,这种自然的融合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高层面的文化化和社会化,但是,学生作为个体的发展却处于低级状态,因为无法把握传统文化的内在,不了解其精神意义,所以让人处于虚无的精神之中。

2权威引导的意义

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权威之中,否则只会陷于对社会规则的屈从和更深的虚无之中。面对这样的态势,我们只有选择性接受某种权威的引导。因为除此之外,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普世性的、可以让人在文化层面理解一切发展定律的立场,对传统文化中师道的漠视、教师权威的漠视,只能使人在文化的变革中陷入盲目无知的虚无之中。对传统文化下教师权威的选择,并不是通过一些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而是依据自我在实际生活中对教师权威意识的形成和融合,加之解读。以此唤醒被遮蔽在文化洪流中的权威,做出主观的选择。

最后,在对传统文化中教师权威的选择下,我们永远不要迷茫的是,教师权威是真实的而并非绝对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应有自己对文化的解读,而不是盲目寻求在权威中得到指引。

参考文献:

金生.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词汇;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词汇中很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英汉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这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词的字面意义和涵义

一般来说,词汇具有字面意义和涵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指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是带有本民族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义,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在英汉词汇中,有部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例如Oxygen(氧气)、Aspen(阿司匹林)、Penicillin(青霉素)、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等,但也有部分英汉词汇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着重对这部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进行对比性的探析。

二、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的表现

英汉两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等方面有所不同,受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英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相对应的,但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1. 词义范围有所不同。

在一次在听课中,笔者听到授课老师在讲解intellectual这个单词时只简单地说“它用作名词时,中文意思是知识分子”。其实,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应该知道intellectual与汉语中的“知识分子”的内涵区别。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及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一些贫困山区,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是包括大学教授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汇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如果教师能把两者内涵差异讲清楚,相信学生会对intellectual这个英语词汇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又如“dear(亲爱的)”,在中英文化中都是对自己喜欢的或爱人的称呼,但是在英语民族文化中,还可以用dear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书信的称呼中一般都以dear开头。

2. 赋予的感彩不同。

一次在英语课上,一位学生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dragons”,显然,这位学生并没有掌握dragon这个单词的内涵。dragon(龙)在汉语里象征“高贵、神圣、吉祥、非凡”。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可以指一国之君,亦可指贤才能人。但西方人却视之为一种不太可爱的、凶猛的动物。在中世纪西方,“龙”是罪恶的象征。由于英语里dragon的邪恶意象,译界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汉语中其他一些与“龙”有关的词语或者成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尽量避开不用dragon这个单词,而用其他的单词来表述。例如:龙颜face of emperor;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另外,一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内涵却截然不同。英语中的yellow 与汉语中的“黄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汉语中,“黄色”常表示“、下流”,有“黄”“黄色书刊”等说法,但在英语中,yellow 则没有此义,相反,它往往象征正义、坚定、智慧,yellow book,yellow paper 是极其严肃的政府报告,而不是“黄色书籍”。

3. 性质上有所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中一些词汇性质上有所差异。英语中的east wind 与汉语中的“东风”在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性质上迥然不同。中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汉语中的“东风”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而英国在西半球,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属海洋性气候,所以,英语中的east wind是指萧瑟的秋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和我国的西风,甚至北风相似。英国人在east wind前所用的形容词,都是极其凛烈的。

三、结语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4

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内涵

(一)积极的励志精神

体育运动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汗水的肆意挥洒,更多的是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各种积极正面的感觉。体育本身自它诞生之初就拥有了很多正面的精神,而到了现代,体育更多地朝竞技方面发展,体育身上的励志精神就更加明显了。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则将这种励志正面的因素发挥到了极致。武术的练习者的武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很多武术的练习上,跟许多传统体育运动一样,不仅仅要付出很多汗水,还需要有积极的心态。体育运动,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体育是全球化的运动。中国的体育电影和体育运动,除了在保持自身的特色之外,还需要不断吸收外国体育文化的精髓。在现在的很多体育电影中,武术的踪迹和武术表演的成分越来越大,将武术与体育电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体育电影焕发出新的光彩。而体育运动和武术身上所蕴含的深刻的积极的励志精神,更是让电影在内容和主题上有了更好的诠释,也让电影拥有了更高的文化价值。电影属于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如今的电影,具有了更多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影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不得不说,无论这个社会怎么进步,体育电影展现出来的精神是亘古不变的。大多数的体育电影都是能带有励志成分,能够让人在逆境中找到一丝慰藉,带来无限的活力和生机,推动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也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逐渐发扬光大。在反映中国羽毛球的纪录电影《洁白的羽毛》上,体育电影中的武术文化内涵中的励志精神发挥地十分突出。众所周知,体育项目基本上都具有竞技这一特性,羽毛球运动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力。在这部纪录电影中,仍然可以感觉到武术文化的精髓。羽毛球队员每抛出一个球,每次的跃起,都有武术的技术和含义在里面。在全民都热爱体育运动的今天,体育中的武术文化也越来越突出。电影中明显的励志成分,不仅让电影中的主人公显现出极强的性格特征,也加深了人们对体育武术文化的理解。

(二)浓厚的文化语境

中国的体育文化和武术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文化语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这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体育电影的主流价值观的走向。体育电影基本上都是通过个人或一个小集体的成长历程来反映出体育身上的正面精神。现在很多人都会将武术融合进体育运动中,这不仅是体育与武术运动的新形势,也让二者在电影中找到了合作的节点。在很多体育电影中,很多电影的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十分突出鲜明,这样的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不会太遥远,会让人觉得很强烈的亲切感。体育电影呈现出一种团结共进,朝气蓬勃的氛围,展现出现代体育极高的职业操守。现在的导演将生活中的很多元素都融合进体育电影中,通过精巧的人物情节设计,让电影体现出更多的武术表演成分和浓厚的文化情结。在很多的电影中都会涉及体育和武术,武术和体育,有着不一样的缘分。很多导演都会将武术的元素融合进体育项目中。大多数人对周星驰电影的第一印象都是觉得十分无厘头,无厘头是周星驰电影的突出特色。在他的一部反映足球的电影里,更是将无厘头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部电影就是《少林足球》,电影中除了对体育项目———足球的诠释之外,在由赵薇饰演的角色上,我们就能发现武术的影子。赵薇饰演的角色是一个相貌丑陋非常自卑的女孩,但在平时做馒头时,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本领。电影对赵薇饰演的角色做馒头这一过程有非常详尽的介绍。赵薇做馒头时,周星驰就将中国传统的民族武术巧妙地融合了进去。赵薇的一招一式,跟传统的武术动作十分地相似。虽然在电影中,周星驰对这种武术动作做了夸大的处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部体育电影中展现出的武术文化精华,是影片中非常大的亮点和精彩之处。将武术融合进体育电影中,是对电影的重新演绎。也展现出非常浓厚的文化语境。

(三)深刻的人文价值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粉 文化内涵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38-01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色彩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也不例外。色彩词之所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是由于它受民族历史、社会背景、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礼仪习俗、文化背景等制约。Pink/粉,作为色彩词之一,也具有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属性,深层次了解在中英文中的文化内涵,能对粉在英汉互译中准确性有所裨益。

一、在英文中用粉色,在汉语翻译中却与红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窘迫、愤怒或剧烈活动而)脸色发红。She went bright pink with embarrassment.她尴尬得满脸绯红;Pink Book红皮书(国家出版的国际收支文件);As the sun set, the sky shaded from blue to pink.太阳落下时,天空逐渐由蓝色映照为夕阳的余光;pink-eye[医]红眼。5.pink noise粉红噪声、红色噪声、典型噪声。

二、在汉语中虽有“粉”字,翻译过来却和“pink”毫无关联

粉丝(fan),They have inundated me with fan letters.他们转给我的粉丝来信让我应接不暇;粉刺(acne),

A lot of teenagers develop acne.许多青少年都长粉刺;粉面油头(make up),语出明代施耐庵《西游记》第五十四回:“那里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意为脸上扑粉,头上抹油。形容女子的化妆;傅粉何郎(handsome man;very good looking man)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全身粉碎(have one’s body smashed to pieces),语出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粉妆玉琢(decked out beautifully),语出《红楼梦》:“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如用白粉装饰的,用白玉雕成的。形容人长得白净。也形容雪景;在客家话中粉有“很”的意思。我粉爱你就是我很爱你。I love you so much.

三、英文中含pink的俚语

pink slip,失业。100年前,在美国不知道由哪位老板发明的,在员工的薪水袋里放上写在粉色纸条的通知单来告知解聘的原因,并通知不再雇用。pink slip从1910年起沿用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解聘通知不一定是粉红色,也可以被其他颜色所代替,但是pink slip已经约定成俗,成为解雇通知书的同义词了。例句:Honey, I have bad news. I got a pink slip in my pay envelope today. The boss says I’m a good worker, but our business is way down and he just can’t afford to keep us all working.意为:亲爱的,我带来了坏消息。今天,我的工资袋里加了一张解雇通知书。老板说,我工作表现不错,不过,公司生意大幅度下跌,他雇不起这么多人了;in the pink,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英国有一种狩猎传统为猎狐,大部分的猎手喜欢穿着红色系的衣服狩猎,渐渐地这种衣服被称为pinks。后来人们用in the pink来形容身体健康,犹如猎人精力充沛地驰骋在狩猎场里的样子;tickled pink,感到万分高兴,乐得都合不拢嘴;seeing pink elephants,酒醉的,(醉得)发酒疯的。例如:He spends a lot of time totally seeing pink elephants.他喝了好长时间,完全醉了;Strike me pink.(表示惊讶、怀疑的感叹语)真是见鬼!例如:Strike me pink, Mac,you’re not leaving!麦克,真见鬼了,你没走啊; 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Pink is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relating to or connected with homosexuals.与同性恋者有关的。例如:Businesses are now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pink pound”.现在商家更加意识到同性恋族群消费力,即所谓“粉红英镑”的重要性;pink-collar粉领的,职业妇女的;pink tea午后茶会,正式的社交活动;the pink of politeness 十分彬彬有礼;pink tread 上流社会的活动。

四、结论

色彩词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折射出该民族深厚的社会底蕴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认识、理解并掌握这种文化内涵的异同对翻译来说意义非凡。从“粉”这个色彩词着眼,可以看出如果不对两种文化、两种历史、两种人文、两种社会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就可能会出现死译现象,从而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出现误读,甚至会产生误解。No context,no text,只有在上下文中不断地推敲词语的用法,才能使译者呈献给读者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对中英文中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有助于系统学习目的语中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知识,为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邓志勇.语境!修辞与翻译[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内涵 翻译策略

一、颜色词的分类

颜色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颜色词数量极为丰富,为了能够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恰当的颜色词,首先需要了解颜色词的种类。英语中的颜色词可以分为三类: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和程度颜色词。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 white, black, green, yellow, blue, purple. 这些词是作为人类的基本视觉特性,是所有颜色词翻译的基础,属于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是指用自然界物体的本色表示颜色的词。如:silver, gold, chestnut-brown, lead-gray, cherry, apple-green. 程度颜色词是指直接表示程度的颜色词,我们可以在基本颜色词之前加deep, dark, light, pale, bright, vivid, dull, dirty等词表示颜色的程度,如dark-blue, light-green。本文主要探讨“黑”、“白”两种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在英汉文化中它们之间有相同的方面,可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同时由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如“红糖”译成brown sugar,black tea不是“黑茶”而是“红茶”,white coffee是“牛奶咖啡”,“白开水”应该译成plain boiled water等。

二、“黑”“白”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常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肃杀之秋,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办“白事”。除此之外,白色还可以表示失利、愚蠢、无利可得,如“”、“白费工夫”。但在英语文化中,白色有“圣洁、吉祥”之意。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是清纯无邪,幸福吉利的象征,如a white soul表示的是纯洁的心灵。西方的婚礼以白色为主,white wedding是指新娘身穿白色圣洁的婚纱,头戴白色的面纱,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幸福。同时,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又引申为诚实、公开、坦诚等。如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尤指为礼貌起见所说的谎言;a very white man表示善意的人、有教养的人;They treated us white.意思是他们公正地对待我们。这些句子或词语中的white在译成汉语时就不应该相对应地译成“白”。同样,汉语中有些与“白”字相配的词组,实际与英语white表示的颜色也没有什么联系,而是表达另外的含义。汉语中“白”可表示徒劳、无代价的,空白、清楚的。比如:白手起家,白纸,白话,白搭,白头偕老,等等。另外,一些常见的词组也毫无“白色”之意。如white sale大减价;white alert解除警报;a white night不眠之夜,等等。

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意义基本相同。“黑”和“black”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具有“黑暗、不正当、阴险、恐怖”等内涵,如汉语中有“黑市、黑名单、黑心肠、黑户、黑钱、黑社会、黑帮、黑幕、背黑锅”等。英语中则有“black hole”,“black market”,“black list”,“blackhearted”,“black guard”,“black art”,“black news”等。在英语语言文化中,黑色是禁忌色,象征死亡、凶兆和灾难,例如black day表示凶日,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指为她父亲戴孝。Black Friday是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星期五。开学第一天,学生称为black Monday黑色星期一,a black mood指气愤的心情,a black look表达怒目一视。“black”还表示“倒霉的”,“black day”指不走运的日子,倒霉的一天,“black future”指暗淡的前途。与此意相反的是,黑色又象征庄重、威严和尊贵,如black suit黑色西装,black dress黑色礼服是西方人最崇尚的传统服装。在庄重的场合,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喜欢身着黑色,交响乐团的演员也几乎都是黑色西装,显示尊严、贵重和肃穆。汉语中“黑”色还有“刚正不阿”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敢于坚持原则办事,不怕得罪人的行为形容为“唱黑脸”。

另外,很多与“black”搭配的英语词组根本没有“黑色”的意思,in the black表示“盈利”,black sheep却是害群之马,black and blue指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块;black frost表示严霜,a black lie是指不可饶恕的谎言。

三、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本文只讨论了最基本的两种颜色。其他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也同样需要注意文化的差异。例如中国人总是把蓝和大海与天空的自然色联系起来,在中国文化中它给人心旷神怡的联想,但正好相反,英语中蓝色表示的是“忧郁,伤感”,如in a blue mood和having the blues都指难过、沮丧和抑郁。黄色在中国传统中是神圣、高贵、权威的象征,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本色,又是帝王之色,代表权势、威严,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emperor’s robe,黄榜emperor’s document等词语中的“黄”都体现出一种皇家的权利、尊荣的文化意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颜色。在基督教艺术中,犹太人穿黄色衣服,象征嫉妒、反叛、懦弱,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yellow的引申义有“胆怯”、“卑鄙”、“怀疑”等,如yellow dog卑鄙小人,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我们在翻译颜色词时应考虑到其文化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准确翻译。

参考文献:

[1]郝丽萍,李红丽.实用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陈宏薇.新实用汉译英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