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数学教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53-01

一、以考纲为大纲,以教材为蓝本

所谓考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3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重视对近年《考试说明》的比较。我们可以结合上一年的高考数学评价报告,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吃透《考试说明》,才能有的放矢,少做无用功。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有的知识点看起来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过,但它属于“一捅就破”的情况,出现的可能也是有的。“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就是说高考最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

二、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我们大可不必在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三、趣浓情深,提高复习课解题教学的艺术性

在复习时,由于解题的量很大,就更要求我们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优美、奇异和魅力,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劳,保持解题的“好胃口”。

一道好的数学题,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又像一部情节曲折的电视剧,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它的诱人之处。“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学生又怎能不赞叹自己智能的威力?我们要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课堂上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激发热情,有这样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变苦学为乐学;三是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等。

四、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免不了要做一些试卷,但试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好坏和收益的多少.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应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衔接;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20

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材具有“起点低、容易懂、容量小”的特点,在内容上大大降低了难度、深度和广度,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侧重于记忆,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以及简单的应用,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则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不但概念抽象、定理严谨,还要加以纵向延伸,增加习题的深度和难度,且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杂冗长,从而大大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再者,初中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进入高中后,则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勇于钻研、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归纳探索规律,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和重复,对各类题型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些原因都使得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刚进入高中大门的高一学生往往都是信心满满,有着把高中知识学好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却普遍感觉高中数学非常枯燥抽象,不是预想的那么好学,而且对很多数学问题不知从何下手,于是他们进入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困惑期,不但对自己学习高中数学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更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最主要的根源是我们教师没有把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解决好。

如果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初高中数学内容不同、要求不同、教法不同以及学法不同,我们就应从高一开始调整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过渡,切实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从而避免高一学生走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困惑期。在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高一数学知识中有很多难点,如集合、映射、数列、三角等,学生不容易理解掌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慢速度,注意循序渐进,由浅显的实例和已知导入新内容。在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上,教师要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知识铺垫和分层处理,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做出详细总结及实例说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外,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涉及到初中的知识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空间问题的平面化、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与化简、求函数值域中的图像意识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深入研究新旧知识彼此间的联系和区别,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

二、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学习兴趣,是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必由之路。兴趣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各种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习为一份苦差事,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缺乏对数学的兴趣。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简单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让学生去学太难太深的东西。要注意创设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似懂非懂”、“似会非会”、“想知而未知”的情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让学生学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效,体会探究知识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 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遇到困难挫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并努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教师平时应多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3.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在学生学不好时,要少责怪他们,多找自己的原因。深入学生特别是数学差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高中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步骤,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养成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想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首先,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让学生会听、会看、会想、会说。其次,要教学生学会思考,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

2. 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取得高分的关键,因而每教一节新课的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3.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能给阅卷教师留下美好的印象。因而,日常作业书写格式一定要统一,做到不潦草、不涂抹。

4. 养成有错必纠的习惯。发现错误就认真纠正,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习惯。

四、引导学生掌握最优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

引导学生掌握最优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是高中生在数学考试中获得高分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

1. 让学生明白重复做题的重要性。一些学生认为,重复做题没有意义,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要想会做的题目不做错,不会做的题目做出来,并且解题时能想得快、算得准、写得清,(下转第25页)(上接第20页)就必须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2. 让学生把知识结构化、复习系统化、训练综合化。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一定要学会把零散知识变成结构知识,总结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分辨、归类并总结同类知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另外,学生还要学会将考点知识变成题型知识、把缺漏知识变成新增知识、把残缺知识变成系统知识,也就是查缺补漏、综合运用。

3. 让学生相信教师,使学生自己完成刚性任务。这里的刚性任务指的是学习以认真听课、仔细落实教师所留习题为主。有的学生为了提高数学成绩,不惜占用其他课做数学习题,不但课没有上好,做题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白白浪费时间。而且在高三的任何时候学生都要落实教师按照教学计划或者所掌握的最新情况而编写或选择的参考资料和习题,这些习题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比学生自己找的其他题目更有价值。

另外,学生上课时认真记录教师的启迪、做题时记录实战心得、评讲时记录教师的订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绩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尽快形成最优的应试技巧。

1. 掌握答题的方式方法。答题要“短、平、快”,考试的时间很紧,要求学生快速选择通性通法作答。答题还要“稳、准、狠”,考试中要有稳定的心态、准确的判断和书写,果断地舍弃一些高难度题目,做到小题大做(即容易题和中档题尽量不丢分),大题小做(对于难题,要注意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一分一分地拿)。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3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基本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反正讲了,学生就该仔细听,课上作笔记,课后大量作业做巩固。但是,我们发现些学生根本听不懂,课下只能抄作业,结果学生疲劳厌学,老师疲劳厌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降低。

为了适用新课改的需要,在数学课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自己推导公式、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

当然,这里的放手决不是放任自流,否则,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在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放手的同时,多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添活力。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这是我时时思考于心的大问题。我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先学后教课课练”的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精神,立足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通过“先学”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了教材知识;通过教师的“后讲”,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形成体系;通过训练巩固了所学,提高、强化了能力。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老师教,而是老师对学生做的练习题做出评价,个别不会做的由老师指导。

该模式的操作程序是:

1、先学准备。提供背景材料,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出示教学目标,给出学习提纲。

2、先学。围绕预习提纲,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识记知识要点,构建知识体系,自做课本上练习题,形成学科能力,找出自我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3、后讲。讲疑问、克难点,巧分析、善比较,讲规律、勤综合。

4、当堂训练。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强调针对性、典型性、量力性,难易适中,具有梯度,及时批改,反馈学情。从上课到下课,学的全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学习,教师由教授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

学生自学更能提高教学效率。书本上大部分都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够解决的,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书,最后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学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高中许多知识仅凭课堂上听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认真消化,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教强的阅读能力和自学理解能力。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通过编拟阅读提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某些简单章节内容的教学,可采取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以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以及自觉独立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教师好比是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老师转变为学生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有许多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相关,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自学这些知识,教师只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给予关键性的点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所在。而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启迪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从而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发现作为一种意识,可以解释为“探察问题的意识”;发现作为一种能力,可以解释为“找到新东西”的能力,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基本途径。

问题的解决要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问题的变式探究过程是一个创新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多维整和过程。要完成知识的传播,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如何成功教学一堂数学课,优化认知结构,问题设计,教学设错,例习题教学,教学指导和课堂氛围是我在在教学中实施的又一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数学知识的讲授中,不仅要学生知其然,更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高中数学教学尤其应如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表象的作用,帮助学生把研究的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突出知识的本质特点,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贴近生活的初始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起点,从本质上说数学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想,思维方式与方法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对象,是促进学生逐步学会探索和掌握新知识所必需的科学方法。

教学设错: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根于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错误”能使学生及时地发现错误,在此纠正错误中,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4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新时代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搞好课堂教学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

然而传统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轻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轻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略了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反思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后,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大理念”。首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其次是张扬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还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

废除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认真贯彻和领会“三大理念”,这是教学的当务之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以往死寂沉沉的课堂转化为焕发生命力的课堂。

一、 改“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为“牧羊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满堂灌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对数学问题过于注重分析、讲解。教师恨不得把每个知识点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只注重结论的传授和讲解,使原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知识,弄成了沉闷、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而“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 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诉学生“这种草好吃,应该这样吃,必须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阔的草地上,根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小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譬如正方体 中, ,求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图,再通过仔细观察,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如线面垂直或等腰三角形等角度)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改“被动式”学习方式为“探究式”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发展能力。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形势下,我们应该积极拓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习方法的选择权,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浓厚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譬如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吗?两条呢?三条呢?无数条呢?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理解,并能画出图形直观地解释,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或诱导,以此强化学生对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理解。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5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创造性思维;教学理念;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10-01

高中数学的理论性、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对学生空间思考能力、想象力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旧不改变教师课堂主体地位,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新方法的研究力度,创新课堂教学过程,提升对学生的关注程度,重视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更新教师数学教学观念,优化课堂过程设计

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传授者、解惑者等多个角色,其教学观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因此,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目标,忽略了学生主体性地位,会过分强调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布置大量的课后练习题,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研究数学教学新方法时,学校应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程度,并指导其优化课堂设计。同时,教师需积极主动接受新方法教学,并运用于实践。如在教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函数的简单性质”时,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入适当有层次的练习题,通过练习优化课堂过程安排,综合考虑学生数学基础情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通过有效的课堂设计,发挥自身引导性作用,遵循由简入难、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一步接一步地打好学生的数学基础。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实际,又给予了学生思考空间,能较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二、创设艺术数学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数学的艺术性,通过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方面体现,教师和学生都期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在课堂开端营造良好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授苏教版数学必修三“概率”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以下情境:“周末,小红在逛街过程中遇到抽奖游戏。只要在2个红球、3个蓝球和1个黄球中一次抽中黄球,就能获取相应的礼物。请问,小红得到礼物的机会有多大?”通过这种“问题式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接着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看法,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中成长。在研究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这一类新方法时,必须注意情境的有效性。应根据学生兴趣、时代热点等因素,创设“矛盾型”“层次型”等情境,成功引起学生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知识的熏陶。同时,教师可以多途径构建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桥梁,多从现实生活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实用性。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是新时期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多发掘数学解题模式。如在学习苏教版中的“柱、锥、台、球的体积”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直观教具石膏圆柱体、石膏椎体,引导学生多途径测量,创新“椎体”“柱体”公式得来方式。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以直观教具为基础,让学生主动体会数学知识的由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培养学生清晰的数学思维能力,打好学生数学知识基础,为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条件。

四、丰富学生数学实践活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很多高中生觉得数学这门学科较难,既需要庞大的计算量,也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花费过多的精力。数学教师应该看清这一现状,提供多层次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多进行数学课后实践。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关于数学知识的疑难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学习信心。如在教授苏教版中的“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函数的由来,设计美丽的函数图形,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高中数学教学新方法,是一项巨大而艰难的任务,需要每位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苏教版教材的意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适应时展潮流,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应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提高数学专业素养,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攻克数学难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保军,叶雪梅.高中数学教材数学史内容及其分布研究――以人教A版和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4(03).

高中数学教法范文6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化归方法;

一、分析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存在的教法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采取有效对策开展解题教学,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就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教法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采用题海战术进行解题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习题给学生做,再统一讲解,这种解题教法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学生所掌握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主要来源于大量的做题,往往只是一招一式的讲解,而缺乏对实质性的图片和理论的提高,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极重,学生在书山题海中得不到解脱.

(2)采用对号入座的方式进行教学,即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将收集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并将这些问题的类型进行归纳,再详尽地将每个类型的解题方法一一告诉学生,因而在解题课中学生往往只能采取某种方法对号入座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不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采取学案的方式进行解题教学,即在上课过程中给学生发学案,往往学生只是一味地做题,而教师则是在上课即将结束时将答案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往往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

二、简单化归目标法

1、简单化归目标法是将复杂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成简单的数学化归思想,从而得出的方法。

(1)标准形式化

标准形式化的化归方法就是将原始的数学问题通过标准的方法形式转化成简单易上手操作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数学模式。数学里有诸多公式,比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等。而高中随着知识的累计,数学公式也相对复杂,相关的数学问题,只有化归成符合此公式的形式后,才可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得到最终答案。这在数学的解题思维中,也是一种最基本的原则所在。

(2)和谐统一性

数学中的和谐统一,一般是指一个部分与另一部分,一个部分与一个整体之间存在的内在或外在的联系的统一性。这个特征在数学中有其涵盖意义,这种和谐统一性不仅可以使事物与数学内部间实现联系性,还要实现其统一性。

(3)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解析平面几何的椭圆、圆锥曲线等这个类型的问题方面,这两者之间可以转化“与定点和定直线距离的比是常数e(e≥0)的点的集合”这个数学定义方面,两种曲线可以将其看作在不同的横截面但却是同一个圆锥上所得出的,他们都始终要化归到二元二次方程,得到这一结果。

三、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化归法使用策略

(1)充分挖掘教材,展现化归方法

化归思想方法在数学知识中得到完整的表达,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教材逻辑体系本身,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将具体知识利用化归思想方法清晰明朗化,更能让学生对化归思想的和知识的掌控。而在教学中利用化归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定义化、定理化,公式化。这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将化归思想发挥最大的优势。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化归方法渗透到了整个中学阶段的代数、几何教学当中,可见其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频率相当大。在几何中,化归方法在教材中往往采用平移、作截面、旋转、侧面展开等手段实现,将复杂的空间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何平面内问题加以解决。而在代数教材中,对于方程式问题,例如,无理方程、对数方程,指数方程等等,基本都是将方程先转变为一元一次方程是或者一元二次方程式再解决问题;不等式方程、复数间的运算问题处理方式基本相似。

(2)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重视过程教学

在我国的基础教学中,实行的是数字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而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就同样是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的方方面面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点,或者知识面,让学生更加重视对学习知识发生、获得的过程的了解,教师在过程教学中,充分的运用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在学习中,使得学生对于知识和认知同步前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化归法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学在过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具体的展现化归法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和诸多好处,慢慢的引导、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发现、了解相关知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

(3)加强解题训练,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学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加强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语言应用能力。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或者解题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化归思想、化归方法的运用,强化学生在解题认识中,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规范语言的灵活运用,形成对语言应用能力的慢慢培养,更好的运用化归法。 例如:设a,b是方程x2-2kx+k+6=0的两个实根,则(a-1)2+(b-1)2的最小值是( ).这种题目要根据平时的内容发散开来,首先就该想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容易得到a+b=2k,ab=k+6.通过整理可以得到,(a-1)2+(b-1)2=(a+b)2-2ab-2(a+b)+2=4k-342-494,再根据Δ=4k2-24>0可以求出k的取值范围,从而进一步确定最小值,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就要想到运用Δ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