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1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当前对于加强初中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这对当代的初中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德育教育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正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主阵地,它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德育品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有很多人常常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的倾向。然而现实的德育评价标准却是诸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品德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教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更是铸造了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是集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的德育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在德育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点,我在实际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创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比如,我上每节课前安排5至8分钟的演讲,用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心理素质等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小事、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等。 还有,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学生中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点让学生进行研讨,最终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让他们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的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教学流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为了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传授的准确度上下一番功夫。教者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生动的教学,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流程中,更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流程系统化、艺术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观点的空间,这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者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学生对身边的事倍感亲切,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师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之时,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情感上的渗透不仅在课上,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就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多谈话,以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寻找一种更佳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课外活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2
那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 认真砖研教材,寻求德育因素
德育内容都隐含在生物学知识中,以生物学知识为载体。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挖掘生物学教材中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智育之中,使学生在掌握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德育教育。
1.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教学活动除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具有育人的功能。一方面,培养学生爱校如家的良好品质:爱护和珍惜每一件实验器材,正确使用和维护,在实验中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的品质。另一方面,教育学生用人道主义精神去对待被用于实验的动物,使学生养成尊重自然、爱护生命的良好品德,益于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尊重生命、崇尚科学、爱护生物的责任感。
2.利用生物学史渗透德育教育
1965年,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198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北医大第三附院诞生;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初步完成;2001年2月12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细胞学说的建立、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等告诉学生要大胆质疑、积极向上、勇于探索、不怕失败。
3.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学习细胞癌变、艾滋病、人类遗传病相关内容时,教会学生如何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远离,注意心理卫生保健、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等。使学生身心都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4.结合生态教学,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亩,还以每年700亩的速度递减,人口已达13亿多,还以每分钟30人的速度递增。森林覆盖率只有12.7%,已远远低于20%的国土线,居世界第120位,近三分之一草原成了沙漠,森林和草原的迅速减少,造成许多野生动物无处栖息、处于濒危状态。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教材生物与环境的内容,向学生阐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生存权观点,强调自然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重视万物生存权、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明确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由于人类的过失所造成的生态恶果;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 在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一位学者这样说过:"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微末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充分说明了德育示范性的重要,在孩子们的眼里,老师是知识的化身,是学习的榜样。因此,作为生物教师就要不断提高、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既要重视言教,更要重视身教,给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例如,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形成良好的、科学的思维、语言、方法、卫生等方面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德育示范性。
三 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恰如其分地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3
一、加强思想教育,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课堂常规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在计算机基本操作中,如何规范地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要有正确的坐姿等,这样就能在学生脑海中树立正确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再如介绍如何用鼠标和键盘时,我们就应该重点教导学生如何爱护好计算机设备,对鼠标用力时不能太重,更不能敲桌子,要用正确的指法击键,同样用力适当,不能随意乱拍打键盘。在技能训练中,要随时教育学生正确、规范使用电脑设备,要对学生多进行机房各项制度的灌输,教育学生爱护电脑,养成正确开、关机的习惯,以保护电脑设备;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在微机室内吃零食,保持学习环境的清洁。
二、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和规范的教学演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如教学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应该提醒学生要根据文档的内容进行命名保存,最好不要以文档默认的DOC1或XLS1来命名,并且最好不要把文件存放于系统目录下,同时要求学生把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于系统以外的驱动器,以便重装系统不丢失文件和查找文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出榜样,以身示范,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让学生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把德育教育应用在课堂上。
教学中,往往一个机房每天都有几节上机操作课,人流量较大,在管理上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很多德育的问题很容易暴露出来。经常有学生进机房抢位置,进入学校机房时追逐打闹,人多挤在一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设备人为损坏后无法确定是哪个班哪个同学所为,不利于财产的管理。有的学生一开机就打开网络下载游戏,有的学生会乱敲键盘,有的学生上网浏览不良信息,有的学生上网聊天,有的学生在网络中使用不文明语言等等。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渗透德育教育,教育学生要保护好电脑设备,保持机房卫生清洁,有序进出机房上课等,随时告之学生,机房是大家的公共财物,需要大家共同去维护和保管。在管理上,各班进行编号入座,每节课上机前,让学生认真检查其所座位置电脑设备的情况,有问题及时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特别强调每位学生下课后要把自己所座位置整理好,恢复成课前状态。同时要求学生创建自己的文件夹并把自己的所属文件及资料都放在里面,做到责任到人,互相监督和共同维护,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四、正确引导学生应用网络,培养良好网络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想教育的载体,网络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如此多的新鲜事物,更容易让学习好奇和接受。要利用网络,就得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了解网络文明公约,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争做一个有教养的网络文明好学生。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从心里去感知网络的利与弊,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如网络诈骗、盗取别人的网络信息等,都是违法行为,过度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都是不良的行为。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料、收发邮件、文明博客、网络交流、智力游戏,教育学生遇到无聊、不健康的信息马上离开,学会自我保护,谨防受骗,养成文明的网络道德素养,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4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生物教材的许多章节中,都介绍了我国丰富、特有的生物资源及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这些内容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为了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能增强爱国情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录像、多媒体等,创造形象、直观、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教学方法(如:采用吟诵、讲解等,产生豪情奔放、激情满怀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心绪,使他们全身心、有感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在这充满鼓舞和感召力的氛围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会被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和伟大的成就所感染,迸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产生浓厚的爱国热情。
2、渗透正确的世界观教育
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地球上的生物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有些现象非常奇特,往往使人困惑不解,甚至产生迷信思想,针对这一现象,在生物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生物进化、生态学、遗传变异等内容,对学生渗透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有时在课堂上也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介绍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生物知识,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一些生物王国的奥秘,从而开阔视野,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不受唯心主义的影响。
3、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为了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生物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探究式教学,而分组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形式,让各小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在这整个探究过程中,组内成员团结协作,为小组的成绩共同努力,从合作中使学生认识到依靠大家的智慧会获得更大的成绩和收获,从而树立和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4、渗透良好习惯教育
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渗透以下几种良好习惯的培养:⑴对学生严格要求,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认真、勤奋、务实、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⑵促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养成科学的生活与卫生习惯。⑶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良好行为习惯。
5、渗透国情教育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5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教育体制也在逐步健全。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学校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不理想,我国部分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明显与文化教育不同步,对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相对滞后。因而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当前,新的时代特点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人才既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而小学教育在人才的培养中处于基础的阶段,因而非常关键。因此,一定要搞好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近年来,小学的德育教育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小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逐渐加大了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工作力度,因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是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肯定成绩,同时也要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认真分析问题所在。课堂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模式,即将德育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到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人格,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德育教育的目地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渗透到小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间接地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品德课与社会课是直面德育教育的课程,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同样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总之,在当前形势之下,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
由以上的分析论述可知,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非常有必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和党的伟大,增强学生的爱国感和归属感。我国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有优美的山川和水土,无数伟人和科学家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各个基础学科中都可以找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痕迹,体会到古今科学家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德。通过这些增加学生的民族感和自豪感,使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总之,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来确定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
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来确定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为此,教师要在备课中要找准教材内容的渗透重点和切入点。重视课前投入,深入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理解编者的意图,从教材中提炼出本课道德教育的内涵。有了重点,就能在备课、讲课、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吃透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思想内容,在讲述道理时,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总之,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来确定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
3、小学教师要身体力行,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
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教师就需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育人,教师自身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是育人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遵守课堂教学的纪律,在规定的时间内制定周密计划,完成所需的教学任务,其态度、言行等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指导示范作用,学生会不自觉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培养了良好的品德和风尚。故而小学教师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着装得体,从而充分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总之,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教师就需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扬榜样和示范作用。
4、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点
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点。小学生的思想还未成熟,自我约束力较差,不喜欢被人强制学习,这些心理特点决定德育教育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点。这样才能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增加德育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和变化点,在最好的时机进行思想教育,给学生充分思考与发展的时间,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从而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总之,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寻找渗透德育教育的最佳点。
总而言之,在小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可以采取以上几个方面的对策。
三、结束语
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范文6
关键词 德育教学 体育教学 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1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教学向学生讲授体育教学的目的意义,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故事、演讲形式,讲述革命家、伟人们的体育锻炼事迹,简要地介绍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中国健儿为祖国荣誉奋勇拼搏的动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榜样教育
学生的榜样教育:每年学校要评选各类的积极分子,而体育积极分子占全校学生人数的10%左右,这对学校的体育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自身的榜样教育:教师的思想品行和业务水平,包括文化素养、教学风格、言行仪表、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所希望的形象时,就产生了积极的榜样教育效果。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风吹日晒,不怕严寒酷暑,工作认真负责。授新课时示范动作认真规范,准备活动和学生一起做,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学生做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生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集体主义教育
球类、田径、游戏等教材蕴含着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道理。具体实践中,多让学生参与游戏、竞赛的设计,让学生为胜利献计献策,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和鼓动者。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等良好品质,培养主人翁意识、团队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集体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建立一个优秀的集体,用集体的感召力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非常强,教师首先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团结友爱的、奋发进取的班级集体。同时,应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作用去教育每个同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制度,并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例如,体育教师可不定期地以班级为单位举行拔河比赛、足球赛、篮球赛等,这些比赛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对于培养团结、友爱、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思维机敏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意志品质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中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向更大的困难挑战。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过身体锻炼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如身体锻炼中提高心肺功能的练习,当学生跑完规定的距离时,提出再加跑一定的距离,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接受挑战、吃苦耐劳的精神;支撑跳跃中,提高器械的高度,加长起跳的距离等都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自信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有时还可为他们创造一种能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不拘泥于动作规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充分自由行动,反复去尝试成功或失败的滋味。当学生成功时,教师应给予鼓励的话语,投去赞赏的目光,并提出更高、更难的目标,让他们面对新的挑战。
5课堂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