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目标体系;德育内容;工作渠道;德育科研
我园的德育目标就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阐述的内容。这是我园德育的一级目标。在一级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又把它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个性心理品质等四大方面的二级目标,然后我们再把二级目标按小、中、大年龄段制订了相应的德育目标,使各级目标既呈现出一个整体状态,但它又是层层推进的。
二、精心选择幼儿德育的内容
德育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否,是关系到幼儿德育工作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园在选择幼儿德育内容时注重以下几个因素:科学性、规范性、全面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先进性。
三、努力拓宽幼儿德育工作的渠道
1.课程教学是基本途径
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渗透于教学,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一著名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指出了德育是教学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园在实施五大领域的课程中,始终坚持在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时机渗透德育。
2.专题教育使认识深化
结合时事组织德育专题教育,目的性、计划性更强,内容更集中、系统、直接,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有着强烈的震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良好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我园每年都开展一些系列专题教育活动,如:“争做环保小卫士”系列教育活动;“爱家乡、爱祖国”系列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教育活动等等。
3.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德育需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才能取得“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晨间接待可巩固礼貌教育;晨间活动不仅可让幼儿强身健体,还可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与克服困难的精神;生活活动让幼儿懂得要提高自理能力,学会节约,而且还要不挑食;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交往、合作、分享、遵守游戏规则和废物利用……
4.建好幼儿德育主阵地
幼儿品德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要有基本的阵地。我园通过组织教师反复讨论并结合我园的实践和借鉴他人的经验,确立了“晨间谈话”“国旗下讲话”“家园共育栏”“区角活动”“自然角”“种植园”等发挥德育效能的教育阵地,以便让幼儿了解更多的道德常识,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5.有机整合多方面的德育力量
幼儿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不仅接受幼儿园有目的的教育,还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园注重调动多方力量,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学习材料进行家访、参观、散步、春游、秋游等方法,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
四、大力加强幼儿德育科研工作
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帮助我们尽快地把握规律,积累经验,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德育科研成果的取得,极大地调动了我园教师的积极性,使我园的德育科研呈现良性运作状态。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2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以德育育人为首纲,重视幼儿品德的培养。从《周易会传》中的“蒙以养正”到《三字经》《弟子规》中都强调了幼儿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从2009年起我园始终把幼儿养成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经过上阶段《创新养成教育活动提升养成教育实效》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与反思,我们发现利用儿歌文化进行养成教育的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怎样把“儿歌”这一优良教学资源充分开发并在养成教育活动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呢?因此经研究我园决定把“创新儿歌教育文化、开展幼儿养成教育”作为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依据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即需要严格纪律的约束,更赖于幼儿自身强有力的自律力。幼儿道德行为的规范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需要动态的行为内化与行为实践。同时幼儿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来自多种渠道的“营养”滋润。所以施教者必须根据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创新工作新思路,创设各种幼儿感兴趣的实践活动情景,探究适宜的教育活动模式。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幼儿在浓郁的德育文化氛围中产生主体德育意识,在有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建构德育行为情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内化为自觉的德育行为和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具体举措
(一)创设儿歌文化环境氛围激发幼儿德育情感。环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幼儿习惯的形成、行为的发展有其特殊的作用。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养成教育中,要注重环境育人的适宜性、情趣性、科学性、效用性。因此,在养成教育实践中,我们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力求创设适宜的文化环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
(二)创新儿歌教育形式,生成多种教育功能。儿歌教育就是以儿歌作为教育内容,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使幼儿理解并诵读,从而发展幼儿语言、认知、情感、品德等能力的一种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让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建构认知,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也无例外。
1 具体情境中续编儿歌,拓展生活规则经验。幼儿教育只有扎根于幼儿生活与经验,教育才真正有意义。如果幼儿教育脱离了幼儿的生活与经验,那么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入手,结合幼儿认知特点,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续编儿歌的教育方式。
2 主题情景中创编儿歌,引领幼儿建构规则意识。幼儿在园的各种活动场所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幼儿德育习惯形成的重要渠道。然而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想让幼儿掌握的东西,首先要让他们感兴趣。因此我们倡议在幼儿各种活动场所创设相适宜的主题活动情景。在具体的主题场景中引发幼儿表达欲望,说出每个环节的行为应该怎么做,使抽象的行为规范具体化、生动化、趣味化。然后通过教师的恰当引导创编出相应主题的儿歌。
3 儿歌配画,唤起幼儿规则情感体验。德育教育过程的“知、情、意、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情”、和“意”是实现“知”到“行”转化的最根本媒介。幼儿对各种规则掌握了不一定能在实际中转化具体行为,只有通过强烈情感体验,形成较高的主动意向才能把规则转化为具体行为。因此我们采用儿歌配画的形式来唤起幼儿强烈的情感体验。在儿歌配画过程中,实现了思维中孕育德育行动,德育行动中形成德育画面,德育画面中蕴藏德育行为,德育行为中唤起德育情感。整个过程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德育情感愈加高涨,进而产生了较强的向行为转化的内在动力,加快了知向行的转化速度。
4 创编养成教育儿歌主题操,强化幼儿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了解基本的行为”因此我们为创编的儿歌配上了优美的舞蹈动作,使幼儿易学、爱学。幼儿在学中理解了儿歌的含义,在优美的动律中,愉悦、自觉地按行为规则去做。
5 家庭亲子儿歌,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我们发现现实中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德育教育不能与幼儿园步调一致。家庭中的不良教育行为对幼儿园的教育成果起到了削弱作用。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也为了让儿歌文化发挥巨大的效应,我们采取“亲子阅读儿歌”的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控。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运用儿歌的形式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实施效果
1 通过儿歌文化的创设与实施,幼儿的行为习惯在不同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 教师用儿歌引领、规范、强化幼儿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策略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3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更重视养成教育,教育方法更具科学性。许多家长也真正成了幼儿合格的家庭教师。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3
一、优化网络资源,提高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成效
1.整合网络资源,优化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环境
互联网信息资源具有良莠不齐、丰富多样的特征,其中蕴含丰富的教学资源,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作为幼儿德育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整合资源。首先,要关注网络资源的适宜性。教师在筛选网络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资源对幼儿是否适宜,是否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符,基于适宜性原则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筛选,才能促使网络资源能够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发挥正面作用。其次,要关注网络资源的整合性。教师不能盲目筛选搜集到的资源,而是要按照主次原则,对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有针对性地使用网络资源。例如,大班幼儿教师在讲授《首都北京》相关内容的时候,需要适当筛选网上与北京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向幼儿展示,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
2.开发德育学习网页,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师在运用网络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确定德育教育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内容的可操作性,同时制作与幼儿德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网页,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页多元化、综合性等特点,引导幼儿大胆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对此,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习浏览网页信息资源的方法,帮助他们通过网络图片、书籍等资料,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开展德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给幼儿展示大量形象直观的图片,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家乡”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将有关家乡的图片放到网页中,让幼儿通过网页欣赏家乡的美景,引导他们展开联想。
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方式
1.运用设备记录幼儿的日常行为,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例如,教师在开展“好朋友”社会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日常拍摄,将幼儿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的画面制作成视频,并在德育课堂上播放给幼儿观看,借助影像培养幼儿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品质。
2.借助校园电视台,展示德育教育成果
校园电视台具备音频、视频、文本等多文本传输功能,幼儿园德育教师可以将其当做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将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校园电视台展示出来,还可以将之应用于幼儿园德育成果的宣传活动中。例如,幼儿园在开展德育诗歌诵读比赛的时候,可以借助校园电视台进行直播,让幼儿园全体成员都能够观看到比赛现场的情况,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构建学习互动平台,拓展家园共育空间
幼儿家庭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幼儿德育启蒙教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展开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帮助他们增强教育儿童的能力。对此,幼儿德育教师要努力构建起家园互动合作交流空间,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沟通平台,构建德育专栏,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园的德育教学现状。具体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展开: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学生;德育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幼儿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优秀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起着巨大的奠基作用。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现状
1.家庭与幼儿园德育教育不一致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具备一致性。大部分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一定的德育教育,养成了一定的良好品质,比如尊敬师长、爱惜粮食、爱护公物、珍爱别人的劳动成果等,可是在家庭中这种教育却被淡化了,甚至有的爷爷奶奶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孙子、孙女过分溺爱,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觉得年龄小可以原谅,放任他们自由。这样导致学校花费了三分之二时间获得的教育成果,在家庭中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就流失了,真是事倍功半。
2.德育教育只在特殊的环境下进行
德育教育要贯穿在幼儿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和一日常规之中,可是在幼儿园的活动与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教师只是在具体的语言课中通过讲孩子喜欢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良好品质,在音乐课中通过吟唱爱国、爱家、爱伙伴的歌曲来熏陶学生,在劳动、科学课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而在日常行为中很少有教师有意无意地贯穿德育教育的内容。
二、重视德育树立全员德育思想
当前社会和学校视德育为“工作”,另设专门的部门或干部具体领导和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加强了一部分人的德育工作就相对弱化了其他人的德育工作。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不是学校的某一项具体工作,而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目的。
幼儿园与中小学不同,没有专设德育处或德育负责人,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说反而有利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幼儿园的每位教职工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多多少少地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学前期是一个人最早产生道德规范、形成道德准则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建立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乃至身边一切事物的基本概念。可见,幼儿德育是何等重要。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幼儿德育教育,特别要进一步加强保育员等后勤人员的德育意识,形成幼儿园“处处有德育、人人抓德育”的环境氛围,为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师德修养,确立幼儿德育内容
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中明确提出了幼儿德育总目标: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本身的品质是养成幼儿品格的重要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孩子学习的手段,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优良品德的人才。我们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情况,加强师德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学习,规范教师们的言行,使教师起到榜样的作用。
四、树立渗透意识,德育教育深入骨髓
孔子曰:“少成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要实施德育教育,“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 教师们在掌握本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理解德育大纲的精神实质,使德育教育实施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五、幼儿园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1.培养集体荣誉感
幼儿园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组织
幼儿园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幼儿园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
3.通过课堂教学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
4.设立校外德育基地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5.加强家庭德育教育
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六、加强管理合力,提升德育实效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家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1B-0013-01
古人云:头乃人之元,而孩子就是人生的开头,是人生的初元,有了好的开头,才能成功地筑就一个精彩丰富的人生,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地引导一下就可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德育教育呢?通过了几年的研究和探讨,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将德育教育贯穿在一日常规的生活中
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教师平时琐碎而细小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和强化,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常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没有好的常规就无法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常规培养是幼儿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做事稳重又有条理,但也有些孩子做事没有头绪,毛巾乱放,入厕拥挤,书包零乱,吃饭挑食,早晨入园后不洗手就用餐等等。就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引导幼儿分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环境布置渗透着德育教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的行为,我们在园内的走廊过道活动室、洗手间、卧室、饭厅上的各个环境中都渗透着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一种无声教育,对幼儿是一种很大的影响,如京剧脸谱、可爱的家乡内蒙古、节约用水、龟兔赛跑、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等,环境教育作为一种工具辅助教师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识的教育,让幼儿熟悉可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解京剧是我们的国粹,从而自然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们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启发。
三、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教师可根据目标设计各种动态的区角活动,在幼儿开展游戏时教师要引导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观察幼儿游戏中。真实的品德行为表现,抓住时机,以自己的言行示范,教育幼儿学会忍让,有责任心、有同情心、团结友爱、不独自占有,知道幼儿园玩具是共享的,需要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征得他人的同意才能拿,懂得谦让,不争、不抢,采用寓教于乐形式,把教育内容纳入游戏活动之中。
四、在语言环境中渗透着德育教育
幼儿在园时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伴在一起,幼儿的文明举止和礼貌待人等行为,是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从幼儿入园教师就要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引导幼儿与同伴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教师首先注意文明礼貌用语,并教育幼儿不说脏话、粗话,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形成良好的文明用语环境。
五、德育教育在安全活动中的重要性
首先对教师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通过录像、图片、情景剧、讲故事,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安全自救,培养幼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的东西,牢记家庭住址及电话和父母的姓名,教育幼儿怎样避免危险,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形为习惯,经常给幼儿讲解防止意外伤害,知道周围哪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六、德育教育延伸到家庭
幼儿园的德育教育是幼儿实施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过程,其内容和方法具有生活化,因此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有机的统一,形成合力对幼儿实施影响,幼儿园可以利用这一点发放各种资料,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宣传正确的育儿观,及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重点,争取大家信任,通过家园配合作到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在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必须将德育教育运用到幼儿园日常活动的整体过程中,充分了解幼儿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德育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把幼儿培养成健康向上、活泼好学、探究、勇敢、自信、有责任感的好孩子。
参考文献:
[1]徐明聪.陶行知论幼儿教育[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9.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范文6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
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利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幼儿,从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激发幼儿对自然界与社会的认识兴趣与求知欲,由此一来,也有利于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以初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一、要灵活处理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与劳动能力。教师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服务的能力能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动手能力的发展对于幼儿的心理发展,智力发展与个性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抽出更多的时间参加自我劳动服务,从而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是大脑迅速发育的时期,让幼儿尽早地接触生活,能够促进幼儿的大脑结构发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与自信心。初步形成的劳动习惯和整洁习惯能对幼儿的生活起着积极作用。
2.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期是最具好奇心的时期,每个孩子都在不停地探索着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成人不要去抑制幼儿的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要通过加以正确的引导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兴趣。好奇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成为求
知欲。
3.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常识性的教育。幼儿时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知识经验不足,还不能够区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因此需要掌握大量的感性知识才能够认识世界,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来丰富幼儿的知识。
二、幼儿教师要灵活处理关爱与骄纵的区别
1.幼儿普遍存在挑食与偏食的现象。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除了要对幼儿细心教导之外,还要耐心重复地引导幼儿,不能无条件地骄纵幼儿。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备受家长宠爱,从而养成了任性的习惯,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正确把握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即便是在进行否定评价时,也要以真诚的态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并适当地注意方法。
2.幼儿阶段基本的学习生活活动就是游戏与玩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更多知识与发展各项能力,最终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对幼儿来说,自由是重过一切的,幼儿是独立的人,喜欢探索与自由,教师只有在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基础上,才能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到充实和快乐。
3.教师不能只重视幼儿的外在表现,从而忽略了幼儿的内在感受,忘记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使得幼儿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共鸣和宣泄。教师爱护幼儿是天性,以幼儿的眼光去观察幼儿,转变教育者的行为,就会让每个幼儿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4.幼儿关心的通常都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可幼儿虽然爱提问,但却很少主动分析与思考相关的问题。其实,教育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教师完全可以抛回去给幼儿,让幼儿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自主观察与探索周围的现象与事物,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要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倾听同伴的意
见,同时也要敢于质疑别人的意见。幼儿会根据观点抱着怀疑的态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在众多的回答中不断更新与矫正自己的观点。
三、品“活教育”促“活”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方法
1.户外活动与体育游戏是进行德育的有效方法。户外活动与体育活动是幼儿最为喜欢的活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因此为德育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各类竞赛性游戏中,团队协作能增强幼儿的团结意识与生活丰富性。
例如,冬天到来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可以带着幼儿们堆雪人(打雪仗有危险,建议慎用),在幼儿打雪仗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再告诉幼儿风云雨雪的形成过程,让幼儿在玩耍中得到知识。又如,幼儿园教师也可以教幼儿剪窗花,通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
2.幼儿园要开展德育主题活动,从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种类丰富的幼儿德育内容,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与面对困难的勇气。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只要教育者细心的发现与用心的指导,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就会发现每个幼儿都是上帝最美好的作品。幼儿的成长不容忽视,教育工作者要随时随地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最终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寓教于乐于日常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贺慧静.农村中小学留守幼儿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2.